论曹植诗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曹植诗歌的影响

摘要:曹植是建安时期的一位大文学家,享有盛名,《诗品》称他为“建安之杰”。曹植自幼随父亲曹操南征北伐,在军旅生活的熏陶下,他产生了强烈的政治热情和经久不衰的建功立业的愿望。曹植的生平和创作以建安二十五年(220)曹丕称帝为界分为两个时期。曹植前期的诗歌创作与后期的风格可以说是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前期诗歌内容大概分为三个方面:一是宴饮游乐唱和酬答,反映了贵公子的生活情景,如《公宴》、《侍太子坐》等。二是抒发个人的理想抱负,如《白马篇》。三是反应社会现实,如《送应氏》、《泰山梁甫行》等。而其后期的作品主要述说的是自己怀才不遇,壮志不遂的苦闷以及所受的迫害。本篇文章主要论述的是曹植诗歌的影响。

关键字曹植诗特点及影响

引言: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

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

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曾为陈王,去世后谥号

“思”,因此又称陈思王。后人因他文学上的造诣而将他与

曹操、曹丕合称为“三曹”,南朝宋文学家谢灵运更有“天

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的评价。王士祯尝论汉魏以

来二千年间诗家堪称“仙才”者,曹植、李白、苏轼三人耳。

曹植自幼聪慧,才思敏捷一度受到其父曹操的喜爱,几乎被立为太子。但由于他恃才简倨,任性而为,缺少政治家的成熟与机敏,最终使曹操不满而失宠,但深受其父影响,对功名利禄的追求贯穿始终。前期因曹植深受喜爱,随父出征,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其诗《公宴》“公子敬爱客,终宴不知疲。清夜游西园,飞盖相追随。明月澄清影,列宿正参差。秋兰被长坂,朱华昌绿池。潜鱼跃清波,好鸟鸣高技。神飚接丹...”这首诗辞藻之华丽,充满贵族之气,显露出诗歌的娱乐性和社交功能,“清夜游西园,飞盖相追随。明月澄清影,列宿正参差”这两句诗正是完美的写照。

随父出征的生活经历,让他充满理想抱负,《白马篇》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参差。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狡捷过猴猿。勇剽若豹螭。边城多警急。胡虏数迁移。羽檄从北来。厉马登高堤。长驱蹈匈奴。左顾凌鲜卑。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翻译驾驭着白马向西北驰去,马上佩带着金色的马具。

有人问他是谁家的孩子,边塞的好儿男游侠骑士。年纪轻轻就离别了家乡,到边塞显身手建立功勋。楛木箭和强弓从不离身,下苦功练就了一身武艺。拉开弓如满月左右射击,一

箭箭中靶心不差毫厘。飞骑射中了“长臂猿”,转身又去射“马蹄”。灵巧敏捷赛猿猴,勇猛剽悍如豹螭。听说边境军情急,侵略者一次次进犯内地。告急信从北方频频传来,游侠儿催战马跃上高堤。随大军平匈奴直捣敌巢,再回师扫鲜卑驱逐敌骑。上战场面对着刀山剑树,从不将安和危放在心里。连父母也不能孝顺服侍,更不能顾念那儿女妻子。名和姓既列上战士名册,早已经忘掉了个人私利。为国家解危难奋勇献身,看死亡就好像回归故里。诗人借诗中游侠少年的形象,来表达自己渴望建功立业的愿望。这首诗淋漓尽致的表达了诗人的理想抱负。

由于曹植身处乱世,目睹社会的凋敝和萧条,他的诗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送应氏》步登北邙阪,遥望洛阳山。洛阳何寂寞,宫室尽烧焚。垣墙皆顿擗,荆棘上参天。不见旧耆老,但睹新少年。侧足无行径,荒畴不复田。游子久不归,不识陌与阡。中野何萧条,千里无人烟。念我平常居,气结不能言。诗人由送友人所居的洛阳,曾为东汉的都城,经董卓之变后,成为废墟,从城市到农村一片疮痍,表现诗人对整个社会的哀伤。

曹操死后,曹植即位。曹植即位后,和众多历史君主一样排除异己,巩固自身。首当其冲的就是他的这位优秀弟弟。他不断猜忌迫害曹植,不断变更曹植的封地和爵位,甚至想要杀死他。一首曹植的《七步诗》“煮豆持作羹, 漉豉

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诗意是:煮豆子正燃着豆秸,因煮熟豆子来做豆豉而使豆子渗出汁水。豆秸在锅下燃烧着,豆子正在锅里哭泣。本来我们是同一条根上生长出来的,你为什么要这样紧紧逼迫呢?这首诗用同根而生的萁和豆来比喻同父共母的兄弟,用萁煎其豆来比喻同胞骨肉的哥哥残害弟弟,生动形象、深入浅出地反映了曹丕想要杀死弟弟的狼子野心。反映出统治阶级内部的黑暗斗争。后期的曹植活在曹丕父子的监视与迫害之下,苟延残喘,抑郁悲愤,终于在四十一岁时夭折而死。谥号思,因其封地是陈,后世称之为陈思王。

曹植后期的诗主要述说自己的怀才不遇、壮志不遂的苦闷及所受迫害的悲愤。如《赠白马王彪》序曰:黄初四年五月,白马王、任城王与余俱朝京师,会节气。到洛阳,任城王薨。至七月与白马王还国。后有司以二王归藩,道路宜异宿止。意毒恨之。盖以大别在数日,是用自剖,与王辞焉。愤而成篇。其一谒帝承明庐,逝将归旧疆。清晨发皇邑,日夕过首阳。伊洛广且深,欲济川无梁。泛舟越洪涛,怨彼东路长。顾瞻恋城阙,引领情内伤。其二太谷何寥廓,山树郁苍苍。霖雨泥我涂,流潦浩纵横。中逵绝无轨,改辙登高冈。修坂造云日,我马玄以黄。其三玄黄犹能进,我思郁以纡。郁纡将何念?亲爱在离居。本图相与偕,中更不克俱。鸱枭鸣衡扼,豺狼当路衢。苍蝇间白黑,谗巧令亲疏。欲还

绝无蹊,揽辔止踟蹰。其四踟蹰亦何留?相思无终极。秋风发微凉,寒蝉鸣我侧。原野何萧条,白日忽西匿。归鸟赴乔林,翩翩厉羽翼。孤兽走索群,衔草不遑食。感物伤我怀,抚心常太息。其五太息将何为?天命与我违。奈何念同生,一往形不归。孤魂翔故域,灵柩寄京师。存者忽复过,亡没身自衰。人生处一世,去若朝露晞。年在桑榆间,影响不能追。自顾非金石,咄唶令心悲。其六心悲动我神,弃臵莫复陈。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恩爱苟不亏,在远分日亲。何必同衾帱,然后展殷勤,忧思成疾疢,无乃儿女仁。仓卒骨肉情,能不怀苦辛?其七苦辛何虑思?天命信可疑。虚无求列仙,松子久吾欺。变故在斯须,百年谁能持?离别永无会,执手将何时?王其爱玉体,俱享黄发期。收泪即长路,援笔从此辞。在黄初四年(223),这一年五月,曹植、曹彰、曹彪一同到洛阳朝会,任城王被曹植害死,七月曹植与曹彰一同返回封地,路上受到监国使者的制止,不允许他们同路而行。曹植写下这首诗,揭露骨肉相残的残酷,同时,对任城王的暴死表示深深的哀悼,对人生也表示了否定和怀疑。全诗融情与景,叙事,写景于一体,从不同角度表达了诗人复杂而悲愤的感情,具有强烈的抒情性。

曹植的诗虽然数量不多,但都有鲜明的个性。他的创作实践,把文人的艺术修养带到民歌的创作中来,将文人诗与民歌紧密结合起来,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