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者与下属之间的心理互换

合集下载

心理互换名词解释

心理互换名词解释

心理互换名词解释什么是心理互换?心理互换是一种心理学概念,指的是将自己置身于他人的角度和体验中,并想象自己身处他人的身份和情境中。

通过心理互换,一个人可以更好地理解他人的感受和经历,增进彼此的理解和共情能力。

心理互换的重要性心理互换在人际关系、社会交往和冲突解决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以下是心理互换的几个重要方面:1. 增进共情心理互换可以帮助我们放下自己的观点和立场,从他人的角度出发去理解他们的感受和需求。

这种共情能力可以促进互相之间的理解、尊重和同理心,有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2. 解决冲突在冲突中,双方往往只关注自身的利益和观点,很难主动考虑对方的立场和动机。

通过心理互换,我们可以试图理解对方的处境,体验他们的情感和想法,从而更好地解决冲突,并找到双赢的解决方案。

3. 提升领导力领导者需要具备良好的情商和协调能力,能够与团队成员建立良好的关系,并理解他们的需求和动机。

通过心理互换,领导者可以更好地洞察他人,并作出适当的决策和指导,从而提升领导力。

4. 促进自我成长心理互换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到自己的局限性和偏见,从而纠正和改善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

通过放下自我,关注他人,我们可以更好地反思自己的行为和态度,并不断成长和进步。

如何进行心理互换?进行心理互换需要一定的技巧和方法。

以下是一些实用的步骤和建议:1. 自我放下在进行心理互换时,首先要放下自己的立场和观点,尽可能地摆脱自我中心的思维方式。

只有当我们愿意接纳他人的角度和体验时,才能真正理解他们的感受和需求。

2. 倾听和观察与他人交流时,要用心倾听他们的言辞和表达,观察他们的肢体语言和情绪变化。

倾听和观察是理解他人的重要途径,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进行心理互换。

3. 想象和体验想象和体验是心理互换的关键步骤。

我们可以尝试想象自己身处对方的角度和情境中,想象他们的感受和体验。

有时候,我们也可以通过亲身体验来更加真实地感受他人的情感和困境。

4. 反思和学习心理互换并不意味着我们要完全接受对方的立场和观点,而是通过理解他们的角度去反思和学习。

领导对你态度转变的应对方法

领导对你态度转变的应对方法

领导对你态度转变的应对方法1.引言1.1 概述在撰写本文之前,我们首先要了解什么是“领导对你态度转变”。

在职场生涯中,领导的态度对每个员工都有重要影响。

有时候,领导可能会对某个员工的态度发生转变,从以前的亲近和支持转变为冷漠或者挑剔。

这种转变可能源于各种原因,如工作表现、个人关系或者组织变化等。

无论原因如何,当领导对你的态度发生转变时,我们需要学会应对。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领导对你态度转变的应对方法。

首先,我们将概述本文的整体结构和目的。

接下来,将介绍一些应对方法,帮助你更好地处理领导态度转变带来的挑战。

最后,我们将总结本文的要点,并提供一些建议和对策,帮助你通过有效的沟通和努力重建与领导的良好关系。

正文部分将包括两个要点。

第一个要点将探讨如何理解领导态度转变的原因。

我们将从领导的角度出发,分析可能导致领导态度转变的因素,如工作压力、团队状况以及领导个人因素等。

同时,我们将提供一些建议,帮助员工更好地理解领导的心态和期望,以便更好地应对他们的态度转变。

第二个要点将重点讨论应对方法。

当领导对你的态度发生转变时,我们需要采取积极主动的应对策略。

我们将提供一些实用的建议,包括保持冷静和理性思考、主动沟通和寻求反馈、改进工作表现以及与他人建立良好关系等。

这些方法将帮助你积极应对领导态度转变,并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

在结论部分,我们将总结本文的要点。

我们强调了理解领导态度转变的重要性,并提供了应对策略来处理这种情况。

我们建议员工在面对领导态度转变时,要保持积极态度,努力提升自身能力,尽可能与领导进行有效的沟通并寻求合作,以重建与领导的良好关系。

最后,在本文的对策建议部分,我们将提供一些具体的建议,帮助员工有效应对领导态度转变的挑战。

这些建议包括主动寻求反馈、积极改进工作表现、与他人建立良好合作关系等。

通过这些对策,员工可以积极适应领导态度转变,并促进职业发展。

总之,本文将以领导对你态度转变的应对方法为主题,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

领导—成员交换的理论阶段、维度划分和机制分析

领导—成员交换的理论阶段、维度划分和机制分析

领导—成员交换的理论阶段、维度划分和机制分析作者:陈晓静周剑平刘永恒来源:《商业经济研究》2016年第22期内容摘要:领导-成员交换是领导与不同员工间的差异关系。

本文阐释了领导-成员交换的四种理论发展阶段:垂直对子联结阶段、LMX的特征和变量阶段、一对一关系阶段、相互依存关系阶段。

文章重点介绍了领导-成员交换的维度划分,分析了个体、领导和人际关系特征的前因变量以及绩效、行为和态度类的结果变量。

最后对领导-成员交换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领导-成员交换理论阶段维度划分机制研究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领导-成员交换的概念早期领导理论主要包括特质领导、行为领导和权变领导三个阶段,虽然三者间的内容表述大相径庭,但他们都是从领导视角出发,且都遵循ALS(Average Leadership Style)理论假定:领导者通过统一的交换行为对待所有下属。

然而,Graen等人(1975)对此观点提出质疑,认为领导者与不同特征下属的交换行为是存在差异的,研究重点应该放在领导与不同群体下属间的互动关系上,并正式称为领导-成员交换(Leader-Member Exchange,LMX)。

LMX理论的主要内容是:领导作为组织代理人,时间精力有限,其往往会与部分下属建立密切关系,而与其他下属保持正式的权力关系,这就出现了“圈内人”和“圈外人”的现象。

随着LMX理论逐渐成为组织行为和人力资源领域研究的热点,相应的实证研究也不断丰富和发展,其中Dansereau(1975)指出,圈内人会受到领导更多的重视和资源支持,并授予更多权力,这充分表明了领导者对待圈内和圈外下属的差异性。

Graen(1984)研究表明,就某些问题来说,圈内下属更容易与领导协调达成一致。

综上所述,本文采用Dansereau等人(1975)的观点,将LMX定义为领导与不同员工间的差异关系。

一小部分下属获得了领导更多的支持和关注成为“圈内人”,其他下属与领导建立的则是正式的权利关系,缺乏领导的支持与帮助成为“圈外人”。

领导成员交换理论研究

领导成员交换理论研究

领导成员交换理论研究—-如何用LMX模式改进领导有效性领导成员交换理论研究——如何用LMX模式改进领导有效性【内容摘要】领导—成员交换理论帮助我们深入了解领导者与下属之间交互作用的过程,其中圈内成员与领导的高质量LMX关系可以提高领导有效性,相反,低质量的LMX将起负面作用,所以领导可以通过正确的理解并运用LMX模式改进自己的领导有效性。

【关键词】领导—成员交换圈内成员圈外成员高质量LMX 低质量LMX 领导有效性一、领导-成员交换理论的产生与发展在以前的领导学理论中我们发现其都是从不同的角度去探讨哪些方面可以造就一个有效的领导者,以及如何有效的提高一个领导者的领导效能和工作绩效。

但是以往的大多数领导理论都是基于这样一个假设:即领导者以同样的方式对待所有下属。

但现实中,领导者对待同一群体中不同成员的方式是十分不同的。

在此基础上乔治。

格瑞恩(G Graen)和助手们提出了领导-成员交换理论(Leader —Member Exchange theory,简称LMX理论)。

领导-成员交换理论起源于1975年Dansereau,Graen和 Haga关于新员工组织社会化的研究,起初被称作“垂直二元联结理论”(Vertical Dyad Linkage,VDL),因为它的焦点是一个具有直接权威的人与另一个人组成的垂直二元关系中相互影响的过程。

1982年由格瑞恩等人正式改称为LMX理论。

几经演化,1995年,格瑞恩和尤尔-拜因(Uhl—Bien)在一篇综述性文献中将其定义为“领导成员之间基于关系的社会交换"。

这一定义强调从成员关系的角度来理解LMX,并把这种关系的性质归结为“社会交换”。

二领导-成员交换相关概念1。

领导—成员交换理论(Leader-Member Exchange,简称LMX理论)。

该理论认为领导者和组织成员之间的关系,是通过一系列的观望、试探、互动、谈判等活动在一段时间内发展起来。

领导权变理论和情境领导理论

领导权变理论和情境领导理论

领导权变理论和情境领导理论领导权变理论(Leader-MemberExchangeTheory):领导权变理论是一种关于领导与成员之间互动关系的理论。

根据这一理论,领导者与团队成员之间的互动不是一概而论的,而是基于个别关系的差异而变化的。

这种互动关系分为“入组交换”和“外组交换”两种形式。

入组交换:领导者与某些团队成员建立了较为密切的工作关系。

这些成员被视为“内圈”或“高质量交换关系”的一部分。

领导者与这些成员之间存在着高度的互信、沟通畅通以及相互支持。

外组交换:领导者与其他团队成员之间的关系相对较为疏远,被称为“外圈”或“低质量交换关系”。

这些成员往往接收到较少的资源、支持和机会,并且彼此之间的互动较少。

领导权变理论强调了领导者与成员之间的个别关系的重要性。

它认为领导者与团队成员之间的交流和相互依赖是建立有效领导的关键。

领导者通过与内圈成员建立高质量交换关系,可以获得更多的支持和合作,提高团队绩效。

情境领导理论(SituationalLeadershipTheory):情境领导理论是根据领导者对团队成员的发展水平和任务要求的匹配程度,提出了不同的领导行为风格。

根据这一理论,领导者在不同情境下需要采用不同的领导行为来有效地引导团队。

指令性领导行为:当团队成员的发展水平较低,对任务的理解和能力有限时,领导者需要提供明确的指导、规范和控制,以确保任务的顺利完成。

支持性领导行为:当团队成员的发展水平较高,对任务有较高的能力和理解时,领导者需要提供情感支持、鼓励和参与,以促进团队成员的自主性和创造力。

参与性领导行为:当团队成员的发展水平较高,对任务有一定的理解和能力时,领导者可以与团队成员共同讨论、决策和解决问题,以激发团队成员的主动性和团队合作。

委派性领导行为:当团队成员的发展水平较高,对任务具备高度的能力和理解时,领导者可以委派任务并给予成员更多的自主权,以激发团队成员的责任感和承诺度。

情境领导理论强调了领导者需要根据团队成员的发展水平和任务要求来调整领导行为风格,以实现最佳的团队绩效。

领导_成员交换理论及其拓展

领导_成员交换理论及其拓展

近年来,关于领导者与下属之间是否存在交换关系,双方的合作是单纯命令-执行意义的,还是同时具有交换互动特征的问题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

Robbins等人提出的“领导-成员交换(简称LMX)理论”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具有开拓性的探讨,在管理学界特别是领导与被领导关系的研究领域产生了较大影响。

一、以往相关的理论研究关于领导者与被领导者关系的研究由来已久,人们尝试着从不同角度去探讨这一问题。

1939年勒温等人提出了“领导作风理论”。

该理论以权利定位为基本变量对领导作风进行分类,提出应根据被领导者群体的不同去选择相应的领导作风。

认为领导者对不同下属群体在管理方式上存在着差异,群体因其特征不同与领导者的关系各异。

勒温的研究虽有简单化倾向,但他毕竟开始关注领导者与不同被领导者的关系,在一定意义上开创了对两者关系的研究。

弗莱德·菲德勒在其所创立的“领导权变理论”中强调:为实现有效的管理,领导者应根据管理对象以及环境条件的不同择取不同的领导方式。

认为有效的领导行为依赖于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相互影响的方式,以及情境给予领导者的控制和影响程度的一致性。

在领导过程中应将上下级关系当作一个重要的因素来考虑,领导者应主动去研究和适应下属,并以灵活有效的方式予以应对。

美国学者霍曼斯等人从更加宏观的角度提出了“社会交换理论”。

该理论认为人的社会行为有赖于相互强化而得以延续。

如果一个人的行动给别人以好处,并使得对方做出互惠性行为,形成一种公平的关系和相互获益,那么这种行为就会得到强化。

该理论强调人的行为服从于社会交换规律,而社会交换类似于商品交换。

由于这一理论是基于对人的社会行为的基本考虑,因而他所涉及的领域是非常广泛的。

该理论在指明交换存在的同时深刻挖掘了人的社会行为的交换性本质,为以后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二、LMX理论的主要观点Graen和Robbins等人在借鉴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一个更新的角度对领导者和被领导者的关系进行了深入探讨,提出了LMX理论。

领导—成员交换差异与团队关系冲突道德型领导力的调节作用

领导—成员交换差异与团队关系冲突道德型领导力的调节作用

领导—成员交换差异与团队关系冲突道德型领导力的调节作用一、本文概述随着组织结构的日益复杂和多元化,领导-成员交换(LM)差异在团队内部逐渐成为影响团队关系冲突的重要因素。

这种差异不仅可能引发成员间的不信任和不公平感,还可能导致团队内部的紧张和冲突升级。

然而,如何有效缓解这种冲突,促进团队内部的和谐与协作,是当前组织管理学界和实践界共同关注的问题。

本文旨在探讨道德型领导在调节领导-成员交换差异与团队关系冲突之间的作用机制,以期为提升团队效能和组织绩效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本文将系统回顾领导-成员交换理论的发展历程和相关研究,分析领导-成员交换差异产生的原因及其对团队关系冲突的影响。

在此基础上,本文将引入道德型领导的概念,阐述其在团队内部的作用和意义。

道德型领导以其高尚的道德品质和伦理行为,为团队成员树立了良好的行为榜样,对团队内部的关系冲突具有积极的调节作用。

本文将通过实证研究方法,探讨道德型领导如何影响领导-成员交换差异与团队关系冲突之间的关系。

通过收集和分析实际数据,本文将揭示道德型领导在缓解领导-成员交换差异带来的负面影响、促进团队内部和谐与协作方面的具体作用机制。

本文将对研究结果进行深入讨论和总结,提出相应的管理建议和实践启示。

通过提升道德型领导的培养和发展、优化领导-成员交换关系等措施,有助于降低团队内部的关系冲突,提高团队的凝聚力和创造力,最终实现组织绩效的提升和可持续发展。

二、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在组织行为学和管理学的研究领域中,领导—成员交换(Leader-Member Exchange,LM)是一个重要的理论框架,用于理解领导者与下属之间关系的动态性质。

根据LM理论,领导者会与团队成员形成不同质量的关系,这些关系会影响到团队成员的工作态度、行为以及团队的整体效能。

其中,领导—成员交换差异(Leader-Member Exchange Differentiation,LM-D)指的是领导者在与团队成员交换关系中所表现出的不一致性,这种差异可能会导致团队成员之间的关系冲突。

领导成员交换理论

领导成员交换理论

领导成员交换理论
领导成员交换理论(LMX)是研究领导者与成员之间关系的一种社会心理学理论。

它是一种以领导者与被领导者间交换层面上的贡献为核心的概念,也称为交换关系理论。

这种理论认为,领导者与成员之间的交换关系是影响组织绩效的关键因素之一。

领导成员交换理论指出,领导者与成员之间的交换关系是由成员的权力、责任和财富状况来决定的。

领导者和成员之间的交换关系可以从三个不同的层面来理解:即经济层面、社会层面和情感层面。

在经济层面,领导者向成员提供资源,比如工资、职位等,而成员则向领导者提供工作质量和效率。

在社会层面,领导者和成员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分享信息、建立信任和支持等来建立。

最后,在情感层面,领导者和成员之间的交换关系可以通过激励、肯定和尊重等来构建。

领导成员交换理论认为,如果领导者和成员之间的交换关系是健康的,那么组织的绩效很可能会比较高。

相反,如果领导者和成员之间的关系不协调,那么组织的绩效可能会受到影响。

因此,领导者和成员之间的关系管理以及建立健康的交换关系是组织绩效的关键因素之一。

总而言之,领导成员交换理论是一种以领导者与被领导者间交换层面上的贡献为核心的概念,它认为领导者与成员之间的交换关系是
影响组织绩效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领导者和成员之间的关系管理以及建立健康的交换关系是组织绩效的关键因素之一。

服务型领导对员工职业成功感的影响——领导—成员交换的中介作用与组织支持感的调节作用

服务型领导对员工职业成功感的影响——领导—成员交换的中介作用与组织支持感的调节作用

作者简介:魏仕龙(1994—),男,河北唐山人,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职业生涯管理、组织行为学研究。

2022 5No 5,2022学 术 探 索AcademicExploration2022年5月May,2022服务型领导对员工职业成功感的影响———领导—成员交换的中介作用与组织支持感的调节作用魏仕龙(中国人民大学 劳动人事学院,北京 100872)摘要:在数字经济时代,命令和服从性的领导方式已不能完全适应员工需求。

服务于员工需求与发展的领导方式正逐渐受到企业领导者和员工的青睐。

基于社会交换理论,本研究提出服务型领导将增进领导—成员交换关系,从而促进员工职业成功感,同时引入了组织支持感来探究这一关系的边界条件。

研究结果显示,组织支持感正向调节了服务型领导与领导—成员交换的关系,并且强化了领导—成员关系在服务型领导与职业成功感之间的中介作用。

服务型领导对员工职业成功感的影响机制研究,对于企业管理者促进员工职业成功感具有一定的启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服务型领导;社会交换理论;领导—成员交换;组织支持感;职业成功感中图分类号:C9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23X(2022)5-0106-10 职业可以满足人们在经济、心理和社会三个层面的需求,是绝大多数人投入时间、精力和智慧最多的重要人生组成部分,[1]而职业成功(CareerSuccess)是所有在职场上奋斗人士的终极目标,指的是一个人在职业发展过程中所累积的积极的心理上的或是与工作有关的成果成就。

[2]Ballout[3]通过文献回顾提出职业成功是人力资本、人与环境契合以及组织支持共同作用的结果。

领导作为组织的代理人,在日常工作中被赋予指导下属的职责,评估下属工作绩效的权限,直接影响了下属的职业成功,[4]加之中国是一个存在高权力距离的社会,领导对员工在组织中的任务分配、薪酬的上调、职位的晋升等各方面均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领导成员交换理论

领导成员交换理论

领导成员交换理论
领导成员交换理论是一种合作的概念,它认为,在一个团队中,领导者和成员之间应该交换角色,以更好地完成任务。

这种理论被认为是一种有效的管理方式,可以提高团队的效率和协作能力。

首先,领导成员交换理论认为,领导者和成员之间应该交换角色。

领导者可以提出观点,提出新想法,给出建议。

成员可以负责执行任务,完成工作,提供所需的资源。

此外,领导成员交换理论也认为,领导者应该鼓励成员发挥自己的潜力,让他们参与到团队决策中来,并尊重他们的观点。

其次,领导成员交换理论认为,团队的成员应该与领导者一起工作,而不是被领导者控制。

在这种情况下,团队成员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和能力,为团队提供有用的建议,实现团队目标。

此外,领导者也应该给予成员充分的自主权,以保证团队的成员能够更好地完成任务。

最后,领导成员交换理论认为,双方需要保持开放和诚实的沟通。

他们应该以诚实的态度来沟通,避免争吵和纷争,以免影响团队的协作能力。

此外,他们还应该保持开放的态度,愿意接受新的想法和建议,以实现更好的结果。

总之,领导成员交换理论是一种有效的管理方式,可以帮助团队更
好地完成任务。

它要求领导者和成员之间交换角色,鼓励成员发挥潜力,保持开放和诚实的沟通,以获得更好的结果。

因此,领导成员交换理论可以为团队的协作和效率带来一流的收益。

领导成员交换理论

领导成员交换理论
领导-成 员交换理

-
1 1、领导-成员交换理论 2 2、内部交换关系与外部交换关系 3 3、领导者的领导风格 4 4、交换关系发生的后果 5 5、交换关系的影响因素 6 6、领导者该如何做 7 7、总结
1、领导-成员交换理论
作者
葛伦(George Graeo)
概念:领导-成员交换理论是一 种关于领导者与成员之间互动关 系的理论,也被称为LMX理论 (Leader-Member Exchange Theory),该理论强调领导者与 团队成员之间形成的互动关系, 并认为这些关系对于团队成员的 工作体验和绩效产生重要影响, 交换关系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逐 渐的过程
2、内部交换关系与外部交换关系
内部交换关系是领导者与某些成员之间建立了高质量的 工作关系,形成了一个"内部圈子"或"内部群体"这些
成员被称为"圈内人(内团队)"
外部交换关系是领导者与其他成员之间建立了低质量的 工作关系,形成了一个"外部圈子"或"外部群体" 这些
成员被称为"圈外人(外团队)"
3、领导者的领导风格
领导者在内外团队 之间可能采取不同 的领导风格 对内团队,领导者可 能更加宽容、支持和 赋权 而对外团队可能更加 监管和保守
4、交换关系发生的后果
LMX理论认为,
a.内圈成员通常能够获得更多的机会、资源和支持,享 受更高的工作满意度和职业发展机会 b.而外群成员则可能感到被边缘化,往往面临较低的工 作满意度和组织认同度
2
注意与外部成员的交流和 合作,保持良好的工作关

3
通过公正、支持和激励等 行为来促进交换关系的发 展,提升组织绩效和成员

领导成员-交换理论

领导成员-交换理论
行为对关系质量的影响领导适应性高在关系的开始阶段的lmx的质量也会很高在关系的开始阶段的lmx的质量也会很高领导与成员适应性低在合作的开始阶段会得到一段很差的关系在合作的开始阶段会得到一段很差的关系成员适应性当领导者的适应性很高时实际上并不会影响lmx的质量当领导者的适应性很高时实际上并不会影响lmx的质量当前的研究很重视从领导者和成员两方的角度来评估关系还深入了解领导人和下属双方可以通过发展更高质量的关系管理他们自己的职业
领导-成员交换理论认为领导会以不同的方式对待各个下属, 领导 成员交换理论认为领导会以不同的方式对待各个下属,下属也会作 成员交换理论认为领导会以不同的方式对待各个下属 出不同的反馈,领导者与某下属相互作用的初期,就有可能根据下属的 出不同的反馈,领导者与某下属相互作用的初期, 个性特征、能力高低等特点,将其划到圈内或圈外。 个性特征、能力高低等特点,将其划到圈内或圈外。 相互尊重,彼此信任。 相互尊重,彼此信任。
行为对关系质量的影响 • 假设7:从成员的角度来看,领导人绩效与关系质 量变化相关。 • 假设8:从领导人的角度来看,成员绩效与关系质 量变化相关。
成长曲线分析(功能形式(即轨迹)和 成长曲线分析(功能形式(即轨迹)
零时间的定义 )
根据一些论据分析作出假设
领导成员关系的发展 • 假设1:领导者与各职员之间将形成差异化关系 • 假设2:领导-成员关系的质量会随着时间的推移 而增加,然后稳定下来,朝着积极、非线性的轨 迹发展。
组织行为学和人力决策过程
关键词: 关键词: 领导-成员交换理论 领导 成员交换理论 LMX 领导力 绩效 成长-曲线建模 性格 成长 曲线建模 目的: 目的: 探索随着时间的推移, 探索随着时间的推移,性格和绩效是如 何影响领导与成员之间的关系的。 何影响领导与成员之间的关系的。

领导_部属交换关系的本土化分析

领导_部属交换关系的本土化分析

心理科学进展2010, Vol. 18, No. 6, 1004–1010Advance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领导-部属交换关系的本土化分析*任真1,2杨安博3王登峰2(1中国浦东干部学院, 上海 201204) (2北京大学心理系, 北京 100871)(3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 上海 200062)摘要本土化的领导-部属交换关系(Leader- Member Exchange, LMX)主要是指在组织中领导和部属之间基于工作而建立起来的上下关系。

西方关于LMX的操作性概念和测量的研究争论主要包括单维度和多维度、“关系”和“交换”、垂直二元关系和社会网络关系之争等三方面。

LMX的本土化研究则主要有片面本土化和间接本土化的研究两方面。

LMX-7、LMX-MDM、领导-部属关系量表和领导-部属关系形式量表等6种量表在目前LMX测量方面具有一定代表性。

整合国内外相关研究基础上所构建的本土化的LMX包括概念界定、分类标准、基本维度、关系质量评价等诸方面内容, 其测量应更为注重文化差异性、测量规范性和效果检验。

关键词领导; 领导-部属交换关系(LMX); 关系; 本土化分类号B849:C93在西方, 领导-部属交换关系(Leader- Member Exchange, LMX)是指发生在领导和部属之间的经济性和社会性的交换关系。

LMX理论发展30余年来, 已成为西方管理心理学与领导研究的前沿和热点领域。

在中国, 君臣关系是传统中国最基本的人际关系之一, 其广义上主要是领导和部属的关系。

中国关于上下级关系研究的思想源远流长, 但科学的实证研究尚处于起步发展阶段, 如大陆关于LMX的实证研究仅10余篇, 而且完整的本土化实证研究十分缺乏。

1 西方LMX操作性概念和测量的有关争论LMX理论对领导效果和工作结果变量的预测很有成效, 如LMX与任务绩效的平均相关为0.32 (Gerstner & Day, 1997), 与组织公民行为平均相关为0.37 (Ilies, Nahrgang, & Morgeson, 2007)。

领导成员交换关系的测量与研究

领导成员交换关系的测量与研究

领导成员交换关系的测量与研究领导成员交换(LMX)是组织行为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描述了领导者与其下属之间的关系。

研究领导成员交换关系对于理解领导力和组织行为具有重要意义,因为这种关系对员工的工作满意度、组织绩效和员工发展都有显著影响。

本文将就领导成员交换关系的测量和研究进行讨论,以深入了解该概念对组织的重要性。

一、领导成员交换关系的定义领导成员交换关系指的是领导者和下属之间的互动过程,研究者将这种关系分为两种:入组交换(高质量交换)和外组交换(低质量交换)。

入组交换意味着领导者与下属之间存在高度的信任和支持,领导者愿意给予下属更多的资源和机会,同时下属也愿意为领导者做出更多的努力。

而外组交换则意味着领导者与下属之间缺乏信任和支持,交换关系较为表面和形式化,双方的互动也比较有限。

研究者们通常使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来测量领导成员交换关系。

问卷中的问题涉及领导者与下属之间的互动频率、沟通质量、信任程度、资源分配等方面,以此来评估他们之间的交换关系是属于入组交换还是外组交换。

研究者也可以进行访谈或观察来获取更多的信息,从而全面地了解领导成员交换关系的实际情况。

领导成员交换关系对于组织和员工都有一定的影响。

研究表明入组交换与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组织承诺呈正相关,而外组交换则与员工的不满意度和组织离职意向呈正相关。

这表明领导者与下属之间的良好交换关系会促进员工对组织的忠诚和投入程度。

入组交换还能够促进员工的个人发展和职业成长,因为领导者愿意为他们提供更多的资源和支持,帮助他们解决工作中的问题和挑战,这对员工的发展是非常有益的。

研究还发现领导成员交换关系与团队绩效和组织绩效呈正相关,这说明良好的交换关系有助于促进组织的整体发展。

目前,关于领导成员交换关系的研究还在不断深入和发展中。

从最初的入门研究到现在的深入探讨,学者们逐渐意识到领导成员交换关系对于组织的重要性,并且也越来越关注这一领域。

他们通过纵向和横向的研究设计,逐渐揭示了领导成员交换关系的内在机制和影响路径,拓展了对这一概念的理解和应用。

领导员工交换理论课件

领导员工交换理论课件
确保沟通内容清晰、明确,避免产生误解和 歧义。
明确沟通
创造一个开放、包容的氛围,鼓励员工提出 自己的想法和建议。
反馈与评价
提供及时、具体的反馈和评价,帮助员工了 解自己的工作表现。
建立互信与支持的机制
01
02
03
04
透明管理
保持管理透明,让员工了解公 司的决策和战略。
支持与帮助
为员工提供必要的支持,帮助 他们克服困难和挑战。
跨文化研究有助于揭示领导员工交换理论的普适性和文化特 异性,为跨国企业和多元化团队提供更有针对性的管理建议。
实证研究方法的发展
01
进一步发展多元化的实证研究方 法,例如,采用纵向研究和实验 法来深入探究领导员工交换关系 的形成、发展和影响机制。
02
结合定量和定性研究方法,全面 了解领导员工交换关系的前因和 结果变量,以及其中的心理和社 会过程。
拓展人际关系
与领导建立良好的交换关 系,有助于员工拓展人际 关系网络,增加职业机会 和发展空间。
促进个人成长
通过与领导的互动和交换, 员工可以不断学习和成长, 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能 力。
06
领导员工交换理论的未来研究展望
理论完善与创新
领导员工交换理论仍有待完善,例如,可以进一步探讨领导风格与员工绩效之间的动态关系,以及这种关系在 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适用性。
认可与奖励
对员工的努力和成就给予认可 和奖励,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
归属感。
倾听与理解
倾听员工的意见和建议,理解 他们的需求和关切,增强互信
和支持。
05
领导员工交换理论的实践应用
在组织管理中的应用
优化人力资源配置
领导与员工之间建立良好的交换关系,有助于组织更好地了解员 工的能力和潜力,从而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实现人岗匹配。

领导者---成员交换理论

领导者---成员交换理论

目录


领导者---成员交换理论 LMX关系的形成与发展 现代LMX理论的模式 LMX理论的三个构面 LMX理论的关系 圈内与圈外 LMX理论的研究与应用展望
领导者---成员交换理论
领导者—成员交换理论(Leader-member exchange theory,简称LMX理论)是乔治· 格 里奥在1976年首先提出的,他在VDL模型 (Vertical Dyad Link Model)的研究过程中,通 过纯理论的推导,得到了这样一个结论:领 导者对待下属的方式是有差别的;组织成员 关系的集合中往往会包括一小部分高质量的 交换关系(圈内成员之间),和大部分低质量的 交换关系(圈外成员与圈内成员之间)。

混合领导模式理论则部分坚 持了一般领导风格理论的假 设,即同意领导会以相同的 方式对待所有成员。同时该 理论也对假设作了一些修正, 认为团队成员对领导行为的 反应不具有同一性。由此混 合领导模式理论的研究对象 是团队中的个体,个体的特 征、行为和反应成了测量领 导行为、领导效能的主要变 量(该理论模式的代表如麦 格雷戈的X—Y理论、坦南鲍 姆和施密特的连续统一体理 论以及布莱克和默顿的管理 方格论等)。

圈内与圈外

对LMX理论进行的考 察总体上提供了支持 性证据。这方面的理 论和研究尤其提供了 十分明显的证据—— 领导者对待下属的方 式是有差异的,但这 种差异绝不是随机的。 另外,圈内和圈外的 不同地位与下属的绩 效和满意度也有关。
圈内与圈外

领导与下属的每一种交换行为 都为下属确定了一个角色, 那些 与领导关系密切的下属被称为 圈内的人,他们与领导有大量的 交换行为, 双方互相信任、喜欢 与尊重。这样的下属受到领导 的信赖, 他们往往被安排承担一 些富有挑战性的任务领导可能 会忽略他们的过错, 也可能把他 们的错误归结为外部控制的结 果。作为圈内下属, 他们的任务 是努力工作、忠诚和支持领导, 他们的工作很可能超过正常规 定的工作范围, 领导会给他们增 加目标

领导-成员交换差异对团队关系冲突的影响

领导-成员交换差异对团队关系冲突的影响

领导-成员交换差异对团队关系冲突的影响引言在现代社会中,团队已经成为了各个组织的核心工作形式。

在一个团队中,领导和成员之间的交换差异对于团队关系的和谐与效率有着重要的影响。

领导和成员交换差异的存在可能会引发团队内部的关系冲突,从而影响团队的整体工作效能。

了解领导-成员交换差异对团队关系冲突的影响,有助于提高团队的工作效率和凝聚力。

一、领导-成员交换差异的定义领导-成员交换差异指的是在团队或组织中,领导者与成员之间的互动和关系。

这种互动和关系通常表现为领导者与成员之间的权力、角色、责任和期望等方面的交换和差异。

在一个团队中,领导者与成员之间的交换差异可能会受到个体能力、个性特点、组织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即使是同一位领导者,对不同成员的交换差异也可能存在着差异。

1. 形成排斥和分裂领导-成员交换差异的存在可能导致团队内部形成排斥和分裂的现象。

领导者与成员之间的交换差异可能会导致某些成员感到被忽视或者被排斥,从而影响团队的凝聚力和合作性。

领导者也有可能因为与某些成员之间的交换差异而产生偏见,导致团队内部形成分裂现象,从而影响团队的整体工作效率。

2. 引发冲突和对立领导-成员交换差异的存在也可能引发团队内部的冲突和对立。

领导者与成员之间的交换差异可能会导致彼此之间的不满和误解,从而产生矛盾和冲突。

这些冲突和对立可能会对团队的工作氛围和效率造成负面影响,进一步影响团队的整体工作效能。

1. 加强沟通和理解团队领导者应该加强与成员之间的沟通和理解,积极倾听成员的意见和建议,从而减少交换差异导致的不满和误解。

成员也应该主动与领导者进行沟通,表达自己的想法和需求,促进彼此之间的理解和信任。

2. 优化组织文化和制度组织应该优化自身的文化和制度,倡导公平公正的管理理念,并建立明确的角色责任分工和权力运作机制,以减少领导-成员交换差异带来的不平等和排斥现象,从而缓解团队关系冲突的发生。

3. 建立共识和团队精神团队领导者应该与成员共同积极塑造团队的共识和团队精神,强调团队的目标和使命,加强团队成员间的凝聚力和合作性,从而缓解领导-成员交换差异带来的排斥和分裂,促进团队的整体工作效能。

领导成员交换关系LMX研究综述

领导成员交换关系LMX研究综述

领导成员交换关系研究综述一、领导成员交换关系的概念领导成员交换关系的理论研究持续了很多年,得到比较深入的研究。

30年前Graen和Dansereau第一次采用基于领导与下属之间关系的方法研究领导力模型,并在1975年提出了领导交换理论。

领导成员交换理论的主要思想就是领导管理者倾向于使用不同的态度对待不同的下属员工,跟员工之间的关系的亲密程度也不完全一样,会有亲疏远近之分,因此员工就根据此被划分成“圈内”人和“圈外”人。

顾名思义,“圈内”员工往往能够得到领导更多的信任、帮助以及获得更多的组织资源,而“圈外”员工却得不到相应的对待。

1995年Graen和Uhl-Bien合作发表了一篇关于领导成员交换理论在近30年来发展的综述性文章。

领导成员交换理论的发展过程很长,有很多个时期,然而每个时期都有自己的发展研究重点,对领导成员交换的含义也都理解的不同。

在早期组织中的领导只有有限的资源,那么将这些有限的资源分配到谁的手中,才能得到有效利用是领导主要考虑的事情,自然他们会将资源分配给自己信任的人,自然而然就建立了“圈内”和“圈外”的分别,并且这种亲密的“圈内”关系的建立需要领导投入额外的时间和资源,所以领导不可能和所有的下属员工之间建立高质量的关系,必定有员工成为“圈外”成员,这样就区分出于领导关系亲疏明显的两类员工。

领导和员工的关系就此被分出两种,一种是较为亲密的关系,而相反就是比较疏远的关系,这两种关系的产生都是领导和员工长时间价值观和文化氛围影响所造成的,亲密和疏远会造成不一样的后果,影响员工的工作结果。

通过这段时间的研究,领导成员交换的核心概念可以表述为两个方面的特点概念。

一是高质量的领导成员交换关系对组织、领导和员工都有积极的影响;这种关系的建立是角色扮演的过程,并受领导者和下属成员的特质和行为影响。

接下来的研究则是要强调把面扩展到整个组织,而不是只单纯的和某一部分的员工建立良好的高质量的关系,这样会提高整个组织员工的归属感。

领导成员交换理论研究

领导成员交换理论研究

领导成员交换理论研究——如何用LMX模式改进领导有效性领导成员交换理论研究——如何用LMX模式改进领导有效性【内容摘要】领导—成员交换理论帮助我们深入了解领导者与下属之间交互作用的过程,其中圈内成员与领导的高质量LMX关系可以提高领导有效性,相反,低质量的LMX将起负面作用,所以领导可以通过正确的理解并运用LMX模式改进自己的领导有效性。

【关键词】领导—成员交换圈内成员圈外成员高质量LMX 低质量LMX 领导有效性一、领导-成员交换理论的产生与发展在以前的领导学理论中我们发现其都是从不同的角度去探讨哪些方面可以造就一个有效的领导者,以及如何有效的提高一个领导者的领导效能和工作绩效。

但是以往的大多数领导理论都是基于这样一个假设:即领导者以同样的方式对待所有下属。

但现实中,领导者对待同一群体中不同成员的方式是十分不同的。

在此基础上乔治.格瑞恩(G Graen)和助手们提出了领导-成员交换理论(Leader-Member Exchange theory,简称LMX理论)。

领导-成员交换理论起源于1975年Dansereau,Graen和 Haga关于新员工组织社会化的研究,起初被称作“垂直二元联结理论”(Vertical Dyad Linkage,VDL),因为它的焦点是一个具有直接权威的人与另一个人组成的垂直二元关系中相互影响的过程。

1982年由格瑞恩等人正式改称为LMX理论。

几经演化,1995年,格瑞恩和尤尔-拜因(Uhl-Bien)在一篇综述性文献中将其定义为“领导成员之间基于关系的社会交换”。

这一定义强调从成员关系的角度来理解LMX,并把这种关系的性质归结为“社会交换”。

二领导-成员交换相关概念1.领导—成员交换理论(Leader-Member Exchange,简称LMX理论)。

该理论认为领导者和组织成员之间的关系,是通过一系列的观望、试探、互动、谈判等活动在一段时间内发展起来。

这一过程所导致的结果,就是同一个领导者与不同的下属会有不同的或亲或疏的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章领导模式的心理学反思了解↘领导者与下属之间的心理互换↘基于人的领导:领导者如何领导↘领导有时重要,有时不重要↘领导者也是有生命周期的23第1章 领导模式的心理学反思 领导者与下属之间的心理互换作为一名领导者,你有没有思考过这样两个问题:问题1:对于别人的领导,我们每个人都会有种自然的排斥感,但为什么还是有人愿意追随你,接受被你领导?问题2:领导就意味着沟通和管理、压力和挑战,甚至会有风险,为什么仍然有很多人愿意从事领导工作?其实,道理很简单,在领导者和被领导者之间存在一种平衡关系,这种平衡反映了领导者和被领导者在各自拥有明确动机的前提下,在双方的关系中存在一种条件,当这个条件有利时,领导者与被领导者彼此都能接受对方的角色,也就是心理学中所说的双方达成了心理互换。

从具体表现方式上看,这种心理互换是领导者与被领导者在考虑问题时进行的心理上的位置互换。

具体指领导者提供了有利于下属的某些价值,下属则以有利于领导者的方式予以回应,领导者和下属通过利益交换结成互利关系。

心理互换是融洽上下级关系的一种重要方法,也是一种重要的领导艺术。

作为领导者,只有先了解下属心理,并与其进行心理交换,才能有助于彼此合作、互助。

所以,一个真正优秀的领导者在领导下属时,是能够做到与下属之间的心理互换的,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目标和方向领导者为下属提供一种方向感,比如说,“我们的目标是什么?我们试图实现什么?”在领导工作中,领导者不仅要使下属明晰宏大的目标,而且要使其明确实现这些目标的手段,并在实施的过程中保留一定的空间,以允许下属在执行中具有一定的灵活性。

二、保护和安全领导者能为下属提供的第二个好处是——保护和安全。

无论在何种环境下,4领导者都要置个人利益而不顾以庇护下属,所以领导者往往需要承担更多的 责任。

三、成就和有效性通过完成群体或企业的任务,领导者可以使下属实现由个人或无领导者的群体很难或不可能实现的目标。

对此,领导者必须使下属确信困难的目标是能够实现的,这意味着领导者不仅需要提出实现目标的合理计划,而且必须传达出其认为该计划可行的信念。

四、接纳和归属感在心理学概念中,每个人有成为群体成员并享受人类交往的强力需求。

领导者接纳下属,使其成为团体中有价值的成员,意味着允许他们分享他人成功的间接快乐。

要知道,下属想要归属,而领导者则提供接纳。

五、自豪和自尊领导者给下属提供的最后一个好处是自尊与自豪感。

领导者能够使下属感到作为个体而被尊重,并作为可导致一个团队或企业成败的团体成员而得到信任。

换句话说,好的领导者能够让下属感到自己是重要的,并在工作中具体地体现。

六、专注和自我指导领导者给下属提供目标与方向,作为交换,领导者获得的回报是下属知道其要去哪里、去干什么以及在无须外部监控和监督的情况下进行自我管理的能力。

简单来说,下属把领导者的目标内化为自己的,并能按照一定指示去追求这些目标。

这种个体目标和领导者目标的一致性,对于领导者所代表的群体而言是一个莫大的好处。

七、感激和忠诚5第1章 领导模式的心理学反思 当领导者给下属提供保护和安全时,下属通常会体会到这一点并感觉自己有义务回报。

这种回报是通过感激和忠诚实现的。

6八、承诺和努力当领导者让下属去实现重要目标时,下属开始相信:认真工作和努力能带来积极的结果。

承诺和努力使水平得到了提升,因为下属感到工作是有回报的。

没有什么比诸如“努力是徒劳的”和“注定要失败”这样的信念,更能够挫伤人的积极性了。

通过为群体成员提供他们能够实现困难的目标并在挑战性工作中获得成功的意识,领导者激励下属努力工作,并做出承诺要完成的目标,因为下属相信:成功将是他们努力的结果。

九、合作和牺牲当下属觉得自己是团队中的一部分时,他们对团队内其他成员和不属于团队的成员的行为表现是不同的。

其基本表现是,人们愿意做出牺牲以帮助内团队成员,对外团队成员则不会这样做。

此外,如果团队成员愿意为了互相帮助并实现一个共同目标而放下个人计划,那么团队合作将更加有效。

当下属把自己当作团队的一部分时,并把企业的利益摆在自己之前,便会积极地投入到工作中,主动为了团队或企业其他成员的利益,而甘愿牺牲个人利益。

十、尊重和服从作为回报,领导者从给予下属自豪感和自尊中收获的是尊重,以及下属对企业或团体规范的服从。

上述这些,构成了领导者与下属间心理交换的基本要素。

领导者和下属间并不存在一种明确的契约,从这种意义上讲,心理交换并非是一种经济的或法律意义上的交换。

这里存在的是一种隐含的契约,是对扮演不同角色的人的责任和义务的一种非正式的理解。

另外,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类的需求是分层次的,由低到高依次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告诉我们:人只有在低层次的需求得到满足之后,7第1章 领导模式的心理学反思才能够更加安心地工作,更愿意全心付出,达到自我管理和自我实现。

这样看来,每个下属首先是一个追求自我发展和实现的个体,然后才是一个有着职业分工的职业人。

对此,领导者应该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无论做什么事情,领导者只有与下属们成功达成心理互换,才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工作潜能。

基于人的领导:领导者如何领导我们知道,成功的领导者大多善于琢磨人。

领导者要想成功进行管理工作,使自己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首先应该获得企业内员工的认可,获得员工的心,这就是“基于人的领导”。

那么,如何才能做到基于人的领导呢?心理专家认为,最关键的就是要从人性角度出发,满足员工的需求。

例如现在80后、90后的员工,在他们心中,一个企业的工作氛围、管理机制和薪水、发展前景同样重要。

他们对尊重、平等、公开的需求远远超过70代员工。

而领导者也应该合理应用人的需求理论,做到基于人的领导,从员工现实需求出发,有效地吸引、培育、使用和保留 人才。

一、拿出笼络之方,关心每一位职员日本松下电器集团创始人松下幸之助被公认为“经营之神”,其之所以取得巨大的成就,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其管理理念中“视员工为企业主人翁”的 思想。

松下幸之助曾说过,“事业的成败取决于人”,“没有人就没有企业”。

他认为,企业不是仅仅依靠总经理经营,不是仅仅依靠干部经营,也不是仅仅依靠管理监督者经营,而是依靠全体员工来经营。

在松下幸之助看来,员工不仅要从事生产,还要努力成为企业决策的因素之一。

对此,他鼓励全体员工参加企业的决策及管理,使他们在生产上、经济上、社会上都有显现自己才能的机会,真正成为企业的主人。

“集合众智,无往不利”,这是松下幸之助悟出的真理。

一个领导者,如果8仅仅把员工视为可以榨取剩余价值的劳动力,员工就可能消极怠工,只想着如何把钱挣到手;如果领导者把员工视为企业的主人翁,员工就会拼体力、用智慧,倾其全力为企业发挥出巨大的力量。

如今,我们已经进入到了知识经济时代,员工不仅仅是企业的“打工者”,还是企业知识资本的“投资者”。

优秀的领导者要懂得知识资本的重要性,不仅要员工“出力气”,更重要的是要让员工“出智慧”。

因此,领导者需要从多方面采取行动。

例如在制定企业的大体方向上,总的政策需要由领导者自己来制定,而详细的程序可以由员工来决定,给其一定的自由与权限。

特别是在目标的制定阶段,要鼓励员工换位思考,培养一种人人都是“领导”的感觉,鼓励员工发表意见。

领导者要通过各种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让员工切实感觉到自己是“企业的主人”。

相反,如果领导者只懂得用权力去命令下属做这做那,那是愚蠢的,不明智的。

其结果只会使下属表面服从你,却不会真心喜欢你,导致其工作永远是被动的,最终他们会采取某种手段与措施对工作敷衍了事。

由此可见,领导者应该关怀下属,只有这样,你才能更好地进行领导工作。

或者说,你也可以用人格魅力感染你的下属,让其喜欢你,并心甘情愿地为你工作,这也不失为一种投资少、见效快的领导艺术。

俗话说,水可以载舟,亦可以覆舟,可见人民群众的力量是不容小觑的,只要能得到人心,就能创造奇迹。

二、以人为本,满足员工的需求我们天天都在说“以人为本”,那么到底怎样才能做到“以人为本”,才能满足员工的需求呢?其实,这个问题说大可大,说小可小。

我们来看下面这个例子中的总厂负责人是怎样来满足员工的需求的。

某精密机械工厂生产一种新产品,将其部分部件交给自己的一个分厂制造,当该分厂将零件的半成品呈示给总厂时,不料全不符合总厂的要求。

由于事情迫在眉睫,总厂的负责人只得令其尽快重新制造,但分厂负责人认为9第1章 领导模式的心理学反思 他们是完全按照总厂的规格制造的,不想再重新制造,双方僵持了很长时间。

总厂负责人面对这种局面,在问明原委后,对分厂负责人说:“我想这件事完全是由于公司方面设计不周所导致的,而且还令你吃了亏,实在是抱歉。

今天幸好是你们帮忙,才让我们发现竟然有这样的缺点。

只是事到如今,事情总是要完成的,你们不妨将它制造得更完美一点,这样对你我双方都是有好处的。

”那位分厂负责人听完,欣然应允。

从这则事例中我们能够看出,总厂负责人之所以能够说服分厂负责人,是因为其能够站在对方的立场上分析问题,能给对方一种为其着想的感觉,这种投其所好的技巧具有极强的说服力。

当然,要想做到上面这一点,“知己知彼”很重要,只有先了解对方,而后才能从对方立场考虑问题。

因为人的任何行为都是有一定动机的,而动机又是由需求决定的,所以,领导者要想做好员工的说服工作,就先要找到对方的需求和动机。

在心理学中,这一需求最基本的层次是心理需要,然后是生理需要,再往高依次是交往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

当领导者能够满足员工的需求时,作为员工,其也会给予你一定的回报。

对于领导者来说,人是企业的根本,没有人就没有企业。

所以,作为领导者就要把管理的重心转移到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上来,增强员工的主动精神,达到人人关心企业的发展、自觉为企业全力以赴的目的。

领导有时重要,有时不重要很多领导者在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常常过多地强调“约束”和“压制”。

事实上,这样的管理往往收效甚微。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如果下属的积极性未被充分调动起来,领导者一方面需要对员工进行鼓励,另一方面就需要加大管理力度,避免员工松懈。

反之,当下属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充满自动自发的工作劲头时,如果领导者再强调“约束”和“压制”,难免会让员工泄气。

所以,领导者的成功与否,不仅要看其手腕和方式,还需要掌握领导的度,10要知道什么时候必须出现,什么时候“自动隐身”,要懂得领导何时重要,何时不重要。

11第1章 领导模式的心理学反思 一、领导者是企业重要的“修整工具”当企业处在一个不确定的环境中时,领导者作为“企业的调控者”,对于企业绩效而言至关重要。

例如,领导者要为企业设置清晰的目标和标准,激励企业成员提高绩效,以便缩小企业目标与实际工作绩效之间的差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