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辽宁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教科书二年级下册人与自然
二年级下册《人与自然》电子教案《欢乐一家人》
![二年级下册《人与自然》电子教案《欢乐一家人》](https://img.taocdn.com/s3/m/ec724225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8a.png)
二年级下册《人与自然》电子教案《欢乐一家人》课题欢乐一家人设计者于浩教学目标1.知道家庭的含义和结构,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称呼。
2.了解家人的工作、爱好、习惯,对家人产生敬爱之情。
3.通过讲述家庭生活中的亲情故事,进一步感受家庭生活的温馨。
教学重点知道家庭的构成和含义,了解家人的工作、爱好、兴趣和习惯等,对家有进一步的认识。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教学活动二次备课导入探究歌曲导入:《可爱的家》师:我们人人都有一个温暖幸福的家,在家人温暖的怀抱里一天天长大。
我也有一个温馨的家,我也有一个幸福的童年,同学们愿意给老师一个机会吗?让我把童年时代的家庭介绍给大家。
生:愿意。
师:请同学们认真看一下我手中的照片,你能认出哪一个是老师吗?生:纷纷举手指认。
师:老师介绍自己,你们愿意学着老师的介绍方法,拿着你们的全家人照片,介绍你的家庭吗?生:愿意。
师:先请同学们拿出自己的全家人照片,在你四人的小组内互相交流,推选出一个讲得最好的同学做代表,参加全班的交流。
生:在小组内交流。
师:请小组内推选出来的同学走上讲台,面向全班同学介绍你的家庭。
生:我家有爸爸、妈妈和我。
我爸爸是一位司机,妈妈是一位会计,我是一个小学生。
生:……师:从同学们的介绍中,我了解到大多数同学生活在三口之家,也有的同学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
在你们朝夕相处的许多日子里,在你们家,在你们之间一定发生过许多有趣的故事,你们愿意讲一讲吗?生:愿意。
师:讲一讲家人的故事生:在小组内讲家庭故事。
教学过程教学活动二次备课课堂小结理一理家人的关系师:你现在是一个小学生了,在你很小的时候,上幼儿园以前,你能想起来是谁看着你长大的吗?生:我是奶奶看着长大的。
生:我是外婆看着长大的。
生:……师:大多数同学是奶奶、外婆看着长大的,我们的成长离不开她们的细心照顾。
那么我们和爷爷、奶奶、外婆和外公之间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呢?谁愿意起来说一说?师:谁来讲一讲你感受到的家人的爱。
二年级 地方课程 人与自然 04纸张不浪费
![二年级 地方课程 人与自然 04纸张不浪费](https://img.taocdn.com/s3/m/82091c0a0b4e767f5acfce65.png)
师:看完了造纸的过程孩子们你们想说些什么吗?生汇报。
有些小朋友折纸都是用很好的白纸,折坏了就扔掉。做手工时纸折错了一点就把纸给扔了。
用餐巾纸擦嘴的时候明明可以用半张纸,有人偏偏用一张。……
师:孩子们说得真好!老师从你们的讨论和发言中能明显的感觉到你们争做环保小卫士的强烈责任心和自信心!大家不但知道了节约用纸的重要性,还找到节约用纸的方法,老师相信同学们一定能够说到做到,从现在起让我们从节约用纸,保护树木做起,小手拉大手,一手拉千手,把我们的班级、学校、社会都变成节约型的,让我们共同监督,拿出实际行动,节约用纸,从我做起!
2.我们从节约每一张纸做起,节约每本本子做起,不能认为浪费一张纸无所谓,要有滴水成河,聚沙成塔的思想。
3.节约使用练习本,不要随便扔掉白纸,要充分利用纸的空白处。
4.用过的一面纸可用另一面来写草稿,写便条,也可以重新装订成自备本作演草本。
5.我们要把作业写规范,不随便撕本子!
6.以后不在书本上乱涂乱画,把书捐给那些有需要的人,或者和伙伴交换。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出课程内容
体会纸来之不易,所以我们要珍惜节约
了解保护环境和森林的重要性,提升学生自觉保护环境的理念和想法
总结所学,提升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记忆点
作业
无
板书设计
无
教学反思
我们是地球妈妈的孩子,保护大树,节约纸张,才能让我们的生活环境更美好,让四季长绿,让鲜花常开,我相信,大家一定愿意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
小学二年级下册《自然.生态
![小学二年级下册《自然.生态](https://img.taocdn.com/s3/m/774fd26f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d5.png)
小学二年级下册《自然.生态目标:- 帮助学生了解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的重要性。
- 培养学生对环境保护的意识。
- 引导学生采取实际行动保护环境。
教学内容:单元一: 自然环境的特点- 了解自然环境的基本概念和组成要素。
- 探索不同自然环境(例如:森林、海洋、河流等)的特点和生物多样性。
单元二: 生态系统的关系- 研究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组成要素。
- 分析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依存关系。
- 了解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概念。
单元三: 环境保护与我们的责任- 引导学生认识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 探讨环境问题的根源并寻找解决办法。
- 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和行动。
教学方法和活动:观察和实践- 带领学生进行户外考察,观察不同的自然环境和生物。
- 开展环境保护行动,在校园内进行清理垃圾的活动。
组织讨论和小组合作- 分组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思考能力。
- 小组合作完成海报或展板,介绍环境保护知识。
视听教学- 播放相关视频和音频,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自然环境和环境保护。
教学评估:- 观察学生参与观察和实践的认真程度。
- 考察学生的讨论和合作能力。
- 检查学生完成的作品(如海报或展板)。
参考资料:- 《小学自然》教材- 《环境保护知识读本》以上是小学二年级下册《自然.生态.保护》教学计划的概述。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进度,可以适当调整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活动安排。
该教学计划旨在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活动引发学生对自然环境和环境保护的兴趣,并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和行动能力。
请根据教材和学生的需要,细化和完善该教学计划的具体内容。
2021年李俊雅 《我的小花园》 教学设计
![2021年李俊雅 《我的小花园》 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78833a05a58da0116d17498e.png)
师:是呀,可爱的多肉有着小巧玲珑的身体,胖嘟嘟的叶子。它的种类难以计数,外形更是形态各异。有的像肉乎乎的熊爪、有的像一颗颗淡粉色的宝石,每一片叶子都胖鼓鼓的,特别可爱。
师:今天老师也为同学们准备了可爱的小多肉,课前呢,让同学们收集了关于多肉植物的小知识,接下来,我们进行小组合作,请同学们看活动要求,请一名同学给大家读一读。
评价任务一:了解植物生存的基本需求
呈现“植物自述表演”,从中发现阳光、空气、水是植物生存的基本需求。
评价任务二: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
出示“向日葵生长过程”小视频,在视频中找到植物从种子萌发到生根、发芽再到开花、结果这一生长过程。
评价任务三:了解植物在生活中的作用
学生借助同学分享家里养的植物图片,归纳植物的主要作用。
生:“植物宝宝”自述表演
师:好,真棒,大家把掌声送给他们,请回孩子们。好啦,听完了向日葵宝宝的自述,同学们回忆一下,它在成长过程中都得到了谁的帮助呢?
生:发言
师小结:刚刚我们提到的阳光、空气、水都是植物生存的基本需求,除此之外,植物宝宝要想茁壮成长,还需要适宜的温度、主人耐心的呵护等等。
环节2:植物的生长过程(5分钟)
师:说到这儿,同学们还想了解植物宝宝更多的信息嘛?猜一猜植物宝宝的生长都要经历哪些过程呢?带着这个小问题,我们一起来看一段小视频吧!
生:观看“植物生长”小视频
师:看完了小视频,老师发现植物的生长真是太神奇啦!那你从中都发现了哪些生长过程呢?
生:分享
师小结:真聪明,的确,植物的生长要经历由种子萌发、生根、发芽再到开花、结果,这是植物的生长规律。这个过程又是不断循环,周而复始的。
生:读小组活动要求
师:声音真洪亮,要求清楚啦,那就开始吧孩子们。
辽宁省地方教材小学人与自然《清洁能源的利用》教案
![辽宁省地方教材小学人与自然《清洁能源的利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2e75be3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8a.png)
辽宁省地方教材小学人与自然《清洁能源的利用》教案教案1一、教学目标1、了解什么是清洁能源,了解我国的能源消耗情况。
2、清洁能源的应用情况,如何开发新的清洁能源。
二、教学过程1、你消费的能源有哪些?这些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会带来哪些资源环境问题?2、从我国的能源消费情况你体会到什么?3、什么是清洁能源?清洁能源可用于哪些方面?4、走出校园:查阅资料,了解辽宁的清洁能源利用。
三、小资料清洁能源清洁能源是不排放污染物的能源,包括核能和“可再生能源”,可再生能源是指原材料可以再生的能源,如水力发电、风力发电、太阳能、生物能(沼气)、海潮能等,可再生能源不存在能源耗竭的可能,因此日益受到许多国家的重视,尤其是能源短缺的国家。
太阳能清洁能源:1、光与热的转换。
如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灶等。
2、光与电的转换,如太阳能电池板、太阳能车、船等。
太阳能清洁能源是将太阳的光能转换成为其他形式的热能、电能、化学能,能源转换过程中不产生其他有害的气体或固体废料,是一种环保、安全、无污染的新型能源。
海洋能海洋能指依附在海水中的可再生能源,海洋通过各种物理过程接收、储存和散发能量,这些能量以潮汐、波浪、温度差、盐度梯度、海流等形式存在于海洋之中。
1、潮汐能2、波浪能3、海水温差能4、盐差能5、海流能教案2一、教学主题:清洁能源二、教学对象:六年级学生三、教学时间:四、教学目标:(一)学生能认识全球暖化对地球的影响。
(二)学生能认识全球暖化的成因。
(三)学生能认识可再生及不可再生能源。
(四)学生能认识太阳能发电的原理及方式。
(五)学生能了解清洁能源如何做到节能减碳的方法,并落实于生活中。
五、课程设计理念:近年来,能源问题一直是各界所关注的焦点,而石油危机更导大家重视其他可替代的能源,石油使我们的环境付出了惨痛的代价,但伤害已经造成,对于下一代,希望能培养出好的能源观念,让我们的土地能得到喘息的机会,进而慢慢恢复健康的状态。
近年来,各国也都致力于替代能源与再生能源的开发,希望能减少对石油的依赖。
辽宁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教科书二年级下册人与自然(完整资料).doc
![辽宁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教科书二年级下册人与自然(完整资料).doc](https://img.taocdn.com/s3/m/9690f2960722192e4436f63c.png)
第 周第 课时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课题
植物的秘密
了不起的组合
内容
动手操作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1.知道植物生长的过程要经历播种、发芽、生长(长叶、长茎、)开花、结果、五个环节。
2.在观察种植的生长的视频过程中,知道植物生长的过程要经历播种、发芽、生长(长叶、长茎、)开花、结果、五个环节。从而激发对植物生长过程的好奇心和探索的兴趣。
3、让学生从自我做起保护土地资源,在生活中能养成爱护土地资源的习惯。
重点
唤起学生对日益遭受破坏的土地资源环境的清醒认识,从小树立保护土地资源的意识。
难点
从自我做起保护土地资源,在生活中能养成爱护土地资源的习惯。
关键
认真倾听
教学准备
课件
环节时间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复案
一、激趣导入
1
二、新授32
自读自学“致同学们”,了解本学期《人与自然》教材内容
3、 怎样使宣传牌的支撑脚与水面结合得更自然?
通过刚才的学习,你懂得了什么?
1、 用给定的颜色给其他的花朵和叶子着上颜色。
(1)拾色器在画图中的运用很广泛,你能用给其他的花朵和叶子着上颜色吗?
(2)打开“我的文档”下的牵牛花图并着色,同桌可以互相帮助。
(3)作品反馈:谁愿意把你的作品展示给大家看?
激励。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复案
一、激趣导入
1
二、新授32
情景展示,导入课程
贴图大比拼
看视频(植物生长的全过程)
准备种子、发芽、生长、开花、结果的图片,分组让学生排序。
(1)师:刚刚我们认识这些植物的种子、叶子、花、果实,还观看了他们生长的视频,那你知道这些植物都是按照怎样的顺序生长的吗?我们一起把它们排排序。
《铅笔旅行记》说课
![《铅笔旅行记》说课](https://img.taocdn.com/s3/m/0769e795284ac850ad0242e6.png)
5’ 20’ 10’ 5’
行前思、行前知
行中研,行中导
行后悟 行后评
行前知: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记录自己文具盒里铅笔的数量
询问父母本学期给自己买了多少铅笔
观察周围同学使用的铅笔种类
测量文具盒里铅笔的长度
……
课前让同学收集一份关于铅笔的相关资料。 教师启发式提问:
铅笔是怎么来的呢?我们为什么要节约使用铅笔呢?
行中研,行中导
行后悟 行后评
培养学生仔细阅读
引导学生带着问题,有感情的朗 读。
了解铅笔的由来和制作过程
可开展“铅笔物语”角色扮演活动,陈 述铅笔的生命历程,由学生分别扮演石 墨,木材,工厂等,述说其前世、今天 与未来,发挥学生的大胆想象。
引发学生思考
通过活动,唤起学生的环保意识。 树林和人类是什么关系?对人类 有帮助吗?
引导行为
知道日常生活方式对环 境的影响,养成环保节 约的行为习惯。
多元化评价机制
自行设计评价表 记录自己一周使用铅笔的情况,记录每 天是否有丢失、乱扔浪费的现象。同桌或 者组内成员监督互评。可以找班主任老师 或家长也参与到评价中,活动最后最后评 选环保星并给予奖励。
1 自评 2 互评
3 师评
谢聆 谢
的影响,了解并实践学生在环保方面
的行为规范。
第四课《铅笔旅行记》
了解木杆铅笔和环保铅笔的由来及制
内容
作过程,知道铅笔与环境的关系,引
导学生良好的行为规范。
教学目标
01
知识 目标
02
能力 目标
03
素养 目标
通过交流体验式学习, 了解木杆铅笔和环保铅 笔的由来及制作过程。 知道铅笔与环境的关系。
辽宁省地方课程《人与自然》课程教学的点滴体会
![辽宁省地方课程《人与自然》课程教学的点滴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16f2a2151ed9ad51f11df23d.png)
辽宁省地方课程《人与自然》课程教学的点滴体会作者:孙冬梅来源:《学习与科普》2019年第18期摘要:其实关于辽宁省地方课程设置情况,可以说从辽宁省第八次课程改革实施以来,辽宁省在课程改革和课程建设情况都取得了实际成效,特别是像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得到普遍认同。
包括我们时代要求的教材体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育方式得到不断的推广,特别是我们辽宁省在地方课程的建设方面,可以说走在了全国的前列。
2002年的时候,辽宁省就明确的出台了地方课程实施方案,规定了辽宁省地方课程的内容和区域特色。
那么随着时代的发展包括国家的新要求我们地方课程内容承载了更多的功能,所以说又增加了许多内容,这些新内容可以说使我们地方课程的种类越来越多课时量也越来越多。
关键词:地方课程; 点滴体会; 人与自然《人与自然》是在2017年审定通过的为落实国家和省里对中小学开展生态文明、环境教育、科技创新教育等要求而设置的综合性、实践性的辽宁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教科书,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必修课。
《人与自然》这个这套教材的编写人员组成,主要有从事环境教育与科技教育专业人士,环保厅科学方面的专业人员,素质教育实践基地的专业教师,科学课技术科的教师,中小学一线教师。
这本书的内容主要分两大部分,环境保护,科技创新。
这两年来,在基层学校进行了试教和试教,学生反馈和教师反馈对这个内容表现了很高的兴致。
大部分老师都能上,上起来呢,学生和老师都能喜欢,这是源于这本书有很多吸引人的地方。
当前全国各地区及辽宁省内地方课程在实施中的教育研究普倍受忽视,调查发现,地方课程的授课方式还多局限于传统的课堂教授模式。
但是大部分学生更加喜欢实践与活动一类的知行合一课程,喜欢参与、着手体验式教学模式,通常对研究性教育兴趣偏深。
多数地区为了强化推进地方课程实施,在学习测试中会加入一定程度、一定比例地与地方课程相关内容。
孩子们对地方课程学习中体现的课业评比方式有独特的思想,建议考题是更加开放的、发散的;提出了建议,让竞赛、辩答等发散性考核方法。
辽宁地方课程人与自然第一课保护自然资源
![辽宁地方课程人与自然第一课保护自然资源](https://img.taocdn.com/s3/m/07f29d5c33687e21af45a9dc.png)
《保护自然资源》教案
班级:7.1-8.2时间:9月20第七节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初步了解自然资源及其主要类型
了解自然资源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和重要性
过程与方法
举例说出什么是自然资源,它有哪些主要类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树立十分资源的类型
难点:
保护自然资源的意识
教学过程:
教 学 过 程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修改备注
英国物理学家凯尔文担忧的指出:500年后,地球上的所有氧气都将消耗殆尽,人类灭亡。他担心的事会发生么?
植物是自然存在的、有价值的自然物,属于自然资源。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自然资源。阅读教材,试回答下列问题:
1、自然资源的概念
2、自然资源的类型。
3、不同资源对人的价值
4、如何保护自然资源
组织学生对这几个问
题进行小组讨论。
教师总结
青山工程踢出的“八大工程”,你知道是什么么?
布置课后作业,查找滴灌技术相关资料。
学生思考、回答
有植物光合,氧气不会枯竭。
学生读书思考
小组交流讨论
学生分享
板
书
设
计
《保护自然资源》
1、自然资源概念
2、自然资源类型
3、自然资源保护
二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册大自然中的伙伴教案辽海版
![二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册大自然中的伙伴教案辽海版](https://img.taocdn.com/s3/m/b2fe5b49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0c.png)
1. 提供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拓展阅读材料
为了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本节课的内容,我推荐以下拓展阅读材料:
- 《我们的地球》:这本书向读者展示了地球的自然之美,同时提醒我们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 《小王子》:这是一本寓言故事,通过小王子的冒险经历,引导读者思考人类与自然的关系。
- 《环保手册》:这本书提供了一系列实用的环保建议,帮助读者在日常生活中实践环保行动。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大自然的基本概念。大自然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包括了我们的地球上的各种生物和它们的生活环境。大自然的重要性体现在它为我们提供了生存的基础,如空气、水、食物等。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这个案例展示了人类与大自然中的伙伴如何和谐相处,以及它如何帮助我们解决问题。比如,我们可以讨论公园中的树木和鸟类,以及我们如何保护它们的生活环境。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章节旨在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使他们在了解自然环境的基础上,形成关爱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核心素养。通过观察身边的自然环境,思考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方式,学生将培养出良好的环境保护习惯和行为。同时,通过学习如何采取行动保护自然环境,如节约用水、垃圾分类等,学生将增强自己的社会实践能力,将环保理念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最终,学生将形成关爱自然、保护环境的责任感,成为具有环保意识和行动力的社会公民。
在行为习惯方面,学生可能存在一些不良习惯,如浪费水资源、乱扔垃圾等。这些行为习惯对于学习本章节内容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需要通过教学来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环保习惯。
四、教学方法与策略
1. 选择适合教学目标和学习者特点的教学方法
针对二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本章节内容,我将采用讲授法、讨论法、案例研究法、项目导向学习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例《人与自然》教学设计
![例《人与自然》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64f69a83186bceb18e8bb0c.png)
八年级第2课《居家环保更健康》教学设计一、主题分析辽宁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人与自然》八年级第二课《居家环保更健康》落实了《大纲》中“友善对待居室环境的行为方式”的要求。
在第一课《绿色生态环境》放眼大环境、大视野的基础上,本课是把关注的视野从远焦收回近焦之后的微镜头,密切关注学生眼前生活实际。
课题《居家环保更健康》直切主题,明确指出居家环保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意义,并引申出对待居室环境的友善行为方式。
二、教学目标分析评价家居环境质量,举例说明家居环境主要污染物的来源,讨论制定防止室内环境污染的有效对策,让学生意识到我们生活的家居环境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环境污染,引导学生认同绿色消费和绿色文明的观念。
三、教学目标设定(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学会评价居室环境质量。
2、使学生认识到室内污染的主要因素并找出防治对策。
3、学会利用自己的知识参与家庭环境建设。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培养观察、讨论、思考、总结的能力。
2、培养学生实践探究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使学生形成绿色居室,绿色文明的观念,感知环境、亲近环境、关爱环境、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
2、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关注健康、珍爱生命,创建健康的居室环境,热爱自己的家庭。
四、教学重点、难点分析重点:举例说出居室环境的主要污染物。
难点:讨论防止室内环境污染的有关措施。
五、教学资源(1)《人与自然》教科书。
(2)多媒体教学设备。
(3)本课教学资源包、通过网络收集的相关影片、图片、文字等。
六、教学策略选择(1)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策略:建立小组讨论、交流、合作的课堂氛围?(2)情景创设策略:运用生活中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景,设计问题,组织教学内容,提出有启发性的引申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地参与到实践探究当中?。
七、教学过程?八、教学拓展:5分钟。
辽宁省地方课程四年级下册教学进度表
![辽宁省地方课程四年级下册教学进度表](https://img.taocdn.com/s3/m/f915502d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3f.png)
《人与自然》第3课农业面源污染
第4课防止土壤污染第六周源自4.1-4.3《人与社会》第3课武侯祠中见忠义
第4课大型集会守纪律
第七周
4.7-4.12
《人与自我》第3课告别懒惰
第4课玩转记忆魔方
第八周
4.15-4.19
《魅力辽宁》第2课辽宁省行政规划
第九周
4.22-4.26
《人与自然》第5课防止土地荒漠化
第十四周
5.27-5.31
《人与社会》第7课景区安全有办法
第8课人身侵害会应对
第十五周
6.3-6.7
《人与自我》第7课心存感恩快乐多
第8课我运动我快乐
第十六周
6.11-6.14
《魅力辽宁》第4课北方镇山故事多
第十七周
6.17-6.21
《人与自然》第9课环保“电子警察”
第10课精准定位污染源
第十八周
6.24-6.28
四年级下册地方课程教学进度表
周次
时间
内容
备注
第一周
3.1
《人与自然》第1课土壤的作用
第2课土地的合理利用
第二周
3.4-3.8
《人与社会》第1课园林建筑显风骨
第2课巍巍长城赞中华
第三周
3.11-3.15
《人与自我》第1课多样的我
第2课时间都去哪了
第四周
3.18-3.22
《魅力辽宁》第1课看地图找家乡
第五周
《人与社会》第9课4.15日齐行动
第10课中华民族大家庭
第十九周
7.1-7.5
《人与自我》第9课食物入口有讲究
第10课夏季的自我保护
第二十周
7.8-7.12
(完整版)辽宁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教科书二年级下册人与自然
![(完整版)辽宁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教科书二年级下册人与自然](https://img.taocdn.com/s3/m/f49eeead0b4e767f5bcfce8a.png)
课时教学笔记第周第课时授课时间: 年月日课题土地哺育你我他内容认真思考课型新授教学目标1、通过活动,唤起学生对日益遭受破坏的土地资源环境的清醒认识,从小树立保护土地资源的意识。
2、激发学生保护土地资源的情感,理解土地对人们的重要性。
能分辨什么样的行为是爱护土地资源。
3、让学生从自我做起保护土地资源,在生活中能养成爱护土地资源的习惯。
重点唤起学生对日益遭受破坏的土地资源环境的清醒认识,从小树立保护土地资源的意识。
难点从自我做起保护土地资源,在生活中能养成爱护土地资源的习惯。
关键认真倾听教学准备课件环节时间教学内容师生活动复案一、激趣导入1二、新授32自读自学“致同学们”,了解本学期《人与自然》教材内容地球知多少?师生问答关于地球相关的知识观察书中地球的卡通图片,掌握土地的四种使用途径“假如我是……”活动师:《人与自然》这本书讲的是什么?生:回答。
预设答案:人和地球的关系,要保护环境,做人要细心观察,要和大自然和平相处。
师:地球使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关于地球的小知识,你了解多少呢?师:观察书中地球的卡通图片,找一找人类是如何使用土地的。
生:拖拉机耕地种庄稼(耕地),种了很多数目(林地),盖房子住(建筑用地),养殖动物(牧场)。
师:我们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土地,土地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使我们人类的母亲。
师:假设你是一棵树、一穗麦子,一头牛,一座学校,请同学们想一想,你需要什么样的土地呢?生:想象并回答。
三、课堂小结2“我们现在的土地”通过图片感受被破坏的土地现状角色体验:我想扮演……保护土地绘画大赛预设:如果我是小麦,我想要松软的土壤,土壤里有水分,还要能见到阳光,我才能健康的结出粮食给人类吃。
师:展示书中“可利用土地”的饼形图,提问:为什么有一半的土地不能使用呢?生:冻土、破坏、污染、农药等。
师提问学生的感受体会。
生:土地干裂了,不能再生长植物了,大树也不能生长了,动物也没有草可以吃了,这样我们人类就没有粮食吃了。
辽宁地方课程人与自然教案2年上
![辽宁地方课程人与自然教案2年上](https://img.taocdn.com/s3/m/ff2a585c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e6.png)
辽宁地方课程人与自然教案2年上教学内容:以“环保“为话题,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题目自拟。
教学设计理念:1、有意识地开发和整合包括教材在内的语文教育资源。
作文前引导学生广泛查阅相关资料,丰富学生积累;作文时引进相关资料补充阅读,加强感性认识;作文后引导学生实践活动,强化认识,深化感情。
2、以创新教学为理念,倡导自主探究学习,引导学生自行查阅资料,考察、调查、研究,感悟生活,培养想象力,思维力,创造力。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多角度认识自然,多层面地进行观察自然,撷取信息感悟生活,培养创新能力。
2、开放形式,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研究性学习行为,让学生写自己所想所悟,我手写我心,提高写作兴趣。
3、通过习作活动,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自觉地担负起保护地球,关爱生命的责任。
课前准备:学生:进行亲近自然的观察、体验活动。
准备相关“人与自然”的资料。
老师:有关“环保”的多媒体课件及相关网络资源。
教学流程及设计:一、走进自然,感受自然之美1、播放一组自然景观图。
2、学生自由表达见闻。
(老师认真倾听,激励学生大胆表达,让学生互相评论。
)3、说说你眼中的大自然。
(鼓励学生表达对大自然的独特感受和体验。
)二、激发兴趣,感悟环保之责1、课件演示:蓝色的夜空,群星璀璨,音乐响起“一闪一闪亮晶晶,满天都是小星星。
”师述:小时候,我们常常唱着这支儿歌,数天空中的星星,那些闪闪发亮的星星,曾经给我们带来多少美好的遐想,可是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同学们是否注意过,我们很难看见满天繁星,快乐地向我们眨眼睛,你们知道是什么原因吗?(这个提问的目的在于了解学生课前搜集资料,阅读资料所完成的知识的初期建构,以便调整学生的学习进程。
)生:是因为地球的大气资源受到污染。
2、小组交流“人与自然“的不和谐。
生:人类滥砍滥伐,造成大量的水土流失。
生:工厂排放废气、废水,污染了空气和水源。
生:人类破坏性地开发,使许多动植物失去了栖息地。
3、小组表演,激发写作欲望戴头饰的丹的顶鹤被枪击中,一个小姑娘为了救它,陷进沼泽地。
例:《人与自然》教学设计
![例:《人与自然》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0e65cb2455270722192ef791.png)
八年级第2课《居家环保更健康》教学设计一、主题分析辽宁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人与自然》八年级第二课《居家环保更健康》落实了《大纲》中“友善对待居室环境的行为方式”的要求。
在第一课《绿色生态环境》放眼大环境、大视野的基础上,本课是把关注的视野从远焦收回近焦之后的微镜头,密切关注学生眼前生活实际。
课题《居家环保更健康》直切主题,明确指出居家环保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意义,并引申出对待居室环境的友善行为方式。
二、教学目标分析评价家居环境质量,举例说明家居环境主要污染物的来源,讨论制定防止室内环境污染的有效对策,让学生意识到我们生活的家居环境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环境污染,引导学生认同绿色消费和绿色文明的观念。
三、教学目标设定(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学会评价居室环境质量。
2、使学生认识到室内污染的主要因素并找出防治对策。
3、学会利用自己的知识参与家庭环境建设。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培养观察、讨论、思考、总结的能力。
2、培养学生实践探究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使学生形成绿色居室,绿色文明的观念,感知环境、亲近环境、关爱环境、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
2、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关注健康、珍爱生命,创建健康的居室环境,热爱自己的家庭。
四、教学重点、难点分析重点:举例说出居室环境的主要污染物。
难点:讨论防止室内环境污染的有关措施。
五、教学资源(1)《人与自然》教科书。
(2)多媒体教学设备。
(3)本课教学资源包、通过网络收集的相关影片、图片、文字等。
六、教学策略选择(1)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策略:建立小组讨论、交流、合作的课堂氛围?(2)情景创设策略:运用生活中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景,设计问题,组织教学内容,提出有启发性的引申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地参与到实践探究当中?。
七、教学过程?八、教学拓展:5分钟。
10自然世界与人工世界(教案)二年级下册科学人教版
![10自然世界与人工世界(教案)二年级下册科学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8c87d6ce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8eaa070.png)
10 自然世界与人工世界(教案)二年级下册科学人教版一、教学内容本章节内容来源于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科学课本,主要介绍了自然世界与人工世界的基本概念和区别。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自然世界与人工世界的定义、特点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课程主要内容包括:1. 自然世界的定义和特点:自然世界是指自然界中的一切事物,包括动物、植物、矿物、天气等。
自然世界具有多样性、自组织性、动态平衡等特点。
2. 人工世界的定义和特点:人工世界是指人类通过劳动和技术创造的一切事物,包括建筑、交通工具、电子产品等。
人工世界具有人为性、功能性和多样性等特点。
3. 自然世界与人工世界的联系和区别:自然世界与人工世界相互依存、相互影响。
自然世界为人工世界提供了资源,人工世界改变了自然世界的面貌。
同时,人工世界也受到自然世界的制约,如环境污染、资源枯竭等问题。
二、核心素养目标分析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具备以下核心素养目标:1. 科学素养:通过学习自然世界与人工世界的定义和特点,培养学生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基本认知,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2. 技术素养:通过分析人工世界的特点和人类技术发展的历史,培养学生对技术的理解和尊重,提高学生对现代科技产品的认知和使用能力。
3. 环境素养:通过探讨自然世界与人工世界的联系和区别,培养学生对环境保护的认识和责任感,引导学生关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4. 批判性思维:通过对比自然世界和人工世界的优缺点,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对现有技术和环境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解决方案。
5. 合作与交流:通过小组讨论和分享,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和交流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6. 创新意识:通过观察和分析人工世界的发展,培养学生敢于创新和尝试新事物的意识,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学情分析本节课针对的是小学二年级的学生,他们在知识、能力和素质方面有一定的基础,但仍有提升空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教学笔记
课时教学笔记
晒雨淋,不怕劳累,洒下多
少辛勤汗水,正如我们所背
的一首诗,《悯农》同学们
想不想体验一下插秧的辛
苦。
每一粒粮食都凝聚着农
民伯伯的辛勤汗水,是那么
得来之不易。
真可谓是“粒
粒皆辛苦”呀。
1. 那大家觉得我们应该爱惜
粮食吗?(播放非洲难民课
件)
2. 学生小组讨论
3. 师小结:同学们,你看这
些地区因遭受自然灾害,比
如说:水灾、旱灾、地震、
虫灾等。
粮食没有收成,这
时灾区人民最需要的是什
么?《粮食》此时此刻:粮
食对他们来说意味着什么?
4. 小常识:为了让全世界
的 人民都来爱惜粮食,规定
每 年的 10 月 16 日为“世
界粮 食日”。
让我们都来记
住这 一天。
米粒虽小实不易
板书 设计
注意需要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在活动中控制
学生对时间的把控能力,注意 本节课的能力训练目标的完
成。
在互动环节注意学生上课秩序, 把控课程节奏, 课
后 提升学习效果。
反思
故事分享,学生 三、课堂 小结 2
课时教学笔记
课时教学笔记 第 周第 课时 授课时间 : 年 月 日
三、课堂
小结 2
板书
设计
课后
反思
剩餐,减少浪费。
不攀比,以节约为荣,浪费 为耻。
吃饭时,吃得少,盛多少。
看到浪费现象,要勇敢地制 止。
做节约粮食的宣传员,向家 人,朋友宣传浪费的可怕后 果。
不偏食,不挑食。
积极监督身边的亲人,朋友, 及时制止浪费粮食的现象。
光盘行动伴我行 注意需要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在活动中控制学生对时间的把控能力,注意本节课的能 力训练目标的完成。
课时教学笔记
课时教学笔记
课时教学笔记
第 周第 课时 授课时间 : 年 月 日 虫? 预设:蜜蜂、蝴蝶、苍蝇、 蚊子、蝗虫⋯⋯ (5)辨别:这
些是昆虫吗? 出示课件: (各种动物图片, 有的是昆虫,有
的不是。
) 学生根据昆虫的概念辨别是 否是昆虫,并说出理由。
2. 我们认识了很多昆虫,昆 虫世界值得我们探索的内容 有很多
很多,我们不可能面 面俱到一一涉足,讨论交流 一下, 在广阔的昆虫世界里, 我们可以侧重研究哪些问题 呢? 预设:
①昆虫的种类和习性 ②昆虫的益处与害处 ③昆虫是怎样长大
的 ④昆虫对人类的影响 ⑤昆虫是不是都会唱歌 ⑥对昆虫的保
护 3. 讨论交流,确定感兴趣的 问题。
4、制定研究方案。
我的小花园 学做仿真昆虫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能创造奇迹,学习也是如此。
本环节在教学中通过谈话导入和播 放幻
灯片等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充满激情地投入到下面的学习中去。
课后 反思三、课堂
小结 2
板书
设计
课时教学笔记
三、课堂小结2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播放视频,比较发现得出
还有的植物生长过程不一
样。
段时间植物开始生根,发
芽,接着长叶,开花,最后
结果。
植物的生长过程是不
断循环的,这就是植物的生
长秘密,这也是植物生长的
规律。
向日葵的自述拓展
延伸,升华教育种子的传播
(蒲公英、苍耳、豌豆)
师:孩子们,是不是所有的
植物都是由人们播种种子来
生长的呢?野外的植物是怎
样生长的呢?你又发现了什
么秘密?一起来看看。
观看视频,从视频中你又发
现了什么秘密?师:植物妈
妈有没有办法呀,它们用不
同的方法帮助种子宝宝来传
播,生长。
还有好多的奥秘
正等着你们去发现,只要仔
细观察,耐心研究一定会有
更多的收获。
1、学习儿歌
2、课堂总结:小朋友,这
节课你们学得真棒,作为奖
励,让我们一起尽情地享用
你们带的果实,把它们都吃
光,好吗?
植物的秘密
了不起的组
合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出课程内容通过视频介绍,学生了解本节课学习的重点内容。
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教师以身作则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拓展延伸,践行品德形成的落脚点。
课时教学笔记
天天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