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唐宋散文课件20《兴贤》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词类活用】指出下列加点词的活用现象。
不迩小人
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亲近
3.【一词多义】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 志 ①则能吏之志得以尽其效矣 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齐谐》者,志怪者也 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聊以志吾之乐尔 ____________________ ④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志:①名词,志向 ④动词,用符号作标志 ②动词,记载 ③动词,记述
◆文脉梳理
一、阅读课文第一段,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 ◎理解词句 1.【古今异义】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古义。 (1)流俗所共知耳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社会上流行的风俗习惯(含贬义)
(2)魏、晋而下,至于李唐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一般用于下一句的开头,表示另提一事 答案:(1)粗俗鄙陋的人,一般人 (2)直到 2.【词类活用】指出下列加点词的活用现象。 (1)国以任贤使能而兴 ____________________
【犹:跟……一样。扰攘:纷扰。太宁:太平盛世。在:
在于。君上:君主。博询:广泛征询意见。庶:百姓。谠直 之路:忠言直谏的言路。迩: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亲 近。拘文牵俗:指墨守成规。细过:细节、小过错。尽:竭 尽。效:功效、作用。轶:超过、超越。涂:通“途”,指
治世的境界。】
答案:此句开篇点题,提出论点,运用对比指出“兴贤”
的重要性:国家因为任用贤能之士而兴盛,因为不任用贤能
之士而衰亡。概括力极强,语言精练。 7.文段中为何两处出现“有贤而用,国之福也,有之而 不用,犹无有也”? 答案:强调观点“用贤则兴,弃贤则衰”,表现作者对 任用贤能的渴望之情。
二、阅读课文第二段,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 ◎理解词句 1.【通假字】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然后践五帝、三皇之涂哉 “______”通“______”,________ 答案:“涂”通“途”,指治世的境界
(2)弃贤专己而衰 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贤而用
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贤、能:形容词活用为名词,贤能的人 (2)形
容词活用为名词,贤能的人

(3)形容词活用为名词,贤能的
3.【一词多义】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 (1)国 ①国以任贤使能而兴 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丘也闻有国有家者 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去国还乡 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死国可乎 ____________________
贤能若是之众, 况 今 太宁, 岂 曰无 之, 那么多的贤能之人,何况现今太平安宁的时代,怎么能说没有贤人呢? 在 君上用之而已。 博询众庶, 则才能者 关键在于君主任用他们罢了。广泛地征求众人的意见,那么有才能的人 进矣; 不有忌讳, 则 谠直之路开矣; 不迩小人, 就能被选用了;君主没有忌讳,那么忠言直谏的言路就开通了;不亲近小人, 则谗谀者 自远矣;不拘文牵俗,则守职者 辨 那么谄佞小人就自动远离了;不墨守成规,那么尽职守责者就能够明辨是非 治矣; 不责人以细过, 则能吏之志得以尽 果断地处理事务了;不挑别人的小毛病,有办事能力的人就能竭尽全力 其效矣。 苟行此道, 则何虑不跨两汉、轶三代, 发挥自己的作用了。如果能够这样做,还怕不能超越两汉,胜过三代 然后践五帝、三皇之涂哉! 达到五帝三皇那样的盛世么?
时代。
D.使用人才时,不要斤斤计较于文牍细节,不要受制
于世俗之见,不要专门挑别人的小毛病,只有这样,才能人
尽其才。 解析:“有了贤才,国家就能繁荣昌盛”说法有误,作 者认为任何时代都有贤才,只有任用他们,国家才能昌盛。 6.文章首句“国以任贤使能而兴,弃贤专己而衰”的作 用是什么?结合句子加以分析。
论论证的基础上,作者采用举例论证,列举了历史上的众多事
实,以古证今,进一步说明了兴贤的必要性。
“得贤才者得天下,非知之难,而行之难矣。”请结合 本课内容,谈谈贤能之士怀才不遇的原因和应该如何做到人 尽其才。
我的观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参考提示:可结合课文内容谈自己的想法,言之 成理即可。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定语后置句;还有像以上所说的那么多的贤
能之人
(2)被动句;那么有才能的人就能被选用了 (3)被动句;不被成文的规定和风俗限制 (4)状语后置句;不因为小过错责备人
◎筛选概括 5.下列对课文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D) A.作者开篇陈述了论点“国以任贤使能而兴,弃贤专 己而衰”,认为“治安之世”有贤才能造就兴旺之国,而 “昏乱之世”,虽有贤才却无法挽回衰败的局面,问题的关 键就在于用与不用。
矣”,要求不要对人才求全责备。这些方法有联系,吸贤→ 辨贤→用贤→兴贤,环环相扣。
【上下求索】
本文是怎样论证为什么要“兴贤”的?
【探究思路】
文章结构→论证方法→文章主旨。
【探究结论】
答案:(பைடு நூலகம்例)文章开门见山,提出“国以任贤使能而兴, 弃贤专己而衰”,然后采用了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反复从正 面论证了兴贤则昌,又从反面说明了不兴贤则亡的道理。在理
4.【文言句式】指出下列句式特点并翻译。
(1)犹有贤能若是之众
句式:____________________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
(2)则才能者进矣 句式:____________________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
(3)不拘文牵俗 句式:____________________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 (4)不责人以细过 句式:____________________
A.任何时代、任何国家都是因为任用贤能的人兴盛,也
因为不用贤能之人而衰败。这是自古而然的定理。
B.有了贤才,国家就能繁荣昌盛。商朝的兴起,就是有
仲虺、伊尹这样的贤臣,周朝兴起时,也有与武王同心同德的
十位贤臣。
C.从魏晋以后,一直到唐朝,有才能的贤人很多,不能
全部列举,而其中有的出现在兴盛的时代,有的出现在衰败的
国 以 任 贤使能而兴, 弃 贤 专己 国家都是因为任用贤能的人才能兴盛,不用贤能的人专断自负 而衰。 此二者必然之势,古今之通义, 流俗所共知耳。 而衰败。这两条必定的情势,是古今共通的道理,也是世人皆知的道理。 何治安之世 有之 而能兴, 昏乱之世 为什么和平安定的时代有了贤能之人就能够兴盛,混乱动荡的年代 虽有之 亦不兴, 盖 用之与不用之谓矣。 即使有这样的人也不能兴盛呢?原因就在于任用贤能与不用贤能了。 有贤 而用, 国之福也, 有之而不用, 有了贤能的人并加以任用,这是国家的福气;有了贤能的人却不用, 犹无有也。商之兴也有仲虺、伊尹, 其衰也亦有 就像没有一样。商朝的兴起有仲虺、伊尹这样的贤臣,衰败时有微子、 三仁。 周之兴 也同心者十人, 箕子、比干这样的贤人。周朝的兴起有与武王同心同德的十位贤臣,
7.第二段中作者提出了哪些“兴贤”的方法?这些方 法有内在联系吗? 答案:①“博询众庶,则才能者进矣”,要求广泛咨询 众人的意见。②“不有忌讳,则谠直之路开矣”,要求广开 言路,让人们敢于说话。③“不迩小人,则谗谀者自远矣”, 要求疏远小人。④“不拘文牵俗,则守职者辨治矣”,要求
不墨守成规。⑤“不责人以细过,则能吏之志得以尽其效
【以:介词,表原因,因为、由于。任贤使能:任用贤能 之人。贤,能:形容词活用为名词,贤能的人。专己:专断自 负。通义:共通的道理。耳:罢了。何:为什么。之:第一、
三个为结构助词;第二、四个为代词,指贤能之士。盖:句首
发语词,有表原因的作用。遍举:一一列举。慎:慎重。欤: 语气词,相当于“吗”。】
今 犹古也, 今之天下亦古之天下, 今之士民 现今和古代是一样的,现今的天下也就是古代的天下。现今的士民 犹古之士民。 古虽扰攘之际, 犹 有 跟古代的士民是一样的。古代即使在纷扰的乱世,也有像以上所说的
6.“古虽扰攘之际,犹有贤能若是之众,况今太宁,岂
曰无之,在君上用之而已。”此句运用了什么论证方式?是
怎样论证的? 答案:此句是对比论证,古时纷扰之际尚且贤能众多, 现今太平安宁更有贤才可用,再次强调“兴贤”的重要性。 此句明于对比暗含衬托,在对比和衬托中有力地警醒君王有 才可用的现实和有才必用的重要性,最后以“在君上用之而 已”作结,柔中带刺,讽劝有力。
20 兴

精研课文
锻炼思维
◆背景链接 仁宗庆历年间朝廷拥有庞大的军队,但军队缺乏严格的 训练,养成了骄堕的习气。彼时战事不断,而多以宋军败北 告终。真宗景德元年,宋与契丹订立了屈辱的“澶渊之盟”。
神宗为了改变国家积贫积弱的局面,把希望寄托在王安石变
法上。变法触及官场的腐败、用人体制的昏暗,在统治阶级 内部引起轩然大波,最终变法失败。王安石从国家兴衰的高 度指出“兴贤”的重要性:任贤使能还是弃贤专己,是辨别 明君与昏君的标尺,也是关系到国家兴衰治乱的关键。
其衰也亦有祭公谋父、内史过。 两汉之兴也有萧、 曹、 衰败时也有祭公谋父、内史过这样的贤臣。两汉的兴起,有萧何、曹参、 寇、邓之徒, 其衰也亦有王嘉、傅喜、陈蕃、李固之众。 寇恂、邓禹这样的人,衰败时也有王嘉、傅喜、陈蕃、李固这样众多的贤人。 魏、晋而下,至于李唐, 不可遍举, 然其 从魏晋以后,一直到唐朝,这样的贤人很多,不能一一列举,然而这 间 兴衰之世, 亦皆同也。由此观之,有贤而用之者, 期间的盛衰的王朝,也都相同。由此看来,有贤能之人并且加以任用, 国之福也, 有之而不用, 犹无有也, 可不慎欤? 是国家的福气;有了贤能的人却不用,就像没有一样。能够不慎重对待吗?
B.作者综观商、周以来的历史发展,援引史实,有力
地证明:发现贤能,引进贤能,才能使国家再现“三皇五帝”
时的繁荣景象。
C.为使自己的论证有说服力,作者在使用史实的时候,
历数古代“用与不用”两种相反的结局,并把这些古代的事
例当作现实社会的一面镜子,进行古今映照。 D.本文的思路先是由古到今,继而又从今返古,既循环 往复,又一意到底,不生枝节。文章短小精悍,平易明快, 言辞时而虎虎有生气,时而饱含深邃忧思。 解析:D项,本文思路由古到今,并未从今返古。
(2)兴 ①国以任贤使能而兴 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夙兴夜寐 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汉兴,至孝文四十有余载 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 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国:①名词,国家 汉以后侯王的封地 ③名词,国都 ②名词,周代诸侯国以及 ④名词,国事 ③动词,建立
(2)兴:①动词,兴旺 ④名词,兴趣
②动词,起来
4.【文言句式】指出下列句式特点并翻译。 有贤而用,国之福也 句式:____________________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判断句;有了贤能的人并加以任用,这是国家的福气
◎筛选概括 5.下列对课文的分析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