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与投资讲解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
(5)费雪的跨期选择假设
• 主要是考虑不同时期消费与储蓄的选择问题。费雪模型说 明消费者在面临收入约束的前提下,将如何根据收入约束 和自身偏好决定对消费和储蓄进行选择。再模型中,个人 不仅考虑现期消费,还考虑未来消费,因此一个人的效用 的最大化是跨期最优的选择。
• 费雪模型的结论:
• 边际消费倾向于利率无关。(替代效应与 收入效应)
• 消费文化习惯会影响边际消费倾向。
• 四、影响消费的其他因素 • 1、利率变动 • 利率变动对储蓄会产生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利率引起的用未
来消费代替现期消费称为替代效应,利率引起的未来收入的增 加称为收入效应。
c=+ y
Y
6
• ⑷如果消费和收入之间存在 线性关系,则边际消费倾向 为一常数,这时消费函数可 用下列方程表示:
• c = + y。为自发消费
(autonomous consumption
), 为边际消费倾向,y
表示收入引致的消费
C
(induced consumption)。
• ⑸ c = + y的经济含义就
• ⑵式说明,现期收入Y是持久收入YP与暂时收入Yt之和。 • ⑶式说明,现期消费C是持久消费CP与暂时消费Ct之和。
• ⑷式说明,暂时百度文库入与持久收入之间,暂时消费与持久消费之 间,暂时收入与暂时消费之间都不存在相关关系。
• 如果用最简单的函数形式来表述持久收入假说,就可以写为:
•
C=c·YP
• C为消费,YP为持久收入水平,c为边际消费倾向。
• 上式中,Ui为第i个消费者所获得的总效用,Ci为其消费支出。 Cj为第j个消费者的消费支出,aij为第i个消费者对于第j个消费 者支出的加权数,∑aijcj即为其他人消费支出的加权平均数。这 就是说,消费者所获得的总效用不仅取决于自己的消费支出, 而且取决于其他消费者的支出。
16
• (3)生命周期的消费理论
•
Cp=k(i,w,u)YP
(1)
•
Y=Yp+Yt
(2)
•
C=Cp+Ct
(3)
PYpYt PCpCt PYpCt 0
• *参阅:《消费函数理论》,弗里德曼著,(普林斯顿大学出版
社,1957年)
19
• ⑴式说明,持久消费Cp 是持久收入YP的函数,但两者之间的 比率k要取决于(i,w,u) 等其它变量。而在一般情况下,(i,w,u) 等其它变量是不易变动的,因此,持久消费Cp 就取决于持久 收入YP。
• (2)相对收入消费理论 • 美国经济学家J·杜森贝利(J·Dusenberry)提出: • 1、消费者的偏好是相互影响的。 在不考虑消费者偏好相互影响的情况下,消费者的效用函数为:
• Ui=Ui(Ci) 考虑消费者支出之间的相互影响,则消费者的效用函数为:
Ui
U
i
Ci aij c j
• 凯恩斯的消费函数表达式:
C Y
• 其中是自发性消费;β为边际消费倾向; • βY为引致消费,即随收入变动的消费。 • 注意:Y为个人可支配收入(税后收入)
消费函数之谜
短期内,边际消费倾向递减;长期内,消费函数存 在趋于长期不变的平均消费倾向。
凯恩斯的消费理论也成为绝对消费理论,认为消费 取决于现期收入。
是消费等于自发消费与引致 消费之和。
• ⑹当消费函数为线性时,
APC>MPC这一点就更容易
看清。
APC
c
y
O
yyy
APC>MPC 45度线
c = + y
Y
7
• 二、储蓄函数(saving function) • 1、储蓄函数定义:储蓄函数是指储蓄与收入之间的依存关系。
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之下,储蓄随着收入的变动而同方向变 动。其公式是:s=s(y)。
2
• ① 边 际 消 费 倾 向 : MPC(Marginal Propensity of Consumption)
• —— 表示增加或减少的消费量与增加或减少的收入之比 率。
MPC c ,或 c .当y 0时, MPC lim c dc
y
y
y0 y dy
• ② 平 均 消 费 倾 向 : APC(Average Propensity of Consumption)
y cs y c s APC APS 1
y yy 即: APC APS 1 y c s y c s MPC MPS 1
y y y 即: MPC MPS 1
11
3.2 消费理论
• 前面引入了均衡产出的概念,得出均衡产出下国民收入决 定于总需求,即y=c+i。则分析国民收入的决定,就是分 析总需求的各个部分( c+i )是如何决定的。
• 根据表14-1,可列出表14-2数字,并划出下图:
s
G
F
E
D
BC
O
A
y
8
• 2、储蓄倾向:储蓄倾向是指储蓄在收入中所占的比例。储蓄 倾向又可以分为平均储蓄倾向与边际储蓄倾向两个指标。
• ⑴边际储蓄倾向(Marginal Propensity of Saving):储蓄曲 线上任一点的斜率,是该点上储蓄增量对收入增量的比率
• 这里,我们首先分析消费c是如何决定的。从支出法来分 析,根据各国的国民收入统计,消费大约占总需求的60% 以上,所以,先研究c是如何决定的。
• 不同的经济学家提出了不同的消费理论。
(1)凯恩斯的消费函数
•凯恩斯的消费函数完全是建立在自己的内省和偶然观察上的。 三大假设: •消费取决于收入,与利率无关; •消费与收入的比例会随着收入的增加而下降。他相信储蓄是 一种奢侈品,因此他预计富人收入用于储蓄的比例高于穷人; •边际消费倾向小于1大于0。即认为收入增加1元时,消费的 数量小于1元,剩余部分用于储蓄。
4
• 从右图形中可以看出:
• ⑴消费曲线上任一点的 斜率,都是与这一点相 对应的边际消费倾向;
• ⑵消费曲线上任一点与 C 原点相连而成的射线的 斜率,则是与这一点相 对应的平均消费倾向;
• ⑶随着曲线向右延伸,
曲线上各点的斜率越来
越小,说明边际消费倾
向递减,同时曲线上各
450
点与原点的连线的斜率
6 14000 12830 0.59 0.92
7 15000 13360 0.53 0.89
• 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 (消费函数为非线性状态)
• 边际消费倾向随着收入增 加而呈现递减趋势。
n 随着收入增加,消费占收 入的绝对比例也呈递减状 态,APC也有递减趋势。
线性中,若a = 0,c = ky APC=MPC, 不再随收入增加而递减
• 美国经济学家莫迪利安尼认为:人们是根据其预期寿命的长短 来安排其收入用于消费和储蓄的比例,以达到他们整个生命周 期内消费的最佳配置。为此,他做了几点假定:
• ⑴消费者是具有理性的。 • ⑵消费者行为唯一的目的是效用最大化
• 在此假定下,消费就不是取决于现期收入,而是取决于一生的 收入。换句话说,消费者会在更长时间范围内计划他们的生活 消费开支,以达到他们整个生命周期内消费的最佳配置。消费 函数的基本形式可以写为:
入水平(现期绝对实际收入水平)。
1
• 3、引出的几个重要概念: • ⑴消费函数:消费和可支配收入的函数关系。准确地说,消费
函数是研究引致消费与可支配收入之间的关系。 • 用公式表示就是: c=c(y)。 • ⑵消费倾向:消费倾向是指消费在收入中所占的比例。凯恩斯
认为,存在一条基本心理规律: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也会增 加,但消费的增加不及收入增加的多。消费倾向又可以分为平 均消费倾向与边际消费倾向两个指标。
收入 消费 储蓄 MPS APS MPC
APC
1 9000 9110 -110
-0.01
1.01
2 10000 10000 0
0.11 0
0.89
1.00
3 11000 10850 150 0.15 0.01 0.85
0.99
4 12000 11600 400 0.25 0.03 0.75
0.97
5 13000 12240 760 0.36 0.06 0.64
20
• 持久收入假说本身的意义: • ⑴持久收入假说解释了储蓄率的决定。过去的许多经济理论认
为:储蓄率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收入水平的高低与收入不 平等的状况。而持久收入假说认为:高储蓄率产生于未来收入 的不确定性,而与收入水平的高低和收入分配的不平等程度无 关。 • ⑵持久收入假说从长期结构与短期波动两个方面动摇了凯恩斯 主义的理论基础。
0.94
6 14000 12830 1170 0.41 0.08 0.59
0.92
7 15000 13360 1640 0.47 0.11 0.53
0.89
10
• 2、若APC与MPC都随收入增加而递减,但APC >MPC,则
与此相对应,APS与MPS都递增,但APS < MPS。表现在图
形上就是在y0的右方储蓄曲线上任何一点与原点连成射线的斜 率总小于储蓄曲线上该点的斜率。 • 3、MPC+MPS≡1;APC+APS≡1
也越来越小,说明平均 O
消费倾向也递减,但平
均消费倾向始终大于边
际消费倾向。
45度线 c=c(y)
B C DEF G A
Y
5
• ⑷如果消费和收入之间存在线性 关系,则边际消费倾向为一常数, 这时消费函数可用下列方程表示:
• c = + y。为自发消费
(autonomous consumption),
• —— 指任一收入水平上消费支出在收入中的比率。
APC c y
4、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
收入 消费 MPC APC
1 9000 9110
1.01
2 10000 10000 0.89 1.00
3 11000 10850 0.85 0.99
4 12000 11600 0.75 0.97
5 13000 12240 0.64 0.94
MPS s y
当y 0时, MPS lim s ds y0 y dy
• ⑵平均储蓄倾向( Average Propensity of Saving):储蓄曲 线上任一点与原点相连而成射线的斜率,是指任一收入水平上 储蓄在收入中所占的比率。
APS s y
9
• 储蓄函数为线性时,MPS为常数(1-β)。 • 非线性时,MPS有随收入递增趋势。 • MPS和APS都递增,但是MPS>APS。
• 美国经济学家弗里德曼认为:
• 1、一个人的收入可分为持久性收入和暂时性收入。持久性收 入是稳定的、正常的收入(三年以上);暂时性收入则是不稳 定的、意外的收入。
• 2、消费者的消费支出主要不是由他的现期收入决定,而是由 他的永久收入(可以预计到的长期收入)决定。
• 3、永久收入假说的基本内容可以概括为以下四个方程式:
第三章 消费与投资
• 3.1 消费函数(consumption function) • 1、影响家庭消费的因素: • 收入水平 • 商品价格水平 • 利率水平 • 收入分配状况 • 消费偏好 • 家庭财产状况 • 消费信贷状况 • 消费者年龄与制度 • 风俗习惯 • 2、上述几个指标中,凯恩斯认为:有决定意义的是家庭的收
为边际消费倾向,y表示收入引
致的消费(induced consumption
)。
C
• ⑸ c = + y的经济含义就是消
费等于自发消费与引致消费之和。
• ⑹当消费函数为线性时,APC>
MPC这一点就更容易看清。
APC c y
yyy
O
APC>MPC
45度 线
•
C=a·WR+c·YL
• WR为实际财富; a为财富的边际消费倾向;YL为工作收入; c为工作收入的边际消费倾向。
17
• 莫迪利安尼对“库兹涅茨之谜”的解释是:对个人和短期 而言,初始财富是稳定的,验证结果符合凯恩斯的假设。 但是,长期来看,随着收入的增加,遗产也会按比例增加, 因此每代人的初始财富也会增加。即意味着,W/Y是一个 常数,因此平均消费倾向也是一个常数。
• 该假设其他预测:
预测储蓄在人的一生中会变动。一个人在成年之处没有财富, 也无赠送遗产给子孙,他想在一生中平滑消费,他将在工作 年份工作获得收入,并进行储蓄和累积财富,然后在退休时 进行负储蓄和消耗财富,在临终时正好将所有的财富消耗完, 意味着一个老龄化的社会储蓄将减少。
• (4)永久收入(Permanent-income theory)的消费理论
(5)费雪的跨期选择假设
• 主要是考虑不同时期消费与储蓄的选择问题。费雪模型说 明消费者在面临收入约束的前提下,将如何根据收入约束 和自身偏好决定对消费和储蓄进行选择。再模型中,个人 不仅考虑现期消费,还考虑未来消费,因此一个人的效用 的最大化是跨期最优的选择。
• 费雪模型的结论:
• 边际消费倾向于利率无关。(替代效应与 收入效应)
• 消费文化习惯会影响边际消费倾向。
• 四、影响消费的其他因素 • 1、利率变动 • 利率变动对储蓄会产生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利率引起的用未
来消费代替现期消费称为替代效应,利率引起的未来收入的增 加称为收入效应。
c=+ y
Y
6
• ⑷如果消费和收入之间存在 线性关系,则边际消费倾向 为一常数,这时消费函数可 用下列方程表示:
• c = + y。为自发消费
(autonomous consumption
), 为边际消费倾向,y
表示收入引致的消费
C
(induced consumption)。
• ⑸ c = + y的经济含义就
• ⑵式说明,现期收入Y是持久收入YP与暂时收入Yt之和。 • ⑶式说明,现期消费C是持久消费CP与暂时消费Ct之和。
• ⑷式说明,暂时百度文库入与持久收入之间,暂时消费与持久消费之 间,暂时收入与暂时消费之间都不存在相关关系。
• 如果用最简单的函数形式来表述持久收入假说,就可以写为:
•
C=c·YP
• C为消费,YP为持久收入水平,c为边际消费倾向。
• 上式中,Ui为第i个消费者所获得的总效用,Ci为其消费支出。 Cj为第j个消费者的消费支出,aij为第i个消费者对于第j个消费 者支出的加权数,∑aijcj即为其他人消费支出的加权平均数。这 就是说,消费者所获得的总效用不仅取决于自己的消费支出, 而且取决于其他消费者的支出。
16
• (3)生命周期的消费理论
•
Cp=k(i,w,u)YP
(1)
•
Y=Yp+Yt
(2)
•
C=Cp+Ct
(3)
PYpYt PCpCt PYpCt 0
• *参阅:《消费函数理论》,弗里德曼著,(普林斯顿大学出版
社,1957年)
19
• ⑴式说明,持久消费Cp 是持久收入YP的函数,但两者之间的 比率k要取决于(i,w,u) 等其它变量。而在一般情况下,(i,w,u) 等其它变量是不易变动的,因此,持久消费Cp 就取决于持久 收入YP。
• (2)相对收入消费理论 • 美国经济学家J·杜森贝利(J·Dusenberry)提出: • 1、消费者的偏好是相互影响的。 在不考虑消费者偏好相互影响的情况下,消费者的效用函数为:
• Ui=Ui(Ci) 考虑消费者支出之间的相互影响,则消费者的效用函数为:
Ui
U
i
Ci aij c j
• 凯恩斯的消费函数表达式:
C Y
• 其中是自发性消费;β为边际消费倾向; • βY为引致消费,即随收入变动的消费。 • 注意:Y为个人可支配收入(税后收入)
消费函数之谜
短期内,边际消费倾向递减;长期内,消费函数存 在趋于长期不变的平均消费倾向。
凯恩斯的消费理论也成为绝对消费理论,认为消费 取决于现期收入。
是消费等于自发消费与引致 消费之和。
• ⑹当消费函数为线性时,
APC>MPC这一点就更容易
看清。
APC
c
y
O
yyy
APC>MPC 45度线
c = + y
Y
7
• 二、储蓄函数(saving function) • 1、储蓄函数定义:储蓄函数是指储蓄与收入之间的依存关系。
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之下,储蓄随着收入的变动而同方向变 动。其公式是:s=s(y)。
2
• ① 边 际 消 费 倾 向 : MPC(Marginal Propensity of Consumption)
• —— 表示增加或减少的消费量与增加或减少的收入之比 率。
MPC c ,或 c .当y 0时, MPC lim c dc
y
y
y0 y dy
• ② 平 均 消 费 倾 向 : APC(Average Propensity of Consumption)
y cs y c s APC APS 1
y yy 即: APC APS 1 y c s y c s MPC MPS 1
y y y 即: MPC MPS 1
11
3.2 消费理论
• 前面引入了均衡产出的概念,得出均衡产出下国民收入决 定于总需求,即y=c+i。则分析国民收入的决定,就是分 析总需求的各个部分( c+i )是如何决定的。
• 根据表14-1,可列出表14-2数字,并划出下图:
s
G
F
E
D
BC
O
A
y
8
• 2、储蓄倾向:储蓄倾向是指储蓄在收入中所占的比例。储蓄 倾向又可以分为平均储蓄倾向与边际储蓄倾向两个指标。
• ⑴边际储蓄倾向(Marginal Propensity of Saving):储蓄曲 线上任一点的斜率,是该点上储蓄增量对收入增量的比率
• 这里,我们首先分析消费c是如何决定的。从支出法来分 析,根据各国的国民收入统计,消费大约占总需求的60% 以上,所以,先研究c是如何决定的。
• 不同的经济学家提出了不同的消费理论。
(1)凯恩斯的消费函数
•凯恩斯的消费函数完全是建立在自己的内省和偶然观察上的。 三大假设: •消费取决于收入,与利率无关; •消费与收入的比例会随着收入的增加而下降。他相信储蓄是 一种奢侈品,因此他预计富人收入用于储蓄的比例高于穷人; •边际消费倾向小于1大于0。即认为收入增加1元时,消费的 数量小于1元,剩余部分用于储蓄。
4
• 从右图形中可以看出:
• ⑴消费曲线上任一点的 斜率,都是与这一点相 对应的边际消费倾向;
• ⑵消费曲线上任一点与 C 原点相连而成的射线的 斜率,则是与这一点相 对应的平均消费倾向;
• ⑶随着曲线向右延伸,
曲线上各点的斜率越来
越小,说明边际消费倾
向递减,同时曲线上各
450
点与原点的连线的斜率
6 14000 12830 0.59 0.92
7 15000 13360 0.53 0.89
• 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 (消费函数为非线性状态)
• 边际消费倾向随着收入增 加而呈现递减趋势。
n 随着收入增加,消费占收 入的绝对比例也呈递减状 态,APC也有递减趋势。
线性中,若a = 0,c = ky APC=MPC, 不再随收入增加而递减
• 美国经济学家莫迪利安尼认为:人们是根据其预期寿命的长短 来安排其收入用于消费和储蓄的比例,以达到他们整个生命周 期内消费的最佳配置。为此,他做了几点假定:
• ⑴消费者是具有理性的。 • ⑵消费者行为唯一的目的是效用最大化
• 在此假定下,消费就不是取决于现期收入,而是取决于一生的 收入。换句话说,消费者会在更长时间范围内计划他们的生活 消费开支,以达到他们整个生命周期内消费的最佳配置。消费 函数的基本形式可以写为:
入水平(现期绝对实际收入水平)。
1
• 3、引出的几个重要概念: • ⑴消费函数:消费和可支配收入的函数关系。准确地说,消费
函数是研究引致消费与可支配收入之间的关系。 • 用公式表示就是: c=c(y)。 • ⑵消费倾向:消费倾向是指消费在收入中所占的比例。凯恩斯
认为,存在一条基本心理规律: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也会增 加,但消费的增加不及收入增加的多。消费倾向又可以分为平 均消费倾向与边际消费倾向两个指标。
收入 消费 储蓄 MPS APS MPC
APC
1 9000 9110 -110
-0.01
1.01
2 10000 10000 0
0.11 0
0.89
1.00
3 11000 10850 150 0.15 0.01 0.85
0.99
4 12000 11600 400 0.25 0.03 0.75
0.97
5 13000 12240 760 0.36 0.06 0.64
20
• 持久收入假说本身的意义: • ⑴持久收入假说解释了储蓄率的决定。过去的许多经济理论认
为:储蓄率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收入水平的高低与收入不 平等的状况。而持久收入假说认为:高储蓄率产生于未来收入 的不确定性,而与收入水平的高低和收入分配的不平等程度无 关。 • ⑵持久收入假说从长期结构与短期波动两个方面动摇了凯恩斯 主义的理论基础。
0.94
6 14000 12830 1170 0.41 0.08 0.59
0.92
7 15000 13360 1640 0.47 0.11 0.53
0.89
10
• 2、若APC与MPC都随收入增加而递减,但APC >MPC,则
与此相对应,APS与MPS都递增,但APS < MPS。表现在图
形上就是在y0的右方储蓄曲线上任何一点与原点连成射线的斜 率总小于储蓄曲线上该点的斜率。 • 3、MPC+MPS≡1;APC+APS≡1
也越来越小,说明平均 O
消费倾向也递减,但平
均消费倾向始终大于边
际消费倾向。
45度线 c=c(y)
B C DEF G A
Y
5
• ⑷如果消费和收入之间存在线性 关系,则边际消费倾向为一常数, 这时消费函数可用下列方程表示:
• c = + y。为自发消费
(autonomous consumption),
• —— 指任一收入水平上消费支出在收入中的比率。
APC c y
4、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
收入 消费 MPC APC
1 9000 9110
1.01
2 10000 10000 0.89 1.00
3 11000 10850 0.85 0.99
4 12000 11600 0.75 0.97
5 13000 12240 0.64 0.94
MPS s y
当y 0时, MPS lim s ds y0 y dy
• ⑵平均储蓄倾向( Average Propensity of Saving):储蓄曲 线上任一点与原点相连而成射线的斜率,是指任一收入水平上 储蓄在收入中所占的比率。
APS s y
9
• 储蓄函数为线性时,MPS为常数(1-β)。 • 非线性时,MPS有随收入递增趋势。 • MPS和APS都递增,但是MPS>APS。
• 美国经济学家弗里德曼认为:
• 1、一个人的收入可分为持久性收入和暂时性收入。持久性收 入是稳定的、正常的收入(三年以上);暂时性收入则是不稳 定的、意外的收入。
• 2、消费者的消费支出主要不是由他的现期收入决定,而是由 他的永久收入(可以预计到的长期收入)决定。
• 3、永久收入假说的基本内容可以概括为以下四个方程式:
第三章 消费与投资
• 3.1 消费函数(consumption function) • 1、影响家庭消费的因素: • 收入水平 • 商品价格水平 • 利率水平 • 收入分配状况 • 消费偏好 • 家庭财产状况 • 消费信贷状况 • 消费者年龄与制度 • 风俗习惯 • 2、上述几个指标中,凯恩斯认为:有决定意义的是家庭的收
为边际消费倾向,y表示收入引
致的消费(induced consumption
)。
C
• ⑸ c = + y的经济含义就是消
费等于自发消费与引致消费之和。
• ⑹当消费函数为线性时,APC>
MPC这一点就更容易看清。
APC c y
yyy
O
APC>MPC
45度 线
•
C=a·WR+c·YL
• WR为实际财富; a为财富的边际消费倾向;YL为工作收入; c为工作收入的边际消费倾向。
17
• 莫迪利安尼对“库兹涅茨之谜”的解释是:对个人和短期 而言,初始财富是稳定的,验证结果符合凯恩斯的假设。 但是,长期来看,随着收入的增加,遗产也会按比例增加, 因此每代人的初始财富也会增加。即意味着,W/Y是一个 常数,因此平均消费倾向也是一个常数。
• 该假设其他预测:
预测储蓄在人的一生中会变动。一个人在成年之处没有财富, 也无赠送遗产给子孙,他想在一生中平滑消费,他将在工作 年份工作获得收入,并进行储蓄和累积财富,然后在退休时 进行负储蓄和消耗财富,在临终时正好将所有的财富消耗完, 意味着一个老龄化的社会储蓄将减少。
• (4)永久收入(Permanent-income theory)的消费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