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堑变通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堑变通途》教学案例设计
山东省青岛市市南区试验小学辛佳撰写时间:2011年03月21日 05:54
一、教材依据
本课选自山东美术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四年级
下册《品德与社会》第三单元《关注交通》的第一个主题活动《天堑变通途》的第一课时。
二、设计思想:
课程标准中提到“《品德与社会》将品德、行为规范、法制、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国情、历史与文化、地理环境等教育有机融合。”山东美术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包括四个单元、14个活动主题和一个研究课题,主要综合了《课程标准》规定的“我是中国人”、“我与学校”、“我的家乡”、“走近世界”中的教学内容。教科书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选取“我与集体”、“我与祖国”、“我与社会”等方面内容,体现了该年龄段学生的视野正不断拓宽,对周围社会的认识更加全面和深化。
本课是依据《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我是中国人”第11条“了解交通发展状况,感受交通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关注交通发展带来的问题。”的要求编写的。
本课从学生非常熟悉的交通线装入手,引导学生对现在交通与过去交通进行对比,进而了解本地交通发展状况,感受到交通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三、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了解交通的发展,感受交通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性,激发民族自豪感。(二)能力目标:
学生能通过多种途径搜集资料,并学会运用比较、分析等方法进行探究。
(三)知识目标:
了解我国公路、铁路、航空、水运等交通发展状况,感受交通的发展:
了解交通发展为我们的生活和经济带来的好处;
四、教学重点
了解我国公路、铁路、航空、水运等交通的发展状况,了解交通发展为我们带来的好处。
五、教学难点
学生通过交通的发展,感受到祖国的腾飞,激发爱国热情。
六、教具、学具准备
课件、铁路线地图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前活动】
教师:准备音像资料、铁路线地图
学生:查找动车组、青藏铁路资料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都去过哪儿?怎么去的?
【设计意图:从学生的生活引入,简单了解现有的交通工具。】
师:同学们坐过这么多的交通工具,真令人羡慕。今天我们学习的内容就与交通有关。
揭示课题——天堑变通途
二、释题
师:天堑什么意思?(天然形成的,隔断交通的沟)一般是指长江。
师:(出示课件)看,这是被长江天堑的一部分。你看到了什么?
生:很落后,桥断了,桥两边很落后……
师:那时的人们如果要到对岸去该怎么办?
生交流:
(1)绕远路:这恐怕有点困难,长江非常的长,你得绕多远呀?
(2)坐船:长江为什么被称为天堑,就是因为它的水流非常湍急,水面又有近千米宽,那时候的交通工具又落后,要过去恐怕也非常的困难
(3)……
师:(出示课件)那时候住在长江两岸的人们生活可真不方便,所以我们要想办法征服长江。看,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了!
师:看,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生:车多了,两边的房子也变的新了,道路通畅了……
师小结:从此天堑变通途。【设计意图:通过对课题的解释,帮助学生了解什么是天堑,通过图片的对比,学生初步感受到交通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三、感受变化
(1)变化之一——多
A、找找看
师:交通也变得顺畅了,就像同学们刚才说的我们可以去北京了。中国人都想去北京看看,有哪些同学去过了?还有这么多同学们没去过,你们想不想去看看?今天我们就先来一次图上旅行。
师:看看,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地图)是我国主要的铁路线图
师:这幅图,同学们的的书上也有。找找看,我们的家乡青岛在哪儿?我们的目的地在哪儿?怎么去?四人小组合作完成——图上游北京。
师:说说你是怎么走的?
生:从青岛——济南——天津——北京。(学生边说,老师边画)
师:从青岛到北京,我们经过了那条非常重要的体路线?(京沪线)
师:京沪线是从哪儿到哪儿?(从北京开始顺着一直走一走)
【设计意图:通过“找找看”的环节,帮助学生学会看铁路线图,简单了解全国主要的铁路线,学生能够在做中学。】
B、数数看
师:找找看,还有那条铁路线也能到北京?(找到2-3条即可)
师:好找吗?(不好找)
师:为什么?(线太多了)
师:中国的铁路线到底有多少条?让我们一起来数一数。(出示中国铁路线图)
师:你来数一数?(教师随机点几名同学)
师:怎么样?你们数不清吧?其实,我也数不清。不是我们不聪明,也不是我们缺少数的方法。看看这横穿着的一条条铁路线,再看看这纵贯着的一条条铁路线,互相交错,就好像一张大网一样,怎么数呀?不过,我发现了一个好办法,就是查阅资料,资料告诉我们,到目前为止,中国的主要铁路线有120多条,通车里程达到7.5万公里。
【设计意图:通过“数”这一具体的动作,学生能够深切的体会到铁路线的多,体会到现代交通的发展。通过评价,拉近教师与学生的距离,潜移默化的交给学生学习的方法。】
C、说说看
师:线路多了,我想去哈尔滨看冰灯行吗?去海南岛看天涯海角行吗?去新疆看火焰山行吗?
生:行……
师:在交通发达的今天,我们想去哪儿都行。
师:如果我不出去,还想吃到各地的特产怎么办?
生:可以把想吃的运进来……可以让他们给你发快递……
师:(出示图片)看,我们的生活所需就是这样运来的。
师:这么多线路,我们吃穿行都方便多了,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也提高了我们的生活水平。
【设计意图:在现实生活中,学生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品德和行为习惯,积累了一些社会生活经验,形成了相应的态度和能力。因此,教师要创设学生乐于接受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多种感官去观察、体验、感悟社会,获得对世界的真实感受,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究】
(2)变化之二——快
A、学学看
师:聊了这么多,都是关于交通的,那同学们知道最近铁路线上的热门话题吗?生:动车组
师:(播放视频)那让我们来看看这位新朋友。
师:对于它你有哪些了解?
生:这是中国的第六次提速,速度快,噪音小……
师:那你知道第一次火车提速是什么时候吗?(1997年)
师:刚才同学们提到了动车组非常重要的一个特点——快,知道它有多快吗?生交流。
师:所以,有人说以前提到火车我们的耳边就会响起——
生接:“呜——咔嚓——咔嚓”
师:对,模仿的太像了。可是现在再提到火车,响起的就是
生:“嗖”“唰”……
师:对啊,这都是因为速度变快了。看的出来,我们班的同学非常关注生活。师:以前我们去北京,最长的时候需要一天一夜,第五次提速后需要7个多小时,可是现在呢?
生:只需要5个多小时
师:那节省下来的时间我们可以干嘛?
生:多在故宫转一转,还可以去原来没打算去的景点,可以多吃点好吃的……师:现在是信息时代,时间就是生命。节约一分钟,我们的同学就可以多做10道口算题,节约一分钟,医生可能就会多救活一个生命垂危的病人,节约一分钟,我国的科研人员可能又会有一项震惊世界的发明。一分钟都这么重要,更何况节约了这么长的时间呢?
【设计意图:通过拟声词的使用,帮助学生形成新旧两种火车不同的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关注社会新的发展和变化,及时丰富、充实课程内容】
(3)变化之三——新
A、听听看
师:线路多了,速度也快乐,今天我们就去一条新开辟的线路。去哪儿呢?先卖个关子,不告诉你们,听听看,我们要去哪儿,再听听看你有什么样的感受?播放天路宣传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