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校为本如何构建校本课程的体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体育教育报发表
以校为本--如何构建校本课程的体系
越城区东湖镇中学凌永灿
新课程改变了以前课程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了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体现了课程的统一性与多样性的关系,让地方和学校尤其是学校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拥有了相应的弹性。

三级课程管理体制的运行为课程适应地方经济文化发展的特殊性以及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为体现学校办学的独特性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因此借此契机,学校如何以校为本,构建完善的校本课程成了一项紧迫而有意义的任务。

由于校本课程是根据地方、学校的实际,教师创造性地组织教材实施新课程,因此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和丰富的教学模式,成为教师学生构建的知识平台。

通过分析笔者认为,校本教材体系的构建必须从校本课程资源与校外课程资源两方面着手,充分了解、掌握两种课程资源的实质及作用,并因地制宜地开发和利用从而实现课程改革目标。

校本课程资源主要由两部分构成,其一是日常的体育课教学;其二是学校大课间活动。

体育课是学校课程体系的主要构成部分,是学校体育工作的基本形式,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也是校本教材开发和实施的重要阵地。

通过师生创造性地实施校本课程内容,体现课程价值:发展学生的体能和技能,增进学生身体、心理的健康,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一、在体育课教学中校本课程的开发及实施
我们刀光剑影水乡、酒乡、桥乡、名人之乡,具有几千年的文明积淀,丰富的人文底蘊,丰富的人文底蘊和极具特色的民俗风情,为校本乡土教材的开发和利用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内容。

据此,我们体育教育界一批富想象力、创造力的教师作了许多有益的尝试。

如前不久我所观摩一观以绍兴乡土文化——“酒”作为校本内容开发的主题式体育课,教师以绍兴“酒”的酿制过程。

课的开始以绍兴特有的越剧单铺垫,婉约的乐曲一下子把观摩教师的思绪带进了课堂。

接着一群头戴乌毡帽的“小绍兴”展开了一幅生动的制酒画面:有的肩扛或担着糯米、曲麦,有的三五成群的抬着酒缸、炉灶等和着音乐进入了场地,并以小团体为单位开始了制酒的程序。

接下来音乐突转,高亢的绍剧吼出了满腔的激情,制酒的关键环节——开耙开始了,“小绍兴”在音乐声中富有节奏地搅动着耙,开耙成功,“小绍兴”们围着酒缸跳起了欢快的秧歌舞,课进入了高潮。

音乐又变成了流畅、脍炙人口的绍兴莲花落调,随之课进入了别一环节——“品酒”,“小绍兴”们富有创造力的“品酒”动作赢得了观摩教师的阵阵掌声,“小绍兴”的个性在张扬的、恣意的醉酒动作中得到了突现,并发挥到了极至。

越歌悠悠响起,课进入了尾声。

纵观整堂课,师生通过对“制酒”内容的创生、提炼,实现在课堂的表现,在课的活动中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创新意识的培养、成功愉悦的心理体验以及积极参与、发展体能、共同协作等方面都得到了良好的体现,是一堂成功的校本课案例。

根据绍兴地区丰富的地域文化,我们还可以开发出许多有的特色和课程资源价值的校本课程,如以水、桥、乌蓬船为主题的水系列活动;以名人、名居为点线面的访游系列、以酒等为代表的民俗系列等,通过师生的创造性开发,必将极大丰富校本课程的内容。

二、在大课间活动中合理开发校本课程
大课间活动是学校体育教育发展到新时期的产物,是新课标提出的一个新概念,它已经不仅仅是单纯的课间操了,而是指广大学生除课堂教学外的所有时间,以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为宗旨,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和积极参与体育活动为目的的一门新生的体育课程,是我们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内容,是实现素质教育有效的途径,也是体育课延伸。

由于根据大课间的特点,开发和利用校本课程更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首先,开发适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课间操活动,课间操是大课间活动的一个重要内容,现在
许多学校仍沿用一贯的几套广播操,形式单调乏味,缺乏新意,对学生健康和终身体育意识地培养也无多大意义。

笔者认为根据学校的实际,创编一些对学生发展有益的课间操活动项目。

如开发出适合集体活动和学生自主活动的内容,把集体项目和自主性活动两种形式合理交替运用。

自主性活动的形式可以以班级或年级按项目、兴趣自由组成小团体,根据学生运动水平的差异性可以打破年级、性别界限以“小小体育俱乐部”的形式组织开展活动。

充分发挥校内的教育资源结合教师的兴趣特长,开发如足球、篮球、排球、乒乓球、田径、武术、轮滑、健美操等项目的活动方案。

还可以开展以班级为单位的自编操、自创游戏活动,花样跳绳等使大课间的形式和内容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从而更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集体项目活动的形式可以以学校或年级为单位进行分层次地开展活动,其内容包括自编的广播操、武术操、韵律、器械操等。

其次,积极利用校外资源,开发出具有体育价值的校外体育课内容,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物质,精神生活水平的提高,一些对健康有益的体育活动正逐进社会和家庭。

学校根据社会和家庭的需要,开发适应性较强的体育运动内容如棋类、武术、球类等,在组织的主权以社区为单位来开展活动,并以我们广大的学生为主体以点带面,逐步形成良好的社会体育氛围,同时让学生在家庭、社会的熏陶下,体验体育所带来的乐趣,培养科学锻炼身体的意识及能力,适应社会交往和身心的健康发展。

另一方面,自然地理环境为我们的校外体育资源提供了广阔的天地。

水乡江河密部可以开展游泳、划船等活动,绍兴丘陵山地也较多可以开展爬山、定向运动等;名人名居遍布全城可以开展远足活动等,鼓励学生利用广播电台、体育书刊、网络传媒等资源获得体育与健康的有关知识信息,不断提高、发展自己。

学校体育的发展趋势,从学校的实际出发,选择有利于学校发展的体育项目,作为突破口,通过实践操作,开发相应的课程教材,在学生中普及在普及中提高,在提高中创特色。

在绍兴这块充满灵气的土地上,已经有许多独具体育特色的学校涌现了出来,如以国际象棋为特色的培新小学,他们通过十几年的发展,不仅在比赛中取得了的成就,还开发出了一套符合学校、学生实际的科学规范的国际象棋校本课程,无论从内容安排、组织的落实、评价体系的建立等方面都作详细的阐述,为我们校本课程的开发树立了典范。

立足校本的课程开发是一项多涉及多方面的立体工程,只有积极发挥教师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校为本、以人为本,善于发现具有教育价值的生活素材,开发出独具魅力的活动内容,建立起别具一格的校本课程体系,创造性地实施课程内容,一切为“人”的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走进新课程》
2.《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解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