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过滤与膜分离技术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 非膜过滤的操作
1.3.1 过滤介质的选择
1) 过滤介质对固体颗粒的捕集能力,这关系到过滤的分离次序 所谓捕集能力就是能截留的最小颗粒尺寸。 捕集能力取决于介质本身的孔隙大小及分布情况。 介质类型 能够截留的最小颗粒(微米) 滤布 天然及合成纤维编织的滤布 10 滤网 金属丝编织网 >5 非织造纤维介质/ 纸(纤维素)/ 纸(玻璃纤维材料)/毛毡 5210 多孔材料 /薄膜 0.005 刚性多孔材料 /陶瓷金属陶瓷 13 松散固体介质/ 硅藻土膨胀珍珠岩 <1
3)按过滤对象分:气体过滤与液体过滤 气体过滤主要是指去除气体中的油、水及其他颗粒杂质; 液体过滤主要是指固液分离,集中在物理过滤领域; 除色和除味很多通过化学处理完成,因此不完全在 我们所指的液体过滤范畴内, 但少量的除色除味工作 可以通过我们活性碳滤袋吸附完成。
第一节 非膜过滤
采用高分子膜以外的材料,如滤纸、滤布、纤维、 多孔陶瓷、烧结金属等作为过滤介质,主要包括粗滤 和部分微滤。
2.1 加压膜分离
以薄膜两边的流体静压力差为推动力的膜分离技术。 在静压力差的作用下,小于孔径的物质穿过膜孔, 大于孔径的颗粒被截留。 分为:微滤、超滤、纳滤、反渗透
微滤、超滤、纳滤、反渗透相同点:
①以膜两侧压力差为推动力;②按体积大小而分离;③膜的制 造方法、结构和操作方式都类似。 微滤、超滤、纳滤、反渗透区别: ① 膜孔径:微滤0.1-10m > 超滤0.01-0.1m > 纳滤0.0010.01m > 反渗透 小于0.001m ② 分离粒子:微滤截留固体悬浮粒子,固液分离过程;超滤、 纳滤、反渗透为分子级水平的分离; ③ 分理机理:微滤、超滤和纳滤为截留机理,筛分作用;反渗 透机理是渗透现象的逆过程: ④ 压差:微滤、超滤和纳滤压力差不需很大0.1-0.6 MPa
和印染工业中废水的浓缩;奶品工业中牛奶的浓缩。
纳滤
纳滤技术是反渗透膜过程为适应工业软化水的需求
及降低成本的经济性不断发展的新膜品种,以适应 在较低操作压力下运行,进而实现降低成本演变发 展而来的。 膜衍化而来。
膜组器于80年代中期商品化。纳滤膜大多从反渗透
纳滤
( NF,Nanofiltration)是一种介于反渗透和 超滤之间的压力驱动膜分离过程。
人类认识到膜的功能源于1748年,然而用于为人类服 务是近几十年的事。 1960年Loeb和Sourirajan制备出 第一张具有高透水性和高脱盐率的不对称膜,是膜分 离技术发展的一个里程碑。
1925年以来,差不多每十年就有一项新的 膜过程在工业上得到应用 30年代 微滤 40年代 透析 50年代 电渗析 60年代 反渗透 70年代 超滤 80年代 纳滤 90年代 渗透汽化
道南(Donnan)效应:纳滤膜本体带有电荷
2.2 电场膜分离
在半透膜的两侧分别装上正、负电极,在电场作用下, 小分子的带电物质或离子向着与其本身所带电荷相反 的电极移动,透过半透膜,达到分离的目的。 包括电渗析和离子交换膜电渗析
电渗析
电渗析脱盐原理是交替排列着许多阳膜和阴膜, 分隔成小水室。当原水进入这些小室时,在直流电 场的作用下,溶液中的离子就作定向迁移。阳膜只 允许阳离子通过而把阴离子截留下来;阴膜只允许 阴离子通过而把阳离子截留下来。结果这些小室的 一部分变成含离子很少的淡水室,出水称为淡水。 而与淡水室相邻的小室则变成聚集大量离子的浓水 室,出水称为浓水。从而使离子得到了分离和浓缩, 水便得到了净化。
主要用于各种细胞和其他大颗粒固形物的分离。 设备简单、操作简便,应用广泛。
分类:粗滤、微滤
1.1 粗滤-过滤
过滤介质截留悬浮液中的物质直径大于2 m, 主要分离:酵母 、霉菌、动植物细胞、培养基 残渣及其他大颗粒。 根据推动力的产生条件不同,有常压过滤、 加压过滤和减压过滤
常压过滤
以液位差为推动力,过滤装置竖立安装。滤纸过滤。 优点:设备简单,操作方便 缺点:速度慢、分离效果差、难大规模使用
纳滤分离范围介于反渗透和超滤之间,截断分子量
范围约为 300~1000 ,能截留透过超滤膜的那部分 有机小分子,透过无机盐和水。
纳滤膜的特点
纳滤膜的截留率大于95%的最小分子约为1nm,故称
之为纳滤膜。
从结构上看纳滤膜大多是复合膜,即膜的表面分离
层和它的支撑层的化学组成不同。其表面分离层由 聚电解质构成。
• 中药制剂中有大量的鞣质、蛋白质、淀粉等大分子物质,是 一种胶体溶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这些物质既无药效又难以去除。超滤法可使 透过液澄清透明,大分子杂质全部去除,有效成分透过膜。
6 发酵液的提取及精制
• 发酵液中目的产物浓度低,还含有大量的其他杂质, 而目的产物的耐热、耐pH和耐有机溶剂性差,易变性 失活。
• 传统工艺是溶剂萃取或加热浓缩,反复使用有机溶剂 和酸碱溶液,耗量大,流程长,废水处理任务重。特 别是许多药物热敏性强,使传统工艺受限制。 • 国际先进的制药生产线,大量采用膜分离技术代替传 统的分离、浓缩和纯化工艺。 • 通常直接采用微滤或一级超滤去除大分子物质(菌丝、 蛋白质、病毒、热原),而小分子代谢产物(包括目的 产物)、盐和水则透过微滤或超滤膜,然后再进一步进 行超滤、纳滤 或反渗透进行纯化和浓缩。
加压过滤
以压力泵或压缩空气产生的压力为推动力。压滤机 设备简单,速度快,过滤效果好
减压过滤-真空过滤或抽滤
通过在过滤介质下方抽真空,增加过滤介质上下 压力差,推动液体通过过滤介质,截留大颗粒。 真空抽滤机
1.2 微滤-微孔过滤
过滤介质截留悬浮液中的物质直径0.2-2 m。 主要分离:细菌、灰尘等光学显微镜可以看到 的物质颗粒分离。 过滤介质:微孔陶瓷、烧结金属
膜分离的特点
• • • • • • • ①操作在常温下进行; ②是物理过程,不需加入化学试剂; ③不发生相变化(因而能耗较低); ④在很多情况下选择性较高; ⑤浓缩和纯化可在一个步骤内完成; ⑥设备易放大,可以分批或连续操作。 因而在生物产品的处理中占有重要地位
膜分离的分类
根据物质颗粒或分子通过滤膜的原理和推动力的不同, 分为加压膜分离、电场膜分离和扩散膜分离
5)材料的物理,机械性能:材料的物理,机械性能包括吸湿性, 耐磨性,机械强度,伸延率等,均影响介质的过滤性能及使用寿命。
1.3.2 助滤剂的选择
加快速度,提高分离效果/常用的有硅藻土、活性炭、珍珠岩
1.3.3 过滤条件的选择
压力差、混合液的黏度与浓度、温度、PH等
第二节 膜分离技术
• 概念:用半透膜作为选择障碍层,利用膜的选 择性(孔径大小),以膜的两侧存在的能量差 作为推动力,允许某些组分透过而保留混合物 中其它组分,从而达到分离目的的技术。
2)渗透率:反映了它对滤液流动的阻力,它影响过滤机的生产强度 和过滤推动力---压强差 ,与介质本身的孔隙率有关
3)卸渣和清洗再生性能: 卸渣能力就是指过滤结束后能利用 滤饼自身策略或压缩空气吹除,机械刮除等措施把滤饼从 介质表面除净的能力;再生性能主要取决于过滤介质的 构成材料和纺织、加工方法(制造工艺)。
医药针剂用水是采用多级蒸馏制备的,其工艺繁琐、 能耗高、而且质量常常得不到保证。用膜技术除针剂 热源,取得很好效果。
2、膜技术在各种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凡涉及分子级的浓缩和分离的过程,都有膜技术应用的机 会。汽车电泳漆的在线纯化采用超滤膜除去杂质;燃料工 业用超滤膜技术分离和浓缩中间体。 3、在环境保护和废水的应用 膜技术在废水处理(印染、影印、电镀、造纸)得到广泛 应用。在许多情况下,不仅处理了废水,保护环境,还能 回收有用物质。 4、膜技术在食品领域的应用 酱油、醋、果汁澄清和浓缩、乳制品生产、制糖工业、食 用菜籽油的纯化都采用了膜技术。
4)化学稳定性能: 由于过滤过程所处理的物料多种多样, 它们的化学性质各不相同。有酸性,碱性,强氧化性,有机溶剂等, 而且都在一定的温度下过滤。这就要求所选用的过滤介质结构 材料能在被处理的物料中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耐化学腐蚀, 耐温度变化,耐微生物作用。 一般而言,聚丙烯纤维具有良好的耐酸性,耐碱性和耐氧化剂 作用,聚乙稀纤维在室温下对酸,碱溶液具有稳定性,涤纶材料具有 良好的耐酸性。
第二章 过滤与膜分离技术
定义:借助过滤介质将不同大小、不同形状的物质 分离的技术。 介质:滤纸、滤布、纤维、多孔陶瓷、烧结金属 和各种高分子膜 1)根据过滤介质截留颗粒大小: 粗滤、 微滤、 超滤和反渗透 > 2µ m - 0.2µm
。
- 20A <
2)按过滤过程中杂质性质的变化:物理过滤和化学过滤 袋式过滤系统属于物理过滤方式, 是一种清除液体中固体或胶状颗粒的死端过滤方法。
微滤
以多孔薄膜为过滤介质,压力差为推动力,利用 筛分原理使不溶性粒子(0.1-10um)得以分离的 操作。操作压力0.05-0.5MPa。
• 微滤应用 1) 除去水/溶液中的细菌和其它微粒; 2) 除去组织液、抗菌素、血清、血浆蛋白 质等多种溶液中的菌体; 3) 除去饮料、酒类、酱油、醋等食品中的 悬浊物、微生物和异味杂质。
电渗析法的应用 目前,电渗析法在废水处理实践中应用最普遍的有: (1)处理碱法造纸废液,从浓液中回收碱,从淡液中回收 木质索; (2)从含金属离子的废水中分离和浓缩金属离子,然后对 浓缩液进一步 处理或回收利用 (3)从放射性废水中分离放射性元素; (4)从芒硝废液中制取硫酸和氢氧化钠; (5)从酸洗废液中制取硫酸及沉积重金属离子; (6)处理电镀废水和废液等,含Cu2+、Zn2+、Cr(Ⅳ)、Ni2+等 金属离子的废水都适宜用电渗析法处理,共中应用较广泛的 是从镀镍废液中回收镍,许多工厂实践表明,用这种方法可 以实现闭路循环。
5 膜分离技术在制药工业中的应用
• 应用现代分离工艺是提高制药工业经济效益或减少投资的重 要途径。 • 膜分离过程通常在常温下操作无相变,能耗低,特别适用于 处理制药工业的热敏性物质。因此,制药工业正在越来越多 地使用膜分离技术。 • 如血液制备的分离、抗菌素、维生素、氨基酸生产和干扰素 的纯化、蛋白质的分级和纯化、中草药剂的除菌和澄清等。
超滤
是以压力为推动力,利用超滤膜不同孔径对液体中溶质 进行分离的物理筛分过程。其截断分子量一 般为6000 到 50万,孔径为几十nm,操作压0.2-0.6MPa。
超滤应用
• 超滤从70年代起步, 90年代获得广泛应用, 已成为应用领域最广的技术。 蛋白、酶、DNA的浓缩 脱盐/纯化 梯度分离(相差10倍) 清洗细胞、纯化病毒 除病毒、热源
反渗透法
• 反渗透法对分子量>300的电解质、非电解质都可有效的除 去,其中分子量在100~300之间的去除率为90%以上。
反渗透工业应用包括: 海水和苦咸水脱盐制饮用水; 制备医药、化学工业中所需的超纯水; 用于处理重金属废水 用于浓缩过程,不会破坏生物活性,不会改变风味、 香味。包括:食品工业中果汁、糖、咖啡的浓缩;电镀
膜分离技术的应用:
•膜分离技术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各 个工业领域,并已使海水淡化,乳品 加工等多种传统的生产面貌发生了根 本性的变化。
•膜分离技术已经形成了一个相当规 模的工业技术体系。
膜技术的应用领域
1、海水淡化、高质量饮用水、工业供水、医药用水
采用活性炭吸附过滤和超滤结合制取高质量饮用水, 设备投资少,成本低,是优质饮用水制备的经济有效 方法。
反渗透
利用反渗透膜选择性的只能通过溶剂(通常是水)而截留离子 物质性质,以膜两侧静压差为推动力,克服渗透压,使溶剂通 过反渗透膜实现对液体混合物进行分离的过程。 操作压差一般为1.5-10.5MPa,截留组分为小分子物质。
反渗透法
分离的溶剂分子往往很小,不能忽略渗透压的作用,为反渗透
渗透和反渗透
能透过一价无机盐,渗透压远比反渗透低,故操作
压力很低。达到同样的渗透通量所必需施加的压差 比用反渗透膜低0.5~3 MPa,因此纳滤又被称作 “低压反渗透”或“疏松反渗透”( Loose RO )。
纳米膜的分离机理
筛分:对Na+和Cl等单价离子的截留率较低, 但对Ca2+、Mg2+、SO42-截留率高,对色素、染 料、抗生素、多肽和氨基酸等小分子量(2001000)物质可进行分级分离,实现高相对分子 量和低相对分子量有机物的分离, 性,对相同电荷的分子(阳离子)具有较高的 截留率。 低压力下仍具有较高脱盐性能; 分离分子量相差不大但带相反电荷的小分子 (短肽、氨基酸、抗生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