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课题3制取氧气导学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寨河中学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导学案印前签字:班级:姓名:
课题:第二单元课题3 制取氧气课时安排:二课时年级:九年级科目:化学设计者:马学军
内容学习注解学习目标:
知识:知道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和催化剂的概念并正确理解概念(一
变两不变);知道实验室制气体的装置分为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两部分,会简单
选择合适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

技能:熟悉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学会运用比较概括等的方法。

重点:知道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和催化剂的概念并正确理解概念(一
变两不变)。

难点:知道实验室制气体的装置分为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两部分,会简单选
择合适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

学习过程:
一、新课预习
新课预习:根据要求,阅读课本相关内容,完成下面的问题。

1.写出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的文字表达式: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催化剂是能够________其他物质的反应速度,而本身的________和
___________在反应前后都没有改变的物质。

催化剂在反应中所起的作用叫
_______________。

3.分解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我们已经认识了氧气,氧气都有哪些用途呢?这些氧气如何得到呢?这节课
我们来认识。

三、课内学习,合作探究,展示汇报:
【第一课时】
(一)实验室制法
药品:双氧水(过氧化氢溶液)、氯酸钾(白色固体)、高锰酸钾(紫黑色固体)
方法:在一定条件下加热或加催化剂。

【阅读】课本P37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1.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符号式:。

在该实验中试管口要放
一团棉花,作用是:。

【阅读】课本P38-39的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2.双氧水制氧气:
反应的文字表达式:符号式:
3.催化剂(又叫触媒):。

催化作用:。

4.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常加入催化剂二氧化锰。

内容学习注解反应的文字表达式:符号式:
5.分解反应:
⑴定义:;
⑵特征:;
⑶判断方法:。

【即时练习】下列反应中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A.氧化汞−→
−△汞+氧气
B.碱式碳酸铜−→
−△氧化铜+水+二氧化碳
C.铁+硫酸铜−→
−硫酸亚铁+铜
D.蜡烛+氧气−
−→
−点燃水+二氧化碳
【课堂练习】
1.下列变化中,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A.铁在氧气中燃烧
B.加热过氧化氢
C.蜡烛燃烧
D.加热高锰酸钾
2.下列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用液态空气制氧气
B.加热氧化汞制氧气
C.加热氯酸钾制氧气
D.绿色植物光合作用
3.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①质量变少;②质量不变;③化学性质改变;④
化学性质不变;⑤二氧化锰可以作为各种化学反应的催化剂。

在上述说法中正确
的是()。

A.①和③
B.②和④
C.②④和⑤
D.②和③
4.下列反应中,不属于分解反应也不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A.碳酸钙−
−→
−高温氧化钙 + 二氧化碳 B.木炭 + 氧气−
−→
−点燃二氧化碳
C.甲烷 + 氧气−
−→
−点燃二氧化碳 + 水 D.氯酸钾−
−→

加热
氯化钾 + 氧气
【第二课时】
(二)实验室制氧气的过程
1.仪器名称:
A. B.
C. D.
E. F.
2.制取装置特点:
(1)固体与固体反应并需要加热,简称固固加热型;
(2)固体与液体反应不需要加热,简称固液不加热型。

3.收集方法:
(1)排水法:
适用范围:。

优点:。

内容学习注解(2)向上排空气法:
适用范围:;特点:。

4.验满方法
排水法:当气泡往集气瓶外逸出时,证明已收集满。

向上排空气法: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证明已收集满。

5.放置方法:正放在桌子上,并盖上毛玻璃片。

6.操作步骤:
(1)查:;
(2)装:;
(3)定:;
(4)点:;
(5)收:;
(6)离:;
(7)熄:。

即:查装定点收离熄(茶庄定点收利息)
7.检验方法:。

8.注意事项:
(1)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

(2)铁夹应夹持在距管口1/3处(或试管中上部)。

(3)药品应平铺或斜铺在试管底部。

(4)用高锰酸钾制氧气时,试管口应放一团棉花。

(5)开始给固体加热时,不能立即收集。

(6)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应等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才开始收集。

(7)用排水法收集气体结束后,应先把导管移出水槽,后熄灭酒精灯。

【阅读】课本P40的内容,小结:
(三)工业制法
原料:;方法:。

工业制法是变化。

【课堂练习】
1.工业上制取大量氧气的方法是()
A.加热氯酸钾
B.加热高锰酸钾
C.分离液态空气
D.加热二氧化锰
2.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所起的作用()
A.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B.使生成物质量增加
C.改变化学反应速率
D.减慢化学反应速率
3.实验室制取氧气时,装药品的大试管口应()
A.朝下
B.朝上
C.略向下倾斜
D.略向上倾斜
4.实验室采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需将导气管伸入盛满水的集气瓶,这个操
作应在()
A.加热固体药品前
B.与加热固体药品同时
C.开始有气泡放出时
D.气泡连续并均匀放出时
四、回顾小结
课题3 制取氧气
一、实验室制法
二、实验室制氧气的过程
三、工业制法
内容学习注解
五、检测(100分)(请勿提前做)
(一)填一填,更清楚(每空8分,共64分)
1.过氧化氢溶液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的条件下能迅速产生氧气。

回答下列问
题:
⑴制氧气的发生装置选择B图,此装置有何错误? ,
过氧化氢制备氧气的化学反应符号表达式;
⑵填写仪器名称①②,要收集一瓶纯净的氧气
应选择上图中的装置(填字母)
⑶某同学在观察到水槽内导管口有气泡时,开始用E装置收集氧气,过一断
时间后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口、瓶中、瓶底,都未见木条复燃。

其原因
是。

⑷若实验时用此法代替高锰酸钾加热制氧气,优点是(填序号)
A.环保 B.不需加热 C.需加热
⑸装置B中反应剧烈,据此提出实验安全注意事项是(填序号)
A.控制液体的滴加速度 B.用体积小的集气瓶 C.加热反应物
(二)聪明的选择(每题9分,共36分)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发生的反应叫化合反应
B.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的反应叫分解
C.分解反应均需要加热,化合反应增均需要点燃
D.石蜡燃烧既不是化合反应,又不是分解反应。

3.将过氧化氢与二氧化锰混合可得到一种气体,关于这种气体性质的叙述正
确的是()
A.它是人类生存不可缺少的物质
B.它是具轻微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C.它可以燃烧
D.它可以溶于水
4.下列对催化剂描述正确的是()
A.任何化学反应都需要催化剂 B.催化剂在反应前后本身的质量发生了变化
C.只有分解反应才需要催化剂 D.某些化学反应可以有多种催化剂
5.氨气(NH3)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极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

在实
验室中,收集氨气的方法是()
A.排水法 B.向下排空气法 C.向上排空气法 D.AB都行
六、课后反思: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写在反思横线上)
反思:
审批意见:审批签字:年月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