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近代化
【专题说明】从文明史的角度命制高考试题是近几年命题的突出特点。在高考复习中,应按照文明史观,来确定考点和重点,并按照文明史观来审视、阐释相关的重大历史问题。文明史观的主要观点有:
(1)人类历史从本质上说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人类文明的发展及人类自身的文明化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
(2)人类创造、积累文明的过程及其所获得的成果是历史的基本内容。人类文明由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构成,人类文明史可相应地划分为物质文明史、精神文明史和政治文明史,三者在相互作用、协调互补中共同发展。
(3)按照不同的发展阶段,文明史可分为史前文明、古代文明、近代文明和现代文明等。
(4)不同的方面按不同的划分标准又可分为不同的阶段,如物质文明史又可分为采集渔猎时代(原始农业)、农业时代(传统农业)、工业时代和知识经济时代四个阶段。(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知识经济)。
按地域划分:海洋文明、大河文明、草原文明。
按生产形式划分:游牧文明、农耕文明、工业文明。
中国近代化过程实质是中国文明不断进步的过程。它包括经济、政治(政治制度、军事、教育、外交)、思想文化、社会生活(衣、食、住、行)
一、中国近代化概念和发展阶段
近代化也叫现代化,简言之是指中国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化的过程,它是以经济工业化和政治民主化为标志。
从过程上看,它发生在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时期,贯穿于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社会主义确立、发展的整个历史过程,是人类社会从传统的农业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必经阶段。
从内容上看,它是以科技为动力,以工业化为中心,以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机器工厂取代家庭作坊和手工工场为主要标志,并引起经济制度、政治制度、生活方式乃至思维方式全方位的变化,就是实现社会的转型,即从中世纪社会转化为近代社会。
起步阶段(1840--1895),是器物层的近代化阶段。主要是地主阶级领导的洋务运动。洋务运动前期以“求强”为旗号,兴办的一批近代军工企业,这一时期,政治体制近代化尚未提上议事日程,以军事工业为主体的工业化有所进展,并经历了由重工业到轻工业,由军需到民用,由国营到民营的发展过程。投资形式也由官办、官督商办到商办,经历了从一元到多元的转变。同时,由于洋务运动的需要,近代化开始由经济领域逐渐向科技文化和人才教育领域渗透
整体发展阶段(1895--1919)是制度层和思想层的近代化阶段。这一时期学习西方先进的科技文化与变革社会制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中国近代化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首先,在“实业救国”的浪潮下,以工业化为主体的经济近代化有了长足发展,它分为两个阶段,第一是甲午战争以后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棉纺织业的发展最为突出;第二是辛亥革命后和一战期间民族工业短暂的春天,纺织业和面粉业的发展较快。
其次,政治体制的近代化实现了重大突破。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其上层维新派发动了戊戌变法;其下层革命派则成立了资产阶级政党,领导了辛亥革命,推翻了几千年的封建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成为时代潮流,有力地推进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这一时期中国政治体制的近代化呈现出波浪式的推进的特点:从清政府来看,经历了从镇压维新变法到推行“新政”失败;从资产阶级内部看,发生了保皇派、立宪派与革命派的斗争;从北洋军阀统治来看,对内专制独裁,对外投靠帝国主义,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遇到了逆流。
再次,思想文化的近代化有了长足发展,开始由传统文化向近代化转型。主要表现在:西方文化大量涌入,“西学东渐”达到高潮,向西方学习,已从生产技术深入到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资产阶级维新派以进化论为理论基础,主张变法维新实行君主立宪;革命派则把从西方学到的国家学说发展为三民主义,并把理论学习和革命宣传变为实际行动,发动了辛亥革命,激进派则大力提倡民主和科学,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在社会上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潮流。五四后马克思主义成为新思潮的主流,新的教育体制开始确立
深化阶段(1919--1949年),这30 年虽然时间短,但近代化的程度有所深化。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并制定了民主革命纲领,领导工农运动,进行国共合作,坚持用社会主义改造中国,从而开创了中国政治、经济、思想和文化近代化的新纪元。
由以上分析可看出,中国近代工业化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背景之下进行的,近代化不仅受到内部封建保守势力的顽强抵制,还不断遭到外部资本主义列强的倾轧、排斥和武力摧残,发展缓慢,历经曲折。
认识:①只有先实现国家独立,才能真正实现国家的近代化。
②只有在先进阶级及其政党的领导下,走社会主义道路,才能真正实现国家的近代
化和现代化。
二、广义上的中国近代化
它包括经济、技术、政治制度、军事、教育、外交、思想文化等等方面向现代文明的转变。1)经济方面:指民族资本主义工业产生与发展(三个阶段)到19世纪末,虽初步发展,但力量较小,在社会经济中未占主导地位。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不可能独立发展。
2)技术方面:洋务运动创办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随着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而趋于没落。由于洋务运动以维护腐朽、落后的封建统治为目的,洋务运动受封建顽固势力、外国势力的束缚和压迫。
3)思想文化上:新思潮的出现,“师夷长技以制夷”,“西学”广泛传播,新式学堂、译书局、报馆的创办,留学生的派遣,“西学东渐”(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新文化运动
4)政治制度方面:维新变法运动主张君主立宪制,辛亥革命运动主张实行资产阶级共和制。
但维新变法运动遭到顽固势力镇压而失败。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力量薄弱,且具有软弱性、妥协性。
5)军事方面:19世纪80年代,北洋、南洋、福建三支近代海军建成;甲午中日战争后,新式陆军陆续建立。
6)外交方面:外国公使进入北京19世纪50年代、总理衙门设立19世纪60年代、19世纪90年代设外务部。
7)教育方面:新式学堂设立(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清末新政期间实行)
三、狭义上中国近代化
指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产生与发展(参照上一提纲)
四、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
19世纪中期-20世纪中期,社会生活的特征是中西合璧,不土不洋。
1、物质生活变迁表现
服饰方面:男子:由长袍马褂到西装、中山装(特征:中西合璧。掌握寓意)
女子:旗袍由宽松肥大到窄袖、适体。
(近代服饰由封闭走向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