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艾滋病自然史、诊断与分期

合集下载

AIDS抗病毒治疗

AIDS抗病毒治疗
可检测限以下(undetectable) 3. CD4数目逐渐上升 4. 不发生新的机会性感染,原有的机会性感染
不复发
换药的指征
经HAART治疗4周后,血浆中病毒载量比原水平降 低没有超过1.0log。
经HAART治疗6个月后,血浆中病毒载量没有降至 “测不出”的水平(〈50拷贝数/ml)。
减缓疾病的进程 减少药物的毒副作用 防止耐药的发生 终极目标:延长生命并提高生活质量
延迟治疗的益处
避免影响生活质量(如不方便) 避免药物不良反应 延缓耐药的产生 当HIV疾病的危险性最高时,保存最
大限度的选择余地
延迟治疗的危险
导致免疫系统的损害不可逆转 抑制病毒的复制可能更困难 可能增加HIV传播的危险性
的实验室误差 3. 持续病毒载量升高才是病毒学治疗失败
免疫学失败
治疗后第一年,CD4增加不到25-50 /mm3,或降低至治 疗前基线水平以下
注:患者在接受抗病毒治疗后的第一年,CD4+T淋巴细 胞计数平均涨幅应该约为150 /mm3
基线低治疗效果也较差 刚刚开始治疗的一段时间涨幅大,而后的上升较小
早期治疗的益处
较早控制并维持病毒的低复制 延缓或防止免疫系统的破坏 降低病毒完全耐药的危险性 减少HIV传播的危险
早期治疗的危险
因药物治疗导致的生活质量下降 药物副反应的累积 如果抑制病毒不满意,会较早产生耐药 未来抗病毒治疗的选择余地有限 抑制了机体的特异性免疫反应
中文名 齐多夫定 去羟肌苷 扎西他滨 司他夫定 拉米夫定 阿巴卡韦 双汰芝(商品名) 三协维(商品名)
非核甘类反转录酶抑制剂
(NNRTIs)
通用名
中文名

艾滋病症状的四期完整的自然过程

艾滋病症状的四期完整的自然过程

艾滋病症状的四期完整的自然过程从感染艾滋病病毒到发病有一个完整的自然过程,临床上将这个过程分为四期:急性感染期、潜伏期、艾滋病前期、典型艾滋病期。

不是每一个病毒感染者都会完整地出现四期表现,但每个疾病阶段的患者在临床上都可以见到。

四个时期不同的临床表现是一个渐进的和连贯的病程发展过程。

(一)急性感染期急性感染期是艾滋病病毒侵袭人体后对机体的刺激所引起的反应。

“窗口期”也在这段时间,急性感染期症状通常出现在感染HIV后的1-6周。

感染者会出现发热、皮疹、淋巴结肿大、全身乏力、咽痛、关节疼痛和肝脾肿大等艾滋病症状。

另外,还可以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少数病毒感染者甚至出现急性无菌性脑膜炎的表现。

急性感染期症状往往比较轻微,甚至是仅仅感到稍有不适,往往为人所忽视。

约50%--90%的人会出现急性感染期症状。

症状一般持续2-3周后可自愈。

艾滋病病毒携带者最有可能在被感染的头几个星期或头几个月将病毒传染给别人。

病毒传染性的强弱决定于血液中病毒数量的多少,病毒越多,越容易在性交时通过体液传染给别人。

在受到感染的头几个星期或头几个月内,感染者的血液中充满了病毒。

但随后其免疫系统就会产生抗体,于是病毒就会下降,并在数年内保持低水平。

据估计,艾滋病病毒的初期感染者,将病毒传给性伙伴的可能比长期感染者要大一百倍。

但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并不能因为出现以上的症状或不适就判定自己感染了HⅣ,诊断是否感染HIV的最好办法是到有关的医疗机构去进行HIV抗体检测。

HIV感染人体后,病毒激发人体的免疫系统,产生抗体,可在血液及其他体液中测出。

从感染HⅣ到产生抗体有一个免疫应答的过程,在这段时间内无法检测出抗体,称为“窗口期”。

“窗口期”的而异,但绝大部分人在2周-6个月内可产生抗体,故目前认为“窗口期”为2周-6个月。

在“窗口期”可进行抗原或病原体的检测,但因这些检测往往技术复杂、价格昂贵,且假阳性率较高,故只能作为研究或辅助诊断技术,不能作为确诊手段。

艾滋然史

艾滋然史

HIV平均每天消灭109个CD4+ 细胞
CD4+ 平均每年下降约50/mm3
HIV感染者体内感染细胞的半衰期
细胞 半衰期(天)
感染的CD4+淋巴细胞 潜伏感染的CD4+淋巴细胞
1.1 8.5
缺陷病毒感染的CD4+淋巴细胞 145.0 病毒感染的巨噬树突状细胞 14.4
CD4+细胞数与病程关系
CD4+ /mm3
表现为抗HIV阳性,P24抗原多为阴性
CD4+ 细胞生成和死亡基本处于平衡状 态 , CD4+ 细胞计数尚正常
持续性全身淋巴结病
肿大淋巴结:2处、不相邻、非腹股沟
淋巴结中病毒浓度很高:细胞外病毒进入
生发中心、细胞内病毒大部分处于潜伏状 态
AIDS相关综合征定义
AIDS-related complex ARC 除腹股沟外有2个部位淋巴结肿大




出现机会感染和恶性肿瘤
CD4+细胞计数通常<200/µl,血及淋巴结中的HIV
升到相当高的水平
抗病毒CD8+细胞反应减弱
血液中HIV群体变得相当均一,细胞融合表型为
主,与T细胞嗜性有关
艾滋病晚期
CD4细胞数<50/mm3 一旦进入艾滋病期,未及时治疗, 则很快 进入终末期,继而死亡(平均存活期12~18 个月)
HIVRNA固定值
HIV>3万拷/ml血浆,70%感染者6年内
死亡
早期治疗目的:重新设定“固定值”, 使固定值保持较低水平
病毒载量与病程关系
拷贝/ml血浆 4350 4350~36270 5年发展为AIDS(%) 8.0 54

艾滋病自然史、分型

艾滋病自然史、分型

延迟疾病进展相关的指标
低病毒载量 淋巴结结构保持完好 CD8+细胞细胞毒活性增加 感染了不诱导细胞融合的HIV 原发HIV感染期间发生明显的HIV特异 性CD4+细胞和CD8+ 细胞反应
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 的分类标准
前提必需是HIV感染者 根据临床表现分为A﹑B﹑C三类 根据CD4+T淋巴细胞和总淋巴细胞数 分为1﹑2﹑3级
200/mm3
100/mm3 50/mm3
感染性并发症 急性逆转录病毒综合征 念珠菌性阴道炎 无菌性脑膜炎 肺炎球菌和其它细菌性肺炎 肺结核 带状疱疹 鹅口疮 隐孢子虫病 卡波济肉瘤 口腔毛壮白斑病 何奇金淋巴瘤 淋巴细胞间质肺炎 卡氏肺孢子虫肺炎 组织孢浆菌病 球孢子菌病 粟粒性/肺外结核 多发性多灶性脑白质病 弥漫性单纯疱疹 弓形体病 隐球菌病 慢性阴孢子充病 微孢子充病 念珠菌食道炎 弥漫性巨细胞病毒感染 鸟分枝杆菌综合征
艾滋病晚期
CD4细胞数<50/mm3 一旦进入艾滋病期,未及时治疗, 则很快 进入终末期,继而死亡(平均存活期12~18 个月)
HIV感染后的3种临床类型
典型进展:8~10年内免疫力逐渐下降 快速进展: ➢ CD4+细胞2~5年内迅速下降 ➢ 抗HIV的抗体水平很低,且中和HIV的能 力较差 ➢ 感染后,HIV一直维持较高病毒载量, HIV 病毒有均一性 长期不进展
急性感染期特点
高滴度HIV病毒血症: P24抗原 >100pg/ml、血浆HIVRNA 105~108拷 贝/ml 10%无症状或轻微症状 血浆HIVRNA水平下降,临床症状消失 CTL的作用
血清转换
大多感染3周后血清抗体阳转、有报告最长11月 标准血清学实验:>95%感染者5.8月阳转 早期发现、积极抗病毒治疗:保护被激活的HIV 特异性CD4+细胞免受HIV感染,保持不进展者 类似的免疫应答 病毒载量和预后:宿主免疫应答、而非病毒毒 株决定

《艾滋病自然史》课件

《艾滋病自然史》课件
促进社区互助与合作
鼓励社区居民积极参与艾滋病防治工作,形成互助合作的良好氛 围,共同应对艾滋病带来的挑战。
加强社会组织合作
与各类社会组织建立合作关系,共同开展艾滋病防治宣传教育、 关怀支持等活动,扩大影响力和覆盖面。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04
艾滋病治疗与控制
抗逆转录病毒治疗
抗逆转录病毒药物
通过抑制病毒复制来降低病毒载 量,改善免疫功能,减少并发症

联合治疗
使用多种抗逆转录病毒药物联合 治疗,以最大程度地抑制病毒复
制,降低耐药性。
长期治疗
需要长期坚持治疗,定期监测治 疗效果和病毒载量,及时调整治
疗方案。
免疫疗法与疫苗研究
免疫疗法
艾滋病病毒的发现与传播
总结词
艾滋病病毒最初在1981年被发现,主要通过性行为、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
详细描述
艾滋病病毒最初在1981年被发现,当时被称为“同性恋免疫缺陷综合症”。随后 ,越来越多的病例被报道出来,并发现这种病毒可以通过性行为、血液传播和母 婴传播。随着时间的推移,艾滋病已经成为了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
母婴传播
采取有效的母婴阻断措施 ,如孕期检测、抗病毒治 疗和人工喂养等,可降低 母婴传播风险。
艾滋病的社会经济影响
医疗负担加重
艾滋病患者需要长期治疗和护理 ,给医疗系统带来巨大负担。
社会经济成本增加
由于患者需要长期治疗和护理,家 庭和社会需承担相应的经济成本。
心理压力与歧视
艾滋病患者面临较大的心理压力和 社会歧视,影响其正常生活和工作 。
艾滋病的症状与诊断
总结词
艾滋病的症状包括发热、咳嗽、腹泻、体重下降等,诊断主要通过检测血液中的HIV抗 体。

艾滋病发病机制、临床分期及诊断标准 李鑫

艾滋病发病机制、临床分期及诊断标准 李鑫

发病机制
Pathogenesis

HIV主要侵犯人体的免疫系统,对CD4+T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巨噬细
胞和树突细胞)等有特殊的亲嗜性,主要表现为CD4+T淋巴细胞数量不
断减少,最终导致人体细胞免疫功能缺陷,引起各种机会性感染和肿 瘤的发生
病毒吸附

2015-1-28
10
病毒吸附

细胞表面CD4结合位点和HIV-1 gp120结合
艾滋病期
(6)肺孢子菌肺炎(PCP)
2015-1-28
47
2015-1-28
48
艾滋病期
⑺ 反复发生的细菌性肺炎
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 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 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 单胞菌
2015-1-28 49
艾滋病期
(8)活动性结核或非结核分枝杆菌病;
2015-1-28
50
艾滋病期
(8)活动性结核或非结核分枝杆菌病;
(5)反复发作的单纯疱疹病毒感染或带状疱疹病毒感染;
2015-1-28
43
艾滋病期
(5)反复发作的单纯疱疹病毒感染或带状疱疹病毒感染;
2015-1-28
44
艾滋病期
(5)反复发作的单纯疱疹病毒感染或带状疱疹病毒感染;
2015-1-28
45
艾滋病期
(5)反复发作的单纯疱疹病毒感染或带状疱疹病毒感染;
CD4 CD4细胞数量的少 细胞数量的减少
CD4细胞耗竭
未被感染的CD4细胞的“无辜旁观者”毁灭:由于CD4分子吸附游离的gp120, 致使对免疫袭击易感
23
CD4细胞减少的机制—破坏增加
游离的Gp120结合CD4 细胞,使 没有感染的T4 细胞看着象感染 细胞 补体介导溶解可以解释未感染 HIV的T4细胞的丢失

艾滋病的自然史和临床分期

艾滋病的自然史和临床分期


肺结核
Courtesy of
自然史和临床分期
Courtesy of Dr. A Roussaux
37
WHO临床IV期:AIDS (1)

HIV消耗综合症

肺外结核
Courtesy of www.aids-images.ch
自然史和临床分期
© I-TECH, 2006
P24 ELISA a
b 2 3 4
从a到b的时间为窗口期:
从HIV感染到抗体检测阳性称为窗口期,通 年 常可持续3-6个月
Source:S Conway and J.G Bartlett, 2003
19
0
周 (感染时间)
自然史和临床分期
窗口期特点



窗口期:从HIV感染到抗体检测阳性称为窗 口期,通常可持续3-6个月。 在此阶段,病人具有感染性,出现病毒血 症,表现为高病毒载量和HIV检测阴性。 HIV抗体检测出现阳性的时点称为时期转换 点。
自然史 (2)

带状疱疹

反复性口腔溃疡
Courtesy of www.aids-images.ch
自然史和临床分期
Courtesy of CDC, Sol Silverman, Jr., DDS
30
WHO临床II期:轻度疾病期 (3)

脂溢性皮炎

瘙痒性丘疹样皮炎(PPE)

从HIV暴露到出现症状的时间一般为2-4周, 少数病例可长达10个月。此阶段最常见症 状包括:发热,淋巴结病,咽喉疼痛,粘 膜病变,肌痛/关节痛, 腹泻,头痛,恶心/ 呕吐和体重减轻。
自然史和临床分期
18
HIV血清转换期: 窗口期

艾滋病临床表现及分期分析

艾滋病临床表现及分期分析
总结词
可能出现类似流感的症状。
详细描述
急性感染期可能出现类似流感的症状,如发热、头痛、咳 嗽、肌肉疼痛等。此外,淋巴结肿大也是本期的典型表现 。
无症状感染期(潜伏期)
总结词
免疫系统维持正常功能,病毒复制处于较低水平。
详细描述
无症状感染期也称为潜伏期,在此阶段,免疫系统维持 正常功能,病毒复制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
艾滋病的传播途径
性接触
01
性接触是艾滋病最主要的传播途径,尤其是不安全的性行为,
包括同性恋、异性恋及双性恋等。
血液传播
02
血液传播是艾滋病的重要传播途径,包括输入污染的血液及血
液制品、共用注射器、针头等。
母婴传播
03
艾滋病病毒可以通过胎盘、产道、哺乳等途径传播给胎儿或新
生儿。
艾滋病对社会的危害
社会发展影响
02
艾滋病概述
艾滋病定义及病原学
艾滋病定义
艾滋病是一种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病毒性感染,主要攻击人 体免疫系统,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易感染疾病。
病原学
艾滋病是由HIV病毒引起的,分为HIV-1和HIV-2两个亚型,其中HIV-1是全 球主要流行株。HIV病毒主要通过破坏CD4+T细胞,破坏机体免疫平衡,导 致机体易感染各种疾病。
艾滋病对社会发展产生严重影响,包括劳动力损 失、医疗资源负担、家庭破裂等。
社会歧视与排斥
艾滋病患者常常遭受社会歧视与排斥,影响其正 常生活和工作。
犯罪问题
与艾滋病相关的犯罪问题也日益突出,如故意传 播艾滋病、非法交易血液等。
03
艾滋病临床表现
艾滋病的急性期表现
发热
急性感染期可能出现发热,通常为 中等热,持续时间较长,可达1-3周 。

艾滋病(HIV)的临床表现及诊断标准

艾滋病(HIV)的临床表现及诊断标准
添加标题
05
使用安全套是性生活中最有效的预防性病和艾滋病的措施之一。
添加标题
06
要避免直接与艾滋病患者的血液、精液、乳汁和尿液接触,切断其传播途径。
添加标题
5、艾滋病的治疗
6、艾滋病的预防
目前尚无预防艾滋病的有效疫苗,因此最重要的是采取预防措施。其方法是:
01
坚持洁身自爱,不卖淫、嫖娼,避免婚前、婚外性行为。
添加标题
02
严禁吸毒,不与他人共用注射器。
添加标题
03
不要擅自输血和使用血制品,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个人用品。
艾滋病(HIV)的临床表现及诊断标准
202X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 请尽量言简意赅的阐述观点。
演讲人姓名
contents
目录
01
02
03
04
05
06
1、艾滋病的病因
研究认为,艾滋病起源于非洲,后由移民带入美国。1981年6月5日,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发病率与死亡率周刊》上登载了5例艾滋病病人的病例报告,这是世界上第一次有关艾滋病的正式记载。1982年,这种疾病被命名为"艾滋病"。不久以后,艾滋病迅速蔓延到各大洲。1985年,一位到中国旅游的外籍人士患病入住北京协和医院后很快死亡,后被证实死于艾滋病,这是我国第一次发现艾滋病病例。 HIV感染者要经过数年、甚至长达10年或更长的潜伏期后才会发展成艾滋病病人,因机体抵抗力极度下降会出现多种感染,如带状疱疹、口腔霉菌感染、肺结核,特殊病原微生物引起的肠炎、肺炎、脑炎,念珠菌、肺孢子虫等多种病原体引起的严重感染等,后期常常发生恶性肿瘤,并发生长期消耗,以至全身衰竭而死亡。 虽然全世界众多医学研究人员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但至今尚未研制出根治艾滋病的特效药物,也还没有可用于预防的有效疫苗。艾滋病已被我国列入乙类法定传染病,并被列为国境卫生监测传染病之一。

艾滋病自然史诊断和分期

艾滋病自然史诊断和分期

艾滋病期
诊断标准: 有流行病学史、实验室检查HIV抗体阳性, 加上述各项中的任何一项,即可诊为艾滋 病。或者HIV抗体阳性,而CD4+ T淋巴细 胞数<200/mm3,也可诊断为艾滋病。
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的分类标准
前提必需是HIV感染者 根据临床表现分为A﹑B﹑C三类,根据CD4+ T
生活质量评分3级:有上述症状或/和在上一个月 每天卧床时间<50﹪
WHO对成人和青少年HIV感染疾病的分期
临床Ⅳ期 14. HIV消耗综合征(1) 15. 卡氏肺孢子虫肺炎 16. 弓形虫脑病 17. 隐孢子虫腹泻>1个月 18. 肺外隐球菌病 19. 除外肝、脾或淋巴结的CMV感染(如视网膜
感染 (6) 肺孢子虫肺炎(PCP) (7) 反复发生的细菌性肺炎
艾滋病期
(8) 活动性结核或非结核分支杆菌病 (9) 深部真菌感染 (10) 中枢神经系统占位性病变 (11) 中青年人出现痴呆 (12) 活动性巨细胞病毒感染 (13) 弓形虫脑病 (14) 青霉菌感染 (15) 反复发生的败血症 (16) 皮肤粘膜或内脏的卡波氏肉瘤、淋巴瘤
HIV抗体检测.初筛试验用ELISA,金标法,如 两次阳性再进一步做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WB)予以确证,如仍阳性即可确诊HIV感染。
诊断标准
中华医学会 《艾滋病诊疗指南 》 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的诊断与分期标准 WHO对成人和青少年HIV感染疾病的分期
中华医学会 《艾滋病诊疗指南 》 诊断标准
L <1000
A类 A1 A2 A3
B类 B1 B2 B3
C类 C1 C2 C3
WHO对成人和青少年HIV感染疾病的分期 临床Ⅰ期

爱滋病患者分期以及各系统的临床表现

爱滋病患者分期以及各系统的临床表现

爱滋病患者分期以及各系统的临床表现
(1)急性感染期(I期):此期症状常较轻微,易被忽略。

病人有轻微发热、全身不适、头痛,厌食、肌肉关节疼痛以及淋巴结肿大等症。

检查可见血小板减少、CD8+T淋巴细胞升高。

一般3~14天症状消失。

(2)无症状感染期(Ⅱ期):无任何症状,但血清中能检出HIV以及HIV抗体,此期可持续2~10年或更长。

(3)持续性全身淋巴结肿大综合征期(III期)。

(4)艾滋病期(Ⅳ期):为本病的终末期。

除易出现致命性机会感染和恶性肿瘤外,还有其他临床表现:①病人常有发热、乏力、盗汗、体重下降、厌食、慢性腹泻、肝脾大等;②神经系统症状:头痛、癫痫、下肢瘫痪、进行性痴呆;③严重的临床免疫缺陷:各种机会感染,最常见肺孢子虫感染;④免疫缺陷而继发肿瘤:卡波西肉瘤、非霍奇金淋巴瘤最常见。

2.各系统的临床表现:①呼吸系统以肺孢子菌肺炎引起的机会性感染最常见,是艾滋病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②消化系统以口腔和食管炎症或溃疡最为常见;③中枢神经系统会出现机会性感染及机会性肿瘤等;④皮肤黏膜、眼部病变等。

HIV感染的自然史和临床分期

HIV感染的自然史和临床分期

HIV感染的自然史和临床分期郑重声明:1、本文初衷是总结我国CDC、诊疗学及发达国家CDC关于HIV感染的过程及临床分期的有关知识,是科普知识,用于交流和学习。

2、对于广大朋友,若因高危行为怀疑感染而经科学就诊、检测排除HIV感染后所出现的相关症状,不能与本文描述的症状断章取义加以对照,以免产生恐惧。

北京佑安医院性病防治中心李群辉1、HIV感染的自然史(1)急性感染期这种急性感染通常发生在接触艾滋病病毒后1~2周左右。

在急性感染期内, HIV大量复制而CD4细胞急剧下降。

结果造成大约50~70%的感染者出现HIV病毒血症和免疫系统急性损伤所产生的临床症状。

主要表现在全身性以及皮肤、神经系统和肠道的症状,但轻重不一。

全身症状包括:发热、咽痛、盗汗、关节痛、淋巴结肿大和肝脾肿大。

皮肤损伤主要表现为皮疹,多为无痒性红色斑丘疹,偶尔有弥漫性荨麻疹或水疱疹,皮疹发生部位多为面部、躯干,重者全身都可出现。

在神经系统的损伤:约9%的病人可出现急性HIV脑膜炎,临床表现为发热、头痛、呕吐及脑膜刺激征,脑脊液检查中单核细胞增多、蛋白含量增高。

上述症状持续2~3周后多可自行恢复。

但部分病人病程迁延,脑膜炎症状反复出现。

个别患者还可表现为末梢神经病、脊髓病及格林-巴利综合征。

胃肠道症状:常见的有恶心、呕吐、腹泻、口腔溃疡,口腔及食道念珠菌病等。

一般而言,HIV的急性期症状持续2~4周左右。

但是,大多数感染者的临床症状一般都很轻微和短暂,像感冒或单核细胞增多症的感染症状,经过对症处理甚至未经治疗,2至3周后可以恢复正常。

因此,临床上许多人不能肯定真正的急性感染期。

常见症状、体征的发生频率(不同的研究统计数据有所偏差):发热96%,肌痛54%,肝脾肿大14%,淋巴结肿大74%,头痛 32%,鹅口疮12%,咽喉炎70%,腹泻32% ,神经系统症状12%,皮疹70%,恶心或呕吐27% 。

急性感染期意味着一定量的病毒进入体循环中的淋巴细胞、单核细胞以及周围淋巴结,病毒迅速复制和繁殖,病毒量急剧猛增,每毫升血浆中HIV RNA可达10万至100万拷贝(105~106拷贝/ml血浆),因此急性期在血清中可以发现相当高水平的HIV 抗原。

艾滋病的病程分析

艾滋病的病程分析

艾滋病的病程分析
艾滋病发生到症状显现是需要一个过程的,根据医学专家指出,艾滋病的病程大致可以分为四个时期。

1、潜伏期:艾滋病病毒从侵入人体到发生到临床症状显现的时间为6月至8~10年或更久,其中应注意“窗口期”问题,即HIV侵入人体到抗体出现,这个过程所需的时间称为HIV 的“窗口期”,多认为此期大约3个月左右。

处于窗口期的感染者血液中虽然检测不到抗体,但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等体液中含有艾滋病病毒,有传染性。

2、急性感染期:临床上表现为过性的类似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样的症状,血清HIV抗体阳性,约有1/3以上感染者出现这类症状。

3、无症状HIV感染期:HIV抗体阳性,没有临床症状。

从感染到出现症状之间潜伏期可能1~15年,平均3~5年。

4、持续性全身淋巴结肿大期:首先见于颈部、腋窝、腹股沟淋巴结,以后蔓延至全身。

持续3个月以上,非腹股沟部位肿大淋巴结超过3个以上,直径超过1厘米,而原因不明。

艾滋病经历这四个病程,症状会越来越明显,约1--2年内死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感染后6个月,病毒RNA将下降到一个数值, 这个数值将预示以后疾病的进展速度
急性HIV感染期与疾病进展的关系
VL>100000copies/ml,CD4每年下降76个, 平均存活4.4年,
如果<5000copies/ml ,CD4每年下降36个,平 均存活超过10 年。
急性HIV感染
只有在对高危人群的随访中才能发现。其发生率仍不 清楚,估计是为1/3--2/3。
通常发生在初次感染HIV后2-4周左右。部分感染者出现 HIV病毒血症和免疫系统急性损伤所产生的临床症状。大多 数病人临床症状轻微,持续1-3周后缓解。临床表现以发热 最为常见,可伴有咽痛、盗汗、恶心、呕吐、腹泻、皮疹、 关节痛、淋巴结肿大及神经系统症状。
此期在血液中可检出HIV-RNA和P24抗原,而HIV抗体则 在感染后数周才出现。CD4+ T淋巴细胞计数一过性减少, 同时CD4/CD8比率亦可倒置。部分病人可有轻度白细胞和血 小板减少或肝功能异常。
HIV感染的自然史
CD4细胞 (cell/mm3)
800
抗HIV 的CTL
CD4
400
HIV抗体
病毒载量
急性感染期

无症状期 艾滋病前期和艾滋病期
HIV感染的三种转归
CD4
CD4
CD8
Virus
Virus
典型病程 :8 年(70-80%)
CD4
CD8
快速进展: 4-5 年 (10-15%)
CD8 Virus
实验室检查
HIV抗体阳性是诊断的先决条件,最早在 感染后二周,最晚三个月会转阳性,CD4细胞 数测定和病毒载量测定是目前判断病情进展的 最好方法。
HIV抗体检测.初筛试验用ELISA,金标法,如 两次阳性再进一步做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WB)予以确证,如仍阳性即可确诊HIV感染。
诊断标准
中华医学会 《艾滋病诊疗指南 》 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的诊断与分期标准 WHO对成人和青少年HIV感染疾病的分期
中华医学会 《艾滋病诊疗指南 》 诊断标准
诊 断 原 则 : HIV/AIDS 的 诊 断 需 结 合 流 行 病 学 史 (包括不安全性生活史、静脉注射毒品史、 输 入未经抗HIV抗体检测的血液或血液制品、 HIV 抗体阳性者所生子女或职业暴露史等)、临床表 现和实验室检查等进行综合分析,慎重作出诊断。 诊断HIV/AIDS必须是HIV抗体阳性(经确认试验 证实),而HIV RNA和P24 抗原的检测有助于 HIV/AIDS的诊断,尤其是能缩短抗体“窗口期” 和帮助早期诊断新生儿的HIV感染。
无症状期临床特点
无症状 可以有持续性淋巴结肿大
A.除腹股沟部位外有二个或二个以上的淋巴结 肿大;
B.淋巴结直径超过1厘米,无压痛,无粘连;
C.持续时间3个月以上;
D.除外其它病因。
艾滋病前期
不是艾滋病的典型症状。 常见症状包括:鹅口疮、口腔毛状黏膜
白斑、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全身症状 (发热、体重下降)、复发性带状疱疹、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
急性期
诊断标准: 病人近期内有流行病学史和临床表现, 结合实验室HIV抗体由阴性转为阳性即可 诊断,或仅实验室检查HIV抗体由阴性转 为阳性即可诊断。
无症状期
诊断标准: 有流行病学史,结合HIV抗体阳性即可 诊断,或仅实验室检查HIV抗体阳性即 可诊断。
艾滋病期
(1) 原因不明的持续不规则发热38℃以上,>1个 月
T淋巴细胞和总淋巴细胞数分为1﹑2﹑3级。
A类 包括原发临床感染﹑无症状HIV感染和 持续全身淋巴结肿大综合症。
B类 为HIV相关细胞免疫缺陷所引起的临床 表现,包括继发细菌性肺炎或脑膜炎,咽部 或阴道念珠菌病,颈部肿瘤,口腔毛状粘膜 白斑,复发性带状疱疹,肺结核,特发性血 小板减少性紫癜,不能解释的体质性疾病。
从艾滋病病毒感染到血清艾滋病病毒抗 体转阳,这一段时间称为窗口期。
输血传播时抗体转阳时间较短,2-8周, 性传播时稍长,2-3个月。
血清转换期(窗口期)
第三代试剂,3周后阳转, 30天达90% >95%的感染者在5.8个月之内发生阳转
急性HIV感染期与疾病进展的关系
急性HIV感染时的血浆病毒载量水平不能预示 疾病进程
长期无进展: > 10 y : (5%)
GC/HIV/99
免疫功能与机会性感染的相关性
艾滋病期
白念菌 带状疱疹 卡波济肉瘤
淋巴瘤 卡氏肺孢子虫 弓型体
200
CMV MAC
CD4 counts HIV load
2
4
8
10 years
HIV感染后在人体内内经历的几个阶段
HIV在体内的播散期
血清转换期(窗口期)
艾滋病期
诊断标准: 有流行病学史、实验室检查HIV抗体阳性, 加上述各项中的任何一项,即可诊为艾 滋病。或者HIV抗体阳性,而CD4+ T淋巴 细胞数<200/mm3,也可诊断为艾滋病。
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的分类标准
前提必需是HIV感染者 根据临床表现分为A﹑B﹑C三类,根据CD4+
(2) 慢性腹泻次数多于3次/日,>1个月 (3) 6个月之内体重下降10%以上 (4) 反复发作的口腔白念珠菌感染 (5) 反复发作的单纯疱疹病毒感染或带状疱疹病毒
感染 (6) 肺孢子虫肺炎(PCP) (7) 反复发生的细菌性肺炎
艾滋病期
(8) 活动性结核或非结核分支杆菌病 (9) 深部真菌感染 (10) 中枢神经系统占位性病变 (11) 中青年人出现痴呆 (12) 活动性巨细胞病毒感染 (13) 弓形虫脑病 (14) 青霉菌感染 (15) 反复发生的败血症 (16) 皮肤粘膜或内脏的卡波氏肉瘤、淋巴瘤
艾滋病期
主要参照1993年美国CDC的标准:包括 25种艾滋病指征性疾病,只要包括其中 之一者即为艾滋病。
同时规定:CD4+细胞<200 /µl或<14%淋 巴细胞总数的HIV感染者也按艾滋病病例 报告。
25种指征性疾病
25种指征性疾病
25种指征性疾病
艾滋病期的存活时间
艾滋病晚期
CD4<50/μl 平均存活期是 12-18 个月。
C类 包括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各种机会性病 原体感染,因免疫缺陷而继发肿瘤及并发的 其他疾病。
1级 CD4+ T淋巴细胞>0.5x109/L,总淋巴 细胞数>2.0x109/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