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专业认证背景下医学人文质素教育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床医学专业认证背景下医学人文质素教育研究现代医学模式的深刻转变,使医学的人文性日益凸显,加强医学生的人文
素质教育,进行医学教育改革成为我国医学卫生事业发展的必经之路。如何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尚无定论,其实现途径和方法仍处于不断探索与实践论证过程中。该文是对医学院校人文素质教育内涵、结构、课程体系改革建设的一次探索。
标签:医学人文素质教育;内涵;结构;课程体系
长期以来,在医者的培养过程中,受制于对现代医学认知的局限,我国的医学教育注重医学知识的传授和技术层面的训练,而忽视了医学所具有的人文性,割裂了中国传统医学中人文精神的传承。在医患关系中形成了以医生为中心、医生处于主导地位的医患关系格局,导致医学生的知识结构不合理,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缺失。医学模式发生转变,我们重新认识了医学研究和服务的对象,面对患者时,要从医学、心理、社会环境等多角度去思考判断,可以说是人文的回归。因此,为适应这种转变,我们必须对我国现阶段医学教育进行改革。国际医学教育标准将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确定为医学教育的核心领域,在国际上已形成了共识。为了与国际医学教育接轨,培养出受国际认可的医学生,实现国际医学教育标准的本土化,2008年9月我国颁布了《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试行)》,明确了我国医学教育改革方向,即将医学人文素质教育放到与医学科学教育同等重要的位置上。
1 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内涵、结构与目标
1.1 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内涵
历来企图用简略统一的语言对人文社会科学中的概念加以界定都是困难的,“人文素质教育”研究最根本的难题在于对“人文”“素质”基本概念的界定,不同的研究视角、出发点都将得到不同的定义方式,对人文、素质、人文素质内涵的讨论没有间断过。该文只列举阐述与医学科学相对应的表述方式。广义上讲,“人文泛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取自《辞海》)”。人文是人类历史文化进程中的先进部分,是凝结下来的社会道德规范、价值观念、审美情趣和思维方式等。站在医学领域视角下,人文的核心是人,体现的是对人的尊重、关心与爱护,对人生命的重视和关爱。医学人文是“以人为本”的人文主义思想的体现,是将人道主义作为人们在医疗实践中的指引。医学人文对人的尊重首先表现为对生命的尊重,包括尊重病患的生存权利,努力救治病人,帮助其达成健康目标;也包括尊重医务工作者的生命,维护其在工作中的生命安全。其次是人的发展,以人的自我发展为中心,实现人的全面、和谐的发展目标。人文素质,是指与科学素质相对应的人的基本素质,从教育学的角度进行解释,“在教育过程中,个体将人文知识与人文精神内化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是指人之所以为人的各种理性意识、理论阐述和实践规范,它包括对人的立身处世的现实规范,也包括人的精神和价值追求的理论升华。[1]”它主要可分为人文知识方法和人文精神两个层
面:“就知识与方法层面而言,人文素质是指对广义的人文科学所创造的人类精神财富的认知与运用程度;从精神层面上说,人文素质就是具体对感性生命深切的关怀,以及对个体能动性积极倡导相对稳定的气质、修养和行为方式。[2]”人文素质体现为个人的个性品格,其核心是人文精神,而人文知识及方法是人文精神形成的基础。医学人文素质,就是将医学科学知识与人文知识和人文修养相融合,内化为医务工作者应具备的思想、品格和修养,体现在医疗服务实践活动中,就是医德状态下特定人文素质的展现。医学人文素质教育,就是医学教育中,通过医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交叉学科群课程、临床实践活动以及校园文化的熏陶,共同作用,培养既掌握精湛的医术,又具备良好人文素质的医务工作者。医学人文素质教育不是纯粹的人文知识教育,更重要的是思想道德、思维方式、精神修养、理想人格的教育。医学人文素质教育不仅要使学生具备深厚的人文知识底蕴,开阔的视野,较高的人生格局,更要培养学生形成高尚医德和救死扶伤的社会责任感,同时培养学生积极、灵活地应对现实的社会问题,尤其是医学伦理问题。“其核心是‘人性教育’与‘仁术教育’的统一;其路径是通过改善医学活动主体(医学生)的精神与实践能力,进而为客体(人类)服务,改善和维护人类个体和群体健康状况。[3]”
1.2 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结构
对医学生素质的构成,学者们众说纷纭,各持己见,有二分法、三分法、四分法等。有的学者认为人的整体素质分为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有的学者认为人的整体素质分为思想道德素质、专业素质、人文素质和身心素质[4]。该文采用三分观点,将医学生应当具备的素质分为:医学科学的专业素质、医学人文素质和生理素质。医学科学的专业素质指医学生经过医学科学专业课的学习,对医学知识和医疗技术的掌握及灵活、正确运用的能力。生理素质即人的身体素质,健康的体魄是医学生必备的素质,是从事医务工作的重要的保障。医学人文素质的结构较为复杂,从不同的医学人文素质内涵阐述出发对医学人文素质的结构分析有不同观点。该文认为较为合理的医学人文素质结构划分方式为:品德素质、文化审美素质、心理素质。
1.2.1 品德素質教育品德素质又可细分为思想素质、政治素质、道德素质。思想素质教育是帮助指导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是思想观念、思维方式、生产生活方式多方面、多层次的教育,是人道主义思想形成的重要途径。政治素质教育,是对学生的政治立场、政治态度、政治信念和政治理想方面的教育,引导学生首先做到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在此基础上做到热爱党,在大是大非面前有辨别能力和政治敏感性,自觉抵御不良思想、不良风气的侵蚀。道德素质教育,是努力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水平。医德是一般道德素质在医疗卫生领域的体现。医德教育是保证医学生在日后工作中保持必备素质的重要手段,努力提高医学生的医德修养和境界,使医学生能够自觉用医德标准要求、管理自己的言行举止,真正做到救死扶伤、悬壶济世。1.2.2 文化审美素质教育文化审美素质包括文化素质和审美素质。文化素质教育,指在文学、哲学、历史、艺术等方面的教育,使学生掌握基本的人文知识,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完善人文知识结构,提高文化修养。同时,注重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提高语言表达及语言沟通能力,避免因语言运用不当而造成未来实际工作中的医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