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历史考前提分仿真试题六 4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届高考名校考前提分仿真卷
历史(六)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题前, 考生务必将自
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 选出每小题的答案后, 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 用橡皮擦干净后, 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 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 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本卷共12个小题, 每小题4分, 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
符合题目要求的。
24.“籍礼”原是村社中每逢某种农业劳动开始前, 由首领带头举行的集体耕作仪式, 行籍礼时, 有天子亲执未耙在籍田上三推或一拨, 表示先天下而耕种。这一礼仪在《国语》、《汉书》、《唐书》中均有记载。这反映了
A.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
B.井田制逐步走向瓦解
C.古代重农思想的盛行
D.政府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25.随着罗马疆域的不断扩大, 人员的流动越来越频繁, 商业成为越来越重要的经济部门。许多经商致富的“新人”进入元老院, 将指导诉讼, 编撰契约合同等法律事项视为重要的国家政务。这说明
A.元老院职能发生了重大变化
B.罗马立法有灵活性和现实性
C.自然法是罗马法的重要原则
D.商品经济制约罗马社会发展
26.欧阳修作《易童子问》, 抨击《周易·系辞》;李泰伯和司马光则深讥《孟子》。他们的做法体现了
A.宋朝学者的疑古学风
B.儒学正统地位严重动摇
C.佛道思想的广泛传播
D.儒家体系的近代化转型
27.1943年, 中共淮北区党委指示:各乡应立即以农民抗日救国会为中心, 筹办农村合作社, 使合作社真正掌握在基本群众手里, 真正成为基本群众与高利贷者及商业资本家作经济斗争的武器。这一批示的执行有助于
A.冲破了敌人的经济封锁
B.推动了乡村商业资本流通
C.巩固了抗日根据地政权
D.促进了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28.新中国成立初期, 人民政府对外国人在华企业, 采取按国籍、系统、行业区别对待的办法, 分别轻重缓急给予正当处理;又有计划、有步骤、有区别地处理了外资企业和外国政府或外国人在中国兴办或津贴的各种文化、教育、卫生与救济机构。这些措施
A.融洽了与社会主义阵营的关系
B.确立了新民主义的革命纲领
C.奠定了与各国平等交往的基础
D.实现了对国民经济命脉的掌握
29.20世纪60年代开始, 国际上出现了东南亚国家联盟、海湾国家委员会、西非经济共同体、中美洲共同市场、加勒比共同体等经济组织。这些经济组织的出现反映了
A.国际直接投资的不断增长
B.全球治理体系的变革
C.发展中国家进入世界体系
D.经济民族化发展特点
30.恩格斯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中指出, 童工和女工是雇主眼中“忙碌”“勤劳”和“有用”
的人, 同时分析了1839年在大不列颠的工厂工人的构成情况(如下表)。这种构成
A.说明英国重视技术工人的家族传承
B.符合当时资本主义发展的客观需要
C.反映出当时成年劳动力的严重匮乏
D.说明农业吸引劳动力能力超过工业
31.下图为1881年发行的开平矿务局股票, 股票下面记载:“……批准设局招商开采煤铁等矿……当经本局议定先后招集股银壹百贰拾万两, 分作壹万贰仟股……”由此可知
A.军用工业由官办转为官督商办
B.政府放宽了兴办实业的限制
C.洋务企业受西方经营方式影响
D.煤矿业获得了稳健快速发展
32.1953年后, 中共通过“和平赎买”的方式, 有偿地把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生产资料逐步收归国有, 实行生产资料所有制的“质变”。这一方式
A.利于减少对生产的冲击
B.全盘借鉴苏联经济模式
C.完成了国民经济的恢复
D.导致国民经济比例失调
33.1913年的《时报》曾发文指出:“今之沪上, 一般士人无论学界或商界, 每有聚数十同志创为俱乐部者……麻雀也、牌九也、鸦片也、酒食也、叫局也, 群居终日, 言不及义, 少年子弟趋之若鹜, 乐而忘返。”材料表明民国时期的上海
A.传统习俗发生巨大变迁
B.东西方生活方式有所交融
C.市民生活水平大为提高
D.消费娱乐中奢侈之风大增
34.据统计, 苏联在1928年以前建立的集体农庄中, 没有马的占45.2%, 没有乳牛的占34.8%, 有一匹马的占38.3%, 有一头母牛的占40.9%;到1930年, 加入集体农庄的46.9%的农户集中了当地马匹总数的49.2%, 乳牛总数的42.7%。这一变化说明苏联
A.集体农庄规模在扩大
B.旨在推进工业化发展
C.加快农业集体化步伐
D.农庄机械化程度提高
35.歌曲《生僻字》:“跪举火把虔诚像道光, 四方田地落谷成仓”, 唱的是汉字中的象形文字。
象形文字属表意文字, 多是原生文明, 表声文字多是次生文明(中途遭遇了变故)。在四大文明古国发展中, 只有中国仍保留象形文字。这表明中国文化
A.博大精深领先世界
B.源远流长持续稳定
C.一脉相承亘古不变
D.兼收并蓄中西合璧
第II卷
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共计52分。第41题、第42题为必考题, 第41题25分, 第42题12分, 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45题~第47题为选考题, 每题均为15分, 考生根据要求选择一题进行作答。
41.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欧洲的“中国潮”是在16世纪下半叶, 由欧洲王室贵族掀起的崇拜中国器物之风拉开序幕的。16世纪之前, 欧洲没有什么产品可以与亚洲交换, 只能以金银购买亚洲产品。16世纪下半叶, 美洲的白银打破了欧亚贸易的传统均衡, 欧亚贸易规模扩张, 供给增加。王室贵族和社会名流对中国产品的大加追逐和赞美, 使瓷器、饮茶等成为上流社会追逐时髦, 附庸风雅的一种时尚, 促进中国产品从奢侈品向大众消费品转变。王室贵族与商人经营的垄断贸易公司因此获得了丰厚的利润。17世纪中叶以后, 大量关于中国政治和文化的著作出版发行, 将中国的文化文明推向了人类文明的极致, 把中国的政体夸奖为世界上最优秀的政体。尽管那些赞美之词言过其实, 但却是政府和商人合二为一的欧洲商人集团所迫切需要的。
材料二 18世纪中叶, 中国的形象在欧洲开始发生变化, 在孟德斯鸠、黑格尔等人的笔下变成一个专制、野蛮、落后、愚昧的国家。为了刺激本国丝织工业的发展, 英国、荷兰等国都曾明文限制和禁止进口和穿戴亚洲丝织品。19世纪60年代后英国大力宣传印度和锡兰(斯里兰卡)红茶, 饮茶又被拔高到了爱国主义的层次, 是为英国经济作贡献的爱国主义行为。广告中的印度和锡兰红茶可以美容健身、治疗胃病, 是高雅与品位的象征, 而中国绿茶则会损害肠胃。中国茶叶在英国的市场份额不断下降。
材料三在整个“中国潮”的潮起潮落中, 中国政府和商人基本上处在一种无作为的状态, 既没有意识和愿望在海外宣传中国文化、制造中国热、推销中国产品, 也没有愿望去了解和参与当时的欧洲“中国潮”, 甚至可能对当时在欧洲流行的“中国潮”都知之甚少或全然不知。
——摘编自张丽等著《经济全球化的历史视角——第一次经济全球化与中国》(1)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概括欧洲“中国潮”的发展历程, 并分析中国产品在欧洲畅销和衰落的原因。(12分)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 指出欧洲的“中国潮”潮起潮落过程中, 中国政府和商人无所作为的原因, 并谈一谈欧洲“中国潮”带来的启示。(13分)
42.阅读材料, 回答下列问题。(12分)
以下是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的部分目录:
第六编新兴西方的世界, 1500-1763年
第22章西欧的扩张:伊比利亚阶段, 1500-1600年
第23章西欧的扩张:荷兰、法国、英国阶段, 1600-176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