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玉器鉴赏之夏商周玉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玉器鉴赏之夏、商、周玉器

南澳中学黄伟峰

教学内容:古代玉器之夏、商、周玉器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讲授结合

课时:1课时

一、教学目的:

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对夏商周时期有代表性的,优秀的中国古代玉器作品有比较深入的了解,同时对中国古代玉器独特的艺术传统也有一个初步了解。

二、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着重理解中国古代玉器的独特的艺术传统。

三、教学难点:

一是涉及中国古代玉器制作的问题较多,而课文由于字数限制,无法详述;二是对于古代玉器艺术的认识和理解。

四、教学过程:

1、课前布置学生分小组自行上网查找有关夏商周玉器资料以备用。

2、组织教学,检查人数。

3、导入:中国人把玉看作是精气的结晶,是人神心灵沟通的工具,从而使玉具有不同寻常的象征意义。因此,玉所派生出来的精神文化在世界文明中是非常有意思的一个特例,是东方精神生动的化石,是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象征。

中国玉文化发源于新石器时代,距今已有7000多年的历史,其延续时间之长、内容之丰富范围之广泛、影响之深刻,是其他文化难以比拟的。

师:下面由第一小组为我们展示他们收集到的夏朝玉器的有关资料。

第一小组:(使用多媒体平台)

远古的夏代,是中国第一个阶级社会,它是新石器时期玉器的历史总结,其成果为商代玉器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夏代玉器的风格,应是良渚文化、龙山文化和红山文化玉器向殷商玉器的过渡形态,这可从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出土的玉器窥其一斑。夏代玉器主要使用白玉、青玉(含河南独山玉)、绿松石等,而当时的玉器工艺一般较规整而简单,表面光滑。在夏代的礼仪玉器中,兵器形玉器占据着重要地位,二里头所出的玉戈、玉钱和玉刀,都是作为“兵社”形式出现的,它们象征着三辆君玉的军权及其在战事中的胜利与凯旋。夏代玉器中的几何型器物,以直方形为主(如斧、圭、刀),绝大多数为光素;而玉器纹饰造型主要有直线纹、斜格纹、云雷纹和兽面纹,其中的兽面纹造型的重要价值,在于为商周玉器、青铜器兽面效作了准备。

玉七孔刀夏图片来源:中国古玩网

长65、宽9.5、厚0.1-0.4厘米。1975年河南省偃师二里头村采集。河南省偃师县文化馆藏。国家馆藏壹级文物。

南阳独玉璋夏图片来源:大河网

师:下面由第二小组为我们展示他们收集到的商朝玉器的有关资料。

第二小组:(使用多媒体平台)

商代,是我国第一个有书写文字的奴隶制国家。商代文明不仅以庄重的青铜器闻名,也以众多的玉器著称。商代早期的玉器发现的并不多,琢制也较粗糙,而其晚期的玉器以安阳殷墟妇好墓出土的玉器为代表,共出玉器755件,按用途可分为礼器、仪仗、工具、生活用具、装饰品和杂器六大类。此外,当时的商代玉匠已开始使用和田玉,并且数量较多,已出现了仿青铜彞器的碧玉簋、青玉簋等实用器。其中,动物、人物玉器大大超过了几何形玉器,玉龙、玉凤、玉鹦鹉,神态各异,形神毕肖;玉人,或站、或跪、或坐,姿态多样;是主人,还是奴仆、俘虏,难以辨明。商代已出现我国最早的俏色玉器――玉鳖。最令人叹服的是,商代已开始有了大量的圆雕作品。

青玉跽坐人佩商图片来源:河南博物院

通高5.6厘米宽2.8厘,1976年安阳殷墟妇好墓出土,颈下有孔可供系佩。玉人生动写实,代表了商晚期玉雕工艺的水平。

青玉鸟形佩商图片来源:河南博物院

玉兽面纹韘商图片来源:故宫博物院

高3.2cm,直径2.8cm。韘有黄褐色沁,圆筒形,上口斜,下口平。《说文》曰“韘,射也”,说明此器为骑射之具。韘初见于商代,流行于战国至西汉,但到后期原先的功用逐渐弱化,其演变为一种装饰品。

玉兽首饰件商图片来源:故宫博物院

长4.5cm,宽2.6cm,厚1.5cm。清宫旧藏。此件玉兽首饰件是目前发现的同类器中最完整的一件,且发现得较早,对研究此类玉饰的图案内容、使用方式和加工工艺都有重要意义。

师:下面由第三小组为我们展示他们收集到的两周时期玉器的有关资料。

第三小组:(使用多媒体平台)

两周时期,随着社会礼制的日臻完善,玉器不仅是贵族在进行祭祀、朝聘、征伐、宴享、婚配、丧葬等活动的家国重器,而且是身份与地位的象征。特别是组合玉佩,是将璜、环、珠、觽等以彩绶贯之,由短及长,锵鸣清扬,为东周佩玉文化的兴盛奠定了基础。西周玉器在继承殷商玉器双线勾勒技艺的同进,独创一面掌握了坡粗线或细阴线镂刻的琢玉技艺,这在鸟形玉刀和兽面纹玉饰上大放异彩。但从总体上看,西周玉器没有商代玉器活泼多样,而显得有点呆板,过于规矩,这与西周严格的宗法、礼俗制度不无关系。

玉璧西周图片来源:虢国博物馆

直径10厘米,孔径6.9厘米,厚0.3厘米。青玉,浅豆青色,双面饰尖尾双龙纹,臣字眼,眼角线回勾,典型的西周刻法,龙身饰云纹,双阴线刻法。

玉龙凤纹柄形器西周图片来源:故宫博物院

长17.1cm,宽3.7cm,厚0.7cm。器青玉质地,器体为长片状。

五、课后总结:

玉是石头的一种,却不能等同于普通的石头,它是古人从石头中筛选出来的“石之美者”,具有温润莹泽、缜密细腻的自然之美。

有考古学家在研究考证后指出,中国在石器时代青铜时代和铁器时代之间还存在一个玉器时代,有着三千多年的历史。早在新石器时代,居住在昆仑山下的人们就发现了和田玉,并把它作为东西方交流的贵重礼物送出去。这条古老的和田玉运输通道——“玉石之路”,即是后来著名的“丝绸之路”的前身。由此看来,我国古代边疆和中原、东西方的文化与商贸交流的第一个媒介既不是丝绸,也不是瓷器,而是和田玉。

中国的玉器史可以上溯至7000年前,而且从未中断过,玉文化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古人认为,玉能驱邪消灾,保一方平安。从辽宁阜新胡头沟红山文化遗址发现的龟形玉饰、凌源牛河梁红山文化出土的玉猪龙,到陕西神木石峁龙山文遗址中发现的玉蚕等考古资料来看,中国古代人已能熟练地运用切、割、凿、挖、钻、磨、抛光等工艺技术来打造玉制品,这些玉制品一般用于祭祀或宗教仪式中。新石器时代晚期,在原始巫术失去文化环境之后,这些佩饰便演化为人们随身佩戴的护身器具,并出现了组合玉饰。到了商代,玉器制作工艺日臻成熟,再经周、汉两代,中国的玉器制造已称得上举世无双,尤其是汉代,可细致地把玉分为佩玉、瑞玉、祭玉、用器玉、玩赏玉等。

夏商周三代,是中华民族文化内核成形时期,随着夏王朝一统天下的形势,不同的制玉传统开始汇集中原,河南偃师二里头所出的玉器就集具多元文化汇流的明显特征,不仅种类丰富,而且融南北东西玉作工艺之特长;其次,商玉更汇聚了西部之玉材和东部之冶玉技术,而蔚为大观,走向了中国玉器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高峰,安阳殷墟玉器及王畿内所出玉器,最能代表商代王室用玉的盛状空前。

六、课后反思:

同学们通过自行查找资料以及本课的学习,也体会到了夏商周时期玉器的制作工艺、器型特点、使用特点等等不同之处,更应该学习到玉器的文化传承意义——中国佩玉、赏玉的习惯自古时一直延续至今,玉器造型多取吉祥、长寿、祝福、快乐等寓意,寄托了人们丰富的思想和情感。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