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阅读教学策略探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阅读教学策略探微作者:朱玲芹
来源:《小学语文教学·会刊》2019年第12期
教学为了发展,教学要促进发展,教学要让学生具备自主发展的意识和能力,要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这是当下教学的价值取向和追求目标。深度学习,是一种在真实的情境中发生的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综合运用多种方法进行知识建构的学习,是一种基于理解和运用的学习。因此,它是一种有效的提升核心素养的学习方式。在全面推行统编本教材的背景下,在占时最多的小学语文课堂阅读教学中,该如何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呢?
一、聚焦语文要素
假如教师将学生学习的文本材料在教学实施中以碎片化的方式来呈现的话,学生学得越多就会越累。只有指导学生在学习中真正从知识发生的内在规律出发,将孤立的知识要素连接起来,将知识以整合的、情境化的方式存储于记忆中,才能进行有意义的建构,从而达到对知识的提取、迁移和运用。因此,无论是哪一版本的教材,教师都要努力发现每一篇课文的教学价值,使每一单元每一篇的语文要素彰显在外,形成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的目标系统。教学时,教师必须紧紧扣住“语文要素”来设计教学目标,清晰选择教学内容。如统编本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一共有四篇课文,分别是《大象的耳朵》《蜘蛛开店》《青蛙卖泥塘》《小毛虫》。通过研读课文及课后练习,不难发现:这四篇都是童话故事,在情节的发展上有许多相似之处,只是在语言表达上有略微差异。因此,本单元的语文要素就指向了根据提示讲演故事。
《蜘蛛开店》和《小毛虫》都可直接利用课后练习的示意图,词语教学、重点段落教学都可融入其中,还可依据蛛网结构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进行故事续编。这样的教学便不再是零敲碎打,而是形成了一个整体的结构。
《青蛙卖泥塘》可让学生迁移《蜘蛛开店》的示意图自行设计。(如图1)而前一课《大象的耳朵》情节上与其相似,问法相同,但有详有略。因此可在第五单元根据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顺序讲述的基础上,结合《蜘蛛开店》来设计示意图。(如图2)
这样,一个单元围绕一个语文要素进行集中训练,目标集中,整合其他学习内容,使语文学习的“言”和“意”的目标相互融合。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就有了明确的方向,针对性强,真正做到一课一得、得与得之间有所关联、发展与变化,学生的学就有了意蕴,充满了挑战。
二、打開学习过程
当下的语文课堂中,教师依然把控着课堂的主导权,学生只能按教师事先规定的“行进路线”来学习,那么本应属于他的学习过程也就被教师的教所替代或因教师的教而被压缩、被封闭,教学过程也就简化为教师讲授、学生以记忆和练习为主的被动接受过程,深度学习便无法产生。所以,必须打开学生的学习过程,才能真正落实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的感知、思维、情感、意志、价值观全面参与,全身心投入。学生通过自己的活动将符号化的知识“打开”,将静态的知识“激活”,全身心地体验知识本身所蕴含的丰富复杂的内涵与意义。这样的过程,便是学生主动“探索”“发现”“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是学生深度学习的机制。那如何在聚焦语文要素的基础上去打开学生的学习过程呢?
第一种方式是扣住主问题(或围绕某个学习项目),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读—思—议—述”。当教师将主问题抛出之后,再组织学生静静地阅读,在文字的浸润中去思考,去圈画批注。学生静思默想、细嚼慢咽,与文字亲密接触,在文字间来回穿梭,他们从文中搜集信息、提取信息,并学会对相关信息进行分析处理形成个性化解释。此时,教师应当“适度隐退”或对个体学习进行“悄悄指点”。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学生亦能慢慢领悟并建构起阅读的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接下来,教师不要急于全班交流,而是先让学生在学习小组内“安全”地表达自己的想法,相互交换自主探索的学习成果,表达个人态度;批判性地考查所提出的各种观点、假说、思路与方法;通过平等协商的方式使群体的智慧为每一个个体所共享,内化为个体的智慧,进一步拓展个体知识视野,完善个体思维。在小组交流中,各种信息得到呈现、评价、删减以及最后的评述,使得要学习的内容呈现1+1=i(i为增长的系数,结果是大于2)的合集。因而小组的交流分享是形成学生表现、交往、评价、批判能力的重要环节。
这是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也是与同伴、教师交流、沟通、合作的过程。教师的启发引领、同学间的互助合作、讨论中的相互启发等,使教学不再是“颈部以上的”“冷冰冰的理智活动”,而是理智与情感共存的、鲜活的、有温度的活动。
第二种方式是聚焦目标设计逐层推进的学习活动。如《蜘蛛开店》一文,要让学生根据示意图来讲这个故事,可尝试如下设计。
1.自读课文,思考:蜘蛛决定开店,它先后卖了什么?分别来了哪些顾客?结果怎样?用这样的句式说一说:蜘蛛卖; ; ,写了招牌来了,结果; ; ; ; ; ; 。
2.交流,相机认读生字词,板贴词卡,呈现效果如下:
卖口罩; 河马; ; ;用了一整天
卖围巾; 长颈鹿; 忙了一星期累趴
卖袜子; 蜈蚣; ; ;吓得匆忙跑回网上
3.用上“首先……接着……后来……”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语,将蜘蛛开店的经过简要地说一说。
4.要讲好这个故事,还得要把握蜘蛛每一次开店时的心情变化,如:
第一次开店:准备开店——(自信、期待)顾客来了——(开心、喜悦)是一只河马——(惊讶、尴尬)好难织啊——(难受、痛苦)终于织完——(好不容易、松一口气)生自练,试讲,师点评,生完善。5.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展开想象,续编故事。
这五项学习活动紧扣教学目标,指向学习要素的达成。每一项学习活动前后关联,逐层推进,引领学生将碎片化、浅表化的知识变成体系知识和结构化知识。学生参与其中,亲历学习过程,实现了语言图式新的建构和学习方式的切实转变。
三、注重方法渗透
深度学习的产生需要适宜的方法和措施。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要想方设法为学生搭建学习支架,在合适的机会为学生提供最适切的帮助,激发学生学习的潜能,让学生主动去学习,联结自己的经验对知识进行内化,发展其高阶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比较——显微放大
阅读教学的起点是引导学生对文本特殊的语言加以辨识和关注,继而对语言形式的分析展开一系列思维活动。它需要阅读主体调动各种积累和感受才能切察语言的意义和情味。而“比较”这一策略就能很好地带领学生去发现、去开掘文本特殊的语言形式,并且将其不断放大,在重点关注、聚焦体悟中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受力。
如统编本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要素之一:阅读时关注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课文《花的学校》中比比皆是:“当雷云在天上轰响,六月的阵雨落下的时候,湿润的东风走过荒野,在竹林中吹着口哨”“于是,一群一群的花从无人知道的地方突然跑出来,在绿草上跳舞、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