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运动学提高精讲练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物理运动学提高精讲练习
一、单选题(共12题;共24分)
1.在一个长1020m注满水的铸铁水管的一端敲一下,在另一端听到三次声音,第一次声音同第二次间隔
0.48s,第二次声音与第三次间隔2.32s,已知当时空气中的声速为340m/s,则铸铁中的声速为()
A. 5100m/s
B. 5600m/s
C. 4800m/s
D. 4300m/s
2.两个同学从桥头走到大桥的1/4处时,忽听背后火车鸣笛,甲转身向后以4米/秒的速度跑至桥头,火车刚好上桥;乙听到鸣笛声以4米/秒的速度立即向前跑,至桥另一头时,火车正好追上他。
则火车的速度为()
A. 4米/秒
B. 8米/秒
C. l2 米/秒
D. 16米/秒
3.有甲、乙、丙三列火车,甲车上的人看到乙车向东行驶,看到丙车向西行驶,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 甲车一定静止不动
B. 丙车可能静止不动
C. 乙车可能向西行驶,但速度比丙车慢
D. 甲车可能向东行驶,但速度比乙车慢
4.远处一迎面而来的汽车接连两次鸣笛,鸣笛时间间隔为1s,汽车的车速为声速的,人接听到两次鸣笛声的时间间隔为()
A. s
B. s
C. s
D. s
5.汽车以4m/s的速度匀速驶上长为60m的斜坡,到达坡顶后接着又以6m/s的速度从坡顶沿原路匀速返回,该汽车在上下坡全程中的平均速度是()
A. 4.8 m/s
B. 5 m/s
C. 4.25 m/s
D. 2.75 m/s
6.甲、乙两物体,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沿直线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的s-t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0-5s内,乙的平均速度为3m/s
B. 3-5s内,乙做匀速直线运动
C. 4s时,乙在甲前方5m处
D. 5s时,甲、乙两物体的速度相等
7.一辆长20m的货车,以72km/h的速度匀速通过长为100m的大桥,下列说法中()
①货车完全在桥上行驶的时间是5s
②货车完全在桥上行驶的时间是4s
③货车通过大桥所用的时间是6s
④货车通过大桥所用的时间是7s
A. 只有①④正确
B. 只有②④正确
C. 只有①③正确
D. 只有②③正确
8.甲车从M点、乙车从N点同时相向沿同一直线运动,它们的s-t图像分别如图(a)、(b)所示。
若两车相遇时,乙车距M点10米。
M、N两点间的距离为s,则()
A. v甲<v乙,s=40米
B. v甲<v乙,s=30米
C. v甲>v乙,s=40米
D. v甲>v乙,s=30米
9.甲乙两车同时从同一地点开始同方向运动,两车的s-t图像如图所示。
经过时间t后,两车相距6米,则()
A. t可能等于2秒
B. t可能等于3秒
C. t一定等于4秒
D. t一定等于6秒
10.甲、乙两车从相距20m的A、B两点同时相向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分别为v甲、v乙,甲车的s-t图像如图所示,经过10s,两车相距6m,则()
A. v甲一定为2m/s,v乙一定为0.4 m/s
B. v甲一定为1 m/s,v乙一定为1.6 m/s
C. v甲一定为2 m/s,v乙可能为1.6 m/s
D. v甲一定为1 m/s,v乙可能为0.4 m/s
11.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图象分别描述了做直线运动的两个物体A、B的运动情况,根据图象得出的信息错误的是()
A. A物体通过的路程一定比B长
B. B物体作匀速直线运动
C. A物体的速度比B快
D. B物体运动1.5s通过的距离是3m
12.下列估测最接近实际情况的()
A. 一支2B铅笔的长度约为18cm
B. 六月份河北省的平均气温约为50℃
C. 初中生跑100m所需的时间约为8s
D. 教室内一盏日光灯额定功率约为200W
二、填空题(共6题;共15分)
13.甲乙两人同时间地向东运动,运动图像如图所示。
由图可知,乙的速度v乙=________ m/s,以甲为参照物,乙向________运动(选填“东”或“西”)。
14.两辆汽车在同一平直公路上同时出发,其路程s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
由图像可知,甲车的速度________乙车的速度(选填“<”“=”或“>”),甲车的速度为________ m/s,当t=40s时,甲、乙两车相距________ m。
15.小明坐在一列从扬州开往启东的动车上,看到窗外的树向后退,他是以________为参照物的.小明想测动车的速度,在路上动车通过一座大桥,已知大桥长1000m,小明从上桥到离开桥,小明通过大桥的时间是20s,则动车速度是________m/s,已知车长150m,则动车全部通过大桥所行驶的路程是________m,所需要的时间是________S.
16.有两个同学,用下面的方法来测量小钢球运动的平均速度。
在水平桌面上的一条直线上标出A、B、C
三个点,拿一根分度值为1mm的米尺紧靠直线,A、B、C三点在米尺上对应的读数如图所示。
当小钢球贴着米尺运动经过A、B、C三点时,两同学用手表记下了小钢球经过A、B、C三点时对应的时刻,如图所示。
则小钢球在通过AB、BC和AC各段路程中,平均速度分别为:v AB=________;v BC=________;v AC=________。
17.如图停表的读数是________。
18.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其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a所示,在t0时刻该图象所围成的阴影部分的面积所表示的物理量是________。
现在有甲、乙两个物体由静止开始运动,它们运动时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b所示。
在t0时刻,甲通过的路程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乙通过的路程。
三、计算题(共2题;共30分)
19.高速公路已广泛应用ETC收费系统,这种系统是对过往车辆无需停车即能实现收费的电子系统。
如图乙是某高速公路入口处的ETC通道示意图。
现有一辆汽车在某高速路上以如图甲所示的速度计所显示的速度匀速行驶25min后到达收费站,在进入ETC收费岛区域前s1=50m处开始减速经t1=4s后运动至ETC收费岛(图中阴影区域)边界,然后再以6m/s的速度匀速通过ETC收费岛,ETC收费岛长s2=36m,不计车长。
求
(1)汽车到达收费站前匀速行驶的路程;
(2)汽车通过ETC收费岛所用的时间;
(3)汽车从减速开始电到离开ETC收费岛全过程的平均速度大小。
20.某司机驾车前行,突然发现前方70m处有障碍物。
平时司机从发现险情到刹车制动需要的反应时间为0.7s,这段时间内汽车保持原速前行了14m。
汽车制动后还要继续向前滑行20m才能停下。
(1)汽车制动前的速度是多少m/s?
(2)若司机酒后驾车,反应时间是平时的4倍,求酒后驾车汽车制动前车通过的距离?
(3)请通过计算判断汽车是否会撞上障碍物。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A
【解析】【解答】解:由v=s
t
得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时间:
t空=
s
v
空
=1020m
340m/s
=3s;
所以在铸铁中的传播时间t铁=3s﹣2.32s﹣0.48s=0.2s,铸铁中的声速:
v铁=
s
t铁
=1020m
0.2s
=5100m/s。
故答案为:A
【分析】结合声音在铁中的传播路程和运动的时间,利用速度公式求解速度。
2.【答案】B
【解析】【解答】解:根据题意得:若火车的速度为v,桥长为Lm,听到鸣笛时,火车距离桥lm;由v
=s
t 得t=s
v
;
则0.25Lm
4m/s
=1
v
﹣﹣﹣﹣﹣﹣﹣﹣﹣﹣﹣﹣﹣①
(L+1)m
v =0.75Lm
4m/s
﹣﹣﹣﹣﹣﹣﹣﹣﹣﹣﹣﹣②
由①②联立可解得:v=8m/s
故答案为:B。
【分析】假设火车的速度和桥的长度,利用速度公式列方程求解速度即可。
3.【答案】A
【解析】【解答】解:(1)甲车上的人看到乙车向东行驶,有以下情况:
①甲车静止不动,乙车向东行驶;②甲车向西行驶,乙车向东行驶;③甲乙两车都向东行驶,甲车的速度小于乙车的速度;④甲乙两车都向西行驶,甲车的速度大于乙车的速度;(2)甲车上的人看到丙车向西行驶,有以下情况:①甲车静止不动,丙车向西行驶;②甲车向东行驶,丙车向西行驶;③甲丙两车都向西行驶,甲车的速度小于丙车的速度;④甲丙两车都向东行驶,甲车的速度大于丙车的速度。
(3)若丙车静止不动,则甲车一定向东运动,此时乙车也向东运动,但速度比甲车快。
综上分析可知,A不符合题意,BC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判断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首先要看选择谁做参观物,其次看这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是否发生了改变。
4.【答案】B
【解析】【解答】解:v车=1
10
×340m/s=34m/s,v声音=340m/s,
设第一次鸣笛的时间为t1,由v=s
t ,车第一次鸣笛人听到鸣笛声的时间t1=
s
v
声
而同时经过1秒后车前进距离s2=v车×t1=34m/s×1s=34m,
汽车鸣笛后,人听到鸣笛声的时间为:t'=s−34m
v
声
,
由于两次鸣笛的时间间隔为1s,则人接听到两次鸣笛声的时间间隔为:
t''=1s﹣(
s
v
声
﹣
s−34m
v
声
)=1s﹣34m
340m/s
=0.9s=9
10
s。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汽车的车速为声速的1
10
,先算出v车,再根据两次鸣笛的时间间隔为1s,利用汽车鸣
笛后,人听到鸣笛声的时间为:t'=s−34m
v
声
,可求出人接听到两次鸣笛声的时间间隔为1s﹣(
s
v
声
﹣
s−34m
v
声
).
5.【答案】A
【解析】【解答】解:汽车上下坡通过的总路程:s=2×60m=120m;
由v=s
t 得,上坡时所用的时间:t1=
s1
v1
=60m
4m/s
=15s;
下坡所用的时间:t2=s2
v2
=60m
6m/s
=10s;
全程所用的总时间:t总=t1+t2=15s+10s=25s;则汽车在上下坡全程中的平均速度为:
v=
s
t
总
=120m
25s
=4.8m/s。
故答案为:A
【分析】利用速度计算公式v=s
t
进行计算即可,注意路程、时间的对应.
6.【答案】A
【解析】【解答】AB.由图可知,0~3s内乙做匀速直线运动,乙运动的距离是15m,3~5s内,乙处于静
止状态,0~5s,乙的平均速度v乙= s
乙
t
=15m
5s=
3m/s
A符合题意,B不符合题意;
C.甲做匀速直线运动,甲的速度v甲= s
甲
t
甲
=
15m
5s
=3m/s
4s时,甲运动的距离s甲1=v甲t1=3m/s×4s=12m 4s时,乙运动的距离s乙=15m
4s时,乙在甲前方Δs=s乙-s甲1=15m-12m=3m C不符合题意;
D .5s 时,甲的速度是3m/s ,乙是静止状态,速度不同,D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
【分析】根据路程和时间的比值计算速度,根据图像判断物体运动的路程。
7.【答案】 D
【解析】【解答】货车的速度v=72km/h=20m/s ①②货车完全在桥上行驶的路程s 1=100m-20m=80m 货车完全在桥上行驶的时间t 1= s 1v
=80m 20
m/s
=4s
故①错误,②正确;
③④货车通过大桥的路程s 2=100m+20m=120m 货车通过大桥所用的时间t 2= s 2v
=
120m
20m/s
=6s
故③正确,④错误。
故答案为:D 。
【分析】根据桥长和车长,结合速度计算时间。
8.【答案】 B
【解析】【解答】根据图可知,当时间是6s 时,甲的路程是6m ,甲的速度为 v 甲=s 甲
t 甲
=
6m
6s
=1m/s
根据图可知,当时间是6s 时,乙的路程是12m ,乙的速度为 v 乙=s 乙
t 乙
=12m
6s
=2m/s
所以甲比乙运动得慢;由题意知相遇时甲车运动的路程为10m ,所以相遇的时间是 t =s
1
v 甲
=10m 1
m/s
=10s
乙车运动的路程为 s 2=v 乙t =2m/s ×10s =20m M 、N 两点间的距离为 S =S 1+S 2=10m +20m =30m 故答案为:B 。
【分析】根据路程和时间的比值计算速度,利用两车的距离和速度分析距离大小。
9.【答案】 D
【解析】【解答】由图可知 v 甲=
s 甲t
=
8m 4s
=2m/s v 乙=
s 乙
t =6m 6s =1m/s 经过时间t ,两车相距6m ,根据公式 s =vt s 甲
′−s
乙
′=v 甲t −v 乙t =2m/s ⋅t -1m/s ⋅t=6m
解的t=6s 。
故答案为:D 。
【分析】根据路程和时间的比值计算速度,根据速度差和路程差,计算时间。
10.【答案】 D
【解析】【解答】由图知道,甲车的s-t图像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且t=12s时对应的路程是12m,所以,
由v=s
t 知道,甲的速度v甲=
s
甲
t
甲
=12m
12s
=1m/s
又因为经过10s,两车相距6m,即s=20m−6m=(v甲+v乙)t
解得乙的速度是v乙=0.4 m/s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路程和时间的比值计算速度,利用路程差可以分析速度差,可以计算速度大小。
11.【答案】A
【解析】【解答】解:A、根据公式s=vt可知,物体通过的路程与物体的速度和运动时间有关,时间不确定,所以无法比较两物体通过的路程,A错误,符合题意;
B、乙图是B物体的s﹣t图象,由图象可知,B物体通过的路程与时间成正比,所以B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B正确,不符合题意;
C、甲图是A物体的v﹣t图象,由图象可知,A物体的速度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所以A物体做匀速直
线运动,且A物体的速度v A=3m/s,由乙图可知B物体的速度v B=s
t =4m
2s
=2m/s,所以A物体的速度
比B快,C正确,不符合题意;
D、B物体运动1.5s通过的距离为s B=v B t B=2m/s×1.5s=3m,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通过的路程和时间、速度有关,速度保持不变是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
12.【答案】A
【解析】【解答】解:A、中学生伸开手掌,大拇指指尖到中指指尖的距离大约18cm。
一支2B铅笔的长度与此差不多,在18cm左右。
A符合题意;
B、六月份河北省气温虽然炎热,但最高气温不超过40℃,所以平均气温远低于50℃.B不符合题意;
C、男子百米世界纪录略小于10s,中学生百米成绩不可能小于10s,一般在15s左右。
C不符合题意;
D、家用电风扇的功率约40W,教室中日光灯的功率与此差不多,在40W左右。
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该题目考查的是物理学中常见物理量的估计,平时注意积累记忆即可。
二、填空题
13.【答案】2;西
【解析】【解答】由图乙知,乙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v=s
t =4m
2s
=2m s⁄由甲图知,甲做匀速直线运
动,速度为3m s⁄,比乙的速度大,若以甲为参照物,乙相对于甲向西行驶。
【分析】利用路程和时间的比值计算速度;根据速度大小,判断物体间的相对运动。
14.【答案】>;20;200
【解析】【解答】由图得出甲乙两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在t=50s时,甲车行驶的路程s甲=1000m,乙车
行驶的路程s乙=700m,甲车的速度v甲= s
甲
t
甲
=
1000m
50s
=20m/s
v乙= s
乙
t
乙
=
700m-200m
50s
=10m/s
v甲>v乙由图可知,行驶20s时甲车追上乙车,当t=40s时,甲车行驶的路程
s′甲=800m-400m=400m
乙车行驶的路程s′乙=600-400m=200m
Δs=s′甲-s′乙=400m-200m=200m
【分析】利用路程和时间的比值计算速度。
15.【答案】自己(或动车);50;1150;23
【解析】【解答】小明以自己(或动车)为参照物时,车窗外的树木与自己(或动车)之间的相对位置是不断变化的,所以观察到树木是运动的;
动车的速度:v=s
桥
t
=1000m
20s
=50m/s;
由题意知,动车全部通过大桥所行驶的路程:
s=s桥+s车=1000m+150m=1150m;
故答案为:自己(或动车);50;1150;23。
【分析】(1)根据被研究的物体和选定为参照物的物体之间发生位置变化,被研究的物体是运动的,否则是静止的,进行判断;
(2)
根据大桥的长度和通过大桥的时间,利用公式v=s
t
,可求出动车速度;根据动车全部通过大
桥所行驶的路程是大桥长和车长之和,求出动车全部通过大桥所行驶的路程;再利用公式t=s
v
,求出动车全部通过大桥所需要的时间。
16.【答案】0. 03 m/s;0. 02 m/s;0. 024 m/s
【解析】【解答】AB段的路程S AB =36.5cm-6.5cm=30cm;小球从A到B的时间t AB
=5h52min5s-5h51min55s=10s;小球从A到B的平均速度V AB =S AB/t AB=30cm/10s=3cm/s=0.03m/s;
BC段的路程S BC =66.5cm-36.5cm=30cm;小球从B到C的时间t BC =5h52min20s-5h52min5s=15s;小球从B
到C的平均速度V BC =S BC/t BC=30cm/15s=2cm/s0.02m/s;
AC段的路程S AB =66.5cm-6.5cm=60cm;小球从A到C得时间t AC =5h52min20s-5h51min55s=25s;小球从A
到C的平均速度V AC =S AC/t AC=60cm/25s=2.4cm/s0.024m/s。
故答案为:0.03m/s;0.02m/s;0.024m/s。
【分析】计算不同路段的速度时,要利用相应的路程和时间的比值计算速度的大小。
17.【答案】4分38秒
【解析】【解答】停表的读数分两部分,内部的小盘,单位是分钟,外部的大盘,单位是秒,从小盘看,指针
在4至5中间外一点,故读4分钟,外盘要读着38秒而不是8秒,因为要看小盘的指针在中间外一点。
故答案为:4分38秒
【分析】内盘与外盘的单位不同,内部的小盘单位是分钟,不是秒。
18.【答案】路程;小于
【解析】【解答】图象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速度,则由图a可知,在t0时刻该图象所围成的阴影部分的面积所表示的物理量是路程;
由图b可知,甲在t0时刻之前速度一直小于甲的速度,在t0时刻,甲乙两车速度相等,t0时刻之后,速度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甲、乙两个物体由静止开始运动,运动时间相同,
根据v=s
t
可知,在t0时刻,甲通过的路程小于乙通过的路程。
故答案为:路程;小于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时间速度图像,先看懂图像中横坐标表示的物理量,纵坐标表示的物理量,灵活应用速度公式及变形进行解题。
三、计算题
19.【答案】(1)解:如图甲所示,汽车行驶的速度为90km/h,汽车到达收费站前匀速行驶的路程
s=vt=90km/h×25× 1
60
h=37.5km
(2)解:汽车通过收费岛所用时间
t2= s2
v2=36m
6m/s
=6s
(3)解:通过收费站的平均速度
V’= s1+s2
t1+t2=50m+36m
4s+6s
=8.6m/s
【解析】【分析】(1)根据汽车的仪表盘,读取车速;(2)根据路程和速度的比值计算时间;
(3)利用总路程和总时间的比值计算平均速度。
20.【答案】(1)解:汽车制动前的速度:
v=s
t =14m
0.7s
=20m/s
答:汽车制动前的速度是20m/s
(2)解:司机酒后驾车的反应时间:
t′=4t=4×0.7s=2.8s,
由v=s
t
得,汽车匀速运动阶段行驶的距离:s′=vt′=20m/s×2.8s=56m
答:酒后驾车汽车制动前车通过的56m
(3)解:s总=s′+s减=56m+20m=76m;
由于s总=76m>70m,因此汽车将撞上障碍物
答:汽车会撞上障碍物。
【解析】【分析】(1)根据路程和时间的比值计算速度的大小;(2)利用速度和时间的乘积计算路程;
(3)根据路程之和,分析是否有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