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美术课程文化的几点思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美术课程文化的几点思考
摘要:美术课程文化要有民族性和时代性;美术课程文化重在“以生为本”;美术课程文化应使学生认识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差异性,人类社会的丰富性,塑造人完善与自由的心灵;美术课程文化最终的价值:关注生活教育,体验生命的深度与理想的高度。
关键词:美术课程文化民族性和时代性以生为本生活教育
美术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美术课程文化要有民族性和时代性;美术课程文化重在“以生为本”;美术课程文化应使学生认识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差异性,人类社会的丰富性,塑造人完善与自由的心灵;美术课程文化最终的价值:关注生活教育,体验生命的深度与理想的高度。
一、美术课程文化要有民族性和时代性
新的美术课程标准,对弘扬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民族民间文化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并作为一种对立统一的关系与多元文化观相提并论。
要培养学生对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的认同和热爱,首先美术教师对中华传统文化和民族民间文化要在感情上认同,在知识上理解,然后才能贯彻于教学当中。
如教授《我造的花园》这一单元时,通过多媒体展示了全国最美乡村——家乡梁垛镇临塔村快速发展的现状,让学生在直观中感受到村庄人杰地灵、民风淳朴,文化底蕴深厚,是古老而美丽的神话传说“天仙配”的起源地,七仙女离别董永上天庭弃子之地——“舍子头”位于该村境内,村庄按照三星级“康居乡村”标准建设整治,打造了具有园林风貌的生态绿化宜居村……激发学生对我们居住的乡村的亲切和兴奋之情,感受到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气息。
在教授《我们的运动会》这一单元时,通过游戏,让学生充分体会拉拉队的心情,增强集体主义团
结意识。
在引导学生创作比赛跑之前,结合雅典奥运会,欣赏刘翔飞奔的照片,体会国家、民族的自豪感。
让学生懂得比赛跑要有顽强的意志,增强组织纪律性,从小要树立为国争光、为中华民族赢得尊严的崇高品德。
通过创作《我们的奖牌》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荣誉感,让学生初步懂得在奖牌的背后浸润着爱国主义精神、拼搏精神和团队精神。
在奥运会上,中国健儿为国赢得了许多金、银、铜牌,使祖国获得了荣誉。
通过努力地丰富课型和教学方式,增强课堂教学的生动性,从中渗透民族精神教育,帮助学生理解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再比如我校地处东台近郊,学生对东台发绣(图2)、溱湖刻纸(图3、4)等本地工艺美术略有了解,但由于驰名中外的东台发绣制作材料昂贵、制作工艺步骤繁琐、要求较高,以及制作的工期较长,不便于学生在课堂上完成。
因此,我们将东台发绣的实际制作舍弃,而是在校本课程的欣赏评述框架内编入发绣赏析。
对于学生在课桌上先涂鸦,然后用小刀或圆规针尖在桌面上刻出卡通造型,进行辨证的分析:这种现象虽不太文明,却能让学生得到宣泄性的展示,从制作的“作品”来看,学生的造型、创作能力较高。
由此教者因势利导,将此内容作为校本课程“雕刻”篇中的教材内容。
此举既作为义务教育教科书木刻画的延续,又对学生进行了思想品德教育,增强了学生的审美情趣。
二、美术课程文化重在“以生为本”
倡导有效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积极的、自主的参与和合作中获得进步和发展。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课程的教学内容,在每个阶段都安排学生的活动内容,包括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
自主学习是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的学习形式之一。
要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就必须最大可能地创设让学生参与到自主学习中来的情境与氛围。
自主学习中的讨论就是其中典型的代表。
学生在集体学习和讨论中成为主体。
通过在讨论中发表自己的看法,获得多项的信息交流,提供更多的思考方向。
教师要指导学生对别人的观点进行分析、评价,对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来说,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
合作学习
是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另一种学习形式,课前教师应先根据学生的差异组建各小组,也可以是学生间自由组合教师适当调配。
组长采取轮换制,给每个学生以改变角色和锻炼的机会。
在教学中优化教学组织形式和方法,创设学生参与探究合作的时空,让学生动起来,让学生观察、让学生思考、让学生表述、让学生动手动脑、让学生拿出自己满意的作业来。
如在外国美术作品欣赏教学时,可这样设计:(一)创设自主学习的情境与氛围:同学们,学习的最高境界是把它作为一种享受,享受学习,快乐学习才会拥有快乐的人生。
今天,我们将以比赛的形式完成本课的任务,让我们共同进入“快乐大本营”。
然后宣布比赛规则和奖项设置:1、快乐合作团队一个,快乐个人奖若干;2、最积极发言的同学、爱思考的同学、善于提问的同学、表达能力最强的同学等若干名。
(二)先展示学习目标,再展示自学问题,结合自己课前收集的资料,自主探究解决,而疑难问题则通过小组讨论等合作学习来解决。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创造一个适合他们各自发挥才能的机会,引导学生“求异”,给学生更大的自由度。
同时教师的身份必须明确,是小组合作学习的目标制定者、程序的设计者、情景的创设者、讨论者、协调者、鼓励者和评价者。
三、美术课程文化应使学生认识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差异性,人类社会的丰富性,塑造人完善与自由的心灵。
新课改十分关注学生的情感生活和情感体验及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培养,努力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情感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
例如:在风景画的教学时,让学生认识到绘画艺术的内容是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的事物,从而引发学生注意观察生活和提高在生活中发现绘画题材的能力,引导学生对家乡、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在动物画的教学时,让学生在画中蕴含着对人类的朋友——动物的关爱,它们和人类一起生活在地球上,拥有共同的家园;在人物画的教学时,使学生在画中能寄托对师长、朋友、同学及亲人的深情,以情带画,让学生学习美术就不再是任务,是一种乐趣和享受。
在静物画的教学时,使学生通过静
物画的欣赏、练习,去感悟物质的生命存在,如第13册《身边的物品》要求学生能够理解艺术家通过静物画的创作,表达一定的主题,倾诉自己的情感;在色彩画的教学时,如第13册《情感的记录》要求学生在提高用单色表现身边物品的同时,用色彩去丰富画面效果,去表达自己的情感,更接近自然和生活,其静物的内容还是以学生经常能接触到的、易于表现的,并具有一定情趣的物品,如花卉、水果、餐具等。
四、美术课程文化最终的价值:关注生活教育,体验生命的深度与理想的高度。
新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
”由此我们看到,美术无论是“教”还是“学”都可以从生活和学生的感受出发,教师创设生活情景进入课堂教学,让学生在非常轻松的状态下学习和体验,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自由的发挥,所学的知识不但“活”、“牢”,而且能“用”。
如:《体积与空间中的生命》一课中。
要求学生收集生活中的废旧材料,设计并制作出有创意的,可以运动或发光、发声的立体造型,生活用品或活动模型。
完成后的大型立体造型可以美化学校,小型立体造型可以美化教室或家庭,生活用品可以运用于家庭或作为礼品赠送朋友。
《人类的朋友》一课中,课前要求学生观察和收集动物资料,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结构特点及动物表现的技法,然后尝试用线造型的表现手段来临摹和写生动物。
在进行美术教学的过程中,还可以穿插讲一些人与动物的故事,来激发学生热爱科学、探索自然的意识,增强学生爱护动物、保护动物的故事。
总之,美术课程文化建设得让学生以获取知识、能力、人格以及学习经历等一切活动的精神产物,是学生主动学习过程中所呈现出来的所特有的价值认同与价值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