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史》期末考试简答题考试范围整理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教育史》考试范围简答题整理版
第一章:原始社会的教育
一、原始社会教育的特点:
1、教育不是专门的社会活动:与生产劳动结合紧密,还没有固定的场所和教师。

由生产和生活经验丰富的老人,结合着社会生产劳动、社会生活的实践,把生产经验、技能及一些生活常识,直接传给下一代社会成员自觉地接受教育,成长为符合社会要求的人。

2、方式原始:言传身教,口耳相传,模仿为主。

3、局限性与发展性:内容简单,在变化中。

原始教育内容十分简单,基本限于一些原始的生产劳动、社会生活、宗教活动方面的内容,但虽社会经济发展,社会生活的不断丰富,原始社会的教育内容也呈动态发展。

4、公共性和社会性:相对公平。

整个原始社会所要求的,全体社会成员都要学习,而进行教育也是社会公众的事情,同时,由于原始社会财产共有,不存在阶级和阶级对立,社会成员都平等地接受一定的教育。

第二章:夏商周的教育
一、简述六艺:
(1)“六艺”教育的内容:
礼、乐、射、御、书、数。

①礼、乐。

礼是指周礼,类似政治伦理课,范围十分广泛,涉及政治、伦理、道德、礼仪等各个领域,包括了整个宗法等级世袭制度、道德规范和仪节。

乐教也是西周官学中的主要科目,类似综合艺术课。

当时乐的概念是非常宽泛的,它包括音乐、诗歌、舞蹈等,实际上是各门艺术的总称。

礼乐教育成为西周六艺教育的中心。

②射、御。

类似军事训练课;射指射箭的技术;御,指驾驭马拉战车的技术。

③书、数。

类似基础文化课;书是文字;“数”是指计算。

(2)“六艺”教育的影响:
①是西周教育的内容和标志,
②符合教育规律的历史经验,对其后的教育家的思想产生了重要影响,对整个封建社会的教育也影响至深。

(3)“六艺”教育的特征:
①既重视思想道德,也重视文化知识;
②既注意传统文化,也注意实用技能;
③既重视文事,也重视武备;
④既要符合礼仪规范,也要求内心情感修养。

第四章秦汉时期的教育
一、简述王充的教育思想
王充,是东汉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和教育家。

他出身“孤门细族”,王充不崇拜权威,怀疑神学化的儒学,广泛阅读百家之书,采取批判态度,独立钻研。

王充的著作现存的仅有《论衡》,他对教育作用,教育目的、内容和学习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1)人性论与教育目的观
王充与董仲舒类似,也把人性分为三种:有生来就善的,是中人以上的人;有生来就恶的人,是中人以下的人;有无善无恶,或善恶混杂的人,是中人。

但人性的善恶,并非受命于天,而是由自然的“气”构成的,人性“秉气有厚薄,故性有善恶”。

他认为生来就善或恶的人很少,绝大多数是中人,中人之性可以通过教育使之定型。

生来就恶的人也可以通过教育使恶为善。

总之,在他看来,人的善恶在于教育。

因此,他特别强调统治者应该重视教育,发挥教育在治国化民中的重要作用。

(2)教育的培养目标
王充理想的培养目标是“鸿儒”。

他把人才分为四个层次:第一是“鸿儒”,能独立思考,著书立说;第二是“文人”,独立思考能力略逊,但文才尚佳,善于写一般的奏章公文;第三是“通人”,文笔谈不上,但能博览古今,知识渊博;第四是“儒生”,连博览也谈不上了,只能掌握一门专业(一经),从事教学而已,这是人才的最低档次,只比没文化的俗人强一点。

可见王充特别推崇研究能力和创新意识,其次是文才,再其次才是知识的渊博程度,最看不起专经传授的教师。

这固然是出于他对当时经学教育的强烈不满,但轻视一般传授知识的教师,也是片面的。

(3)教育内容
王充认为,不能仅学儒学,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思想僵化,思路狭窄;他认为凡是人类社会遗留下来的一切文化知识都应当学习,应当“博通百家”。

(4)论学习
1.学知与闻见
谶纬神学迷信“圣人”,认为“圣人”的知识是先天具有的,由“不学自知,不问自晓”的能力,王充对此提出反驳,认为知识是在学习和积累经验的基础上才有的。

2.思考与求是
针对当时的人迷信书本、古经而提,认为书中的知识不一定都是真理,分辨知识真伪的一个有效办法就是思考并到实践中检验。

3.问难与距师
这是对当时儒者“好信师而是古”的盲从、迷信学风进行了尖锐的批评。

他强调治学一定要有“问难”精神。

问难不同于一般不明白时的提问,而是质问,提问者是经过个人思考,有自己的看法的。

问难的对象没有限制,甚至可以是圣贤。

说明圣贤也不可能事事正确,也并非每句话都无懈可击。

而弟子当时不知问难,后人又盲目附和,使义理不明,损害的正是圣贤之道。

“距师”,即与师保持距离,也就是不能完全附和老师,要有自己的思考和见解。

距师并不是拒师,王充更没有彻底否定孔子等圣贤的意思,他提倡的是追求学术真谛的精神,是勤于思索、实事求是的态度。

在当时独尊儒术及师道尊严盛行的环境下,更是具有反潮流的突出意义。

第五章魏晋南北朝
1.九品中正制的优点和不足,其影响如何?
优点:梁朝史学家沈约说它是“盖以论人才优劣,非谓世胄高卑”。

魏晋初期,中正官由朝廷任命,他们在考察品评本地人物时,还比较注意人才的优劣和舆论的褒贬。

加上九品正中制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形成的有中正品评和吏部授官的体系,两者各自独立,相互制衡,能够防止走后门、任人唯亲等腐败现象发生。

因此,刚开始,九品中正制的确做到了曹操所提倡的不拘贵贱,唯才是举,赢得了时人的好评。

(人得其所,才适其用)九品中正制的优点在于设置了比较科学的选拔人才的体系,系统化的体系应用在实际操作当中方便中央自上而下的管理。

同时,九品中正制也有效安抚了世族的不满情绪,维护了统治阶级利益的统一性。

特别是在曹丕刚刚建立魏朝初期,稳固了人心,维护了朝廷上下团结一心的稳定局面,是顺应时代潮流的重大举措。

弊端:1.人才集中中央;2.难以识别人才;3.考察选举混乱;4.助长门阀政治“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虽然名为中正,其实不中不正”、“贵贱士庶,划分清楚”
(天下凶凶,但争品位,不闻推让)
由于汉朝选才之权集中在皇帝、中央和地方高官之手.当时被举者占四分之三是现任官吏,造成平民儒士中之优秀人才被拒之门外.特别在东汉后期,任人唯亲、唯财、唯势,权门势家把持察举的结果,令流弊百出,察举制度亦因此遭到极大的破坏.汉时期对被举者年龄的限制,普遍偏高,这并不一定是好现象,因为此举无疑是对于青年才俊仕途的压抑.
魏晋时充当中正者一般是二品,二品又有参预中正推举之权,而获得二品者几乎全部是门阀世族,故门阀世族就完全把持了官吏选
拔之权.于是在中正品第过程中,才德标准逐渐被忽视,家世则越来越重要,甚至成为唯一的标准,到西晋时终于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局面.
影响:它上承两汉察举制,下启隋唐之科举,在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乃中国封建社会三大选官制度之一,从曹魏始至隋唐科举的确立,这其间约存在了四百年之久。

2.简述颜之推的教育思想
颜之推(531一约595)字介,南北朝时梁人。

祖籍琅琊临沂。

其家世传《周官》、《左氏》学,早承家业,博览群书。

曾任梁朝散骑常侍、北齐黄门侍郎、北周御史上士,隋朝太子学士等官职。

他是当时著名学者,长于文词、音韵、训治、校勘之学。

著有《颜氏家训》二十篇,后人以为家教规范,流传极广,在古代教育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一、关于家庭教育
颜之推极为重视家庭教育,这是因为,当时官学衰落,家庭教育成为士族教育的重要方式。

为维护士族的社会地位和儒学传统,他总结了自己一生关于士大夫立身、治家、处事、为学的丰富经验,以教育子孙,形成了他的教育主张。

(一)实施早期教育
他认为家庭对儿童的教育应及早进行,最好从胎教开始。

纵然做不到胎教,也要及早从幼儿教起。

他说:“人生小幼,精神专利,长成以后,思虑散逸,固须早教,勿失机也。

”婴幼儿时期是教育的最佳期,这时施加教育“使为则为,使止则止。

比及数岁,可省笞罚”。

幼年时期,性情纯洁,未染恶习,比较容易接受
影响,可塑性大,养成好的行为习惯,可以免去以体罚纠正恶习的工夫。

他认为,俗语说“教儿婴孩”这话是对的
(二)把爱子和教子结合起来,反对溺爱,偏爱
他认为疼爱孩子是人之常情,但如何正确处理爱与教的关系却无共同认识。

他认为教子切不可溺爱,不可“无教而有爱”,如果“饮食运为,恣其所欲。

宜诫反奖,应诃反笑”,一旦养成习惯,再进行纠正制止,将会“捶挞至死而无威,忿怒日隆而增怨,逮于成长,终为败德”。

他强调教子要严,甚至可用“楚挞,惨其肌肤”,主张对于子女要爱得其所,爱得其法,把爱护子女和教育子女结合起来,就可获得“父母威严而有慈,则子女畏威而生孝矣”的效果。

他在反对对子女溺爱的同时,也反对偏爱子女。

他说:“人之爱子,罕亦能均,自古及今此弊多矣。

贤俊者自可赏爱。

顽鲁者亦当矜怜。

有偏宠者,虽欲以厚之,多所以祸之。

”偏爱子女也是溺爱的表现,除对被偏爱的子女会产生上述溺爱的各种恶果外,还会引起不被偏爱的子女的强烈反感和抵触情绪,还会造成子女间的矛盾,甚至导致骨肉相残的悲剧。

颜之推这种强调爱与教结合的主张是正确的,但用体罚以教子的方式,则是不可取的。

(三)父母应以身作则,注意环境习染对子女的影响
他认为父母应善于以身作则,作出榜样,供子女仿效,这非常重要。

他说:“夫风化者,自上而行下者也.自先而施于后者也。

”上辈品德作风好,下辈处于这样的家庭中.会随风而化。

要求子女成为孝子,首先父母应成为慈父慈母;要求子女语言正确,首先父母的语言必须正确,否则将对子女产生不好影响。

与此相联系,他还强调环境习染对子女的影响。

他说,“人在年少,神情制定,所与款押,熏渍陶染,言笑举动,无心于学,潜移暗化,自然似之。

……是以与善人居,如人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与恶人居,如人鲍鱼之肆,久而自臭也。

”因此他要求必须审慎地看待子女左右的人,以防导入歧途。

慎重地选择师友,发挥教育的积极影响,潜移默化,是家庭教育的一条重要原则。

二、关于士大夫教育
(一)揭露士大夫教育的腐朽空泛
颜之推出身于士族,在士族社会中生活,但他对于当时士族子弟依仗门第高贵,游手好闲,不学无术,庸碌无能,知识浅薄,即使读一些经书,也只能“空守章句,但确师言,施之世务,范无一可”的风尚,极为愤慨,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

他说:“或因家世余绪,得一阶半级,便自为足,全忘修学;及有吉凶大事,议论得失,蒙然张口,如坐云雾,父私宴集,谈古赋诗,塞墨低头,欠伸而已。

……明经求第,则顾人答策。


他认为当时士大夫教育严重脱离实际,培养的人缺乏任事的实际能力。

有的虽能品评人物但“及有试用,多无所堪。

居承平之世,不知有丧乱之祸;处庙堂之下,不知有战阵之急;保俸禄之资,不知有耕嫁之苦;肆吏民之上,不知有劳役之勤,故难可以应世经务也”。

有的虽可著书写文,但“博士贾驴,书券三纸未有驴字”。

食古不化,烦琐而不得要领。

他对这种腐朽空泛的士大夫教育和浮伪之弊,揭露犀利,批判深刻,切中要害,垂戒后世,在中国古代教育史上很有影响。

(二)培养“德艺周厚”的专门人才
颜之推认为教育要为国家培养实际有用的人才。

他经长期观察,认为国家政事需要六种人才:一是朝廷之臣,二是文史之臣,三是军旅之臣,四是藩屏之臣,五是使命之臣,六是兴造之臣。

对个人来说,要成为六方面全才是困难的,那就应受专才教育,将来专搞一职。

但不论哪一类人才的培养,全要做到“德艺周厚”,
这是对人才的基本要求。

其“德艺”的基本内容,除强调儒家五经外,还主张兼及“百家之书”并要求广泛接触社会实际生活,应学习农、工、商、贾各种技艺和知识,包括书、画、数、琴、棋、射、投壶等,以及农业生产知识;主张“涉务”增广生活经验,注重经世致用的知识。

他的这种士大夫教育主张与当时士大夫教育现实形成鲜明对立,表现了他的独到见解,是有一定积极意义的。

三、论学习
颜之推身为士族之后,深受家业熏陶,加之自己博览群书,好学不倦,学问之长终有所成。

他吸取前人治学经验,结合自己体会,提出许多关于学习的重要见解,对于在学生徒或自学成才者,无不具有指导意义。

(一)学习目的在于修身利行
颜之推强烈反对当时士人学习只为夸夸其谈或博取一官半职,而主张“夫所以读书学问,本欲开心明目,利于行耳”[13]。

譬如性情素骄奢,素鄙吝,或素爆悍的,要使其心有所知,目有所见,心开目明,自可有利于改正自己的缺点。

如果心无所知,目无所见,而要他能行是不可能的。

只能言,不能行,学与不学是一样的。

学习目的就在于“修身利行”即“修身以求进”,“行道以利世”[14]由他借古人来批判当时上大夫的学习目的说:“古之学者为己,以补不足也,今之学者为人,但能说之也;古之学者为人,行道以和世,今之学为己,修身以求进。

夫学者犹种树也,春玩其华,秋登其实,讲论文章,春华也,修身利行,秋实也。


[15]
(二)早教与晚学
颜之推认为,人的一生都要珍惜时光,不失时机地刻苦努力学习。

自幼“固须早教”,及至成者,体性稍定,尤应抓住时机,加倍努力学习、磨炼,以成就一种事业。

如果早年遭遇坎坷,失掉学习机会,“犹当晚学,不可自弃”。

他指出不少古代名人如曾子、荀卿、公孙弘等都是“早迷而晚痛”,“老而弥笃”,终有所成。

因此他说:“幼而学者如日出之光,老而学者如秉烛夜行。

”[16]这种思想是十分可贵的。

(三)虚心与勤勉
颜之推认为学习活动是要“多智明达”,“所以求益”补自己的不足,因此他强调要有虚心的态度,不能稍微有一点学问便自高自大起来。

他说:“见人读数十卷书,便自高大,凌忽长者,轻慢同列……如此以学自损,不如无学也。

”[17]他还强调学习要勤勉努力,反对“高谈虎论,左琴右书”,反对“优闲”。

他认为即使迟钝的人,只要勤学不倦,也可以达到精通和熟练的程度,“钝学累功,不妨精熟”。

他认为只有勤勉,才能“博学”;只有勤勉,才能对知识“皆欲根寻,得其原本”。

他这种主张虚心和勤勉的学习态度的论述,是有价值的。

(四)眼学和切磋
颜之推从其治学体会出发,认为学习最重要的是不要道听途说,专信“耳受”,主张“眼学”,即亲眼直接观察获得知识。

他说:“谈说制文,援引古昔,必须眼学,勿信耳受。

”[18]在他看来,专靠耳闻得来的学问是值得怀疑的,耳闻未实,眼见为真。

他还主张“好问”和“切磋”,推崇《学记》中的“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的说法,提倡在师友间互相切磋。

切不可“闭门读书,师心自是”。

他认为在学习上好问求教,与良师益友共同切磋研究,相互发明,能够较快地增进知识而避免错误。

第七章宋元时期
1.简析北宋的三次教育改革。

(1)第一次兴学:范仲淹在宋仁宗庆历四年主持的,史称“庆历兴学”。

兴学内容主要有三:①令州县立学,规定应试科举的士人须在学校习业300日,方许应举。

这项措施旨在避免学校流于形式,沦为单纯培训应试举人的场所,进而保障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

②改革科举考试内容,罢帖经和墨义,着重策论和经学。

③振兴太学,将胡瑗的“苏湖教学法”引进太学,创立分科教学和学科的必修、选修制度,体现对当时教育空疏、流于形式的批判。

庆历新政实施不过一年多,便在旧官僚权贵集团的强烈反对下失败,兴学也告夭折。

但毕竟促成了宋代学校教育的兴起,一些改革措施对后世也有重大影响。

(2)第二次兴学:王安石在宋神宗熙宁年间主持的,史称“熙宁兴学”。

其具体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改革太学,创立“三合法”。

②扩建和整顿地方官学。

一是设置学官全权负责管理当地教育,地方当局不得随意干预学校事务。

朝廷还为地方学校拔充学田,从而在物质条件上为州县学校的维持提供了保障。

③恢复与创立武学、律学、医学等专门学校,以培养具有一技之长的人才。

④编撰《三经新义》,作为统一教材。

为了统一经学,熙宁六年设经义局,王安石亲自修撰《诗》、《书》、《周礼》三经义。

由朝廷正式颁行,成为官方考试、讲经所依据的标准教材。

(3)第三次兴学:蔡京在宋徽宗崇宁年间主持的,史称“崇宁兴学”。

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全国普遍设立地方学校。

至此,形成了遍布全国州县的学校网络,无论在数量上、规模上,还是在分布的范围上,都远远地超过了以往任何一次兴学。

②建立县、州、大学三级相联系的学制系统。

县学考生考试升州学,州学学生再根据成绩升入太学的不同舍,成绩上者升上舍,中者升下等上舍,下者升内舍,其余升外舍。

③扩建太学。

④罢科举,改由学校取士。

2. 简述朱熹的教育思想
(1)朱熹与《四书章句集注》
朱熹,字元晦,生于福建,是南宋著名的理学家,一生主要从事学术活动和教育事业。

他还编撰了很多书籍,其中影响最广、最深的是《四书章句集注》(简称《四书集注》或《四书》),包括《大学章句》、《中庸章句》、《论语集注》和《孟子集注》。

(2)“明天理,灭人欲”与教育作用
“明天理,灭人欲”与教育作用
宇宙万物是由“理”和“气”两种因素构成的。

“理”是精神性的范畴,是创造万物的本源,是第一性的。

“气”是物质性的范畴,是构成万物的材料,是第二性的。

人和万物一样,是理与气结合而成的,人性的主流,禀受于“理”的部分,就是“天命之性”。

天命之性是纯然至善的,是超越个体而普遍存在的。

理和气结合在一起,就体现为“气质之性”。

气质之性有善有恶,清明至善即为天理,昏浊不善则为人欲。

圣人之性清明至善,不教而自善。

贤人之性次于圣人,通过教育也可达到“无异于圣人”的地步。

中人之性则善恶混杂,界于君子和小人之间,“教化之行,挽中人而进于君子之域;教化之废,推中人而堕于小人之涂。

此外,朱熹还认为人心也与人性有关,就一般人的内心而言,都有”人心“和”道心“两种成分。

”道心“体现天理,”人心“体现人欲,道心是被包在人心里面
的。

教育的作用就在于”存天理,灭人欲“,使”人心“服从”道心“。

这个过程也就是”明人伦“的过程。

(3)论”大学“和”小学“教育
朱熹,对小学和大学的教育阶段划分及教育内容作了系统论述。

人生8岁入小学,15岁入大学。

小学和大学是不可割裂的两个学习阶段,即都是为了体认天理的,只是内容程度有所不同:小学是为大学打基础,大学是小学的深化。

朱熹强调要从儿童幼小时,就要进行良好的道德行为的训练。

小学”学事“,最好是从具体的行为训练着手,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教育与生长发育融为一体。

他编写《小学》一书。

又撰有《童蒙须知》,对儿童日常生活中应该遵守的礼仪、行为一一作了具体规范。

大学要”明理“,就是要按照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步骤,达到”明明德“、”止于至善“的目的。

大学的教材主要是《四书》和《五经》。

(4)”朱子读书法“。

1)循序渐进:首先,学习的过程应该根据难易知识程度确定次序,其次,持之以恒的治学精神,再次,在读具体的书上要按照篇章的顺序扎扎实实一步一步前进。

2)熟读精思。

3)虚心涵泳:读书必须以虚心的态度去体会圣贤的用心和寓意,来不得半点主观臆断或任意发挥。

4)切己体察:读书不仅是要获取知识寻求意理,更重要的是要落实到自身体养的提高上。

思想体现:儒家提倡”求朱已“的思想体现。

5)着紧用力。

6)居敬持志。

评价:朱子读书法是古代最有影响的读书方法论;六条均反映了读书学习的基本规律和要求,在今天仍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局限性在于不重视书本与实验的结合。

3.宋代书院教育教学的特点
(1) 书院是我国古代一种重要的教育组织形式,它的名称始于唐代,但只是作为收藏、校对经籍的场所。

书院作为一种教学机关,是从北宋开始。

由于北宋初期官学荒废,理学兴起,以及受佛教禅林讲学制度的影响,作为教学组织的书院便应运而生。

(2) 宋代书院有私办、官办和私办公助等多种形式,其教学特点主要有:
①书院既是教学机构,也是学术研究机构;教学与学术研究紧密结合,相互促进是书院最显著的特点,正因为此,书院往往成为一个地区的教育和学术活动的中心。

②书院的教学实行“讲会”制度。

求学者不受地域、学派的限制均可前来听讲、求学,教学人员也不局限于书院本身,学界名流甚至不同观点的学者都可以互相讲学。

在教学方法上,多采用问难论辩式,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自学能力。

生朝夕相处,共同研究、讨论,关系融洽,感情深厚。

行山长负责制,其经费来源多样化。

主要靠学田供给,也有来自官府的资助和民间筹集。

(一) 会讲与讲会的结合营造自由开放的学习氛围
在宋代, 书院既是教育教学机构又是学术研究机构, 教学与学术研究进行密切的结合, 它盛行会讲讲会! 制度。

会讲和讲会均是一种学术性的聚会讲学, 会讲是临时性的聚会讲学, 讲会则是一种定期举行的聚会讲学。

会讲和讲会的参加者不仅有众书院的大师和学生, 还有社会贤达。

会讲或讲会的内容多由主办者提出主题, 各个学派阐述自己的观点。

由于主讲大师的观点见解不同, 他们相互争辩议论, 实际上是将课堂讲学与学术讨论结合起来, 这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和提高了教学水平, 也激发了更多的学术创新, 使书院教学形成了良好的学术风气, 为学生创造了有益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气氛。

北宋时的白鹿洞书院规定书院聚四方之峻秀, 非仅取材于一域! 。

[1](P208)
南宋时期, 不但教师实行开放式讲学, 学生也可以自由听讲。

名师在书院讲学, 听讲者不限本院师生, 外地士子也可前来听讲, 如:黄斡讲乾坤二卦时! , 山南北之士皆来集! 。

[2](P35-41)
学术研究是书院教学的基础, 教师特别注重讲述自己独到的学术见解、研究成果, 并把自己的著作作为书院的主要教材。

[3](P57-59)
(二) 自学与质疑的结合培养学生的自学和探究能力
宋代书院以学生个人读书钻研为主。

书院讲学, 通常是一位大师教诲一群学生, 大师只是对学生的学习起诱导作用, 注重的是启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自觉性, 提倡学生自学, 激发学生的进取精神。

书院十分强调学生读书要善于提出疑难, 教学多采用问难论辩式! , 注重对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

正如朱熹所言: 读书无疑者, 须教有疑。

有疑者却要无疑, 到这里方是长进。

! 他在白鹿洞书院经常亲自与学生质疑问难。

陆九渊在象山书院讲学时也强调为学患无疑, 疑则有进。

小疑则小进, 大疑则大进! 。

[4](P28-37)
这种质疑问难的教学方式, 既提高了学生自学探究的兴趣, 又增强了学生的思辨能力。

书院还推崇以学生个人读书钻研为主的教学方式。

名师们都把指导学生学会读书作为教学的重要任务, 他们根据自己的治学经验概括出许多读书的原则、程序和方法, 帮助学生提高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

学生主要以自学为主, 而教师则负责在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学习的难点和疑点进行讲解。

书院十分强调读书要善于提出疑难, 鼓励争辩, 采用问难论辩式教学; 学生要写读书日记, 要求记录学习的心得、疑问, 定期交老师检查; 还注意发挥学问广、有才华、年龄稍大学生的作用, 让他们对其他学生进行辅导。

这些无不使书院的教学经验达到了高峰。

(三) 尊师和爱生的结合系古代官学由于以书籍为代表的教育资源极其匮乏, 从而导致学术垄断、学在官府、师吏不分, 在这种状态下, 形成了教师的绝对权威和不容怀疑, 师严道尊! , 教师和学生之间只有授予与听从、顺从的关系。

另外, 古代官学教育对学生入学资格还有各种规定, 除了地位的差别, 还有地域的限制, 而书院没有这些限制, 各地学生都可以到任何一所书院就学。

书院的师生关系是平等的, 而宋代书院更是注重道德修养, 为师者刻苦自勉, 以身作则, 师生间相处总是以道义为重, 以诚相感。

教师爱生, 以学生获取知识为最大乐趣。

如朱熹平日教人循循善诱, 孜孜不倦, 并以此为人生最大乐事, 对学生有相当深厚的感情。

学生敬师, 也给后人留下程门立雪! 这样的佳话。

这些都形成了书院突出的尊师爱生的优良作风。

(四) 教学注重讲明义理, 躬行实践
书院的大师在教学过程中, 大多是提举纲领, 由学生随其深浅自行体会。

至于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