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水资源的计算与评价水文与水资源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1.2地下水资源的分类
地下水资源评价是在明确研究对象的革础 上,通过定量计算予以评价的。因此,必 须对地下水资源进行分类,或者对地下水 资源进行划分。
9.1.2地下水资源的分类
1.普涪特尼柯夫分类(四分法) 静储量、动储量、调节储量、开采储量。
此种分类法还存在不少问题: 首先,普氏分类法不能确切地反映地下水资源的形成规律。
地下水有利用价值包括水质和水量两个方面。 地下水能够成为资源,首先是由有利用价 值来决定的,而资源量多少是由量来体现 的。
本章着重论述地下水资源的数量评价。
所谓地下水资源评价主要指在对水质评价的前
提下对水量的评价。其最终日的是要查清可供 开采的,并符合水质标准的地下水量。本章着 重论述地1:水资源的数量评价。
水质、水量统一的原则:水质、水量须同时考虑。
9.2 水量均衡法
水量均衡法是根据水量均衡原理建立水量均衡方 程来进行地下水资源评价的方法。
评价水量的—切方法都离不开水量均衡原理,尤 其是在较大范围之内进行区域性地下水资源评价 时,采用水量均衡法具有概念清楚、方法简单、 适应性强等优点。
该方法是目前生产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地下水资 源评价方法。
只要合理地开采地下水,不会造成资源枯竭。但 是开采过量,又得不到相应的补倦那是势必要出 现亏空的。所以,保持地下水资源的“支出”和 “收入”的相对平衡是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 所必须道循的基本原则。
2. 循环转化性
大气水、地表水和地下水(包括土壤水),处在不断 的循环转化之中。加大气降水、河流、人工渠道 水流可以通过入渗作用补给土壤水和地下水,使 土壤水分增加,地下水位升高;潜水又可以通过 蒸发作用变成大气水,使地下水位降低。 地下水与地表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这 是水资源区别于其它自然资源的又一个重要特点。
10.2.1 单一的山丘区
这种类型的地区一般包括一般山丘区、岩溶山区、 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地表水资源量为当地河川径 流量,地下水资源量按排泄量计算,相当于当地降 水入渗补给量,地表水和地下水相互转化的重复水 量为河川基流量。分区水资源总量(W)为
二级区或更次一级的若干分区。 一级区以地下水类型、含水层成因类型的组合作
为分区根据。 二级分区是在一级分区内,以水文地址条件作为
分区依据,即:含水层岩性结构、导水性、给水 性、地下水位埋深等作为指标。
2.均衡时段选择 均衡时段最短应选一个水文年,力争选用包括丰
水年、平水年、枯水年在内的一个多年均衡期。
9.1.2地下水资源的分类
2.以水均衡为基础的分类法(三分法) 一个地下水均衡单元(例如,某一地下水流域,或某一地
下水蓄水构造,,或某—含水层的开采地段等)在某均衡 时段内,地下水的循环总是表现为补给—排泄—储存量变 化三种形式,它们三者之间,在数量上的均衡关系总可以 表达为:
补给量(Q补)、排泄量(Q排)和储存量变化(△Q)三者无论是 天然状态还是人工开采条件下,尽管各自的数量会有变化, 而上述总关系是不变的。
3.均衡要素分析与计算的方法 具有一定数量的水文与水文地质资料是前提。 常采用分享计算法,具体方法可查阅《水文地质
手册》。
9.2.3 地下水资源评价
最后,将计算要素代入式 进行计算,即可分析评价地下水资源对用水的保 证程度。
9.3 相关分析法 9.4开采试验法 9.5 开采强度法 9.6 数值法
9.2.1 水量均衡的原理
对于一个均衡区(或水文地质单元)的含水层组来说, 地下水在补给和消耗的动平衡发展过程中,任一 时段补给量和消耗量之差,永远等于该时段内单 元含水层储存水量的变化量,这就是水量均衡原 理。
具体公式详见教材206~207页。
9.2.2 地下水均衡计算
1.均衡区的划分 应将评价区进行分区。均衡区一般可分为一级区、
9.1.1 地下水资源的特性
1. 可恢复性 地下水资源受到各种自然因素(地质、地貌、土壤、
植被、水文地质、水文及气象等)和人为因素(兴修 水利设施、开挖灌排渠系、灌溉及开采地下水等) 的影响,其水质、水量都在随时随地发生变化, 其补给与消耗形成动平衡状态。 地下水资源获得这种周期性的补充,恢复其原有 水量的特征称为可恢复性。
第十章 水资源总量计算
10.1 水资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总量的概念
目的:分析评价在当前自然条件霞可用水资源量 的最大潜力,为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定义:主要指与人类社会生产、生活用水密切有 关而又能不断更新的淡水,包括地表水、土壤水 和地下水。
10.2 水资源总量计算
由于地表水和地下水相互联系和转化,故不能将 地表水资源和地下水资源量直接相加作为水资源 总量,而应扣除相互转化的重复水量,即: W=R+Q-D (10-8) 式中:W——水资源总量,m3; R——地表水资源量,m3; Q——地下水资源量,m3; D——地表水和地下水相互转化的重复水 量, m3 。
3.调蓄性
地下含水层对地下水有一定的调节作用,即在丰水年 份或丰水季节可以把多余的水储存在含水层中,而在 枯水年份或枯水季节动用储存量。地下水资源具有一 定的调蓄性。
人类正是利用地下水具有的调蓄性这一特点,在枯水 季节或年份当地表水缺乏时,适当加大地下水的开采, 以满足用水要求,到丰水季节和年份,把多余的水量 予以回补。这就通常所说的“以丰补欠”,充分发挥 水资源的效益。
由上述分析可知,地下水资源可分为补给量、排泄量 (消耗量)和储存量三大类。
9.1.3 地下水资源评价的任务和原则
1.任务 地下水水质评价 地下水水量评价
2.地下水资源评价的原则 三水综合考虑的原则:重视大气降水、地表水和
地下水(土壤水)之间的循环转化关系。
以丰补欠、调节均衡的原则:选择恰当的补给量 来评价可开采量,选用年或多年平均补给量作为 评价标准。
普氏把描述固体矿产的储量概念移用到地下水来,但地下 水能得到补给,这是其它任何矿产资源包括石油矿产都是 没有的,普氏分类法没有能反映这一特点。 其次,普氏分类法没有能够以“三水”(大气降水、地表 水和地下水)互相转化的观点分析评价地下水资源,没有 考虑开采后地下水的补给量与排泄量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