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说史1
经济学说史精选全文完整版
![经济学说史精选全文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7403f2aa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fd57049.png)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
小点补充:1.早期重商主义被称为货币差额论,又称重金主义或货币主义晚期重商主义被称为贸易差额论,所以又把晚期重商主义称为重工主义。
两者区别在于增加货币手段不同重商主义对后世的影响:(1)强调了国际贸易的重要性(2)持久的影响了人们对商人的态度(3)倡导民族主义、国家干预经济的必要性。
(贸易保护主义、国家干预经济)2. 威廉·配第(1623~1687)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创始人,统计学家。
著作:《赋税论》、《献给英明人士》、《爱尔兰政治剖视》、《政治算术》、《货币略论》作为大题的一个补充3.休谟(1711-1776)对斯密有影响的经济学家。
18世纪英国著名的哲学家、经济学家和历史学家。
他的主要经济学论著包括《论商业》、《论货币》、《论利息》、《论贸易平衡》、《论赋税》和《论社会信用》等,这些论著收集在他于1752年出版的主要著作《政治论丛》中。
休谟在这些论著中主要讨论了货币、贸易和利息等问题,他关于货币价格的理论,成为18世纪货币数量论的最重要的代表。
4.重农学派的外貌重农主义体系具有封建主义外貌重农学派体系的矛盾。
重农学派的理论有着资产阶级实质和封建主义的外观。
思想基础:重农主义经济学的思想基础是“自然秩序”观念“自然秩序”是重农学派思想体系的理论基础。
重农学派提出了人类社会和物质世界一样,存在着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即他们所说的“自然秩序”。
“人为秩序”的确定应以“自然秩序”为准则。
后面这一段是帮助理解5.著作1、《国富论》的基本思想和结构2、《道德情操论》6.斯密价值学说的科学贡献(1)第一次区分了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
(2)宣称生产一切商品的劳动都创造价值,实际上把决定商品价值的劳动归结为一般社会劳动。
(3)第一次区分了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
(4)阐明了价值规律。
斯密悖论:在斯密的著作中,存在着许多相互矛盾的概念和理论,在价值、利润、地租和工资等分析上常出现双重的或多重的观点和论述,被称为斯密理论的二重性。
第1章 古代希腊罗马及中世纪
![第1章 古代希腊罗马及中世纪](https://img.taocdn.com/s3/m/2527444ce518964bcf847cc3.png)
执政的哲学家 战士 农民、 农民、手工业者和商人
9
第一节 古代希腊的经济思想
• 柏拉图的理想国是以他的分工学说为理论基础的。分 柏拉图的理想国是以他的分工学说为理论基础的。
工使每人精专一业,产量可增加,物品也精美; 工使每人精专一业,产量可增加,物品也精美;互助 使人们结成团体形成国家。在社会分工中, 使人们结成团体形成国家。在社会分工中,每人应从 事的行业和担任的职务是先天决定的。 事的行业和担任的职务是先天决定的。 • 柏拉图还主张一种奴隶主的“共产主义”。他认为除 柏拉图还主张一种奴隶主的“共产主义” 最低等级外,战士和哲学家都不应拥有私有财产, 最低等级外,战士和哲学家都不应拥有私有财产,由 国家每年供给够一年生活之用的收入。柏拉图的“ 国家每年供给够一年生活之用的收入。柏拉图的“共 产主义”是在奴隶制基础上实行统治者间的集体制度, 产主义”是在奴隶制基础上实行统治者间的集体制度, 与科学共产主义毫无共同之处。 与科学共产主义毫无共同之处。 • 柏拉图意识到了货币可以作为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柏拉图意识到了货币可以作为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但他反对把货币作为贮藏手段, 但他反对把货币作为贮藏手段,这是与他反对商业资 本和高利贷资本有关的。 本和高利贷资本有关的。 • 柏拉图的“理想国”被马克思称为埃及种姓制度在雅 柏拉图的“理想国” 典的理想化。 典的理想化。
活动家、大奴隶主,当过罗马的元老, 活动家、大奴隶主,当过罗马的元老,历任执 政官、监察官等职。 政官、监察官等职。 • 主要著作:《论农业》和《起源》(罗马最早 主要著作: 论农业》 起源》 的史书,已失) 的史书,已失)
经济学说史
16
第二节 古代罗马的经济思想
• 《论农业》:被保存下来的研究当时奴隶制庄 论农业》
经济学说史-试题(十套)附答案汇总
![经济学说史-试题(十套)附答案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042184f66137ee06eff9185a.png)
经济学说史试题一一、单项选择题1、西斯蒙第认为资本主义发生经济危机的原因主要在于()A、消费不足B、有效需求不足C、生产过剩D、储蓄过多2、标志着政治经济学开始成为一门真正独立的科学的著作是()A、《献给国王和王太后的政治经济学》B、《赋税论》C、《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D、《政治经济学原理研究,获自由国家内政学概论》3、萨伊的“三位一体”攻势主要涉及()A、资本家、工人和土地贵族间的经济关系B、资本、土地、劳动三种生产要素在生产中的相互关系。
C、工资、利润、地租三个范畴在分配理论中的相互关系D、劳动、资本、土地三种生产要素与其对应的分配范畴间的关系4、马克思称晚期重商主义为()A、重金主义B、重工主义C、重农主义D、重币主义5、在重商主义的代表人物中,托马斯⋅曼是()A、英国早期重商主义者B、法国早期重商主义者C、英国晚期重商主义者D、法国晚期重商主义者6、边际主义在美国的主要代表人物是()A、凡勃仑B、富兰克林C、亨利⋅乔治D、克拉克7、新古典经济学派的创始人是()A、威廉⋅配第B、亚当⋅⋅斯密C、马歇尔D、约翰⋅斯图亚特⋅穆勒8、马尔萨斯的“土地肥力(收益)递减规律”观点来自于()A、李嘉图B、威斯特C、安德森D、华莱士9、最先确立政治经济学“三分法”的经济学家是()A、亚当⋅斯密B、詹姆斯⋅穆勒C、萨伊D、西尼尔10、按照西方经济学家的一般划分,古典经济学时期是指从18世纪到()A、19世纪初期B、19世纪中期C、19世纪末期D、20世纪初期11、庞巴维克认为,价值起源于()A、物品的客观效用B、物品能支配的劳动C、物品的生产费用D、物品的主管效用12、亚里斯多德认为()A、以货币为媒介,以使用为目的的交易属于“货殖”而不属于“经济”B、以货币为媒介,以赚钱为目的的交易属于“货殖”而不属于“经济”C、不以货币为媒介,以使用为目的的交易属于“货殖”而不属于“经济”D、不以货币为媒介,以互惠为目的的交易属于“货殖”而不属于“经济”13、马歇尔认为,决定长期市场价格均衡的因素中()A、供给最重要B、需求最重要C、供给和需求同样重要D、供给和需求都不重要14、“劣币驱良币”现象的提出者是()A、约翰⋅洛克B、大卫⋅休谟C、威廉⋅配第D、托马斯⋅格莱辛15、罗雪尔1843年发表的、被人们称为“历史学派的宣言”的著作是()A、《德国国民经济学史》B、《历史方法观的政治经济学》C、《历史方法的国民经济学大纲》D、《十六、十七世纪英国国民经济思想史》16、在经济思想史上第一次提出利息取决于利润并是利润一部分的经济学家是()A、威廉⋅配第 B 、亚当⋅斯密C、约瑟夫⋅马西D、约翰⋅洛克17、以下学者中最早提出货币数量论观点的是()A、大卫⋅休谟B、范德林特C、大卫李嘉图D、威廉⋅配第18、德国新历史学派的方法论主要是()A、历史演绎法B、抽象演绎法C、经验归纳法D、历史归纳法19、奥地利学派认为,生产资料的价值取决于()A、生产资料的边际效用B、生产资料内含的劳动量C、用它生产出的最终产品的边际效用D、用它生产出的人和产品的边际效用20、李嘉图经济理论和哲学基础是()A、休谟的人性论B、边沁的功利主义C、笛卡尔的方法论D、培根的唯物主义二、简答题1、什么是“斯密教条”?它错在哪里?2、马尔萨斯和西斯蒙第都提出了经济危机理论,他们的立场有何不同?3、重商主义两个阶段在政策主张上有何异同?4、“萨伊定律”的内容要点什么?三、论述题1、李嘉图在阐述国际贸易理论时曾说:“如果两人都能制造鞋和帽,其中一个人在两种职业上都比另一个人强一些,不过制帽时只强1/5或20%,而制鞋时则强1/3或33%,那么这个较强的人专门制鞋,而那个较差的人专门制帽,岂不是对于双方都有利么?”他又说:“由此看来,一个在技术和机器方面占有极大优势因而能够用远少于邻国的劳动来制造商品的国家,即使土地较为肥沃,种植谷物所需的劳动也比输出国更少,也仍然可以输出这些商品以输入本国消费所需的一部分谷物。
经济学说史课后答案1-8
![经济学说史课后答案1-8](https://img.taocdn.com/s3/m/b1d75b3e1eb91a37f1115ce2.png)
经济学说史课后答案1-8第一章古代希腊、罗马和西欧中世纪的经济思想1、色诺芬是如何看待财富及其增长的?色诺芬已了解物品有使用和交换两种功能,同时,他也有了对于财富的最初看法,认为财富就是具有使用价值的东西。
色诺芬肯定劳动分工的必要,并且看到了分工对效率提高的作用。
他认识到,一个人不可能精通一切技艺,专门从事一种技艺的人能工作得更好。
色诺芬最重视农业的发展,认为农业的兴衰影响着其他技艺;而手工业是一种“粗俗的技艺”,从事这种工作无益于人的身体和精神。
另外,色诺芬也认识到农产品的价格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色诺芬在《雅典的收入》中从国家角度研究了增加收入的问题。
他建议给侨居雅典的外国人的利益以照顾。
他主张授予商人特权、完善商事法院制度、建立基金等,从而大力发展对外贸易。
他还主张大力开发和管理银矿,在开矿方面重视奴隶劳动,建议国家购买和拥有奴隶,并把奴隶出租给平民开矿。
他特别强调国家要想征集到充裕的收入,必须保有和平的环境。
色诺芬注意到货币有着不同的作用。
货币可以成为财富的积累手段,他描绘人们对白银是不厌其多,人们之所以喜欢储藏白银是因为白银可以随时购买到有用的物品。
2、亚里士多德对商品价值和交换关系的认识有哪些贡献?亚里士多德在《伦理学》中对商品的价值形式发表了见解。
他指出,一种商品的价值可以通过任何其他商品(不论是物品还是货币)来表现,商品交换的前提是由于它们之间具有等一性,他认为,货币使商品成为同类或相等的。
他分析了物品的不同用途,认为每一种物品都有两种用途:直接供使用和交换。
前者是物品本身固有的属性,后者则不是物品所固有的,比色诺芬更明确地分析了物品的两种属性。
亚里士多德论述了交换从物物交换开始,进而过渡到以货币为媒介的交换,即小商业,继而过渡到以获取货币为目的的交换,即大商业。
前者交换的目的是为了获得使用价值,交换属于“家庭管理”之内。
大商业是为获取货币目的而进行交换,它无限制地追求货币财富。
这种交换属于“货殖”,它是反自然的。
(完整word版)经济学说史试题附答案(word文档良心出品)
![(完整word版)经济学说史试题附答案(word文档良心出品)](https://img.taocdn.com/s3/m/0282e9c4aef8941ea76e05c4.png)
经济学说史试题一一、单项选择题1、西斯蒙第认为资本主义发生经济危机的原因主要在于()A、消费不足B、有效需求不足C、生产过剩D、储蓄过多2、标志着政治经济学开始成为一门真正独立的科学的著作是()A、《献给国王和王太后的政治经济学》B、《赋税论》C、《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D、《政治经济学原理研究,获自由国家内政学概论》3、萨伊的“三位一体”攻势主要涉及()A、资本家、工人和土地贵族间的经济关系B、资本、土地、劳动三种生产要素在生产中的相互关系。
C、工资、利润、地租三个范畴在分配理论中的相互关系D、劳动、资本、土地三种生产要素与其对应的分配范畴间的关系4、马克思称晚期重商主义为()A、重金主义B、重工主义C、重农主义D、重币主义5、在重商主义的代表人物中,托马斯⋅曼是()A、英国早期重商主义者B、法国早期重商主义者C、英国晚期重商主义者D、法国晚期重商主义者6、边际主义在美国的主要代表人物是()A、凡勃仑B、富兰克林C、亨利⋅乔治D、克拉克7、新古典经济学派的创始人是()A、威廉⋅配第B、亚当⋅⋅斯密C、马歇尔D、约翰⋅斯图亚特⋅穆勒8、马尔萨斯的“土地肥力(收益)递减规律”观点来自于()A、李嘉图B、威斯特C、安德森D、华莱士9、最先确立政治经济学“三分法”的经济学家是()A、亚当⋅斯密B、詹姆斯⋅穆勒C、萨伊D、西尼尔10、按照西方经济学家的一般划分,古典经济学时期是指从18世纪到()A、19世纪初期B、19世纪中期C、19世纪末期D、20世纪初期11、庞巴维克认为,价值起源于()A、物品的客观效用B、物品能支配的劳动C、物品的生产费用D、物品的主管效用12、亚里斯多德认为()A、以货币为媒介,以使用为目的的交易属于“货殖”而不属于“经济”B、以货币为媒介,以赚钱为目的的交易属于“货殖”而不属于“经济”C、不以货币为媒介,以使用为目的的交易属于“货殖”而不属于“经济”D、不以货币为媒介,以互惠为目的的交易属于“货殖”而不属于“经济”13、马歇尔认为,决定长期市场价格均衡的因素中()A、供给最重要B、需求最重要C、供给和需求同样重要D、供给和需求都不重要14、“劣币驱良币”现象的提出者是()A、约翰⋅洛克B、大卫⋅休谟C、威廉⋅配第D、托马斯⋅格莱辛15、罗雪尔1843年发表的、被人们称为“历史学派的宣言”的著作是()A、《德国国民经济学史》B、《历史方法观的政治经济学》C、《历史方法的国民经济学大纲》D、《十六、十七世纪英国国民经济思想史》16、在经济思想史上第一次提出利息取决于利润并是利润一部分的经济学家是()A、威廉⋅配第 B 、亚当⋅斯密C、约瑟夫⋅马西D、约翰⋅洛克17、以下学者中最早提出货币数量论观点的是()A、大卫⋅休谟B、范德林特C、大卫李嘉图D、威廉⋅配第18、德国新历史学派的方法论主要是()A、历史演绎法B、抽象演绎法C、经验归纳法D、历史归纳法19、奥地利学派认为,生产资料的价值取决于()A、生产资料的边际效用B、生产资料内含的劳动量C、用它生产出的最终产品的边际效用D、用它生产出的人和产品的边际效用20、李嘉图经济理论和哲学基础是()A、休谟的人性论B、边沁的功利主义C、笛卡尔的方法论D、培根的唯物主义二、简答题1、什么是“斯密教条”?它错在哪里?2、马尔萨斯和西斯蒙第都提出了经济危机理论,他们的立场有何不同?3、重商主义两个阶段在政策主张上有何异同?4、“萨伊定律”的内容要点什么?三、论述题1、李嘉图在阐述国际贸易理论时曾说:“如果两人都能制造鞋和帽,其中一个人在两种职业上都比另一个人强一些,不过制帽时只强1/5或20%,而制鞋时则强1/3或33%,那么这个较强的人专门制鞋,而那个较差的人专门制帽,岂不是对于双方都有利么?”他又说:“由此看来,一个在技术和机器方面占有极大优势因而能够用远少于邻国的劳动来制造商品的国家,即使土地较为肥沃,种植谷物所需的劳动也比输出国更少,也仍然可以输出这些商品以输入本国消费所需的一部分谷物。
经济学说史名词解释
![经济学说史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a6c61211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a1.png)
经济学说史名词解释1. 亚当·斯密的“劳动力价值论”: 亚当·斯密是现代经济学奠基人之一,他在《国富论》中提出了劳动力价值论。
他认为一个商品的价值取决于生产这种商品所需的劳动时间。
这一观点主要强调了劳动对价值的决定作用,为后来的马克思主义奠定了基础。
2. 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 卡尔·马克思是经济学的重要思想家,他在《资本论》中提出了剩余价值理论。
马克思认为,劳动力的价值远远超出了工人所得到的工资,剩余的价值被资本家占有,这是剥削的本质。
这一理论强调了资本主义社会中的阶级矛盾和剥削关系。
3. 凯恩斯的“有效需求理论”: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是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经济学家之一,他主张政府干预经济,以刺激有效需求。
凯恩斯认为,经济的主要问题在于不足的有效需求,政府可以通过增加支出、降低税收等手段来刺激经济增长。
他的理论对现代宏观经济政策产生了深远影响。
4. 基尼系数: 基尼系数是用来衡量收入分配不平等程度的一个指标。
它的取值范围从0到1,数值越接近1表示收入分配越不平等。
基尼系数越高,意味着少数人占有了更大比例的财富和收入,而大多数人的收入较低。
5. 隐形手: 亚当·斯密提出的“隐形手”是一种市场机制,在没有政府干预的情况下,通过自由的市场供求关系来实现社会最大福利。
他认为,个体在追求自身利益的过程中,自然会为社会利益做出贡献,就像是被一个看不见的手引导着。
6. 边际效用: 边际效用指的是在一定限制下,最后一单位商品或服务所带来的满足程度。
边际效用理论认为,当消费者获得的物品或服务越多时,对每一单位的边际效用感受逐渐减少。
这一理论为解释消费者行为和效用最大化提供了基础。
7. 比较优势: 比较优势是指一个国家或个体在生产某种商品或服务时所具有的相对优势。
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提出了比较优势理论,认为通过国际贸易,各国可以根据各自的比较优势进行专业化生产,从而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
经济学说史边际学派
![经济学说史边际学派](https://img.taocdn.com/s3/m/eb1df350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0d.png)
第11页/共36页
• 3.经济财货和非经济财货。 当欲望大于财货的供给时,这种财货称为经济财货。 当欲望小于财货的供给时,这种财货称为非经济财货。
第12页/共36页
第34页/共36页
知识小结与关键词
知识小结:
本章介绍了边际学派的先驱的 经济学说。 本章还介绍了奥地利学派的经 济学说。 本章最后介绍了数理经济学派 的经济学说。
。
关键词:
戈森定律 时差利息论 帕累托最适度
第35页/共36页
感谢您的观看!
第36页/共36页
价值评定。对于自然价值,财货只能以其边际效用加以 评定。 • 维塞尔认为货币的边际效用是递减的。 • 在现实经济中,价格的构成因素除了自然价值外,还有 社会购买力。
第15页/共36页
2.归属论
• 他一方面继承了门格尔的高级财货的价值,是由初级财货的价值回归决定的观点, 另一方面,他不同意门格尔的“丧失原理”。
第17页/共36页
(一)边际效用价值论
1.价值理论:主观价值论 主观价值是指一种财货对于物主福利所具有的重要性;客观
价值是指产品与它的机械性和技术性成果的关系,以及和其 他产品相交换的关系。 一种物品要具有价值,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有用性,二 是稀缺性。这里的稀缺性不是绝对稀缺性,而是相对于特种 物品需求而言的稀缺性。 庞巴维克认为价值不决定于物品的总效用,也不是物品的平 均效用,而是它的最小效用。
二、瓦尔拉斯的经济理论
(一)稀少性理论 所谓,“稀少性”,按瓦尔拉斯的说法是人们消费一定商品时最后一单位欲望所感受的满
西方经济学说史教学课件 第1章古希腊、古罗马的经济思想
![西方经济学说史教学课件 第1章古希腊、古罗马的经济思想](https://img.taocdn.com/s3/m/b71133d22f60ddccdb38a034.png)
21
4.国家财富职能观
• 针对雅典贡赋减少的现状,他提出了增加 政府财政的主张:
(1)鼓励吸收移民,增加人头税。 (2)提高商人的社会地位。 (3)国家投资基础商业结构。 (4)国家投资规模递增行业。
8
二、物物交换的荷马时代
• 时间: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8世纪 • 背景: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私有制出现、阶
级分化、出现一系列城邦国家,其中最典型的是 雅典和斯巴达。 • 代表:荷马著《荷马史诗》 • 主要观点: (1)财富占有:以家畜多寡来衡量 (2)“市场”由领会场所变为财货交换地。 (3)物物交换中,一般等价物出现,如家畜。
• 第二:重视农业,轻视工商业和手工业,并从奴隶主立场 出发论证社会分工。
• 第三,对商品经济进行了初步的分析。 • 第四,承认小商业存在的必要性,反对大商业和放贷取息,
严厉谴责高利贷,认为用货币增殖货币的行为是不自然的。
6
第一节公元前6世纪及前期古希腊的 经济思想
一、公元前6世纪及以前的古希腊社会 • 古代希腊是西方奴隶制文明的发源地。 • 古代希腊时期形成的文化对后来西方文化产生
了极大的影响。西方最早出现的经济学说也产 生于古代希腊。 • 公元前11—前8世纪,古代希腊从原始公社制 度向奴隶主所有制时代过渡,史称“荷马时 代”。古代希腊早期的经济思想就见于此时的 两部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中。
7
一、公元前6世纪的古希腊社会
(一)荷马时代—物物交换 (二)赫西俄德—市场经济观念 (三)梭伦时代—经济运行法制化的先声
• 约写作于公元前387—前371年之间,是用记录 苏格拉底和别人对话的形式写成的。
• 色诺芬在这本书中最早使用了“经济”一词, 其原意为“家庭管理”,因此他所谈论的经济 是家庭经济。管理家庭经济的学说,就是奴隶 主阶级的经济学说。
经济学说史_所有章节试题附答案
![经济学说史_所有章节试题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1faecfbbe1e650e53ea99b1.png)
经济学说史_所有章节试题附答案第一章古代希腊、罗马和西欧中世纪的经济思想一、单项选择题1、第一次提出“经济”一词的经济学著作是, ,A、柯鲁麦拉的《农业论》B、亚里斯多德的《经济论》C、加图的《农业论》D、色诺芬的《经济论》 2、《萨利克法典》反映的经济观点是, ,A、保护土地私有制B、保护所有居民的人身自由及其私有财产C、保护了氏族经济思想残余D、肯定所有居民一律平等 3、下列中,主张限制人口数量并重视人口质量的希腊学者是, , A、色诺芬 B、柏拉图C、亚里斯多德D、奥古斯丁4、西欧封建制度形成时期是, ,A、1-5世纪B、5-10世纪C、10-15世纪D、15-17世纪5、亚里斯多德的经济观点主要发表在他的, ,A、《经济论》和《雅典的收入》B、《理想国》和《法律篇》C、《政治论》和《伦理学》D、《农业论》和《论农业》 6、色诺芬在《雅典的收入》一书中主要论述, ,A、财产管理与经营问题B、奴隶的管理与训练问题C、农业耕作问题D、财政不足问题二、简答题1、简述色诺芬对社会分工的主要观点。
12、简述色诺芬的财富观点。
3、简述阿奎纳的公平价格学说。
4、简述经院学派的财富观。
5、亚里斯多德对“经济”和“货殖”是怎样区分的,参考答案一、1、D 2、C 3、B 4、B 5、C 6、D 二、,答案要点,1、色诺芬认为,每个人都不是全能的,因而必须实行社会分工。
分工是每个人只从事一种工作,使工作做得更好。
他还谈到分工和市场范围大小的关系,认为市场大小是社会分工的条件。
2、色诺芬认为财富就是具有使用价值的东西。
只有用货币交换到的具有使用价值的东西,才是真正得到了财富。
色诺芬已经认识到了物品具有使用和交换两种功能,交换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更多的具有使用价值的东西。
3、阿奎那认为,实现公平价格的制度条件是,市场上不存在商业欺诈和垄断行为,交易完全出于自愿的原则和共同的愿望。
关于公平价格,掌握两个原则:其一是效用原则,其二是成本费用的原则。
经济学说史重商主义1
![经济学说史重商主义1](https://img.taocdn.com/s3/m/f93e2e23ad02de80d4d840ed.png)
第二章重商主义经济学“我们所以能讨论重商主义,是因为在一些国家出现了一套学说,这套学说在一段颇长的时期里解释了政治家们的实践,或成为他们实践的基础”。
——埃里克·罗尔①重商主义是经济思想史上第一个经济学流派。
第一节重商主义概述一、重商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重商主义产生并盛行于西欧封建社会的晚期和近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初期,这个时期正是西欧封建社会解体并向资本主义转型的时期。
一些教科书认为,重商主义时期是从15世纪到17世纪中叶,但如果要考虑到德国的“官房学派”,重商主义时期实际上一直要延续到18世纪下半叶才结束(以约翰·海因里希·戈特拉普·尤斯蒂(Johann Heinrich Gottlob von Justi,1717-1771)逝世为标志?)。
有四个重要的因素导致了重商主义的产生和盛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地理大发现与商业革命;文艺复兴;民族国家的兴起。
(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历史回顾:公元前11-前8世纪,古代希腊“荷马时代”。
公元前8世纪-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奴隶制城邦时期。
公元1世纪-476年,罗马帝国时期。
从5世纪西罗马帝国灭亡到15世纪是“中世纪”。
在13-14世纪,欧洲形成了以地中海为中心和以北海、波罗的海为中心的南北两大贸易区。
在封建社会晚期的西欧各国。
农业:铁制农具广泛应用。
许多手工业发展为专门的行业。
小商品生产者发生分化,资本主义萌芽。
城乡关系。
劳役地租、实物地租和货币地租。
(二)地理大发现与商业革命(罗斯托87)商业革命是指“随着15世纪末新航路的发现,国际贸易的显著扩张,扩展到了亚洲、西半球和非洲。
…这场革命一直持续到1783年英国开始经济起飞为止。
1783年之后工业革命本身开始左右世界贸易的规模和形式”(罗斯托87)。
商业革命时期实际上就是重商主义时期。
在13-14世纪,欧洲形成了以地中海为中心和以北海、波罗的海为中心的南北两大贸易区。
经济学说史试题附答案
![经济学说史试题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abb6c1a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4bbdb47.png)
经济学说史试题附答案经济学说史试题一一、单项选择题1、西斯蒙第认为资本主义发生经济危机的原因主要在于()A、消费不足B、有效需求不足C、生产过剩D、储蓄过多2、标志着政治经济学开始成为一门真正独立的科学的著作是()A、《献给国王和王太后的政治经济学》B、《赋税论》C、《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D、《政治经济学原理研究,获自由国家内政学概论》3、萨伊的“三位一体”攻势主要涉及()A、资本家、工人和土地贵族间的经济关系B、资本、土地、劳动三种生产要素在生产中的相互关系。
C、工资、利润、地租三个范畴在分配理论中的相互关系D、劳动、资本、土地三种生产要素与其对应的分配范畴间的关系4、马克思称晚期重商主义为()A、重金主义B、重工主义C、重农主义D、重币主义5、在重商主义的代表人物中,托马斯曼是()A、英国早期重商主义者B、法国早期重商主义者C、英国晚期重商主义者D、法国晚期重商主义者6、边际主义在美国的主要代表人物是()A、凡勃仑B、富兰克林C、亨利乔治D、克拉克7、新古典经济学派的创始人是()A、威廉配第B、亚当斯密C、马歇尔D、约翰斯图亚特穆勒8、马尔萨斯的“土地肥力(收益)递减规律”观点来自于()A、李嘉图B、威斯特C、安德森D、华莱士9、最先确立政治经济学“三分法”的经济学家是()A、亚当斯密B、詹姆斯穆勒C、萨伊D、西尼尔10、按照西方经济学家的一般划分,古典经济学时期是指从18世纪到()A、19世纪初期B、19世纪中期C、19世纪末期D、20世纪初期11、庞巴维克认为,价值起源于()A、物品的客观效用B、物品能支配的劳动C、物品的生产费用D、物品的主管效用12、亚里斯多德认为()A、以货币为媒介,以使用为目的的交易属于“货殖”而不属于“经济”B、以货币为媒介,以赚钱为目的的交易属于“货殖”而不属于“经济”C、不以货币为媒介,以使用为目的的交易属于“货殖”而不属于“经济”D、不以货币为媒介,以互惠为目的的交易属于“货殖”而不属于“经济”13、马歇尔认为,决定长期市场价格均衡的因素中()A、供给最重要B、需求最重要C、供给和需求同样重要D、供给和需求都不重要14、“劣币驱良币”现象的提出者是()A、约翰洛克B、大卫休谟C、威廉配第D、托马斯格莱辛15、罗雪尔1843年发表的、被人们称为“历史学派的宣言”的著作是()A、《德国国民经济学史》B、《历史方法观的政治经济学》C、《历史方法的国民经济学大纲》D、《十六、十七世纪英国国民经济思想史》16、在经济思想史上第一次提出利息取决于利润并是利润一部分的经济学家是()A、威廉配第 B 、亚当斯密C、约瑟夫马西D、约翰洛克17、以下学者中最早提出货币数量论观点的是()A、大卫休谟B、范德林特C、大卫李嘉图D、威廉配第18、德国新历史学派的方法论主要是()A、历史演绎法B、抽象演绎法C、经验归纳法D、历史归纳法19、奥地利学派认为,生产资料的价值取决于()A、生产资料的边际效用B、生产资料内含的劳动量C、用它生产出的最终产品的边际效用D、用它生产出的人和产品的边际效用20、李嘉图经济理论和哲学基础是()A、休谟的人性论B、边沁的功利主义C、笛卡尔的方法论D、培根的唯物主义二、简答题1、什么是“斯密教条”?它错在哪里?2、马尔萨斯和西斯蒙第都提出了经济危机理论,他们的立场有何不同?3、重商主义两个阶段在政策主张上有何异同?4、“萨伊定律”的内容要点什么?三、论述题1、李嘉图在阐述国际贸易理论时曾说:“如果两人都能制造鞋和帽,其中一个人在两种职业上都比另一个人强一些,不过制帽时只强1/5或20%,而制鞋时则强1/3或33%,那么这个较强的人专门制鞋,而那个较差的人专门制帽,岂不是对于双方都有利么?”他又说:“由此看来,一个在技术和机器方面占有极大优势因而能够用远少于邻国的劳动来制造商品的国家,即使土地较为肥沃,种植谷物所需的劳动也比输出国更少,也仍然可以输出这些商品以输入本国消费所需的一部分谷物。
经济学说史笔记完整整理
![经济学说史笔记完整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c9e033daad51f01dc281f18f.png)
第一篇资本主义社会的西方经济思想第一章古代希腊、罗马和西欧中世纪的经济思想第一节古代希腊的经济思想概述西方最早出现的经济学说产生于古代希腊。
色诺芬的经济思想著作:《经济论》、《雅典的收入》、《居鲁士的教育》、《居鲁士远征记》《经济论》中,色诺芬最早使用“经济”一词,原意为“家庭管理”,因此他所谈论的经济是家庭经济。
管理家庭经济的学说,就是奴隶主阶级的经济学说;财富就是具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主张大力开发和管理银矿,在开矿方面重视奴隶劳动;触及货币的流通手段和贮藏手段。
柏拉图的经济思想著作:《理想国》、《法律论》“理想国”最高等级是执政的哲学家(洞察真理,具有美德,富裕知识,能够以政治国)第二等级是战士(平时训练,学习武术,战时保卫国家)最低等级是农民、手工业者和商人(专门从事经济活动,为其他阶层提供生活资料)奴隶不是公民,处在三个等级之外(只是会说话的工具)“共产主义”是在奴隶制基础上实行统治者间的集体制度,与科学共产主义毫无共同之处;意识到货币的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亚里士多德的经济思想著作:《政治论》、《伦理学》他代表中等奴隶主阶级,希望实行有限的奴隶主阶级的民主政体来巩固奴隶制度;国家是从家庭联合发展起来的,从家庭管理开始阐述其经济思想;生财之道家务管理把大自然提供的生活资料安排好,积累对家庭具有使用价值的财富,取得这些财富是为满足消费,人的消费有一定限度,因而这种财富是有限的,合乎自然的;“货殖”,即无限制地追求货币增殖,目的是增加货币,是无限的、违反自然的物品的用途使用(本身固有的)交换(非固有的)讲到公平这一道德范畴,对商品的价值形式发表了天才见解。
第二节古代罗马的经济思想概述时间:公元前8——前6世纪古代罗马奴隶主阶级的经济思想一、贾图著作:《论农业》、《起源》认为农业在一切经济部门中试罗马人最适宜从事的职业,奴隶主的主要任务是管理好自己的庄园以增加收入;二、瓦罗农具能讲话的农具:奴隶只能发声的农具:牛马无声的农具:马车三、柯鲁麦拉著作:《论农业》认为使用隶农进行农业生产比使用奴隶更有利。
经济学说史(最全版)PTT文档
![经济学说史(最全版)PTT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541944160242a8956aece421.png)
创造使用价值的劳动(实在劳动)
税; 他的赋税原则是:税收必须按人民的年收入公平分配,不得妨碍纳税人的再生产;
必须制订征税最低限度原则,不能破坏税 源,不能有害国民生计与资本;实行按消 费比例征收的原则,认为累进税会侵犯个
创造使用价值的劳动(实在劳动) 换言之,没有法律和纪律就不会有工商业的繁荣。
税收分类。他的赋税原则是:税 他认为,赋税是“用作政府经费支出的,通过立法机关法律程序或同意,对国家与个人征课的以果实、劳动或货币为表现形式的一定
的贡献。
他认为,赋税是“用作政府经费支出的,通过立法机关法律程序或同意,对国家与个人征课的以果实、劳动或货币为表现形式的一定
这样导致了工商业新秩序的形成,并进而促成社会经济的繁荣。 (2)斯图亚特对劳动的
思想。 (2)斯图亚特对劳动的
他首先分析了税收起源和依据。 他认为,“赋税产生的根源是在古代社 会富人的生活靠隶属的劳动与徭役维 持,经济社会是封闭的。以后自由思 想解斯放图了亚隶特属财的政关论系首,先过提去出,公奴债隶论主,其次研 不向究奴赋隶税与论农。奴支付劳动的报酬,现 在需他要认支为付,了地。看这,样赋导税致是了充工当商君业主新借款的一 秩序种的担形保成而,产并生进的而。促成社会经济的 繁荣。
收必须按人民的年收入公平分配, 的贡献。
换言之,没有法律和纪律就不会有工商业的繁荣。
不得妨碍纳税人的再生产;应当 在他1767年所著《政治经济学原理研究》一书(共5篇)中的第5篇 “赋税量与其适当应用”,专门阐述了他自己的税收思想。
因此,为了维持持久的法律与纪律,保障国家权力、安全和独立,势必需要充分的赋税与军备。 (2)斯图亚特对劳动的
经济学说史教程重点
![经济学说史教程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060364e8eff9aef8951e0627.png)
第一篇前资本主义社会的西方经济思想第一章古代希腊、罗马和西欧中世纪的经济思想第一节古代希腊的经济思想一、色诺芬的经济思想·色诺芬在《经济论》中最早(使用economy)提出了“经济”这一概念,其含义是家政管理·《经济论》是古希腊流传下来的第一部经济著作。
1、重视农业,鄙视手工业:认为农业是国民赖以生存的基础,是希腊自由民最好的职业。
2、认为财富是具有使用价值的东西,物品有使用和交换两种功用。
3、考察了社会分工二、柏拉图的经济思想(一)分工思想1、如何进行社会分工取决于天性。
2、把分工看做是社会分裂为阶级的基础(二)主张“共产主义”三、亚里士多德的经济思想1、亚里士多德是最早分析商品价值和货币的学者2、区分小商业与大商业(1)小商业:从物物交换开始过渡到以货币为媒介,目的是为获得使用价值,属于“家庭管理"之内大商业:而后过渡到以获取货币为目的,目的是无限制地追求货币财富(2)亚里士多德对货殖和高利贷持否定的态度(3)觉察出商品交换是从“商品-商品”—〉“商品—货币—商品”—〉“货币—商品—货币"的历史发展过程4、亚里士多德指出货币是商品成为同类的或相等的,使商品具有等一性。
第二节古罗马经济思想一、古代罗马奴隶主阶级的经济思想——克优斯·贾图二、早期基督教的经济思想—-奥古斯丁1、提倡生产劳动,认为劳动就是祈祷。
2、奥古斯丁首先提出“公平价格”的思想:指某时期内部不受市场变动影响的价格。
第三节西欧中世纪的经济思想托马斯·阿奎那的经济思想(经院学派)1、主要著作:《神学大全》2、思想特点:调停神学教条和经济生活现实之间的矛盾。
3、“公平价格"理论:把“公平价格”看作是一种主观范畴,取决于人们对物品效用的评价——效用价值论的先河本章阐述了西方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经济思想,其思想特点:(1)经济思想从属于哲学、神学和政治学,还没有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2)代表了奴隶主和封建主的经济思想(3)以研究奴隶封建制的农业经济为主,商品货币经济不占主要地位,商业被排斥第二章重商主义的经济思想第二节托马斯·孟和柯尔培尔的经济思想(晚期重商主义)一、托马斯·孟(英国)《贸易论》-—货币产生贸易,贸易增多货币(1)反对早期重商主义禁止输出货币的政策,主张货币输出(2)主张发展对外贸易,贸易顺差,货币流入本国(3)提出了保证贸易顺差应采取的途径和手段:发展本国工厂手工业和转口贸易业二、柯尔培尔(法国)(1)货币金银是国家富裕程度的标准(2)对外贸易是法国富裕的唯一途径(坚持贸易顺差原则)(3)工业发展才能保证商品的不断出口(4)重视国家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5)推行殖民主义的扩张政策第二篇17-19世纪初的西方经济学说·古典政治经济学(必考):1、定义:指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发展中的一个阶段:在英国,从威廉配第开始,到李嘉图结束;在法国,从布阿吉尔贝尔开始,到西斯蒙第结束;产生于17世纪中叶,完成于19世纪20年代。
经济学说史重点整理
![经济学说史重点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f7a62aea4afe04a1b071def4.png)
经济学说史重点整理一.重商主义的经济思想时期:兴起于15世纪晚期,盛行于16世纪中期,衰落于17世纪末作用:用商品经济的观点动摇封建经济评价:对经济学思想的第一次探讨,在此之前没有脱离过家庭管理,不成为经济学说。
马克思:重商主义是现代生产方式的最早的探讨。
来源:重商主义这一术语是由亚当·斯密提出来的特点:重商主义是典型的国家干预,也是重商主义的特征之一,流行时是中央集权时期,商业资本需要政权提供保护,政权需要钱财支撑,两者可以结合。
阶段:西欧重商主义的发展经历了两个阶段:早期重商主义和晚期重商主义(晚期重点)对比:共同点:都把货币看做财富的主要或唯一形态不同点:如何增加货币★早期重商主义时期:15世纪到16世纪中叶,又称重金主义,特点:强调多卖少买中的少买★代表人物:安托万·德·孟克列钦(1575-1621,法)《经济学概论》,第一次提出“政治经济学”这一术语,借以表明,他所论述的已不是中世纪研究家庭经济管理的问题,而是设计整个国家的经济问题。
晚期重商主义特点:晚期重商主义时期,对外贸易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已经认识到货币作为资本的职能,了解到货币只有在不断的运动中才可能不断增殖,他们吧货币真正作为增加货币的手段。
晚期重商主义力图在对外贸易中直接调整商品的运动,从而达到增加货币财富的目的。
所以,又称贸易平衡论或贸易差额论,马克思称为重工主义或真正的重商主义。
★代表人物:托马斯·孟(1571-1641,英国)代表作:《贸易论》,托马斯·孟在该书中较全面地反驳了反对国家允许东印度公司每艘船出航一次可以带出一定数量的金银的意见。
评价:马克思称这本书是一部划时代著作,是重商主义的福音书亚当斯密说:英国及其它国家的商业国民经济学的基本格言。
内容:托马斯孟把当时的反对意见归为四种:⑴东印度公司等得船队运走了英国几乎所有的金银硬币,只买来了英国不需要的物品,⑵每年为其建造大量的船只,浪费了造船材料并使材料涨价,⑶东印度公司贸易使传统商业和航运业凋敝⑷东印度公司贸易使皇家造币厂开工不足核心:不该违反早期重商主义的原则而运出货币。
边际主义
![边际主义](https://img.taocdn.com/s3/m/5e238c6d7e21af45b307a86f.png)
经济学说史 17
5.庞巴维克,E.von
Eugen von Bhm-Bawerk (1851~1914) 奥地利经济学家,奥地利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④资本和土地的收入,或是各自提供效用的报酬,或是产生于现在财 货与将来财货的不同估价,与剥削劳动毫不相干。
总之,否定劳动在价值创造中的决定性作用。
经济学说史 11
3.门格尔,C.
Carl Menger (1840~1921) 奥地利为律师。1859和1860年,先后在维也纳大学和布拉格 大学学习法律。1867年在克拉科夫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
维塞尔认为为了将消费物品的主观效用分别地归属到有关的生产性物品上去需要把若干生产性物品的不同组合所带来的不同效用用方程式分别表示出来只要方程式数目与未知数生产性物品数目相同便可计算出土地劳动和资本的生产性贡献也就是它们的分配额
边际主义
是以A.马歇尔为代表的英国剑桥学派的理论支柱之一 是现代资产阶级微观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现代资产阶级宏观经济学的重要工具之一。 数学分析方法,在经济计量学中被大大地发展。
在,而是人对财货满足欲望的意义的判断,因而“它绝不存在于经济人的意识 之外”。
经济学说史 14
财货分类。
门格尔把财货划分为不同等级:
消费资料为低级财货, 生产消费资料的各种生产要素如土地利用、资本利用、劳动力、企业家的活动 等为高级(第二、第三、第四、……级)财货。 他认为, 高级财货的价值由它们将要生产出来的低级财货的“预期价值”所决定; 高级财货总体的价值减去其中生产技术要素(机器、工具等)的价值后的差额, 构成土地利用、资本利用和劳动力的价值; 这几种高级财货价值的大小,分别由人们因拥有或缺少它们所实现的欲望满足 的意义的差额决定; 地租、利息、工资分别是由这几种高级财货的价值所决定的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