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消费升级背景下天猫“双十一”品牌营销策略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消费升级背景下天猫“双十一”品牌营销策略
作者:粟梦云
来源:《现代营销·学苑版》2018年第01期
摘要:“双十一”成为全民购物节,消费行为、营销策略、新技术手段等因素共同影响着消费文化的更新,这中间历经的消费升级值得品牌营销从业者关注。

本文以天猫“双十一”品牌营销案例为分析蓝本,解析在当代的消费升级背景下的品牌营销模式,为未来的品牌营销做出借鉴。

关键词:消费升级;双十一;品牌营销
有人说,“双十一”期间谈消费升级是一个伪命题。

你看“双十一”都是为省钱才买,都在抢红包抢优惠券,将低价商品加入购物车,参与商家设置的各种活动,“双十一”火热,究其原因是因为中国人穷,谈何消费升级?其实这种看法是有失偏颇的。

他们只看到低价对消费者的吸引力,而忽略了經济大环境下的大局观。

其实理解“双十一”是否体现了消费升级,只需要厘清三个问题即可:谁在买?买什么?为什么买?纵观这三个问题的时代变迁,就是消费升级的最好证据。

被称为“双十一”的购物狂欢节,最初是源于淘宝商城2009年11月11日举办的促销活动。

现如今,“双十一”已成为中国电子商务行业甚至可以说世界电子商务的年度盛事,并且其影响力已经逐渐波及全球。

2017年,距离第一届“双十一”狂欢购物节已经是第9个年头。

从2014年“双十一”开始,年年“双十一”天猫的销售总额都勇攀高峰:2014年天猫“双十一”全天交易额571亿元,2015年天猫“双十一”全天交易额912.17亿元,2016年全天交易额超1207亿,2017年的1682亿元再次刷新纪录!从2014年的571亿元到2017年1682亿元,三年时间近三倍的销售增长率,世所罕见。

这样的增长率,放在任何一个行业,都会是一个惊天数字,不禁让人惊诧:中国人真的富成这样了吗?
不可否认,“双十一”开始的这几年来居民收入显而易见地增加了。

2014年中国GDP是643974亿元,而2017年的数据是744127亿元,增长率达到了惊人的15%。

急剧增长的居民收入是“双十一”火爆的原因之一,而深藏在数字背后的另一个原因——消费升级——更值得我们深入研究。

“双十一”的营销变迁即是天猫透视了时代变革,从而不断做出的策略调整。

一、消费升级的理论和现象
(一)消费升级的定义和范畴
百度百科的解释是:消费升级,一般指消费结构的升级,是各类消费支出在消费总支出中的结构升级和层次提高,它直接反映了消费水平和发展趋势。

消费升级,首先包括的是消费品的升级。

有研究学者认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消费升级经历了四个阶段:以满足吃穿为重点的温饱型阶段(1979-1984年);一般耐用消费品普及阶段(1985-1991年);以居住、家庭设备等为重点的优化品质阶段(1992-2000年);以住房、汽车、教育、文化、旅游等为重点的享受型和发展性阶段(从2001年起)。

很多人认为“双十一”是为了省钱而买,这种观点其实只关注到了一些“双十一”温饱型的消费,更多消费者将“双十一”的消费放在了住房、汽车、教育、文化、旅游等领域,对网购消费者而言,对消费品的提升早已脱离了温饱阶段,开始进入享受生活的阶段。

其次是消费人群的升级。

调查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的中产阶级人数已经超过1亿人,而且这个数字还在不断地扩大,这个阶层消费能力惊人。

除了匹配中产阶层自身的消费外,还有连带的家庭消费,尤其是二胎政策开放带来的婴幼儿消费呈现扩大化趋势。

另外,“90后”的年轻人也逐渐进入到社会消费阶层,虽然他们的资产大多数没有达到中产阶级的水准,但他们的消费期望和习惯与前几代人的明显不同,超前消费的理念也使他们成为消费升级的新锐力量。

最后,最关键的是消费心智的升级。

对于现代消费者来说,他们需要的不再是简单的商品功能,品质与服务也需要同时得到满足。

很多消费者在使用商品的过程中,除了商品本身的使用价值之外,还会关注商品的品牌价值。

(二)消费升级现象
1.消费的频次和种类逐步扩大。

2015年“双十一”统计数据显示:自11月5日起顾客购物车页面的访问量是平均访问量的112%;直至11月11日,购物车访问量一直呈上涨趋势。

意即消费者的购买意愿和欲望在“双十一”前被放到最大,在“双十一”前后的消费频次相较平日更为频繁。

如上文所言,消费升级是在消费者的购买力中逐步提升的。

在网民的多个消费类别中,除了生活必需的日常百货、服饰箱包和食品生鲜等常规类别外,家用电器、金融、服务、家居厨卫灯垂直品类的购买率也均超过了40%。

与此同时,经常进行网上充值、日常出行等服务性消费的网民占比分别达到60.5%和44.9%,服务性消费已成生活常态。

2.重视网购商品的格调和品质。

除了消费品类的变革外,消费理念也随着中国消费者的更新换代。

消费者开始更加重视格调,敢于尝新、换新和超前消费。

《2017年中国网民消费升级和内容升级洞察报告》显示,24.5%的消费者表示“我选择商品更注重生活格调”。

整体来说,伴随着消费升级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更加敢买了,消费观念更加开放,生活态度从“不讲究”到“不将就”,逐渐重视品牌,愿意为高品质和品牌付出更多金钱,并且认为品牌是商品质量的背书。

在这样的背景下涌现许多淘品牌向天猫品牌转变。

在淘宝时期,均以品质、价格、独特的风格等因素高居淘宝头部品牌,也纷纷注册了自己的品牌开启了天猫品牌时代。

3.从单纯的高价消费向高价值消费迁移。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消费升级并不等于买更贵的东西。

消费升级并不是从温饱型消费直接向奢侈型消费的跃升。

“双十一”的消费变迁中,消费者在购买力方面有了大幅度提升,但对奢侈品的态度并没有太过热情。

反而一些国货品牌在
“双十一”中的销售表现亮眼,从营销手段到最后收官的销量,完全不输国际大牌。

如小米手机、华为手机等品牌,近几年都牢牢占据着销量排行榜首。

这些现象足以见得,理性消费的观念在国人心中初步树立。

从价格到价值,消费者关注重点的转移,让天猫等电商平台注意到了趋势的变化,在近几年的“双十一”营销中,针对这个趋势的营销策略最为明显。

二、天猫京东近年“双十一”品牌营销策略
天猫作为“双十一”的主场,近年来不断调整品牌营销策略,接二连三地创造出销售神话。

以近年来的“双十一”品牌营销为研究案例,总结出了以下几点营销策略。

(一)抓住消费心理,打造心智营销范式
天猫一直在“双十一”期间一直试图营造一种紧张的氛围,貌似错过了今天,消费者再也得不到更优惠的价格了。

很多商家产品都是限量低价出售策略,惯用“抢购”“最后一件”“最后三时间”这些惯用的伎俩来吸引消费者。

也就是俗称的饥饿营销。

近些年来,很多店铺线上线下基本走向融合,真正做到了饥饿营销,正是利用了消费者渴求商品的这种心理,加上全年最低价一下子击中了消费者心中的软肋。

“双十一”利用中国消费者喜欢攀比、凑热闹的心理,将疯狂购物的氛围不断扩大化,导致很多用户产生一种别人都买我也得买的奇怪心理。

有网友表示,自己明明没有购物的需求,但是在“双十一”后看见别人拆快递,而自己只能坐在一边,感觉被社会抛弃了。

电商正是利用这种心理,推出晒单、“双十一”账单等营销手段,不知不觉让爱好攀比的网友参与其中。

“双十一”,就应该上天猫“剁手”这种心智的形成是天猫9年来的营销铸就的。

在这里,我们能够很明显地看出,“双十一”所带来的消费频次和消费金额的增长,不再顾忌个人收入式的网购消费,是消费升级的一种有力证据。

(二)品牌口号升级,带动营销理念的变革
近年来天猫的饥饿营销的趋势在营销中逐渐变弱。

2012年,天猫将“双十一”称为““双十一”购物狂欢节”,在广告画面中将“仅此一天,5折狂购”作为卖点吸引消费者;2016年,天猫将“双十一”的主题定为“尽情尽兴尽在天猫双11”,很多出街的创意也将消费心理从“买买东西而已”转变为“享受购物的感觉”。

作为老对手的京东也深谙其道,在大刀阔斧推进“品质京东”的实施。

2016年,京东的“双十一”将主题定为“认真购物,买点好的”,第一次提出了商品好这个吸引点,而不是多年坚持的低价利益点。

2017年,天猫更是将传播主题更直白地表达为“快乐”二字,“祝你“双十一”快乐”,在传播手段上将快乐贯穿到底,运用场景营销的策略,将快乐和购物的连接点不断放大。

购物不仅是为了满足基本的生活需求,而是心理上的满足——享受生活,快乐购物。

值得注意的是,2017年5月天猫将使用了多年的slogan——“上天猫就够了”——换成了“理想生活上天猫”,也同样也是对消费升级的一个应对转变。

阿里巴巴集团CMO董本洪表示这种改变“是一种趋势,是品牌和消费者互动的结果。

”消费者将在天猫享受到最流行、最符合全球消费趋势的商品和服务,在这里,实现自己的“理想生活”。

(三)全球市场扩大化,渠道媒介大联播
“双十一”前巧立名目,抓营销噱头,天猫用户沉浸在砸红包、秒杀、邀请好友返利等活动中,天猫活动的趣味性很大程度上将“双十一”活动推到了一个巅峰。

无可厚非,活动营销中丰富的现金、优惠券等奖励最大程度上吸引了用户。

对于年轻的消费者而言,趣味性是营销抓眼球的第一步。

自AR技术成熟起来,2016年和今年的AR抓猫猫游戏更是将用户从线上带到了线下,全城抓猫风靡全国。

AR技术的新鲜度也使得消费者更乐于参与天猫的各种优惠活动。

与时俱进技术手段创新了活动营销方式,更是让媒介渠道丰富起来。

2017年,天猫将“双十一”升级为“天猫全球狂欢节”,将眼光瞄向了全球市场。

2017年的天猫双11晚会将由北京卫视、浙江卫视、深圳卫视三台同时直播。

淘宝直播、优酷等在内的多家平台同步跟上,让澳门、香港、新加坡等地也能同步收看天猫双11晚会,真正成为全球狂欢节。

阿里还和世界著名的social media合作,前几年一直坚持的明星效应也扩大到海外明星群体。

众多中国品牌的优质产品将迎来跨越多个时区、遍布南北半球的消费者的“买买买”浪潮。

电商从PC端向移动电商进化,社交媒体取代传统媒体,去中心化的社交媒体构建了新的中心,这两项由移动技术带来的革新也深刻地改变着现如今的“双十一”营销策略。

近两年来,天猫的广告投放在移动端明显增多,台网联动、直播平台等渠道也加入了炒作。

“双十一”不再是一个单纯的促销节日,天猫的品牌营销将其打造成为一个泛娱乐化的消费时机。

三、消费升级给其他品牌营销的启示和借鉴
(一)先发制人抢占高地,建立消费心智
当人们对一个品牌的记忆连接越广泛越新鲜时,这个品牌就越容易被注意到,这就是心智的显著性。

消费心智很难形成,在消费者的心目中可口可乐等于可乐,百事可乐这些年一直致力于打破这种心智,可以肯定地说略有成效,但市场份额仍然没有超过可口可乐,这就是心智的作用。

新产品或新品牌进入市场,一定要认清心智的形成路径,而一旦形成较难磨灭。

这些年,天猫一向号称“双十一”是自己的主场,作为市场第二名的京东“双十一”基本上从体量上来说已经无法赶超,只能说不被甩开太远,坚定地保持在第一梯队里。

而6·18节的打造上,京东有更多话语权。

率先打造节日品牌,抢占高地,不断推陈出新,两个品牌一直是实践中的榜样。

(二)迭代营销竞争模式,从产品竞争走向情感竞争
同样的产品,同等的价格,同一个时期,消费者的选择倾向性取决于习惯和情感。

同质化的低价竞争已经难以使品牌脱颖而出。

只要掌握了上游的生产渠道和下游的销售渠道,极容易模式复制。

近几年各类综合性电商或者垂直类电商层出不穷,就是因为掌握了其中的某一项优势。

为了抓住消费者的注意力,品牌需要做到“懂你的生活,更懂你”,著重加强与消费者进行情感上的沟通和链接,才是打通品牌和消费者隔膜的关键一环。

无论是尽情尽兴还是理想生活的提出,都要把握目标消费者的心理情感。

贴合情感需求,给悲伤的消费者以安慰,给幸福的
消费者以祝福……如此才能一击即中。

2016年“双十一”前夕,阿里巴巴CEO张勇曾表示,高度个性化的购物体验,将是今年天猫“双十一”带给消费者最大的不同。

与此同时,京东集团高级副总裁徐雷表示“将在品质和特色商品方面大做文章”。

个性化的购物体验和品质、特色等关键词的出现,是基于对消费升级的认知带来的。

(三)寻找品牌差异和细分群体差异,不同媒介渠道各个击破
“双十一”全民狂欢购。

面对庞杂的消费者,营销策略也应根据不同群体的特质来进行。

基于电商大数据进行整体策略调整,基于细分群体的特质实施传播创意。

应综合考量,再细分传播。

根据生活方式、个性、购买动机、价值取向等,采取不同的创意酌情分配到不同的渠道和媒介上,使潜在消费者转变为兴趣消费者。

回顾上文,我们来解答篇首提出的三个问题。

谁在买:主流消费人群时代迁移,崛起的中产阶级、80后、90后、甚至00后逐步成为消费主力,随之而来是消费理念的升级。

买什么:消费品类和频次扩大,注重品质和价值感。

愿意为真正的好产品溢价买单。

为什么买:生存性消费变革为享受型消费,为了开心、快乐、健康、无形价值付出金钱。

天猫是低价狂欢,但其背后投射出的消费升级是消费市场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

参考文献:
[1]高丽华.基于消费升级的中国广告市场发展走向.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5)
[2]艾瑞咨询.《2017年中国网民消费升级和内容升级洞察报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