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幼儿生活常规的养成
如何培养小班幼儿的生活常规

如何培养小班幼儿的生活常规培养小班幼儿的生活常规是幼儿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生活常规的培养可以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他们的自理能力和独立性。
下面是一些培养小班幼儿生活常规的方法:1.制定规则和规章制度:在班级中建立一套适应幼儿特点的规章制度,如用餐规则、整理玩具的规则等。
规定清楚每项规则的内容和实施方式,并定期向幼儿进行解释和教育,帮助他们理解和遵守规则。
2.创建良好的环境:为幼儿创造一个整洁、安全、舒适的学习环境。
教师可以带领幼儿一起打扫教室,教导他们如何整理玩具,让他们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3.给予正面激励:及时给予幼儿一些鼓励和奖励,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进步和成就。
这样可以增强他们对生活常规的重视和遵守。
4.提前规划:在幼儿活动前,提前告知幼儿即将进行的活动内容和所需准备,引导他们做好准备工作,如穿上适合的衣物、整理好书包等。
这样有助于培养他们的自觉性和计划性。
5.指导实践:通过实际操作,引导幼儿学习生活技能和自理能力。
例如,教他们如何正确刷牙、洗手、梳头等,从小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6.设置学习时间表:建立一份合理的学习时间表,让幼儿知道每天要进行的活动和学习任务。
教师可以制作图表或卡片,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和遵守时间表,养成良好的时间管理习惯。
7.规范用语和表达方式:教师在和幼儿交流时,应该用简单明了、具体清晰的语言进行表达,让幼儿容易理解和接受。
可以通过游戏、歌曲等方式,使幼儿更加积极地参与到生活规范的养成中。
8.建立互助合作的氛围:在班级中鼓励幼儿之间互相帮助和合作,培养他们的团队意识。
例如,在餐饮活动中,教育幼儿互相帮忙递菜、互相倒水,共同完成任务。
9.舍得培养问题解决能力:当幼儿遇到问题时,通过引导和鼓励,培养他们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简单的解决方案或策略指导,帮助幼儿养成主动解决问题的习惯。
10.持续监督和跟进:教师应持续对幼儿的生活常规进行监督和跟进,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纠正。
2024幼儿园小班常规培养工作计划

2024幼儿园小班常规培养工作计划一、常规培养目标生活习惯: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早睡早起,每天保持足够的睡眠时间。
培养孩子自己穿脱衣服、鞋袜,洗手、洗脸、刷牙等自理能力。
学习方面:养成正确的坐姿、站姿和书写姿势。
培养孩子的注意力、观察力、思考力,以及学习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社交礼仪:学会与人分享,懂得尊重师长,友好与同伴相处,使用礼貌用语。
培养孩子诚实、守信、有责任感等品质。
卫生安全:培养孩子饭前便后洗手,不随便接触脏东西等卫生习惯。
教育孩子认识基本的安全标志,遵守交通规则,不随便跟陌生人走等安全常识。
二、具体措施环境创设: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创设适宜的生活和学习环境。
提供丰富多彩的游戏材料和活动空间,满足孩子的探索欲望,促进其身心发展。
教育教学:通过故事、儿歌、游戏等形式,向孩子传授生活技能和基础知识。
在游戏中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体验合作的乐趣。
定期组织户外活动,增强孩子的体质,培养其勇敢、独立的品质。
家园共育: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及时反馈孩子在园的表现,指导家长正确地进行家庭教育。
通过家长会、家园联系栏等形式,提高家长的教育观念和育儿水平,形成家园共育的良好氛围。
教师引导:作为教师,要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包括言行举止。
要耐心、细心地引导孩子,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孩子学会关心、帮助他人,培养其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
评价与反馈:定期对孩子的成长进行评价和反馈。
通过观察、评估等方式了解孩子的发展状况,及时调整教育策略和方法。
同时向家长反馈孩子在园的表现和进步,鼓励家长积极参与孩子的教育过程。
三、工作安排时间安排:每天合理安排孩子的学习、生活、游戏等活动时间,保证孩子充足的休息和睡眠时间。
根据孩子的成长需要和季节变化,适时调整活动时间和内容。
内容安排:根据小班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学习方式,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和活动形式。
注重内容的趣味性和实用性,让孩子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和成长。
小班幼儿生活常规培养的有效策略

小班幼儿生活常规培养的有效策略一、引言幼儿时期是孩子成长发展的重要阶段,而良好的生活常规对幼儿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幼儿园是孩子接受教育的开始,通过幼儿园对幼儿生活常规的培养,可以帮助他们建立起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规范,为以后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基础。
制定有效的策略来培养小班幼儿的生活常规显得尤为重要。
二、小班幼儿生活常规的重要性1. 培养自理能力小班幼儿正处于接受自理能力培养的关键时期,通过生活常规的培养,可以让他们逐步学会自己穿衣、洗脸、用餐等日常生活能力,培养独立自主的习惯。
2. 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通过生活常规的培养,可以促使小班幼儿养成勤洗手、保持环境整洁的卫生习惯,预防传染病,保障幼儿的身体健康。
生活常规的培养可以让小班幼儿逐渐养成与同伴相处的规范,学会分享、礼貌、尊重的行为,培养良好的社交能力。
4. 培养时间观念通过生活常规的培养,可以让小班幼儿养成固定的作息时间,培养良好的时间观念,为以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基础。
1. 制定清晰的规定和要求对于小班幼儿来说,他们需要明确的规定和要求才能够遵守,幼儿园可以针对生活常规方面制定一系列的规定和要求,如衣着整洁、餐桌礼仪、玩具整理等,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体验让幼儿逐步遵循。
2. 提供示范和引导老师在生活常规培养中需要成为孩子们的榜样和引导者,教师可以通过示范和引导,让幼儿明白应该如何做,帮助他们建立起正确的生活习惯。
3. 奖励和表扬在幼儿园中,老师可以适当的采取奖励和表扬的方式来鼓励幼儿遵守生活常规,让他们认识到遵守规定和要求所带来的积极反馈,从而愿意自觉遵循。
4. 家园共育幼儿园和家庭是孩子成长的两大重要环境,家园共育对于孩子的生活常规培养尤为重要。
教师可以与家长进行密切的沟通,充分宣传家庭中重视生活常规的重要性,鼓励家长在家中对幼儿进行生活常规的培养。
5. 创设有益的环境幼儿园可以创设一系列有益的环境来帮助幼儿习惯良好的生活常规,如悬挂规范的行为标语、设置整洁有序的场所、提供整洁齐全的生活用品等,通过环境的引导使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2024年幼儿园小班常规计划

2024年幼儿园小班常规计划为了帮助幼儿适应园际生活,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促进其全面发展,我们特制定了2024年幼儿园小班常规计划。
一、生活日常常规1. 晨间活动:- 晨间活动是幼儿园每天开始的第一个环节,为了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我们会开展晨间活动,包括唱儿歌、跳操、早操等,目的是让幼儿早上活跃身体、提高精神。
2. 休息时间:- 幼儿园会为幼儿安排午休时间,培养幼儿规律作息的习惯。
每天午休时间为1个小时左右,我们会为幼儿提供舒适的休息环境,帮助他们充分恢复精力。
3. 膳食计划:- 幼儿园会提供营养健康的膳食,我们会根据国家食物营养需要与儿童饮食健康指导原则,为幼儿制定科学的膳食计划。
每天会提供早餐、中餐、午点心、午点心和晚餐,保证幼儿的营养需求。
4. 睡眠安排:- 每天会为幼儿安排规律的午休时间,保证幼儿有足够的休息时间。
幼儿园会提供适合的睡眠环境,为幼儿提供温馨安全的睡眠氛围。
5. 卫生常规:- 幼儿园会经常进行卫生保健与环境整治,让幼儿园成为一个干净、卫生的生活和学习场所。
同时,会教育幼儿培养个人卫生习惯,包括洗手、刷牙等。
6. 安全常规:- 幼儿园会做好安全教育工作,教育幼儿遵守安全规则,加强对家庭成员和社会安全常识的教育,确保幼儿生活安全。
二、学习常规1. 早教活动:- 每天安排早教活动,如听音乐、观察自然现象、认识形状颜色以及感官训练等,早晨是幼儿非常敏感的时刻,早教活动能刺激幼儿的感官,促进其全面发展。
2. 园内游戏:- 幼儿园会安排园内游戏活动,如操场上的跑步、跳跃、爬山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让幼儿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3. 学习主题活动:- 幼儿园会根据不同的学习主题安排一系列的活动,如识字卡片游戏、认识数字游戏等,通过活动培养幼儿的观察力、记忆力和动手能力。
4. 手工制作:- 幼儿园会引导幼儿进行手工制作,如剪纸、画画、造型活动等,通过这些活动,培养幼儿动手能力和想象力。
幼儿园小班幼儿一日常规要求

幼儿园小班幼儿一日常规要求1.准时到园:每天早上家长要按时将孩子送到幼儿园,缺勤需要提前向班级老师请假。
行为上,家长要帮助孩子按时起床,准备好所需的学习用具和午餐等物品。
2.穿戴整齐:幼儿要穿戴整齐,注意梳洗,遵循班级统一着装要求,保持个人卫生。
3.教室整洁:幼儿要养成好的卫生习惯,保持教室整洁。
在班级日常活动和学习结束后,幼儿需要将座位整理整齐,扫地、擦桌子等日常清洁是幼儿参与的任务。
4.预备活动:幼儿在到达幼儿园后需要按照老师的指导进行预备活动,如跳绳、游戏等,以帮助孩子放松身心,准备好学习状态。
5.实施日常活动:幼儿园小班的日常活动包括听音乐、参加手工制作、进行益智游戏、观看故事等等。
幼儿需要积极参与这些活动,提高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
6.保持安静:在学习和活动中,幼儿要保持安静,听从老师的指导,不要打闹和大声喧哗,保持良好的学习氛围。
7.保护环境:幼儿园小班将环保教育融入日常活动中,幼儿需要养成保护环境的好习惯,如节约用水、节约用纸、垃圾分类等。
8.餐饮要求:幼儿园小班的餐饮要求一般包括午餐和小吃。
幼儿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吃饭,并且要按照老师的指导吃饭,可以互相帮助和分享食物。
9.小憩和午睡:小班幼儿通常会进行小憩和午睡,这对孩子的身心发展非常重要。
幼儿要按照老师的指导放松身心,安静休息,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10.外出活动:幼儿园小班通常会组织外出活动,如郊游、参观等。
幼儿要在活动中严格遵守安全规则,并且尊敬师长。
这些是幼儿园小班对幼儿的一些日常规定和要求,旨在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方式。
家长和幼儿园要共同合作,帮助幼儿逐渐适应团队生活,培养健康快乐成长的孩子。
幼儿园小班生活常规培养目标

幼儿园小班生活常规培养目标在幼儿园的小班里,生活常规的培养可谓是重中之重。
小朋友们就像小树苗,刚刚扎根土壤,需要细心呵护才能茁壮成长。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如何在生活中培养这些小家伙的日常习惯,让他们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1. 早晨起床,阳光灿烂1.1 按时起床,精神满满每天早上,太阳一出来,小朋友们就得睁开眼睛,像小鸟一样“叽叽喳喳”地起床。
你知道吗?有个好的开始,才能有个好的结局。
所以,起床这件事可不能马虎,得培养他们“早起的小鸟有虫吃”的精神。
1.2 洗漱习惯,干干净净起床后,洗漱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我们可以用“洗洗脸,刷刷牙,干干净净上学去”这样的顺口溜,让小朋友们在洗漱的时候也能乐在其中。
想想看,当小朋友们的脸上挂着清爽的笑容,整个人都像被阳光照耀一样,多么可爱呀!2. 上学路上,快乐前行2.1 安全第一,注意交通上学的路上,安全是头等大事。
要教会小朋友们“过马路要看信号,走路不打闹”的道理。
走在路上,可以边走边聊,让他们把对小鸟、花花草草的好奇心发扬光大。
哦,还有,注意看路边的车,千万不能跟“车子”打招呼哦!2.2 跟小伙伴一起,互相帮助到了幼儿园,和小伙伴一起玩耍是最开心的事!可以教小朋友们“团结就是力量”的道理,让他们学会分享玩具,互相帮助。
比如,遇到难题时,可以说:“你帮我,我帮你,咱们一起加油!”3. 在幼儿园,快乐学习3.1 上课时间,认真听讲在课堂上,听老师的话可是重要的哦!要教小朋友们“耳听为虚,眼见为实”的道理,认真听讲,才能学到新知识。
为了让他们保持专注,我们可以用有趣的故事来引导他们,比如:“小兔子听老师的话,学会了跳舞,最后参加了大比赛,赢得了第一名!”3.2 活动时间,尽情发挥活动时间是小朋友们最爱的时光!这时候可以尽情地画画、玩游戏,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在这过程中,教他们“动手动脑”的重要性。
比如,画画时可以说:“你们的手是魔法棒,能画出五彩缤纷的世界!”4. 放学回家,分享快乐4.1 整理书包,井井有条放学的时候,收拾书包可不能马虎。
小班幼儿常规培养方法

小班幼儿常规培养方法
小班幼儿常规培养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培养自理能力:教育幼儿学会自己穿脱衣物、洗手、上厕所等基本生活技能,并鼓励他们主动参与日常清理整理活动,如整理自己的玩具、整理书包等。
同时,培养孩子的自我保护意识,如学会等红绿灯、过马路等。
2. 培养社交能力: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教育他们学会与其他人友好相处、分享玩具和资源,并且尊重他人的意见和权益。
同时,通过团队合作的活动,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 培养学习兴趣:提供多种多样的学习机会和材料,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在活动中鼓励幼儿主动探索、提出问题,并通过观察、实践、讨论等方式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学习方法和习惯。
4. 培养动手能力:提供各种绘画、手工制作、剪纸、塑料泥等活动,鼓励幼儿动手实践,培养他们的手眼协调能力和创造力。
5. 培养体育锻炼意识:通过户外游戏、运动课等活动,培养幼儿的体育锻炼意识,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和协调能力。
6. 培养艺术修养:通过音乐、舞蹈、戏剧等艺术活动,培养幼儿的审美意识和
艺术修养,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7. 培养环境保护意识:教育幼儿爱护和保护环境,从小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和习惯,如垃圾分类、节约用水等。
在实施这些培养方法的过程中,需要注意根据幼儿的年龄和发展特点合理设置任务,关注每个幼儿的个体差异,充分尊重他们的意见和选择,并与家长进行有效沟通和合作。
小班生活常规培养内容

小班生活常规培养内容小班生活常规培养是指在幼儿园或学前教育机构中,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和指导,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规范。
良好的生活常规培养不仅可以提高幼儿的自理能力和自控能力,还可以为他们的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
下面将从日常饮食、睡眠、卫生保健、礼仪规范、人际关系几个方面,介绍小班生活常规培养的内容。
一、日常饮食1、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幼儿期是形成饮食习惯的重要时期,教育者需要引导他们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
比如定时吃饭、按时喝水、适量进食等。
2、多样化的食物在日常生活中,鼓励幼儿尝试各种各样的食物,提供多样化的饮食,培养幼儿的口味。
同时,教育者还应该注意膳食营养的均衡。
二、睡眠1、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睡眠对于幼儿的身心发育非常重要,因此需要教育者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
比如按时睡觉、有规律的作息时间等。
2、创造舒适的睡眠环境教育者需要创造一个舒适的睡眠环境,比如保持房间通风通透、调节合适的室温、提供舒适的床品等。
三、卫生保健1、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教育者需要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比如勤洗手、饭后刷牙、保持整洁等。
同时,还需要教会他们如何正确使用卫生设施。
2、安全教育教育者需要向幼儿传授一些基本的安全知识,比如过马路注意安全、不随便接触陌生人等,帮助他们养成安全意识。
四、礼仪规范1、入场礼仪在进入幼儿园或者教室时,鼓励幼儿按照固定的程序进行入场礼仪,比如脱鞋、整齐排队等。
2、餐桌礼仪在用餐时,教育者需要引导幼儿培养良好的餐桌礼仪,比如不随意大声喧哗、不乱扔垃圾等。
五、人际关系1、尊重他人教育者需要教育幼儿尊重他人,善待他人。
比如不打骂他人、不抢夺他人物品等。
2、团队合作在日常的游戏和活动中,教育者需要鼓励幼儿团队合作,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以上是小班生活常规培养的内容,通过这些培养,可以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规范。
同时,也需要教育者和家长共同努力,为幼儿的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小班幼儿生活常规的养成 教研记录

小班幼儿生活常规的养成教研记录一、早晨的生活常规养成早晨是小班幼儿一天中的开始,养成良好的早晨生活常规对幼儿的身心发展至关重要。
1. 教师要提前到班级,为幼儿准备好干净整洁的教室环境,摆放好幼儿个人物品。
2. 到校后,幼儿应主动脱掉外套、鞋子,并将其放在指定的位置上。
3. 幼儿要养成自己整理书包的习惯,将书包放在指定的位置上。
4. 教师可设计早晨活动,如早操、早读等,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和集体意识。
二、午休的生活常规养成午休是小班幼儿一天中重要的休息时间,有助于幼儿的身体恢复和精神调整。
1. 教师要提前安排好幼儿的午休区域,保持环境安静、整洁。
2. 幼儿到午休时,要学会自己整理床铺,摆放好个人用品。
3. 教师可通过音乐、故事等方式帮助幼儿进入休息状态,培养良好的午休习惯。
4. 午休结束后,教师要逐一叫醒幼儿,引导他们整理个人物品,准备好下午的学习活动。
三、洗手的生活常规养成洗手是小班幼儿培养个人卫生习惯的重要环节,也是预防疾病的基本措施之一。
1. 教师要定期教幼儿正确的洗手方法,如用流动水和肥皂洗手,并告诉幼儿洗手的时机。
2. 洗手前,教师要提醒幼儿先将手腕处的手表、手镯等物品取下。
3. 幼儿要学会正确地用肥皂搓手,注意揉搓指缝和指甲,以及手背和手掌的清洁。
4. 洗手后,教师要教育幼儿用干净的毛巾或纸巾擦干双手,并养成用肘部关水龙头的习惯。
四、进食的生活常规养成进食是小班幼儿身体发展所必需的,培养良好的进食习惯对幼儿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1. 教师要定期开展有关饮食健康的教育活动,教导幼儿正确的进食姿势和用餐礼仪。
2. 幼儿要学会自己动手吃饭,如使用餐具、自己擦嘴等。
3. 教师要关注幼儿的饮食情况,合理安排饭菜的搭配,鼓励幼儿多吃蔬菜、水果等健康食品。
4. 饭后,幼儿要学会自己清理餐具和桌面,保持餐桌的卫生整洁。
五、个人卫生的生活常规养成个人卫生是小班幼儿培养良好卫生习惯的基础,有助于保持身体健康。
小班生活常规培养内容

小班生活常规培养内容小班生活常规培养是指在学前教育阶段,通过对小班幼儿进行生活习惯、行为规范、社交能力等方面的培养,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培养孩子正确的生活常规,对其日后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
下面我将从生活习惯、行为规范和社交能力这三个方面来详细介绍小班生活常规培养的内容。
一、生活习惯的养成1.起居习惯小班幼儿一般已经能够独立完成简单的起居自理,但是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在日常生活中,教师应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起居习惯,比如说早睡早起、整洁清爽、自己穿鞋系鞋带、整理衣物等。
通过生活实践,让他们自主地养成良好的起居习惯。
2.饮食习惯小班幼儿的口味逐渐形成,但是仍需要指导。
教师要教育幼儿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注重健康饮食,保持饭前便后的卫生习惯,及时清洁餐具和进食用具,以及有序的用餐礼仪。
3.卫生习惯小班幼儿的卫生意识比较薄弱,需要老师进行引导和督促。
通过教师的引导和榜样的力量,让幼儿养成勤洗手、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的良好卫生习惯。
二、行为规范的培养1.注意力集中小班幼儿的注意力比较短暂,教师需要通过适当的游戏与活动培养幼儿的专注力,让他们在静下心来,认真倾听老师的教导。
2.行为规范小班幼儿正处于行为规范养成的关键阶段,教师应该对幼儿的行为进行引导和规范。
在幼儿园生活中,教师应当加强对幼儿的行为引导与规范,提倡自觉自律,让他们懂得遵守公共秩序,尊重他人和物,不打架斗殴,乐于助人,并逐渐培养出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社交能力的培养1.合作意识通过集体游戏、小组活动等形式,培养小班幼儿的合作意识。
教师要引导幼儿学会与人合作,在集体游戏中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让他们懂得相互合作、互相帮助、互相尊重。
2.情感交流小班幼儿刚刚脱离家庭,对待他人和环境尚存在一定的依恋和焦虑。
因此,教师应当注重培养幼儿的情感交流能力,引导他们学会表达自己的情感,不害怕交流沟通,在困难时及时向老师和朋友求助。
3.待人接物在生活和游戏中,教师要引导幼儿懂得待人接物。
小班常规培养内容100条

小班常规培养内容100条1.形成良好的上下学习制度和纪律意识,包括按时到校、按时上课、按时完成作业等。
2.培养自理能力,如自己整理书包、收拾课桌、整理教室等。
3.提倡个人卫生,如勤洗手、保持身体清洁、保持卫生环境等。
4.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如吃饭时不挑食、不暴饮暴食等。
5.关注他人,培养友善待人的态度和行为。
6.学会和他人分享,如分享知识、玩具等。
7.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按时作息、早睡早起等。
8.鼓励小班同学参与集体活动,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9.注重培养小班同学的动手能力,如手工制作、画画等活动。
10.培养小班同学对艺术的兴趣和欣赏能力,如听音乐、看绘本等。
11.开展户外活动,如郊游、露营等,增进对自然的体验和认知。
12.培养小班同学对动物植物的兴趣和保护意识,如观察小动物、种植植物等。
13.鼓励小班同学多读书,培养阅读的兴趣和能力。
14.培养小班同学使用电脑和其他科技设备的基本技能。
15.组织小班同学参观博物馆、科技展览等,开拓眼界。
16.定期开展科学实验,培养小班同学的观察和实验能力。
17.关注社会新闻,开展相关讨论,培养小班同学的社会意识。
18.鼓励小班同学多进行体育锻炼,培养身体健康素养。
19.开展手工制作活动,培养小班同学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20.组织小班同学参与公益活动,培养社会责任感。
21.开展亲子活动,促进家庭与学校的互动。
22.鼓励小班同学参与才艺展示,培养自信心和自我表达能力。
23.推广外语学习,培养小班同学的多语言能力。
24.关注国学教育,开展传统文化体验活动。
25.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小班同学认识和处理情绪。
26.培养小班同学的节约意识,如节约用水、节约用电等。
27.开展团队拓展训练,培养小班同学的智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28.培养小班同学的音乐鉴赏能力,如欣赏音乐会、学习乐器等。
29.关注环境保护,开展相关宣传和行动。
30.开展户外探索活动,增加小班同学对自然的认知和体验。
幼儿园小班常规培养工作计划

幼儿园小班常规培养工作计划一、常规教育:1. 老师要认真分析本班幼儿的常规习惯现状,并根据实际情况,针对一些问题比较大的常规问题开展教育活动,并请家长在活动中配合老师,提醒幼儿。
如:上厕所时不拥挤、洗手时不玩水、在生活区域以外安静地活动等。
2. 老师要善于发现幼儿常规方面的一些细小事情,从培养幼儿养成好习惯入手。
如:利用吃前排队时提醒幼儿不剩饭菜、到点后及时入厕等。
3. 重视常规教育,建立良好的班级氛围。
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各班都开展了各不相同的教育教学活动,如:小一班为幼儿准备了学习儿歌、歌曲、故事等;小二班为幼儿准备了玩沙、玩水、做纸工等活动;这些活动都为幼儿建立良好的常规创造了条件。
二、保育工作:1. 老师要关注每一个幼儿,发现每一个幼儿的不同。
多鼓励表扬幼儿,关注幼儿的点滴进步,及时肯定。
使幼儿在不断的进步中获得成就感,从而更加努力的学习。
2. 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如:进餐时做到爱惜粮食,不挑食;在幼儿园大小便时知道要排队,不说笑也不打闹;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如:自己穿脱衣服、自己叠被子等。
3. 老师要保持教室环境的整齐、清洁、安全。
并及时的为幼儿剪指甲、洗头、洗澡、整理床铺等。
三、家长工作:1. 开学初,各班发放幼儿作息时间表和家长通知书,使家长及时了解本班幼儿常规及一日生活。
2. 定期召开家长会,各班及时向家长汇报幼儿在园的情况,并做好反馈记录。
3. 利用早晚接送幼儿的环节与家长交流,了解其在家情况。
与家长保持联系,争取家长配合我班的工作,共同教育好幼儿。
4. 针对个别幼儿的特殊习惯及时与家长进行沟通,并指导帮助其纠正不良习惯。
四、安全工作:1. 老师要有高度的责任心,时刻让孩子在自己的视线范围内,排除一切不安全因素。
并及时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
2. 加强对幼儿的安全知识教育,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3. 做好交接班工作,如有特殊情况及时向家长汇报,和老师配合共同协商解决。
小班常规培养计划4篇

小班常规培养计划4篇小班常规培养计划1一、早晨来园1、能高高兴兴来上幼儿园。
2、与老师、小朋友主动问早,能眼睛看着打招呼的人。
3、自己插好晨检牌,与家长礼貌道别。
4、然后将自己的随身衣物自己折叠好放在指定的地方。
二、晨间活动1、室内桌面玩具常规:不把玩具倒出来,需要多少拿多少,不争抢玩具,能互相合作、谦让;收玩具能进行正确的归类;玩具收好能放回相应的地方。
看到地面有玩具掉落能及时主动的捡起来放好。
玩玩具的时候不大声的讲话,不离开位子游戏。
2、室外活动常规:在老师指定的范围内玩耍;小朋友之间不推不挤,友好游戏;听到音乐能把玩具放回规定的地方并按照先到先排队的顺序回教室。
三、早操常规愿意听音乐眼睛看老师做操,情绪愉快。
能一个一个排队回教室,不拥挤。
四、户外活动常规1、解好小便,整理好衣物并把小椅子放进桌下后在桌子边上排好队。
2、走路会一个跟着一个走,上下楼梯一律靠右边走,不推不挤,不讲话。
3、愿意和老师一起做集体游戏,能遵守游戏规则,注意安全。
4、玩大型玩具能遵守纪律,会排队等候,不推挤,不做危险动作。
五、进餐常规1、饭前做一些安静活动,不动桌上的餐具,等待老师分饭菜,愿意帮助老师分调羹。
把椅子移进桌下,肚子贴牢桌边,防止饭粒掉落。
2、分到饭菜后开始用餐,不一边讲话一边用餐,会一口饭一口菜的吃,不挑食,能吃完自己的一份饭菜。
3、吃完饭后会收拾自己的桌面,把桌上、地上的掉落物捡干净并倒在垃圾桶里,饭碗、菜碗放在相应的锅里,学习自己擦桌子。
4、吃完饭后洗净手,擦净嘴巴,拿好小椅子在教室门口玩玩具,尽量放低音量,好好玩玩具,不随便走动。
5、听到音乐收玩具,动作快,不扔玩具,然后将小椅子搬回教室,六、午睡及下午点心常规1、把椅子翻到桌上,解小便,脱鞋子,在门口排队。
轻轻的进午睡室。
2、到床上先脱裤子再脱衣服,能尽量自己完成,需要老师帮助举手示意。
衣服、裤子折叠整齐后放在床尾。
3、安静的入睡,睡醒后能做到不打搅别人。
小班生活常规培养内容

小班生活常规培养内容小班生活常规培养是指在小班教育中,对幼儿进行积极主动的行为习惯、生活习惯和社交习惯的培养。
通过培养良好的生活常规,可以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提高其自理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以下是小班生活常规培养的内容:1.睡眠规律:幼儿应每天保持固定的睡眠时间,养成早睡早起的良好习惯。
老师可以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作息安排,让他们养成规律作息的习惯。
2.饮食习惯:教育幼儿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鼓励他们多吃蔬菜水果,少吃零食和垃圾食品。
教师可以与家长合作,为幼儿提供均衡营养的饮食,并定期开展有关饮食的知识宣传教育活动。
3.卫生习惯:幼儿需要养成勤洗手、勤洗脸、勤刷牙等良好卫生习惯。
教师可以利用游戏和故事等形式,告诉幼儿保持身体清洁的重要性,并进行示范指导。
4.自理能力:幼儿应逐步培养自己的自理能力,如穿脱衣物、整理书包、整理桌面等。
教师可以组织幼儿参与集体活动,培养他们的自理能力,并及时表扬他们的进步。
5.社交习惯:幼儿需要学会与他人进行良好的沟通和合作。
教师可以开展一些小组活动,让幼儿在交往中学会倾听他人、尊重他人、分享和帮助他人,并通过游戏和故事等方式教育他们学会友善和包容。
6.爱护环境:幼儿应培养爱护环境的意识。
教师可以组织幼儿进行环境整理活动,教育他们要保持教室整洁,爱护公共设施,并进行环境保护的教育宣传。
7.规则意识:幼儿需要学会遵守规则。
教师可以制定合适的游戏规则,让幼儿学会遵守规则、尊重规则,并及时给予奖励和表扬,增强他们的规则意识。
8.安全意识:幼儿需要学会基本的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教师可以利用日常活动和游戏等形式,向幼儿传授火灾逃生、交通安全和防止事故的相关知识,增强他们的安全意识。
9.秩序意识:幼儿需要逐步培养良好的秩序意识。
教师可以制定并维护学习、生活秩序,对幼儿进行相应的规范和引导,让他们逐渐形成安静、有序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10.学习习惯:幼儿需要逐渐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小班生活常规培养内容

小班生活常规培养内容小班生活常规培养是指在幼儿园或学前教育阶段,针对3-4岁幼儿的生活规范和行为习惯进行培养和教育。
通过规范的生活常规培养,能够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行为规范和自理能力,为其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基础。
下面将分别从生活自理、行为规范和社交礼仪等方面介绍小班生活常规培养的内容。
一、生活自理1.个人卫生在幼儿园里,培养幼儿的卫生习惯至关重要。
幼儿要学会自己洗脸、刷牙、梳头、洗手、擦嘴等基本的人身卫生。
教师可以通过示范和引导的方式,让幼儿逐步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2.自理能力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是小班生活常规培养的重要内容。
幼儿应该学会穿脱衣物、整理书包、整理玩具等基本的自理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游戏、歌曲和故事等形式,引导幼儿自主进行自理活动,激发他们的自信心和自主性。
3.生活习惯良好的生活习惯对幼儿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
小班阶段,教师需要重点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习惯、睡眠习惯和作息习惯。
教师可以通过定期健康教育、美食课堂、睡前故事等方式,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二、行为规范1.学习习惯小班生活常规培养中,要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坐姿端正、注意听讲、安静等。
教师可以通过小班游戏、教学活动等方式,培养幼儿的学习态度和行为规范,让他们在学习中养成良好的习惯。
2.遵守规则在幼儿园里,规矩和纪律是保持秩序和安全的重要保障。
教师需要引导幼儿遵守纪律和规则,包括听从老师的指挥、尊重他人、珍惜公共财物等。
教师可以通过小组竞赛、游戏活动等方式,让幼儿在参与中学会遵守规则和纪律。
3.安全意识在幼儿园里,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至关重要。
教师需要通过安全教育和安全演练等方式,让幼儿了解如何保护自己、遵守安全规则、遇到危险时如何求助等。
同时,教师还需要定期组织消防演练、交通安全教育等活动,提高幼儿的安全意识。
三、社交礼仪1.友好相处在小班生活中,培养幼儿的友好相处能力非常重要。
教师需要引导幼儿如何与他人友好相处、互相帮助、包容他人等。
小班一日常规养成教研(3篇)

第1篇一、教研背景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幼儿园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
小班是幼儿入园的第一个阶段,也是幼儿养成良好生活习惯、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
因此,如何在小班阶段培养幼儿的日常常规,成为幼儿园教师关注的焦点。
为了提高我园小班教师的专业素养,促进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我园开展了小班一日常规养成教研活动。
二、教研目标1. 提高教师对幼儿日常常规养成重要性的认识。
2. 探讨小班幼儿日常常规养成的有效策略。
3. 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4. 为幼儿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活和学习环境。
三、教研内容1. 幼儿日常常规养成的重要性2. 小班幼儿日常常规的内容及特点3. 小班幼儿日常常规养成的策略4. 教师在幼儿日常常规养成中的角色与责任5. 家园合作在幼儿日常常规养成中的作用四、教研过程1. 主持人介绍教研主题和目的2. 教师分享日常工作中遇到的幼儿常规养成问题及解决方法3. 教师分组讨论,针对小班幼儿日常常规养成的策略进行深入探讨4. 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其他教师进行点评和补充5. 邀请专家进行点评和指导6. 教师总结经验,制定改进措施五、教研成果1. 教师对幼儿日常常规养成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2. 教师掌握了小班幼儿日常常规养成的有效策略,如:(1)建立良好的作息时间表,培养幼儿的规律作息。
(2)创设适宜的生活环境,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生活习惯。
(3)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和自理能力。
(4)注重家园合作,共同促进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
3. 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得到了加强,为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奠定了基础。
4. 幼儿园为幼儿营造了一个良好的生活和学习环境,有利于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
六、教研反思1. 本教研活动针对性强,教师参与度高,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2. 教师在讨论过程中,能够结合自身教学实践,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并共同寻找解决方案。
3. 专家的点评和指导为教师提供了宝贵的建议,有助于教师改进教育教学方法。
小班幼儿生活常规培养的有效策略

小班幼儿生活常规培养的有效策略小班幼儿生活常规培养是培养幼儿自理能力和良好生活习惯的重要环节。
下面是一些有效的策略可以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生活常规。
1. 制定明确的规则和时间表:为幼儿制定一份明确的规则和时间表,确保每个孩子都清楚自己应该做什么,何时做。
规则可以包括如何穿衣、如何梳头、如何洗手等等。
时间表可以帮助幼儿掌握日常活动的顺序和时间分配。
2. 培养良好的自理能力:幼儿需要学会自己穿脱衣物,梳头,洗手,整理书袋等基本的自理能力。
老师可以通过示范和引导,逐步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
可以在每天固定的时间段,让幼儿自己完成一些简单的自理活动,如穿衣服、盥洗等。
3. 建立良好的用餐习惯:幼儿需要学会正确的用餐姿势和方式,懂得正确使用餐具,尊重师长和伙伴。
老师可以在每一餐前与幼儿一起洗手,帮助幼儿擦嘴和鼻子,引导幼儿顺利用餐。
4. 培养整洁卫生的习惯:幼儿需要学会保持自己的个人与环境的整洁。
老师可以在入园时示范正确的个人卫生习惯,如洗手,擦嘴,擦鼻涕等。
老师还可以定期组织幼儿一起整理玩具和教室,培养幼儿的整洁意识。
5. 培养合理的作息习惯:幼儿的作息时间需要有规律,保证充足的睡眠和适当的休息时间。
老师可以设立固定的午休时间,并在安静的环境下,让幼儿躺下休息。
在睡前,可以进行放松的活动,如听音乐,讲故事等,帮助幼儿顺利入睡。
6. 鼓励幼儿参与生活常规的制定和执行:幼儿参与规则的制定和时间表的执行,可以增强他们的责任感和主动性。
老师可以邀请幼儿一起讨论和制定规则,让他们感觉自己的参与和决策权。
在执行时间表时,可以给予幼儿表扬和鼓励,充分肯定他们的努力。
7. 创建积极的学习氛围:幼儿习惯的养成需要一个积极的学习环境。
老师可以创造各种情景和角色扮演,引导幼儿模仿和学习正确的生活习惯。
老师还可以通过讲故事、游戏和歌曲等方式,潜移默化地培养幼儿的生活常规。
小班幼儿生活常规培养的策略与实践

小班幼儿生活常规培养的策略与实践针对小班幼儿生活常规的培养,以下是几个策略与实践:1.制定明确的生活规则:制定明确的生活规则是培养幼儿生活常规的第一步。
通过与幼儿一起讨论,可以制定出一些适合小班幼儿的生活规则,如按时吃饭、午休等。
生活规则可以以图文形式呈现,让幼儿更容易理解。
实践:在教室的显眼位置,设置一块生活规则公告板,将制定好的生活规则和相关图文贴上,提醒幼儿们遵守。
2.建立良好的日常作息:良好的日常作息对幼儿的生活规律培养至关重要。
可以通过定点活动的方式,如早上集体活动、午休时间等,让幼儿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
生活中的一些仪式感也能帮助幼儿建立起规律的生活作息,如固定的起床时间、午休时间、洗手、吃饭等。
实践:每天早上在集体活动开始前,进行一个简短的午令提示,介绍当天的活动计划,帮助幼儿们了解当天的作息安排。
同时,在午休前进行一段安静的音乐放松活动,让幼儿们有一个平稳的过渡。
3.小班幼儿生活技能培养:培养幼儿的生活技能是构建幼儿生活常规的重要一环。
通过游戏、互动等方式,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如穿脱衣物、洗手、整理自己的物品等。
教师可以通过模拟游戏、示范、手把手教学等方式,引导幼儿学会一些简单的生活技能。
实践:每天定时进行生活技能教育,如洗手、穿脱衣物等。
通过向幼儿展示正确的操作步骤,并加以示范,鼓励幼儿积极参与,亲自动手操作。
同时,教师应当给予及时的鼓励和肯定,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4.建立有序而温馨的生活环境:有序而温馨的生活环境是培养幼儿生活常规的基础。
教师应当为幼儿创造一个整洁、安全、舒适的生活环境,以促进幼儿生活习惯的养成。
同时,教师还需与家长保持密切的沟通与合作,共同培养幼儿的生活常规。
实践:每天早晨,教师可以与幼儿一起参与教室环境的整理,有针对性地布置教室,将教室划分为不同的活动区域,并为每个区域准备相关的玩具和教具。
同时,在幼儿的盘子、杯子等个人物品上贴上幼儿的姓名和简单的自我介绍,帮助幼儿们找到自己的物品。
小班生活常规培养内容

小班生活常规培养内容小班生活常规培养是指在幼儿园小班阶段,通过教师的指导和引导,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规范。
在这个阶段,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规范他们的行为举止,提高他们的社交能力,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1.培养自理能力在小班阶段,培养幼儿自理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教师可以通过各种活动,逐步引导幼儿掌握吃饭、穿衣、洗手、上厕所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在日常生活中,教师还可以通过观察幼儿的自理情况,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主动学会生活技能。
2.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在日常生活中,教师需要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比如,养成按时吃饭、早睡早起、按时上厕所、整洁卫生等好习惯。
通过日常的生活实践和小组活动,教师可以逐步培养幼儿的自律意识和时间观念,帮助他们建立规律的生活作息,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3.培养良好的行为规范在小班生活中,教师需要重视对幼儿的行为规范的引导和培养。
通过角色扮演、游戏、故事讲解等形式,教师可以引导幼儿了解社交礼仪和行为规范,培养他们互相尊重、友好相处的意识。
同时,教师还要及时对幼儿的不良行为进行规范和引导,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行为观念和价值观。
4.培养社交能力在小班阶段,培养幼儿的社交能力非常重要。
教师可以通过小组活动、游戏等形式,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同时,教师还要引导幼儿学会尊重他人、分享、互助等良好的社交行为,促进他们和周围的同伴建立良好的友谊关系。
5.培养幼儿的责任意识在小班生活中,教师还需要培养幼儿的责任意识。
通过指导和示范,教师可以让幼儿懂得自己的责任范围,学会照顾自己、爱护环境、关心他人等。
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班级管理、小组活动等形式,让幼儿承担一定的责任,提高他们的责任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6.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在小班生活中,教师需要通过各种方式,帮助幼儿建立自信心。
比如,鼓励他们多参与活动、表现自己,不断肯定他们的进步和努力,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和成就感。
一日生活常规教研小班(3篇)

第1篇一、引言幼儿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小班是幼儿教育的初级阶段。
在这个阶段,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常规对于他们的身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日生活常规教研小班旨在通过深入研究,探讨如何有效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常规,提高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和适应能力。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论述。
二、小班一日生活常规的重要性1. 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小班是幼儿开始学习独立生活的阶段,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对于他们的成长至关重要。
通过一日生活常规的养成,幼儿可以学会穿衣、吃饭、整理床铺等基本生活技能,为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基础。
2. 提高幼儿的适应能力小班一日生活常规的养成有助于幼儿适应集体生活。
在幼儿园这个集体环境中,幼儿需要学会与同伴相处、遵守规则、按时作息等。
这些习惯的养成有助于幼儿更好地适应集体生活,减少焦虑和不适。
3. 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良好的生活常规有助于幼儿形成健康的生活习惯,从而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如按时作息、合理饮食、适量运动等,这些都有助于幼儿健康成长。
三、小班一日生活常规的具体内容1. 早晨入园(1)教师引导幼儿有序排队,保持安静。
(2)幼儿自我检查书包,确保携带好所需物品。
(3)教师进行晨检,关注幼儿健康状况。
2. 上午活动(1)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晨间活动,如晨间锻炼、自由游戏等。
(2)开展教学活动,培养幼儿的兴趣爱好。
(3)组织幼儿进行小组合作,提高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
3. 午餐时间(1)教师引导幼儿有序排队,保持安静。
(2)幼儿自主取餐,培养幼儿的自主能力。
(3)教师监督幼儿进餐,关注幼儿饮食卫生。
4. 午休时间(1)教师引导幼儿有序排队,保持安静。
(2)幼儿自主选择床位,培养幼儿的独立能力。
(3)教师巡视幼儿休息情况,确保幼儿休息质量。
5. 下午活动(1)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户外活动,如体育游戏、舞蹈等。
(2)开展教学活动,丰富幼儿的知识储备。
(3)组织幼儿进行手工制作、绘画等艺术活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园本教研:小班幼儿生活常规的养成
现状分析:
本学期,我们幼儿园将开展园园行教研活动,这是一种比较新颖的形式,它让大家在教研活动中可以采用多种不同的形式来表达一个主题,或针对一个问题,大家先各自收集资料在活动中提出自己的见解。
继续深入贯彻《纲要》精神,加强学习和研究,不断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教育行为。
为幼儿提供安全、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幼儿多方面发展的需要,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关注个别差异。
小班幼儿从各个不同的家庭来到幼儿园,最棘手的是生活常规较差。
他们常常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必要的礼貌,不懂得遵守集体规则,生活卫生习惯还没有养成。
根据小班幼儿思维的具体形象性,注意力的不稳定性以及好模仿的心理特点,针对幼儿目前的需要,对幼儿进行生活常规教育,是小班学期中的重中之重。
于是我们选择小班常规活动这一主题进行园园行研究活动。
一、研究主题:小班幼儿生活常规的养成
二、研究目的:
1、培养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养成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
2、培养教师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充分激发小班组每位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团结一致、互相协作,为教育事业谱写出新的篇章。
三、研究方法:文献法、调查法、访谈法、个案记录法、及时反思法
四、研究过程:
1、在第一次教研活动中,教研组长提前通知组员,了解本次活动的目的以及所需要的资料。
2、在第二次教研活动中,各班教师通过收集资料,自身实践,交流谈论,中心发言人将各人的收集资料汇种,并将各班在活动中遇到的主要问题总结出来,大家共同寻找解决的途径,同时针对出现的问题大家在各自班级中继续尝试新方法。
3、在第三次活动中,每人完成一篇,针对班级"幼儿生活常规习惯养成"的反思,总结班级中所取得成绩,中心发言人进行总结。
五、研究问题
1、了解小班常规管理的重要性小班是幼儿跨入集体生活的一个转折点,也是进行常规教育的关键期。
第一,幼儿入小班改变了生活环境,在新的环境中建立新的规则,培养习惯相对容易;第二,小班幼儿无论在生理、心理上都处于个体发展的低级阶段,在品德教育上处于他律时期,这一年龄特点决定了教师进行常规管理的有利条件,并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幼儿的身心发展。
第三,小班的常规建立好了,为以后中班、大班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问题的提出的原因。
首先是小班的生活常规管理。
新学期开学是小班工作最为重要,也是最为辛苦的一个阶段,一般情况下,通常小班的孩子入园时会哭闹不止,轻微的一般是一周左右,严重的一般是二至三周,甚至个别特殊的有一个月左右。
孩子在教室里面哭,有的奶奶、妈妈在教室外面哭,甚至有的家长敲门,要求进来给孩子喂饭,总之,家长们送孩子入园时站在教室外久久不肯离去,面对这样的一群孩子和家长,我们该怎样做?
3、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们通过教研活动的过程,解决这些问题。
根据本园的情况为幼儿创造优美的、舒适的区域环境,转移幼儿情感依恋,稳定幼儿的情绪,减少幼儿对家人的依恋。
第一,孩子入园时对孩子表现出友好,先来的孩子让家长陪陪,等大家都来齐了,就请家长离开教室,尽管家长不理解,不愿离开,过后一段时间再给家长解释;然后,第一周,不给孩子编固定的座位,孩子们肯定会到处乱跑,第二周开始,把跑的孩子,不愿坐座位的孩子哄他上座位,就连哭的孩子也是这样,使孩子心中形成一个影象,要坐座位。
第二是建立良好的生活常规习惯,逐步引导幼儿学习自我的简单的管理。
小班幼儿第一次离开家庭,来到幼儿园,一方面有些胆怯,另一方面又要适应幼儿园的生活习惯,实在是一件不容易的事。
作为我们教师首先就要更新自己的观念,我们教师应该抛弃以前那种将幼儿视为成人的客观附属物或"小大人"的观念,应树立科学儿童观。
即儿童身心各方面都需要合理地照顾和保护,儿童应有主动、自由和充分活动的权力,儿童在体、智、德、美等各方面应该协调发展。
教师应该是幼儿健康
和安全的保护者,是幼儿全面发展的引导者,既不能把幼儿看成是"小大人",也不能事事包办代替,逐步引导幼儿学习自我管理。
众所周之,现在的家庭几乎都是四个大人围着一个小孩转,有的甚至还有保姆,所以,幼儿在生活自理上很差,有的可以说是一点也不会。
因此,盥洗、解便、进餐、午睡等环节就成为小班我们工作的难点,同时也是我们生活常规建立的关键环节。
我在突破这些难点时,主要采取了以下的几种方法:
1)、示范、模仿法。
在运用这一方法时,改变以往单一说教的形式,以及"不准这样"、"不准那样"的戒律,采用有趣的教育方法,让幼儿在看看做做中主动、自觉地学习。
比如,在进行点名这一常规上和晨间入园时,请能力比较强的幼儿做示范,其他幼儿模仿他的做法,既增强了幼儿的自信,又培养了幼儿互相帮助的精神。
这样,幼儿在感性经验的基础上,就很容易掌握一些生活常规。
2)、妙用儿歌。
儿歌是儿童文学作品中的一种体裁,极其短小精悍,而且读起来朗朗上口,易记,在对儿童进行生活常规时,我经常使用儿歌来引起幼儿的兴趣和帮助幼儿掌握生活常规的要领。
在洗手的时候,我边教幼儿一边洗一边念儿歌:"小朋友,来洗手,洗手先要挽袖口,洗手心,洗手背,洗手缝,洗手腕,看谁洗得最干净。
"洗脸时念儿歌:"小毛巾,对着揪,扯平放在手里头。
洗眼睛,洗嘴巴,洗洗脸,最后
洗臭鼻子,看谁洗得最干净。
"这样幼儿在不知不觉之中根据儿歌引导的步骤完成了洗手、洗脸的任务。
教师可根据幼儿的情况和各环节的情况,随机地编念一些儿歌,来帮助幼儿掌握常规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