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汇编二(含答案)
2020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汇编二(含答案)
![2020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汇编二(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9ab5a323c1ec5da51e27000.png)
2020年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汇编二(含答案)一、阅读以下选文,回答相关问题。
赔偿(余显斌)①我拿上一尊泥塑,付了钱,转身就走。
年轻的店主喊住我,要找补我钱。
我大方地一笑:“‘泥人曾’的泥塑,值这个价。
”说完,挥一挥手,就急匆匆的离开了。
②不一会儿,我就拐入一条小巷。
巷子两边,粉墙黛瓦,高高低低,延伸向远处。
墙头上不时冒出一两枝桃花,红艳艳的,引得蜂飞蝶舞;或者爬出几根青藤,嫩嫩的,绿绿的,曲折蜿蜒。
我不禁哼起轻快的小曲,放慢了脚步。
③突然,身后传来急促的脚步声。
我停止歌唱,加快了脚步。
身后又传来喊声:“先生,请停一下。
”我侧耳一听,不是店主的声音,于是停下来,慢慢地转过身。
原来是一个六十左右的老人,浑身上下透着一种儒雅的气韵。
④“是叫我吗?”老人点点头,快步来到我面前:“先生刚才在‘泥人轩’买了一尊泥塑?”我赶忙摇头。
老人看见我手中的纸盒:“这就是啊!”⑤我脸一红,声音不再柔和,厉声问道:“咋的,有啥问题吗?”老人轻轻地点点头,从我手里拿过纸盒慢慢打开。
只见“关公”身着绿袍,腰围玉带,枣红脸,卧蚕眉,五绺长须迎风飘飞,倒提着青龙偃月刀,骑在赤兔马上。
赤兔马前蹄跃起,后腿直立,鬃毛猎猎飞扬,几欲腾空而去。
简直是极品!⑥老人举起泥塑,“噗”的一声扔在地上,泥塑顿时碎了一地。
我一惊,气红了脸:“你……要干什么!”⑦老人笑笑,慢条斯理地说:“这尊泥塑有问题。
”看我一脸疑惑,他蹲下身,用手轻轻拨弄着泥塑的碎土,里面有一团团的棉花。
老人告诉我,为了泥巴筋道,泥塑结实,泥巴里要搅拌上一些棉丝。
但是,绝不能是棉团。
没有拌开的棉团,雨天会回潮,泥塑会鼓包,甚至鼓裂。
⑧我理解了,又迷糊了。
“你咋知道这些啊?”“我就是‘泥人曾’。
”老人得意地一笑,一脸阳光。
“那……年轻人?”“是我儿子。
”原来,在老人外出时,儿子将次品摆出来卖了。
老人回来发现后,就急匆匆地追了过来。
⑨我鼻尖上冒出了汗珠,嗫嚅着,不知道说什么好。
⑩老人拍拍我的肩,安慰道:“放心,我赔。
2020年中考记叙文阅读试题及答案(108篇)
![2020年中考记叙文阅读试题及答案(108篇)](https://img.taocdn.com/s3/m/40e5a128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8a.png)
2020年中考记叙文阅读试题及答案(108篇)2020年中考记叙文阅读试题及答案本文讲述了大学生XXX支教的经历,通过她的经历展现了她的性格变化和对社会的关注。
文章的标题“34个鸡蛋”则是一个重要的情节,它唤醒了XXX的善良和爱心,让她下定决心留下来帮助当地的孩子们。
XXX是一个细心体贴的人,她在餐馆中制止“我”再点两个菜,体现了她的关怀和体贴。
同时,她对社会上的贫富不均也怀有深深的怨愤。
在支教的过程中,她变得更加有耐心和细心,像一个母亲一样为孩子们分配食物。
她的善良和真诚感染了当地的孩子们,让他们对未来充满了希望。
在文章中,作者通过细腻、生动的笔触,让读者感受到了一种温暖人心的正能量。
同时,文章也揭示了当地教育的困境和社会的不公,呼吁人们关注教育事业和社会公平。
答案:1、B(XXX制止“我”再点两个菜,突出了她心思细密的特点,表现了她对学生的关怀体贴,也清晰地反映了她对社会上的极度贫富不均怀有深深的怨愤。
)2、“34个鸡蛋”这一情节是主人公XXX思想感情发生重大转变的重要(关键)情节。
正是孩子们自发送来的34个鸡蛋,深深感动了XXX,唤醒她的善良、真诚与爱心,从而让她下决心要留下来兑现她的承诺。
3、(1)第一处是环境描写,写出了路途的遥远和当地的落后,暗示了支教条件的艰苦。
(2)第二处是神态描写,写出了XXX的细致和耐心,表现了她对孩子们的关爱之情。
4、XXX是一个细心体贴、关怀体贴、有耐心和有爱心的人。
在支教的过程中,她的善良和真诚感染了当地的孩子们,让他们对未来充满了希望。
艾叶香中寻玉佩——XXX雨水催春,山茶红艳,麦苗翠绿,湖色朦胧。
艾叶清雅的香气在空气中弥漫,让我想起了儿时的情景。
我跟着奶奶走过村头的木桥,摘下一片嫩芽,仿佛闻到了那贴在锅里的艾饼的香甜。
沿着田间小路,我回到了老屋。
老屋还是熟悉的模样,泥垒的墙、泥烧的瓦、泥砌的灶,连大门正面的照壁也是泥做的。
老屋南墙上,树枝支起的窗棂与木板拼成的门楣上方,挂着菖蒲与艾条。
2020年中考语文真题分类精解(记叙文阅读)专题08生活类记叙文(二)(含解析)
![2020年中考语文真题分类精解(记叙文阅读)专题08生活类记叙文(二)(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47118e9852d380eb63946d03.png)
专题08 生活类记叙文(二)一、(2019·天津)阅读《母亲的刺绣时光》一文,回答问题。
母亲的刺绣时光宫佳①母亲是一个心灵手巧的人,一针一线,在她灵巧的手里,会变化出生动形象的图样。
母亲不懂什么叫刺绣艺术,她只知道忙完了家务,捏起银针在变化无穷的图样里诠释着勤劳。
②刺绣又称女红①,是闺阁中的女孩子需要掌握的一项技能。
唐代罗隐有诗曰:“一片丝罗轻似水,洞房西室女工劳。
”讲述的是古代女子用纤纤玉指做手工刺绣的场景。
可惜到了我这一代,我并没有继承母亲的刺绣手艺。
小时候,我常见母亲的银针一穿一拉地在毛衣上、鞋面上忙活,不久,美丽的图案就成型了。
那些刺绣出来的动物、小花朵,装点着我们枯燥的生活。
③我稍微大一点,母亲就说,女孩子要学习女红,一个不会针线的女孩子是要被人笑话的。
可愚笨的我并没有遗传母亲的心灵手巧。
我捏起银针笨拙地如同握着一个大棒槌,不是让银针刺破了手,就是针脚歪歪扭扭。
我自我解嘲,宁可写几篇字,也不握这银针,我就不是握银针的料。
④母亲也不勉强我,银针在穿梭,流年在变幻。
⑤结了婚,每次回母亲家,我总看到母亲在捏着银针刺绣,母亲老了,戴着老花镜执着地绣出一花一叶。
我常常对母亲发牢骚,闲着没事出去遛遛弯,天天和这些针线较什么劲?享享清福多好?母亲说,你不懂。
我就有点恼火,现在,谁还穿自己做的衣服?商场什么样的衣服没有?母亲头都没抬,继续她的刺绣时光。
⑥后来,我去外地谋生,母亲默默地递给我一摞做工精美的鞋垫,母亲说,丫头,遇到闹心的事就做做女红,忙活着,烦心事就没影了。
⑦我接过那一摞鞋垫,一双双看下去,有一双鞋垫赫然绣着四个字“一路平安”,还有一双鞋垫绣着“万事如意”。
忽然感觉鼻尖酸酸的,母亲把她对我的祝福绣在一针一线中,伴我走过万水千山。
我忽然理解了母亲,刺绣是她的一个爱好,而那些做工精美的绣品,是母亲用心在歌唱。
母亲把内心深处对生活的理解融入千变万化的刺绣中,一针一线里,绣出的是一寸一寸深沉的光阴。
【中考专题】2020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 阅读文本-记叙文(10篇)二(含答案)
![【中考专题】2020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 阅读文本-记叙文(10篇)二(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aa94e4c168884868762d6e3.png)
2020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阅读文本-记叙文(10篇)二1.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列小题:老屋门前的荷塘赵丰①老屋前的荷塘,被一些弯腰的柳树围着。
②早春,我喜欢睡懒觉。
母亲喊着我的小名,说太阳出来了,莲叶出来了,你还睡得什么觉?听见莲叶两个字,我一骨碌起身,连鞋子也顾不上穿奔到荷塘边。
伸长目光探望,却不见莲叶的影子,便抱怨起母亲来。
母亲是从不说谎的人,怎么会骗我?谁知又睡了一觉起来,鲜绿、圆润、光洁的荷叶便静静地伏在了水面上,仿佛打开的莲花宝座。
母亲在做早饭,说我没哄你吧,昨天就出来了,你没看见就是了。
多年以后,我才悟出,这片荷塘,陪着母亲几十年了。
母亲是能感觉到它的生长过程的。
换句话说,荷尖、荷叶、荷花是绽放在母亲心里的。
③夏季,风吹荷塘,很有趣味。
我常在荷塘边傻坐。
风的手掌轻轻拂过,荷叶如一片片绸缎抖动,又似一道道绿色的电波。
奇怪的是,荷叶在风里不发声,我就质疑起自己的听力来。
不过,我倒是清晰地听见了雨打荷叶的声音,沙沙的响,像蚕食桑叶的那种声。
人过中年,忽然悟出仿佛心灵里曾经闪现过的声音。
岂止风吹荷叶声有种禅意,雨水滴落在荷叶上的那种颤抖,也摇曳着我的心。
④秋风来了,秋雨飘落在残荷上,给荷带去一缕湿漉漉的忧伤,感受着“红藕香残玉簟秋”般的清冷,“菡萏香消翠叶残”般的苍凉。
要说风景如画,荷在风中的摇曳,水中的倒影,莲与莲的交叠,叶面与叶面的互相抚慰,更是神来之美了。
⑤荷叶萧疏了,我也该加衣服了。
母亲捧着一件棉衣从老屋出来,喊着我的小名,说荷叶都快落水了,你还不冷?说着,她就脱了鞋子,卷起裤腿,下到塘里打捞落在水面上的荷叶。
荷叶晒干搁在楼上,准备明年端午节包粽子。
⑥冬天到了,该出莲藕了。
父亲赤着膀子,裤腿卷到大腿根,在塘水里摸莲藕。
家乡人把这叫起莲藕。
父亲舍不得用铁锨或者铁耙子,生怕弄断了藕条。
记得我高中毕业那年,想帮着父亲起莲藕。
父亲挥挥手说:走开,这塘水冷得很。
你骨头嫩,小心得了风湿。
到了中年,我忽然悟出,老屋门前的那片荷塘,是父亲生命的背景啊。
2020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精选题目(含答案五篇)
![2020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精选题目(含答案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f8ac10a7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ab.png)
2020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精选题目(含答案五篇)题目一:《难忘的一课》阅读下面的记叙文,完成下面的问题。
一、选择题1. 这篇文章的标题是《难忘的一课》,请问这篇文章主要讲述了什么?A. 作者在小学时的一次课堂经历B. 作者在中学时的一次课堂经历C. 作者在大学时的一次课堂经历D. 作者在教学中的一堂难忘的课答案:B二、简答题2. 请简要概括文章中作者在中学时代遇到的良师益友对作者的影响。
答案:文章中作者在中学时代遇到了一位良师益友,他对作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不仅教会了作者许多知识,还教导作者做人的道理,让作者明白了研究的重要性,激发了对知识的渴望。
他还鼓励作者勇敢追求梦想,让作者懂得了坚持与努力的意义。
三、论述题3. 结合文章,谈谈你认为一个好的教师应该具备哪些品质。
答案:一个好的教师应该具备以下品质:1. 知识渊博,能够教授学生丰富的知识;2. 关爱学生,关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3. 言传身教,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4. 耐心细致,对待学生要有耐心,善于引导和激励学生;5. 富有激情和责任感,对教育事业有热爱和敬业精神;6. 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
题目二:《那一次,我懂得了感恩》阅读下面的记叙文,完成下面的问题。
一、选择题1. 这篇文章的标题是《那一次,我懂得了感恩》,请问这篇文章主要讲述了什么?A. 作者在小学时的一次课堂经历B. 作者在中学时的一次课堂经历C. 作者在大学时的一次课堂经历D. 作者在教学中的一堂难忘的课答案:C二、简答题2. 请简要概括文章中作者在一次困境中得到的帮助以及这次经历对作者的影响。
答案:文章中作者在一次困境中得到了一位好心人的帮助。
这位好心人不仅给予了作者物质上的帮助,还给予了作者精神上的鼓励和支持。
这次经历让作者懂得了感恩的重要性,明白了在困难时得到他人帮助的珍贵。
这次经历也让作者更加珍惜他人的善意,激发了对社会的感恩之情。
三、论述题3. 结合文章,谈谈你认为感恩心态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2020年中考语文真题分类精解(记叙文阅读)专题11情感类记叙文(二)(含解析)
![2020年中考语文真题分类精解(记叙文阅读)专题11情感类记叙文(二)(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b406ffa24b73f242326c5f03.png)
专题11 情感类类记叙文(二)一、(2019·湖北黄冈)阅读下面小说,完成28—31题。
(14分)你的指尖是我一生的温暖韩逸萌①儿时的记忆里,奶奶的手有一种神奇的魔力。
②想起奶奶的手,恍惚中就觉得香气四溢。
在那个物质不甚充裕的年代,在那个并不富足的家庭里,我(奶奶的孙女)的童年却充满着香甜酥脆的回忆。
③暮春时节的榆钱,奶奶煮在粥里。
我的碗里便漂了一片片的小荷叶,我像捉小鱼一样吞下,奶奶说,吃了榆钱,一生富足。
初夏的傍晚,浓郁的槐花香笼着整个小院,我穿着奶奶做的豆绿色的小裙子,看她洗净采下的槐花,撒上盐和面粉,上锅蒸熟,晚上就能吃到唇齿留香的槐花饭。
锅里还煮着绿豆稀饭,煮开了花的绿豆和大米也像一朵朵盛开的小槐花,令我小小的心里久久着迷。
那时的夏天竟可以如此清香和清凉。
④冬天是我最爱的。
奶奶用坏了的脸盆扣住火炉口,漏洞的地方用白菜叶盖住,不到饭点,烤地瓜的香味就把在街上疯玩的我“勾”了回来。
滚烫的地瓜我拿不住,奶奶一边叫我小馋猫,一边帮我剥皮。
“奶奶的手怎么不怕烫?”我奇怪。
奶奶笑着说:“奶奶的皮厚啊!”那香喷喷的味道,时时想起,时时垂涎不已。
⑤奶奶的手如此灵巧呵!童年时,我是小伙伴里的孩子王,得此殊荣唯一的原因就是我有最多最好玩的玩具。
我没有布娃娃,但我有奶奶缝的布老虎,张着大口,额头上用黑毛线绣着“王”字,那是我最喜欢的玩偶,高兴时才给别的小朋友抱一下。
⑥包装箱上的封条,奶奶一根根洗净攒着,攒得够多了,在一个木头盒上缠缠绕绕,一横一竖,不同颜色的封条就在奶奶的手指尖穿梭纷飞。
奶奶编的篮子小巧精致,除了自家用,还送给邻里乡亲,整条街上的人都提着奶奶编的篮子去赶集。
人人见了都夸奶奶编得好,有人让奶奶再编了就拿去卖。
奶奶笑笑,再编好了仍旧是送人。
⑦在村里口口相传的还有奶奶做虎头鞋的手艺。
亲戚里谁家生了孩子,奶奶总要做一双虎头鞋送去。
鞋底是奶奶亲手纳的布底,小孩子穿着轻巧又舒服。
奶奶做的虎头鞋针脚细密,“老虎”的眼睛炯炯有神,眼珠是特意找了亮面的皮革剪下的,眉毛、胡子、耳朵,个个都精致。
2020年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训练(带答案)
![2020年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训练(带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616e3589ec3d5bbfd0a74b4.png)
? 我不要珂仔看出我的不堪。 ? 我已是父亲。
(选自《全世界人民都知道》 ,有删改) 1.简析 “父亲是世上最不堪的一个斗士 ”这一标题的作用。
? 儿子出生那天,我正在谈一件重要工作,听说要生了,急急开车向几百 里外那座小城赶去。等我赶到,他已然出生。他神色安静,不着喜怒,正躺在襁 褓里昏昏沉睡。他那样眼熟,却又无比陌生,像远方发来的一封不知来历的邮件, 我不敢贸然打开,怕一打开,就接下一个高深莫测的任务。他间或醒来过,眼睛 尚未完全睁开, 只淡淡地瞄了我一眼, 那么骄傲甚至暗藏某种不屑. …… 然后又 睡去。我盯着他,深觉责任重大又无法逃避。
闲时,爷爷经常是一边慢慢地嚼着黄豆一边跟我聊天,像在咀嚼他的一生。 他说,父亲是一个 “倒钱筒 ”。父亲是爷爷的独苗,奶奶宠着他,惯着他。听爷爷 说,父亲才十岁,就开始进大烟馆。没钱,就赊账。烟馆老板拿着赊账本来讨钱 时,爷爷才明白是怎么一回事。
父亲就像一棵荒野的树那样疯长。 我十岁那年,三天三夜,父亲跟人赌输了。大染坊被抵了赌债。那一天爷爷 没有嚼他的黄豆,唉声叹气,一脸乌云。 搬出大染坊时, 爷爷习惯性地掏出黄豆, 迟疑了一下, 爷爷这回没有把黄豆 塞进嘴巴,而是把黄豆一路撒在地上。 没几年, 爷爷病得不行了。 父亲依然整天不着家, 爷爷的安危只是他耳边刮 过的一阵微风。 临终前的那个晚上, 爷爷示意我到他跟前, 他手中攥着一个小布袋, 打开来, 是些黄豆。昏暗的灯光下,豆子显得金灿灿的,爷爷说,这辈子只剩下这点黄豆 了。他的声音很轻, 连他旁边油灯的火苗都没有动一下。 他颤巍巍地拈出一颗豆 子,习惯性地放入口中,又想嚼它。不知是黄豆太硬还是爷爷老了,牙口不行, 他没嚼动,又把豆子放入袋中。 他叹叹气,说这辈子就爱这黄豆,人走了带上它,也算来这世上留个念想。 他慈爱地对我说,如果你长大了真活不下去,可以再到爷爷这里来拿这黄豆吃。 不过,你要是争气,最好就别来扰我了。他语气中满是沮丧。 我愣愣的,不太明白,点了点头。 第二天早晨, 爷爷走了, 手里紧紧攥着那小袋嚼不动的黄豆。 邻居帮忙葬了 爷爷后,父亲才回来。没人怪他,他在邻里眼中只是一个能够看得见的影子。
2020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试题汇编(含答案)
![2020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试题汇编(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6d4d74a680203d8ce2f24f3.png)
2020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汇编一(含答案)一、阅读下文,完成以下各题。
母亲的菊花①自从去年冬天父亲去世后,母亲便再没有拍过照片。
我知道母亲是怕睹物伤情,因为以前的照片都是他们两人的合影。
②这一年开春,长期憋闷的竹鞭爆开了,几十只竹笋捅破泥层,玩命似地往上蹿,母亲看着那节节飙升的绿势,眉目间有些开朗了。
我说:“妈,拍张照片吧。
”母亲叹口气,刚有些活泛的脸色又黯淡下去,“等等吧。
”我没敢再说话。
③仲夏时节,门前的景象壮观起来,整个麦地忽拉一下就变了颜色,千丝万缕的金线在天地间交织。
母亲眯缝着眼,瞅着那一地金黄,脸上的表情生动起来。
我说:“妈,来张照片怎么样?”“再等等吧。
”她的目光投向远方,我想,她大概又想起父亲来。
④风泼过来像一碗冷水的时候,已经是秋天了。
田地里仰躺着一大片割倒的庄稼,一眼望去顿时空旷了许多。
一种繁华落尽的感觉侵袭过来,我以为母亲的心情是不能好了。
不想回屋后,发现母亲眉宇间竟隐约着几分喜气。
“再等几天,给我拍张照吧。
”我先是觉得惊喜,因为母亲终于能让她的心灵从阴影里迈出步来,摊在阳光下晾晒。
同时我也有几分疑惑,母亲究竟在等什么呢?一天,母亲对我说:“那菊花该开了吧,什么时候开了,你就给我照张相。
”⑤我顿时明白母亲等待的是什么了。
父亲生性爱花,常说养花可以怡情冶志,多年来一直汲汲此道,倒给我们带来了许多清芬和愉悦。
园前屋后,常见黄桃白李迎风摇曳,天井阳台,更有杜鹃、山茶步步生姿,窗台上的一盆文竹,檐角垂下的几线薜荔,无不透出盎然的生机和喜悦。
但在这么多的花品中,父亲最喜爱的,还是后园篱下的几丛菊花。
他一生淡泊名利,专心做学问,还有一手好书画,画菊是他的擅长,疏疏几笔,白纸黑墨,却透出凛凛的秋意和风骨。
他常说菊花飘逸清高,最具品格。
我幼时承欢膝下,耳濡目染,对这花中君子,向来有种偏爱。
母亲与父亲相处日久,受到的影响想必会更深吧。
于是从这一天开始,我与母亲一起展开了等待。
⑥树叶是最先落下的,一片片在风中悬舞;然后是牵牛花,再也发不出那每个清晨都要吹响的生命的号角;后来连不时迸绽美丽火花的月季也消沉了,光秃秃的枝头上挂满了一颗颗糖葫芦似的圆珠。
家有斑鸠(2020浙江杭州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试题及答案)
![家有斑鸠(2020浙江杭州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a0ae9fe844769eae109edc9.png)
家有斑鸠(2020浙江杭州)陈忠实住到乡下老屋的第一个早晨,刚睁开眼,便听到咕咕--咕咕的鸟叫声。
这是斑鸠。
虽然久违这种鸟叫声,却不陌生,第一声入耳,我便断定是斑鸠,不由得惊喜。
披上衣服,竟有点迫不及待,悄声静气地靠近窗户,透过玻璃望出去,后屋的前檐上,果然有两只斑鸠。
一只站在瓦楞上,另一只围着它转着,一边转着,一边点头,发出咕咕咕咕的叫声。
六年前的大约这个时节,我和文学评论家王仲生教授住在波士顿城郊他的胞弟家里。
尽管这座三层小洋楼宽敞舒适,我和王教授还是更喜欢站着或坐在后院里。
后院是一片绿茸茸的草坪,有几种疏于管理的花木。
这一排房子的后院连着后面一排小楼房的后院,中间有一排粗大高耸的树木分隔。
树木的枝杈上,栖息着毋宁说侍立着一群鸟儿。
一种通体黑色的梭子形状的鸟,在人刚开开后门走到草坪边的时候,梭子黑鸟便从树枝上飞下来,落在草坪上,期待着人撒出面包屑或什么吃食。
你撒了吃剩的面包屑或米粒儿,它们就在你面前的草地上争食,甚至大胆地跳到人的脚前来。
偶尔,还会有一只两只松鼠不知从哪棵树上蹿下来,和梭子鸟儿在草地上抢夺食物。
我在那个令人忘情的人与鸟兽共处的草坪上,曾经想过在我家的小院里,如若能有这样一群敢于光顾的鸟儿就好了。
然而,实际想来,实现这样人鸟人兽共存共荣的和谐景象,恐怕也不是短时间的事。
【甲】我们把鸟儿兽儿作为美食作为美裳作为玩物作为发财的对象而心狠手狠的年月,却无法算计。
我能记得和看到的,一是上世纪五十年代对麻雀发动的全民战争,麻雀虽未绝种,倒是把所有飞翔在天空的各色鸟儿吓得肝胆欲裂,它们肯定会把对人的恐惧和防范以生存戒律传递给子子孙孙。
再是种种药剂和化肥,杀了害虫长了庄稼,却把许多食虫食草的鸟儿整得种族灭绝--更不要说那些利欲熏心丧尽良知的捕杀濒临灭绝的珍禽异兽者。
我曾瞎猜过,能够存活到今天的鸟类、兽类,肯定具备一组特别优秀的专司提防、警惕人类伤害的基因。
不然,早该在明枪暗弓以及五花八门的机关和陷阱里灭绝了。
2020年中考语文复习现代文阅读--记叙文专项练习(30篇)(含解析)
![2020年中考语文复习现代文阅读--记叙文专项练习(30篇)(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f37d47ca84868762caaed542.png)
2020年中考语文复习现代文阅读---记叙文专项练习(30篇)一、阅读选文,完成1-6题。
(20分)满孙君飞①那时候,母亲总在家里,父亲总在家外。
②父亲就像一个熟悉的客人,前来“拜访”我们的时候,总会带着礼物。
③他从不知名的远方挑回的担子里有圆滚滚的卷心菜,红白相间的猪肉块,一块撒满碎花儿的土布,一个快要装满彩色圆球糖的玻璃瓶,轻轻摇动一下,就会发出让我口舌生津的可爱声响……④有一次,父亲拉着满满当当的木板车过来,我一看,像是一个打了胜仗的“大王”,身后还多了一群呐喊助威的“大兵小将”。
他欣然地卸下一张桌子,说让我写字用;又搬下一条高凳子,凳子下面竟然有个小抽屉,带锁,说可以搬到学校坐,周围无数双眼睛都被它镀亮……这一刻,我无比自豪。
⑤可有时候,他也会两手空空,像打了败仗的士兵,手无寸铁。
⑥他眼睛里的火光熄灭了,叹息着,灰头灰脸,嘴唇起了白皮儿,他肯定又饥又渴,脸上什么也没少,但就是让人觉得差了什么东西。
他的腰身弯如无箭可射的猎弓;疲累得好似一件等待浆洗的脏衣服。
⑦这一天,他做生意亏了本儿,一路风餐露宿,空空荡荡地走回来了;他个子越是高大,越显得臂怀里的空旷冷清。
⑧母亲看到他,不说话,也不笑,她的个子原本有些矮,这时候却像变得更矮。
她神色平静,目光柔和,窸窸窣窣地小步快走,从厨房里捧出满满一碗凉开水放到他面前。
他“咕嘟咕嘟”一饮而尽,母亲拿走碗,盛来满满一碗饭放到他面前。
在我的记忆里,这情景不止一次,这饭有时是面食,有时是白米盖着菜,有时竟是只有节日里才有的大块萝卜炖小块骨头,好像她提前知道他要空着肚子空着手回来似的。
当然有时母亲还会特意为他斟上一碗热热的黄酒……看他吃饱喝足、心满意足,我有些不解:母亲怎么像是在犒劳凯旋归来的将军?⑨父亲并没有上床休息,而是无牵无挂地枯坐着,看母亲从井水中捞出洗净的衣服,拧干,一件接一件地晾晒到院子里的绳子上。
还有摊开的被单,母亲将其搭到绳子上,被单慢慢滴出水,水拉着被单,起初还显得紧致,慢慢地灌满了风,吸足了阳光,它们就如巨大的翅膀般,扑扇着发出富有节奏的、鼓舞人心的“鼓点”,那声音灌满了我们的耳朵。
2020年全国中考语文试题汇编——记叙文阅读及答案(精编版)
![2020年全国中考语文试题汇编——记叙文阅读及答案(精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d90af7da02d276a200292e91.png)
2020年全国各省中考语文试题汇编——记叙文阅读及答案说明:本试题汇编来源于2020年全国各地100余份中考语文试题,每8个阅读编为一组,是谓一套。
共6套,96页,均有答案。
2020年非连续文本阅读和散文阅读较2019年有所增加,故记叙文阅读相对少了一些。
第一套中考记叙文试题汇编【一】(2020年中考·河南卷)我的太爷老师①我的家乡在西北高原上,那是一个贫寒闭塞的小山村。
村子的中间有一个小学堂,学堂里有几排高低不等的长桌和板凳,西墙上挂着块小黑板。
②学堂只有一个老师,官名漆润江,四十多岁,民办教师。
农村人讲究辈分,我叫他太爷。
他有个绰号叫“行人”,“行人”就是能干能行的意思。
他很早就入了党,作宣传抓革命,样样在行。
他精于木工、画画,还会女红,村里唱戏穿的各类戏服,绝大部分出自他的手,最厉害的是,他还担任村里社戏的总导演和主演。
太爷做老师的时候,把自己这十八般武艺发挥得淋漓尽致,使他的学堂在全县大有名气。
③学堂只有一间教室,但太爷调配得次序井然。
他教完一年级生词,就让他们在外面的窗台下对着太阳去狂喊狠读,再教二年级或者三年级,互相岔开,互不干扰。
他教书有声有色,形神兼具。
有娃问,“拖”宇是个啥?咋个念?太爷就拽着他的手满院子跑,直到他说出“拖”字来才放手,从此他永志不忘。
我至今还记得他教《草原英雄小姐妹》时声嘶力竭地喊:“龙梅——,玉荣——,你们在哪里?”喊得我们都为英雄小姐妹揪心。
④那年月课本经常不能按时到,好在每年的课本也没有什么区别,太爷就抄在黑板上让我们跟着抄。
没有复写纸,他有时一页一页地抄下来,发给大家。
我觉得他抄得比课本还要好,可惜那些宇纸都已经不存在了。
⑤太爷对我们纪律的要求有些酷苛,不许迟到,更不许逃学旷课。
如果谁没来上课,太爷会派一个娃子去他家请,如果还不来,就派四个男娃去抬。
所以如果不想上学,我们哪怕跑到野地里去,也不敢在家里呆着。
如果你今天没有来,那明天一大早提前去,把学堂打扫得干干净净,太爷才不会处罚你。
守护母亲的梦(2020辽宁抚顺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试题及答案).docx
![守护母亲的梦(2020辽宁抚顺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试题及答案).docx](https://img.taocdn.com/s3/m/2b84dce6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e3.png)
守护母亲的梦(2020辽宁抚顺)①那天早上,他总是感觉隐隐不安。
上班的路上,他回想着昨夜的梦,突然担心起了乡下的母亲。
大概有一个多月没回去看母亲了,工作是忙,但也并不是一点时间都没有。
不过, 和大多数中年人一样,他毕竟有自己的生活圈,有时女儿要让他陪着去公园,或者下班后朋友拉着去喝酒,偶有一点空闲,也被一些琐碎的事情消磨掉了。
②整整一个上午,他都心神不宁,心里一直惦念着母亲。
母亲是个苦命的女人,父亲走得早,母亲独自一人艰难地拉扯他和姐姐长大。
如今,他和姐姐都在城里安了家,想要接母亲过来和他们一起住,母亲却不愿意离开生活了大半辈子的土地。
虽然他和姐姐抽空就会回家,可生活中总是有很多身不由己的时候,有时一两个月回一次也就成了常态。
③中午下了班,他去单位的食堂吃饭,快要走到食堂的时候,又转身折了回去。
他突然决定回乡下看母亲。
离下午上班还有两个小时,开车来回需要一个半小时,这样算来,还有半个小时可以陪母亲,也许还来得及吃一碗母亲做的手擀面。
想起母亲做的手擀面,他不由得加快了脚步。
④熟悉的院子里,月季、菊花还有一些叫不出名字的花花草草在墙角静静地绽放,鸡、鸭安生地在圈里休息,就连平时最爱聒噪的大黄狗也安静地趴在屋檐下睡觉。
推开虚掩的房门,桌子上放着一只还没来得及洗的饭碗,旁边还有吃剩的半个馒头。
母亲总是喜欢将就, 胡乱吃点东西就把午饭解决了,他无奈地摇了摇头。
透过半掀的布门帘,母亲那双沾满了泥土的布鞋整齐地摆放在床边。
⑤他轻轻走进去,母亲背对着他躺在床上,她一定是累极了,熟睡中正发出轻微的鼾声。
他在床边的椅子上坐下来,静静地注视着母亲,母亲此刻蜷缩着身体,看起来是那么瘦小,身上穿的那件衣服还是前年妻子买给她的,刚开始母亲总舍不得穿,后来,姐姐又给母亲买了好几件,说如果她不肯穿,就一直给她买,母亲这才欢喜地穿上了新衣。
在睡梦中,母亲翻了个身,母亲额前灰白的头发上粘着一小片稻草,他眼圈顿时有些发红,抬手想为母亲摘去额前的稻草,旋即又将手放下。
-2020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汇编二(含答案)
![-2020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汇编二(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771425351e79b89680226d4.png)
2020年中考語文記敍文閱讀彙編二(含答案)一、閱讀以下選文,回答相關問題。
賠償(餘顯斌)①我拿上一尊泥塑,付了錢,轉身就走。
年輕的店主喊住我,要找補我錢。
我大方地一笑:“‘泥人曾’的泥塑,值這個價。
”說完,揮一揮手,就急匆匆的離開了。
②不一會兒,我就拐入一條小巷。
巷子兩邊,粉牆黛瓦,高高低低,延伸向遠處。
牆頭上不時冒出一兩枝桃花,紅豔豔的,引得蜂飛蝶舞;或者爬出幾根青藤,嫩嫩的,綠綠的,曲折蜿蜒。
我不禁哼起輕快的小曲,放慢了腳步。
③突然,身後傳來急促的腳步聲。
我停止歌唱,加快了腳步。
身後又傳來喊聲:“先生,請停一下。
”我側耳一聽,不是店主的聲音,於是停下來,慢慢地轉過身。
原來是一個六十左右的老人,渾身上下透著一種儒雅的氣韻。
④“是叫我嗎?”老人點點頭,快步來到我面前:“先生剛才在‘泥人軒’買了一尊泥塑?”我趕忙搖頭。
老人看見我手中的紙盒:“這就是啊!”⑤我臉一紅,聲音不再柔和,厲聲問道:“咋的,有啥問題嗎?”老人輕輕地點點頭,從我手裏拿過紙盒慢慢打開。
只見“關公”身著綠袍,腰圍玉帶,棗紅臉,臥蠶眉,五綹長須迎風飄飛,倒提著青龍偃月刀,騎在赤兔馬上。
赤兔馬前蹄躍起,後腿直立,鬃毛獵獵飛揚,幾欲騰空而去。
簡直是極品!⑥老人舉起泥塑,“噗”的一聲扔在地上,泥塑頓時碎了一地。
我一驚,氣紅了臉:“你……要幹什麼!”⑦老人笑笑,慢條斯理地說:“這尊泥塑有問題。
”看我一臉疑惑,他蹲下身,用手輕輕撥弄著泥塑的碎土,裏面有一團團的棉花。
老人告訴我,為了泥巴筋道,泥塑結實,泥巴裏要攪拌上一些棉絲。
但是,絕不能是棉團。
沒有拌開的棉團,雨天會回潮,泥塑會鼓包,甚至鼓裂。
⑧我理解了,又迷糊了。
“你咋知道這些啊?”“我就是‘泥人曾’。
”老人得意地一笑,一臉陽光。
“那……年輕人?”“是我兒子。
”原來,在老人外出時,兒子將次品擺出來賣了。
老人回來發現後,就急匆匆地追了過來。
⑨我鼻尖上冒出了汗珠,囁嚅著,不知道說什麼好。
⑩老人拍拍我的肩,安慰道:“放心,我賠。
2020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专项考点系列训练题二(含答案 五篇))
![2020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专项考点系列训练题二(含答案 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b69f937a0975f46527d3e1a4.png)
2020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专项考点系列训练题二1.人物形象、心理与作用分析概括;2文章主题的理解归纳。
(说明:试题中,其它考点可酌情作答训练)一、最后的老师①他在小河那边,看着最后一名学生走过,才缓缓地回到山上。
学校就在山上,山下坐落着十多个村庄,有的在山的东边,有的在山的西边。
山上的学校成为这山区保留的最后一所学校,他也是这里最后一名老师。
他走路的时候,腿有些一瘸一拐的,头发开始花白,眼睛开始老花。
他回到学校,这里很安静,那棵核桃树上的老钟在秋风中微微摆动,几间破旧的教室窗口已经破落,钉在上边的透明塑料布被风吹得哗哗作响。
②她是他的学生,看见他回来了,指了指放在桌子上的晚饭:“老师,您吃饭。
”晚饭极其简单,碗里是刚刚熬好的玉米粥,两个窝窝头放在盘子里,还有一个盘子盛着腌制的萝卜干。
他拿起窝窝头,把萝卜干夹进窝窝头里,然后用力挤压,把萝卜干挤到中间,他就开始啃着。
他吃得很香,窝窝头的碎屑掉桌子上,也拾起来塞回嘴里。
她蹲在屋外边,那边是靠山的一口泉眼,她在青石板上搓着衣服。
月儿出来了,她有节奏的搓洗动作在月色中很优美。
③他走过来,蹲在她身边,用山药纸卷烟,片刻,一支自制的香烟卷好了,再掏出打火机点着。
她放下手里的衣服,转过脸看他说:“老师,我明天就要回城了。
这里还有什么需要的,我下一次来的时候给您捎来。
”他凝视着天幕,深邃的夜空星光灿烂,山里的风开始有些凉意:“就是把城里的那些要扔掉的衣服再捎些来,你看看,这些孩子的衣服都破得不能再穿了。
马上就要入冬,我想让他们过一个温暖的冬天。
”她看了他一眼:“我说的是您,以后怎么办?这里的教学点就要撤掉了。
”④他抬起头看着这所学校,学校在半山上,已经显得非常孤独,想了想说:“要撤就撤吧,最多我每个月少几百块钱,我还是留在这里,那些娃想在这里上学,我还会教他们。
”她似乎想说什么,稍停了停后,说:“上级的意思是,让这些学生都去中心小学上学去。
”⑤他看着她。
她也是从这里走出去的,也是他亲自送出去的学生,现在位居教育局的局长。
2020年上海初三二模语文汇编(记叙文)
![2020年上海初三二模语文汇编(记叙文)](https://img.taocdn.com/s3/m/f3954fb74431b90d6d85c733.png)
2020年初三二模语文汇编(记叙文)宝山区(二)阅读下文,完成 17-21题(22分)找到一点光刘同①我高一的时候就听说了老贺。
老贺是文科重点班的班主任,也是年级所有文科班的英文老师,而我高一时就读于理科重点班。
高二的时候文理正式分班考试,我考得很糟糕。
②我和老贺不熟,他高高壮壮,笑眯眯的,学校里都是他的传说:教课很厉害啦,英文口语全市冠军啦,以及他每天晚上都要去我们当地最高级的酒店吹萨克斯啦……③很多人对此颇有微词,一个老师怎么能去酒店兼职呢?一个英文老师再新潮也不能这样啊!④可老贺每次出现在学校的时候,样子自信,脸上挂着微笑,好像别人的议论于他而言,只是吹一口气那么随意。
⑤我很羡慕这样的人,并且,很想成为他那样的人。
⑥因为崇拜久了,久而久之就好像和他很熟一样,以至于鬼使神差地,那天我鼓起勇气站在了老贺他们班的门口,等着他下课。
⑦老贺走出来,怯懦的我站在走廊上喊了一声:“贺老师。
”他停下来看着我。
⑧我说:“我想找你。
”⑨高中的我不是一个敢于发表自己观点的人,但不知为何,看到老贺,我有想表达的欲望。
⑩一米八五的他停下来,低头看着当时一米五八的我,目光有压迫感,可是我看到他的嘴角扬起了微笑,突然就有了能能够与他对视的勇气。
⑪“好的,我知道了。
我回去考虑一下,你不用太着急。
”老贺带着微笑说。
⑫后来,当我的名字真的出现在文科重点班的名单里时,我的心里痛哭了一场,并且发誓一定要好好学习,就算不是为了自己,也要为老贺对我的信任。
⑬可惜,进入高二之后,我的成绩依然没有明显起色。
我学不进数学,因为根本听不懂;我学不进语文,死记硬背的东西,就是做不好;英文也烂的一塌糊涂……我开始躲着老贺,怕他失望。
⑭老贺似乎发现了我的异样,他也不找我谈,而是点名让我参加各种文科班的课余活动。
我的普通话很烂,他偏让我参加演讲比赛;我逻辑思维也不是很好,他偏偏让我组织班级的辩论队;我根本不会跳舞,他竟然让我和几个男生一起跳民族舞《珠穆朗玛》;他还給我一篇稿子,让我参加英文口语比赛……⑮我每天无精打采,觉得世界全是黑的。
内蒙古2020年中考语文试卷二(附答案)
![内蒙古2020年中考语文试卷二(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4c96093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3b.png)
内蒙古2020年中考语文试卷二(附答案)一、积累与运用(1-4题每题2分,第5题3分,共11分)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汉字是中国故事的目录。
中国是汉字的故乡,有多少个汉字就有多少个故事。
浏览词典、泛舟辞海、徜徉..碑林,通过千姿百态和意趣横生的汉字让你沉迷其中。
万物皆入字,一字一幅画,世界上能将日月星辰、风霜雨雪、山林川流、人物鸟兽、天时地理、农技工具、纲常伦理形象成字的,唯有我泱泱中国;因为字形的①___和仪态万千,而使书写方法成为书法理论的,唯有我谦谦中国。
字有繁简神采、开合气势,由篆.而隶,由隶而楷,从纵向取势到横向取势,再到翩然灵动,汉字翻卷腾挪着历史的风云;音有平仄神韵、词腔曼妙,青灯寒帐,沐浴焚香,吟咏诵读,那yìyáng dùn cuò一波三折,流变切换着时光的幻影。
秦汉魏晋南北朝、唐宋元明到如今,帝王将相、士农工商们创造的中国故事,尽在字串、字排、字堆、字库之中了。
中华文化长河②______、浩浩汤汤,汉字是河中的浪、水中的波,是长河上悠扬的船夫曲、高扬的云中帆。
汉字是国家的根、民族的魂,字字相连、句句相扣,筑起中华文化的共同体,结成凝聚全体中华儿女的纽带。
汉字如阵,华语如鼓,中华文明前进的脚步一路尘土飞扬,从不踌躇。
(1)给选文中加点词语注音。
徜徉..篆.(2)根据选文中所给拼音填写词语。
yìyáng dùn cuò(3)选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A.中国是汉字的故乡,有多少个汉字就有多少个故事。
B.通过千姿百态和意趣横生的汉字让你沉迷其中。
C.秦汉魏晋南北朝、唐宋元明到如今,帝王将相、士农工商们创造的中国故事,尽在字串、字排、字堆、字库之中了。
D.汉字如阵,华语如鼓,中华文明前进的脚步一路尘土飞扬,从不踌躇。
(4)根据语意,分别在横线①②处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①特立独行②历史悠久B.①别出心裁②历史悠久C.①特立独行②源远流长D.①别出心裁②源远流长5.下列关于文学常识和名著内容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特别想念那东坡的月光,梦想跟随在放翁的身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汇编二(含答案)一、阅读以下选文,回答相关问题。
赔偿(余显斌)①我拿上一尊泥塑,付了钱,转身就走。
年轻的店主喊住我,要找补我钱。
我大方地一笑:“‘泥人曾’的泥塑,值这个价。
”说完,挥一挥手,就急匆匆的离开了。
②不一会儿,我就拐入一条小巷。
巷子两边,粉墙黛瓦,高高低低,延伸向远处。
墙头上不时冒出一两枝桃花,红艳艳的,引得蜂飞蝶舞;或者爬出几根青藤,嫩嫩的,绿绿的,曲折蜿蜒。
我不禁哼起轻快的小曲,放慢了脚步。
③突然,身后传来急促的脚步声。
我停止歌唱,加快了脚步。
身后又传来喊声:“先生,请停一下。
”我侧耳一听,不是店主的声音,于是停下来,慢慢地转过身。
原来是一个六十左右的老人,浑身上下透着一种儒雅的气韵。
④“是叫我吗?”老人点点头,快步来到我面前:“先生刚才在‘泥人轩’买了一尊泥塑?”我赶忙摇头。
老人看见我手中的纸盒:“这就是啊!”⑤我脸一红,声音不再柔和,厉声问道:“咋的,有啥问题吗?”老人轻轻地点点头,从我手里拿过纸盒慢慢打开。
只见“关公”身着绿袍,腰围玉带,枣红脸,卧蚕眉,五绺长须迎风飘飞,倒提着青龙偃月刀,骑在赤兔马上。
赤兔马前蹄跃起,后腿直立,鬃毛猎猎飞扬,几欲腾空而去。
简直是极品!⑥老人举起泥塑,“噗”的一声扔在地上,泥塑顿时碎了一地。
我一惊,气红了脸:“你……要干什么!”⑦老人笑笑,慢条斯理地说:“这尊泥塑有问题。
”看我一脸疑惑,他蹲下身,用手轻轻拨弄着泥塑的碎土,里面有一团团的棉花。
老人告诉我,为了泥巴筋道,泥塑结实,泥巴里要搅拌上一些棉丝。
但是,绝不能是棉团。
没有拌开的棉团,雨天会回潮,泥塑会鼓包,甚至鼓裂。
⑧我理解了,又迷糊了。
“你咋知道这些啊?”“我就是‘泥人曾’。
”老人得意地一笑,一脸阳光。
“那……年轻人?”“是我儿子。
”原来,在老人外出时,儿子将次品摆出来卖了。
老人回来发现后,就急匆匆地追了过来。
⑨我鼻尖上冒出了汗珠,嗫嚅着,不知道说什么好。
⑩老人拍拍我的肩,安慰道:“放心,我赔。
”说着,拿出两个纸盒,打开来,一尊是“千里走单骑”,和我前面买的一样,但泥质更细腻柔和,有一种流畅自然之感。
关公更是眼光闪闪,嘴唇微张,好像正在呵斥对手。
另一尊是“雪夜上梁山”,林冲披着斗篷,戴着斗笠,扛着花枪,双眼微眯,望着远方。
枪上挑着一个酒葫芦,斗笠和斗篷上都盖着一层白雪,给人一种寒浸浸的感觉。
⑾我结结巴巴道:“我……只买一个。
”老人将泥塑放进纸盒,用丝带小心扎好,说:“‘泥人轩’的规矩,货不正宗,加倍赔偿。
这两个泥塑,都是赔给你的。
”老人站起来,将纸盒递给我,拍拍我的肩,笑道:“放心,都是我捏的,货真价实。
”⑿我红着脸,接过纸盒,没有说话。
迟疑片刻,我从钱夹里拿出两尊泥塑的钱,塞在老人手里,对他深深地鞠了一躬。
老人愣住了,我赶紧转身离开。
背后传来老人的喊声:“这两尊是赔偿的,不要钱。
”⒀可是,我已经迅速消失在小巷的拐角处,钻进了人群。
因为,只有我知道,我在店里给的是假钞。
(选自《嘉应文学》2019年7期,有删改)1、小说有两条情节发展线,请用简洁的语言把下面的梳理补充完整。
(4分)以老人的话动为明线:追赶买主→①→双倍赔偿以“我”的活动为暗线:②→被追上,知真相→获赔偿,付真钞2、第②段中加横线的句子属于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 (4分)3、⑤⑥⑿段中加波浪线的地方都写到了“我”脸红。
请选择其中两处,简析“我”脸红的原因。
(4分)4.、阅读全文,概括老人的形象特点,并作简要分析。
(4分)5、“赔偿”是小说的中心事件,也是小说的主旨所在。
请简要概括文中“赔偿”的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
(6分)【解答】(1)本题考查梳理文章脉络的能力。
此题要理清文章的故事情节,仿照给出的示例进行概括。
第①题,根据第⑥至⑨段内容,将老人的行为概括为四字或八字短语,如:摔碎泥塑,告知真相。
第②题,根据第①至③段的内容,将“我”的行为概括为两个三字短语,如:用假钞,买泥塑。
(2)本题考查景物描写及其作用。
这一句描写的是小巷内的粉墙黛瓦、桃花、青藤,是景物描写。
景物描写通常有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渲染气氛、衬托人物心情、推动情节发展等作用。
结合“我”用假钞买泥塑成功的事可知,这里的景物描写衬托了“我”的愉悦心情。
(3)本题考查对文章的理解能力。
此题要结合上下文内容理解其原因。
第⑤段,由“我赶忙摇头。
老人看见我手中的纸盒:‘这就是啊?’”可知,这时“我”的脸红,是谎言被揭穿后感到尴尬。
第⑥段,由“泥塑顿时碎了一地”可知,这时“我”的脸红,是泥塑被摔碎后感到气愤。
第⑫段,由“货不正宗,加倍赔偿。
这两个泥塑,都是赔给你的”“放心,都是我捏的,货真价实”“因为,只有我知道,在店里我给的是假钞”可知,这时“我”的脸红,是获真诚赔偿后感到羞愧。
(4)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
分析人物形象可由行为事件和动作、语言描写等方面入手。
由“先生,请停一下”“原来是一个六十岁左右的老人,浑身上下透着一种儒雅的气韵”可知,老人气韵儒雅。
由“赤兔马前蹄跃起,后腿直立,鬃毛猎猎飞扬,几欲腾空而去。
简直是极品!”“和我前面买的一样,但泥质更细腻柔和,关公更是眼光闪闪,嘴唇微张,好像正在呵斥对手”等语句可知,老人技艺精湛。
由“货不正宗,加倍赔偿。
这两个泥塑,都是赔给你的”“放心,都是我捏的,货真价实”可知,老人诚实守信。
由“我就是‘泥人曾’”“老人得意地一笑,一脸阳光”可知,老人非常自豪。
(5)本题考查题目的含义。
表层含义要联系文章情节进行概括,深层含义要结合文章主旨进行探究。
本文情节一方面是老人诚信经营,追上“我”,用两件真品赔偿“我”买到的次品;一方面是“我”最初用假钞买到泥塑,后来被老人的诚信品质所感动,用真钞赔偿老人。
这是其表层含义。
本文主旨是倡导诚信,因此题目的深层含义是以诚信之行赔偿欺骗之心。
答案:(1)①摔碎泥塑,告知真相。
②用假钞,买泥塑。
(2)景物描写。
借用优美怡人的景色,抒发了“我”用假钞后成功脱逃的愉悦心情。
(3)第⑤段:谎言被揭穿后感到尴尬。
第⑥段:泥塑被摔碎后感到气愤。
第⑫段:获真诚赔偿后感到羞愧。
(4)①气韵儒雅。
从语言(如“先生”“请”)、举止(如“慢条斯理”“轻轻拨弄”)等体现出来的温文尔雅的气度。
②技艺精湛。
三尊泥塑栩栩如生。
③诚实守信。
“货不正宗,加倍赔偿”的规矩,不顾年迈追赶并赔偿的行为。
④自豪。
为自己是“泥人曾”而自豪。
(5)表层含义:老人用真品赔偿次品,“我”用真钞赔偿假钞。
深层含义:老人和“我”的行为都是用诚信之行对欺骗之心进行了赔偿,从而表达小说鞭挞欺骗,倡导诚信的主旨。
二、阅读以下选文,回答相关问题。
草原日出[英]多丽丝·莱辛①那年冬天,每晚睡前,他都对着枕头里面大声喊:“四点半!四点半!”直到确信脑袋已抓牢这三个字,才安然入睡,仿佛一片安眠药突然降临。
他脸朝着闹钟的方向,这样醒来后第一眼便能看到它。
②早晨四点半,分秒不差,他得意地按下将要响起的闹铃。
再躺这最后一秒吧!不,他弹跳而起,如鱼跃水面。
冷啊!真冷啊!③出门,带上猎枪和狗。
天亮前他得赶完四里路。
他在疾行,狗在探路。
它们没有经过训练,自由散漫,有时会玩失踪,但却是他最好的同伴。
为了几枪射击,他要赶很长的路,有了它们路上就不枯燥了。
④他在田埂上跑起来,大步慢跑,扎实前进。
这方法是他观察土著人学会的:上身的重量交替落在两脚上,保持慢速、平衡运动,这样不会疲乏气短。
当血液从腿部冲上胳膊,他对身体的得意和骄傲油然而生,直到他不得不咬紧牙关,关住那股想大声歌唱的强烈欲望。
⑤草原。
第一只鸟在他脚边醒来,接着一群鸟冲向天空,鸣叫着宣布新一天的开始。
他终于抑制不住,发出狂野的喊叫,然后野兽似的狂奔,他在疯狂中忘我地歌唱生命的愉悦和青春的奢华。
⑥突然,他想起了什么:我15岁啦!15岁啦!这话对他来说很新鲜,他满怀兴奋又若有所思,开始用手指感受走过的岁月,像数着鹅卵石,每一块既独立又离不开彼此,每一块都闪烁着奇异的光芒。
这就是他:在这片土地上生长了十五年的男孩。
陪伴他的有这缓缓的河水,还有这充满挑战的空气:夏日正午,它闷热难耐;冬天早晨,它凛冽刺骨。
⑦没有什么他不能做到!他觉得自己将来的生命是伟大而神奇的,完全是他自己的:“世上所有大人物都曾像我现在这样小,所以我也能成为大人物。
只要我愿意,我能把世界变成我想要的样子。
”⑧他的嗓音充满了紧迫性、真理性和非凡的勇气。
他又大声唱起来,歌声沿着河水旁的峡谷回荡,他停下来等待回声,然后又唱:“歌唱吧!这就是他——只要愿意,他就歌唱,这个世界必须响应他!”⑨他等待回声。
那些新鲜的想法又回来了,如同有人在回应他、鼓励他。
峡谷充满了细软的回声,在小河旁的岩石间来回撞击。
突然,传来一种陌生的回声!那声音不是他的,也不是鸟儿的欢唱,也不是流水的叮咚……⑩他从疯狂中清醒了。
他呼唤猎狗,狗没有出现。
他孤身无援了,不久前他在这里看见一头豹。
⑪他不由得握紧了枪,四处张望。
灌木丛的尽头,那块憔悴的岩石旁,一只受伤的怪兽,遍身黑毛,黑毛下是片片粗肉……在一团流动的黑压压的东西的围攻下,这些肉正渐渐消失!一头公鹿,喘着气低声尖叫。
⑫他朝它跑去。
地上全是蚂蚁!又大又壮,对他视而不见,急匆匆地向那公鹿奔去。
他屏住呼吸,怜悯和恐惧攫住了他:那公鹿倒下了,抽搐着……⑬他忽然想到可以朝它射击,早点结束它的痛苦。
他端起枪,又放下。
使他放下枪的是渐渐膨胀的愤怒、痛苦和抗议:如果我没来,它就会这样死去,我干吗要干涉?这样的事情在灌木丛中随时都在发生。
活着的东西在痛苦中死去,这是生命的演变规律。
他把枪夹在膝间,四肢里痛苦翻涌,他喃喃自语:我阻止不了,我无法阻止,我无能为力。
⑭事情就这样,无法改变。
⑮关于命运和未来的认识就这样首次闯进他的生活,“是啊,这就是生命!”生命消逝的那刻,他无法采取任何仁慈的行动!他明白了:这片他生活了十五年的草地是辽阔无垠、无法变更、残酷无情的。
他感到痛苦、恶心和愤怒,又为坚忍克己的新认识感到几丝满足。
他提醒自己:蚂蚁也要吃东西啊!他泪流满面。
⑯公鹿越来越小,最后只剩下一堆白骨,在阳光下泛着白光。
哦,是的,太阳刚刚升起。
为什么!这短短的几分钟,事情就发生了巨变?他站到骨架前:它趴在矮树丛下。
要不是还残留着几小块粉红的软骨碎片,人们会觉得它已在这里躺了多年。
骨架四周,蚂蚁衔着肉,渐渐撤退。
有几只蚂蚁竟直起身子盯着他,眼里泛着贪婪的光。
⑰“滚开!我可不是你们的早餐,无论如何都不是!”⑱他弯下腰,触摸着头颅上的孔穴:那原本是鹿的眼睛!他想起活鹿那水汪汪的眼睛,觉得难以置信。
早晨,也许就一小时前,这小生灵还骄傲地踏着大地,抖着犄角,甩着尾巴,嗅着清晨的空气,像国王那样漫步在充满自由的灌木丛中;每片草叶为它生长,纯净的河水供它饮用。
⑲但是,谁能意料一头健步如飞的公鹿会被一群蚂蚁困住呢?⑳他好奇地蹲下去,发现它的后肢关节处断了,断裂的骨头相互徒劳地抵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