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考化学三模试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下列各物质中,不能满足下图物质一步转化关系的选项是( )
A.X:Cu Y:CuO Z:CuSO4 B.X:CO2 Y:O2 Z:CO C.X:CaCO3 Y:CaO Z:Ca(OH)2 D.X:NaOH Y:NaCl Z:Na2CO3 【答案】D 【解析】 【详解】 A、铜在加热条件下能和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氧化铜能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 硫酸铜和锌、镁、铝、铁等反应能生成铜和相应的盐,Cu→CuO→CuSO4→Cu,前面的物质 能够通过一步转化生成后面的物质,选项正确; B、光合作用过程中,二氧化碳和水反应能生成葡萄糖和氧气,碳不完全燃烧时能生成一氧
A.A
B.B
C.C
D.D
【答案】D
【解析】
A、因为 MnO2 是生成物,所以质量是由 0 逐渐增加的; B、试管内固体质量的变化就是 CuO→Cu 的质量变化;
C、滴加滴加 K2CO3 溶液,首先和盐酸反应,然后和 Ca(NO3)2 反应; D、溶液质量的变化就是 HCl→FeCl2 的质量变化。 解:A、因为 MnO2 生成物,所以开始反应时质量为 0,所以图象起点错误,故 A 错误;
化碳,一氧化碳完全燃烧,或和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应时能生成二氧化碳, CO2→O2→CO→CO2,前面的物质能够通过一步转化生成后面的物质,选项正确; C、煅烧碳酸钙时能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氧化钙和水反应能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和 二氧化碳反应,或与可溶性碳酸盐反应时,能生成碳酸钙,CaCO3→CaO→Ca(OH) 2→CaCO3,前面的物质能够通过一步转化生成后面的物质,选项正确; D、氢氧化钠和氯化镁、氯化铜、氯化亚铁等物质反应时,能生成氯化钠和相应的盐,氯 化钠和其它物质不能通过一步转化生成碳酸钠,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能生成碳酸钙和氢 氧化钠,NaOH 能够通过一步转化生成 NaCl,Na2CO3 能够通过一步转化生成 NaOH,但是 NaCl 不能够通过一步转化生成 Na2CO3,选项错误,故选 D。
5.下列图象正确的是
A.表示 KMnO4 加热制 O2 生成的 MnO2 的质量与时间的关系图 B.表示 CO 还原 CuO 的实验中,试管内固体质量与时间关系图 C.表示向 Ca(NO3)2(含少量 HCl)溶液中滴加 K2CO3 溶液,沉淀量与 K2CO3 的加入量的关系图 D.表示向足量的稀 HCl 中加入少量 Fe,溶液质量与时间的关系图
=1.8g 16 100% 1.6g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氧化镁中氧元素的质量=反应生成水 18
中氧元素质量=1.6g。 原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 1.6g 100% 25% 。故选 1.6g+4.8g
C。
3.用数形结合的方法表示某些化学知识直观、简明、易记.下列用数轴表示正确的是 ()
2021 年中考化学三模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培优题较难)
1.下列四个图像反映了对应实验过程中相关量的变化,其中正确的是( )
A.A
B.B
C.C
D.D
【答案】A
【解析】
A 向一定质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稀硫酸时,不断反应生成硫酸钠,氢氧化钠完全反
应,中氢气的质量增
A.不同物质的着火点:
B.硫及其化合物与化合价的关系: C.50g19.6%的稀硫酸与足量的金属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
D.物质形成溶液的 pH:
【答案】B 【解析】A、白磷的着火点比铁的低,B 化合物中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单质中元素的 化合价为零。所以硫化氢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2 价,硫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 0。二氧化硫 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4 价,硫酸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6 价;C、50g19.6%的稀硫酸与足量 的金属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相同。因为金属足量,酸反应完,氢气的质量由酸决定。D、纯 碱是碳酸钠,溶液呈碱性,pH 大于 7;氯化钠溶液呈中性,pH 等于 7;酸奶呈酸性,pH 小 于 7。选 B
加,硫酸完全反应,氢气的质量不再增加;C 高锰酸钾在加热条件下分解生成锰酸钾、二
氧化锰、氧气,反应后固体物质的质量减少,但固体中锰元素的质量不变,所以反应中固
体中锰元素的质量分数增加,反应结束,不再改变;D 二氧化锰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
剂,反应前后,二氧化锰的质量不变。选 A
点睛:图像的问题主要是结合化学反应分析图的起点的位置,变化趋势,终点的位置是否
正确
2.某固体混合物由 Mg 和 MgO 组成,取该混合物与 19. 6%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反应 后溶液中无晶体析出),所得溶液蒸发 82. 2g 水后得到固体的质量为 24g,则原混合物中 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A.16% B.20% C.25% D.40% 【答案】C 【解析】 【详解】 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镁和氢气,氧化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镁和水,所得溶液蒸发 82. 2g 水后得到的固体是硫酸镁, 24g 硫酸镁中,镁元素的质量为:
故选 D
6.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铁能将铜从硫酸铜溶液中置换出来,因此银也能将铜从硫酸铜溶液中置换出来 B.物质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因此灭火也需要同时破坏这三个条件 C.碱溶液的 pH>7,因此测得某溶液的 pH=12,该溶液一定是碱溶液 D.NaOH 溶液中 OH﹣能与酸反应,因此 KOH 溶液中的 OH﹣也能与酸反应 【答案】D 【解析】A. 金属活动顺序表: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金属的位 置越靠前,金属的活动性越强。位置靠前的金属能将位于其后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 出来。铁在铜前,所以铁能将铜从硫酸铜溶液中置换出来,银在铜后,因此银不能将铜从 硫酸铜溶液中置换出来;B. 物质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因此灭火时只需要破坏一个 条件就能到达灭火的目的;C. 碱溶液的 pH>7,如测得某溶液的 pH=12,该溶液一定是碱 性溶液,但不一定是碱的溶液;D. 溶液的化学性质是由溶质溶于水产生的离子决定的,同 样的微粒决定同样的性质。NaOH 溶液中 OH﹣能与酸反应,因此 KOH 溶液中的 OH﹣也能与酸 反应,选 D 点睛:1、溶液的性质决定于溶液中的溶质产生的微粒。2、熟记金属活动顺序表及其三个 意义
B、发生的反应为 CuO+CO=Cu+CO2,固体的质量由 CuO→Cu,质量减少,而图象是固体质 量增加,曲线走向错误,故 B 错误;
C、滴加滴加 K2CO3 溶液,首先要和盐酸反应,K2CO3+2HCl=2KCl+CO2↑+H2O,直到盐酸完全 反应再和 Ca(NO3)2 反应,这段时间没有沉淀生成,起点错误,所以图象 C 错误; D、发生的反应为 Fe+2HCl=FeCl2+H2↑,分析发现溶液质量的变化就是 2HCl→FeCl2 的质量变 化,根据质量守恒可知质量增加,所以 D 正确。
24g 24 100% 4.8g ,硫酸根的质量=42g-4.8g-19.2g,参加反应的硫酸溶液中硫酸的 120
质量=19.2g 96 100% 19.6g ,参加反应的硫酸溶液的质量=19.6g 19.6%=100g ; 98
反应生成的水的质量=82.2g –(100g-19.6g)=1.8g; 生成的水中氧元素的质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