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处罚法.ppt
《行政处罚法》PPT课件(2024)
![《行政处罚法》PPT课件(2024)](https://img.taocdn.com/s3/m/39fd7349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ef94e61.png)
2024/1/30
处罚与教育相结合原则
行政处罚不仅是对违法行为的惩罚, 也是对当事人的教育。
保障当事人权利原则
当事人有权进行陈述、申辩和申请听 证,对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 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
5
行政处罚的种类与设定
种类
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责令停产停业、吊销许可证或执照等。
设定
法律可以设定各种行政处罚,行政法规可以设定除限制人身自由以外的行政处 罚,地方性法规可以设定除限制人身自由、吊销企业营业执照以外的行政处罚 。
2024/1/30
20
对行政处罚的监督机制
行政机关内部监督
上级行政机关应当加强对下级行 政机关实施行政处罚的监督检查 ,及时纠正行政处罚实施中的违
法行为。
司法机关监督
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 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
行政诉讼。
社会监督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行政 机关实施行政处罚的行为,有权 申诉或者检举;行政机关应当认 真审查,发现有错误的,应当主
2024/1/30
26
THANKS。
2024/1/30
27
动改正。
2024/1/30
21
当事人的救济途径与期限
01
申请行政复议
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收到行政处罚决定 书之日起六十日内向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行政机关的上一 级行政机关申请复议。
2024/1/30
02 03
提起行政诉讼
当事人对行政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收到复议决定书之 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复议机关逾期不作决 定的,申请人可以在复议期满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 提起诉讼。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PPT课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ef654954028915f814dc221.png)
19
(二)行政处罚的执行程序
1、当场可以收缴罚款的情形
(1)依法给予20元以下罚款
(2)不当场收缴事后难以执行的;
(3)在边远、水上、交通不便地区,行政机关及其执 行人员作出罚款决定后,当事人向指定的银行交纳罚 款确有困难,经当事人提出,行政机关及其执行人员 可以当场收缴罚款。
20
2、当事人不履行处罚决定,行政主体可以采 取的措施
(一)行政处罚的内涵(第三条) 1、主体:有行政处罚权的行政主体。 2、对象:违反行政法规范尚未构成犯罪的行政相对人。 3、前提:行政相对人实施了违反行政法规范的行为。 4、性质:以惩戒违法为目的的具有制裁性的具体行政 行为。
5
(二)行政处罚与相关概念的区别 1、行政处罚和行政处分的区别 A、性质不同 外部行政行为 内部行政行为 B、依据不同 外部抽象行政行为 内部抽象行政行为 C、救济途径不同 可以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 讼; 可以向上级行政机关、行政监察机关申诉 2、行政处罚和刑罚的区别
(一)法律的设定权
法律可以设定各种行政处罚。限制人身自 由的行政处罚只能由法律设定。
(二)行政法规的设定权
行政法规可以设定除限制人身自由以外的 行政处罚。
12
(三)地方性法规的设定权 地方性法规可以设定除限制人身自由、吊
销企业营业执照以外的行政处罚。 (四)规章的设定权
规章可以设定警告和一定数量罚款的行政处 罚,分别由国务院和省级人大常委会限额。
6
二、行政处罚的基本原则
(一)处罚法定原则(第三条二款) (二)处罚与教育相结合原则(第五条) (三)公正、公开原则(第四条) (四)处罚救济原则(第六、七条) (五)一事不再罚原则(第二十四条) (六)不得以行政责任取代民事责任、刑事责任原则(第七条)
2024全新行政处罚法培训ppt课件
![2024全新行政处罚法培训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6fd2e5d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7ee1467.png)
开、合理的原则。
04
行政处罚的监督与救济
监督机制与责任追究
1 2 3
监督机制的构建 包括内部监督、外部监督和社会监督等多方面的 监督机制,确保行政处罚的公正、公开和透明。
责任追究制度 明确各级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政处罚中的 职责和权限,对违法或不当的行政处罚行为依法 追究法律责任。
监督与评估 定期对行政处罚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和评估,发 现问题及时整改,确保行政处罚的合法性和有效 性。
06
总结与展望
本次培训总结回顾
01
培训目标达成情况
本次培训旨在提高行政执法人员对全新行政处罚法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通过系统讲解、案例分析、互动讨论等方式,使参训人员对新法有了更
深入的认识和理解。
02
培训内容概述
本次培训重点围绕新行政处罚法的立法背景、主要变化、实施要求等方
面进行讲解,同时结合具体案例,对法律适用、裁量基准、执法程序等
行政处罚法的基本原则
处罚法定原则
行政处罚必须依法设定和实施,不得违反法 律规定。
处罚与教育相结合原则
行政处罚不仅是对违法行为的惩罚,也是对 当事人的教育。
公正、公开原则
行政处罚应当公正、公开,保障当事人的合 法权益。
保障当事人权利原则
当事人有权进行陈述、申辩,申请听证等, 行政机关应当充分保障当事人的权利。
新法修订背景及亮点解读
修订背景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法治建设的推 进,原有行政处罚法已不适应新的形 势需要,亟待修订完善。
亮点解读
新法更加注重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 织的合法权益,强化了对行政机关的监 督制约,完善了行政处罚的程序和制度。
新法实施对行政机关的影响和挑战
行政处罚法培训讲座课件PPT[文字可编辑]
![行政处罚法培训讲座课件PPT[文字可编辑]](https://img.taocdn.com/s3/m/dfcdb6a127d3240c8547ef78.png)
单选12.江苏省无锡市(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民 政府制定的规章可以设定一定数量罚款的行政处罚,根据行政处 罚法的规定,其设定的罚款的限额应由哪一机关规定( )
四. 设定
●法律体系
法律
行政法规
地方性法规
行政规章
部门规章 地方性规章
全国人大及常委会 国务院 地方人大
国务院各部委 地方政府
四. 设定
单选2.2003年3月9日,卢某因协助外国人非法进入
我国国境,被主管公安机关处以5日拘留。按照《行政处
罚法》的规定,这项处罚应当由( )设定。
A.规章
B.地方性法规
单选75.国务院或者经国务院授权的省、自治
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决定一个行政机关行
使有关行政机关的行政处罚权,但限制人身自
由的行政处罚权只能由( )行使。
A.公安机关
B.人民检察院
C.人民法院
D.司法局
单选128.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进行行政处罚 的法律后果由以下哪个机关承担?( )
A.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 B.法律、法规的制定机关 C.法律、法规的制定机关的同级人民政府 D.复议机关
六. 管辖(第二十、二十一条)
●地域管辖:违法行为发生地 ●职能管辖:不同部门
职能交叉: ①许可批准同样享有取消权力; ②先立案的处罚。
●级别管辖:上下级之间分工 ●指定管辖:第二十一条:对管辖发生争议的,报请共
同的上一级行政机关指定管辖。
六. 管辖(第二十、二十一条)
? 行政处罚的管辖是确定对某个行政违法行为由哪个享 有行政处罚权的主体实施处罚,即处罚主体之间权限分 工。
行政处罚法培训教材PPT(共 63张)
![行政处罚法培训教材PPT(共 63张)](https://img.taocdn.com/s3/m/bff5a2c081c758f5f61f674f.png)
6. 行政拘留
(1)人身罚(自由罚) (2)只能由公安机关实施
7.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行政处罚
只有法律、行政法规可以设定其他的行政处罚种类。
(三) 行政处罚的设定权限 (第9,10,11,12,13,14条)
1.行政处罚的创设权 2.行政处罚的具体化
2. 行政处罚的罚款和执行罚
(二)行政处罚的种类(第8条)
1.警告 2.罚款 3.没收违法所得和没收非法财物 4.责令停产停业 5.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或者执照 6.行政拘留 7.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处罚方式
1.警告
(1)是一种申诫罚 (2)可以单处,可以并处 (3)法定的行政处罚,必须书面
2. 行政处罚的具体化
(1)上位法已经对违法行为作出了行政处罚规定,下位法只能 在上位法规定的行政处罚行为、种类和幅度的范围内作出具体 规定,而不能超过上位法规定的行政处罚行为、种类和幅度的 范围。
(2)法律效力等级排位 : 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地方政府规章 ---部门规章
行政处罚的设定权限思考题:
受委托的组织
(3)受委托的组织必须符合一定要求(合法、有人、 有物) ---具有熟悉法律、法规、规章和业务的工作人员 ---如果对违法行为需要进行技术检查或者技术鉴定, 受委托的组织应当有条件进行技术检查或者技术鉴 定
(4)不得再委托。 (5)书面委托(建议)。 (6)加强监督。
(五)行政处罚的实施对象 (第25,26,29条)
1. 行政处罚的创设
1. 行政处罚的创设
(1)限制人身自由的处罚只能由法律创设,限 制人身自由的处罚不仅限于行政拘留。 (2)地方性法规不得创设吊销企业营业执照的 行政处罚,但是可以创设吊销个人营业执照, 也可以创设吊销个人和企业的其他许可证或执 照。 (3)规章可创设的罚款数额。
行政处罚法培训课件
![行政处罚法培训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a88000d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9e.png)
行政处罚法培训课件contents •行政处罚法概述•行政处罚的实施机关•行政处罚的程序•行政处罚的决定与执行•当事人的权利与义务•法律责任与监督目录行政处罚法概述行政处罚法的定义与作用定义作用行政处罚的种类与适用范围种类适用范围适用于违反行政管理秩序,应当受到行政处罚的行为。
行政处罚必须依法设定和实施,无法律依据不得处罚。
处罚法定原则公正公开原则教育与处罚相结合原则保障当事人权利原则行政处罚应当公正、公开,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行政处罚应当以教育为主,处罚为辅,促进当事人自觉遵守法律。
当事人有权进行陈述、申辩和申请听证,对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
行政处罚法的基本原则行政处罚的实施机关行政机关实施行政处罚的权限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实施行政处罚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实施行政处罚行政机关依照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规定,可以在其法定权限内书面委托符合《行政处罚法》规定条件的组织实施行政处罚。
委托行政机关对受委托的组织实施行政处罚的行为应当负责监督,并对该行为的后果承担法律责任。
受委托组织在委托范围内,以委托行政机关名义实施行政处罚;不得再委托其他组织或者个人实施行政处罚。
行政处罚的程序01020304表明身份说明处罚理由告知权利制作处罚决定书行政机关应当自发现或接到举报、控告之日起规定期限内立案。
行政机关必须全面、客观、公正地调查,收集有关证据。
行政机关应当对调查结果进行审查,根据不同情况作出处理决定。
行政机关应当自作出处罚决定之日起规定期限内,将行政处罚决定书送达当事人。
立案调查取证审查决定制作处罚决定书申请和受理听证通知听证举行听证笔录行政处罚的决定与执行行政处罚决定的作事实调查告知权利听取意见处罚决定书执行方式执行期限申请强制执行当事人在法定期限内不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又不履行行政处罚决定的,没有行政强制执行权的行政机关可以自期限届满之日起三个月内,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的规定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行政处罚法概述(ppt54张)
![行政处罚法概述(ppt54张)](https://img.taocdn.com/s3/m/4d357ca8b9d528ea81c779ae.png)
3、地方性法规可以设定除了限制人身自由、 吊销企业营业执照以外的其他行政处罚。 注意: 地方性法规无权创设新的行政处罚种类 法律、行政法规已经做出行政处罚的,地方 性法规只能在其规定的范围内作出具体的执 行规定。
北京市人大常委会针对市区内乱发小广告的现 象,决定制定相应的法律规范。则下列关于北 京市人大制定的法律规范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法律规范能够设定除限制人身自由以外 的行政处罚 B该法律规范不可以设定吊销企业营业执照的 行政处罚 C 该法律规范属于地方性法规,需要以宪法、 法律、行政法规为依据 D对该法律规范不服可以提起行政诉讼
关于行政处罚和刑罚相抵的说法,正确 的是( ) A 行政拘留可以折抵拘役 B 行政拘留可以折抵管制 C 罚款可以折抵罚金 D 没收违法所得可以折抵没收财产
2、职能分离原则 决定的作出和和决定的执行不能由同一机关、 机构或者个人同时行使,而是要由不同的机关、 机构或者个人分别行使。 全国人大制定法律规定罚款的行政处罚。 国家行政机关如公安机关执行该处罚。 公安机关的负责人对行政相对人做出具体的处 罚决定。 公安机关的工作人员执行处罚决定的具体内容。 银行收缴相应的罚款,将其上缴国库。
七 行政处罚的适用
行政处罚构成四要件: 1、主体要件:具有行政处罚权的行政主体。 县级以上地方政府的行政机关。 一般来说,乡镇级的行政机关无权实施行政 处罚。
行政处罚法ppt课件pptx(2024)
![行政处罚法ppt课件pptx(2024)](https://img.taocdn.com/s3/m/5eea2fcc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a4e8660.png)
行政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前, 应当催告当事人履行义务。催告书送 达十日后当事人仍未履行义务的,行 政机关可以向所在地有管辖权的人民 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执行对象是不动 产的,向不动产所在地有管辖权的人 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执行
人民法院接到行政机关强制执行的申 请,应当在五日内受理。行政机关对 人民法院不予受理的裁定有异议的, 可以在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 请复议,上一级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 复议申请之日起十五日内作出是否受 理的裁定。
国务院各部、委员会、中国 人民银行、审计署和具有行 政管理职能的直属机构以及 法律规定的机构,可以在法 律、行政法规规定的给予行 政处罚的行为、种类和幅度 的范围内作出具体规定。
2024/1/28
9
行政处罚的设定程序
起草
行政处罚的设定应当由具有相应职权 的行政机关负责起草,起草过程中应 当广泛听取意见,保障公民、法人和 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申请复议或提起诉讼权
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有权 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
20
当事人的义务
01
02
03
配合调查义务
当事人应当配合行政机关 的调查,如实说明情况, 提供有关资料。
2024/1/28
履行处罚决定义务
当事人应当自收到行政处 罚决定书之日起十五日内 ,到指定的银行缴纳罚款 。
13
行政处罚的移送制度
移送管辖
行政机关发现违法行为构成犯罪的,应当及时将案件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对依法不需 要追究刑事责任或者免予刑事处罚,但应当给予行政处罚的,司法机关应当及时将案件移送有关行政 机关。
行政处罚与刑罚的衔接
违法行为构成犯罪,人民法院判处拘役或者有期徒刑时,行政机关已经给予当事人行政拘留的,应当 依法折抵相应刑期。违法行为构成犯罪,人民法院判处罚金时,行政机关已经给予当事人罚款的,应 当折抵相应罚金;行政机关尚未给予当事人罚款的,不再给予罚款。
行政法行政处罚.pptx
![行政法行政处罚.pptx](https://img.taocdn.com/s3/m/91297fd6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68a3b4d.png)
3、行政处罚的授权规则
法律依据规则 资格规则 行政管理必要规则 范围规则 程序规则
第15页/共36页
(二)关于行政处罚的 1、行政处罚委委托的托界问定题
2、行政处罚委托与授权的关系 3、行政处罚的委托规则 4、行政处罚的委托条件
第16页/共36页
1、行政处罚委托的界定
行政处罚的委托,是指已有行政处罚行使 权的行政机关,依法将其部分行政处罚权 委托给有关组织,由受委托的组织在委托 的权限内以委罚委托与授权的关系
共性: 二者都体现出行政处罚权的转让关系; 被授权者与受委托者都可以是行政机关或
非行政机关的组织,授权者和委托者也都 可以是行政机关; 二者都存在转让者对受让者的监督和指导 关系; 二者都限于转让者自身的职权范围之内。
第18页/共36页
区别: 来源不同; 单方性与双方性的不同; 归责不同; 法律地位不同;
第5页/共36页
1.以行政法上的权利及其利益的剥夺或限 制为主要内容
2.科处处罚性的义务亦为行政处罚内容之 一
3.行政程序上的权利和义务不能单独作为 行政处罚科处的内容
第6页/共36页
(二)行政处罚的种类与形式
1。 种类:人身自由罚 形式:拘留和劳动教养 2. 种类:声誉罚 形式:警告 通报批评、剥夺荣誉称号
吊销许可证或执照、数额较大的罚款几种 形式。 2、对违法事实的认定有分歧。 3、有当事人的听证要求。 4、听证必须由行政机关组织。
第33页/共36页
(三)听证的内容
1、听证的提出 2、听证的通知 3、选定主持人员 4、当事人和其他参加人 5、公开举行 6、听证笔录 7、听证费用第34的页/共承36页 担
案件事实清楚,可对违法者实施较小数额的罚款或警告的;法律 规定应该当场处罚。
行政处罚法PPT课件
![行政处罚法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133043327d3240c8447ef98.png)
【补充1】部门规章可设定的罚款
非经营活动中的 违法
≤1000元
经营活动中的违 法行为
有违法所得 没有违法所得
≤违法所得的3倍 且≤30000元
超过限额报国务 院批准
≤10000元
17
【补充2】另一视角看设定
法律
行政拘留
吊销企业营 业执照
罚款
√
√
√Hale Waihona Puke 行政法规×√
√
地方性法规
×
×
√
部门规章
×
×
√(限)
4
二、行政处罚的基本原则
(一)行政处罚法定原则 主要内容:设定权法定、依据法定、
主体法定、程序法定。
5
(二)处罚公开、公正、过罚相当原则
6
(三)处罚与教育相结合原则
1.处罚只是手段不是目的。处罚与教育相结合,既非
意味着可以以罚代刑,也非意味着可以以教代罚。
2.行政机关未责令当事人改正或者限期改正违法行为
出具体规定
C.江苏省地方性法规就某一违法行为设定给予1-5万
元罚款,南京市政府的配套实施规章中不可以将该罚款幅
度规定为5-8万元
D.南京市政府规章中设定的罚款数额应当由本级人大
常委会决定
19
第三节 行政处罚实施主体、管辖 及适用
一、行政处罚的实施主体 1.行政机关: (1)有行政处罚权的行政机关在职权范围内
地方规章
×
×
√(限)
其他规定
×
×
×
警告 √ √ √ √ √ ×
其余 √ √ √ × × ×
18
【例题·单选题】关于行政处罚的设定权与规定权,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 )。
2024版行政处罚法讲义(ppt47张)课件
![2024版行政处罚法讲义(ppt47张)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782c69b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1d.png)
存在问题一
改进建议一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行政处罚的标准和程序,为 行政机关提供更加明确的执法依据。同时,加大对违
法行为的惩处力度,提高法律的威慑力。
改进建议二
加强行政执法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其法律素养和 执法水平,确保行政处罚的公正性和合法性。
THANKS
感谢观看
REPORTING
其他相关人员的法律责任
如提供虚假证言、伪证等行为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行政处罚的监督机制和方式
监督机制
包括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两种方式。 内部监督主要通过上级行政机关对下 级行政机关的监督来实现;外部监督 则通过权力机关、司法机关、社会舆 论等渠道进行监督。
监督方式
主要有书面检查、现场检查、听取汇 报、受理申诉等方式。同时,还可以 通过开展执法评议考核、行政执法案 卷评查等活动,加强对行政处罚的监 督。
行政处罚法的基本原则和制度
• 教育与处罚相结合原则:行政处罚应当以教育为主,处罚 为辅,注重纠正违法行为。
行政处罚法的基本原则和制度
听证制度
当事人有权要求举行听证会,对 行政处罚的事实、理由和依据进
行申辩和质证。
告知制度
行政机关在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前, 应当告知当事人作出处罚决定的事 实、理由和依据,以及当事人依法 享有的权利。
行政处罚法讲义 (ppt47张)课件
REPORTING
• 行政处罚法概述 • 行政处罚的种类和设定 • 行政处罚的实施机关和程序 • 行政处罚的执行和救济 • 行政处罚法的法律责任和监督 • 行政处罚法的实践应用和案例分析
目录
PART 01
行政处罚法概述
REPORTING
行政处罚法的概念和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