壳聚糖标准试行
壳聚糖类产品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
![壳聚糖类产品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1e340d69caaedd3383c4d3bb.png)
第二类壳聚糖类产品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试行)本指导原则旨在指导壳聚糖类产品的研究开发、产品注册申报资料撰写和技术审评。
本指导原则是对壳聚糖类产品的一般要求,制造商应依据具体产品的特性对注册申报资料的内容进行充分说明和细化。
制造商还应依据具体产品的特性确定其中的具体内容是否适用,若不适用,需详细阐述理由及相应的科学依据。
本指导原则是对制造商和审查人员的指导性文件,但不包括注册审批所涉及的行政事项,亦不作为法规强制执行,如果有能满足相关法规要求的其他方法,也可以采用,但是需要提供详细的研究资料和验证资料。
应在遵循相关法规的前提下使用本指导原则。
本指导原则是在现行法规和标准体系以及当前认知水平下制定的,随着法规和标准的不断完善,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本指导原则相关内容也将进行适时的调整。
一、适用范围本指导原则适用于《医疗器械分类目录》中第二类壳聚糖类产品,分类代号为6864。
壳聚糖类产品根据作用机理不同,主要分两大类:1、壳聚糖敷料主要包括:壳聚糖流体敷料、壳聚糖成膜喷剂、壳聚糖止血颗粒、壳聚糖止血护创敷料、壳聚糖纤维敷料、壳聚糖口腔溃疡膜、壳聚糖宫颈抗菌膜等2、壳聚糖抗菌材料主要包括:壳聚糖妇科抗菌凝胶、壳聚糖妇科抗菌泡沫、壳聚糖妇科抗菌喷剂、壳聚糖妇科抗菌栓、壳聚糖漱口液等。
本指导原则不适用于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确定为三类医疗器械或不按医疗器械管理的产品,包括三类壳聚糖类手术防粘连产品及组织工程等产品,如医用壳聚糖可降解防术后粘连膜、止血封堵敷料、壳聚糖冲洗液、生理性海水壳聚糖滴眼液等。
二、技术审查要点(一)产品名称的要求壳聚糖类产品的命名应采用《医疗器械分类目录》或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中的通用名称;也可按“主要成份+用途+剂型”的方法命名,例如:止血壳聚糖颗粒、壳聚糖止血成膜喷剂、壳聚糖抗菌妇科凝胶。
(二)产品的结构和组成壳聚糖类产品基本结构包括壳聚糖、辅料、添加剂及包装材料。
(三)产品工作原理主要通过壳聚糖的抗菌/抑菌,或凝血作用达到预期用途。
壳聚糖凝胶产品技术要求bohui
![壳聚糖凝胶产品技术要求bohui](https://img.taocdn.com/s3/m/ccd0f5b502020740bf1e9ba2.png)
壳聚糖凝胶
适用范围:产品主要用于内痔、混合痔引起的出血、脱出、肛门部不适等症状的治疗。
1. 产品型号/规格及其划分说明
本产品型号为壳聚糖凝胶,规格为5g/支。
2. 性能指标
2.1 外观
产品应为无色或浅黄色凝胶,均匀一致。
2.2 装量
装量不低于标称值。
2.3 红外定性试验(鉴别试验)
羧甲基壳聚糖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在3400cm-1(宽峰)、2910cm-1、1600cm-1(或1654cm-1和1550cm-1)、1380cm-1(或1410cm-1
和1324cm-1)有羧甲基壳聚糖特征吸收峰,实测红外谱图应与附录A红外谱图基本一致。
2.4 粘度
产品的粘度为2000mPa.s-15000mPa.s.
2.5 重金属
含重金属不得超过10ug/g。
2.6 砷盐
含砷盐不得超过1ug/g。
2.7 汞盐
含汞盐不得超过1ug/g。
2.8 蛋白残留量
应不大于0.5%。
2.9 炽灼残渣
应不大于3%。
2.10 pH值
凝胶的pH应在6.5—8.0的范围内。
2.11 羧甲基壳聚糖的取代度
羧甲基壳聚糖的取代度应大于80%。
2.12 微生物限量
微生物限量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表微生物限量。
壳聚糖鉴别试验
![壳聚糖鉴别试验](https://img.taocdn.com/s3/m/dadc9ac5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34.png)
壳聚糖鉴别试验
壳聚糖鉴别试验是一种常见的生物化学鉴定方法,旨在检测某种
物质内是否含有壳聚糖。
该试验通常分为两个阶段:首先是预处理阶段,通过加入一定量
的强酸将被测物质完全降解;接着是鉴别阶段,添加还原剂和指示剂,通过观察颜色变化等特征判断其是否存在壳聚糖。
该试验的优点在于简单易行且成本低廉,因此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化妆品和医药等领域,尤其对于检测海产品中的壳聚糖含量有较高的
精确度和准确性。
需要注意的是,壳聚糖鉴别试验只是初筛方法之一,具体结果需
要结合其他实验测试结果来综合判断。
此外,在进行试验时应保证实
验条件的一致性,以确保结果的可靠性。
壳聚糖和乳酸链球菌素的质量标准及用量
![壳聚糖和乳酸链球菌素的质量标准及用量](https://img.taocdn.com/s3/m/b56261fa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36.png)
壳聚糖和乳酸链球菌素的质量标准及用量外观:白色无定形透亮物质,无味无臭结构式:密度:1.75g/mL 溶解性:溶于pH 6.5的稀酸,不溶于水和碱溶液质量标准:外观:一种白色或灰白色半透亮的片状或粉状固体,无味、无臭、无毒性。
黏度:高黏度产品为0.7~1Pa·s、中黏度产品为0.25~0.65Pa·s、低黏度产品<0.25Pa·s 应用性能:①主要应用于食品、医药、农业种子、日用化工、工业废水处理等行业。
壳聚糖具有提高免疫、活化细胞、预防癌症、降血脂、降血压、抗年轻,调整机体环境等作用,可用于医药、保健、食品领域。
在环保领域可用于污水处理,蛋白回收,水净化等。
功能材料领域,壳聚糖可用于膜材料、载体、吸附剂、纤维、医用材料等。
轻纺领域,壳聚糖可用于织物收拾、保健内衣、造纸助剂等。
农业领域可应用于饲料添加、种子处理、土壤改良、水果保鲜等。
在烟草领域,壳聚糖是性能良好的烟草薄片胶,而且具有充实口感,燃烧无毒无异味等特点。
②工业中用作黏结剂、增稠剂、稳定剂、胶凝剂等。
也用作酸性物质的防霉剂,用于腌制品、焙烤制品、面包、含油食品等,在其表面形成透亮的半渗透膜。
③在废水处理中,可用作高分子絮凝剂而有效地捕集重金属离子及处理食品加工厂废水;用于处理含废水的效果优于活性炭,也可与活性炭及混合制成染料吸附剂。
利用它对溶菌酶的吸附作用,可用来对举行分别和精制。
④壳聚糖对皮肤及头发有较好亲和作用,能形成透亮的庇护膜,可用来创造香波、护发素、发胶、摩丝、口红、膏霜等制品。
还可用作香料、染料和活性剂胶囊的成膜剂,核酸清除剂,降低胆醇制剂,抗菌剂。
植物种子涂覆粘接剂,以及用作固相合成和酶固定化载体等。
⑤在化妆品中应用广泛,可用于香波、护发素、浴液、发胶、摩丝、香水、水剂、膏霜、口红等化妆品。
用量:化妆品中的加入量普通为0.2%~0.5%平安性:有很强的吸湿性,仅次于甘油,高于、。
具有良好的成膜性、透气性和生物相容性。
壳聚糖
![壳聚糖](https://img.taocdn.com/s3/m/2ca8681389eb172dec63b752.png)
壳聚糖制备了壳聚糖(CTS)- 聚硅酸硫酸铁(PFSS)复合絮凝剂。
考察了复合絮凝剂组成、投加量、pH 值以及沉降时间对皂素废水深度处理的影响,通过絮凝试验,得出最佳工艺:复合絮凝剂(CTS-PFSS)投加量为12 .5mg / L,pH 值的范围为7.0,沉降时间为15 min,在此条件下COD、浊度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3.9%和93. 3%。
标签:壳聚糖聚硅酸硫酸铁皂素废水皂素属于结构复杂的甾体类化合物,是生产甾体激素类药物的基础原料,由黄姜经发酵、酸解、萃取等工序生产得到[1]。
生产过程中排放的废水色度大、酸性强、有机物浓度高,处理难度较大,通过一次生化处理后COD浓度仍达3000mg/L左右,不能达到工业废水排放的最低标准,需要经过后续深度处理才能符合要求。
壳聚糖(CTS)是甲壳素的脱乙酰化产物,来源于甲壳类动物和真菌生物,壳聚糖分子链段中含有大量的氨基、羟基和N- 乙酰基,这些活性功能基团使壳聚糖通过氢键或盐键形成具有类似网状结构的笼形分子[2],其絮凝作用很强。
但壳聚糖具有分子量小,架桥能力差、成本高、难溶于水等缺点[3]。
聚硅酸硫酸铁(PFSS)是一种高效低耗无二次污染的新型无机高分子絮凝剂。
本文拟采用PFSS与CTS复配,制备复合絮凝剂,由此改变了壳聚糖架桥能力并降低处理成本,此絮凝剂在水处理过程中形成的絮体大且沉降快[4]。
1实验部分1.1试剂和仪器壳聚糖(脱乙酰度90%);NaSiO3(SiO21.8%),H2SO4质量分数为98%,Fe2(SO4)3、NaOH均为分析纯,聚合硫酸铁(PFS)按文献方法[5]制备[5]。
PHS-3C型酸度计; JJ-4六连同步电动搅拌器;STA-A1Z型浊度仪;HH-6 COD 测定仪;电子天平(0.0001g)。
1.2复合絮凝剂的制备将一定体积的聚合硫酸铁(PFS)溶液加入用硅酸钠现制的的聚合硅酸(PS)中,保证n(Fe ):n (Si )=1:1,混合均匀,在40OC、频率约为50/min恒温振荡器中反应2.5h,静置陈化3h,得到碱化度为1.5的PFSS产物。
2015版药典壳聚糖辅料标准
![2015版药典壳聚糖辅料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1681bccd4028915f804dc2ce.png)
壳聚糖K e j u t a n gC H I T O S AN[9012-76-4]本品为N-乙酰-D-氨基葡萄糖和D-氨基葡萄糖组成的无分支二元多聚糖㊂ʌ性状ɔ本品为类白色粉末,无臭,无味;本品微溶于水,几乎不溶于乙醇㊂ʌ鉴别ɔ(1)本品的红外光吸收图谱应与对照品的图谱一致(通则0402)㊂(2)称取本品0.2g ,加水80m l ,搅拌使分散,加羟基乙酸溶液(0.120)20m l,室温下缓慢搅拌使溶液澄清(搅拌约30-60分钟),加0.5%的十二烷基硫酸钠溶液5m l ,生成凝胶状团块㊂ʌ检查ɔ黏度 精密称取本品1.0g ,加1%冰醋酸100m l ,搅拌使完全溶解,用N D J -1型旋转式黏度计,依法检查(通则0633第三法),在25ħ时的动力黏度不得过标示量的80%~120%㊂脱乙酰度 取本品约0.5g,精密称定,精密加入盐酸滴定液(0.3m o l /L )18m l,室温下搅拌2小时使溶解,加1%甲基橙指示剂3滴,用氢氧化钠滴定液(0.15m o l /L )滴定至变为橙色㊂以下式计算脱乙酰度㊂脱乙酰度应大于70%㊂D .D .%=(N H C l ˑV H C l -N N a O H ˑV N a O H )Gˑ(100-w )ˑ9.94%ˑ100%式中 D .D .%:脱乙酰度,%;N H C l :盐酸滴定液(0.3m o l /L )的浓度(m o l /L );V H C l :盐酸滴定液(0.3m o l /L )的体积(m l );N N a O H :氢氧化钠滴定液(0.15m o l /L )的浓度(m o l /L );V N a O H :氢氧化钠滴定液(0.15m o l /L )的体积(m l );G :供试品称重(g);W :样品水分含量(%);0.016:与1m o l /L 盐酸相当的氨基量(g );㊃084㊃壳聚糖壳聚糖9.94%:理论氨基含量㊂酸碱度取本品0.50g,加水50m l,搅拌30分钟,静置30分钟,依法测定(通则0631),p H值应为6.5~8.5㊂蛋白质取本品0.1g,加入10m l量瓶中,以1%冰醋酸溶液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取0.1m l该溶液,依法测定(通则0731第五法),蛋白质含量不得过0.2%㊂干燥失重取本品1.0g,在105ħ干燥至恒重,减失重量不得过10%(通则0831)㊂炽灼残渣取本品1.0g,依法检查(通则0841),遗留残渣不得过1.0%㊂重金属取炽灼残渣项下的残渣,依法检查(通则0821第二法),含重金属不得过百万分之十㊂砷盐取本品2.0g,加氢氧化钙1.0g,混合,加水2m l,搅拌均匀,置水浴上蒸干,以小火烧灼使炭化,后以500~600ħ炽灼使完全灰化,放冷,加盐酸5m l,加水23m l,依法检查(0822第一法),含砷盐不得过百万分之一㊂ʌ类别ɔ药用辅料,崩解剂,增稠剂等㊂ʌ贮藏ɔ密闭㊁凉暗处干燥保存㊂ʌ标示ɔ以m P a㊃s或P a㊃s为单位标明黏度㊂㊃184㊃。
壳聚糖含量的测定
![壳聚糖含量的测定](https://img.taocdn.com/s3/m/562c10ad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d8.png)
壳聚糖含量的测定壳聚糖这东西可太有趣啦!它在好多领域都有大用处呢,像医药啊、食品啊还有化妆品啥的。
那怎么知道一个东西里壳聚糖的含量是多少呢?这就需要测定啦。
一、测定的意义壳聚糖含量要是不准的话,在那些应用里可就会出大问题。
比如说在医药里,如果含量不对,那药效可能就大打折扣,甚至可能有副作用呢。
在食品里,可能就达不到它该有的功能,像什么保鲜之类的。
在化妆品里,说不定就不能起到保湿或者修复的作用啦。
所以准确测定壳聚糖含量真的很重要哦。
二、测定的方法1.酸碱滴定法这可是个比较经典的方法呢。
原理就是利用壳聚糖的氨基在酸性条件下的反应。
把含有壳聚糖的样品溶解在合适的溶液里,然后用标准的酸液去滴定。
在滴定过程中,有一些现象可以帮助我们判断反应终点,比如颜色的变化或者指示剂的反应。
不过这个方法也有缺点,就是容易受到其他成分的干扰。
要是样品里还有其他能和酸反应的物质,那测定结果可能就不准了。
2.比色法这个方法也挺好玩的。
它是基于壳聚糖和某些试剂反应后会产生有颜色的产物。
通过测量这个颜色的深浅,就能推算出壳聚糖的含量啦。
但是呢,这个方法对反应的条件要求比较严格,像温度啊、反应时间啊之类的。
要是稍微有点偏差,颜色就可能不对,那结果也就不准喽。
3.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这个就比较高大上啦。
它是把样品先处理一下,然后通过液相色谱仪进行分析。
这个方法的优点是准确性高,能够把壳聚糖和其他成分很好地分开,这样就不容易受到干扰。
不过呢,这个仪器比较贵,操作也比较复杂,不是每个实验室都能轻松搞定的。
三、测定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在进行壳聚糖含量测定的时候,有好多小细节得注意呢。
首先,样品的采集和处理就很关键。
如果样品采集的时候就有偏差,那后面测定得再准也没用。
处理样品的时候也要按照标准的方法,保证壳聚糖都能被有效地提取出来。
还有就是在使用各种仪器和试剂的时候,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来。
试剂的浓度要是配错了,或者仪器的参数设置不对,那结果肯定就不对啦。
壳聚糖的质量分析和标准
![壳聚糖的质量分析和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f7150777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d6.png)
壳聚糖是一种多聚糖,具有优良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可降解性,广泛应用于医药、食品、纺织和农业等领域。
壳聚糖的质量分析主要包括:
外观检查:观察壳聚糖的外观,确定其颜色、形状和粒度等特征。
纯度测定:测定壳聚糖的纯度,即含有的有机物质的含量。
常用的方法包括炭硫分析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
分子量测定:测定壳聚糖的分子量,即其单位分子量。
常用的方法包括比色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和电泳法。
热性质测定:测定壳聚糖的热性质,包括熔融温度、溶解度和热稳定性等。
壳聚糖的标准主要有《中国药典》和国外的药典,如美国药典(USP)
和欧洲药典(EP)。
这些标准规定了壳聚糖的性质、质量指标和检验方法。
例如,《中国药典》对壳聚糖的标准规定如下:
外观:白色或类白色粉末。
含量:(C12H22O11)n≥95.0%
熔点:≤85℃
水不溶物:≤1.0%
还原糖:≤1.5%
灼烧残渣:≤1.0%
灼烧残渣(酸溶):≤0.2%
根据这些标准,在生产、检验和使用壳聚糖时,可以保证壳聚糖的质量符合要求。
总的来说,壳聚糖的质量分析和标准是保证壳聚糖质量的重要手段,也是保证壳聚糖使用安全和有效的重要保障。
壳聚糖含量测定国标
![壳聚糖含量测定国标](https://img.taocdn.com/s3/m/d71f957f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d6.png)
壳聚糖含量测定国标壳聚糖是一种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天然高分子材料。
它具有生物可降解性、生物相容性和生物活性等优良特性,因此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化妆品和环境领域。
然而,在使用壳聚糖之前,需要对其含量进行准确测定,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壳聚糖的含量测定是国标中的一个重要指标,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壳聚糖在样品中的含量,从而控制产品的质量。
国标对壳聚糖的含量测定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和方法,以确保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在进行壳聚糖含量测定时,首先需要准备样品。
样品可以是壳聚糖产品的粉末或溶液,也可以是食品或药物中含有壳聚糖的样品。
接下来,我们可以根据国标的要求选择适当的测定方法。
国标中常用的壳聚糖含量测定方法包括重量法、红外光谱法和比色法。
重量法是最常用的测定方法之一,它通过称量样品和测定壳聚糖的质量差来计算含量。
红外光谱法利用壳聚糖的红外吸收特性来测定含量,可以通过测定吸收峰的强度或计算峰谷比来得到含量。
比色法则是利用壳聚糖与特定试剂发生反应产生颜色的原理进行测定,通过测定溶液的吸光度来计算含量。
除了以上方法,国标还要求进行有效性和准确性的验证。
有效性验证是指确保测定方法能够准确、可靠地测定壳聚糖含量的能力。
准确性验证则是通过与国家标准物质进行比对,来验证测定结果的准确性。
壳聚糖含量测定的结果将对产品的质量控制和标签声明起到重要作用。
合理、准确地测定壳聚糖的含量,有助于保证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同时也能为消费者提供准确的信息。
壳聚糖含量的准确测定是保证产品质量和安全性的重要环节。
国标对壳聚糖含量测定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和方法,我们需要根据国标的要求选择合适的测定方法,并进行有效性和准确性的验证。
通过准确测定壳聚糖的含量,可以为产品质量控制和标签声明提供可靠的依据,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壳聚糖相关所有品资料
![壳聚糖相关所有品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9bc443f3a26925c52dc5bf0f.png)
壳聚糖相关所有品资料————————————————————————————————作者:————————————————————————————————日期:壳聚糖相关的所有产品资料1.壳聚糖栓产品组成:壳聚糖、聚乙二醇单硬脂酸酯制成栓粒,加指套或推注器组成。
主要性能:1. 装量允差为±10%。
融变时限≤60min.3. PH应在4.5~6.5。
4. 壳聚糖栓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白色念珠菌的抑菌率大于90%。
5. 经Co60辐照灭菌,产品无菌。
适用于:细菌性阴道病和霉菌性阴道炎引起的阴部瘙痒灼痛、阴道分泌物增多、外阴充血肿胀的症状。
2.壳聚糖敷料产品组成:本产品分为非粘型和自粘型。
非粘型单独由敷芯制成,材料是非织造壳聚糖纤维无纺布;自粘型由背衬、敷芯、隔离纸(膜)组成,背衬由无纺布基材涂医用压敏胶制成,敷芯由非织造壳聚糖纤维无纺布或非织造壳聚糖纤维无纺布与非织造吸水纤维布复合组成,隔离纸(膜)由格拉辛纸(PET膜)制成。
适用于:适用于体表创口保护、促进伤口愈合、预防伤口感染。
3.壳聚糖凝胶产品组成:该产品由壳聚糖、卡波姆、羧甲基纤维素钠、甘油、纯化水等组成。
Ⅰ型产品采用聚乙烯材料注塑成型的推助器包装;II型产品采用塑料软管包装。
主要性能:a)壳聚糖含量不低于2.5%;b)ph值为5.0-7.8;c)微生物限度:细菌菌落总数不大于100cfu/g,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不得检出。
适用于:该品适用于细菌性、霉菌性阴道炎和宫颈炎患者。
4.壳聚糖漱口液产品组成:产品为壳聚糖、ε-聚赖氨酸、纳他霉素、阿斯巴甜、柠檬香精、纯化水组成的溶液。
适用于:用于抑制口腔内细菌总数,改善口臭、口腔溃疡疾病。
5.壳聚糖抗菌膜产品组成:产品由膜和夹持器两部分组成;膜是由壳聚糖、壳碘〔CMCTS-g-(PAANa-CO-PVP)-I2和明胶制成;夹持器采用的医用高分子材料(医用聚丙烯)制成,夹持器的弹簧应操作灵活;膜的凝冻浓度倒置10秒钟应不流下;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率应≥50%;膜的细菌内毒素应不大于0.5EU/ml;膜应不大于极轻微刺激和不大于轻微细胞毒性;产品应无迟发型超敏反应和急性全身毒性反应;产品经钴-60γ灭菌,应无菌。
壳聚糖标准试行
![壳聚糖标准试行](https://img.taocdn.com/s3/m/f19d83aed4d8d15abe234ec8.png)
附件1:省内第二类壳聚糖类产品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本指导原则旨在指导壳聚糖类产品的研究开发、产品注册申报资料撰写和技术审评。
本指导原则是对壳聚糖类产品的一般要求,制造商应依据具体产品的特性对注册申报资料的内容进行充分说明和细化。
制造商还应依据具体产品的特性确定其中的具体内容是否适用,若不适用,需详细阐述理由及相应的科学依据。
本指导原则是对制造商和审查人员的指导性文件,但不包括注册审批所涉及的行政事项,亦不作为法规强制执行,如果有能满足相关法规要求的其他方法,也可以采用,但是需要提供详细的研究资料和验证资料。
应在遵循相关法规的前提下使用本指导原则。
本指导原则是在现行法规和标准体系以及当前认知水平下制定的,随着法规和标准的不断完善,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本指导原则相关内容也将进行适时的调整。
一、适用范围本指导原则适用于《医疗器械分类目录》中第二类壳聚糖类产品,分类代号现为6846。
壳聚糖类产品根据作用机理不同,主要分两大类:1、壳聚糖敷料主要包括:壳聚糖流体敷料、壳聚糖成膜喷剂、壳聚糖止血颗粒、壳聚糖止血护创敷料、壳聚糖纤维敷料、壳聚糖口腔溃疡膜、壳聚糖宫颈抗菌膜等2、壳聚糖抗菌材料主要包括:壳聚糖妇科抗菌凝胶、壳聚糖妇科抗菌泡沫、壳聚糖妇科抗菌喷剂、壳聚糖妇科抗菌栓、壳聚糖漱口液等。
本指导原则不适用于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确定为三类医疗器械或不按医疗器械管理的产品,包括三类壳聚糖类手术防粘连产品及组织工程等产品,如医用壳聚糖可降解防术后粘连膜、止血封堵敷料、壳聚糖冲洗液、生理性海水壳聚糖滴眼液等。
二、技术审查要点(一)产品名称的要求壳聚糖类产品的命名应采用《医疗器械分类目录》或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中的通用名称;也可按“主要成份+用途+剂型”的方法命名,例如:止血壳聚糖颗粒、壳聚糖止血成膜喷剂、壳聚糖抗菌妇科凝胶。
(二)产品的结构和组成壳聚糖类产品基本结构包括壳聚糖、辅料、添加剂及包装材料。
壳聚糖敷料 标准
![壳聚糖敷料 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86b62d71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80f7250.png)
壳聚糖敷料标准壳聚糖敷料是一种常用的医疗敷料,广泛应用于伤口治疗和皮肤保护。
壳聚糖是一种天然的多糖类物质,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可降解性,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医疗领域。
壳聚糖敷料具有多种独特的优点,能够有效促进伤口愈合和减少感染风险。
首先,壳聚糖敷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由于壳聚糖是一种天然的多糖类物质,与人体组织具有较好的相容性,不会引起过敏反应或其他不良反应。
这使得壳聚糖敷料适用于各种不同类型的伤口,包括创伤性伤口、烧伤、溃疡等。
在使用壳聚糖敷料时,患者不会感到不适或疼痛,能够更好地接受治疗。
其次,壳聚糖敷料具有良好的生物可降解性。
壳聚糖是一种可生物降解的材料,能够在人体内逐渐分解和吸收。
当壳聚糖敷料被应用于伤口上时,它会逐渐溶解并释放出壳聚糖分子,促进伤口愈合和组织再生。
与传统的敷料相比,壳聚糖敷料能够更好地促进伤口愈合,并减少局部组织的损伤。
此外,壳聚糖敷料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
壳聚糖敷料表面具有多孔结构,能够有效吸附伤口渗出液和细菌等有害物质。
这有助于保持伤口干燥和清洁,并减少感染的风险。
同时,壳聚糖敷料还具有一定的保湿性能,能够保持伤口湿润,促进细胞再生和修复。
此外,壳聚糖敷料还具有促进血液循环和消肿作用。
壳聚糖敷料能够通过温和的按摩作用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速伤口愈合和废物排出。
同时,壳聚糖敷料还具有一定的消肿作用,能够减轻局部组织的水肿和炎症反应。
总之,壳聚糖敷料是一种非常优秀的医疗敷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生物可降解性、吸附性能以及促进血液循环和消肿作用等优点。
它在伤口治疗和皮肤保护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对健康的重视程度提高,壳聚糖敷料将会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并为人们带来更多的健康福祉。
肥料中甲壳素(壳聚糖)定量测定方法
![肥料中甲壳素(壳聚糖)定量测定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1a10b0b202d276a200292e52.png)
分光光度法测定肥料中壳聚糖的含量1 方法原理肥料中壳聚糖经水解后生成氨基葡萄糖,与乙酰丙酮和对二甲基苯甲醛生成红色化合物,在525nm波长处用分光光度计测定。
2 试剂与材料盐酸溶液:1+1氢氧化钠溶液:200g/L碳酸钠溶液:c(1/2Na2CO3)=0.5mol/L乙酰丙酮溶液:取乙酸丙酮2.0ml,加入碳酸钠溶液至50ml,置冰箱中备用,应于使用前一日配置。
盐酸氨基葡萄糖标准溶液:ρ(盐酸氨基葡萄糖)=0.100mg /ml。
称取105℃干燥至恒重的盐酸氨基葡萄糖0.5g(准确至0.0002g),置500ml容量瓶中,加水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移取10.00nl,至100ml容量瓶中,加水至刻度,摇匀。
无醛乙醇对二甲基苯甲醛溶液:称取对二甲基苯甲醛0.8g,加无醛乙醇15ml及盐酸溶液15ml,摇匀。
3 仪器设备一般实验室仪器和设备分析天平分光光度计4 分析步骤4.1 试验溶液的制备称取试样1g(准确至0.0002g)于100ml容量瓶中,加入5ml盐酸溶液,加塞,摇匀,于100℃水解6h,冷却,用氢氧化钠溶液中和至中性,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备用4.2 求标准曲线方程式(绘制标准曲线)移取盐酸氨基葡萄糖标准溶液0.00、1.00、2.00、3.00、4.00、5.00ml分别置于具塞试管中,用水稀释至5.00ml,各加入乙酰丙酮溶液1.00ml,摇匀,于100℃水浴中(1min后加盖)静置25min,取出,用冰水迅速冷却后,加入无醛乙醇3.00ml,于60℃水浴中静置10min后,再加入对二氨基苯甲醛溶液1.00ml,用力振摇后,由60℃水浴中静置1h,取出立即用冷水冷却至室温。
在波长525nm处,用1cm比色皿,以试剂空白为参比液,测其吸光值。
根据测得的数据求关于吸光值和氨基酸葡萄糖质量的标准曲线方程式(绘制标准曲线)。
4.3 试样的测定移取试验溶液(4.1)1.00ml置于具塞试管中,按4.2中“用水稀释至5.00ml”,及其后面的步骤进行。
壳聚糖相关的所有产品资料
![壳聚糖相关的所有产品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315ee7e3f90f76c661371a9e.png)
壳聚糖相关的所有产品资料1.壳聚糖栓产品组成:壳聚糖、聚乙二醇单硬脂酸酯制成栓粒,加指套或推注器组成。
主要性能:1. 装量允差为±10%。
融变时限≤60min.3. PH应在4.5~6.5。
4. 壳聚糖栓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白色念珠菌的抑菌率大于90%。
5. 经Co60辐照灭菌,产品无菌。
适用于:细菌性阴道病和霉菌性阴道炎引起的阴部瘙痒灼痛、阴道分泌物增多、外阴充血肿胀的症状。
2.壳聚糖敷料产品组成:本产品分为非粘型和自粘型。
非粘型单独由敷芯制成,材料是非织造壳聚糖纤维无纺布;自粘型由背衬、敷芯、隔离纸(膜)组成,背衬由无纺布基材涂医用压敏胶制成,敷芯由非织造壳聚糖纤维无纺布或非织造壳聚糖纤维无纺布与非织造吸水纤维布复合组成,隔离纸(膜)由格拉辛纸(PET膜)制成。
适用于:适用于体表创口保护、促进伤口愈合、预防伤口感染。
3.壳聚糖凝胶产品组成:该产品由壳聚糖、卡波姆、羧甲基纤维素钠、甘油、纯化水等组成。
Ⅰ型产品采用聚乙烯材料注塑成型的推助器包装;II型产品采用塑料软管包装。
主要性能:a)壳聚糖含量不低于2.5%;b)ph值为5.0-7.8;c)微生物限度:细菌菌落总数不大于100cfu/g,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不得检出。
适用于:该品适用于细菌性、霉菌性阴道炎和宫颈炎患者。
4.壳聚糖漱口液产品组成:产品为壳聚糖、ε-聚赖氨酸、纳他霉素、阿斯巴甜、柠檬香精、纯化水组成的溶液。
适用于:用于抑制口腔内细菌总数,改善口臭、口腔溃疡疾病。
5.壳聚糖抗菌膜产品组成:产品由膜和夹持器两部分组成;膜是由壳聚糖、壳碘〔CMCTS-g-(PAANa-CO-PVP)-I2和明胶制成;夹持器采用的医用高分子材料(医用聚丙烯)制成,夹持器的弹簧应操作灵活;膜的凝冻浓度倒置10秒钟应不流下;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率应≥50%;膜的细菌内毒素应不大于0.5EU/ml;膜应不大于极轻微刺激和不大于轻微细胞毒性;产品应无迟发型超敏反应和急性全身毒性反应;产品经钴-60γ灭菌,应无菌。
壳聚糖产品技术要求
![壳聚糖产品技术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ff2c6a17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0c.png)
壳聚糖产品技术要求1. 引言壳聚糖是一种天然产物,主要来源于甲壳类动物的外骨骼和真菌的细胞壁。
它具有多种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医药、食品、化妆品和工业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壳聚糖产品的技术要求,包括质量标准、工艺流程和应用领域等内容。
2. 壳聚糖产品质量标准2.1 外观要求壳聚糖产品应呈现为无色或微黄色结晶粉末,无异味,无杂质。
2.2 粒径要求壳聚糖产品的粒径应符合规定的范围,常见的粒径范围为10-100微米。
2.3 溶解性要求壳聚糖产品应在水中能够充分溶解,形成透明溶液。
其溶解度应符合规定的范围。
2.4 化学成分要求壳聚糖产品的化学成分应符合规定的标准,主要包括壳聚糖的含量、氨基化度和分子量等指标。
2.5 纯度要求壳聚糖产品的纯度应符合规定的标准,不得含有重金属、有害微生物和其他有害物质。
3. 壳聚糖产品工艺流程壳聚糖产品的生产工艺流程主要包括原料处理、提取、纯化和干燥等步骤。
3.1 原料处理甲壳类动物的外骨骼或真菌的细胞壁为壳聚糖的主要原料。
原料应进行清洗、破碎和干燥等处理,以去除杂质并提高提取效率。
3.2 提取原料经过提取工艺,将壳聚糖从原料中分离出来。
常用的提取方法包括酸法、碱法和酶法等。
3.3 纯化提取得到的壳聚糖需要进行纯化处理,以去除杂质和其他有害物质。
常见的纯化方法包括沉淀、过滤和离子交换等。
3.4 干燥纯化后的壳聚糖需要进行干燥处理,以降低含水量并提高稳定性。
常用的干燥方法包括喷雾干燥和真空干燥等。
4. 壳聚糖产品的应用领域4.1 医药领域壳聚糖具有生物相容性、生物可降解性和药物缓释等特性,在医药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它可以作为药物包装材料、药物控释系统和组织工程支架等。
4.2 食品领域壳聚糖可作为食品添加剂,用于增加食品的稳定性、质感和口感。
它可以作为保鲜剂、稳定剂和乳化剂等。
4.3 化妆品领域壳聚糖在化妆品领域的应用主要体现在皮肤保湿、抗氧化和防晒等方面。
它可以作为面霜、乳液和面膜等产品的成分。
壳聚糖与羧甲基壳聚糖参数测定方法2
![壳聚糖与羧甲基壳聚糖参数测定方法2](https://img.taocdn.com/s3/m/7678c2c3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93.png)
壳聚糖参数测定方法一、脱乙酰度1.酸碱滴定法(1)水分含量测定称取1~2g 壳聚糖样品,在60℃下烘干至恒重,计算失重,即得水分含量。
100%0121⨯--=W W W W )水分( 式中,W1为105℃下烘干前样品及称样皿质量(g );W2为105℃烘干后样品及称样皿质量(g );W0为已恒重的称样皿质量(g )。
(2)脱乙酰度的测定。
称取0.3g 壳聚糖样品,每种样品3个重复, 放入2 5 0mL 锥形瓶 中,加入0.1mol/L HCl 标准溶液30m L ,搅拌至完全溶解,加入 5~6滴甲基橙一苯胺蓝指示剂, 用0.1mol/L NaOH 标准溶液滴定溶液变成浅黄绿色。
记下NaO H 的用量,根据HCl 和NaOH 的量,即可算出样品的脱乙酰度。
式中,C1为盐酸标准溶液浓度 (mol/L) ;C2为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浓度(mol/L);V1为加入的盐酸标准溶液的体积( mL);V2为滴定耗用的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体积( mL);G 为样品质量( g );W 为样品的水分(%);0.016为与1mL 1mol/L 盐酸溶液相当的氨基量( g ) 。
2.电位滴定法准确称取0.2 g 干燥的壳聚糖,加入25 mL 的0.1 mol/L 的标准H Cl 溶液,于磁力搅拌器上搅拌至溶解完全。
用0.1 mol/L 标准氢氧化钠溶滴定,并用pH 计记录相应的p H 。
以pH 为纵坐标,V(NaOH)为横坐标作图,直线外推至与横坐标相交处为等当点时所用 NaOH 溶液的体积。
计算方法同上。
3.线性电位滴定法准确称取0.25g 干燥至恒重的壳聚糖于100mL 烧杯中,加入蒸馏水10mL 及0.1mol/L 标准HC l 溶液20mL ,室温下磁力搅拌0.5h 溶解。
壳聚糖含量测定国标
![壳聚糖含量测定国标](https://img.taocdn.com/s3/m/4206fc8c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2f.png)
壳聚糖含量测定国标
国家标准中对壳聚糖含量的测定方法一般是基于化学分析的原理。
常见的测定方法包括重量法、比色法和滴定法等。
具体来说,国家标准可能会要求使用硫酸水解法测定壳聚糖含量。
该方法是将壳聚糖样品与浓硫酸加热反应,水解成葡萄糖,然后用酚酞指示剂滴定至终点,根据消耗的硫酸的体积计算壳聚糖的含量。
此外,国家标准可能还会规定使用红外光谱法或者核磁共振法进行壳聚糖含量的测定。
这些方法都有其特定的操作步骤和仪器要求,以确保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除了化学分析方法,国家标准也可能包括物理性质的测定,比如粘度测定、分子量测定等。
这些方法可以通过测量壳聚糖溶液的流动性或者分子量来间接推算壳聚糖的含量。
在实际操作中,需要严格按照国家标准中规定的方法和步骤进行壳聚糖含量的测定,并使用标准化的仪器设备和试剂,以确保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同时,还需要注意实验操作过程中的安全性和环境保护,确保符合相关的实验室管理规范和标准要求。
壳聚糖止血产品技术要求
![壳聚糖止血产品技术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faa77a27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dd.png)
壳聚糖止血产品技术要求
1. 壳聚糖的纯度要求:壳聚糖的纯度应达到医用或食品级别,纯度不低于95%。
2. 溶解性检测:壳聚糖应可以在生理盐水、生理液等生物体液中快速溶解,以便迅
速形成凝块来止血。
3. 凝胶性能:壳聚糖应具备良好的凝胶性能,即能在伤口表面形成一层黏稠的凝块,有效阻止血液流出。
4. 粘附性能:壳聚糖应具备较强的粘附性能,能牢固地附着在伤口表面,防止凝块
脱落和再次出血。
5. 生物相容性:壳聚糖应具备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不引起明显的炎症反应或过敏反应。
6. 防菌性能:壳聚糖应具备一定的抗菌能力,可以有效降低伤口感染的风险。
7. 吸附能力:壳聚糖应具备吸附伤口分泌物的能力,保持伤口的洁净。
8. 保持湿润:壳聚糖应保持伤口湿润,以促进伤口愈合和减少疤痕形成。
9. 可降解性:壳聚糖应具备一定的降解性能,以便在伤口愈合完成后逐渐被机体吸
收和代谢。
10. 可操作性:壳聚糖止血产品应易于使用,能够适应不同伤口形状和大小的需求。
注意:以上技术要求仅供参考,请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调整和制定。
壳聚糖含量测定国标
![壳聚糖含量测定国标](https://img.taocdn.com/s3/m/e049e1c9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93.png)
壳聚糖含量测定国标
壳聚糖是一种重要的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
为了确保壳聚糖产品的质量,国家制定了壳聚糖含量测定的国家标准。
本文将介绍壳聚糖含量测定的国标以及其重要性。
壳聚糖含量测定国标是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制定的,旨在规范壳聚糖产品的质量控制和检测方法。
国标对壳聚糖的含量测定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和标准,包括样品的选取、测定方法的选择、测定条件的控制等。
国标要求样品的选取要具有代表性,以保证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样品的选取应符合一定的随机性和分布性,避免样品的选择偏差对测定结果造成影响。
国标对壳聚糖含量的测定方法进行了明确规定。
常见的测定方法有重量法、滴定法、红外光谱法等。
国标要求测定方法应科学合理、可操作性强、结果准确可靠。
国标还对测定条件进行了详细规定。
包括样品的前处理、溶液的制备、仪器设备的选择和校准等。
这些条件的控制对于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至关重要。
壳聚糖含量测定国标的制定对于壳聚糖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方面,国标的实施可以提高壳聚糖产品的质量,保证产品的安全
性和可靠性。
另一方面,国标的制定也可以促进壳聚糖行业的规范化发展,提升行业的竞争力。
壳聚糖含量测定国标是为了规范壳聚糖产品质量控制而制定的标准。
国标对样品选取、测定方法和测定条件等进行了规定,确保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国标的实施对于壳聚糖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提高产品质量,促进行业规范化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1:省内第二类壳聚糖类产品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本指导原则旨在指导壳聚糖类产品的研究开发、产品注册申报资料撰写和技术审评。
本指导原则是对壳聚糖类产品的一般要求,制造商应依据具体产品的特性对注册申报资料的内容进行充分说明和细化。
制造商还应依据具体产品的特性确定其中的具体内容是否适用,若不适用,需详细阐述理由及相应的科学依据。
本指导原则是对制造商和审查人员的指导性文件,但不包括注册审批所涉及的行政事项,亦不作为法规强制执行,如果有能满足相关法规要求的其他方法,也可以采用,但是需要提供详细的研究资料和验证资料。
应在遵循相关法规的前提下使用本指导原则。
本指导原则是在现行法规和标准体系以及当前认知水平下制定的,随着法规和标准的不断完善,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本指导原则相关内容也将进行适时的调整。
一、适用范围本指导原则适用于《医疗器械分类目录》中第二类壳聚糖类产品,分类代号现为6846。
壳聚糖类产品根据作用机理不同,主要分两大类:1、壳聚糖敷料主要包括:壳聚糖壳聚糖成膜喷剂、壳聚糖止血颗流体敷料、1壳聚糖止血护创敷料、壳聚糖纤维敷料、壳聚糖口腔溃疡膜、粒、壳聚糖宫颈抗菌膜等2、壳聚糖抗菌材料主要包括:壳聚糖妇科抗菌凝胶、壳聚糖妇科抗菌泡沫、壳聚糖妇科抗菌喷剂、壳聚糖妇科抗菌栓、壳聚糖漱口液等。
本指导原则不适用于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确定为三类医疗器械或不按医疗器械管理的产品,包括三类壳聚糖类手术防粘连产品及组织工程等产品,如医用壳聚糖可降解防术后粘连膜、止血封堵敷料、壳聚糖冲洗液、生理性海水壳聚糖滴眼液等。
二、技术审查要点(一)产品名称的要求壳聚糖类产品的命名应采用《医疗器械分类目录》或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中的通用名称;也可按“主要成份+用途+剂型”的方法命名,例如:止血壳聚糖颗粒、壳聚糖止血成膜喷剂、壳聚糖抗菌妇科凝胶。
(二)产品的结构和组成壳聚糖类产品基本结构包括壳聚糖、辅料、添加剂及包装材料。
(三)产品工作原理主要通过壳聚糖的抗菌/抑菌,或凝血作用达到预期用途。
(四)产品作用机理1.抗菌/抑菌壳聚糖及其衍生物有较好的抗菌活性,能抑制一些真菌、细菌、和病毒的生长繁殖。
目前认为其可能的机制有三:一是由于壳聚糖的多聚阳离子,易于真菌细胞表面带负电荷的基团作用,从而改变病原菌细胞膜的流动性和通透性;二是干扰DNA的复制2与转录;三是阻断病原菌代谢。
近年来,有许多研究者提出壳聚糖通过诱导病程相关蛋白,积累次生代谢产物和信号传导等方式来达到抗菌的目的的观点。
2.凝血壳聚糖本身可以吸附血小板,由血小板激活凝血;壳聚糖的乙酸水溶液世血液凝固是由于其使红细胞聚集和变形;壳聚糖的脱乙酰度是影响壳聚糖促红细胞聚集作用的主要因素,低脱乙酰度壳聚糖能更有效地使红细胞聚集;相对分子质量也是个影响因素,但仅次于脱乙酰度,高分子量略优于低分子量;羧甲基壳聚糖不具有明显的使红细胞聚集的能力,仅发生一些叠连。
(五)产品适用的相关标准目前与壳聚糖类产品相关的常用标准举例如下:表1 相关产品标准GB/T 191-2008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工业产品使用说明书GB/T 9969-2008 总则》《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GB/T 16886.1-2011第1部分:风险管理过程中的评价与试验》GB/T 16886.5-2003《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第5部分:体外细胞毒性试验》GB/T 16886.10-2005 《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第10部分:刺激与迟发性超敏反应试验》GBT 16886.3-2008《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第3部分:遗传毒性、致癌性和生殖毒性试验》GBT 16886.11-1997 《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第11部分:全身毒性试验》《医用输液、输血、注射器具检验方法GB/T 14233.1-2008第1部分:化学分析方法》32002 《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卫生标准》GB 15979部分:壳聚糖《组织工程医疗产YY/T 0606.7YY/T 0316-2008风险管理对医疗器械的应用《医疗器YY/T 0466.1-2009《医疗器用于医疗器械标签、标记和提供信息的符部分:通用要求风险管理应用部《动物源医疗器YY/T0771.1-2009/ISO22442-1:2007来源、收集与处置的控制部YY/T0771.2-2009/ISO《动物源医疗器22442-2:2007 (TSE病毒和传播性海绵状脑部Y/T0771.3-2009/ISO《动物源医疗器.ra因子去除与灭活的确22442-3:2007液体吸收性YYT 0471.1-200部《接触性创面敷料试验方透气膜敷料水蒸气透YYT 0471.2-2004部《接触性创面敷料试验方率部阻水性《接触性创面敷料试验方YYT0471.3-200YY/T 0471.5-200阻菌性部《接触性创面敷料试验方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上述标准包括了注册产品标准中经常涉及到的部件标准和有的企业还会根据产品的特点引用一些行业外的标准方法标准。
和一些较为特殊的标准。
首先对引用产品适用及引用标准的审查可以分两步来进行。
也就是在编写注册产品标准时标准的齐全性和适宜性进行审查,以及引用是否准与产品相关的国家、行业标准是否进行了引用,确。
可以通过对注册产品标准中“规范性引用文件”是否引用了相关标准,以及所引用的标准是否适宜来进行审查。
此时,应注4意标准编号、标准名称是否完整规范,年代号是否有效。
所引用的标准中即,其次对引用标准的采纳情况进行审查。
的条款要求,是否在注册产品标准中进行了实质性的条款引用。
文字表述繁多内容复杂的可以直接这种引用通常采用两种方式,引用标准及条文号。
注意“规范性应用文件”和编制说明的区别,通常不宜直接而仅仅以参考文引用或全面引用的标准不纳入规范性引用文件,件在编制说明中出现。
产品性能指行业标准发布实施,如有新版强制性国家标准、标等要求应执行最新版本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
产品的预期用途(六)壳聚糖产品具有止血及抗菌的作用。
(七)产品的主要风险壳聚糖类产品的风险管理报告应符合YY/T 0316-2008《医疗器械风险管理对医疗器械的应用》的有关要求,审查要点包括:1.与产品有关的安全性特征判定可参考YY/T 0316-2008的附录C;2.危害、可预见的事件序列和危害处境判断可参考YY/T0316-2008附录E、I;3.风险控制的方案与实施、综合剩余风险的可接受性评价及生产和生产后监视相关方法可参考YY/T 0316-2008附录F、G、J;4.风险可接收准则,降低风险的措施及采取措施后风险的可接收程度,是否有新的风险产生。
以下依据YY/T 0316-2008的附录E(表E.1)列举了壳聚糖5类产品产品的危害因素,提示审查人员从以下方面考虑。
表2 危害清单形成因碱)残(TSE因子未去除与灭活带来的风6(八)产品的主要技术指标产品标准的审查是产品主要技术性能指标审查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
壳聚糖类产品产品主要技术性能指标可以分解为技术性能其中有些技术性能要求和安全要求又是要求和安全要求两部分。
相关联的。
可以通过对是否具有以下标准中规定的要求部分是否齐全,主要内容来进行审评:外观和结构要求1.外观?装量?尺寸?72.技术参数要求壳聚糖原料应参考YY/T 0606.7的的方法检测。
其中,至少应包括壳聚糖鉴别——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壳聚糖结构组成——采用核磁共振光谱(NMR)?壳聚糖脱乙酰度?壳聚糖动力黏度?壳聚糖有机溶剂残留量?3.最终产品的性能要求:产品的重金属含量?产品的pH值?产品中壳聚糖的含量?产品中其他辅料的含量?。
产品中添加剂的限度?产品的抗菌/抑菌效果(若宣称)?4.敷料的附加要求液体吸收性?透气膜敷料水蒸气透过率?阻水性?阻菌性?5.生物性能:微生物限度(接触人体自然腔道或粘膜)?无菌(接触创面或创口)?环氧乙烷残留量(若适用)?生物学性能:细胞毒性、致敏、皮内刺激、全身急性毒性、?遗传毒性86.与患者接触部件,如阴道给药器的生物相容性,至少应进行细胞毒性、皮肤刺激、迟发型超敏反应的生物学评价。
7.其他:如产品具有其它功能或特点,也应在注册产品标准中明确。
如有不适用的项目,应予以说明。
(九)产品的检测要求产品的检测包括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
出厂检验应至少应包括以下内容:外观、装量、尺寸、重金属含量、pH、微生物限度/无菌、环氧乙烷残留、总谐波失真、频率响应范围,外观、单件包装的要求。
型式检验为产品标准全性能检验。
壳聚糖原料应每批检测:壳聚糖鉴别、壳聚糖结构组成、脱乙酰度、动力黏度和有机溶剂残留量。
(十)产品的临床要求按照《医疗器械注册管理办法》附件12的规定,企业可进行临床试验或与已上市产品进行实质性等同对比。
对提交的临床资料的审查应注意以下要求:1.申报产品属境内有已批准同类产品上市的,根据《医疗器械注册管理办法》的规定,可提交同类产品对比说明和临床试验资料:(1)提供与上市同类产品进行实质性等同对比的综述和数据。
进行对比并提供数据的内容应当包括但不限于:预期用途、产品结构、工作原理、主要技术指标等。
对比的主要技术指标至少应包括:壳聚糖鉴别、壳聚糖结构组成、脱乙酰度、动力黏度和有机溶剂残留量、产品中壳聚糖的含量、产品中其他辅料的含量、产品中添加剂的限度。
9申请产品与对比产品的主要技术指标应一致,并须提供相应的证明材料。
(2)提供同类产品临床试验的资料。
同类产品临床试验资料包括:该同类产品原始的临床试验方案和临床试验报告(如果是外文资料,需要译文和原文同时提交);或者省级以上核心医学刊物公开发表的能够充分说明产品预期临床使用效果的学术论文、专著以及文献综述。
2.境内未有同类产品批准上市的,或与已上市同类产品非实质等同的,或预期用于治疗或辅助治疗的产品,需进行临床试验:(1)临床试验方案应合理、科学,能够验证产品的预期用途。
方案中的临床病例数的确定理由应充分、科学;选择对象范围应明确,涵盖产品的预期用途;临床评价标准应清晰明确,且得到临床公认。
(2)临床试验报告应符合方案的要求。
临床试验结果应明确,计量或计数结果可靠,并进行统计学分析;试验效果分析应明确统计结果的临床意义;临床试验结论应明确该产品的预期用途,符合临床试验目的。
1、临床试验基本要求(1)受试对象①受试者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应在临床研究方案中规定完善合理的受试者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对不符合纳入标准及符合排除标准的入选者应予剔除。
②受试者情况描述10应根据下列内容对受试者进行描述:预期用途、试验组人数、性别及年龄分布、预期使用的部位、病损类型及程度、受试者状况、使用辅助材料情况等。
③确定样本含量的基本原则应给出具体的计算公式和公式的出处,并根据下列五个方面确定所需要的样本含量,即a. 拟采取的试验设计类型:常分为单组设计、配对设计、成组设计、单因素多水平设计、交叉设计、析因设计、重复测量设计等;b. 拟采取的比较类型:常分为差异性检验(分为单、双侧检验)、等效性检验、优效性检验和非劣效性检验;c. 允许犯假阳性错误的概率?和犯假阴性错误的概率?;d. 主要评价指标的性质和有关的基础数据及有临床意义的界值;e. 病例脱落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