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序地层学-第6章 陆相层序地层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 双面耦合关系决定层序的构成
E D C B A
湖平面在A-C或C-E之间波动形成的层序由低位域、湖扩 域和高位域构成 湖平面在B-C或D-E之间波动形成的层序由湖扩域和高位 域构成
B 双面耦合关系决定层序的构成
B-C或D-E
A-C或C-E
湖平面在A-C或C-E之间波动形成的层序由低位域、湖扩 域和高位域构成 湖平面在B-C或D-E之间波动形成的层序由湖扩域和高位 域构成
C 双面耦合关系决定沉积体系的类型
② 断陷湖盆:
湖岸线在一级断 裂坡折波动: 湖泊体系、扇三 角洲近端砂砾岩、 湖底扇 湖岸线在二级断 裂坡折波动: 湖泊体系、扇三 角洲前缘砂质沉 积、湖底扇 湖岸线在三级断 裂坡折波动: 湖泊体系、湖底 扇体系
第二节 陆相盆地层序关键界面识别
1 2 3 4 5 6 地震识别标志 地层旋回的识别标志 测井相识别标志 岩相识别标志 古生物辅助识别标志 地球化学辅助识别标志 微量元素 地球化学和有机地球化学
低位域:由下切谷充填和冲积平原沉积构成; 湖扩域:富含浅水双壳类化石的浅湖相泥岩层厚 十余米,横向分布面积大,十分稳定 高位域:浅湖三角洲前缘、三角洲平原,至三角 洲废弃阶段的完整三角洲序列
2 坳陷浅水湖盆层序模式
以鄂尔多斯侏罗系延安组的典型研究为基础概括的大型 浅水湖盆层序构成模(据李思田 林畅松等,1995修改)
MLFS
SSIIIA
LST(LSW)
SSIIB
EST+HST
LST(LSW)
扇三角洲低位楔
永安镇断裂
短轴挠曲缓坡带层序模式
(C )缓坡 带模 式
SB
EST
EST HS T m fs
Ed l
ivf
HS T-bd
HS T-bd
SB
mfs
LST
SB
EST
mfs
SB SB
层 序界面
mfs 最大湖 泛面 dl fd
裂陷早期冲积—浅湖盆型沉积层序
裂陷晚期或裂后期河流—浅湖盆型沉积层序
B 不同构造演化阶段具有不同的层序样式
典型断陷湖盆充填样式和构造格架
C 断裂系统明显控制砂体分布
几种同沉积断裂系与砂体分布样式
C 断裂系统明显控制砂体分布
梳状断裂系的砂体分布样式
C 断裂系统明显控制砂体分布
断裂调节带末端低洼带的砂体分布
可容 纳空 间对 地分 布形 式的 影响
沉积物补给速率小于 可容纳空间形成速率
沉积物补给速率大于 可容纳空间形成速率
可容纳空间 形成速率、 沉积物供给 速率及地层 叠置样式的 关系 (Shanley, 1991)

构造因素
A. 盆地构造演化阶段和沉降速率影响层序 和沉积 B. 不同构造演化阶段具有不同的层序样式 C. 断裂系统明显控制砂体分布
bd
三角洲 扇三角洲 辫状 河三角洲
HST 高 位体系域 EST 湖 扩体系域
flp dl p
冲积平原 三角洲平原
bff
iv f
盆底 扇及其它 低位扇体 下切 谷及下切 水道 湖扩 期边缘三 角洲
LST 低 位体系域
lsw 低位楔状体
edl
在短轴挠曲缓坡带,层序的低位域、湖扩域和高位域多广泛 发育,以低位域粗碎屑沉积物十分发育为特色。
有机地球化学辅助标志
东营凹 陷牛38 井有机 地球化 学与层 序界面 关系图 (据冯 有良, 2000)
第三节 陆相盆地层序地层模式 1. 断陷湖盆层序模式
2. 坳陷浅水湖盆层序模式
3. 坳陷深水湖盆层序模式
4. 坳陷冲积盆地层序模式 5. 蒸发盐湖盆地层序模式
1 断陷湖盆层序模式
断陷湖盆的多数层序,根据初始湖泛面和最 大湖泛面,可划分出了低位体系域、湖扩展 体系域和高位体系域,在短轴断裂陡坡、短 轴挠曲缓坡,以及轴向缓坡带,每种体系域 由一系列特有的沉积体系构成。
4 坳陷冲积盆地层序模式
基准面上升期
最大洪泛期
基准面下降期
基准面上升期层序模式
1 地震识别标志
地震层序内部反 射终止示意图 (据Brown,1979)
加利福尼 亚San Joaquin 盆 地南部地 震反射特 征及其层 序解释 (Hewlett and Jordan 1993)
2 地 层 旋 回 的 识 别 标 志
2地层旋回的识别标志
3 测 井 相 识 别 标 志
层序内主要 水泛面识别:
第六章 陆相层序地层学
第一节 陆相层序地层发育的主控因素
第二节 陆相层序关键界面的识别
第三节 陆相盆地层序地层模式
第四节 陆相层序地层模式与岩性圈闭
第一节 陆相层序地层发育的主控因素
一 二 三
可容纳空间和沉积物供应 构造因素 双面(湖平面与湖盆底面)耦合关系

可容纳空间和沉积物供应
A.可容纳空间与沉积物供应决定了岸线 的迁移和沉积物特征 B.可容纳空间与沉积物供应决定了地层 的叠置样式
(1) 由退积 至进积的转 换面; (2) 厚层暗 色泥岩、灰 岩发育段
塘参1井中上 奥陶统主要 水泛面特征
3 测井相识别 标志
层序界面标志:
4 岩 相 识 别 标 志
1、地层暴露 面
4 岩相识别标志
2、 地层叠加 型式的转换面 (进积—退积、 进积—加积);
3、浅水沉积 相的顶面; 4、 相序中断 面或沉积相的 转换面。
钻井剖面不整合标志:S/O2-3 沉积环境突变面
5 古生物辅助标志
纯11井古生物与层序界面关系图 (据冯有良,2000)
6 微量元素地球化学辅助标志
东营凹陷辛15 井Fe2O3含量与 层序界面的关 系(据纪友亮, 1996)
6 微量元素地球化学辅助标志
东营凹 陷牛38 井微量 元素与 层序界 面关系 图(据 冯有良, 2000)
短轴断裂陡坡带层序模式
断缘 陡坡带模 式
断裂坡折带
lsw mfs
盆缘断裂
SB
EST ES T
HS T-fd LST H S T-fd
LST- bff
SB SB
mfs
i vf
SB
层序界 面
mfs 最 大湖泛 面 dl fd
bd
三角洲
扇三角洲 辫状河三 角洲
HST 高位 体系域 EST 湖扩 体系域
flp
3 坳陷深水湖盆层序模式
长轴方向缓坡背景层序地层模式 短轴方向陡坡背景层序地层模式
缓坡背景层序模式



三级层序界面附近河流—三角洲体系明显向湖区推进,在三级层序界 面之间的层序内部存在明显的湖区扩展。 多数层序体系域由河流—三角洲体系明显向湖区推进的高位域和湖区 向外扩展的水进域构成,在高位域三角洲前方可发育小规模的重力流 沉积。 在超层序界面之上,湖平面大幅度下降至三角洲前缘斜坡之下,在盆 地的长轴缓坡方向的深水湖区,发育低位域三角洲和湖底扇。
A 可容纳空间与沉积物供应决定了岸线迁移和沉积特征
①沉积物注 入速率<可 容纳空间增 长速率: 岸线向陆迁 移并发生湖 侵,水体深 度明显增加, 形成偏泥的 湖相地层。
湖相砂岩 湖相泥岩 水
A 可容纳空间与沉积物供应决定了岸线迁移和沉积特征
②沉积物注入速率≈可容纳空间增长速率: (O-A)开始时,可容纳空间的增加速率大于 沉积物供给速率,发生湖侵和水体的加深, 形成了湖相沉积。 (A-B)随着相对湖平面上升速率的降低,开 始发生湖退,直至湖相沉积加积到湖平面。 (B-C)沉积物的供给速率已超过可容纳空间 的增长速率,沉积物表面保持在湖平面处, 堆积了湖岸平原相沉积物。未能被湖岸平原 容纳的过剩沉积物向盆地方向搬运。 (C-D)随着可容纳空间减小(相对湖平面降 低),先前沉积的沉积物可能会遭受剥蚀。
C 断裂系统明显控制砂体分布
断 层裂 调 序节 构带 成不 样同 式部 位
三 双面(湖平面与湖盆底面)耦合关系
A.双面耦合关系决定岸线的迁移 B. 双面耦合关系决定层序的构成
C.双面耦合关系决定沉积体系的类型
A双面耦合关系决定岸线的迁移
缓坡
陡 坡
缓坡
陡 坡
缓坡:湖平面升降造成湖岸线大幅度明显迁移 陡坡:湖平面升降,湖岸线迁移不明显
松辽盆地缓坡带地震剖面
在盆地缓坡部位地震剖面上,深水坳陷期沉积地层地震反射时 间厚度近等,内部反射结构为平行、亚平行和波状,超削反射 终止特征不明显。在地震剖面上识别三级层序界面较为困难。
陡坡背景层序模式
在青山口组的上部、青山口组与姚家组之间及姚家 组内部层序界面附近存在明显沉积相带迁移。三级 层序的高位域的河流—三角洲体系明显向湖区推进 ,三级层序的水进域存在明显的湖区扩展。 青山口组上部层序主要由水进域三角洲和高位域三 角洲构成,低位域仅为局部发育的低位楔。 姚家组的2个层序均由低位域、水进域和高位域构 成,其低位域,深湖区发育大量的湖底扇沉积,在 斜坡部位发育有低位域三角洲,水进域和高位域主 要由三角洲构成。 各层序的高位域三角洲前方可发育小规模的重力流 沉积。
C 双面耦合关系决定沉积体系的类型
① 坳陷湖盆:
湖岸线在缓坡带波动:湖泊体系、三角洲体系
C 双面耦合关系决定沉积体系的类型
① 坳陷湖盆:
湖岸线在陡坡带波动:湖泊体系、湖底扇体系 湖岸线在缓坡带波动:湖泊体系、三角洲体系
C 双面耦合关系决定沉积体系的类型
② 断陷湖盆:
湖岸线在一级断 裂坡折波动: 湖泊体系、扇三 角洲近端砂砾岩、 湖底扇 湖岸线在二级断 裂坡折波动: 湖泊体系、扇三 角洲前缘砂质沉 积、湖底扇 湖岸线在三级断 裂坡折波动: 湖泊体系、湖底 扇体系
C 双面耦合关系决定沉积体系的类型
① 坳陷湖盆:
湖岸线在陡坡带波动:湖泊体系、湖底扇体系 湖岸线在缓坡带波动:湖泊体系、三角洲体系
② 断陷湖盆:
湖岸线在一级断裂坡折波动: 湖泊体系、扇三角洲近端砂砾岩、湖底扇 湖岸线在二级断裂坡折波动: 湖泊体系、扇三角洲前缘砂质沉积、湖底扇 湖岸线在三级断裂坡折波动: 湖泊体系、湖底扇体系
HST-bd
SB SB
L ST LST
SB
层序界面
mfs 最大湖泛面 dl fd
bd
三角 洲 扇三 角洲 辫状 河三角洲
HST 高 位体系域 EST 湖 扩体系域 LST 低 位体系域
flp dl p
冲积平原 三角洲平原
bff
iv f
盆底扇及其它低位扇 体 下切谷及下切水道 湖扩期边缘三角洲
lsw 低位楔状体
梁家楼水下扇(低位扇)地震反射特征 ( 599.91测线,SSIIIC层序(沙三上)
S
构造坡折带
N
SSIIIC
IIISSB2
梁家楼水下扇
长轴缓坡带层序模式
(B) 轴向物 源-凹 陷带模 式
HST mfs mfs mfs EST EST ES T LST HS T-bd fl p
SB SB
dlp
dlp
dl p
冲积 平原 三角 洲平原
bff
ivf
盆 底扇及其它低位扇体
下 切谷及下切水道
湖 扩期边缘三角洲
LST 低位体系域
lsw 低位 楔状体
edl
在短轴断裂陡坡带,层序的低位域和湖扩域多发育于二级断 阶之下,盆缘断裂控制的一级断阶多数只发育高位域的冲积 扇或扇三角洲。
永安镇扇三角洲地震反射特征
EST+HST
湖相砂岩 湖相泥岩 水
A 可容纳空间与沉积物供应决定了岸线迁移和沉积特征 ③沉积物的供 给速率>可容 纳空间的增长 速率: 持续发育了岸 线的湖退,形 成湖岸平原或 三角洲平原沉 积物。可容纳 空间逐渐消失, 原沉积处发生 侵蚀作用
湖相砂岩 湖相泥岩 水
B
可容纳空间与沉积物供应决定了地层的叠置样式
edl
在长轴缓坡带,层序的低位域和湖扩域多发育于挠曲坡折之 下,且厚度较小,而由长轴物源形成的高位域三角洲十分发 育,厚度较大,在前方伴有大量浊积岩。
东营河控型三角洲93.6测线地震反 射及层序解释
2 坳陷浅水湖盆层序模式
以鄂尔多斯侏罗系延安组的典型研究为基础概括 的大型浅水湖盆层序构成模式:
层序由低位域、湖扩域和高位域构成。
陡坡背景层序构成模式
陡坡背景层序构成模式
松辽盆地陡坡带地震剖面 (英台3D工区,沿B-B剖 面任意线)
在盆地缓坡部位地震剖面上,深水坳陷期沉积地层地震反射时间厚 度变化较大,高部位地震反射时间厚度小,低部位地震反射时间厚 度大,呈明显的楔形体。内部反射结构多变,超削反射终止特征十 分明显。在青山口组与姚家组分界的超层序界面之下,可见削截反 射终止现象,其上可见明显的上超。在青山口组和姚家组内部的三 级层序界面上可见明显的上超。
A 盆 地 率构 影造 响演 层化 序阶 和段 沉和 积沉 降 速
不同构造演化阶 段,沉降过程存 在明显差异,形 成的层序具有不 同的结构、沉积 体系类型、沉积 B 不 同构 造演 化阶 段具 有不 同的 层序 样式
强烈裂陷期深湖、半深湖盆型沉积层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