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网络成瘾认知与矫治(wenben)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少年网络成瘾认知与矫治(wenben)
青少年网络成瘾认知与矫治
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
网络成瘾症(IAD),是指由于过度地使用网络而导致的一种慢性或周期性的着迷状态,并产生难以抗拒的再度使用的欲望。同时会产生想要增加使用时间、耐受性提高、出现戒断反应等现象,对于上网所带来的快感会一直存在心理与生理上的依赖。
网络的时空特征
开放性:接受任何人同时被任何人接受;
不要企图阻止
交互性:人际有虚拟互动,情感回应;
交往需求满足
丰富性:网络的商业性,
几乎可以满足各种需求;
谁都可以找到自己需要的
平等性:平等交往,没有现实
中的地位、成就、财富等制约;
被尊重需求的满足
网络的时空特征
便捷性:付出与回报的高性价比。
付出少回报多
时尚性:始终领导了社会时尚最新潮流;
新奇的满足
隐匿性:隐匿身份,可以扮演理想
化社会角色;
理想自我的实现
去抑制性:去道德化的本能宣泄
高峰体验;
宣泄放纵的满足
网络游戏技术和文化特性
青春期青少年的心理特征
自我成人感和客观幼稚性的矛盾;
追求独立性和传统依赖性的矛盾;
心理闭锁性和渴望理解性的矛盾;
强烈的自我关注和辨证的自我接纳的矛盾;
过大的成长压力和人格的脆弱性的矛盾;
性萌发的冲击和性幼稚性无助的矛盾;
青春期是青少年充满矛盾与冲突的心理危险期,需要精心的呵护,当身边缺少理解和安慰时,网络成为最方便最高效的替代。
青少年网路成瘾是青少年青春期心理特征与网络特性相互作用的结果。
网络成瘾的神经心理链
网络成瘾分类
(1)计算机游戏成瘾
指强迫性地沉溺于电脑游戏或编写程序。
(2)网络关系成瘾
指沉溺于通过网上聊天结识朋友。
例如沉溺于QQ、MSN等聊天工具。
(3)信息收集成瘾
指强迫性地浏览网页以查找和收集信息。
(4)网络强迫行为
着迷于在线赌博,网上贸易或者拍卖、购物。
(5)网络性成瘾
着迷于在成人网站照片、视频、裸聊、
色聊、自拍、上传,成为不可抑制的
行为。
网络成瘾对身体的损害
1、脑神经与内分泌:
大脑神经中枢持续处于高度兴奋状态,
引起肾上腺素水平异常增高,交感神
经过度兴奋,血压升高,体内神经递
质分泌紊乱,可引起植物神经功能紊
乱,体内激素水平失衡,会使机体免
疫功能降低,诱发疾病,如心血管疾
病、胃肠神经官能症、紧张性头痛、
睡眠障碍、焦虑症、抑郁症等。
2、视力:
眼睛长时间注视电脑屏幕,视网膜上感光物质视红质消耗过多,导致
视力下降、眼痛、怕光、暗适应能力降低等。
3、骨骼:
网络成瘾导致人格异化
1、网络成瘾使人出现“虚拟人格”
逐渐失去对现实环境的感受能力和积极参与意识,形成缄默、孤僻、冷漠、紧张、不合群、缺乏责任感和欺诈等心理现象,进而导致数字化的“虚拟人格”,与现实隔离。
2、网络成瘾使人变得自我为中心:
由于网络上的行为没有互相面对的
直观感受,所以很难用心去体会自
己的行为给他人的感受,没有与对
方的交往反馈和主动适应的人际体
验。在网络中,其行为缺乏监督与
约束,极度张扬自我而陷于自我为
中心。
3、网络成瘾使人变得偏执:
网上的生活缺乏真正的压力,犹如进入一个永远的避风港沉浸在相对
更容易得到的成功和满足的虚拟世界中,没有现实的责任。网络上的
行为只由自己的需要来决定,不用考虑他人或社会的需要,由此进一
步强化了个体的偏执性自我认知。往往会把现实中所遇到的困难和挫
折都归咎于命运或别人的错误,形成外归因的认知偏差。
4、网络成瘾使人产生反社会人格倾向
心理内模仿原理认为,人在长时间观看暴力图像时,会
形成强大的心理暗示与强化。
网络游戏不断的格斗、烧杀,
使整个神经系统都会产生模
仿的效应,出现对外攻击与
破坏的冲动,形成反社会人
格倾向。
5、网络成瘾与心理疾病的关系:
沉溺网络的青少年内心充满了激烈的心理冲突:虚拟世界里短时的享乐和长远的无望的矛盾;现实生活中真实的希望和付出代价的痛苦的矛盾;
由于这些冲突的作用,很容易导致
焦虑、恐惧、强迫、抑郁、躯体化
等心理症状的出现,症状的累积极
易导致心理疾病的发生。
心理疾病的发生又可能加重网瘾;
二者可以互为因果的关系。
网络成瘾形成学业荒废
2004年12月15日,上海大学做出了
一个惊人的决定,81名成绩不合格
的大学生,被学校集体劝退。导致
学生考试不及格直至最后退学罪魁
祸首,就是网络游戏
网瘾而辍学的青少年,哪怕是恢复学业,在竞争如此激烈的今天,
也很难找到重新学习的信心和机会,一失足而千古恨。
学生学业的中止,在以学业成绩为青少年评价第一标准的社会现实中,把学生抛向完全失败的境地,导致深切的自卑而不可自拔。在以学历为人才选拔第一标准的就业领域中,失学者几乎没有其他的生活出路,仿佛掉进了人生无底的深渊。
网络成瘾引发“零度情感”
青少年正处在情感发展的关键时期,情感敏感而脆弱,在现实生活中的不如人意和网络中的随心所欲形成对比,形成对网络的情感依赖;
现实与网络的情感体验使青少年怨恨生活中的不如意,回避人际交往和逃避现实责任,对现实的情感表达越来越冷漠,形成“零度情感”,进一步把自己与现实社会割裂;
网络成瘾促使社会功能受损
亲子对立与人际封闭:
网络成瘾促使社会功能受损
去个人化与去道德化:
去个人化:隐匿身份;
去道德化:没有道德约束;
如粗言恶语、人身攻击、网
上多角恋、虚拟性爱、浏览网络色情影视、黑客行为等。
沉溺于网络的青少年往往会产生道德情感的放纵、道德意志薄弱,丧失有效的道德自我约束;?引发暴力犯罪;
网婚网恋现象
七省市城镇青少年网婚用户逾300万。
怀着“体验心理”的网婚者“不打算见面”占41.3%;
“婚姻不满”的网婚者有意见面的比率占33.3%,
“寻求刺激”的网婚者比率占40.6%;
“见过面”的网婚者比率占42.9%。
网络成瘾促使社会功能受损
引发暴力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