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案例】文化教学:中国文化与跨文化交际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邱睿
案例内容
本次课的教学任务是讲练在跨文化交际中易产生交际障碍的中国文化词汇。由于文化词汇是一个较大的概念,故课堂仅选择于交际相关的内容分类讲解。首先讲解一些有中国文化知识背景的人名词语,诸如称呼一个人为雷锋,对应的是赞扬这个人的奉献精神;称呼一个人为诸葛亮,对应的是称赞这个人的聪敏。
接着介绍一些含有中国文化思维方式的词语,诸如具有中庸精神的词语,有的词从结构上即含有中庸态度,如不偏不倚、不多不少、不大不小等,有的词传递了中庸思想,如树大招风、马马虎虎等。
接下来介绍谦词的文化内涵,诸如自称鄙人、在下,称家人为犬子、贱内等,这些谦词呈现了中国人的民族精神,讲解中国文化中具有的含蓄内敛、贬己尊人的传统态度,同时也要说明这些谦词的现代发展轨迹,在现代汉语中的弱化。
案例分析
近些年来,汉语随着我国政治与经济地位的提高,在国际交往中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语言。世界各国学习汉语的人越来越多。由于汉语的历史悠久,语词成千累万,从古到今有多种构词的方式,有种种表示不同义类的方法,而且有富于修辞色彩和象征性质,以表现说者的情感和心态。这些都是历史长期发展的结果,显示了汉民族传统文化的特征。然而其中有很多难以单从字面上理解的说法,那就必须从民族的心理因素和历史文化各方面如文学、哲学思想、政治、经济、民俗以及伦理观念、道德观念等去寻求根柢得其确解。
案例名称
文化教学:中国的文化词汇与跨文化交际
适用对象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留学生
适用课型
中国文化与跨文化交际
案例来源
自编 □摘抄 □转写 □其他()
案例类型
文本 □视频 □文本+视频 □其他()
案例背景
教学对象
(多国)汉语国际教育硕士
课程类型
硕士必修课
授课时间
2014年5月
授课地点
中国西南大学国际学院
授课教师
本课从文化的角度希望留学生关注到汉语词汇的另一个方面,他们日常学习汉语都是从词语语言知识入手,而较少关注到背后的文化内容,本课案例着眼于交际,发掘词汇的文化内涵,引导学生从词汇的文化解读走向词汇的交际功能。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思 考
1.中国的文化词汇哪些容易造成交际障碍?
2.你们国家的词汇有哪些容易造成交际障碍的,与中国文化词汇比较有何异同?
延伸阅读
1.王衍军.汉语文化词汇概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2014
2.常敬宇.汉语词汇文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