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问题研究:南水北调
高中地理南水北调对调出区的影响
![高中地理南水北调对调出区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7218293e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19.png)
高中地理南水北调对调出区的影响:
南水北调是中国的一项重大工程,旨在通过调水将长江以南地区的水资源输送到长江以北地区。
这项工程对调出区(即长江以南地区)有以下几个影响:
1.水资源供应改善:南水北调项目解决了长江以北地区的水资源短缺问题。
调水
后,这些地区可以获得充足的水源,满足居民生活用水、农业灌溉和工业用水等需求。
2.农业发展促进:南水北调为长江以北地区农业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持。
更多的水
资源可以用于灌溉农田,增加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改善农民的生计。
3.生态环境保护:南水北调项目也关注保护生态环境。
调水后,长江以南地区的
水资源得到合理利用,减少了长期过度开采的现象,有助于保护当地的生态系统和水生物资源。
4.经济发展推动:南水北调为长江以北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支撑。
充足的水资
源促进了工业和城市建设,提升了当地的经济活力和竞争力。
2019-2020学年高二地理人教版寒假作业:(12)问题研究 南水北调 Word版含答案
![2019-2020学年高二地理人教版寒假作业:(12)问题研究 南水北调 Word版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433de6d227916888586d75a.png)
(12)问题研究南水北调1、如图是我国南北方水资源、人口及耕地比重对比图。
读图,完成下列1-3题。
1.造成我国南北方水资源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河网密度B.距海远近C.雨季长短D.太阳辐射2.据图可知,我国()A.粮食主产区主要分布在南方B.北方地区应积极发展节水农业C.南方不存在水资源短缺现象D.北方人口自然增长率低于南方3.我国修建南水北调工程的根本原因是()A.水资源的时空差异B.南方洪涝灾害严重C.科技水平的提高D.水资源与经济水平不匹配2、十几年来,引黄济青工程累计向青岛市内四区供水超过10亿立方米,完全满足了青岛市的用水需求,确保了青岛市的稳定发展。
据此回答1-2题。
1.引黄济青工程最直接的环境作用是( )A.使青岛市民用到了洁净的水B.使济南恢复了“泉城”的美誉C.减缓了青岛城市地面的下沉和海水的倒灌D.改善了青岛的小气候.增强了城市的“雾岛效应”2.引黄济青工程每年从11、12月至次年2月进入引水季节,其原因是( )A.冬季山东降水稀少,青岛缺水最严重B.冬季黄河水含沙量较低,同时可避开春秋农业用水高峰C.青岛市冬季工业生产需水量最大D.冬季黄河流域的降雪对引黄济青工程的水源有一定的补充作用3、2014年12月12日下午14时32分,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长度1432公里)工程正式通水。
下图为南水北调中线示意图。
据此回答1〜2题。
1.下列有关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增大汉江下游的防洪压力B.有利于提高晋煤外运的能力C.有利于解除海河流域洪涝灾害D.带动沿线地区的经济结构调整2.黄淮海地区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的原因是( )①人口稠密,经济发达,需水量大②降水较少,径流量不足③地面硬化,降水利用率低④水资源污染浪费严重⑤植被缺乏,水土流失严重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⑤D.②④⑤4、西北的生态问题,是我国最大的生态问题。
为彻底解决西北国土的水资源问题,保障我国的发展空间。
2019精选教育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第五章问题研究《南水北调怎么调》优质课件 (共51张PPT).ppt
![2019精选教育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第五章问题研究《南水北调怎么调》优质课件 (共51张PPT).ppt](https://img.taocdn.com/s3/m/7dd1e879be1e650e53ea9908.png)
1、我国南水北调的主要目的是
A、解决长江流域的洪涝问题 B、连通长江、淮河、黄河和海河四大水系 C、利用流域间的落差发电 D、缓解北方地区水资源不足的矛盾
2、和最新南水北调工程东线工程配套实施的首要
工程是
D
A、航运设施工程 B、灌溉工程
移民问题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移民高达40万人,如果处理不当易形 成水逼人迁、先迁后安、盲目后靠的严重局面。由于国家投 资少、安置标准低、水电路校等生产生活设施不能满足基本 需要,造成大量移民遗留问题 。
农业问题
由于修建水库需要大量的土地,这必将导致水库周 围土地被征用,耕地减少,树林被破坏,库区将淹没大 量土地,影响农业生产。
第一,将较大地改善北方地区的生 态和环境特别是水资源条件,增加水 资源承载能力,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 促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对于扩 大内需,保持全国经济的快速增长, 实现全国范围内的结构升级和经济社 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战 略意义。
第二,通过改善水资源条件来促进潜在生产力形成现实的 经济增长,通过建立南水北调工程新型的运行机制,促进受水 地区加大节水、治污的力度,逐步改善黄淮海地区的生态环境 状况,使我国北方地区逐步成为水资源配置合理、水环境良好 的节水、防污型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
2.受水区使用调来的水,对生态环境的改善有 什么作用?
受水区因水量增加,有利于回补地下水,逐步 改善因缺水造成的生态环境恶化,还可保护湿 地和生物多样性等.
朱镕基总理对南水北调提出“三先三后”原则,即 “先节水后调水,先治污后通水,先环保后用水”, 把节水放在了首要位置。
温家宝总理强调,保证南水北调工程建设顺利进行, 要正确处理局部与整体的关系,正确处理工程建设 与治污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正确处理调水与节 水的关系,要坚持节水为主,治污优先的方针。把 水污染防治作为重中之重,使南水北调工程成为 “清水走廊”、“绿色走廊”。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问题研究南水北调怎么调》教案及教学反思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问题研究南水北调怎么调》教案及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c491873f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e3.png)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问题研究南水北调怎么调》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案设计1. 教学背景南水北调是我国重大的水利工程,对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学生作为未来的公民和国家发展的重要力量,需要了解南水北调工程的历史与现状以及如何进行调水,进而探讨其对环境、经济和社会带来的影响。
2. 教学目标1.了解南水北调工程的历史与现状;2.掌握南水北调工程的管道系统与输水路线;3.了解南水北调工程对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影响;4.反思南水北调工程在建设中的问题。
3. 教学内容1.南水北调工程的历史与背景;2.南水北调工程的调水过程及管理;3.南水北调工程的水源、水质与输水系统;4.南水北调工程的环境影响;5.南水北调工程在建设中的问题。
4. 教学方法1.授课法:通过课件、图片等资料对南水北调工程进行辅助讲解;2.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南水北调工程在建设中的实际问题;3.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南水北调工程的相关知识。
5. 教学过程第一部分:导入1.通过展示南水北调工程的图片以及相关视频,以期达到吸引学生注意力的目的;2.对南水北调工程的历史与背景进行简单介绍,概述南水北调工程背后的目的。
第二部分:引入知识点1.掌握南水北调工程的管道系统与输水路线;2.了解南水北调工程对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影响。
第三部分:案例分析1.了解南水北调工程在建设中存在的问题;2.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并对南水北调工程在建设中的问题进行探讨。
6. 教学评估1.手写作业:对南水北调工程的相关知识点进行总结;2.课堂讨论:对南水北调工程在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
二、教学反思南水北调工程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工程,通过此次课程,学生们深入了解了南水北调工程的历史、现状及其带来的影响,更好地认识了国家的发展以及在建设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在授课过程中,老师通过多媒体手段,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了南水北调工程的思路和实施过程。
高三地理南水北调的知识点
![高三地理南水北调的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e68ffccb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94.png)
高三地理南水北调的知识点南水北调是指我国长江以南水资源向北方调运,解决北方地区缺水问题的一项大型水利工程。
该工程涵盖了广泛的地理知识点,以下将对南水北调的背景、水资源调运、影响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背景南水北调是由于北方地区深受水资源短缺困扰而发起的一项工程。
我国北方地区地广人稀,尤其是华北平原、东北平原等地区,人口众多却缺乏足够的水资源。
相反,长江流域水资源丰富,因此南水北调成为解决北方缺水问题的可行方案。
二、水资源调运南水北调主要通过三条输水通道来调运水资源,分别是东、中、西三线。
其中东线自江苏扬州起,经过河南、山东,最终抵达北京;中线起自湖北丹江口,经过河南、山西,最终抵达北京;西线则是从四川广元开始,经过陕西,最终抵达北京。
通过这三条输水通道,南水北调工程将长江以南的水资源向北方输送,以满足北方地区的用水需求。
三、影响1. 解决北方缺水问题:南水北调工程的最大作用是解决北方地区的缺水难题。
北方地区的水资源紧缺导致了人们生活和农业发展的困境,南水北调的实施将大大改善北方的水资源供应状况,助力北方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
2. 促进地区协同发展:南水北调不仅仅是解决北方的单一问题,更是推动地区之间协同发展的重要举措。
南水北调将不同区域的水资源联系在一起,促进了东、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协同和合作,加强了区域之间的联系和交流。
3. 生态环境保护:南水北调关乎着我国的水资源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
工程的实施涉及到水源地保护、水质监测、水资源调度等一系列环境管理问题,为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4. 地理格局优化: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对我国的地理格局进行了优化和调整。
通过输水通道的修建,北方地区的水资源得到了大幅增加,使得北方经济社会的发展更加有条件和可持续。
总结:南水北调工程是我国一项重大的水利工程,通过调运水资源解决北方地区的缺水问题。
它不仅改善了北方地区的水资源供应状况,也推动了地区的协同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 第5章问题研究 南水北调怎么调 课件(共39张PPT)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 第5章问题研究 南水北调怎么调 课件(共39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0b4a2693011ca300a7c39076.png)
1、了解我国水资源的区域分布及水资 源的供需矛盾
2、读图说出南水北调工程的三线方案 的路线并分析其优缺点
3、掌握南水北调的深远影响,学会分 析资源的跨区域调配给环境带来的影响
问题研究 为什么南水北调
南水北调怎么调
南水北调带来的影响
中国水资源空间分布特点是什么?
探究 南水北调的必要性:
•8、普通的教师告诉学生做什么,称职的教师向学生解释怎么做,出色的教师示范给学生,最优秀的教师激励学生。 2021/11/162021/11/162021/11/162021/11/16
华北缺水最严重的主要原因?
自然原因:①华北地区降水少,蒸发强; ②地表径流量小,湖泊少,积蓄水量少。
人为原因:华北地区工农业发达、人口 稠密、水污染和水浪费现象严重。
合作探究一
东、中、西三条调水线路在工程量、调水量、水质、现有条件等 方面有什么差异?
归纳小结
南水北调三条线路比较
工程量
调水量
可利用现有河道,
东线
工程量小。黄河 以南需逐级提水
大
中线
需挖新的输 水渠道,工 程量较大, 但能自流供 水
西线
地形复杂,工 程量巨大(需 打超长遂洞、 修库建坝)
较大 较小
北京
拓展思考
• 南水北调对调出区会有什么影响呢?
径流减少,入海口处海水倒灌,造成土地盐碱化; 泥沙含量增加,河道淤积; 影响长江航运……
针对我国部分地区水资源短缺的现状,除了跨流域调水外我 们还可以采取哪些措施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呢?
①修建水库储水 。②提高人们的节水意识和环保意识。③加大科技投入,提高水资源 的利用率。④发展节水农业、生态农业。⑤加强水资源的宏观调控。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第五章问题研究《南水北调怎么调》优质课件(共21张PPT)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第五章问题研究《南水北调怎么调》优质课件(共21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a98240c9680203d8ce2f24a3.png)
华北
怎么解决??
等你一万年…… 海洋
人教版必修三
四川省邻水中学地理组
叶元祥
学习目标:
1.了解南水北调的原因;
2.了解南水北调三条线路,并对三条线路作 出评价;
3.实现环保意识、节约意识等的提高。
问题一:为什么要实施南水北调工程?
结合已学知识和下列材料,进行分析
流域 水资源 水资源占全 占全国人口 占全国 人均水量
总量(亿 国比重(%) 比重(%) 耕地比 (m³)
m³)
重(%)
北方 4054.2 南方 22766.3
14.4 81
43.5 54.4
58.2 36.6
938 4180
华北地区
问题二:为什么主要从长江流域调水?
华北 淮河
总结: 丰、稳、近
问题三:为什么首选东线工程?
完成三条路线的比较
东、中、西三条调水线路优缺点比较
东线
中线
西线
现有条件 大运河 丹江口水库 差,只是远景规划
工程量 较小
工程艰巨。 工程特别艰巨。 水可自流。
调水量 大
较大
较小
水质
较差
较好
最好
首选东线方案:难度小,工程量小,投资较少。
1.北方什么季节缺水?
读图思考:
北京年内各月气温、降水量
2.长江什么季节最适宜调水?
长江流量图
3.如何解决调、需之间的季节差异?
(1)从气候角度考虑,我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和美 国加州北水南调工程水资源南北差异的原因是什么?
40°N
35°N
洋
(2)比较我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和美国加州北水 南调工程单位调水量耗能的大小,并分别说明原因 。
高三地理上册高效课堂资料014 3.5.3 问题研究 南水北调怎么调 附答案解析
![高三地理上册高效课堂资料014 3.5.3 问题研究 南水北调怎么调 附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cfdbd50833687e21af45a9e6.png)
高三地理上册高效课堂资料3.5.3 问题研究:南水北调怎么调【目标导学】1.理解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2.掌握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产生的影响。
背景分析南水北调工程中国南北水资源分布不均衡。
南方每年有富余的水流入大海,北方地区长期干旱缺水,尤其是华北平原,缺水已严重影响到工农业生产。
与此同时,人们的节水意识依然较差,水资源利用率低,水污染也很严重。
从1952年10月30日毛泽东提出“南方水多,北方水少,如有可能,借点水来也是可以的”后,中国大陆水利部门就对此召开了多次会议探讨,并组织专家进行全方面的论证。
经过几十年研究,目前南水北调的总体布局确定为:分别从长江上、中、下游调水,即西线工程、中线工程和东线工程。
南水北调工程全部建成以后,每年的调水量相当于一条黄河的水量,可以有效缓解北方地区水资源紧缺状况,对于保障中国粮食安全,恢复和改善生态环境,促进西部大开发具有重大意义。
课堂探究探究一南水北调的必要性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试说明中国水资源在数量、空间分布、时间分配上有什么特点。
2.华北地区是我国严重缺水地区,试分析华北缺水的原因。
探究二南水北调三线方案1.结合资料1从工程量、调水量、水质、现有条件等方面比较三条线路的优缺点,完成下表。
2.结合资料2分析(1)北方缺水季节、长江适宜调水季节,如何解决调、需之间的季节差异?(2)要保证工程向北方稳定供水,还需要采取什么措施?探究三南水北调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结合资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完成下表。
巩固训练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山东省局部地区图材料二我国南水北调工程某输水干线纵剖面示意图(1)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投入使用后,可能产生土壤次生盐碱化现象的地区是哪里?其产生原因与黄河三角洲的土壤盐碱化是否相同?试分析原因。
(2)近年来,有些专家提出在渤海莱州湾与黄海胶州湾之间,开挖一条长约130千米的横跨山东半岛的人工海河的构想。
若开通胶莱运河,将会对沿岸地区的自然环境产生哪些影响?(3)2014年12月12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正式投入使用。
【高中地理】问题研究:南水北调怎么调ppt2
![【高中地理】问题研究:南水北调怎么调ppt2](https://img.taocdn.com/s3/m/0f1c2e33c5da50e2524d7f72.png)
资料2
【资料分析】 1.北方冬春季节缺水,最严重的是春季。因为北方 冬春季节降水量少,气候干旱,春季蒸发旺盛; 长江最适宜调水的是夏秋季节,因为我国降水量最大 的季节是夏秋两季,河流水量大。
2.通过修建水库、大坝储水,调节水资源的季节差 异。 3.坚持开源节流并重、节水优先的原则,大力节约 用水。
华北地区缺水,有自然原因,也有人文原因。
东线:从长江下游扬州附近抽引长江水,利用京杭大运河 及与其平行的河道为输水主干线和分干线逐级提水北送, 过黄河后可以自流,输水主干线长1150km。主要供水目 标为黄淮海平原东部和山东半岛。东线基本穿越平原地区, 且可利用大运河河道。
中线:从丹江口水库引水,到北京、天津。输水总干渠全 长1246km,重点解决北京、天津、石家庄等沿线20多座 大中城市的缺水。中线从丹江口向北地势渐低,且已有丹 江口水库。
中线
大 较差
较大 较好
西线 较小 最好
地形、地势 黄河以南需动力 虽地形较复杂,但 地形复 对调水线路 提水,过黄河后 地势南高北低,水 杂,工 的影响 顺地势北流 可以自行流向北方 程艰巨 好,有京杭大运 现在可用的 较好,有丹江口水 差 河及沿线湖泊可 配套设施 库可以利用 利用
资料1
【资料分析】 工程量由大到小依次是西线、中线、东线; 调水量由大到小依次是东线、中线、西线; 水质由优至劣依次是西线、中线、东线; 现有条件由好至差依次是东线、中线、西线。
流域面 水资源 水资源 人口 耕地 人均 流 积占全 总量- 占全国 占全 占全 水量 域 % 国% 亿m3 国% 国% -m3 北 方 南 方 28.2 36.5 4054 22766 14.4 43.5 58.2 81.0 54.4 36.6 938 4180
新课标地理必修三 问题研究南水北调共21页文档
![新课标地理必修三 问题研究南水北调共21页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6351ffc94431b90d6d85c721.png)
61、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 有所亏 。 62、奇文共欣赞,疑义相与析。
63、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 深巷中 ,鸡鸣 桑树颠 。 64、一生复能几,倏如流电惊。 65、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46、我们若已接受最坏的,就再没有什么损失。——卡耐基 47、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48、书籍把我们引入最美好的社会,使我们认识各个时代的伟大智者。——史美尔斯 49、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 50、谁和我一样用功,谁就会和我一样成功。——莫扎特
Hale Waihona Puke
人教版地理必修三第五章问题探究:南水北调怎么调详解
![人教版地理必修三第五章问题探究:南水北调怎么调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732ddf791ed9ad51f01df23e.png)
1、在城市生活、工业、……应重点保证哪个方面的需要?
生活,其次是生态、农业、工业
效益
美化环境
效益
知识点导航
南水北调怎么调
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
(1)长江径流减少,会引起海水上溯,河口地区盐度 升高,影响长江下游水质.
(2)径流量减少会引起长江泥沙淤积加重,使航道 淤塞. (3)调水会对江淮沿线地区的水生生物的生长带来不 利影响. (4)东线工程范围内地势低洼.地下水位较高,天然 排水条件差,土壤容易发生盐碱化. (5)东线工程位于长江下游,沿江工业园区众多,大量 的污水排放会降低水质.
影响水生生物
土壤盐碱化 污水调入
南水北调怎么调
资 东线 料 中线 一
西线
工程量 调水量
小
水质
劣
现有条件
好
大
大
小
优
差
知识点导航
南水北调怎么调
资 料 二
1、北方什么季节缺水?长江什么季节最适合调水?
北方冬春季节缺水,尤其是春季春旱严重. 长江夏秋季(6~10月)水量丰富,最适宜调水.
2、如何解决调、需之间的季节差异?
缺点 黄河以南地势 需挖掘输水渠, 南低 北高,需 工程量大.占用农 梯级抽水北送,田多,迁移人口 耗能多. 多. 长江上游水 量有限 地势复杂, 工程量大.
东线工程
知识点导航
南水北调怎么调
南水北调工程率先建设
的是 东 线工程,为什么?
利用京杭运河,工程量 小; 地势低平,工程难 度小 下游干流水量大,取水 有保证 京津唐、山东半岛用水 紧张
知识点导航
探究问题1:为什么要建设“南水北调”工程?
华北地区是我国 缺水最严重地区 之一! 试分析原因?
高二上学期地理高效课堂教案第16周:问题研究:南水北调
![高二上学期地理高效课堂教案第16周:问题研究:南水北调](https://img.taocdn.com/s3/m/deec107a770bf78a6429544c.png)
2.北方缺水期正是长江的枯水期,长江丰水期时北方可能不缺水,而且,水从长江调至华北,路途上还需要一段时间。工程要稳定调水,只能先蓄水再调水,解决水资源和调水的季节差异。
资料3:
请阅读课本P102资料3和表5.1“南水北调受水区城市水资源供需差异预测”思考:
1.在城市生活、工业、生态以及农业等方面,受水区对调来的水应重点保证哪个方面的需要?
地理高效课堂教学设计:
(授课日期:年月日星期班级)
授课题目
问题研究:南水北调怎么调
三维目标
通过对课本提供资料的分析,培养学生读图、归纳、分析、总结等地理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通过网络的查找,培养学生收集资料、信息的能力。
重点
搜集、选择资料,获取信息、解决现实问题和分析现实问题的方法
水源区:长江中游水库,汉江上游水库
供水区:平原大部分地区
评价:优点:可供水,缺点:缺引水干渠,工程量
3、东线方案
路线:从扬州江都抽水站引水,沿运河到华北地区
水源区:
供水区:淮河下游地区,山东河下游地区,海河流域
评价:优点:水量,可利用运河,工程量。
缺点:黄河以南地区地势,需北送。
资料2
教学内容与教师活动设计
难点
搜集、选择资料,获取信息、解决□复习□讨论□其它
教学内容与教师活动设计
因材施教
资料1:南水北调的工程方案
1、西线方案
路线:从长江引水到上游
水源区:长江上游及其支流江、河
供水区:黄河上中游的和地区
评价:优点:可供水。缺点:有限,工程量。
2:、中线方案
路线:从长江水库引水至水库,再沿伏牛山、太行山东麓送水到北京、天津
高中地理问题研究:南水北调
![高中地理问题研究:南水北调](https://img.taocdn.com/s3/m/14e16874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7ee1402.png)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P98 问题研究
前言
21世纪是淡水危机的世纪。虽然我国水资源的总量比较丰富,但人均占有量只有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已被列为世界13个贫水国之一,全国600多座城市有一半缺水,其中108座城市严重缺水,连天津、青岛、大连等沿海城市也不得不限时供水。水资源短缺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
胶东丘陵
可利用现有京杭运河河道调水,前期投
资少,工期短.
需梯级抽水,耗能多,流经地区可能造成二 次污染
苏鲁 冀 津 、
长江
黄河
淮河
海河
(5)分析南水北调工程的经济,政治、生态效益意义
促进受水区经济发展,对于实现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恢复、保持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将缓解城乡争水,地区争水,工农业争水的矛盾,有利于社会安定团结,使改革,发展,稳定相协调.
黄河上游
华北地区
中线
二滩、龚嘴、三峡、葛洲坝、隔河岩等
长江上游
华东地区
南线
天生桥、龙滩、岩滩等
珠江上游
广东省
南水北调
东线:从长江下游的扬州取水,通过水泵站,逐级送到山东、河北、天津等地。
中线:从长江支流汉江上的丹江口水库取水,沿京广线西侧自流到北京、天津。
西线:从长江上游通天河、支流雅砻江和大渡河上游引水到黄河上游
中线方案近期从长江支流汉江上的丹江口水库引水,沿黄淮海平原西部边缘布设自流输水总干渠,终点北京、天津.
为鄂、豫、冀、津、京五省市提供城市生活、工业、农业及其它用水。远景规划再从长江三峡水库引水增加北调水量。
中线工程具有水质好、水量大,覆盖面广,自南向北自流输水,自西向东自流供水,供水机动灵活的优点,是解决华北水资源危机的最佳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在城市生活、工业、„„应重点保证哪个 方面的需要? 生活,其次是生态、农业、工业 2、受水区使用调来的水,对生态环境的改善有 何作用?
A、有利于缓解北方地区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 B、缓解黄河上、下游争水的矛盾; C、可减少拦蓄受水区当地地表径流,使河流保持 一定的入海流量; D、有利于减轻黄河、海河等河道的泥沙淤积,部 分恢复河流生态功能 3、在规划南水北调工程时,国家提出“先节约后调水, 先治污后调水,先环保后用水”的方针,为什么? 因为我国水资源虽然总量丰富,但分布不均,人均 量少,而且水质污染严重。
我国主要的调水工程
1、南水北调 2、引黄(河)济青(岛) 3、引滦(河)入(天)津 4、引滦入唐(山) 5、引黄入晋(山西)
三、南水北调的深远影响----利弊的评价
改善投资 环境,创造 良好的社会 条件
有利影响:促进北方地区可持续发展
缓解争水矛盾, 利于社会安定
生 态 优 化
社会
系统
促进经济发 展 经济
中国水资源分布有何特点?
年径流总量
我国水资源的总量大, 居世界第六位 。 40000
29702 31220 51912
我年 国径 同流 世总 界量 部的 分比 国较 家
(亿米³)
27115 28113
中国 印度尼西亚 美国
加拿大 俄罗斯
巴西
中国水资源分布有何特点?
人均径流量
(米³/人.年) 105117
我 国 同 世 界 部 分 国 家
人 均 径 流 量 的 比 较
我国水资源人均量少, 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
32343 26990 11294 14509
2167
中国 美国 印度尼西亚 俄罗斯 巴西 加拿大
中国水资源分布有何特点?
我国水资源的特点?
数量上: 人均 少” “ 总量 多,
空间分布上:
生态 美化环境
系统
系统
控制地面沉降
“南水北调” 将产生哪些影响? 不利影响: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以东线为例)
1、对长江的影响 ——径流量减少 影响下游水质 影响长江航运
2、对输水沿线地 区的影响 3、对调入区水质 的影响
影响水生生物
土壤盐碱化 污水调入
三、存在争议
• 1、成本太高 • 南水北调成本已经高于现有的海水淡化 成本,目前最低的海水淡化成本约为 3元, 南水北调目前成本约为 10 元,另有报道称 已经达到18元。
2、如何解决调、需之间的季节差异?
长江应修建水库等水利工程,在丰水期蓄水, 枯水期放水,解决水资源因时间分配不均的 矛盾。
3、要保证工程向北方稳定供水,还 需采取什么措施?
①修建水库、大坝储水;
②建立有关法律法规,沿途水资源的利 用统一管理;
③提高公民的节水意识,节约用水;
④严格治污,保证水质。
资 料 三
2、负面环境问题
a、使供水区下游河流的径流量减少,导致河 口地区盐度升高,水质下降。 b、加重下游泥沙淤积,淤塞河道,影响航运。 c、东线:使江淮沿线地区地下水位升高,容 易发生土壤盐碱化。 d、中线:影响汉江下游的水量、水质、航运、 生物等。
四、思考
解决北方地区水资源不足.除了南水北调外, 还有以下措施:
劣 优
现有条件
好 差
资 东线 料 中线 一 西线
小 大
大 小
南水北调工程为什么 首先实施东线方案?
1、利用京杭运河输水, 工程量小
2、下游干流水量大,取 水有保证 3、黄、淮、海流域缺水 最严重
P99
资 料 二
1、北方什么季节缺水?长江什么季节最适合调水?
北方冬春季节缺水,尤其是春季春旱严重。 长江夏秋季(6~10月)水量丰富,最适宜 调水。
世界上受益人口最多的调水工程。南水北调工程供水 规划区人口4.38亿人(2002年)。仅东、中线一期工程直接 供水的县级以上城市就有253个,直接受益人口达1.1亿人。 丹江口水库大坝加高后,可增加防洪库容33亿立方米,与 非工程措施和中下游防洪工程相配合,可使汉江中下游地 区的防洪标准由目前的 20年一遇提高到 100 年一遇,消除 70余万人的洪水威胁。 世界水利移民史上最大强度的移民搬迁。南水北调中 线丹江口大坝因加高需搬迁移民34.5万人,移民搬迁安置 任务主要集中于2010年、2011年完成,其中2011年要完成 19万人的搬迁安置,年度搬迁安置强度即搬迁安置人口在 国内和世界上均创历史纪录,在世界水利移民史上前所未 有。
水资源分布不均匀
“ 南方 多、 北方 少, 东部 多、 西部 少”
时间分配上: “ 夏秋 多,冬春 少,年际变化大”
中国水资源供需状况如何?
阅读资料: 华北地区人口密集,大中城市多。煤炭、石油、铁 等矿产资源丰富,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工业产值约占全国 的25%。农业产量占全国的40%,耕地占全国的17%。该地区 水资源量仅占全国的2.3%,用水高峰期,一些城市工厂限水、 停水的现象经常发生。是我国水资源最为缺乏的地区。
(资源赋存量) 自然原因:
1、降水少,蒸发强, 径流量小; 2、径流量季节、年际 变化大 3、水土资源配合欠佳 加剧了缺水程度。
华北缺水的原因? 人为原因(资源需求量)
人口在全国所占比例
1、人口稠密,工农业发达, 耕地面积在全国所占比例 用水量大且迅速增加 2、浪费严重 3、污染严重
工业在全国所占比例
中线方案近期从长江支流汉江上的丹江口水库引水, 沿黄淮海平原西部边缘布设自流输水总干渠,终点北京、 天津。 为鄂、豫、冀、津、京五省市提供城市生活、工业、 农业及其它用水。远景规划再从长江三峡水库引水增加 北调水量。 中线工程具有水质好、水量大,覆盖面广,自南向 北自流输水,自西向东自流供水,供水机动灵活的优点, 是解决华北水资源危机的最佳方案。 可大大改善供水区生态环境和投资环境,推动我国 中部地区的经济发展。
水资源的供需矛盾突出
4. 为什么选择长江流域作为水源地?
1、长江是我国最大的河流,干流长,流域面积大, 水资源总量多,是我国丰水区。 2、长江年径流稳定,且季节分配较北方河流相对 均衡
3、长江上游靠近西北干旱地区,中下游与最缺水 的华北平原相邻
想一想:
我国华北地区缺水 的原因是什么?
华北缺水的原因?
问题研究
南水北调
前言
21 世纪是淡水危机的世纪。虽然 我国水资源的总量比较丰富,但人均占 有量只有世界人均占有量的 1/4 ,已被 列为世界 13 个贫水国之一,全国 600 多 座城市有一半缺水,其中 108 座城市严 重缺水,连天津、青岛、大连等沿海城 市也不得不限时供水。水资源短缺已经 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
东线工程
中线工程
西线工程
优点 有京杭运河可 以利用,工程 量较小 ,前期 投资少,工期 短
虽地形较复杂, 但地势南高北低 可自流供水,水质 较好
线路短,水 质好
缺点 黄河以南地势 需挖掘输水渠, 南低 北高,需 工程量大。 梯级抽水北送, 耗能多
地势复杂, 挖隧洞。工 程量大。
P98 资料分析
工程量 调水量 水质
工程简介
南水北调就是指在长江下游、中游、上游 规划了三个调水区,形成南水北调工程东 线、中线、西线三条调水线路。通过三条 调水线路,与长江、淮河、黄河、海河相 互联接,构成我国中部地区水资源“四横 三纵、南北调配、东西互济”的总体格局。
南水北调——五个世界之最
世界规模最大的调水工程。南水北调工程横穿长江、 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流域,涉及十余个省 ( 自治区、直 辖市) ,输水线路长,穿越河流多,工程涉及面广,效益 巨大,是一个十分复杂的巨型水利工程,其规模及难度国 内外均无先例。仅东、中线一期工程土石方开挖量17.8亿 立方米,土石方填筑量 6.2 亿立方米,混凝土量 6300 万立 方米。 世界上供水规模最大的调水工程。南水北调工程主要 解决我国北方地区,尤其是黄淮海流域的水资源短缺问题。 供水区域控制面积达 145 万平方公里,约占中国陆地国土 面积的15%。 世界距离最长的调水工程。南水北调工程规划的东、 中、西线干线总长度达4350公里。目前正在建设的东、中 线一期工程干线总长为2899公里,沿线六省市一级配套支 渠约2700公里,总长度达5599公里。
西线方案是从长江上游地区的金沙江、雅砻江、 大渡河引水入黄河上游,解决我国西北地区和华北部 分地区干旱缺水的战略性工程。 西线工程地处青藏高原,海拔3000~5000m,在此 高寒地区建造200m左右的高坝和开凿埋深数百米,长 达100km以上的长隧洞,同时这里又是我国地质构造最 复杂的地区之一,多地震;工程技术复杂,施工环境 困难。还须加深前期工作,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和技术 攻关解决这些难点
• • • • • • • • ①修建水库 ②节约用水 ③防治水污染 ④加强水资源的宏观调控 ⑤海水淡化 ⑥工业污水处理后作为工业冷却水重新利用 ⑦适当提高水价 ⑧植树种草,保护生态环境等
根本措施: 南水北调
“南水北调”工程示意图
东线:从长江下游的扬州取水,通过水泵站,逐 级送到山东、河北、天津等地。 中线:从长江支流汉江上的丹江口水库取水,沿 京广线西侧自流到北京。 西线:从长江上游金沙江、支流雅砻江和大渡河 上游引水到黄河上游。
东线方案是从扬州附近的江都水利枢纽工程处取水, 沿京杭大运河逐级提水北送,向黄淮海平原东部供水, 终点天津。 东线工程的效益 东线工程可为苏、鲁、冀、津四省市供水。 东线工程实施后可缓解天津市、河北省、山东省部 分城市的水资源紧缺问题,并具备向北京供水的条件。 可促进环渤海地带和黄淮海平原东部经济发展,改善因 缺水而恶化的环境。 为京杭运河济宁至徐州段的全年通航保证了水源。 使鲁西和苏北两个商品粮基地得到巩固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