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学校体育的历史沿革与思想演变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命的科学尽管还是很粗浅,可是已经了解了一切有机
体(包括人在内〕发育上的某些基本原理。现在所要做的,而 我们将努力作到某种程度的,就是探求这些基本原理和儿童青 年身体训练的关系。 ” 认为游戏和自然运动优于体操。
--斯宾塞:《教育论-论体育》
凯洛夫(1893-1973) 主智主义教育理论的重要代表人物
维多里诺(1378-1446)和他的 “快乐之家”(1423-1446) 维多里诺主张通才教育,主张 把读书和运动结合起来,认为 运动是健康的基础。他制定了 各种锻炼身体的制度和方法, 规定学生必须参加户外运动, 并亲自带领学生从事骑马、跑、 跳、击剑、游泳、射箭、角力、 跳舞和球类活动。
• 出生洗礼: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
裴斯泰洛齐(1746-1827) 和谐发展教育课程体系
学校课程体系:
体育与劳动、道德教育、重视知识积累的智育
体育的任务,是要把所有潜藏在人身上的 天赋的生理力量全部发展出来;没有各种 体力的发展,劳动的教育、劳动的习惯、 技能的培养训练就谈不到。
裴斯泰洛齐第一个用要素的观点分析人体 运动,他认为人体运动的基本要素是关节 活动,因而主张按照关节活动的难易程度 安排体育活动教学的顺序。
“信仰自由”
“依靠信仰可以获救”
“灵魂与肉体不是矛盾的”
马丁· 路德 (1463-1546)的 因信称义说
与新教的伦理与身体观
• 出生洗礼: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
墨丘里亚尼斯
(1532-1606)
论体操(1569)
•
出生洗礼: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
培根(1561-1626) 洛克(1632-1704) 身体上的缺陷, 可以通过运动来改善 健全的思想寓于健全的身体
从神本主义到人本主义
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
现代城市-国家-公民的形成
近代实验科学的形成
现代学校制度的形成
共同运动规则的出现
多那太罗(1386-1468)和米开朗哲罗(1475-1586)的大卫雕象
• 出生洗礼: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
• 出生洗礼: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
弗吉尼奥(1349-1438)
绅士的礼法与自由研究
1957年苏联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人们正在重新认识教育
在传统学校教育模式下,“培养科学家和工程 师的模式仍然是学术模式,科学家和工程师仅仅是 他们的教授的复制品。” ( Paul Romer, An Interview with Paul Romer, 1994)
“在过去的200年里,……人们认为有教养的人 指的是接受过正规知识教育的人,……今后,人们 将逐渐认为:一个有教养的人指的是懂得如何学习, 特别是懂得不仅通过学校、而且是在教育以外继续 终身学习的人。”
凯洛夫构建了一套体系完整、结构紧密 的课程体系,除了强调共产主义思想教育以
外,其强烈的泛智主义-科学主义色彩成为
其课程体系的特色。在教学活动中的突出表 现则是注重“三基”、“三中心”。 在这套课程体系中,学校体育的学科中 心特色也日益突出。
4.我国学校体育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古代的“六艺”,但倍受“重文轻武”思想的影 响 古代 鸦片战争前 鸦片战争后 近代(1840-1919) 萌芽于洋务运动时期 形成于维新运动时期(效仿日本) 发展于五四运动时期 1922颁布《壬戌学制》,开始学美国 近代 解放后学苏联 改革开放后多元化,逐渐与国际接轨 补充讲义38
“教养”。
夸美纽斯(1592-1670) —推动学校体育发展成为课程的先驱者 将人文主义精神贯彻到平民教育中
“身体不独是推理的灵魂的住所,而且 也是灵魂的工具”。 他十分重视保持身体的健康强壮,要求 家庭和学校都应该注意使学生的生活和学习 有规律、有节制,合理安排运动与休息,养 成强健的身体,以促进智慧的发展。
(Drucker, Know-work and Know-Society: Social Transformation of This Century, 1992)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谈新教育
……必须给教育确定新的目标,必须改变人们对教育的作用 的看法。扩大了的教育新概念应该使每一个人都能发挥和加强自 己的创造潜力,也应有助于挖掘出隐藏在我们每个人身上的财富。 这意味着要充分地重视教育的作用,就是说使人们学会生存,实 现个人全面发展的作用,不再把教育单纯看作是一种手段,是达 到某些目的(技能、获得各种能力、经济目的)的必由之路。
在杜威看来,“任何时代任何人,对于儿童的教育,尤 其是对于年幼儿童的教育,无不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游戏和 娱乐。” 美国学校体育成为20世纪前半个世纪世界学校体育、特
别是欧美学校体育的主流。
3.学校体育课程的科学主义传统
体育课程中的科学主义传统主要产生于平民
学校之中。
工业革命的迅速扩张很快使教育与培养有工
2.学校体育的科学化趋势
与上述过程密切相关的体育课程的科学化倾向的加强。20 世纪初,由于工业和科技进步的影响,在欧美出现了强调“标 准化”和功效的科学主义思潮。 在工业管理领域,出现了以行为主义和实证科学为基础的、 采用科学化目标管理的经典模式——泰罗(1856-1915) 制。
在教育领域,也出现了以行为主义为特征的桑代克(1874—
皆成性格。一如人们身体上的某种疾病, 均可借某种适当的运动去除之……”
《青年体育》(1793)
奔跑、投掷
基本体操 游戏 劳动
角力、悬垂 平衡、舞蹈
步行、兵操
剑术和射击
古兹姆茨(1759-1839)
33岁时开的露天体操场——哈森赫德公共体操场(1812)
F . 杨(1778-1852)《德意志体育》(1816)
卢梭和博爱派教育家的影响
卢梭以他著名的教育小说 《爱弥尔》,对整个19世纪教育 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深受卢梭教 育思想影响的博爱派教育家巴塞 多、古兹姆茨等人,使体育成为 了学校的正式课程。 卢 梭
(1712-1778 )
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
巴塞多:教育实践家 贡献: 1774 年,他在德意志的德绍创建了
2. 学校体育的人文主义传统
骑士的八大美德: 谦恭,正直
洛克(1632-1704)
怜悯,英勇
把 “骑士七技”作为绅士教育的构成
要素
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习“有用”的、能“获 取个人幸福”的知识。“健全的精神寓于健康的身 体,这是对于幸福人生的一个简短而充分的描述。”
跳舞、骑马、击剑等,可以令人动作“优雅”和有
业劳动者的需要发生了联系,原有以简单读、
写、算和宗教教育为主的教区学校,转变成
了以传授科学知识为主的真正的国民学校。
培根(1561-1626): 科学主义教育思想的奠基人
“知识就是力量”最精辟地阐明了科学
主义教育思想的核心。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
使人严密,物理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
重,逻辑学、修辞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 ,
“大众教育是工业主义所创立的、用来造就它所需要 的成年人的一种精巧机器。”
——阿.托夫勒:未来的震荡
由于采用了课程化的形式和班级、年级授课的方式,
学校体育就能较好地适应工业社会的需要,亦即大
规模地、批量化、标准化的培养劳动者的需要,因
此,19世纪中叶以后,学校体育得到了巨大的发展。
19世纪的德国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
在体育课程中,基本运动知识、运动技能和运动
能力,成为学校体育教学和评价的中心。
3) 以支配式为主的教学策略
在学科中心的课程体系中,学生是幼稚的、不
成熟的,是为将来“进入社会”作准备的。因此,
唯有课程专家和教师才能决定他们学什么和怎么学。
体育既然是一门学科,学生对体育的学习就必须是
系统的、全面的,学习的内容(主要是运动技术)
括,体育课程目标主要是指向学生身体的完善。
其功能主要表现对身体的三方面作用: 保障功能、发展功能、补偿功能
2) 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内容
19世纪以来,学校的基本任务被简单地理解为是
传授知识,学校的各门课程都日益被强烈地学科化了。
课程关注的主要焦点,是学生对学科体系、知识点的
掌握而不是预期行为习惯、思维能力的养成。
自然应该是“科学”的(即以优秀运动员的技术为
标准的),教师和教材也必然居于支配地位,反复 练习和训练成为主要的教学手段。
三、知识经济时代的学校体育
1。知识经济时代的教育
知识经济 1996年,世界经合组织明确定义为“以知识为 基础的经济”,并把教育视为“知识产业”。 人类社会进入信息社会的标志 1956年美国从事信息服务的白领劳动者的数量 第一次超过蓝领工人。
欢 迎 大 家 选 修
《学校体育学》课程
学校体育学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
主讲:韩永君 单位: 体育学院
学校体育学理论结构体系
第一篇 学校体育的基本问题
第二篇 体育课程与实施 第三篇 课外体育 第四篇 体育教师
第一篇 学校体育的基本问题
第一章 学校体育的历史沿革与思想演变
第二章 学校体育与学生全面发展 第三章 我国学校体育目标
二、传统体育课程的特征
在体育进入学校并最终成为课程的过程中, 人文主义和科学主义课程传统是相伴发展的。 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既是前者的一个结 果,也是前者的重要表现。人文主义精神的 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对理性的张扬。
由于工业革命和欧洲政治的巨大影响,体 育课程发展中科学主义的影响日益明显。
1. 学校体育的工业化模式
使用教材
潘绍伟 于可红 主编. 《学校体育学》,高等 教育出版社,2005
主要参考书目 1. 王 健 编著. 《学校体育学》,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4 2. 周登嵩主编. 《学校体育学》,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 3. 李祥主编. 《学校体育学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4. 金钦昌 主编.《学校体育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5. 李秉德 主编. 《教学论》,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6. 周登嵩 主编. 《学校体育教学探索》,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 7. 曲宗湖、杨文轩主编. 《现代社会与学校体育》,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 8. 曲宗湖、杨文轩主编. 《课余体育新视野》,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 9. 吴志超、刘绍曾著. 《现代教学论与体育教学》,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3 10. 顾渊彦 主编. 《域外学校体育传真》,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
1949)教育心理学理论和以泰勒为代表的课程编制的科学化运动。 在他们影响下,体育课程的科学化倾向也越来越强。
3. 传统体育课程模式的本质
1)以生存技能学习为中心的课程任务
体育课程因为有益于养成青少年的生存技能(劳
动或军事)而得到大力提倡,并以各国法令的形
式而成为必修课程。
体育课程的基本性质可以用“增强体质” 来概
裴斯泰洛齐体操体系
自然体操自然动作 ~ 基本体操基本动作 ~ 教育体操各种运动
斯宾塞(1820-1903):
科学主义课程理论体系的构建者
第一类:直接保全自己的活动——保持和维护身体健康 第二类:间接保全自己的教育 第三类:抚养教育子女的活动; 第四类,社会政治活动; 第五类,闲暇爱好和情感活动。
课程成绩评定
考试 成绩评定 平时成绩 40% 期末考试成绩 60% 注:平时成绩涉及内容:课内外作业 考勤 课堂表现
15 10 15
第一篇 学校体育基本问题
第一章
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
学校体育
的
历史沿革与思想演变
一、学校体育课程的形成 二、传统体育课程的特征
三、知识经济时代的学校体育
四、中国学校体育:发展与改革 五、基础教育与高校体育课程改革
一、学校体育课程的形成
学校体育形成的两个阶段
从文艺复兴运动后期到18世纪末:
作为骑士训练和民间活动的体育活动的教育化
18世纪末到19世纪末:
学校体育的课程化:二大体操体系与英国户外竞技
体育课程的两个传统
重视体育人文教化作用的人文主义传统 重视体育强健肢体功能的科学主义传统
1.现代体育课程形成的基础
第二篇 体育课程与实施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体育课程与实施 体育课程的编制 体育课程的实施 体育课程的学习与指导 体育课程学习评价 体育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
第三篇 课外体育
第十章 课外体育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学校课余训练
学校课外体育竞赛
第四篇 体育教师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体育教师 体育教师的职业培训与终身教育
一所博爱学校,他把体育列为正式的课程,
攀登、平衡、负重)。学校采用按年龄选
创建了著名的“德绍五项”(跑步、跳高、
用教材和分组教学的方法。这所学校实施
的体育被认为是近代学校体育的开端。
巴塞多(德) (1724-1790 )
自然体育学说的影响
以奥地利高尔霍夫尔 (1885-1941)为 代表的自然体育学派 (反对竞技普及派) 受杜威(1859-1952)思 想影响的赫塞林顿、威廉 姆斯等人为代表的美国 “新体育”运动。(五大 信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