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战介绍
第二次世界大战主要事件介绍
![第二次世界大战主要事件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c5851607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2a.png)
第二次世界大战主要事件介绍1939年9月1日至1945年9月2日,历时6年之久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了,此次战争是一次正义的反法西斯战争,最终反法西斯同盟获得了战争的胜利,法西斯力量被瓦解消灭。
以下是店铺为你精心整理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主要事件介绍,希望你喜欢。
第二次世界大战主要事件1939年9月1日,德国进攻波兰。
9月3日,英法对德宣战。
9月5日,美国发表《中立宣言》,第二次世界大战正式爆发。
1940年,德国发动“闪电”攻势。
(称“白色闪电”。
4月9日攻占丹麦和挪威,5月10日攻占荷兰、比利时、卢森堡、随后进攻法国。
)1940年5月10日,德军决定采用"曼斯坦因计划"完成了对丹麦、挪威、荷兰、比利时、卢森堡、波兰、法国等西欧国家的侵略。
为了接着征服苏联,希特勒策划了《德意日三国同盟条约》。
在1940年9月7日柏林签定完毕。
1940年6月10日,意大利向英法宣战,战火烧到了地中海和非洲。
1940年6月22日,6月,德发起总攻,法国投降。
1940年7月16日,希特勒发出了关于入侵英国的训令(海狮计划)。
1940年8月,德国航空兵开始对英国城市进行密集突击。
1941年6月22日,德国撕毁条约入侵苏联,苏德战争爆发。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美国对日宣战,还有其他20多个国家同时对日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1942年1月1日,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的有美利坚合众国、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中国、澳大利亚、比利时、加拿大、哥斯达黎加、古巴、捷克斯洛伐克、多米尼加共和国、萨尔瓦多、希腊、危地马拉、海地、洪都拉斯、印度、卢森堡、荷兰、新西兰、尼加拉瓜、挪威、巴拿马、波兰、南非联邦和南斯拉夫,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最终形成。
1944年6月6日,诺曼底登陆,德国全面溃败。
1945年2月,美国、英国、苏联三国首脑在苏联雅尔塔召开会议。
会议决定打败德国后,要对德国进行军事占领,彻底消灭德国的法西斯主义,同时,还决定成立联合国。
第二次世界大战资料
![第二次世界大战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c3118dfc79563c1ec4da71a5.png)
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年9月1日—1945年9月2日,以德国、意大利、日本等法西斯国家为一方,以美国、苏联、中国、英国等反法西斯国家和世界人民为另一方进行的第二次全球规模的战争。
从欧洲到亚洲,从大西洋到太平洋,先后有61个国家和地区、20亿以上的人口被卷入战争,作战区域面积2200万平方千米。
据不完全统计,战争中军民共伤亡9000余万人,4万多亿美元付诸流水。
第二次世界大战最后反法西斯国家和世界人民战胜法西斯侵略者赢得世界和平与进步而告终。
中国战场1931年9月18日,日本侵占中国东北。
1937年7月,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中国人民奋起抗日,揭开了世界大规模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中国的抗日战争经过艰苦的战略防御和相持阶段于1944年转入反攻。
1945年8月,中国抗日军民发动全国反攻,苏联红军出兵中国东北,围歼日本关东军。
美国先后在日本广岛、长崎投下两颗原子弹。
在中国、苏联和美国的全面攻击下,日本被迫在1945年8月15日宣布投降,并在同年9月2日投降,战争最后以中国的胜利结束。
欧洲西线战场1939年9月1日,德国出动62个师共160万人进攻波兰,二战全面爆发。
此后,德军接连向欧洲西、北和东南方向展开大规模进攻。
1943年7月,英美盟军在意大利西西里岛登陆。
9月,意大利投降。
1944年6月,盟军集结268万人,成功进行了诺曼底登陆战役,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并在西欧各国抗德武装配合下,于1944年秋冬两季完全解放德占西欧国家。
欧洲东线战场1941年6月22日凌晨,德国撕毁1938年签定《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纠集芬兰、匈牙利和罗马尼亚等国,出动550万兵力、近5000架飞机和4000多辆坦克,分兵三路突然向苏联发起全线进攻,企图在三个月内征服苏联,而苏联则仓促准备了2000万士兵和4000余辆坦克迎战。
苏德战争爆发。
苏联人民在以斯大林为首的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奋起反击,开始了卫国战争。
在战争初期,苏联处于防御阶段,因对德国的突然袭击准备不足,加之党内高级军官此前被斯大林以叛党名义迫害,导致苏军前期作战严重失利,损失了60~90个师。
二战历史知识点
![二战历史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6fe5c69f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129607f.png)
二战历史知识点第一章战前背景二战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发生于1939年至1945年的一场全球战争。
在深入了解二战的过程和影响之前,我们首先需要了解该战争爆发前的一些背景知识。
1. 经济危机和大萧条二战爆发前的20世纪30年代,全球经济正遭受着严重的危机,这被称为大萧条。
股市崩盘、失业率的上升、国际贸易的萎缩等都给全球带来了巨大的不稳定性和紧张氛围。
2. 德国纳粹兴起在德国,纳粹党崛起并夺取政权。
希特勒和纳粹党的极端主义思想迅速蔓延,将犹太人等少数群体定为敌人,并开始实施一系列歧视和迫害政策。
3. 意大利法西斯主义与德国类似,意大利也出现了法西斯政权。
墨索里尼领导下的意大利法西斯国家政府迅速扩大了对国内外的影响力,并采取了侵略行动。
4. 日本扩张主义在东亚,日本一直试图扩大其领土和影响力。
日本在中国东北发动了侵华战争,并于1937年占领了中国大部分沿海区域。
第二章战争爆发二战的爆发始于1939年。
以下是一些导致战争爆发的事件和原因。
1. 波兰入侵纳粹德国于1939年9月入侵了波兰。
这一行动标志着二战的正式爆发,引发了欧洲各大国的冲突。
2. 盟国和轴心国在战争期间,各国分为两个阵营。
英国、法国和苏联等国家组成了盟国,而德国、意大利和日本则组成了轴心国。
这两个阵营之间爆发了一系列的战争和冲突。
第三章战争进展及关键战役二战经历了许多重要的战役和战斗,其中一些对战争结果产生了重大影响。
1. 斯大林格勒攻防战斯大林格勒战役是二战中最具象征意义的战斗之一。
苏联军队成功阻止了德国军队对该城市的攻击,这一胜利对于盟军取得战争胜利起到了关键作用。
2. 中途岛海战中途岛海战是太平洋战争中一场具有重要意义的海战。
美国海军在该战役中击败了日本海军,并扭转了战局。
3. 诺曼底登陆诺曼底登陆是盟军发起的一次重要的军事行动。
该行动成功地打破了德国在欧洲的防线,为盟军在欧洲战场取得胜利铺平了道路。
第四章终战和战争影响二战最终以盟军的胜利结束。
第二次世界大战简介
![第二次世界大战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1e90ffaad0d233d4b14e6923.png)
第二次世界大战简介
第二次世界大战(简称二次大战、二战;1939年-1945年),是至今为止,人类社会所进行规模最大,伤亡最惨重,破坏性最大的全球性战争。
交战双方是以中国、美国、英国、法国、苏联等国组成的同盟国,与以德国、日本、意大利等军国主义国家组成的轴心国集团。
战争进展到最高潮时,全球有61个国家和地区参战,有19亿以上的人口被卷入战争,战火遍及欧洲、亚洲、美洲、非洲及大洋洲五大洲;交战双方同时也在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及北冰洋四大洋展开战斗。
最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同盟国的胜利结束。
尽管在1939年9月前,埃塞俄比亚的抗意战争,中国的抗日战争(起始于1937年的卢沟桥事变)等反军国主义的抵抗已经开始,但普遍持有欧洲中心观的学者认为战争从1939年9月1日德国入侵波兰开始,到1945年9月2日日本向同盟国投降而告结束。
这场战争总计造成了约7千2百多万人的死亡,占了当时世界总人口(约19亿7千万)3.18%左右的比例。
据估计,大战期间,钱财损失约13850亿美元,大量房屋受破坏。
工厂、农庄、铁路和桥梁的损坏,则难以估计。
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https://img.taocdn.com/s3/m/7a885ba7d0d233d4b14e694e.png)
德国潜艇VS英、美海空军与第一次世界大战类似,第二次世界大战中 海军的作用主要是赢得制海权,维护自己大西洋海战的海上交通运输线。英 国拥有一支总吨位为2100万吨的商船队,占当时世界商船总吨位的三分之一, 每天航行在大西洋的船只有1500艘,对于英国而言,大西洋航线是最重要的 生命线,英国皇家海军最主要的任务就是确保这条海上航线的安全。1939年 当时的英国皇家海军依然是规模最大的海上力量,它的海军基地几乎遍布全 球,在大战之初,英国皇家海军已经拥有了航空母舰,但战列舰仍然是舰队 组成的核心力量。在大西洋,英国皇家海军的主要对手是德国海军,和第一 次世界大战时期一样,战争初期,强大的皇家海军打算引出德国海军的主力 舰队进行决战,并一举将它摧毁,而德国海军并没有做好与英国决战的准备, 它的实力与英国相差悬殊,当时德国海军拥有战列舰4艘、袖珍战列舰3艘、 巡洋舰9艘、潜艇56艘,舰艇总吨位35万吨,总兵力约16万人。而英国对德 国宣战时,共有战列舰12艘、战列巡洋舰12艘、航空母舰8艘(舰载机500 架)、重巡洋舰15艘、轻巡洋舰49艘、舰队驱逐舰119艘、驱逐舰64艘、扫 雷舰和岸防舰45艘。
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二十余年,无论协约国集团在处置德国问题时怎样大 发仁慈,都难以改变德国老百姓心中约定俗成的基本认识:战争赔款是德国 贫困的根源。不管是濒于破产的商人、收入菲薄的教师,还是失业的工人, 都把他们贫困的原因归咎于战争赔款。在德国人看来,在“凡尔赛—华盛顿 体系”下,普鲁士占领了100多年的但泽(今波兰格但斯克市,第一次世界 大战后由国际联盟和波兰共同管辖)成为了自由市,波兰走廊把东普鲁士同 德国本土分割开,德国丧失了所有的殖民地,所有这一切带给德国的只有贫 弱和苦难。德国人认为,摆脱困境的根本方法,是推翻压在他们头上的《凡 尔赛和约》。此时,大多数德国人心中想的只是:复仇!复仇!复仇!希特 勒和纳粹党的出现恰恰迎合了德国人这种急于报复的极端民族主义心理,因 而轻易上台执政。 在巴黎和会上,意大利首相奥兰多没有获得他想要的特 权,一怒之下拂袖而去。奥兰多回国后政府倒台。1922年10月,墨索里尼在 意大利建立了法西斯政权。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另一主要国家日本,其 膨胀野心也与华盛顿会议上处理德国在太平洋上的岛屿殖民地、重新划分 远东政治格局有关。因此,后来的历史学家们不客气地说:德、意、日法西 斯国家本身就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帝国主义国家重新瓜分世界、分赃不均的 产物,是“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孕育的畸形儿!
二战简介演讲稿三分钟(3篇)
![二战简介演讲稿三分钟(3篇)](https://img.taocdn.com/s3/m/8f60b57b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cd.png)
第1篇大家好!今天,我站在这里,非常荣幸能够为大家简要介绍一场改变世界格局的伟大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简称二战,是20世纪人类历史上最为惨烈的战争之一。
这场战争从1939年9月1日爆发,到1945年9月2日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历时六年。
在这场战争中,全球共有60多个国家和地区被卷入,超过1亿人口参战,伤亡人数高达8000万以上。
一、战争的起因二战的爆发,有着复杂的历史背景。
首先,一战后的凡尔赛体系对德国进行了严厉的制裁,使德国经济陷入困境,民族主义情绪高涨。
其次,1929年至1933年的世界经济大危机加剧了各国之间的矛盾,为战争的爆发埋下了隐患。
最后,纳粹德国和日本军国主义势力崛起,疯狂扩张,企图称霸世界。
二、战争的过程1. 西欧战场1939年9月1日,德国闪击波兰,二战正式爆发。
随后,德国迅速占领了欧洲大部分地区,包括法国、荷兰、比利时等国家。
1940年5月,德国军队在敦刻尔克战役中击败英法联军,使法国投降。
1941年6月,德国入侵苏联,苏联成为二战的主战场。
2. 亚洲战场1937年7月7日,日本发动卢沟桥事变,全面侵华战争爆发。
随后,日本军队占领了中国大部分领土,并在东南亚地区展开侵略。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美国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
3. 中东战场二战期间,中东地区成为各国争夺的战略要地。
英国、苏联、美国等国家纷纷在中东展开角逐,为战争胜利奠定了基础。
三、战争的转折1. 苏德战场:1942年6月,苏联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中击败德国,标志着东线战场的转折点。
2. 太平洋战场:1942年6月,美国在中途岛海战中击败日本,太平洋战场的形势发生逆转。
3. 西欧战场:1944年6月,盟军在诺曼底登陆,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
四、战争的结束1945年5月8日,德国投降,欧洲战场的战争宣告结束。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太平洋战场的战争也宣告结束。
至此,第二次世界大战正式落下帷幕。
历史知识解读第二次世界大战
![历史知识解读第二次世界大战](https://img.taocdn.com/s3/m/40035cea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85fe952.png)
历史知识解读第二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是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战争之一,不仅给各个国家带来了巨大的伤害,也对世界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解读这场战争,本文将从战争原因、参战国家、主要战役、战争结果等方面进行分析,帮助读者全面认识第二次世界大战。
一、战争原因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有多重原因。
首先,正是一战的不公正和不平等条约,如《凡尔赛条约》,种下了战争的种子。
这些条约削弱了一些国家的经济和军事实力,导致了国家之间的不满和紧张局势。
其次,经济危机是战争爆发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1929年的华尔街股市崩盘引发了世界性的经济危机,导致很多国家遭受重大损失,人民生活困难。
这种经济困境加剧了国家间的紧张和冲突。
最后,种族主义和极端主义思潮的兴起也为战争的爆发提供了土壤。
纳粹德国的崛起和对犹太人的迫害,以及日本的扩张主义政策,都加剧了国际关系的紧张局势。
二、参战国家第二次世界大战涉及到了全球范围的冲突,参战国家众多。
主要的参战国家包括:德国、日本、意大利(轴心国),英国、苏联、美国、法国等(同盟国)。
其中,德国由于希特勒的领导,通过侵略和征服不断扩大其势力范围。
日本则试图建立一个被其控制的亚洲帝国。
轴心国的崛起引发了同盟国的强烈反抗和抵抗。
三、主要战役第二次世界大战涉及到了许多重要的战役,这些战役对战争的进程和结果产生了重大影响。
以下是几个主要战役的简要介绍:1.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东线最重要的战役之一。
在这场战役中,苏联红军与德军展开了激烈的持久战,最终苏联成功保卫了斯大林格勒,并开始了反攻。
2. 中途岛海战中途岛海战是太平洋战争中的一场关键战役。
在这场战役中,美国海军成功截击了日本航空母舰,并扭转了太平洋战争的局势。
3. 诺曼底登陆诺曼底登陆是盟军在欧洲战场上的一次大规模登陆行动。
登陆后,盟军成功建立了战略桥头堡,向德国发动了进攻。
这一行动使得盟军重获对德国的控制,并标志着欧洲战场的胜利即将到来。
二战百科-World-War-II
![二战百科-World-War-II](https://img.taocdn.com/s3/m/dd8486e44693daef5ef73d40.png)
1939年8月23日苏联与纳粹德国在莫斯科签订的一 份秘密协议。苏方代表为莫洛托夫,德方代表为 里宾特洛甫。
战争爆发
日本全面发动侵华战争
日俄战争之后,日本开始在 中国东北驻军,并积极酝酿 大规模入侵中国的计划, 1931年「九一八事变」之后, 陆续侵占东北三省。
1937年,日本制定了全面侵华策略, 「七七事变」之后的一个月内,京津相继陷 落,日军大举南下,开始了全面侵华战争。
历经十余载的战 火 硝烟散去 和平 降临 胜利的阴影背后 是无数血泪的代 价 战争 没有胜利 战争 只有毁灭
胜利的转折
1942年1月1日 中、苏、美、英等26国
在华盛顿发表《联合国家共同宣言》, 标志着同盟国反法西斯阵线的最终形成。 1942年6月 日本为了彻底摧毁美国太平 洋舰队,进攻美军驻守的「中途岛」。 美军截获了情报,掌握了日军的作战计 划,重创日本海军。 1942年7月 德国集中大量兵力进攻苏联 「斯大林格勒」,驻守在斯大林格勒的 苏联军队拼死抵抗,消耗了德军大量的 有生力量。
军国主义代表人物
昭和天皇(1901年4
月29日-1989年1月 7日),日本第124 代天皇(1926年- 1989年在位),本 名裕仁 ,称号迪宫。 是日本最长寿以及 在位时期最长的日 本天皇,执政长达 63年。
军国主义代表人物
东条英机(1884年
12月30日-1948年 12月23日),日本 军国主义的代表人 物,第四十任日本 首相(1941年- 1944年),二战甲 级战犯,侵略中国 和发动太平洋战争 的重要罪犯之一。
历史背景
19世纪末 日本酝酿侵华主张
19世纪中叶日本受到西方资本主义的冲击,签
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以明治天皇为首的统 治阶级由此觉醒,开始推行史称「明治维新」 的现代化改革。 20世纪初为了对外掠夺资源,日本确定了对外 扩张的军事方针,击败了大清帝国和沙俄, 「军国主义」思潮在国内占据主导,涌现出一 大批军国主义代表人物。 20世纪20年代世界性的经济危机使得日本国内 矛盾越发尖锐,为了转移矛盾,日本开始谋求 大规模对外侵略。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争进程和结果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争进程和结果](https://img.taocdn.com/s3/m/f564060d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ef.png)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争进程和结果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年-1945年)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的战争之一。
它涉及的国家众多,冲突范围广泛,战争进程曲折而复杂。
本文将探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争进程和对世界产生的深远影响。
一、战争的爆发与扩大第二次世界大战始于1939年,由德国入侵波兰引发。
随着德国的迅速胜利,欧洲各国相继卷入战争。
战争扩大后,日本于1941年袭击了美国的珍珠港,并向东南亚地区扩张。
这一系列事件使得战争蔓延至全球范围,进一步加剧了战争的紧张局势。
二、盟军反攻与战局扭转1942年,盟军发动了对德军的北非战役,在埃尔阿拉明、托布鲁克等地成功击败德军,迫使德国在北非撤退。
同年,美国还在太平洋地区发动了中途岛战役,成功阻止了日本的进攻。
这些战役的胜利标志着盟军反攻的开始,战局开始逐渐扭转。
1943年至1944年,盟军开展了一系列战略决战,如诺曼底登陆、斯大林格勒战役等,成功地推进了欧洲战线的进展。
同时,在太平洋地区,美军通过岛屿间的残酷战斗,逐渐向日本本土逼近。
这些战斗有效地压缩了德日军力,并为最终胜利奠定了基础。
三、集中营和大屠杀的惨状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纳粹德国实施了集中营和大屠杀政策,对犹太人、罗姆人和其他少数民族进行大规模屠杀。
其中最为著名和残酷的是奥斯维辛集中营,数以百万计的人在这里丧生。
这些战争罪行成为世界历史上最黑暗的一页,也让人类对战争的危害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
四、原子弹与日本投降1945年,美国成功研制出原子弹,并在广岛和长崎投下这一可怕的武器。
原子弹爆炸后,造成了大量平民伤亡和庞大的物质损失,使日本政府不得不在同年8月宣布无条件投降。
原子弹的使用不仅给战争带来了极大的杀伤力,也进一步加深了人们对战争的恐惧,以及对和平的渴求。
五、战争结果与战后整治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世界发生了巨大变革。
战争的结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形成两大战争阵营:以美国和苏联为首的盟军战胜了德国、意大利和日本等轴心国,世界格局由此形成了以美苏为核心的两极格局,即东西方对立。
世界两次世界大战知识点总结
![世界两次世界大战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c5a0aded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fa.png)
世界两次世界大战知识点总结一、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 1918 年)(一)背景1、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
由于各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要求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
2、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三国同盟: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
三国协约:英国、法国、俄国。
(二)导火线1914 年 6 月 28 日,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夫妇在萨拉热窝视察时,被塞尔维亚民族主义者普林西普枪杀,这就是萨拉热窝事件,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
(三)战争过程1、战争爆发1914 年 7 月 28 日,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2、主要战线(1)西线:英法比军队与德军对抗。
(2)东线:俄国军队与德奥军队对抗。
(3)南线:奥匈帝国军队与塞尔维亚军队对抗。
3、重要战役(1)马恩河战役:1914 年9 月,英法联军在马恩河地区击退德军,宣告德军“速战速决”战略破产。
(2)凡尔登战役:1916 年 2 月至 12 月,德军和法军在凡尔登展开激战,此役被称为“凡尔登绞肉机”,是一战中最惨烈的战役之一。
(3)索姆河战役:1916 年 6 月至 11 月,英法联军在索姆河地区向德军发起进攻,这是一战中规模最大的战役。
(四)战争结果1、 1918 年 11 月 11 日,德国宣布投降,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同盟国的失败而告终。
2、影响(1)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2)削弱了帝国主义的力量,摧毁了俄罗斯帝国、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奥斯曼帝国等欧洲古老的封建帝国。
(3)推动了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
(4)促进了军事技术的发展,如飞机、坦克、毒气等武器的使用。
二、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 1945 年)(一)背景1、经济危机1929 1933 年的世界经济危机,激化了资本主义国家内部的矛盾,为法西斯主义的兴起创造了条件。
2、法西斯主义的兴起德国:希特勒建立纳粹党,通过欺骗和恐怖手段掌握政权,积极扩军备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简介
![第二次世界大战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3bdcffc858f5f61fb7366640.png)
1937年7月7日,日本驻丰台的中国驻屯军频繁进行军事演习,伺机挑起事端。7月7日夜,日军在北平西南通往河北南部的卢沟桥附近演习,诡称一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城搜查,遭守军严词拒绝后,即炮轰宛平城,向卢沟桥发起进攻。这就是“七七”卢沟桥事变。
第二次世界大战历时6年,把世界上60多个国家,20多亿人拖入战争。战争伤亡人数1亿多,造成的经济损失远远超过第一次世界大战,达到了难以估算的程度。
1939年9月1日,德国进攻波兰,英、法对德宣战。至此,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在欧洲战场,德国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采用闪击战,侵占了许多欧洲国家。法国战败投降。英国依靠海峡作屏障,坚持抵抗。在亚洲和太平洋战场,日本不断扩大侵华战争,并占领了印度支那。但遭到中国军民的顽强抵抗。
1941年12月,日本偷袭珍珠港美国海军基地,美国太平洋舰队遭受重大损失。英、美立即对日宣战,接着德、意也对次世界大战简介
第二次世界大战简称二战,是继一战之后发生的人类史上最大规模的战争。战火燃及欧洲、亚洲、非洲和大洋洲。战争分西、东两大战场,即欧洲北非战场和亚洲太平洋战场。1939年9月1日至1945年9月2日,以德国、意大利、日本法西斯等轴心国及保加利亚、匈牙利、罗马尼亚等仆从国为一方,以中国、美国、英国、苏联等反法西斯同盟和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为同盟国进行的第二次全球规模战争。从欧洲到亚洲,从大西洋到太平洋,先后有61个国家和地区、20亿以上的人口被卷入战争,作战区域面积2200万平方千米。据少数统计,战争中军民共伤亡7000余万人,4万多亿美元付诸东流。第二次世界大战最后以美国、苏联、中国、英国、法国等反法西斯国家和世界人民战胜法西斯侵略者赢得世界和平而告终
历史上的十大战争
![历史上的十大战争](https://img.taocdn.com/s3/m/5b69e1aa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03.png)
历史上的十大战争历史上发生过许多战争,其中一些战争对于世界各国的历史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在这些战争中,有些是为了领土、国家利益和资源等方面的争夺,有些则是为了保护人权、反对侵略和解放受压迫的人民。
下面是历史上十大战争的介绍。
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是20世纪的一场大规模战争,由欧洲各国之间的冲突引发。
德国、奥匈帝国和意大利联合组成了中央同盟国,而法国、英国、俄罗斯、美国和其它国家组成了协约国。
这场战争以艰苦的战争状况、士兵的大量死亡和使用化学武器而著名。
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二十世纪的最大规模的战争之一。
德国、日本和意大利将它们自己的国家利益相提并论,以欧洲、亚洲和非洲作为战斗场所,而美国、英国、苏联和其它国家则在全球范围内与它们作战。
这场战争影响深远,导致逾6,000万人死亡,许多城市被摧毁,世界格局也发生了重大改变。
越南战争:1955-1975年越南战争是一个冷战时期的冲突,其背景是北越共产党与南越反共志愿者之间的政治争斗。
北越展开了武力进攻,以企图统一越南,并得到了苏联和中国的支持,而南越及其盟友美国则希望保护这个地区的政治稳定。
这个战争在世界各地引起了广泛的抗议,最终以南越的失败和越南共产主义者的胜利告终。
战争时期死亡人数:逾300万人。
欧罗巴战争:1618-1648年欧罗巴战争是一场涉及到德国、奥匈帝国和荷兰共和国的战争。
它源于天主教和新教之间的宗教纷争,随后演变成了一场针对欧洲各国之间的领土和权力的战争。
这场战争导致欧洲各国的领土发生了重大变化,同时也加速了欧洲的国家集中化进程和现代国家的形成。
中国抗日战争:1937-1945年中国抗日战争是中国对日本侵略的一次反抗行动。
日本在这场战争中入侵中国,征占了中国的大部分领土,甚至发动了南京大屠杀。
中国各地的反抗势力在八年的战争中采用不同的策略和方法进行斗争,最终取得了胜利。
这场战争带给中国人民极大的痛苦,也成为了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事件之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简介资料
![第二次世界大战简介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4e30f5c4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9d.png)
第二次世界大战简介资料第二次世界大战虽已过去,但那一幕幕历史画面至今仍存在于很多人的脑海中。
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你了解多少?下面就是店铺给大家整理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简介,希望对你有用!第二次世界大战简介中文名称:第二次世界大战参战部队:同盟国、轴心国战争结果:同盟国获胜时间:1939年9月1日至1945年9月2日地点:欧洲,东亚,东南亚,北非,太平洋,大西洋,地中海人物:罗斯福丘吉尔斯大林希特勒裕仁天第二次世界大战起因一、社会根源1、经济危机激化内外矛盾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的二十年间,资本主义各国经济政治力量发展处于不平衡的状态:德国和日本的工业发展比较突出,经济实力出现明显的增长;英、法、美等国则先后出现了停滞的局面。
1929年和1937年,资本主义世界先后发生两次严重的经济危机。
为了摆脱经济、政治和社会危机,德、意、日三个法西斯统治的国家走上了国民经济军事化的道路,在政治上也日益法西斯化。
2、两大政治军事集团形成一战之后,作为战败国的德国,《凡尔赛条约》对它的军事力量作了严格的规定,其目的是为了让德国在将世界卷入灾难而遭到惩罚后,永远不能再对任何国家产生武装威胁,德国不甘心这些严惩和限制,特别是在1932年希特勒成为德国以后,开始暗中加紧恢复国力;作为战胜国的意大利,因为没有能得到英法所许诺的领土而耿耿于怀;另一战胜国日本对《华盛顿条约》对它的限制也充满怨恨,在亚太地区与英美展开新的角逐,准备向中国侵略扩张。
英、法、美等主要战胜国则在如何处理德国问题上存在严重分歧。
由于以上问题的存在和本国利益的驱使,逐渐形成了美、英、法和德、意、日两大政治军事集团。
二、直接原因1、法西斯政权迅速崛起法西斯政权的基本特征就是对内极权统治,对外侵略扩张、争霸世界。
德、意、日法西斯统治者为了实现重新瓜分世界、扩大自己势力范围的企图,不惜要发动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世界大战。
在亚洲,日本经过精心策划,于1931年用嫁祸于人的手法制造了“九一八”事变,紧接着出兵占领了中国的东北。
第二次世界大战资料简介
![第二次世界大战资料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f35b4d05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1c.png)
第二次世界大战资料简介引言第二次世界大战是20世纪最大规模的战争之一,于1939年至1945年期间在全球范围内爆发。
作为一个关键的历史事件,涉及到战争原因、主要战争方、战争进展以及战后重建等多个方面的内容。
本文将简要介绍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一些重要资料,以帮助读者对这场战争有更全面的了解。
重要资料1.《战争与和平》概述《战争与和平》是俄国作家托尔斯泰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该作品出版于1869年。
虽然该小说不是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直接资料,但它以其深刻描绘战争的描写而被广泛视为揭示战争本质的重要作品。
意义《战争与和平》通过细致入微的人物描写和战争场景的生动描绘,展示了战争对于人性和社会的影响。
它提供了对战争的深刻洞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反思第二次世界大战所带来的人道灾难。
2.《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概述《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是时任英国首相温斯顿·丘吉尔所写的六卷本回忆录。
该作是丘吉尔对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经历和见解的详细记录,以及对全球战争进程、决策和事件的分析。
意义《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被广泛视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最重要和最权威的文献之一。
它为后人了解战争的起因、主要事件、背后的政治策略以及各国的角色提供了宝贵的历史资料和分析。
3.《纳粹德国和犹太人》概述《纳粹德国和犹太人》是美国记者埃德尔·拉斯克所著的一本关于纳粹大屠杀的重要著作。
该书以第三人称视角描述了纳粹德国如何对待犹太人,并记录了大屠杀的恐怖细节。
意义《纳粹德国和犹太人》展示了纳粹政权在纳粹德国及其占领区实施的大规模种族灭绝政策。
这本书为后人提供了一个了解纳粹大屠杀历史细节,以及战争中犹太人遭受的迫害和苦难的窗口。
4.《原子弹笔记》概述《原子弹笔记》是美国物理学家理查德·费曼在1945年底至1946年初撰写的一系列文章。
他在这些文章中讲述了他参与了曼哈顿计划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洛斯阿拉莫斯实验室的经历。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冷战时期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冷战时期](https://img.taocdn.com/s3/m/6e8432f8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91.png)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冷战时期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1945)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的一次战争。
在战争结束后,世界被分为两个阵营,即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
这两个阵营之间的紧张关系最终导致了冷战的爆发,冷战时期(1947-1991)成为世界格局的主导,对整个世界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一、第二次世界大战1. 起因与参战国家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起源于纳粹德国的侵略政策。
希特勒上台后,开始扩张德国的领土,侵略邻国并展开大规模军事行动。
最初,法国和英国试图通过外交手段遏制德国,但最终不得不对德国宣战,引发了全面战争。
除了德国,其他重要参战国还包括苏联、美国、英国和日本。
苏联在东线与德国进行了激烈的战争,承受了巨大的伤亡。
美国和英国则在西线以及太平洋地区与日本展开了战斗。
2. 战争结果和影响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果对世界格局产生了重要影响。
主要结果包括:- 盟军获胜,纳粹德国被击败,希特勒自杀;- 世界分为两个主导阵营:资本主义阵营和社会主义阵营;- 日本在核爆之后宣布投降,结束了太平洋战争;- 世界各地出现大规模的战争留下的后果,如极端贫困、废墟和流离失所的难民。
二、冷战时期1. 起因和核心问题冷战的起因可以追溯到战后,随着苏联和美国通过政治、军事手段在战后秩序的重建中争夺影响力。
冷战的核心问题是两个超级大国之间的意识形态和利益的对抗。
苏联代表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模式,而美国代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模式。
2. 核心事件和影响在冷战时期,多个核心事件对世界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如:- 1947年,美国提出“杜鲁门主义”,对抗苏联扩张的阻止措施;- 1949年,苏联成功进行了首次核试验,拉开了核武器竞赛的序幕;- 1961年,柏林墙的建立导致东西德分裂,进一步加剧了东西方对立;- 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几乎引发了全面核战。
冷战时期的影响不仅仅局限于两个超级大国之间的对立,还波及到世界的各个角落。
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https://img.taocdn.com/s3/m/adb71dee6294dd88d0d26b6f.png)
日本的标志
裕仁天皇
美国首脑
富兰克林·德拉诺· 罗斯福(Franklin Delano Roosevelt ,1882年1月30日-1945年4月12日) 美国31位、第32任总统(1933年3月4日——1937 年1月20日,1937年1月20日——1941年1月20日, 1941年1月20日——1945年1月20日,1945年1 月20日——1945年4月12日 ) 美国历史上唯一蝉联 四届(第四届未任满)的总统。罗斯福在20世纪的 经济大萧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被学者评为是美国最伟大的三位总统之一,同华盛 顿和林肯齐名。美国第26任总统西奥多· 罗斯福是富 兰克林· 罗斯福的远房堂叔。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简介)1
斯大林格勒位于伏尔加河下游西岸,原名察里津,是苏联内河航运 干线伏尔加河的重要港口,又是苏联南方铁路交通的枢纽和重要工业 城市。 德军在围攻列宁格勒不久,又于1942年7月17日,投入150万的兵 力进攻斯大林格勒。希特勒甚至定下了7月25日以前攻占斯大林格勒的 计划。 希特勒的阴谋再次破产了。苏联军民在斯大林的号召下,誓死抗 敌,人人都投身到反击德国法西斯的斗争中去。 德军集中了40个师的精锐部队,每天出动上千架次飞机,把100 多万颗炸弹投向这座城市,斯大林格勒的建筑几乎全被炸毁。 9月13日,德军17万人,500辆坦克向保卫斯大林格勒的苏联第62 集团军发起猛攻。德军在几个地段突破苏军防线,进入市区阵地。 在这危急的时刻,苏军进行了英勇的抵抗。苏联人民也团结起来, 人人手执武器在废墟中同冲击市区的德军展开搏斗,前面的倒下了, 后面的冲上去。一场最为残酷、最为激烈的市区争夺战开始了。
第二次世界大战
介绍
第二次世界大战 简介
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https://img.taocdn.com/s3/m/71016a1acc7931b765ce1586.png)
第二次世界大战(World War II,简称二战)。
1939年9月1日—1945年9月2日,以德国、意大利、日本法西斯轴心国( 及芬兰、匈牙利、罗马尼亚等国)为一方,以反法西斯同盟和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为另一方进行的第二次全球规模的战争。
从欧洲到亚洲,从大西洋到太平洋,先后有61个国家和地区、20亿以上的人口被卷入战争,作战区域面积2200万平方千米。
据不完全统计,战争中军民共伤亡9000余万人,4万多亿美元付诸流水。
第二次世界大战最后以美国、苏联、中国、英国等反法西斯国家和世界人民战胜法西斯侵略者赢得世界和平与进步而告终。
国际劳工组织 ( 1946 )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 ( 1946 )▪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世界卫生组织 ( 1948 )( 1946 )▪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 1947 )▪国际民用航空组织 ( 1947 ) ▪国际海事组织▪国际电信联盟 ( 1947 ) ▪万国邮政联盟 ( 1978 )▪世界气象组织 ( 1951 )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 ( 1974 )▪国际原子能机构 ( 1957 )联合国维持和平部队是根据有关联合国决议建立的一支跨国界的特种部队,成立于1956年苏伊士危机之际。
它受联合国大会或安全理事会的委派,活跃于国际上有冲突的地区。
维和部队士兵头戴天蓝色钢盔或蓝色贝雷帽,上有联合国英文缩写“UN”,臂章缀有“地球与橄榄枝”图案。
凡参加联合国维持和平部队的人员,必须被送到设于北欧4国的训练中心接受特种训练,以熟悉维和部队的职能、宗旨、任务和进行特种军事训练。
联合国秘书长作为联合国理想的象征,秘书长为全世界人们,尤其是穷人和弱势人群仗义执言。
第二次世界大战事件简述
![第二次世界大战事件简述](https://img.taocdn.com/s3/m/85e5fcdc28ea81c758f5786f.png)
第二次世界大战事件简述一、大战前的局部战争1、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在中国的东北发动九一八事变,并迅速占领中国的东三省,成立由关东军控制的伪满洲国。
2、1935年10月3日,意大利军团入侵独立的埃塞俄比亚,7个月之后,埃塞俄比亚被征服。
3、1936年,意大利和德国一同支持西班牙佛朗哥政权发动叛乱,西班牙内战爆发,英法则严守中立政策,1939年西班牙共和政府被颠覆。
4、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中苏互不侵犯条约》签订之后苏联开始大规模援助中国,并派遣航空兵参与中国对日作战,苏联成为抗战初期中国的主要援助国。
1938年和1939年,苏日之间由于满洲国边境问题爆发张鼓峰事件和诺门坎事件,苏军全歼进犯日军。
为了避免两面作战,1941年,苏联在苏德关系非常紧张的时候和日本签订了《苏日中立条约》,该条约除了规定互不侵犯外,还互相承认了对方在外蒙古和满洲的现实利益,苏联中止了大部分对华的援助。
二、英法绥靖政策的失败英国和法国对德国一系列的侵略扩张行为采取了绥靖政策。
纵容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
西班牙内战时的英法则严守中立政策。
1938年9月,召开慕尼黑会议,强行将捷克的领土苏台德地区割让给德国,英国法国把绥靖政策推向顶点,如此明目张胆的姑息被史学家讥讽为“慕尼黑阴谋”。
美国立场的改变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对德国和日本的扩张野心已经了如指掌,但是孤立主义和中立主义思想却弥漫著整个美国,美国人普遍对他国的战争不感兴趣。
所以罗斯福只能向反法西斯国家提供物资援助,但常常遭到严格执行中立政策的国会的阻挠。
直到1941年3月,美国国会才在西欧战事吃紧,全世界都有陷入战火危险的时候通过《租借法案》,这个法案授权总统向他认为防务至关重要的国家提供军火和战争物资,至此,美国已由中立国成为事实上的反法西斯国家。
同年8月,罗斯福和英国首相邱吉尔在军舰上举行会谈,并签署旨在摧毁纳粹政权的《大西洋宪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简介
![第二次世界大战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25dc7ae9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72.png)
第二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Second World War),简称二战,是1939年9月1日至1945年9月2日,以德国、意大利、日本等轴心国及保加利亚、匈牙利、罗马尼亚等卫星国为一方,以中国、美国、英国、苏联等反法西斯同盟和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为同盟国进行的第二次全球规模的战争。
战争分为西、东两大战场,即欧洲、北非战场和亚洲太平洋战场,战火牵扯到了五大洲的居民,是人类史上最大规模的战争。
从欧洲到亚洲,从大西洋到太平洋,先后有61个国家和地区、20亿以上的人口被卷入战争,作战区域面积2200万平方千米。
战争中军民共伤亡7000余万人,损失达5万多亿美元[1]。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德、日、意等法西斯国家实行侵略扩张、争霸世界权所挑起的,经过多次局部战争逐渐演变而导致全球战争[1],最后以中国、美国、苏联等反法西斯国家和世界人民战胜法西斯侵略者赢得世界和平而告终。
名称第二次世界大战地点欧洲,东亚,东南亚,北非,太平洋,大西洋,地中海时间1939年9月1日至1945年9月2日参战方同盟国,轴心国结果同盟国获胜伤亡情况6100万人以上(同盟国)约7000万人死亡主要指挥官罗斯福,丘吉尔,斯大林,蒋介石,希特勒,裕仁天皇,毛泽东[2]性质反法西斯战争开始标志德国闪击波兰转折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中途岛战役战后世界格局欧洲霸权结束,美苏成为超级大国战争损失5万多亿美元导火线凡尔赛和约战后世界格局雅尔塔体系主要发明武器原子弹,各式导弹主要发明机种战斗机,喷气飞机,舰载直升机主要发明舰船航母,潜艇主要发明枪炮突击步枪,喀秋莎火箭炮,火箭筒主要发明科技各种雷达,密码机主要发现青霉素审判日期1945年11月20日1时间(1939年9月1日-1945年9月2日)德、意、日争霸世界霸权的主要意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于1939年9月1日德国入侵波兰开始,这次入侵行动随即导致以英国与法国向德国宣战。
然而德国在入侵波兰后开始着手尝试在欧洲建立一个大帝国,自1939年末期到1941年初期为止,发动一连串战争并借由条约的签署使得德国几乎占领了欧洲绝大部分的地区,而名义上保持中立的苏联于1939年8月23日和德国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后,也陆续占领或者吞并了其在欧洲边界的邻近6个国家,在这之中也包括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时所占领的波兰领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第二次世界大战进一步扩大
1、德国突然袭击苏联
1940年4、5月间
比利时
荷兰
卢森堡
挪威
丹麦
绕过马奇诺防线 1940年6月
英国 法 国
线建
1939、9月突袭波兰,二战爆发
立
扩张疆域 东
方
阵
波兰
德国
苏联
1939、9月对德宣战
1941年6月22日,德军突袭苏联
2、莫斯科保卫战
1941年6月到11月,德军占领 了苏联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公 里的土地,控制了苏联大约 百分之四十的人口以及大部 分工业区。
遭空袭的伦敦街道
1940年德军对英国发动猛烈空袭和潜艇战,企图迫使英国屈服
★●英国首相丘吉尔的演讲:
■ 我要向下院说:“我没什么可以奉献,有的只 是热血、 辛劳、眼泪和汗水。” ■ 我们将在海滩上作战。我们将在敌人登陆地点作战。 我们将在田野和街头作战。我们将在山区作战。我们, 决不投降! ■ 我们决心要消灭希特勒,肃清纳粹制度的一切痕迹。 什么也不能使我们改变这个决心。什么也不能!我们决 不谈判!
国联的无能,助长了法西斯国家的侵略野 心,加促了二战的爆发。
第三帝国重建德意志昔日光辉的宣传海报 意大利重温罗马帝国迷梦 日本希图建立大日本帝国和东亚共荣圈
轴心国的形成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过程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第一阶段(爆发阶段) (1939年9月——1942年春)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第一阶段(相持和转折阶段) (1942年春——1943年12月)
3、苏联建立“东方战线”
苏联趁德军侵入波兰之际,从1939年9月到1940年8 月,开始向西扩展疆域,建立了一条从波罗的海到 黑海的“东方战线”。
占领波兰东部大部领土
从芬兰割得一部分土地
将立陶宛、拉脱维亚和爱沙尼 亚三国并入苏联
苏联
占领罗马尼亚的比萨比亚等地
思考:波兰为什么迅速灭亡?
4、德国西线进攻和敦克尔刻撤退 1940年4、5月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第三阶段(最后较量与结局阶段) (1944年1月——1945年9月)
第一节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和扩大
一、慕尼黑阴谋
1、德国吞并奥地利
1938年是轴心国未流一滴血 就取得伟大胜利的一年
希特勒耀武扬威地进入了他的出生地
2、德国吞并苏台德区 和捷克斯洛伐克
1938年9月英、 法、德、意通过慕尼黑 协定强行把苏台德地区 割让给德国。
法国被认为是西方 最强大的国家,它 的迅速崩溃自然是 一个最令人痛苦的 打击。有人指责说 ,叛国和怯懦是造 成这一巨大灾难的 原因。
6、英国抗战
我们的目的是什么? 我可以用一个词来答复: 胜利——不惜一切代价去 争取胜利,无论多么恐怖 也要争取胜利;也要去争 取胜利;因为没有胜利, 就不能生存。
——1940年5月丘吉尔 在英国下议院的演说
直接原因:1929年~1933年经济危机,加速了德日法西斯专政 的建立和欧亚战争策源地的形成,法西斯势力是战争制造者。
其他原因: 一些大国为了自身的利益而采取的绥靖政策,或中立自保 政策,也加速了大战的爆发。 世界各国人民虽然也进行了反法西斯战争,但没有配合起 来,不能制止战争的爆发,从而使局部战争走向了世界大战。
对《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评价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使德国发动战争 时免除两线作战解除了后顾之忧;苏联也避免了首先 卷入战争,赢得了备战的时间,给英法祸水东引的阴 谋以沉重打击。
苏德签订条约使祸水西指,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 战的爆发。
该条约附属的秘密议定书,规定苏联和德国法西 斯划分势力范围,瓜分第三国领土,苏联把波罗的海 沿岸国家。波兰一些地区、罗马尼亚的比萨拉比亚等 列为占领对象,是苏联大国沙文主义的体现,与帝国 主义的强权政治无别。
国际联盟:
主旨:促进国际合作,维护和平与安全
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中国 东北,国联提出谴责,但没有实际的制裁。
1936年,希特勒开进莱茵不设防区,国联 无任何行动。 1937年,国联无法阻止日本大举进攻中国。
1938年——1939年,德国吞并奥地利和捷克 斯洛伐克,国联未制裁。
波
兰
第二年控制了捷克 斯洛伐克全境。
德国通过电话就接管了奥地利;这一事件在国际联盟中竟未被提起
慕尼黑阴谋----祭坛上的牺牲品
张伯伦 达拉第 希特勒 墨索里尼
慕尼黑阴谋
背景:德国对捷领土要求;英法企图牺牲小国,祸水东引。 简况:1938年9月,英、法、德、意,在无捷方代表情况下, 强行割让苏台德地区给德国。 实质:绥靖政策的顶峰。 影响:德国更加肆无忌惮,侵吞全捷
在敦刻尔克被德军俘虏敦的刻英尔国士克兵撤退
荷兰
敦刻尔克
比利时 卢森堡
马奇诺防线
5、法国沦陷
巴黎
色当 斯特拉斯堡
1940年6月17日战线
法
国
维希
日内瓦
根据停战条款
德国占领区域
以戴高乐马将赛军为首的一批爱国者 流19亡40英年国6月,14组日,织德“军自进由入法巴黎国。”运 动,坚持抗德斗争。
马 奇 诺 防 线
增强了德国实力,加速了侵略扩张步伐 苏联更不信任英法,与德国签定《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小 结:绥靖政策的表现及其恶果?
1939年8月23日,苏
3、《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联与纳粹德国签署互
不侵订条约)
法英
(祸水
慕 尼 黑 东引) 会议
苏联
捷克斯洛伐克 (不信任英法,构筑集体安全失败。)
第二次世界大战介绍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
根本原因:是帝国主义国家固有的矛盾和政治经济发展不 平衡的规律。
德国随着其经济军事实力的迅速增长,强烈要求从英法美 战胜国手中夺取殖民地和市场,争夺欧洲和世界霸权;意大利 和日本不满意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分赃结果,企图建立地区霸权
历史原因:德、日对“凡---华”体系的仇视
联系另一苏德条约的名称及背景,影响
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和西线形势
1、德国突然袭击波兰
1939年9月1日,德国对波兰发动了突然袭击。英 法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
波
兰
德军越过边境,侵入波兰
2、“奇怪战争”和波兰速 亡
占领波兰后德国为何停 止了向东进攻?
德法边境“静坐战争” 不到一个月,欧洲最大的国家之一就已完全地从地图上消失。
芬兰
1941年10月莫斯 科保卫战开始
列宁格勒
苏
联
莫斯科
波
斯大林格勒
兰
1941年夏,白俄罗斯地区一 栋房子被德军击中燃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