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荆门送别 (共22张PPT)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文品读
翻译课文
原文: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注释:
海楼:海市蜃楼,这里形容江上云霞的美丽景象。 怜:喜爱。 万里:形容行程之远。
课文品读
翻译课文
译文:
明月映入江水,如同飞下的天镜,空中云霞如同绮
丽的海市蜃楼。我更加怜爱这来自故乡之水,不辞万里
为我送行。
1、本诗的首联交代了什么?本诗中写景的句子是哪 几句?是按照什么顺序描绘的?(5组) 2、颔联写景,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是从什么角 度来写景的?(6组) 3、颔联中“随”字用的好,谈谈好在何处。(3组) 4、颈联变换视角,描写长江的近景,谈谈这联诗所 描绘的意境。(1组) 5、尾联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从尾联来看,这首送 别诗是否是为朋友送行?(2组) 6、全诗表达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4组)


朋友呵,洛阳亲友若是问起我来;
就说我依然冰心玉壶,坚守信念!
资料袋
作为我国继屈原之后又一个杰出的浪漫 主义诗人。李白常以奔放的激情抒发自己的 抱负和理想,以强烈的叛逆精神和傲岸不驯 的态度抨击社会,鞭挞权贵。他的诗风雄奇 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韵律和谐 多变。杜甫曾给予李白的诗篇极高的评价: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课前自主学习
★背景透视
这首诗是诗仙李白青年时期出蜀至荆门时赠别家乡 而作。李白在公元724年(开元十二年)辞亲远游。诗人从 “五岁诵六甲”起,直至远渡荆门,一直在四川生活,读 书于戴天山上,游览峨眉,隐居青城,对蜀中的山山水水 怀有深挚的感情。此次李白离别家乡,发青溪,向三峡, 下渝州,渡荆门,轻舟东下,意欲“南穷苍梧,东涉溟 海”。这是诗人第一次离开故乡开始漫游全国,准备实现 自己的理想抱负。
开阔。山峦追随原野,渐渐消失,长江奔赴旷野,滔滔不绝。
月亮倒映在江水中,就像天上飞来一面镜子,云气簇拥,就像 海上结成了海市蜃楼般的奇景。
手法探究
这四句写景层次分明,且景中寓情,反映出年
轻的李白离开蜀地追求理想的喜悦与热情。结尾两
句,诗人发出心声:这长江是故乡的水啊,所以它
才不远万里为我送行,抒发了诗人爱自然、爱故乡
课前自主学习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
今甘肃秦安),幼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青莲乡,唐 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称。名篇有《蜀道难》 《将进酒》《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望庐山瀑布》等 。他的诗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韵律和谐多变 ,是浪漫主义诗人的代表。大李杜,小李杜。
的深挚感情。诗中写的长江之水,是来自故乡的水
,它在蜀楚交界的荆门山送别诗人,把诗人送入了
更加广阔的天地之中。这一描写,表现了诗人对家
乡的深深依恋和思念。
技法总结
意境高远,风格雄健,极具画面感。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写得逼真如画,犹如 一幅长江出峡渡荆门长轴山水画。
板书设计
渡 荆 门 送 别
5、尾联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从尾 联来看,这首送别诗是否是为朋友送 行?拟人。不是。尾联中的故乡水是指流经
故乡的水,“万里送行舟”指的是故乡 水如今怀着深情厚意载我远行。用拟人 的手法,借写故乡水有情,不远万里, 依恋不舍送我远别故乡,表达了诗人离 开故乡时依依不舍,思念故乡的感情。
6、全诗表达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 情?
感情。
答案:
,后两句抒情,抒发了诗人

1. 太白,青莲居士,浪漫主义诗人,“诗仙” “李杜”。 2. 叙事写景 思乡
拓展延伸
• • • • • • 译文 迷蒙的烟雨,连夜洒遍吴地江天; 清晨送走你,孤对楚山离愁无限! 芙蓉楼送辛渐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1、本诗的首联交代了什么?本诗中写景的句子是那几句? 是按照什么顺序描绘的?
交代了远渡的地点和此行的目的。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 海楼。
是按照由远到近的顺序写的。
2、颔联写景,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是 从什么角度来写景的?
描写渡过荆门进入楚地的壮阔景色,用流动的 视角写景物的变化,船由蜀地到荆门,两岸的地势 由山脉过渡到平原,山峦从视线中一点点地消失, 江水冲下山峦向着广阔的原野奔腾而去。画出一幅 气势磅礴的万里长江图,写的是远景。
首联:叙事 渡荆门
颔联
颈联
写景
激动 喜悦
送别——尾联:思乡、惜别
课堂总结
本文描绘了荆门一带壮阔、奇丽的景色,表达了
诗人对祖国山河的赞美,对故乡的思念和依依不舍之
情。
当堂训练 1.李白,字 色、最伟大的 “ ”。 ,号 ,唐朝诗人。是屈原之后最具个性特 ”之美誉,与杜甫并称
诗人。有“
2.这首诗前六句着重
渡进门送别
八年级上册
学习目标
1.背诵诗歌,感知诗歌内容,感悟诗歌意境。 2. 品析诗的语言,体会诗歌的意境美、情感美。
情景导入
朗读诗歌,我们可以从心灵里感受诗人的所思、所感,朗 读诗歌可以让我们的心灵插上翅膀,朗读诗歌可以使我们的心 灵得到美的熏陶。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走近李白这位大诗人的 心灵吧!
课文品读
3、颔联中“随”字用的好,谈谈好在何处。
“随”字化静为动,将群山与原野的位置逐渐变换、推移,真 切的表现出来,写活了,给人以空间感和流动感。
课文品读
4、颈联变换视角,描写长江的近景,谈谈这联诗所描绘的
意境。 “月下飞天镜”是月夜俯视所见。明月本在天上,倒映在流
速缓慢的长 江水中,好像从天上飞来一面明镜。 “云生结海楼” 是白昼眺望所见。云多,则天空高远,反衬原野低平、江岸辽阔、 两岸平旷的景色,在自然美景中融进了诗人见到平原时欣喜的感 受。
通过对长江两岸秀丽景色的描绘, 反映了诗人开阔情怀和奋发进取的 精神,同时表现了诗人对故乡山水 的无限眷恋、思念之情。
Biblioteka Baidu法探究
《渡荆门送别》一诗中诗人是怎样做到情景交融的?
诗歌从乘舟远游写起,第一、二句点题:诗人远离蜀地,乘 船沿江游览楚地。中间四句描写景物,描绘长江之水出山之后 的壮阔气象:长江出山,水面宽广,景象雄奇,使人顿感前程
课文品读
翻译课文
原文: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注释:
荆门:荆门山,在现在湖北宜都西北长江南岸,与北岸虎
牙山对峙,形势险要。
楚国:楚地。 平野:平坦广阔的原野。 大荒:广阔无际的原野。
课文品读
翻译课文
译文: 我乘舟远渡荆门外,来到了楚地准备尽情游 览。群山随着平坦广阔的原野的出现渐渐隐去, 长江仿佛流进了广阔无际的原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