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公开课教案(计算机硬件)
小学四年级信息技术计算机硬件基础教案
![小学四年级信息技术计算机硬件基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38ea572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4bbdb4b.png)
小学四年级信息技术计算机硬件基础教案教案:小学四年级信息技术计算机硬件基础一、教学目标:1. 了解计算机硬件的基本概念和组成部分。
2. 掌握计算机硬件的用途和功能。
3. 能够正确连接计算机硬件设备。
二、教学内容:1. 计算机硬件的定义和分类。
2. 主要硬件设备的功能和用途。
3. 连接硬件设备的方法和步骤。
三、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新知老师通过图片展示多种计算机硬件设备,引导学生讨论它们的名称和作用。
例如:显示器、键盘、鼠标、主机等。
Step 2: 讲解计算机硬件的定义和分类1. 计算机硬件是电子设备的集合,用于存储和处理数据。
2. 计算机硬件可分为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处理器和存储设备。
Step 3: 介绍主要硬件设备的功能和用途1. 输入设备:键盘、鼠标、扫描仪等,用于将数据输入计算机。
2. 输出设备:显示器、打印机、耳机等,用于显示和输出计算机处理的结果。
3. 处理器:中央处理器(CPU),用于执行计算机程序和处理数据。
4. 存储设备:硬盘、光盘、U盘等,用于存储和读取数据。
Step 4: 操作演示老师演示如何正确连接计算机硬件设备,学生跟随操作。
1. 连接显示器和主机,确保数据线插口对齐稳固。
2. 连接键盘和鼠标,插入USB接口。
3. 检查所有连接,确保稳定可靠。
Step 5: 小组活动将学生分为小组,每组自行操作连接计算机硬件设备。
鼓励学生之间相互帮助和交流,解决问题。
Step 6: 总结和反馈通过问答的形式,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
鼓励学生主动发言,并纠正他们的错误。
四、课堂延伸:1. 调查:让学生回家调查家里的计算机硬件设备以及各个设备的用途和功能。
2. 报告:学生将调查结果进行报告,在班级中分享自己所了解的计算机硬件知识。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了解计算机硬件的基本概念和组成部分,掌握计算机硬件的用途和功能,并且能够正确连接计算机硬件设备。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图片、操作演示和小组活动等多种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提高了他们对计算机硬件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计算机硬件组成信息技术教案
![计算机硬件组成信息技术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16d6552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fb.png)
计算机硬件组成信息技术教案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能够全面了解计算机硬件的组成,包括主机、内存、硬盘、显示器等各个重要组成部分,进一步理解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和基本结构。
二、教学重点1. 主机的组成和作用2. 内存的种类和功能3. 硬盘的原理和使用方法4. 显示器的分类和特点三、教学内容和步骤1. 主机的组成和作用主机作为计算机的核心部分,包括CPU、主板、电源等组件。
学生应理解主机的作用是处理数据和指令,掌握主要组件的功能和相互连接方式。
2. 内存的种类和功能内存作为临时存储器,分为RAM和ROM两种类型。
学生应理解两者的区别,知道RAM的读写速度快但断电即失去数据,ROM则可长时间保存。
同时,学生应了解内存的作用是存储运行中的程序和数据信息。
3. 硬盘的原理和使用方法硬盘是计算机的永久存储器,有机械硬盘和固态硬盘两种类型。
学生应理解硬盘的工作原理,掌握硬盘的安装和使用方法。
4. 显示器的分类和特点显示器是计算机的输出设备,有CRT显示器和液晶显示器两种类型。
学生应掌握两种类型的特点和使用方法,理解像素、分辨率等基本概念。
四、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讲授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通过讲解硬件组成的基本知识,并辅以实际的硬件设备展示和演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程内容。
五、教学资源与准备1. 计算机主机、内存、硬盘和显示器等硬件设备2. 课件或投影仪,用于呈现教学内容3. 教学演示软件,如模拟安装硬盘等实践操作六、教学评价和反馈1. 设计针对性的练习题,检测学生对计算机硬件组成的理解程度。
2. 在实践操作环节中,观察学生的操作表现,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
3. 结合课堂讨论,检查学生对主要概念和知识的掌握情况。
七、教学拓展为了进一步深化学生对计算机硬件的理解和认知,可以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和实践,例如让学生自行组装一台电脑或通过软件模拟进行相关操作。
八、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确保学生不仅了解硬件的组成和功能,更能够亲身操作和实践。
《计算机硬件》教案
![《计算机硬件》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24082a2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f0.png)
《计算机硬件》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组成和功能。
2. 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硬件的主要部件及其相互关系。
3. 培养学生运用计算机硬件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组成2. 中央处理器(CPU)3. 主板4. 内存5. 硬盘6. 显卡7. 声卡8. 输入设备9. 输出设备10. 外存储器11. 计算机硬件的升级与维护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组成,各主要部件的功能及其相互关系。
2. 教学难点:中央处理器(CPU)的工作原理,内存的分类及性能指标,硬盘的接口类型及容量计算。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组成、各部件的功能及相互关系。
2.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中的计算机硬件应用实例。
3. 采用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计算机硬件升级与维护的方法。
五、教学准备1. 准备计算机硬件的相关图片和资料。
2. 准备计算机硬件实物或模型。
3. 准备投影仪或大屏幕显示设备。
4. 准备计算机硬件的相关软件工具。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计算机硬件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计算机硬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讲解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组成,介绍各主要部件的功能及其相互关系。
3. 深入讲解中央处理器(CPU)的工作原理,内存的分类及性能指标,硬盘的接口类型及容量计算。
4. 分析实际中的计算机硬件应用实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计算机硬件的工作原理和应用。
5. 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探讨计算机硬件升级与维护的方法。
七、课堂练习1. 要求学生绘制计算机硬件的组成结构图。
2. 让学生根据给定的硬件配置,计算计算机的性能指标。
3. 让学生分析一种计算机硬件故障,并提出解决方法。
八、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组成、各部件的功能及其相互关系。
2. 强调计算机硬件在日常应用中的重要性,以及维护和升级的方法。
九、课后作业1. 查阅资料,了解计算机硬件的发展历程。
信息技术教案计算机硬件基础知识
![信息技术教案计算机硬件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4d70e00c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e7.png)
信息技术教案计算机硬件基础知识信息技术教案:计算机硬件基础知识引言:计算机硬件是指计算机内部的物理部件,包括中央处理器、内存、硬盘、显示器等等。
了解计算机硬件的基础知识对于学习和应用信息技术至关重要。
本教案将介绍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组成、功能和原理,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和掌握计算机硬件的基础知识。
一、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组成(500字)1. 主机:介绍主机的定义和作用,包括主板、中央处理器(CPU)、内存(RAM)等组成部分。
2. 存储设备:介绍硬盘、固态硬盘(SSD)、光盘、U盘等存储设备的分类、特点和使用方法。
3. 输入设备:介绍鼠标、键盘、摄像头、扫描仪等输入设备的功能和使用场景。
4. 输出设备:介绍显示器、打印机、音箱等输出设备的作用和使用注意事项。
5. 其他设备:介绍声卡、网卡、显卡等其他常见硬件设备的功能和作用。
二、中央处理器(CPU)的原理和性能(500字)1. CPU的基本功能:介绍CPU的主要任务和工作原理,包括指令译码、算术逻辑运算等。
2. CPU的性能参数:介绍CPU的时钟频率、缓存容量、核心数量等性能指标的意义和影响。
3. 多核技术:介绍多核处理器的原理和优势,以及多核处理器在计算机应用中的应用和局限性。
4. 超线程技术:介绍超线程技术的原理和作用,以及超线程技术对CPU性能的影响和优化。
三、内存(RAM)的原理和分类(500字)1. 内存的作用:介绍内存在计算机中的重要性和作用,包括存储临时数据和运行程序等。
2. 内存的原理:介绍内存的组成结构和工作原理,包括存储单元、寻址方式等。
3. 内存的分类:介绍主存(主内存)和辅存(辅助内存)的区别和作用,以及常见的内存类型(如DDR3、DDR4等)。
4. 内存扩展:介绍内存扩展的方法和注意事项,以及内存容量对计算机性能的影响。
四、硬盘的原理和存储介质(500字)1. 硬盘的作用:介绍硬盘在计算机中的存储作用和重要性,包括长期存储文件和数据等。
信息技术课教案计算机硬件与操作系统的基本知识
![信息技术课教案计算机硬件与操作系统的基本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ff36ba47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3f.png)
信息技术课教案计算机硬件与操作系统的基本知识【教案:计算机硬件与操作系统的基本知识】引言:计算机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重要工具,了解计算机硬件与操作系统的基本知识对于学生来说至关重要。
本教案旨在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全面了解计算机硬件的组成和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提高学生在信息技术领域的素养和技能。
一、多媒体课件展示通过使用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了解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组成。
从计算机的内部结构、主要硬件设备的作用和连接方式等方面进行介绍,并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进行呈现,加深学生对于计算机硬件的理解。
二、实物设备观察组织学生实地观察计算机硬件设备,包括主机箱、显示器、键盘、鼠标、主板、内存条等等。
通过让学生亲身接触硬件设备,帮助学生加深对硬件设备功能和作用的理解,并激发学生对计算机硬件的兴趣。
三、实操操作体验在计算机实验室中,引导学生进行一些基本的操作系统实操练习,包括开机、关机、系统设置等操作。
通过实操操作的方式,让学生亲自体验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加深对操作系统的理解和掌握。
四、小组合作互动将学生分为小组,组织小组活动,要求学生共同完成计算机硬件的组装与拆解。
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加强学生之间的合作和沟通能力,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课堂讨论与展示以小组形式,让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引导学生探讨计算机硬件的发展趋势和未来应用前景。
同时,要求学生通过课堂展示的方式,向全班介绍一项与计算机硬件或操作系统相关的最新科技成果。
六、课堂作业与辅助阅读布置相关课堂作业,包括书面作业、实践操作等。
同时,推荐学生阅读相关的辅助资料,如计算机硬件的进阶知识、操作系统的原理等,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和知识深度。
七、综合评价与检测通过学生自主布置的计算机硬件实操任务,对学生的实操能力进行综合评价。
同时,组织学生参加计算机硬件与操作系统的相关竞赛或考试,检测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结语:通过本次授课,学生将全面了解计算机硬件的组成和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提高学生在信息技术领域的素养和技能。
计算机硬件系统的组成教案(公开课)
![计算机硬件系统的组成教案(公开课)](https://img.taocdn.com/s3/m/6bfb060c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80f7260.png)
计算机硬件系统的组成教案(公开课)第一篇:计算机硬件系统的组成教案(公开课)计算机硬件系统组成1《计算机硬件系统组成》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课主要对整个计算机硬件系统进行简要介绍,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揭开计算机的神秘面纱,使学生充分了解计算机硬件系统的组成,为后续知识的学习和操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节课的内容涉及很多专业术语,这些术语都是比较难理解和掌握的,大多数学生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学习活动,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比较、归纳和总结,使之逐步掌握《计算机硬件系统的组成》的知识。
二、教学对象分析本课程的教学对象是小学生,具有活泼好动的特点,怀着对初中生活的憧憬来到一个新的环境里,对每样事物都充满着好奇,都想去探个究竟。
随着社会的进步,计算机的使用范围越来越广,计算机的硬件发展越来越迅速,计算机在家庭中的普及程度越来越高,很多学生的家中都有了计算机,但对计算机的认识可能仅仅局限于上网与打游戏,对于计算机硬件系统也只能从自己可以看到的来理解,认识比较片面,通过学习本节内容,可以让学生系统地认识计算机硬件系统。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设备、CPU、CPU风扇、内存条、硬盘、主板、整机一套(未组装)四、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掌握外部设备的组成;2、识别主板、CPU、内存、硬盘并掌握其作用与性能指标;3、能识别其他部件如显卡、声卡等并了解其作用;4、了解组装计算机的主要部件的过程。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对信息社会的适应能力2、培养学生敢于动手、乐于动手的能力,以及理论联系实物的能力情感目标:1、通过教学探索,激发学生探求未知、认识新知的愿望,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2、通过介绍国产软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学生感受到知识的价值,对学习计算机产生深厚的兴趣。
五、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计算机硬件系统的组成、结构及各主要部件的作用。
2.教学难点计算机硬件系统的组成及结构。
信息技术课教案计算机硬件与维护
![信息技术课教案计算机硬件与维护](https://img.taocdn.com/s3/m/802ae000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dd.png)
信息技术课教案计算机硬件与维护课程名称:计算机硬件与维护适用年级:高一一、教学目标1. 理解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组成和各部件的功能。
2. 掌握计算机硬件的安装、维护和故障排除方法。
3. 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硬件的兴趣和实际操作能力。
二、教材分析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知识、硬件的安装与维护、常见故障及解决方法等。
三、教学方法1. 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分组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共同解决问题和完成任务。
2. 实践操作法:通过实际操作计算机硬件,增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 经验分享法:教师通过分享实际经验,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计算机硬件维护的重要性。
四、教学过程一、计算机硬件基本知识1. 介绍计算机硬件的定义和分类。
2. 讲解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组成,包括CPU、内存、硬盘、主板等各部件的功能和作用。
3. 通过图示,让学生对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组成有直观的了解。
二、计算机硬件的安装与维护1. 讲解计算机硬件的安装要求和注意事项。
2. 演示计算机硬件的安装方法,包括CPU、内存、硬盘的安装步骤。
3. 强调安装过程中需注意的静电防护和零部件的正确插入方法。
4. 讲解计算机硬件的常规维护方法,包括定期清理内部灰尘、检查硬盘的健康状态等。
三、常见故障及解决方法1. 列举常见的计算机硬件故障,如硬件不识别、蓝屏等。
2. 讲解解决故障的思路和方法,如检查接线、更换硬件等。
3. 分组实践:学生分组进行模拟故障排除实验,通过实际操作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拓展和应用1. 探究计算机硬件的发展趋势和新技术,如固态硬盘、多核CPU 等。
2. 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硬件行业的就业前景和技能要求。
3. 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思考计算机硬件发展对社会的影响。
五、课堂练习与作业1. 课堂练习:通过选择题、填空题等形式,巩固学生对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
2. 作业布置:让学生写一份计算机硬件安装和维护的操作手册,总结所学内容。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在实践中掌握了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知识和安装维护的技巧。
信息技术教案介绍计算机硬件的组成
![信息技术教案介绍计算机硬件的组成](https://img.taocdn.com/s3/m/86ab8613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d7.png)
信息技术教案介绍计算机硬件的组成教案主题:计算机硬件的组成引言:计算机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工具,而计算机的功能蕴含在它底层的硬件组件中。
本教案将介绍计算机硬件的组成,帮助学生了解计算机内部结构,为他们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计算机硬件的概述计算机硬件是指组成计算机的各种物理部件,它们共同协作以实现计算机的各项功能。
硬件包括中央处理器、内存、存储设备、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等。
二、中央处理器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简称CPU)是计算机的核心部件,负责执行计算机的指令和控制各个硬件组件的工作。
涉及到的知识点包括计算机指令的执行过程、CPU的主频与性能等。
三、内存内存是计算机临时存储数据和指令的地方,它具有快速的读写速度,直接影响计算机的运行效率。
本节将介绍不同类型的内存(如RAM和ROM),以及它们的特点和使用场景。
四、存储设备存储设备用于长期存储数据和程序,包括硬盘、固态硬盘和光盘等。
我们将深入探讨它们的区别、原理和工作方式,让学生了解不同存储设备的优缺点,并思考如何选择适合的存储设备。
五、输入设备输入设备用于将外部信息输入到计算机中,常见的有键盘、鼠标和触摸屏等。
这一节会介绍不同输入设备的原理和操作方式,还会结合实际案例展示输入设备在各个领域的应用。
六、输出设备输出设备将计算机处理后的结果展示给用户,常见的有显示器、打印机和音响等。
我们将深入讲解输出设备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并通过实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输出设备在生活中的应用。
七、扩展设备扩展设备是为了满足计算机特定需求而添加的硬件组件,如显卡、声卡和网卡等。
本节将介绍常见扩展设备的功能和原理,让学生了解如何选择和安装扩展设备。
八、硬件的维护与升级最后一节将讨论计算机硬件的维护和升级问题。
我们将介绍清理硬件、防止过热和保护设备等方面的知识,以及硬件升级的注意事项。
结语:通过本教案的学习,学生将全面了解计算机硬件的组成和功能,为他们今后使用计算机提供良好的基础。
小学一年级信息技术教案认识计算机硬件
![小学一年级信息技术教案认识计算机硬件](https://img.taocdn.com/s3/m/4a10d3f3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deb9275.png)
小学一年级信息技术教案认识计算机硬件教案:小学一年级信息技术教案认识计算机硬件一、教学目标:1. 了解计算机是一种常见的电子设备,可以完成各种任务。
2. 了解计算机是由硬件和软件组成的。
3. 能够识别计算机的主要硬件组件,并了解它们的功能。
二、教学内容:1. 计算机是什么?计算机是一种能够根据指令进行自动操作的电子设备。
它可以进行各种计算、数据处理、存储和输出等操作。
2. 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计算机由硬件和软件两部分组成。
硬件是指计算机的实体部分,包括主机箱、显示器、键盘、鼠标等。
软件是指运行在计算机上的程序和数据。
3. 认识计算机的硬件组件(1) 主机箱:主机箱是计算机的核心部件,包含了计算机的主要元件,如主板、CPU、内存、硬盘等。
(2) 显示器:显示器是计算机的输出设备,用于显示计算机处理的图像和文字等信息。
(3) 键盘:键盘是计算机的输入设备,用于输入文字、数字和命令等。
(4) 鼠标:鼠标是计算机的输入设备,用于控制光标的移动和选择操作。
(5) 打印机:打印机是计算机的输出设备,用于将计算机处理的信息打印成纸质文件。
(6) 网络设备:网络设备包括路由器、交换机等,用于连接计算机和网络。
4. 硬件组件的功能(1) 主机箱:主机箱是计算机的核心部件,内部包含了主板、CPU、内存等重要组件。
主板负责连接其他硬件设备,CPU负责执行指令,内存用于暂时存储数据。
(2) 显示器:显示器可将计算机处理的图像和文字等信息显示出来,让人们可以看到计算机的操作结果。
(3) 键盘:键盘用于输入文字、数字和命令等,将人类的指令传达给计算机。
(4) 鼠标:鼠标可用于控制光标的移动和选择操作,使用户可以方便地选择和点击计算机屏幕上的各种功能。
(5) 打印机:打印机可以将计算机处理的信息打印成纸质文件,方便人们保存和阅读。
(6) 网络设备:网络设备可以连接计算机和网络,使计算机可以与其他计算机进行通信和数据交换。
三、教学过程:引入:老师可以使用一台计算机,展示计算机的外观,并问学生们是否认识这个设备。
初中信息技术教育教案认识计算机硬2
![初中信息技术教育教案认识计算机硬2](https://img.taocdn.com/s3/m/705c3c5b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f0.png)
初中信息技术教育教案-认识计算机硬件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组成和功能。
2. 使学生能够识别并说出主要硬件设备的名字和作用。
3.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计算机硬件设备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组成2. 计算机主板、CPU、内存、硬盘等主要硬件设备的作用3. 硬件设备的安装与维护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组成,主要硬件设备的作用。
2. 难点:硬件设备的安装与维护。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组成和功能。
2. 采用演示法展示硬件设备的外观和安装过程。
3. 采用实践法让学生动手拆装计算机硬件。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计算机的基本组成,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讲解:讲解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组成,如主板、CPU、内存、硬盘等,并介绍它们的作用。
3. 演示:展示硬件设备的外观和安装过程,让学生对硬件设备有更直观的认识。
4. 实践:让学生动手拆装计算机硬件,培养操作能力。
5. 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加深学生的理解。
6. 作业:布置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计算机硬件基本组成和功能的理解程度。
2. 评价学生对主要硬件设备名称和作用的掌握情况。
3. 评价学生动手操作计算机硬件设备的能力。
七、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了解计算机硬件的发展历程,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2. 介绍计算机硬件领域的专业术语,如CPU型号、内存容量等。
3. 探讨计算机硬件与软件的关系,让学生认识到硬件是软件运行的基础。
八、教学资源1. 计算机硬件模型或实物。
2. 计算机组装视频教程。
3. 相关教学软件或模拟器,如虚拟机等。
九、教学步骤1. 第一步:导入新课,让学生回顾计算机的基本组成。
2. 第二步:讲解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组成,如主板、CPU、内存、硬盘等。
3. 第三步:展示硬件设备的外观和安装过程,让学生对硬件设备有更直观的认识。
4. 第四步:让学生动手拆装计算机硬件,培养操作能力。
初中信息技术教育教案_认识计算机硬
![初中信息技术教育教案_认识计算机硬](https://img.taocdn.com/s3/m/eddd7bd0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94a0a70.png)
初中信息技术教育教案_认识计算机硬件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组成和功能。
2. 培养学生正确使用计算机硬件的操作能力。
3. 提高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二、教学内容1. 计算机硬件的分类及作用。
2. 主板、CPU、内存、硬盘、显卡等主要硬件的功能和作用。
3. 计算机硬件的选购和保养。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组成、功能和作用。
2. 教学难点:主板、CPU、内存、硬盘、显卡等硬件的相互关系及选购和保养。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计算机硬件的知识。
2. 利用多媒体教学,展示计算机硬件的图片和操作过程。
3. 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讲解计算机硬件在信息技术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组成和作用:主板、CPU、内存、硬盘、显卡等。
3. 演示计算机硬件的操作过程:主板、CPU、内存、硬盘、显卡等硬件的安装和拆卸。
4. 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结合实际情况,讨论计算机硬件的选购和保养方法。
教案设计仅供参考,具体实施时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六、教学活动1. 实践操作:让学生自己动手拆装计算机硬件,加深对硬件的认识。
2. 小组竞赛:设置有关计算机硬件的知识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七、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计算机硬件知识的掌握情况。
2. 实践报告:评估学生在实践操作中对计算机硬件的认知和操作能力。
八、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关注计算机硬件的发展趋势,了解新型硬件的技术特点。
2. 鼓励学生参加计算机硬件相关的兴趣小组或竞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九、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合适的信息技术教材,为学生提供基础知识。
2. 多媒体课件:制作含有图片、动画和视频的课件,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计算机硬件。
3. 网络资源:利用网络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有关计算机硬件的资料和信息。
初中信息技术教育教案认识计算机硬2
![初中信息技术教育教案认识计算机硬2](https://img.taocdn.com/s3/m/80f2e017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3a.png)
初中信息技术教育教案-认识计算机硬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组成和功能。
2. 培养学生正确使用计算机硬件的操作能力。
3. 提高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教学重点:1. 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组成。
2. 计算机硬件的功能。
教学难点:1. 计算机硬件的具体操作。
教学准备:1. 计算机硬件展示。
2. 教学PPT。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向学生展示计算机硬件,引导学生思考:你们知道计算机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吗?2. 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总结并板书。
二、讲解(10分钟)1. 教师通过PPT讲解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组成:CPU、内存、硬盘、显卡、主板等。
2. 教师讲解每个硬件的功能和作用。
三、互动(10分钟)1. 教师提问:你们知道这些硬件是如何连接在一起的吗?2. 学生发表意见,教师总结并演示计算机硬件的连接过程。
四、实践(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动手拆解计算机,让学生亲自触摸并了解各个硬件的外观和位置。
2.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尝试自己连接计算机硬件。
五、总结(5分钟)1. 教师通过PPT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组成和功能。
2. 学生复述所学内容,教师点评并布置作业。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基本了解计算机硬件的组成和功能,但在实践操作方面还需加强指导。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增加学生的动手实践时间,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
注重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激发他们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兴趣。
六、深入理解中央处理器(CPU)教学目标:1. 让学生深入了解CPU的结构和功能。
2. 培养学生对CPU性能指标的识别和评价能力。
教学重点:1. CPU的结构。
2. CPU的功能和工作原理。
3. CPU性能指标。
教学难点:1. CPU性能指标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准备:1. CPU展示。
2. 教学PPT。
教学过程:六、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向学生展示CPU,引导学生思考:你们知道CPU在计算机中的作用吗?2. 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总结并板书。
计算机硬件课程教案
![计算机硬件课程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1be46b6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22dc45d.png)
计算机硬件课程教案一、教案基本信息1.1 课程名称:计算机硬件1.2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1.3 学时:45分钟1.4 授课对象:计算机专业大一学生1.5 教学目标:1.5.1 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组成、工作原理和性能指标。
1.5.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具备计算机硬件系统的安装、调试和维护能力。
二、教学内容2.1 计算机硬件概述2.1.1 计算机硬件的分类2.1.2 计算机硬件的发展历程2.2 中央处理器(CPU)2.2.1 CPU的组成2.2.2 CPU的工作原理2.2.3 CPU的主要性能指标2.3 存储器2.3.1 内存的分类及工作原理2.3.2 硬盘、固态硬盘的结构和原理2.3.3 存储器性能指标2.4 输入输出设备2.4.1 输入设备的功能和种类2.4.2 输出设备的功能和种类2.4.3 输入输出设备的工作原理2.5 总线与接口2.5.1 总线的概念和分类2.5.2 接口的分类和功能三、教学方法3.1 讲授法:通过讲解使学生了解计算机硬件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性能。
3.2 演示法:通过实物演示或模拟软件展示计算机硬件的工作过程。
3.3 实践操作法:引导学生进行硬件组装、调试和维护实践,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3.4 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计算机硬件方面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四、教学环境4.1 教室环境:宽敞明亮的教室,配备多媒体教学设备。
4.2 实验室环境:配备计算机硬件实验设备,如计算机主机、外围设备等。
五、教学评价5.1 平时成绩:学生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占总评的30%。
5.2 实验报告:学生实验操作、问题分析和总结,占总评的30%。
5.3 期末考试:闭卷考试,测试学生对计算机硬件知识的掌握,占总评的40%。
六、教学内容6.1 主板与芯片组6.1.1 主板的结构与功能6.1.2 芯片组的作用与组成6.1.3 主板与芯片组的性能指标6.2 处理器接口与散热系统6.2.1 处理器接口的类型与兼容性6.2.2 散热系统的组成与工作原理6.2.3 散热器与风扇的选择与安装6.3 内存技术6.3.1 内存条的类型与规格6.3.2 内存的频率、容量与速度6.3.3 内存的选购与安装6.4 存储设备6.4.1 硬盘驱动器的类型与性能6.4.2 固态硬盘的优缺点与选购6.4.3 移动存储设备的种类与使用6.5 显卡与显示器6.5.1 显卡的类型与性能6.5.2 显示器的种类与参数6.5.3 显卡与显示器的搭配与调试七、教学方法7.1 讲授法:通过讲解使学生了解主板、芯片组、处理器接口、散热系统、内存技术、存储设备、显卡与显示器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性能。
初中信息技术教育教案认识计算机硬
![初中信息技术教育教案认识计算机硬](https://img.taocdn.com/s3/m/6e140568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27.png)
初中信息技术教育教案-认识计算机硬件第一章:计算机硬件概述教学目标:1. 了解计算机硬件的基本概念和组成。
2. 掌握计算机硬件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其功能。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内容:1. 计算机硬件的定义和作用。
2. 计算机硬件的主要组成部分:中央处理器(CPU)、内存、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存储设备等。
3. 各部分硬件的功能和作用。
教学活动:1. 教师讲解计算机硬件的基本概念和组成。
2. 学生观看计算机硬件的图片和实物,了解各部分硬件的外观。
3. 学生动手拆解计算机,观察并识别各部分硬件。
4. 教师引导学生了解各部分硬件的功能和作用。
练习与作业:1. 学生绘制计算机硬件的组成结构图。
2. 学生编写一篇关于计算机硬件的小短文。
第二章:中央处理器(CPU)教学目标:1. 了解中央处理器(CPU)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2. 掌握CPU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其功能。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内容:1. CPU的定义和作用。
2. CPU的主要组成部分:控制单元、运算单元、寄存器等。
3. CPU的工作原理和性能指标。
教学活动:1. 教师讲解CPU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2. 学生观看CPU的图片和实物,了解CPU的外观。
3. 学生动手拆解CPU,观察并识别CPU的组成部分。
4. 教师引导学生了解CPU的工作原理和性能指标。
练习与作业:1. 学生绘制CPU的组成部分结构图。
2. 学生编写一篇关于CPU的小短文。
第三章:内存教学目标:1. 了解内存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2. 掌握内存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其功能。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内容:1. 内存的定义和作用。
2. 内存的主要组成部分:存储单元、缓存等。
3. 内存的分类和性能指标。
教学活动:1. 教师讲解内存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2. 学生观看内存的图片和实物,了解内存的外观。
3. 学生动手拆解内存,观察并识别内存的组成部分。
4. 教师引导学生了解内存的分类和性能指标。
初一信息技术教案计算机的硬件组成
![初一信息技术教案计算机的硬件组成](https://img.taocdn.com/s3/m/790a318f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25.png)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计算机硬件相关的实际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这个操作将演示计算机硬件的基本原理。
- 学生可以尝试修复一些简单的计算机硬件故障,提高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
重点题型整理
1. 判断题:
(1)计算机的硬件系统包括输入设备、输出设备、中央处理器和内存。(×)
答案:错误,计算机的硬件系统还包括其他组件,如硬盘、显示器等。
(2)CPU是计算机的指挥中心,负责解释计算机指令和处理数据。(√)
答案:正确,CPU是计算机的核心组件,负责执行计算机指令和处理数据。
- 工具箱,包括螺丝刀等拆装工具。
课程平台:
- 学校内部的教学平台,用于发布课程资料和作业;
- 电子白板,用于展示和互动。
信息化资源:
- 相关的教学软件和模拟软件,用于辅助教学;
- 网络资源,如教育部门发布的计算机硬件教学资源。
教学手段:
- 讲授法,用于讲解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知识和原理;
- 示范法,用于展示实物和操作过程;
- 小组讨论法,用于引导学生探讨硬件组件之间的关系;
- 动手实践法,用于让学生亲身体验计算机硬件的拆装过程。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计算机的硬件组成》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知道计算机是如何工作的吗?”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计算机硬件的奥秘。
初中信息技术教育教案认识计算机硬
![初中信息技术教育教案认识计算机硬](https://img.taocdn.com/s3/m/1d6d89eb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c7.png)
初中信息技术教育教案——认识计算机硬件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组成。
2. 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硬件的主要部件及其功能。
3. 培养学生正确使用计算机硬件设备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组成。
2. 计算机的主要硬件部件及其功能。
3. 计算机硬件的选购与维护。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组成,主要硬件部件的功能。
2. 教学难点:硬件选购与维护的方法。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计算机硬件的知识。
2. 使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案例理解硬件选购与维护的重要性。
3. 利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讲解计算机硬件在信息技术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组成,引导学生了解硬件的重要性。
3. 分析计算机的主要硬件部件,如CPU、内存、硬盘等,并讲解其功能。
4. 讲解硬件选购与维护的方法,让学生学会如何正确选择和使用计算机硬件。
5. 课堂实践:让学生查看自己的计算机硬件配置,了解各硬件部件的功能。
六、教学评价:1. 采用课堂问答、小组讨论等方式,及时了解学生对计算机硬件知识的掌握情况。
2. 通过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课堂所学内容的巩固程度。
3. 结合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评价其在硬件设备使用、维护方面的技能。
七、课后作业:2. 调查身边的同学,了解他们的计算机硬件配置,分析彼此的差异。
八、教学反思:九、课程资源:1. 教师可利用网络资源,如教育平台、视频教程等,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推荐学生查阅相关书籍、文章,加深对计算机硬件知识的理解。
3. 利用校内实验室、计算机房等资源,为学生提供实际操作的机会。
十、教学计划:根据学校教学安排,制定本节课的教学计划。
在授课前,提前准备好相关教学材料,确保教学过程顺利进行。
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及时调整教学计划,确保教学效果。
信息技术教案计算机硬件与软件
![信息技术教案计算机硬件与软件](https://img.taocdn.com/s3/m/819dc326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e7.png)
信息技术教案计算机硬件与软件信息技术教案一、导入环节:探索计算机的本质(500字)在现代社会中,计算机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那么,我们对计算机的了解是什么呢?计算机是怎样工作的呢?计算机的本质是一个复杂的机器,它由硬件和软件组成。
硬件是指计算机的物理部件,包括主机、显示器、键盘、鼠标等;软件则是指安装在计算机硬件上的程序,包括操作系统、应用软件等。
二、硬件篇:深入探究计算机的硬件结构(800字)1. 主机及其组成部件介绍主机是计算机的核心部件,它由中央处理器(CPU)、内存、硬盘、显卡等组成。
中央处理器负责计算机的数据处理和控制;内存用于存储计算机运行时的临时数据;硬盘是储存计算机的数据和文件的地方;显卡则负责控制计算机显示器的输出。
2. 输入设备与输出设备输入设备用于将人们的操作和指令输入到计算机中,包括键盘、鼠标、触摸屏等;输出设备用于将计算机处理后的结果和信息展示给用户,包括显示器、打印机、音箱等。
3. 存储设备的种类与原理存储设备是计算机用来存储数据和文件的地方,主要有硬盘、固态硬盘、U盘、光盘等。
不同的存储设备有着不同的存储原理和读写方式。
4. 数据传输与通信设备数据传输与通信设备用于使计算机与其他计算机或设备之间进行信息的交换和传递,主要有网络适配器、调制解调器等。
三、软件篇:探索计算机的软件世界(700字)1. 操作系统的作用与分类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的核心软件之一,它管理计算机的硬件资源,为用户提供一个方便的工作环境。
常见的操作系统有Windows、macOS、Linux等。
2. 应用软件的种类与功能应用软件是用于满足用户需求的软件,包括办公软件、设计软件、娱乐软件等。
每种应用软件都有着特定的功能和用途,满足了人们不同方面的需求。
3. 开发软件的介绍与应用开发软件是用于设计和编写其他软件的工具,包括编程语言、集成开发环境等。
了解开发软件能够让学生对计算机的软件世界有更深入的认识。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认识计算机硬件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认识计算机硬件](https://img.taocdn.com/s3/m/d6766acb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be.png)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认识计算机硬件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组成和功能。
2. 能够区分计算机硬件的不同类别。
3. 能够描述并说明计算机硬件的作用和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认识计算机硬件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三、教学准备计算机、投影仪、教学课件、实物示范等。
四、教学过程导入:老师引入本课内容,与学生进行简短的交流对话,向学生提出以下问题:1. 你们知道计算机硬件是什么吗?2. 你们了解计算机硬件的作用吗?3. 你们能说出计算机硬件的不同分类吗?展示:老师通过投影仪展示计算机硬件的图片,向学生展示计算机的主要硬件部件,如主机、显示器、键盘、鼠标等,并向学生解释每个硬件部件的功能和作用。
讲解:1. 计算机硬件的定义和作用老师介绍计算机硬件的定义,并解释硬件在计算机中的作用,即提供运算、存储和输入输出等功能。
2. 计算机硬件的分类老师根据计算机硬件的功能和用途,向学生介绍计算机硬件的分类,如主机、显示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等。
- 主机:负责计算和控制其他硬件部件的工作。
- 显示器:将计算机处理结果以图形或文字的形式显示出来。
- 输入设备:用于将人类的指令输入到计算机中,如键盘、鼠标和触摸屏等。
- 输出设备:用于将计算机处理的结果输出给人类,如打印机、扬声器和显示器等。
实践:老师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让学生对计算机硬件进行实际操作和体验。
1. 学生分组操作计算机,亲自接触和感知不同的硬件部件。
2. 学生可以通过键盘输入文字、鼠标点击操作、观察显示器输出等方式,体验计算机硬件的作用。
总结:1. 老师进行本节课的知识小结,再次强调计算机硬件的重要性和作用。
2. 老师根据学生的表现和反馈,对相关知识进行适当回顾和强化。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活动,学生在实践中更加深入地了解和认识了计算机硬件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通过观察和操作实践,学生对计算机硬件的作用有了更直观的理解,并能够区分和描述不同的硬件部件。
此外,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活动也增强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度,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体验感。
信息技术公开课教案(计算机硬件)
![信息技术公开课教案(计算机硬件)](https://img.taocdn.com/s3/m/e9c9acd73968011ca20091db.png)
(4)存储器的存储容量
刚刚分别讲了内存和硬盘,一种是内存储器,一种是外存储器,这两种存储器的一个最大的区别,就是存储容量的差异。因为内存是临时存放数据的存储器,我们可以把内存比作冰箱,而硬盘一般存放的东西比较多,而且可以永久存放,所以我们把硬盘比作超市,冰箱的存储容量比较大还是超市?所以一般在计算机中,硬盘的存储容量比内存大很多。
教师活动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让学生翻开书本P25并讲的知识。下面的四张图片,这是计算机类型的一个发展历程。
最开始是什么?
接下来我们主要来讲讲这个分体台式计算机。
翻书,看图,奇答:分体台式计算机、一体台式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
让学生翻开书本P26并讲说。
提问
画句子
展示ppt
四、回顾
1、展示图片,让学生辨别。
2、存储容量的基本单位是什么,最小单位是什么?
3、内存储器包括哪两种?分别有什么特点?
4、以下选项,不是输出设备的是()
A、打印机B、扫描仪C、键盘D、显示器
回答
而只读存储器ROM,它是主板上的一个芯片。只读存储器,顾名思义,就是你只能从ROM这个芯片中读取信息,而不能写入信息,它里面保存着计算机最重要的基本输入输出的程序、系统设置信息等。它跟RAM相反,在断电的情况下信息也不会消失。
(3)外存储器
硬盘就是计算机中的外存储器,它是这样子的,在电脑中的这个位置,这种属于固定硬盘,装在主机箱内。还有一些移动硬盘,或者你们经常在用的U盘也是属于外存储器。
《计算机硬件组装》公开课教案
![《计算机硬件组装》公开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3f32f94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cf.png)
《计算机硬件组装》公开课教案一、教案基本信息1. 课程名称:计算机硬件组装2. 课时安排:100分钟3. 适用对象: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学生4. 教学目标:a. 了解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组成b. 学会计算机硬件的组装方法c. 掌握计算机硬件组装的注意事项二、教学资源准备1. 计算机硬件组装视频教程2. 计算机硬件组装图解手册3. 计算机硬件实物(包括主板、CPU、内存、硬盘、显卡、电源等)4. 组装工具(包括螺丝刀、吹风机、电子清洁剂等)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计算机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组成,包括主板、CPU、内存、硬盘、显卡、电源等。
3. 课堂讲解:a. 讲解主板的作用和结构b. 讲解CPU的作用和安装方法c. 讲解内存的作用和安装方法d. 讲解硬盘的分类和安装方法e. 讲解显卡的作用和安装方法f. 讲解电源的作用和选择原则4.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计算机硬件组装实践,教师巡回指导。
5. 总结讲解:针对学生在实践操作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解答和讲解。
四、课堂练习1. 请学生简要描述计算机硬件组装的步骤。
2. 请学生说明在组装计算机时应注意哪些事项。
五、课后作业1. 观看计算机硬件组装视频教程,加深对组装过程的理解。
2. 结合图解手册,复习计算机硬件的组装步骤和注意事项。
注意:本教案根据教学实际情况可适当调整。
六、教学评价1. 评价方式: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相结合。
2. 评价内容:a. 学生对计算机硬件组装步骤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b. 学生在实践操作中表现出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c. 学生对计算机硬件组装注意事项的熟悉程度。
七、教学反思1. 反思内容:a. 教学过程中是否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b. 讲解是否清晰易懂,学生是否能跟上教学节奏?c. 实践操作环节是否足够到位,学生是否能熟练掌握组装技巧?d. 教学资源是否充足,是否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八、教学拓展1. 拓展内容:计算机硬件的升级和维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存储器的存储容量
刚刚分别讲了内存和硬盘,一种是内存储器,一种是外存储器,这两种存储器的一个最大的区别,就是存储容量的差异。因为内存是临时存放数据的存储器,我们可以把内存比作冰箱,而硬盘一般存放的东西比较多,而且可以永久存放,所以我们把硬盘比作超市,冰箱的存储容量比较大还是超市?所以一般在计算机中,硬盘的存储容量比内存大很多。
板书
讲解
讲解
展示实体,展示图片
讲解,举例提问,让学生把P28“硬盘是计算机的外存储器,断电后信息不会丢失”画起来。
比喻,提问,讲解
展示ppt图片
让学生看书本P28的第五点。把第一句话画起来。
演示:右键----属性
讲说
讲说
提问
(二)计算机核心的硬件及其作用
1、主板
主板是整个电脑系统平台的载体,正面有很多芯片和插槽,它的背面有很多线路,担负着整个系统中各种信息的交流。
而只读存储器ROM,它是主板上的一个芯片。只读存储器,顾名思义,就是你只能从ROM这个芯片中读取信息,而不能写入信息,它里面保存着计算机最重要的基本输入输出的程序、系统设置信息等。它跟RAM相反,在断电的情况下信息也不会消失。
(3)外存储器
硬盘就是计算机中的外存储器,它是这样子的,在电脑中的这个位置,这种属于固定硬盘,装在主机箱内。还有一些移动硬盘,或者你们经常在用的U盘也是属于外存储器。
(3)能通过联系实际区分存储单位。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满足好奇心,较深入地了解到台式计算机机箱内的主要硬件;
(2)看到硬件实体,有兴趣掌握计算机硬件知识
教学重点
了解计算机的基本组成;认识计算机硬件及其作用
教学难点
认清硬件与其功能的对应关系;掌握存储容量的换算
教学方法
讲授法、提问法
教学准备
打开ppt课件,打开“机箱”图片,准备好主板那些实体硬件。
回答:不会。
回答:超市。
画句子
回答:上网。
讲说
让学生把书本P29那两句话画起来,并讲解。
三、常见的外部设备
外部设备也分为两种:一种是输入设备,一种是输出设备。
对于这些设备你们要学会辨别,哪些是输入设备,哪些是输出设备。你们不用死记硬背。输入设备,就是将数据输入到电脑中的设备,比如说键盘就是在敲击的过程中,将相应的代码、数据输入到计算机中;输出设备,就是将电脑中的数据输出的设备,比如说显示器就是将图像画面显示出来。
4、显卡、声卡、网卡
对于书本上讲的其他硬件我们了解下就好。
(1)显示卡
简称显卡,显示器必须通过显卡才能和主机相连。没有它,显示器上就什么都看不见了。
(2)声卡
如果没有它,那音箱旁边的两个喇叭就变成了哑巴,就发不出声音了。
(3)网卡
网卡能用来做什么?连接网络。
阅读。
做笔记
做笔记
画句子
阅读
画句子
画句子
做笔记
内存是电脑中临时存放数据的设备,也是与CPU直接交换数据的设备。大家先在P27图3-3上找出内存的位置,做下笔记,“内存----临时存放数据”。
就是因为内存有临时存放数据的功能,所以在断电后信息会丢失。就好像我们微机室机房的电脑都有设置还原系统,如果你把电脑关机了,让它断电了以后,再重启的时候,你原本在电脑里面新建的文档都会没有掉,电脑会还原到最初始的状态。RAM,内存也是这样,信息在断电后都会丢失掉。
如果家里有笔记本的话,有没有发现,键盘下面有贴着这样的一些配置内容,就是你这台电脑配置了哪些硬件。里面有这样的内容:2GB内存,500GB硬盘。这边的2GB和500GB就分别表示了内存和硬盘的存储容量。接下来,我们要学习存储容量的一些单位及其简单的换算。
存储容量的基本单位是字节”。字节(Byte,简称B)。存储容量还有一个最小单位:位(bit),就是我们之前学二进制时,有进过(11111这是几位二进制),如果有8位二进制数就相当于一个字节。书本上这个内容也有,大家看一下,正确的读法是:1B=8 bit。(1字节等于8位)。
对于存储单位,还有以下这些单位:太字节(TB),吉字节(GB),兆字节(MB),千字节(KB)。我们要掌握这些单位之间的换算。它们之间分别相差1024的倍数。也就是说:1TB=1024GB, 1GB=1024MB,
1MB=1024KB,1KB=1024B
除了要知道内存和硬盘大约有多少存储容量,还要知道怎么来看一个文档、一部电影的存储容量。
信息技术教案
科目
中学信息技术
日期
2014-10-21
主题
认识计算机的硬件
执教者
年级
初一
课时
1课时
教学目标
(三维)
知识与技能:
(1)了解计算机的基本组成;
(2)认识计算机硬件的主要部件及其作用;
(3)能辨别计算机主要的输入输出设备。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看图片能对计算机的基本组成有初步的了解;
(2)结合实体讲解认识到计算机硬件及其作用;
主板就放在机箱的这个位置,这一整块都是主板。大家在P27图3-3上找出主板的位置,做下笔记,“主板----信息交流的平台”。
2、CPU
CPU全称是中央处理器,是一个指挥控制中心,其实就是一块芯片,大家先在P27图3-3上找出CPU的位置,做下笔记。
CPU在主板的这个位置,只是在这图片上或者在书上的图片上我们都不能直接的看到CPU芯片,因为CPU上面还放了一个小风扇,CPU每次都在高速运转,容易发热,为了散热,所以要在它上面装了个小风扇。把这个风扇拆下来以后,就会看到一个凹槽,CPU就放在这里面的。
书本上P27还说CPU是先通过运算器,来完成各种运算,从而处理我们人给它的指令,然后再通过控制器,控制其他部件完成相应的操作。
比如说我们想要在文档上输入“a”这个字母,一般会通过键盘敲下“a”的键位,之前我们有学过键盘上的每个字符都有相应的一串ASCⅡ码,这串ASCⅡ码就相当于我们人给计算机的指令,CPU接收处理了这个指令后,就会控制word文档输出“a”这个字符,控制显示器显示出内容。
学生回答。
回答:主机。
看书上图片。
让学生阅读内容。
展示实体主板并讲解
展示图片
展示ppt,并板书
展示“机箱”图片,ppt图片
展示实体主板、风扇、ppt图片
讲解
板书,让学生把P27“CPU由运算器和控制器组成。”画起来。
举例
让学生阅读下P28内容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讲说并提问
板书,让学生把书上P28那句话画起来。
展示图片,举例排除故障,展示实体
画句子
展示ppt
四、回顾
1、展示图片,让学生辨别。
2、存储容量的基本单位是什么,最小单位是什么?
3、内存储器包括哪两种?分别有什么特点?
4、以下选项,不是输出设备的是()
A、打印机B、扫描仪C、键盘D、显示器
回答
像我手上这个主板上,已经把风扇拆下来了,CPU就在这个位置,后面的同学可以看ppt的图片,把凹槽打开,拿出来这个就是CPU芯片。
书上把CPU比作人的大脑,在计算机中进行任何的操作,都是通过CPU来发送指令完成的。所以CPU的性能决定计算机的工作效率,也就是说一台计算机的CPU好坏,决定了电脑运转起来的速度的快慢。
3、存储器
(1)分类
我们先讲存储器,它有记忆功能,用于存储信息,书上说存储器包括哪两部分?分为内存储器和外存储器。
(2)内存储器
内存储器也同样分为两类,随机存储器RAM和只读存储器ROM。这两种内存储器他们之间的区别在于,RAM断电后信息会丢失,ROM断电后则信息不会丢失。
RAM,也就是内存,它在主板的这个位置,放在插槽里面。家里的台式机用久了以后,可能出现开机后,主机有反应,但显示器没有反应,这就有可能是内存条上面粘了灰尘,接触不良的原因,只要把内存拔起来,然后用橡皮擦,将两面金色的部分擦一下再放回去,往往就可以解决问题。
讲说,提问
总结
讲解并展示ppt
提问
讲解
二、新授
(一)台式计算机的基本组成
首先,我们来了解下一个概念,什么是计算机的硬件。
书本上用一句话概括了计算机的硬件的概念。请一位同学来念出来。回答:让大家把概念画起来。
好,其实P26下面的8张图片都是计算机的硬件,你们认识图中的那些计算机硬件设备?
那八张图片具体是什么硬件。
教师活动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让学生翻开书本P25并讲说。
提问
讲说
一、导入
今天我们来学关于计算机设备的知识。下面的四张图片,这是计算机类型的一个发展历程。
最开始是什么?
接下来我们主要来讲讲这个分体台式计算机。
翻书,看图,奇答:分体台式计算机、一体台式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
让学生翻开书本P26并讲说。
提问
其实一台分体台式计算机主要是由这几部分组成的:主机、显示器、鼠标、键盘、音箱,这些都是计算机的硬件。
你们觉得哪个部分还可以拆开来看里面还有什么其他硬件?
对,就是主机,大家看P27那张图片,这就是把机箱拆开来的样子,里面有电源、主板、CPU、硬盘、内存和显示卡等等,这些也是计算机的硬件。
一位学生回答。其他的画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