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新马工业园高排渠改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株洲新马工业园高排渠改造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位于株洲新马工业园,其东邻京珠高速公路,南临株洲大道处,隶属湘江右岸一级高排渠,高排渠大致呈东西走向,在槽坊里附近汇入湘江,原渠长约,渠宽约50m,本高排渠目前主要承担沿线农作物灌溉和灌区行洪、排涝作用,从承担的汇水面积分析,目前该高排渠渠道淤塞、渗漏严重,沿线阻水桥梁众多,导致渠系灌溉能力下降、行洪排涝标准降低,同时由于渠道淤积减小了渠内水体自净能力,渠水水质污染严重。本项目拟结合株洲新马工业园规划,对园区范围内高排渠进行整修、加固和改造,提高供水、行洪和排涝标准,并进行必要的截污,提高水体自净能力。
在,下游于算山矸(5×,排涝能力69m3/s)、西山闸(2×3m,排涝能力30m3/s)、下三山闸(14×,排涝能力233m3/s)、红卫闸(2×3m,排涝能力25m3/s)出口入海。从目前水系现状来看,沿山大河附近大矸邬隘及新矸高塘附近约km2于算山矸排涝入海,其余岩河、泰河附近km2(平原km2,山区km2)于西山闸、下三山大闸、红卫闸排涝入海。
二、新建工程规模及布置
根据《株洲市水利发展“十二五”规划》、《防洪标准》(GB50201-94)、《城市防洪工程设计规范》(CJJ50-92),《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88-99)。考虑本项目区规划为新马工业园区,其防洪标准按100年一遇洪水,排涝标准近期按20年一遇24小时暴雨当天排出至允许深
度,远期按50年一遇24小时暴雨当天排出至允许深度。渠道设计流量为213m3/s,
岩泰河出口段河宽100m,其中红卫闸出口段河宽40m。经设计计算,20年一遇最大24小时设计暴雨,平原为,新建矸闸设计净宽从原来6m扩建至20m,正常排涝能力为200m3/s。为应对类似“麦莎”、“卡努”超标准洪水,同时受外海高潮位顶托影响,本设计对强排泵站也作了规划,规划站规模60m3/s,六用一备,泵站工程待二期实施。
1、排涝闸:包括上游连接段、闸室段、下游连接段组成。
排涝闸设在原矸闸下游约300m浦道处。新闸建设期间,排涝任务于下三山大闸承担,老红卫闸不另开辟临时导流通道,对岩泰水系正常排涝影响不大。闸孔5孔×4m,闸底板高程,与下三山大闸及河道底高程齐平,胸墙底高程,闸墩顶高程。闸基采用φ800钻孔灌注桩处理,共46根,每根桩长13m。
工作闸门采用钢筋砼梁板式闸门,启闭机型式为25t螺杆式启闭机。消力池长15m,深1m,海漫长25m。
2、新拓宽河道
矸闸外移后,将原300m浦道拓宽改造为河道,原浦道宽约25m,拓宽至40m。拓宽河道采用上直下斜复式断面,河底宽,面宽40m,上部浆砌石挡墙顶高程。
3、红卫桥
由于新红卫闸建成后,老矸闸须拆除,为解决横浦村及周边通行,在老闸位置须新建交通桥。红卫桥总跨径44m,单跨11m,桥宽,已为
今后道路拓宽留有预地。
4、排涝泵站(二期工程)
二期排涝泵站设在新闸东侧砂场位置,本期矸闸建设中先将规划红线及土地划定,并完成征地拆迁,泵站土建及设备安装待今后适当时间实施。
三、工程投资
本工程总投资万元,其中:工程部分万元,政策处理部分万元,详见工程预算书。
四、主要存在问题和下步工作安排
红卫闸外移新建工程已列入我区06年度政府实事项目,区委、区政府要求抓紧实施,8月份主体工程必须开工。目前水利局正抓紧实施设计、报批前期工作,市发改局已对本项目列项,目前正在办理可研报批手续,计划6月份完成初设,7月份完成施工图设计。
红卫闸建设涉及征地、拆迁、砂场搬迁及横浦村渔业队渔船靠泊迁移等工作,政策处理内容面广、量大,实施难度大,政策处理工作能否顺利进行是工程建设的首要保障。政策处理主要包括:土地征地亩,民房约10户及砂场管理房共计m2,砂场搬迁6家,小型渔船靠泊迁移约60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