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ppt课件
合集下载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ppt课件

• 导管相关的败血症、高糖血症、胆汁淤积及佝偻 病是早产儿使用胃肠道外营养的并发症
• 不应为预防NEC发生而作出停止牛乳喂养的决定
10
感染性因素
• 只有30%的NEC患儿血培养阳性,而目前许多报 道仍认为感染是NEC的重要发病因素,NEC可集 中发病,采取严格感染控制措施后可减少NEC的 发生,甚至消失
• 中性粒细胞被激活后可穿过肠壁进入肠腔,引起粪便中水 平升高,与中性粒细胞排出量呈正相关。
• 是炎症性肠病的一个准确特异性指标,且其诊断的准确性 在儿童高于成人,可用于区分器质性和功能性肠道疾病
• 特异性高,敏感性高,检测方法简单、操作无创。
35
• 尿液来源肠源性脂肪酸结合蛋白(Intestinal fatty acid binding protein,I-FABP):NEC早期诊断
• 部分持不同意见学者认为细菌感染虽然是发生NEC 的必要条件,但它不是NEC原发的原因,而是肠壁 在窒息后受到缺血缺氧损伤的继发感染。
11
感染
• 与本病有关的有克雷白氏杆菌、埃希氏大肠杆菌、绿脓杆菌和 一些其他肠道致病力不高的细菌,还有病毒与真菌〔见表〕。
细菌
病毒
真菌
埃希氏大肠杆菌 轮状病毒
曲霉菌
• 肠上皮细胞间的连接松弛,从而产生细菌移位, 触 发炎症反应而引起NEC
• 早产儿肠蠕动减慢又延长了细菌在肠道内存留的 时间,加重了细菌感染引发的炎症反应
5
胃肠道功能不成熟
结构屏障 • 临床和动物实验都证实发生NEC时,肠道渗
透性显著增加,同时伴随有上皮层的破坏 • 肠完整性可能受前列腺素、NO、表皮生长
道无穿孔
率下降,呼酸,代酸, 症状,腹胀、触痛明 水
• 不应为预防NEC发生而作出停止牛乳喂养的决定
10
感染性因素
• 只有30%的NEC患儿血培养阳性,而目前许多报 道仍认为感染是NEC的重要发病因素,NEC可集 中发病,采取严格感染控制措施后可减少NEC的 发生,甚至消失
• 中性粒细胞被激活后可穿过肠壁进入肠腔,引起粪便中水 平升高,与中性粒细胞排出量呈正相关。
• 是炎症性肠病的一个准确特异性指标,且其诊断的准确性 在儿童高于成人,可用于区分器质性和功能性肠道疾病
• 特异性高,敏感性高,检测方法简单、操作无创。
35
• 尿液来源肠源性脂肪酸结合蛋白(Intestinal fatty acid binding protein,I-FABP):NEC早期诊断
• 部分持不同意见学者认为细菌感染虽然是发生NEC 的必要条件,但它不是NEC原发的原因,而是肠壁 在窒息后受到缺血缺氧损伤的继发感染。
11
感染
• 与本病有关的有克雷白氏杆菌、埃希氏大肠杆菌、绿脓杆菌和 一些其他肠道致病力不高的细菌,还有病毒与真菌〔见表〕。
细菌
病毒
真菌
埃希氏大肠杆菌 轮状病毒
曲霉菌
• 肠上皮细胞间的连接松弛,从而产生细菌移位, 触 发炎症反应而引起NEC
• 早产儿肠蠕动减慢又延长了细菌在肠道内存留的 时间,加重了细菌感染引发的炎症反应
5
胃肠道功能不成熟
结构屏障 • 临床和动物实验都证实发生NEC时,肠道渗
透性显著增加,同时伴随有上皮层的破坏 • 肠完整性可能受前列腺素、NO、表皮生长
道无穿孔
率下降,呼酸,代酸, 症状,腹胀、触痛明 水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患者的护理PPT课件

获取家属对护理过程的反馈,以评估护理的满意 度。
家属的反馈对改善护理质量至关重要。
护理的效果评估
康复评估
定期评估新生儿的恢复情况,确保其达到预期的 康复目标。
康复评估将为后续护理提供依据。
谢谢观看
何时进行护理干预? 定期评估
护理团队应定期评估病情变化,并根据病情调整 护理方案。
定期评估有助于及时发现病情进展。
如何实施护理?
如何实施护理? 基础护理
提供优质的基础护理,如保持环境清洁、监 测生命体征等。
基础护理为新生儿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
如何实施护理? 营养支持
根据医生的建议,选择适合的营养方案,避 免口服喂养时的肠道刺激。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患者的 护理
演讲人:
目录
1. 什么是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2. 谁需要护理? 3. 何时进行护理干预? 4. 如何实施护理? 5. 护理的效果评估
什么是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 炎?
什么是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定义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是一种严重的 消化系统疾病,主要影响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婴 儿。
教育家属关于NEC的知识,有助于减轻他们的 焦虑。
何时进行护理干预?
何时进行护理干预? 早期识别
在新生儿出生后的早期,应定期监测体征和实验 室检查结果。
早期干预可以显著改善预后。
何时进行护理干预? 急救时机
一旦发现异常症状,应立即进行救治,包括停喂 、静脉补液等。
避免延误治疗,以减少并发症风险。
谁需要护理?
谁需要护理? 高风险人群
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婴儿和有其他健康问题 的新生儿需要特别护理。
这些婴儿的免疫系统较弱,容易感染。
家属的反馈对改善护理质量至关重要。
护理的效果评估
康复评估
定期评估新生儿的恢复情况,确保其达到预期的 康复目标。
康复评估将为后续护理提供依据。
谢谢观看
何时进行护理干预? 定期评估
护理团队应定期评估病情变化,并根据病情调整 护理方案。
定期评估有助于及时发现病情进展。
如何实施护理?
如何实施护理? 基础护理
提供优质的基础护理,如保持环境清洁、监 测生命体征等。
基础护理为新生儿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
如何实施护理? 营养支持
根据医生的建议,选择适合的营养方案,避 免口服喂养时的肠道刺激。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患者的 护理
演讲人:
目录
1. 什么是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2. 谁需要护理? 3. 何时进行护理干预? 4. 如何实施护理? 5. 护理的效果评估
什么是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 炎?
什么是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定义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是一种严重的 消化系统疾病,主要影响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婴 儿。
教育家属关于NEC的知识,有助于减轻他们的 焦虑。
何时进行护理干预?
何时进行护理干预? 早期识别
在新生儿出生后的早期,应定期监测体征和实验 室检查结果。
早期干预可以显著改善预后。
何时进行护理干预? 急救时机
一旦发现异常症状,应立即进行救治,包括停喂 、静脉补液等。
避免延误治疗,以减少并发症风险。
谁需要护理?
谁需要护理? 高风险人群
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婴儿和有其他健康问题 的新生儿需要特别护理。
这些婴儿的免疫系统较弱,容易感染。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ppt课件

2 血象 白细胞增高,有核左移现象, 血小板多降低。
ppt课件
14
实验室检查:
3 血培养 如阳性大多为革兰氏阴性杆菌, 与粪便培养可得一致细菌。
ppt课件
15
实验室检查:
4 腹腔穿刺 穿刺液涂片及培养大多为杆菌。
ppt课件
16
实验室检查:
5 腹部B超 有时可见肝实质及门脉内间歇 出现气体栓塞,还有助于发现腹水 和炎性团快。
ppt课件
8
X线检查
2.进展期 呈现典型NEC的X线征。 1)肠管中度扩张,肠腔内可见多个细小液平面,呈阶 梯状改变,提示病变累及肌层。 2)粘膜下层可见肠壁囊样积气影像,表现为小囊泡或 串珠状积气在粘膜下及浆膜下合并存在。 3)门静脉积气影; 4)腹膜外积气或胃壁积气影像。 5)腹腔积液或气腹影:肠穿孔常有气腹,腹膜炎时腹 腔内有积液,可见下腹部密度较深。
ppt课件
17
实验室检查:
6 超声心动图 有时可见下腔静脉内有微小气 泡进入右心室。
ppt课件
18
基本治疗方案
1 2 3 4 5 6 7
禁 食 肠 外 营 养
胃 肠 减 压
血腹监 情围测 况、生 胃命 肠体 出征 、
抗 生 素
监 测 出 入 水 量
监 测 实 验 室 指 标
放 射 学 检 查
ppt课件
2课件 4
临床表现
腹胀:首发症状,先有 胃排空延迟,而后全腹 胀,肠鸣音减弱或消失 呕吐:可有胆汁或咖啡样物 腹泻、血便 病情进展迅速、感染中毒症状严重 其他:隐匿发生者表现非特异性症状
ppt课件 5
临床表现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PPT演示课件

3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一.早产 NEC多发生在1500g以下 的极低体重儿,主要因为 :
4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1)免疫功能低下,肠粘膜内可以产 生免疫球蛋白的B细胞少,只有少量 分泌型IgA产生,IgA可与细菌抗原 结合,阻止细菌在肠粘膜上皮表面 的吸附并抑制细菌生长。
5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18
三、临床表现
5.其他 并发败血症者,全身中毒症状更重。
并发腹膜炎时,腹胀严重,患儿情况更 差,腹壁发红、发硬或发亮、浮肿,早 期可有压痛。腹腔可有液体。如发生肠 穿孔则有气腹。
19
四、X线检查
X线腹部平片检查对本症的诊断 价值极大,如一次腹部平片无阳性 发现时,应多次摄片连续观察其动 态改变。
阻(轻)
35
NEC分期
Ⅱ期 全身症状和体征:同上,轻度代酸和轻度血小板
减低。 肠道症状和体征:同上,肠鸣音消失,腹部可
有压痛,无/有腹壁红肿,粪带血或黑色。 腹部X线平片:肠胀气,肠功能性梗阻,肠壁
囊样积气,无/有腹水。
36
NEC分期
Ⅲ期 全身症状和体征: 同上,低血压,重度呼吸
7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二.感染及炎症 不少学者认为感染是产生 NEC的主要原因,从集中流行发病和散发的病 人大便培养出的病源大多是大肠埃希杆菌、克 雷白菌、绿脓杆菌和一些其他致病力不强的细 菌。也有查出病毒或真菌的报道。坏死性小肠 结肠炎也可由细菌产生的毒素直接引起,除上 述细菌外,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顽固梭状芽 孢杆菌,酪酸梭状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 均可产生毒素诱发损伤,引起炎症。
20
四、X线检查
1. 早期 1)小肠轻中度胀气为主,结肠少气或无气或小肠结肠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一.早产 NEC多发生在1500g以下 的极低体重儿,主要因为 :
4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1)免疫功能低下,肠粘膜内可以产 生免疫球蛋白的B细胞少,只有少量 分泌型IgA产生,IgA可与细菌抗原 结合,阻止细菌在肠粘膜上皮表面 的吸附并抑制细菌生长。
5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18
三、临床表现
5.其他 并发败血症者,全身中毒症状更重。
并发腹膜炎时,腹胀严重,患儿情况更 差,腹壁发红、发硬或发亮、浮肿,早 期可有压痛。腹腔可有液体。如发生肠 穿孔则有气腹。
19
四、X线检查
X线腹部平片检查对本症的诊断 价值极大,如一次腹部平片无阳性 发现时,应多次摄片连续观察其动 态改变。
阻(轻)
35
NEC分期
Ⅱ期 全身症状和体征:同上,轻度代酸和轻度血小板
减低。 肠道症状和体征:同上,肠鸣音消失,腹部可
有压痛,无/有腹壁红肿,粪带血或黑色。 腹部X线平片:肠胀气,肠功能性梗阻,肠壁
囊样积气,无/有腹水。
36
NEC分期
Ⅲ期 全身症状和体征: 同上,低血压,重度呼吸
7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二.感染及炎症 不少学者认为感染是产生 NEC的主要原因,从集中流行发病和散发的病 人大便培养出的病源大多是大肠埃希杆菌、克 雷白菌、绿脓杆菌和一些其他致病力不强的细 菌。也有查出病毒或真菌的报道。坏死性小肠 结肠炎也可由细菌产生的毒素直接引起,除上 述细菌外,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顽固梭状芽 孢杆菌,酪酸梭状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 均可产生毒素诱发损伤,引起炎症。
20
四、X线检查
1. 早期 1)小肠轻中度胀气为主,结肠少气或无气或小肠结肠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ppt课件

议。
肠道内过量短链脂 • 有关实验表明,通过结肠灌注一定剂量的 SCFAs 后,新生鼠
肪酸
出现肠损害的病变与 NEC相似,其肠损害程度与新生鼠的肠
成熟度、SCFAs 含量紧密相关;
• 过量的 SCFAs 可能减少肠腔内 PH 值,同时加重肠损害。
• 研究示IVIG 的应用 新生儿或胎儿机体的生理性高凝反应,
1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NEC
2
Outline
1
一般概述
2
病因&发病机制
3 临床症状&诊断
4
治疗&预防
3
NEC定义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NEC)是新生儿期严重危及患儿生命的疾病之
一,临床上以腹胀、呕吐、腹泻、 便血为主要临床表现, 后 期可发生多脏器功能衰竭甚至休克。 ➢ 其病理表现以小肠结肠广泛或局限性坏死为主要特点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Vol.14 No.2 Feb. 2012
18
NEC临床分期
分级
全身症状
腹部症状
反射线检查
治疗
I.疑似 IA
体温不稳定,呼吸暂停, 心率下降
胃潴留增加,轻度腹胀, 大便隐血
正常或轻度肠梗阻
禁食,抗生素×3天
IB
同I A
同I A,肉眼血便
同I A
同I A
II.确诊 IIA:轻度病变
同I A
22
NEC预防
表皮生长因子 益生菌 微量喂养
生理条件下,EGF 对肠道上皮的增殖、分化起重要作用; 而 病理条件下,EGF 则主要用于对损伤上皮的保护和损伤后黏 膜的修复。对于 EGF 预防 NEC 均处于研究阶段,在临床推 广运用仍需要大规模的临床试验。
肠道内过量短链脂 • 有关实验表明,通过结肠灌注一定剂量的 SCFAs 后,新生鼠
肪酸
出现肠损害的病变与 NEC相似,其肠损害程度与新生鼠的肠
成熟度、SCFAs 含量紧密相关;
• 过量的 SCFAs 可能减少肠腔内 PH 值,同时加重肠损害。
• 研究示IVIG 的应用 新生儿或胎儿机体的生理性高凝反应,
1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NEC
2
Outline
1
一般概述
2
病因&发病机制
3 临床症状&诊断
4
治疗&预防
3
NEC定义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NEC)是新生儿期严重危及患儿生命的疾病之
一,临床上以腹胀、呕吐、腹泻、 便血为主要临床表现, 后 期可发生多脏器功能衰竭甚至休克。 ➢ 其病理表现以小肠结肠广泛或局限性坏死为主要特点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Vol.14 No.2 Feb. 2012
18
NEC临床分期
分级
全身症状
腹部症状
反射线检查
治疗
I.疑似 IA
体温不稳定,呼吸暂停, 心率下降
胃潴留增加,轻度腹胀, 大便隐血
正常或轻度肠梗阻
禁食,抗生素×3天
IB
同I A
同I A,肉眼血便
同I A
同I A
II.确诊 IIA:轻度病变
同I A
22
NEC预防
表皮生长因子 益生菌 微量喂养
生理条件下,EGF 对肠道上皮的增殖、分化起重要作用; 而 病理条件下,EGF 则主要用于对损伤上皮的保护和损伤后黏 膜的修复。对于 EGF 预防 NEC 均处于研究阶段,在临床推 广运用仍需要大规模的临床试验。
NEC(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课件

抗感染治疗
根据病情需要,遵医嘱使用抗生素等 抗感染治疗,以控制感染和预防并发 症。
支持治疗
根据新生儿的需要,给予必要的营养 支持、电解质补充等治疗,以维持正 常的生理功能。
家庭护理指导
保持卫生
注意喂养
家庭环境应保持清洁卫生,定期消毒宝宝 的奶具、玩具等物品。
遵循医生的指导进行喂养,避免过度喂养 或饥饿状态,同时注意观察宝宝的食欲和 排便情况。
病因与发病机制
病因
感染、缺氧或缺血、喂养不当、免疫 因素等都可能导致NEC的发生。
发病机制
NEC的发病机制涉及多个方面,包括 肠道微生物菌群失调、肠黏膜损伤、 炎症反应等。
临床表现
症状
新生儿可能会出现喂养不耐受、 呕吐、腹泻、血便等症状,严重 时可出现发热、休克和意识障碍
等。
体征
腹部触诊可能出现腹部压痛、反跳 痛和腹肌紧张等腹膜刺激征,肠鸣 音减弱或消失。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 课件
目 录
• NEC概述 • NEC的诊断 • NEC的治疗 • NEC的预防与护理 • NEC的预后与康复
01 NEC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 是一种以肠道部分或完全坏死为特 征的急性疾病,通常发生在早产儿 或患病的新生儿中。
特点
NEC通常表现为肠道炎症、坏死 和穿孔,可导致腹腔感染、败血 症和多器官功能衰竭等严重后果 。
肠外营养支持
对于长时间禁食的宝宝,可考虑使用肠外营养支持,以满足 宝宝的营养需求。
04 NEC的预防与护理
预防措施
保持新生儿体温稳定
新生儿出生后应立即擦干身体 ,并放置在温暖的育儿环境中
,以避免体温过低或过高。
NEC(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PPT精选课件

• I期B:临床NEC,同上,+鲜血便
21
→ ↖
22
临床分期-II期A
• 轻度NEC
• 全身症状类似于一期 • 胃肠道:腹胀明显,可伴有或无触痛, 肠鸣音消失,肉眼可见的血便。 • X线检查:肠梗阻,伴局灶性肠壁积气。
• 立位或水平侧卧肠腔内有液气平面 • 特征性表现:囊样积气-泡沫状透亮影,双轨征、细条状、或环状透
Journal of Perinatology (2007) 27, 437–443
晚期败血症是NEC发生的危险因素(OR=5.38,95%CI 2.86~10.14,P=0.000)。J Pediatr Gastroenternl Nutr,2008,47:206—210.
对14项病例对照研究进行的Meta分析(624例)也显示,败 血症与NEC发生有关(OR=4.94,95%CI
32
NEC的预防
• 寻找遗传易感性靶点 • 预防早产 • 避免和纠正肠道菌群失衡 • 积极防治感染 • 正确肠内喂养 • 避免或正确使用容易发生NEC的药物 • 防治围生期窒息 • 严格掌握早产儿输血指征
33
积极防治感染
早期败血症与NEC发生有关(P=0.004),败血症休克患儿
有50%发生NEC。
• 改善循环状况:血压、四肢循环、尿量 • 加强抗感染治疗 • 禁食时间:一旦怀疑NEC,应立即停止肠内喂养,禁食时间
一般1周左右,但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 外科手术治疗
38
治疗-I期
• 按照上述基本处理方法。若培养阴性,新生儿临床表现 改善,3天后可停抗生素,开始喂养。
39
治疗-II期
1. 一般处理:抗生素用10天。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0,4:563-567.
21
→ ↖
22
临床分期-II期A
• 轻度NEC
• 全身症状类似于一期 • 胃肠道:腹胀明显,可伴有或无触痛, 肠鸣音消失,肉眼可见的血便。 • X线检查:肠梗阻,伴局灶性肠壁积气。
• 立位或水平侧卧肠腔内有液气平面 • 特征性表现:囊样积气-泡沫状透亮影,双轨征、细条状、或环状透
Journal of Perinatology (2007) 27, 437–443
晚期败血症是NEC发生的危险因素(OR=5.38,95%CI 2.86~10.14,P=0.000)。J Pediatr Gastroenternl Nutr,2008,47:206—210.
对14项病例对照研究进行的Meta分析(624例)也显示,败 血症与NEC发生有关(OR=4.94,95%CI
32
NEC的预防
• 寻找遗传易感性靶点 • 预防早产 • 避免和纠正肠道菌群失衡 • 积极防治感染 • 正确肠内喂养 • 避免或正确使用容易发生NEC的药物 • 防治围生期窒息 • 严格掌握早产儿输血指征
33
积极防治感染
早期败血症与NEC发生有关(P=0.004),败血症休克患儿
有50%发生NEC。
• 改善循环状况:血压、四肢循环、尿量 • 加强抗感染治疗 • 禁食时间:一旦怀疑NEC,应立即停止肠内喂养,禁食时间
一般1周左右,但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 外科手术治疗
38
治疗-I期
• 按照上述基本处理方法。若培养阴性,新生儿临床表现 改善,3天后可停抗生素,开始喂养。
39
治疗-II期
1. 一般处理:抗生素用10天。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0,4:563-567.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PPT课件

发病率和流行率
NEC是一种相对罕见的疾病,但 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特别是在
早产儿和患病新生儿中。
在美国,NEC的发病率约为13‰,其中约20%的病例需要手 术治疗,而死亡率约为10-20%。
在低出生体重和极低出生体重的 新生儿中,NEC的发病率和死亡
率更高。
分类
01
02
03
04
பைடு நூலகம்
NEC通常分为三期:早期、 中期和晚期。
避免感染
减少新生儿与感染源的接触,注意个人卫生 和环境消毒。
预后情况
恢复期护理
长期随访
在新生儿度过危险期后, 仍需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定期复查。
对患有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 新生儿进行长期随访,关注
生长发育和健康状况。
预防复发
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 避免再次发生坏死性小
肠结肠炎。
心理支持
对家长进行心理疏导和 支持,帮助他们应对新
THANKS
感谢观看
肠道炎症反应是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的重要病理生理过程,炎症细胞浸润和炎 症介质释放导致肠道损伤加重。
肠道微循环障碍
免疫功能异常
肠道微循环障碍可导致肠道血液供应不足 ,引起肠道损伤和坏死。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时,免疫功能异 常导致肠道对病原体易感性和肠道损伤的 敏感性增加。
03
症状和诊断
症状
括细菌、病毒和真菌。
早产
早产儿由于肠道发育不成熟, 免疫系统不完善,容易发生新
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肠道缺血
新生儿肠道缺血可导致肠道血 液供应不足,引起肠道损伤和
坏死。
其他因素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发 生还与母体因素、遗传因素、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护理常规ppt精选课件

+ (4)做好病情解释,使家长积极配合治 疗。
.
2.护理措施
+ 针对患儿可能出现的护理问题,采取相应 的护理措施。
+ (1)感染的预防:维持患儿体温正常, 无坏死性肠炎的症状和体征,如:胃引流 液增多、严重腹胀、呼吸暂停、昏睡、苍 白或休克症状、血糖不稳定、大便隐血或 肉眼血便等。
.
2.护理措施
患儿先有胃排空延迟胃潴留随后出现腹胀轻者仅有腹胀严重病例症状迅速加重腹胀如鼓肠鸣音减弱甚至消失早产儿nec腹胀不典型腹胀和肠鸣音减弱是nec较早出现的症状对高危患儿要随时ppt精选版患儿常出现呕吐呕吐物可呈咖啡样或带胆汁部分患儿无呕吐但胃内可抽出含咖啡或胆汁样胃内容物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石井人民医院新生儿科
.
病因
+ 1、胃肠道功能不成熟 + 主要发生于早产儿及低体重儿,发育未成
熟的胃肠道分泌胃液及胰液降低,使得细 菌在胃肠道内繁殖,早产儿肠蠕动减慢有 延长细菌在肠道内繁殖的时间,加重了细 菌感染引发的炎症。
.
病因
+ 2.肠道供血不足 + 如新生儿窒息、肺透明膜病、脐动脉插管、
红细胞增多症、低血压、休克等。 + 3.饮食因素 + 如高渗乳汁或高渗药物溶液可损伤肠黏膜,
1含钠液外,还可用血浆、白蛋白、10%低 分子右旋糖酐。 + 5.外科治疗指征 + 肠穿孔、腹膜炎症状体征明显,腹壁明显
.
1.护理要点
+ (1)对禁食7~14d,恢复喂养从水开始 逐渐增加奶量及浓度。
+ (2)促进患儿的舒适,防止腹胀、维持 水电解质平衡、预防感染。
+ (3)做好并发症的观察,及时发现早期 征象。
.
2.护理措施
+ 针对患儿可能出现的护理问题,采取相应 的护理措施。
+ (1)感染的预防:维持患儿体温正常, 无坏死性肠炎的症状和体征,如:胃引流 液增多、严重腹胀、呼吸暂停、昏睡、苍 白或休克症状、血糖不稳定、大便隐血或 肉眼血便等。
.
2.护理措施
患儿先有胃排空延迟胃潴留随后出现腹胀轻者仅有腹胀严重病例症状迅速加重腹胀如鼓肠鸣音减弱甚至消失早产儿nec腹胀不典型腹胀和肠鸣音减弱是nec较早出现的症状对高危患儿要随时ppt精选版患儿常出现呕吐呕吐物可呈咖啡样或带胆汁部分患儿无呕吐但胃内可抽出含咖啡或胆汁样胃内容物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石井人民医院新生儿科
.
病因
+ 1、胃肠道功能不成熟 + 主要发生于早产儿及低体重儿,发育未成
熟的胃肠道分泌胃液及胰液降低,使得细 菌在胃肠道内繁殖,早产儿肠蠕动减慢有 延长细菌在肠道内繁殖的时间,加重了细 菌感染引发的炎症。
.
病因
+ 2.肠道供血不足 + 如新生儿窒息、肺透明膜病、脐动脉插管、
红细胞增多症、低血压、休克等。 + 3.饮食因素 + 如高渗乳汁或高渗药物溶液可损伤肠黏膜,
1含钠液外,还可用血浆、白蛋白、10%低 分子右旋糖酐。 + 5.外科治疗指征 + 肠穿孔、腹膜炎症状体征明显,腹壁明显
.
1.护理要点
+ (1)对禁食7~14d,恢复喂养从水开始 逐渐增加奶量及浓度。
+ (2)促进患儿的舒适,防止腹胀、维持 水电解质平衡、预防感染。
+ (3)做好并发症的观察,及时发现早期 征象。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疾病演示课件

02
诊断与鉴别诊断
诊断标准及流程
病史采集
详细询问患儿病史,包括胎龄 、出生体重、喂养情况、发病 前有无肠道感染或缺血等诱因
。
症状观察
观察患儿有无呕吐、腹胀、腹 泻、便血等典型表现,注意有 无全身症状如发热、反应差等 。
体格检查
检查患儿腹部膨隆程度、肠鸣 音情况,有无腹肌紧张、压痛 等体征。
辅助检查
积极控制感染、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加强静脉营养支持等是 预防并发症的关键措施。
并发症处理
若出现并发症,如肠穿孔、腹膜炎等,应及时采取手术治疗 ,同时加强术后护理和营养支持,促进患儿康复。
04
患儿护理及营养支 持
护理要点及注意事项
01
02
03
04
严密监测病情
持续监测患儿的生命体征,包 括体温、呼吸、心率和血压等 ,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检查可显示白细胞计数升高;血气分析可了解患儿酸碱平衡及电解质情况 ;C反应蛋白(CRP)和血沉等炎症指标可反映患儿感染程度。
影像学检查
腹部X线平片是首选检查方法,可显示肠壁积气、门静脉积气等典型表现;腹部B 超可辅助诊断并了解肠管扩张情况;CT或MRI检查可更准确地显示病变范围和程 度,但一般不作为常规检查方法。
06
总结与展望
本次研究成果回顾
病因学研究
通过大规模病例对照研究,发现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与早产、低出生体重、感染等多种因素有关,为临床预防 和治疗提供了重要依据。
病理生理学研究
深入探讨了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病理生理机制,揭 示了炎症反应、肠道屏障功能损伤等在该病发生发展中的 作用。
诊断与治疗进展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讲课PPT课件

肠道免疫系统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时肠 道免疫系统的功能受损
肠道免疫系统的正常功能对于 预防感染至关重要
肠道免疫系统的发育和成熟需 要时间和适当的刺激
肠道免疫系统对于维持肠道健 康和预防疾病具有重要作用
肠道血液循环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时肠道血 管收缩,导致肠道缺血。
肠道微循环障碍导致肠道黏膜损伤 和细菌移位,进一步加重炎症反应。
感谢观看
汇报人:
新生儿坏Pa死rt 性Fiv小e 肠结肠 炎的病例分享和经验总
结
典型病例介绍和分析
病例1:患儿情况、诊断过程、治疗方案和预后情况 病例2:患儿情况、诊断过程、治疗方案和预后情况 病例3:患儿情况、诊断过程、治疗方案和预后情况 病例分析:对以上病例的共性、差异性以及治疗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进行总结和探讨
新生儿坏死性小 肠结肠炎讲课PPT
课件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内容/
汇报人:
目 录
Part One.
汇报人员
Part Two.
新生儿坏死性小 肠结肠炎概述
Part Three.
新生儿坏死性小 肠结肠炎的病理 生理
Part Four.
新生儿坏死性小 肠结肠炎的预防 和治疗
Part Five.
新生儿坏死性小 肠结肠炎的病例 分享和经验总结
诊断注意事项:需要注意患儿的临 床表现、体征和检查结果的符合程 度,以及及时进行诊断和治疗
Part Three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
炎的病理生理
肠道微生物菌群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时肠道微生物菌群发生变化 肠道微生物菌群失调可引起肠黏膜损伤和炎症反应 肠道微生物菌群对新生儿免疫系统的发育和功能有重要影响 肠道微生物菌群对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物治疗:抗生素、抗炎药、 止血药等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科普知识PPT

该病会导致肠道组织的坏死,甚至威胁到生命。
什么是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发生机制
病因涉及肠道缺血、感染及免疫反应等多重因素 。
早产儿的肠道发育不成熟,更易受到影响。
什么是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流行病学
该病在早产儿中的发生率约为1-5%。
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早产儿的生存率提高,但 该病的风险依然存在。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科普知 识
演讲人: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目录
1. 什么是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2. 谁会受到影响? 3. 何时出现症状? 4. 如何诊断和治疗? 5. 如何预防?
什么是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 炎?
什么是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定义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是一种严重的消化道疾 病,主要影响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
家长需密切观察新生儿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异 常。
早期发现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
如何诊断和治疗?
如何诊断和治疗? 诊断方法
医生通常通过临床观察、X光和超声波检查等 方式进行诊断。
早期的准确诊断对治疗至关重要。
如何诊断和治疗? 治疗方案
治疗可能包括禁食、静脉输液和抗生素等。
在严重情况下,可能需要手术治疗。
如何诊断和治疗? 预后情况
若及时诊断和治疗,大部分新生儿可以康复 。
但仍需定期随访,以确保肠道功能的恢复。
如何预防?
如何预防?
母乳喂养
母乳能提供婴儿所需的营养和免疫保护,降低疾 病风险。
尽量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喂养。
如何预防?
健康管理
定期进行产前检查和新生儿健康监测。
及早发现潜在问题,及时干预。
谁会受到影响?
谁会受到影响?
什么是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发生机制
病因涉及肠道缺血、感染及免疫反应等多重因素 。
早产儿的肠道发育不成熟,更易受到影响。
什么是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流行病学
该病在早产儿中的发生率约为1-5%。
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早产儿的生存率提高,但 该病的风险依然存在。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科普知 识
演讲人: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目录
1. 什么是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2. 谁会受到影响? 3. 何时出现症状? 4. 如何诊断和治疗? 5. 如何预防?
什么是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 炎?
什么是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定义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是一种严重的消化道疾 病,主要影响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
家长需密切观察新生儿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异 常。
早期发现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
如何诊断和治疗?
如何诊断和治疗? 诊断方法
医生通常通过临床观察、X光和超声波检查等 方式进行诊断。
早期的准确诊断对治疗至关重要。
如何诊断和治疗? 治疗方案
治疗可能包括禁食、静脉输液和抗生素等。
在严重情况下,可能需要手术治疗。
如何诊断和治疗? 预后情况
若及时诊断和治疗,大部分新生儿可以康复 。
但仍需定期随访,以确保肠道功能的恢复。
如何预防?
如何预防?
母乳喂养
母乳能提供婴儿所需的营养和免疫保护,降低疾 病风险。
尽量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喂养。
如何预防?
健康管理
定期进行产前检查和新生儿健康监测。
及早发现潜在问题,及时干预。
谁会受到影响?
谁会受到影响?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护理查房精品PPT课件

2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病因尚未完全明了,多认为与下 列因素有关。
1.胃肠道功能不成熟 2.缺氧缺血性损伤 3.感染性疾病 4.危险因素
3
4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1)免疫功能低下,肠粘膜内可以产 生免疫球蛋白的B细胞少,只有少量 分泌型IgA产生,IgA可与细菌抗原 结合,阻止细菌在肠粘膜上皮表面 的吸附并抑制细菌生长。
35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护理措施
(2)促进患儿的舒适感:住院期间患儿腹胀 不明显,疼痛可以忍受,常处于安静状态。
①仔细观察患儿腹部饱满度,腹胀消退情况 及引流物的颜色、性状和量,以及小儿的精神反 应。
②对烦躁哭闹的患儿给予镇静药。 ③如患儿腹胀明显立即行胃肠减压,做好胃 肠减压护理。
36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护理措施
①严格记录患儿24h出入量:准确记录出入 量,称量尿布重量、测引流量和呕吐物的量;按 医嘱输液,合理安排补液速度和预估补液量,保 证出入量平衡。
38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护理措施
②监测体重变化:每天同一时间同一体重秤测 量体重,在体温单上绘制体重曲线,体重下降每天 最多不超过体重的1%~2%,早产儿最多不下降体 重的15%~20%,足月儿最多不下降体重的5%~ 10%。
囊样积气,无/有腹水。
22
NEC分期
Ⅲ期 全身症状和体征: 同上,低血压,重度呼吸
暂停,重度呼酸和代酸,无/有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IC。 肠道症状和体征:同上,腹膜炎体征,压痛
明显,腹胀明显,无/有肠穿孔粪黑色或鲜血。 腹部X线平片:同上,可出现腹水,无/有气
腹。
23
六、诊断和鉴别诊断
凡新生儿特别是早产儿、足月小于胎 龄儿,围产期有明显缺氧史或其他诱因 者应密切观察,有精神面色改变,出现 腹胀,轻度腹泻时立即摄腹部X线片并做 大便潜血试验对早期诊断有助,一次腹 部X线片未见阳性表现者,应连续做X线 片的动态观察,往往在第2次、第3次腹 片即可见NEC的X线表现。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病因尚未完全明了,多认为与下 列因素有关。
1.胃肠道功能不成熟 2.缺氧缺血性损伤 3.感染性疾病 4.危险因素
3
4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1)免疫功能低下,肠粘膜内可以产 生免疫球蛋白的B细胞少,只有少量 分泌型IgA产生,IgA可与细菌抗原 结合,阻止细菌在肠粘膜上皮表面 的吸附并抑制细菌生长。
35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护理措施
(2)促进患儿的舒适感:住院期间患儿腹胀 不明显,疼痛可以忍受,常处于安静状态。
①仔细观察患儿腹部饱满度,腹胀消退情况 及引流物的颜色、性状和量,以及小儿的精神反 应。
②对烦躁哭闹的患儿给予镇静药。 ③如患儿腹胀明显立即行胃肠减压,做好胃 肠减压护理。
36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护理措施
①严格记录患儿24h出入量:准确记录出入 量,称量尿布重量、测引流量和呕吐物的量;按 医嘱输液,合理安排补液速度和预估补液量,保 证出入量平衡。
38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护理措施
②监测体重变化:每天同一时间同一体重秤测 量体重,在体温单上绘制体重曲线,体重下降每天 最多不超过体重的1%~2%,早产儿最多不下降体 重的15%~20%,足月儿最多不下降体重的5%~ 10%。
囊样积气,无/有腹水。
22
NEC分期
Ⅲ期 全身症状和体征: 同上,低血压,重度呼吸
暂停,重度呼酸和代酸,无/有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IC。 肠道症状和体征:同上,腹膜炎体征,压痛
明显,腹胀明显,无/有肠穿孔粪黑色或鲜血。 腹部X线平片:同上,可出现腹水,无/有气
腹。
23
六、诊断和鉴别诊断
凡新生儿特别是早产儿、足月小于胎 龄儿,围产期有明显缺氧史或其他诱因 者应密切观察,有精神面色改变,出现 腹胀,轻度腹泻时立即摄腹部X线片并做 大便潜血试验对早期诊断有助,一次腹 部X线片未见阳性表现者,应连续做X线 片的动态观察,往往在第2次、第3次腹 片即可见NEC的X线表现。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讲义ppt课件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1
含义
•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是为一种 获得性疾病,由于多种原因引起的肠黏膜 损害,使之缺血、缺氧的因素,导致小肠、 结肠发生弥漫性或局部坏死的一种疾病。 主要在早产儿或患病的新生儿中发生,以 腹胀,便血为主要症状,其特征为肠黏膜 甚至为肠深层的坏死,最常发生在回肠远 端和结肠近端,小肠很少受累,腹部X线平 片部分肠壁囊样积气为特点,本症是新生 儿消化系统极为严重的疾病。
有非常大的价值,要多次随访检查,观察 动态变化。
12
治疗
• 治疗上以禁食、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供给营 养及对症为主。近年来由于广泛应用全静脉营养, 加强支持疗法,使本病的预后大大改善。
• 1.禁食 • (1)禁食时间 一旦确诊应立即禁食,轻者5~10天,
重者10~15天或更长。腹胀明显时给予胃肠减压。 • (2)恢复进食标准 腹胀消失,大便潜血转阴,腹
5
6
7
病理
• 1.此病多见于回盲部和结肠,肠壁的出血、 肿胀和细菌感染使肠发生炎症、水肿、肠 黏膜剥脱、坏死
• 2.黏膜下有炎性细胞浸润,黏膜形成大小不 等的溃疡
• 3.淋巴管扩张,淋巴滤泡增生
8
9
10
检查
• 1.周围血象 • 白细胞计数增高,分类核左移,血小板减少。 • 2.血气分析和电解质测定 • 可了解电解质紊乱和酸中毒程度,指导液体和
部X线平片正常,一般状况明显好转。如进食后患 儿又出现腹胀、呕吐等症状,则需再次禁食。 • (3)喂养品 开始进食时,先试喂5%糖水,2~3次 后如无呕吐及腹胀,可改喂稀释的乳汁,以母乳最 好,切忌用高渗乳汁。
13
治疗
• 2.静脉补充液体及维持营养 • 禁食期间必须静脉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
1
含义
•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是为一种 获得性疾病,由于多种原因引起的肠黏膜 损害,使之缺血、缺氧的因素,导致小肠、 结肠发生弥漫性或局部坏死的一种疾病。 主要在早产儿或患病的新生儿中发生,以 腹胀,便血为主要症状,其特征为肠黏膜 甚至为肠深层的坏死,最常发生在回肠远 端和结肠近端,小肠很少受累,腹部X线平 片部分肠壁囊样积气为特点,本症是新生 儿消化系统极为严重的疾病。
有非常大的价值,要多次随访检查,观察 动态变化。
12
治疗
• 治疗上以禁食、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供给营 养及对症为主。近年来由于广泛应用全静脉营养, 加强支持疗法,使本病的预后大大改善。
• 1.禁食 • (1)禁食时间 一旦确诊应立即禁食,轻者5~10天,
重者10~15天或更长。腹胀明显时给予胃肠减压。 • (2)恢复进食标准 腹胀消失,大便潜血转阴,腹
5
6
7
病理
• 1.此病多见于回盲部和结肠,肠壁的出血、 肿胀和细菌感染使肠发生炎症、水肿、肠 黏膜剥脱、坏死
• 2.黏膜下有炎性细胞浸润,黏膜形成大小不 等的溃疡
• 3.淋巴管扩张,淋巴滤泡增生
8
9
10
检查
• 1.周围血象 • 白细胞计数增高,分类核左移,血小板减少。 • 2.血气分析和电解质测定 • 可了解电解质紊乱和酸中毒程度,指导液体和
部X线平片正常,一般状况明显好转。如进食后患 儿又出现腹胀、呕吐等症状,则需再次禁食。 • (3)喂养品 开始进食时,先试喂5%糖水,2~3次 后如无呕吐及腹胀,可改喂稀释的乳汁,以母乳最 好,切忌用高渗乳汁。
13
治疗
• 2.静脉补充液体及维持营养 • 禁食期间必须静脉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pt课件
23
特殊检查
X-ray
胃肠道动力性肠梗阻:早期表现 胃肠壁积气:特征性表现 气腹:肠穿孔
MRI B超
ppt课件
24
临床分期
Bell临床分期:III期/6期
.
Walsh MC. Padiatr Clin North Am, 1986, 33: 179—201
ppt课件
25
ppt课件
19
临床表现-全身
呼吸暂停或呼吸困难
少哭、少动、昏睡
体温不稳定 “不对劲” 酸中毒(代谢性或呼吸性) 血糖不稳定 灌注不足或休克 弥漫的血管内凝血(DIC)
非特异性
ppt课件
20
临床表现-胃肠道
肠梗阻表现:腹胀、呕吐出现最早
腹胀,70%病例最常见的早期体征 胃排空延迟,胃内容物潴留,喂养不耐受 胃液和胆汁引流量增多,可见于2/3的病例
先天性发育异常:巨结肠、旋转不良等 ppt课件
14
肠壁损伤
缺血缺氧性损伤
宫内胎盘血流减少、生后缺血缺氧等情况引起血液重新分 布,肠管血液供应减少,可达正常情况下的35%~50%。
肠壁肌肉缺血痉挛,加重缺血性损伤。
肠道粘液分泌减少,屏障作用削弱,损伤加重。 实验研究显示单纯缺氧与NEC无关。
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NEC
ppt课件
1
内 容
定义/发病特点 危险因素/发病机制
病理特点/临床表现
预防/治疗 预后
ppt课件 2
定 义
NEC(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
一种获得性的新生儿肠功能紊乱,是由于发育不全的肠壁受到血管、黏膜、代谢以及其他未知 因素联合作用的刺激,导致严重肠损伤的终末期表现
90% 70%
NEC发病率
60% 50% 40% 30% 20% 10% 0% 低体重儿
ppt课件
20% 10%
足月儿
5
100% 90% 80% 70%
NEC死亡率
100%
60% 50% 40% 30% 20% 10% 0% <1000g <1500g 出生体重 ppt课件 10% 0% >2500g
。
ppt课件
3
发病率
其发病率达0.72‰-2.10‰,住院病死率达16%~
20%。在重症NEC、极低出生体质量儿(VLBWI)以 及需要手术治疗的NEC患者中病死率更高。
Paediatr Perinat Epidemiol,2006,20(6):498—506.
ppt课件
4
100% 90% 80% 70%
胎龄越小,定植细菌耐药率高、耐药谱广
具有流行性,但病原至今未明 ppt课件
13
肠功能异常-早产儿不成熟
肠道黏膜细胞缺乏抗氧化机制易受损 分泌胃液及胰液的能力降低,细菌易繁殖 杯状细胞分泌粘液能力不足,肠上皮间的连接松驰,易产
生细菌移位
肠蠕动慢,有利于细菌在胃肠道内繁殖 炎症因子刺激下更易产生炎症反应
ppt课件
8
危险因素
遗传易感性
早产 /低出生体重
肠道菌群失衡
感染
肠内喂养方式 药物 围产期窒息、缺氧 其他
•
•
中华儿科杂志,2013,51(5):340-344
ppt课件 9
交换输血
IUGR
发病机制
损伤机制
• • •
保护机制
• •
早产及喂养不当 炎症介质 缺氧缺血
谷氨酰胺/精氨酸 肠道微生物
ppt课件
10
发病机制
益 生 菌 肠腔内容物 致 病 菌
喂养
感染:菌群失调
上皮
炎症因子风暴
肠功能异常:早产儿
血管
ppt课件
缺血缺氧性损伤
11
喂 养
多数患者NEC发生在已经开始肠道喂养,并且喂养量逐渐
增加的时候
早产儿延迟喂养没有保护性作用 喂养量增加速度与NEC的发生无明确关系 人工喂养发病率比母乳喂养高6倍,比人工加部分母乳高3
ppt课件
15
NEC相关细胞因子
促进 TNF-a IFN-r IL-1b IL-6 抑制 IL-1ra IL-10 IL-11 TGF-b
炎性因子
血管机制
其他
IL-8 IL-18 PAF NOS NO
MMP、 SCFAs
ppt课件
PAF水解酶
糖皮质激素
16
病理特点
特征:弥漫型或斑点性肠壁坏死或肠壁内积气,
腹部触痛,腹围增加,肠型,肠鸣音消失
潜血便或肉眼可见的便血
大便性状改变或腹泻 腹部团块、腹壁红斑
ppt课件
21
ppt课件
22
LAB检查
血、便常规、血气分析、血培养
血小板、CRP水平反映病程进展情况
监测细胞因子的水平:判断NEC严重度 早期诊断困难
肠道脂肪酸结合蛋白(I-FABP) 肝脂肪酸结合蛋白(L-FABP) B-葡萄糖苷酶(CBG)
临床分期-I期
I期A:可疑NEC
全身症状是非特异性的,包括:呼吸暂停、 心动过缓、嗜睡、体温不稳。 胃肠道:胃储留、粪OB(+)。 X线检查:正常或非特异性。
• 肠道充气分布不均匀 • 部分肠管呈管状扩张 • 部分细小痉挛且肠壁增厚模糊
I期B:临床NEC,同上,+鲜血便
ppt课件
26
→ ↖
病变范围不一。
最易受累部位:回肠末端和结肠。 镜下:凝固性坏死,黏膜下层弥漫性出血坏死,
肌肉层断裂或坏死,严重者出现坏死性穿孔,临
床DIC时,肠壁血管内可见
NEC肠黏膜
18
临床表现
全身表现
胃肠道表现 辅助检查 实验室检查 临床分期
6
40%
40%
20%
25 20.2
发病时间(天)
20 15 10 5.4 5 0 <30周 31-33周 >34周 胎龄
ppt课件
13.8
2 足月儿
7
发病特点
无季节、地区、黑、白、男、女差异
体重越低,发病率高、死亡率高
足月儿与早产儿临床表现不同 胎龄越小发病率越高,发病时间越晚 可散发,但NICU有流行性趋势
倍。捐献奶和母乳没区别
母乳喂养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SIgA,溶菌酶、巨噬细胞,
寡聚糖,PAF水解酶
ppt课件
12
感 染
正常菌群受损、致病菌直接感染/定植
梭状芽孢杆菌:C型产气-耐热 大肠杆菌、克雷伯杆菌、绿脓杆菌
NICU的VLBW菌群失调和异常定植原因
广谱抗菌素和延迟肠道喂养
NEC患儿仅1/3血培养阳性
ppt课件 27
临床分期-II期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