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生态自然观和可持续发展

合集下载

浅谈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浅谈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浅谈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摘要:生态环境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虽然经历了一段相当长的认识过程,但生态环境是可持续发展的充分必要条件,已经成为全世界的共识。

在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探索中,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和评价体系是重要内容,这些评价指标和评价体系从不同的角度解释了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才能够让城市拥有较好的环境质量,让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一同发展。

关键词: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理论探索引言:随着经济的发展,我们对于生态环境和生态文明的建设越来越重视,只有让人民群众意识到环境污染带来的危害,才能够把解决环境污染当成自身的责任。

但是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我们一直没有意识到生态环境对于我们的重要意义,因此我们过度的追求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先进的工业发展,忽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生态文明的建设,导致生态环境不断恶化。

1.生态环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1.1提供各种自然资源环境是人类从事生产的物质基础,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作为主体和社会生产劳动,必须有一定的空间和各种物质、能源资源,只有劳动与自然的结合才能创造财富,为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保障,让人民群众能够拥有更加健康的居住环境,对环境提供更加有效的保护。

1.2自然净化功能环境对经济活动中人类的废弃物和废物具有自然净化和同化能力。

如土地、河流、森林和矿产资源是大自然赋予人类的资源,而不是人类的产品。

经济活动中,人们需要产品的同时,也会产生一些副产品。

受经济技术条件限制,这些副产品暂时无法使用并排入环境。

通过各种物理、化学、生化、生物反应、稀释、转化这些废弃物,体现了自然净化的环境。

如果没有环境的自然净化功能,生态环境形势将更加严峻,甚至达到人类无法生存的境地。

1.3提供舒适的环境环境不仅为经济活动提供物质资源,同时还满足了人民群众对生产生活舒适性要求。

阳光、空气和水是生命的根本。

阳光、新鲜空气和干净的水是工农业生产的重要条件,人们最基本的需要是健康的生活。

浅谈生态自然观和可持续发展

浅谈生态自然观和可持续发展

浅谈生态自然观和可持续发展摘要:面对生态危机的现实,人类提出了生态自然观,而生态科学,又是生态自然观确立的科学基础。

生态自然观的确立,为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和战略提供了重要的哲学依据。

综观可持续发展理论和战略的提出、基本原则的形成以及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明途径的探索,均贯穿了生态自然观的基本思想。

关键词:生态自然观可持续发展关系引言:“英雄时势谁主造?千年纷争从未停。

诸法因缘起,系统临环境;适者求生存,改变更长命;学习获启示,利用争优胜!掠夺无厌显兽性,环境人类互依存。

天地厚人类,回报何无情?千疮孔又百疮,蓝天已昏沉;人类有后代,环保减报应!”时势造英雄?英雄造时势?争论难休。

时势便是环境,人类可以采取五方面的措施,正确地对待环境:适应,改变,利用,学习,保护。

上述小诗一首,总结了这五方面的关系。

生物竞争,大自然选择了人类,让人类生存了下来,并且统治着地球;人类为了更好的生活,通过园艺过程,选择了生物,通过环境保护,维持生态平衡,人类应该与其他生物共同和谐地生存下去[1]。

一、生态自然观生态自然观是系统的自然观在人类生态领域的具体体现,是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现代形式之一。

1.1 生态自然观的内涵生态自然观以生态危机作为确立的现实根源,用生态科学奠定理论基础,主张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

生态自然观的形成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其核心是强调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关注人类生态系统的发展。

生态自然观的内涵主要包括:1)生态自然观并不是简单地回到天然自然观,它既是对人工自然观的某种扬弃,又是向天然自然观的某种复归,是这两种自然观的辩证的有机统一体。

在生态自然中,人融入了自然中,成为了自然的一部分,实现了人和自然的和谐统一。

2)生态自然观并不是对一般环境科学的重复讨论,而是对生态自然界进行哲学思考,从而形成的关于自然观的一种新理论。

3)自从人类诞生以来,自然界就分化为天然自然和人工自然,人们对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思索也随着自然界的发展而发展,生态自然观就是人类在实践中对自然界的一种长期的理性思考的结果。

生态自然观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生态自然观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生态自然观与可持续进展的关系摘要如何使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实现双赢,人们在不断反思探究,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生态自然观应运而生。

而生态自然观的确立,为可持续进展观供应了必要的哲学依据。

有了主导思想和理论基础,可持续进展便肩负起了推动社会的健康、可持续进展的宏大使命。

1生态自然观的内涵生态自然观是系统自然观在人类生态领域的详细体现,是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现代形式之一。

它以生态危机作为确立的现实根源,用生态科学奠定理论基础,主见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

生态自然观的形成是历史进展的必定,其核心是强调人与自然的协调进展,关注人类生态系统的进展。

其内涵主要包括:(1)生态自然观并不是简洁地回到自然自然观,它既是对人工自然观的某种扬弃,又是向自然自然观的某种复归,是这两种自然观的辩证的有机统一体。

在生态自然中,人融入了自然中,成为了自然的一部分,实现了人和自然的和谐统一。

(2)生态自然观并不是对一般环境科学的重复争论,而是对生态自然界进行哲学思考,从而形成的关于自然观的一种新理论。

(3)自从人类诞生以来,自然界就分化为自然自然和人工自然,人们对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思考也随着自然界的进展而进展,生态自然观就是人类在实践中对自然界的一种长期的理性思考的结果。

2可持续进展的必定性人类社会的进展经受了由低级到高级的漫长过程。

在不同的社会进展阶段,由于人类的生产力进展水平不同,人类的实践活动对自然的改造程度不同,但随着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大自然的改造力量逐步增加,对自然界的破坏也越来越严峻,生态危机正在逐步深入。

尤其在近现代,人类社会进入工业文明时代,大机器工业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反作用于人类社会,成为制约社会进展的不行逾越的障碍。

人们已经熟悉到了生态危机所带来的严峻后果,经过不断反思、探究与实践,最终提出了一种全新的进展理念一一可持续进展,这也是人类社会进展的必定结果。

3可持续进展的基本内涵1.1进展性。

是指不能为了爱护环境而停止进展,进展是可持续进展的前提, 是社会进步的前提。

主题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主题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主题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主题: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我们对生态环境的关注也越来越深入。

如何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全球共同面临的重要课题。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以及其中的挑战和解决方案。

一、生态环境的重要性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它包括大气、水、土壤、植被等要素的综合体。

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对于维护人类健康、保障社会稳定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同时,生态环境也是其他生物种群的栖息场所,维持物种多样性和生态平衡。

因此,保护生态环境不仅关系到当代人类,也关系到未来世代的利益。

二、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可持续发展是指满足当前需求而不损害后代满足其需求的发展模式。

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中,经济、社会和环境是相互依存且相互影响的,需要在三者之间取得平衡。

可持续发展不仅追求经济的增长和社会的进步,同时也要考虑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

三、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是紧密相关的。

如果生态环境持续受到破坏和破坏,人类社会就无法实现可持续发展。

例如,水资源的过度开发和污染,会导致水源枯竭和水生态系统崩溃,从而威胁到人类饮水安全和农业发展。

生态环境问题还涉及到大气污染、土壤退化、生物多样性丧失等诸多方面。

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

四、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挑战然而,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面临着一些重大挑战。

首先,人类的经济活动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压力,过度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导致了大量的污染物排放和资源浪费。

其次,生态环境问题的解决需要政府、企业和公众的共同努力,涉及复杂的利益关系和治理体系。

再次,生态环境问题具有全球性和长期性,需要国际社会加强合作,共同应对。

五、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解决方案为了实现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目标,需要采取一系列的解决方案。

首先,要加强环境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实施,从制度上保障生态环境的保护。

其次,要推动资源的节约和循环利用,优化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减少对环境的压力。

浅谈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浅谈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浅谈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是当前社会和世界所面临的重要问题。

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和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全球性的挑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需要采取有效的保护环境的措施,并实现可持续发展。

首先,环境保护是指对自然环境进行保护和修复的一系列行动。

它包括保护大气、水域和土壤的清洁,保护生物多样性,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促进可持续资源利用等。

环境保护的目的是保障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并确保地球上各种生物和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为了达到环境保护的目标,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是关键。

工业生产和人类活动通常会产生大量的废气、废水和固体废物,这些污染物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了巨大影响。

我们应该加强工业监管,引入清洁生产技术,推动绿色发展,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其次,保护生物多样性也是重要的一环。

人类的活动破坏了许多自然生态系统,导致许多物种濒临灭绝。

我们应该建设自然保护区,保护珍稀物种的栖息地,禁止滥猎滥捕以及开展物种保护教育和培训。

此外,可持续资源利用也是保护环境的关键。

我们应该提倡节约资源,鼓励循环利用,推动可持续发展,避免过度开发和浪费。

可持续发展是一种以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求的发展模式。

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和资源的有限性,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已经不再适应当前的需求。

要实现可持续发展,我们需要转变发展观念,探索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和生态经济。

这些新的发展模式可以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并提高社会福利和经济竞争力。

要实现可持续发展,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

首先,政府应该制定和执行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和法规。

这些政策和法规应该包括环境税收、排污费用和资源减排指标等,以及对环境友好技术和产品的支持和鼓励。

此外,教育也是推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一环。

我们应该加强环境意识的教育和培训,提高公众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认识和理解。

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与可持续发展

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与可持续发展

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与可持续发展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与可持续发展是在对自然界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关系进行深入探讨和科学研究的基础上形成的。

马克思主义的生态自然观认为,自然界是人类社会的物质生活基础,人类与自然界存在着密切而又不可分割的关系。

只有建立起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新型关系,实现可持续的发展,才能确保人们的生存和发展权益。

马克思主义的生态自然观对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方法。

传统的发展观忽视了对自然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只顾追求经济增长而忽视了对环境的破坏。

而马克思主义的生态自然观提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理念,即生态文明与社会经济发展相统一的理念。

马克思指出:“人类只有与自然界保持和谐,才能有更加灿烂的文明。

”可见,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是推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理论基础。

可持续发展要求我们以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前提,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这就要求我们从源头上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实施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提高效率的发展道路。

以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为指导,我们要注重资源的有效利用,优化产业结构,发展清洁能源,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同时,我们还要加强环境保护意识,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建设生态文明,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在社会发展中,我们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充分尊重和保护人的权益,实现社会公平正义。

只有在有利于人民群众生活改善和发展的前提下,才能更好地推动可持续发展。

我们要注重发展教育事业,提高人们的科学文化素质,增强技术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推动社会进步。

同时,我们要关注社会公平,坚决反对一切形式的剥削和压迫,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

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与可持续发展还要求我们加强全球合作,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损失等全球性环境问题。

只有形成全球范围内的合作机制和行动,才能更好地应对全球环境挑战。

我们要推动国际社会加强环境保护方面的交流合作,共同制定并落实具体的行动计划,共同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实现。

生态自然观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论文

生态自然观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论文

生态自然观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论文论文题目:浅析生态自然观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摘要: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必须面对的的问题。

资产阶级工业革命以来,随着生产力的急速发展,人与自然的矛盾日益激烈,其性质和特点随之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甚至威胁到人类的生存。

理性地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树立现代生态自然观的思想,充分认识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是人类协调人与自然关系,保护好人类生存底线——自然环境,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这一共同任务的必然之路。

关键词:人与自然;矛盾关系;生态自然观;可持续发展;从古至今,哲学研究的永恒课题是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

资产阶级工业革命以来,随着社会生产力和科技水平的急速发展,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人与自然的矛盾日益激烈,引起了人类对生存危机的担忧,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日益被关注,亦要求人类重新审视两者间的关系。

为了保护好人类生存底线———自然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这一共同任务,人类必须理性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以现代生态自然观为指导,坚持可持续的发展理念,发展生态产业,走可持续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

一、生态自然观的来源马克思、恩格斯倾其一生精力去关注和思考人类的前途和命运,很早就注意到人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问题,他们汲取古典哲学自然生态观的成果,在他们的着作中也蕴涵着丰富的生态自然思想,这是现代生态自然观的直接理论来源。

现代生态自然观是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在新时期的发展,是人类对当代全球性的“生态危机”进行反思的必然结果。

现代生态科学的发展和进步是生态自然观确立的科学基础。

二、生态自然观的基本思想及其特征生态自然观是马克思主义系统自然观在生态领域的具体体现,是系统自然观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创新和发展。

在人类社会出现了严重生态危机后,人类的自觉反思与觉醒,是现代科学发展的结果,也是人类解决生态问题的必然。

生态自然观是辨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现代表现形式之一,是对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论生态自然观与可持续发展

论生态自然观与可持续发展

论生态自然观与可持续发展一、概述随着全球工业化进程的加速,人类对于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这种对自然的过度索取也引发了严重的生态问题,如全球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丧失、资源枯竭等。

面对这些挑战,人类不得不重新审视自身与自然的关系,并寻求一种可持续的发展路径。

生态自然观作为一种全新的自然观念,强调人类应当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可持续发展则是一种以满足当代人需求而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能力为基础的发展模式,它要求人类在追求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要关注社会公正和环境保护。

本文将从生态自然观的角度,探讨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与实践路径,以期为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未来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1. 生态自然观与可持续发展的概念界定生态自然观是一种综合性的哲学观点,它强调人类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赖和共生关系。

这种观点认为,自然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其中的所有生物和非生物元素都通过复杂的相互作用和联系形成一个整体。

人类作为这个生态系统的一部分,其生存和发展都依赖于这个系统的稳定和健康。

生态自然观主张人类应该以尊重和保护自然为前提,实现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

可持续发展则是在满足当前人类需求的同时,不损害未来世代满足自身需求的能力的发展模式。

它强调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追求的是长期、稳定、公平和可持续的发展。

可持续发展不仅关注经济增长,更重视环境保护和社会公正,旨在实现人类社会的全面进步和繁荣。

生态自然观和可持续发展在理念上是高度一致的。

它们都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都主张在尊重和保护自然的前提下实现人类的发展。

生态自然观为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哲学基础和理论支撑,而可持续发展则是生态自然观在实践中的应用和体现。

深入探讨生态自然观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对于推动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2. 生态自然观与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联系生态自然观作为一种理解人类与自然关系的重要哲学观点,强调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尊重自然规律,倡导可持续发展。

生态自然观与可持续发展论文

生态自然观与可持续发展论文

生态自然观与可持续发展摘要:生态自然观是继天然自然观和人工自然观之后的一种全新的自然观,它的核心是强调人与自然的协调,关注人类生态系统的发展。

它与可持续发展之间存在着本质的联系,学会尊重生命,敬畏自然,才能更好的实现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生态自然观;可持续发展;生命与自然1、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必然要坚持生态自然观。

生态自然观是对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继承与发展,是在人类反思全球性“生态危机”的过程中和总结现代生态科学的最新思想成果的基础上形成的[1]。

其基本思想大体上可以概括为下述几个方面:其一,生态系统是生命系统。

生态系统是生物系统和环境系统共同组成的自然整体,是以生命的维持、生长、发育和演替为主要内容的活生生的系统。

生物圈所以被称为生态圈,就是因为它普遍存在着生命现象。

在整个生物圈中,森林、草原、海洋等地带有大量的生物生存,即使“死寂”的沙漠或冻土带中,也有生命存在,也分别构成了沙漠生态系统和苔藓生态系统。

因此,生态系统的平衡、破坏和演化,都是围绕生命物质来进行的。

生态系统的活力是生态系统本身所固有的。

其二,生态系统具有显著的整体性。

生态系统就是各个相互关联的部分有机构成的一张生命之网,无论哪一个环节出现了问题,都会对整个系统产生重大的影响。

生态系统伪整体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生物与非生物之间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离开了非生物各种因素所构成的环境,生物就不能生存,就无所谓生态系统;二是每一种生物物种都占据着特定的生态位,各种生物之间以食物关系构成了相互依赖的食物链或食物网,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了问题,就会影响整个生命系统的生存。

其三,生态系统是组织织的开放系统。

生物系统和环境系统的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由外来能量(主要是太;阳辐射能)的输人维持。

外来能量的输入及其在系统内的流动、消耗;转化,形成了生态系统复杂的反馈联系,使系统具有自我调控、保持平衡的能力。

其四,生态系统是动态平衡系统。

生态系统的动态过程由系统内的物质运动决定。

自然辩证法论文--浅谈生态自然观与我国可持续发展

自然辩证法论文--浅谈生态自然观与我国可持续发展

浅谈生态自然观与我国可持续发展长期以来,人类由于只是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利用各种自然资源,因而不同时代的人们,包括杰出的思想家,虽然有人也指出了人类活动对于周围自然环境的破坏性影响,但更多的是为人类征服改造自然的奇功而自豪。

由此带来了极其严重的后果,如过度地消耗资源,向环境排放大量的污染物,无节制地人口膨胀,破坏了生态平衡和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出现了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生物多样性的逐渐消失,沙漠化、表土流失、水资源短缺等一系列全球环境问题。

这些情况的出现,更使人类亲自体味到了自身生存环境所面临的危机。

我们耗尽大自然的所有宝贵资源的时候,自然界就会成为僵死的质料;我们在破坏了其他动植物存在的条件时,人类自身的存在也就成了问题。

这一危机的最终结果可能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的完全破坏,即人类生存环境的丧失。

人类究竟应该如何正确认识和对待自然界,重温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无疑会有重要启迪。

而中国共产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则是对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的继承和发展。

一、马克思恩格斯“生态自然观”1.马克思、恩格斯在分析自然的时候,强调自然是有规律可循的,并且这种规律是不依人的意识和意志而改变的,但只有人才有意识,人们可以认识和掌握自然规律,并利用好它为人类服务,但是一度超过了界限,我们人类就会要遭受自然的报复。

马克思指出:“自然规律是根本不能取消的。

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能够发生变化的,只是这些规律借以实现的形式。

”恩格斯指出:“事实上,我们一天天地学会更加正确地理解自然规律,学会认识我们对自然界的惯常行程的干涉所引起的比较近或比较远的影响。

”恩格斯承认“人对自然的统治”,但是“我们统治自然界,决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族人那样,决不是像站在自然界之外的人似的,——相反地,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之中的;我们对自然界的全部统治力量,就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生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

”[1]我们应该充分的认识这些自然规律,从而能够更好的为我们人类服务。

坚持生态自然观,促进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

坚持生态自然观,促进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

坚持生态自然观,促进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摘要:本文论述了坚持生态自然观的重要性,进而阐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涵,提出当代中国必须坚定不移地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并鼓励每个人都当为全人类的可持续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关键词:生态自然观;可持续发展一、坚持生态自然观的重要性人类依赖自然界又反作用于自然界。

人与自然界相互依存、相互制约,二者具有内在的统一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自然界是人类生存、发展的环境,自然界对人具有先在性。

第二,人能反作用于自然界。

“现实的自然界”离不开人和人的活动,否则,自然界就会停留在原始状态。

人类应预见自身行为对自然生态系统的长远影响。

自然资源作为一种最基本的基础物质和能量, 是一切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与最基本要素, 人类社会的一切产品和财富都是由资源物质和能量转化而来的, 而且资源所固有的这种不可替代的特性功能是永恒的。

因此, 人的存在应以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作为基础, 人类要想生存好和求得不断发展, 就必须尊重自然、善待自然,遵循物能转化中物质不灭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 以及生态经济平衡等自然经济社会规律, 在对自然资源科学管理的基础上加以治理保护和合理利用,当今社会,人类掌握了强大的科学力量和物质力量,迫使自然界竭尽所能地为人类服务,物质财富大量涌现,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各种灾难性的传染病得到有效的控制,死亡率下降,如此等等。

但现代化新技术革命所带来的并非全是正面的东西,人类不合理的活动,在全球规模或局部区域导致生态过程即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损害、生命维持系统的瓦解,从而危害人的利益、威胁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现象却不断发生,导致了严重的生态危机。

表现在:人口激增,自然资源消耗、短缺,环境污染等等。

这些违背辩证唯物生态自然观的行为如果放任发展下去,必然会导致生态危机的严重爆发,会影响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使人类走上自我毁灭的道路。

由此可见,坚持生态自然观极其重要。

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2]近年来, 人类社会的物质文明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发展, 同时这段时期也是地球上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遭受破坏最严重的时期。

论生态自然观与可持续发展

论生态自然观与可持续发展

论生态自然观与可持续发展摘要:生态自然观是继天然自然观和人工自然观之后的一种全新的自然观,它的核心是强调人与自然的协调,关注人类生态系统的发展。

它与可持续发展之间存在着本质的联系,本文就是在认识生态自然观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探讨了生态自然观和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首先,生态自然观是可持续发展的指导观念和哲学基础,可持续发展是生态自然观的必然要求和实践形式,生态自然观的理论对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践活动具有极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其次,生态自然观的确立,为可持续发展理论与战略提供了重要的哲学依据;而可持续发展理论与战略从提出到逐步推行实施,也正在从实践的角度丰富和完善着生态自然观的思想内容。

然后,生态自然观孕育了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又进一步深化和提高了生态自然观在现代社会中的影响。

总之,两者相互依存,互为促进,不可分割。

关键词:人自然生态自然观可持续发展一、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不断得到创新与应用,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空前强大。

过分的自信与片面的发展观使得人类在物质财富涌入、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也付出了生态危机、环境恶化的惨重代价,而这最直接的后果就是恶化的生态环境对人类一次次无情的惩罚。

如何使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实现双赢,人们在不断反思探究,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作为现代辩证唯物主义最具代表性的形式之一——生态自然观应运而生。

而生态自然观的确立,为可持续发展观提供了必要的哲学依据。

有了主导思想和理论基础,可持续发展便肩负起了这样的伟大使命,那就是不仅要把生态自然观的基本思想付诸实践,还要在实践中进一步深化、完善这一主旨。

二、生态自然观的形成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生态自然观的核心是强调人与自然的协调,注人类生态系统的发展。

(1) 生态自然观并非简单回到天然自然观,它既是对人工自然观的某种扬弃,又是向天然自然观的某种复归,是更高层次上两种自然观的辩证综合。

只有在生态自然中,天然自然和人工自然才会和谐共存,才能真正实现人类对自然的依赖和超越的统一,也才能真正达到马克思预言的那种人和自然的和谐统一,即自然界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

生态自然观与可持续发展观关系之我见

生态自然观与可持续发展观关系之我见

生态自然观与可持续发展观关系之我见一、引言在当今社会,生态自然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生态自然观强调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倡导尊重自然、保护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观强调在满足当前需求的基础上,能够保障未来世代的需求,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那么,生态自然观和可持续发展观之间到底有怎样的关系呢?在我看来,二者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二、生态自然观与可持续发展观关系1. 对自然的尊重和保护生态自然观强调对自然的尊重和保护,认为自然界的生物、环境和自然规律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而可持续发展观则在此基础上提出,在满足当前需求的要使资源得到合理利用,保护生态环境,确保未来世代能够继续获得资源和环境。

生态自然观是可持续发展观的基础和前提,二者相辅相成。

2. 地球村共同体意识生态自然观提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主张地球村共同体的理念,强调全球生态环境的整体性和共同性。

而可持续发展观也强调全球合作,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环境污染等全球性问题,提倡共同责任和利益。

生态自然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在全球层面上有着密切的联系和互动。

3. 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生态自然观与可持续发展观之间的关系还体现在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平衡上。

生态自然观认为,经济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要注重环境的可持续性。

可持续发展观则提出了在经济发展中要注重环境的因素,要追求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并提出了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的发展方式。

生态自然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在促进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方面有着内在的联系。

三、个人观点和理解在我看来,生态自然观和可持续发展观是相辅相成、紧密相连的。

生态自然观为我们提供了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引领我们正确对待自然、尊重自然;而可持续发展观则是生态自然观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实践,通过可持续发展的方式来实现生态自然观的价值和理念。

我认为,二者之间的关系是不可分割的,只有将生态自然观与可持续发展观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够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论生态自然观对我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意义五篇

论生态自然观对我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意义五篇

论生态自然观对我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意义五篇第一篇:论生态自然观对我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意义硕士研究生课程论文课程名称:自然辩证法论文题目:论生态自然观对我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意义学院:专业(方向):学生:学号:指导老师:完成时间:[摘要]生态自然观的确立,,为可持续发展理论与战略提供了重要的哲学依据;而可持续发展理论与战略从提出到逐步推行实施, 也正在从实践的角度丰富和完善着生态自然观的思想内容。

生态自然观孕育了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又进一步深化和提高了生态自然观在现代社会中的影响。

两者相互依存, 互为促进, 不可分割。

生态文明要求我们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重建人与自然的和谐。

[关键词]生态自然观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生态问题是当今世界的一个共同难题, 也是中国正在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一个非常现实、迫切的问题。

在研究中国可持续发展时, 必然涉及生态自然观的深层理论。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 “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

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

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

”号召全国人民在2020 年小康社会实现之时,使我国成为“人民富裕程度普遍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生态环境良好的国家”。

建设生态文明社会,既是我国现阶段对人与自然关系反思的结果,又是深化我们对人与自然关系认识的动力。

一、人与自然的关系人是自然界发展的产物, 决定了人与自然之间成先后的关系。

马克思的生态自然观确认自然界先于人、先于人类社会, 把人类社会看作自然界的一部分。

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依赖于自然界.马克思和恩格斯提出人创造环境的思想。

人类要想可持续生存和发展, 就必须进行劳动。

人类比其他动物强大, 就在于能够利用自然规律和改造自然界。

马克思认为在社会生产活动过程中, 人和自然同时起作用。

二、中国主要面临的生态问题1土地资源退化严重由于不合理开发利用土地, 致使土地退休和破坏, 主要表现为: 第一, 水土流失逐年加重。

生态自然观与可持续发展

生态自然观与可持续发展
越严重,生态危机正在逐步加深。
三、生态自然观与可持续发展的辩证 关系
它们的相同之处
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及相互包容性
生态自然观与可持续发 展的含义相近
现实根源相同
可以归结为“生态危机”
生态危机
环境污染
生态破坏
资源问题
人口问题
生态自然观是可持续发展的指导 观念和哲学基础
生自然观的核心
生态自然观的内涵
生态自然观的形成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其核心是强调人与自 然的协调发展,关注人类生态系统的发展。 从三个方面来阐述内涵。
二、可持续发展的提出
可持续发展提出的背景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发展性
公平性
持续性
共同性
可持续发展的必然性
人们对大自然的改造能力逐步增强,对自然界的破坏也越来
论生态自然观与可持续发展
一、生态自然观的形成 背景及内涵
二、可持续发展
三、它们两个之间的辩 证关系
四、总结
引言
自20世纪中叶新科技革命以来,人类掌握了强大的科学力量
和物质力量,迫使自然界竭尽所能的为人类服务,物质财富 大量涌流,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各种灾难性的传染病得到有 效的控制,死亡率下将,平均寿命延长,如此等等。然而, 现代科技革命所带来的并非全是福音,全球性的生态危机严 重地威胁着人类的发展。于此相联系,生态科学受到了人们 的普遍关注,获得了迅速的发展。以生态科学为基础的生态 自然观是当代人类对生态危机进行反思和对生态科学进行概 括与总结的结晶。同时可持续发展也应运而生。
一、生态自然观


理论来源: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思想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基本观点
1.自然界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浅论生态自然观与可持续发展

浅论生态自然观与可持续发展

随着社会生产力不断提 高 ,人类认识并 改造 自然 的能 力 E l 益增 强 , 生态环境破坏程度也越 来越严 重。怎样 使人 与 自然 和谐统 一 ,实现 双 赢 ,全人类都在不断反思探索研究 。而 生态 自然观 的逐 步演变与 发展 , 是 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基 础。 1 . 可 持 续 发 展 的 理论 和 原 则 第一 阶段 ,2 O世 纪 中叶 西方 国家不 断发生公 害事 件。美圜生 物学 家蕾切尔 ・ 卡逊 ( R a c h e l L o u i s e C a r s o n )研究了使用杀 虫剂所带来 的各 种危 害,1 9 6 2年 ,《 寂静的春天》一书初步揭示 了污染对生态 系统的影 响 ,这是对传统行为和观念的早期反思 。1 9 7 2年 , 《 罗马俱乐部 报告》 ( M e a d o w s e t a 1 . )认 为,人 口和经济规模 的无节制扩张 ,会 突破 可耗竭 自然资源的总量 ,突破环境 自 净 能力和承载力 ,直至导 致全球经济增长 的不可持续性。同年 ,联合国首届人类环境会议上形 成的 《 联合 国人类 环境宣言》 ,回答 了 “ 要环境还是要发展”这一 问题 ,强调 “ 或 ( o r ) ” 字。
等文件于 巴西里约热内卢 的联合国大会 通过 。主要观点是 ,环境和发展 要平衡 ,强调 “ 和 ( a n d ) ”字 。 第 四阶段 ,我国政府 于 1 9 9 4 年3 月编制并发表 的 《 中国 2 l 世 纪议 程—— 中国2 l 世纪人 口、资源 、环境 与发展 白皮书》 , 是我 国政府 第一 次对可持续发展理论和战略的确认 ,也是 参与全球 可持续发展 的标 志。 可持续发展 三角 ( E n v i r o n me n t a n d S u s t a i n a b l e D e v e l o p me n t ,简称 E S D) 于1 9 9 4年被世界银行首次提出 ,认 为可持续发展不仅仅是经济 的发展 , 更 是与社会发展和生态发展的融合在一起的可持续发展 。 2 0 0 2 年在南非 约翰内斯堡召开可持续发展地球峰会 ,在可持续发展 的社会 经济和环境 问题中提出新 的发展 目标和实现 目 标 的时间表。它的主要 观点是 ,将环 境保护与经济建设融合在一起 ,这一观点着重 “ 合 (i n ) ”字 。 可持续发展有三项基本原则 :一是公平性原则 , 包含代 际公 平和代 内公平 。代际公 平 ( i n t e r g e n e r a t i o n a l e q u i t y )就是 当代人消 费发展 的同 时不能损害后代人 的发展权 利。代 内公 平 ( i n t r a g e n e r a t i o n a l e q u i t y )是 指 同代人中每个人 的发展都是平等的 ,没有性别和种族之类 的歧视 。二 是持续性原则 ,即资源 的稀缺性和环境 承载力是限制人们无节制消费与 需求的重要因素 , 全世界只有将当下和未来 的利益紧密结合在一起 ,才 能实现全球的强 可持续发展。三是共 同性原则 ,指的是针对各个 国家和 地 区在文化和意识形态等方面的差异 ,必须采取共同的行 动。 2 、可 持 续发 展 的必 然 途 径 :生 态 文 明 从语义学上分析 ,“ 生” = 人 +土 ,表示生命 、生产 、生活 、生存 , 其 动力学机制包括 :竞争衍生 、整合共生 、循环再生 、适应 自生 。“ 态” 的中文繁体 由自然 的 “ 能 ”和人 文的 “ 心”所 组成 ,它所 表现 出的是 种 状 态 或 者 格 局 ,其 控 制 论 机 理 包 括 :物 态 谐 和 、事 态 祥 和 、心 态平 和、世态亲和 。“ 生”与 “ 态 ”结合 在一起 ,就是 达尔文 的物竞天 择、 老子之道法 自然 、以及 天人合一的心同文化 。 “ 天人合一” 的整体 思维 模 式有助 于形成健全的生态 思维。道家 “ 道 生万物”,儒 家 “ 太极 化生 万物” ,均体现出尊重生命价值 的生态道德 观。儒 家主张仁爱 德性 ,所 谓 “ 民吾 同胞 ,物吾与也” 。道家则是一种 自然主义 的空灵 智慧 ,通过 敬畏万物来完善 自我 生命 ,所谓 “ 道 生一 ,一 生二 ,二 生三 ,三 生万 物”,“ 人法地 ,地法天 ,天法道 ,道法 自然” ,“ 天地与我 并生 ,而万

理解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理解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理解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和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议题。

本文将通过对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理解,探讨其关系以及实现的路径和策略。

一、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生态环境保护是指为了保护自然环境中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减少人类对环境的破坏和污染,从而实现生命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保护生态环境不仅可以维持人类的生存和健康,还能为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

首先,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

我们所依赖的饮食、衣物、住房等都离不开自然生态系统的支持。

如果环境被破坏,我们将失去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其次,生态环境保护是经济发展的保证。

一方面,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会威胁到生产力,损害工作环境,增加生产成本。

另一方面,通过生态环境保护,可以促进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产业升级,提高经济效益。

最后,生态环境保护与社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

环境污染和自然灾害频发会导致社会不稳定,破坏社会的发展基础。

因此,生态环境保护也是社会进步和稳定的重要保障。

二、可持续发展的含义与特点可持续发展是指在满足当前需求的同时,不损害子孙后代满足其需求的能力。

可持续发展包含了经济、环境和社会三个方面的可持续性。

首先,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要求在经济增长的同时,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只有实现了资源的可再生和循环利用,才能保持经济的长期增长。

其次,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强调了生态平衡的保护。

保持自然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避免生态灾害的发生,是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目标。

最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要求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实现社会的公平和正义。

即使经济增长了,如果贫富差距过大,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也将受到威胁。

三、实现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路径与策略实现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有效的政策支持。

以下是几个关键的路径和策略:1. 加强环境治理。

加强对环境污染的防治,推动清洁能源的发展,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

论生态自然观与中国可持续发展

论生态自然观与中国可持续发展

论生态自然观与中国可持续发展随着人类对于地球的深入认知,生态自然观逐渐成为人们思考和探索当代可持续发展的出发点。

在这个世界上,每一个生态系统都是与生俱来的、丰富多彩的,并能满足人类的物质与精神需求。

但是各种生态危机,如气候变化、水资源短缺、地表水污染、物种丧失等问题,使得人们逐渐认识到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与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生态自然观也日益成为人们关注与思考的问题之一。

中国是一个拥有数千年文明历史的国家,拥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众多生态系统。

然而,由于历史和发展上的原因,中国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方面面临的问题更加严峻。

近年来,中国已经实施了一系列政策和法规,以促进节能减排、推进清洁能源、加强生态修复等方面的措施,加速向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转型。

而生态自然观的提出和推广不仅是当前中国可持续发展问题的一大关键,更是推动中国走向更好未来的基石。

众所周知,生态自然观是强调自然的完整性、多样性和可持续性,人类不应以消耗大量自然资源为代价获取自身利益的观点。

从这个角度而言,本着自然与人类一体共生的理念,可以建立与环境和谐的新型发展模式,放弃依靠高污染和高耗能的传统发展模式,而选择绿色低碳和可持续的发展方式,有利于维护生态环境的保护和自然生态系统的健康。

在中国的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应更加强调生态环境保护,尤其是在发展资源、工业、农业等大规模扩展的同时,应该高度重视对环境与生态环境的保障。

政府应该加强生态修复,推动绿色低碳,以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特别是在一些资源匮乏地区和大城市中,要转变传统的产业结构,引导企业向低碳经济方向发展,推动技术创新和科技革新,建立垃圾和废弃物的处理和再利用体系等措施,以解决大气、水质、土壤污染等问题。

另一方面,社会公众也应有更高的生态意识,大力推广环保、低碳、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这样才能形成广泛的社会共识,营造环保优秀的生态文明。

此外,公众也应努力提高自身的生态素质,增强环保意识,鼓励个人和企业在各个领域都能够积极承担起环保责任。

浅谈自然观与我国可持续发展

浅谈自然观与我国可持续发展

辽宁医学院研究生期末论文课程:自然辩证法概论姓名:刘伟强学号:2班级:18班专业:普通外科浅谈自然观与可持续发展摘要马克思主义自然观是马克思恩格斯在吸收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和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中的先进思想以及当时的自然科学成果的基础上形成的。

在当代人口、资源、环境等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生态危机日益严重的今天,为了摆正人在自然中的位置,调整人类的行为方式,重申马克思自然观无疑对人们走上生态文明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马克思自然观是以辩证思维方式体现人们构建科学的生态文明理论和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性,他强调人们应该从实践的角度出发,用辩证的思维方式去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维护生态平衡。

关键词自然观、科学发展观、人与自然长期以来,人类由于只是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利用各种自然资源,因而不同时代的人们,包括杰出的思想家,虽然有人也指出了人类活动对于周围自然环境的破坏性影响,但更多的是为人类征服改造自然的奇功而自豪。

由此带来了极其严重的后果,如过度地消耗资源,向环境排放大量的污染物,无节制地人口膨胀,破坏了生态平衡和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出现了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生物多样性的逐渐消失,沙漠化、表土流失、水资源短缺等一系列全球环境问题。

这些情况的出现,更使人类亲自体味到了自身生存环境所面临的危机。

我们耗尽大自然的所有宝贵资源的时候,自然界就会成为僵死的质料;我们在破坏了其他动植物存在的条件时,人类自身的存在也就成了问题。

这一危机的最终结果可能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的完全破坏,即人类生存环境的丧失。

人类究竟应该如何正确认识和对待自然界,重温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无疑会有重要启迪。

而中国共产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则是对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的继承和发展。

一、马克思恩格斯“生态自然观”1.马克思、恩格斯在分析自然的时候,强调自然是有规律可循的,并且这种规律是不依人的意识和意志而改变的,但只有人才有意识,人们可以认识和掌握自然规律,并利用好它为人类服务,但是一度超过了界限,我们人类就会要遭受自然的报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生态自然观和可持续发展摘要:面对生态危机的现实,人类提出了生态自然观,而生态科学,又是生态自然观确立的科学基础。

生态自然观的确立,为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和战略提供了重要的哲学依据。

综观可持续发展理论和战略的提出、基本原则的形成以及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明途径的探索,均贯穿了生态自然观的基本思想。

关键词:生态自然观可持续发展关系引言:“英雄时势谁主造?千年纷争从未停。

诸法因缘起,系统临环境;适者求生存,改变更长命;学习获启示,利用争优胜!掠夺无厌显兽性,环境人类互依存。

天地厚人类,回报何无情?千疮孔又百疮,蓝天已昏沉;人类有后代,环保减报应!”时势造英雄?英雄造时势?争论难休。

时势便是环境,人类可以采取五方面的措施,正确地对待环境:适应,改变,利用,学习,保护。

上述小诗一首,总结了这五方面的关系。

生物竞争,大自然选择了人类,让人类生存了下来,并且统治着地球;人类为了更好的生活,通过园艺过程,选择了生物,通过环境保护,维持生态平衡,人类应该与其他生物共同和谐地生存下去[1]。

一、生态自然观生态自然观是系统的自然观在人类生态领域的具体体现,是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现代形式之一。

1.1 生态自然观的内涵生态自然观以生态危机作为确立的现实根源,用生态科学奠定理论基础,主张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

生态自然观的形成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其核心是强调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关注人类生态系统的发展。

生态自然观的内涵主要包括:1)生态自然观并不是简单地回到天然自然观,它既是对人工自然观的某种扬弃,又是向天然自然观的某种复归,是这两种自然观的辩证的有机统一体。

在生态自然中,人融入了自然中,成为了自然的一部分,实现了人和自然的和谐统一。

2)生态自然观并不是对一般环境科学的重复讨论,而是对生态自然界进行哲学思考,从而形成的关于自然观的一种新理论。

3)自从人类诞生以来,自然界就分化为天然自然和人工自然,人们对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思索也随着自然界的发展而发展,生态自然观就是人类在实践中对自然界的一种长期的理性思考的结果。

1.2生态自然观的基本思想[2]其基本思想是:1)生态系统是生命系统:即生命系统与环境组成的整体。

2)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包括有机、无机及其它部分构成的价值链,生物链等。

3)系统是自主织的开放性。

4)生态系统是动态平衡性。

5)生态系统是稳定性与变化性相统一的体系。

“大自然常常有这样一种倾向,就是讨回他的儿子---人---从她那儿借去而加以安排结合的、那些不为普遍的宇宙过程所赞同的东西。

[3]”以材料界为例,人类从大自然母亲那借来金属矿石,耗费能量,制造金属,进一步加工而成桥梁、船舶、钢轨、房屋……,有时是赫然而存,威风凛凛。

但是,大自然母亲的风雨、潮汐、日照……,日夜不停的工作,通过腐蚀、磨损、断裂等方式,讨回本来是属于她的东西。

就是人本身,也是在劫难逃。

但是,人类整体,应还原大自然母亲的本来面貌,以生态自然观的思想来求得与母亲的和平共处。

1.3生态自然观的理论来源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思想是现代生态自然观的直接理论来源。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基本观点是:一、自然界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二、环境创造人类,人类也创造环境。

马克思说:“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改变是一致的,人的性格是由环境造成的,那就必须使环境成为合乎人性的环境,也就是说人的创造要把改造自然,建设自然,美化自然有机的结合起来,这样才能合乎人性。

”三、自然生产力是社会生产力的基础。

四、人要与自然和谐一致。

五、要改革不合理的社会制度,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前提。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基本特征:一、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的统一;二、人的能动性与受动性的统一;三、人的内在尺度和自然地外在尺度的统一;四、自然主义和人道主义、共产主义的统一。

1.4生态自然观确立的现实根源和科学基础自20世纪中叶新技术革命以来,人类掌握了强大的科学力量和物质力量,迫使自然界竭尽所能地为人类服务,物质财富大量涌入,生活水平普遍提高。

然而,现代新技术革命带来的并非全是福音,全球性的“生态危机”严重的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与此相联系,生态科学受到了人们普遍的关注,获得了迅速的发展。

以生态科学为基础的生态自然观是当代人类对“生态危机”进行反思和对生态科学进行概括与总结的结晶。

生态自然观确立的现实根源是“生态危机”。

生态自然观确立的科学基础是生态科学。

二、可持续发展观的基本内涵[4]2.1 发展性。

是指不能为了保护环境而停止发展,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是社会进步的前提。

发展是指各个民族、国家、地区的经济、科技、文化、环境等诸多要素的全面综合的发展。

可持续发展的最终落脚点是人类社会,即改善人类的生活质量,创造美好的生活环境。

2.2 公平性。

是指人与人之间的互利共生,协同发展。

一方面,我们在满足自己需求的同时必须考虑后代人的利益,应当努力做到使后代人有同等的发展机会。

我们对后代人生存发展所需的生态环境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我们不能因片面追求发展、过度开发资源、从而剥夺后代人理应享有的发展的机会。

另一方面,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享受平等的发展权利的待遇,这就要求区域内部和不同区域间从成本效益的角度实现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两者的公平分配和负担。

2.3 持续性。

是指经济、社会、人口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人口、经济和社会不能超越资源与环境的承受能力。

它不仅要实现当代人自身的发展,而且也要实现未来世代人发展。

2.4 共同性。

是指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全人类的共同目标,地球是人类共同的也是唯一的家园,全球性的生态危机使得实施可持续发展需要不同国家超越文化和意识形态的差异来采取联合的共同行动,联起手来为这一共同目标而努力。

三、生态自然观与可持续发展的辩证关系生态自然观的确立,为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和战略提供了重要的哲学依据。

综观可持续发展理论和战略的提出、基本原则的形成以及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明途径的探索,均贯穿了生态自然观的基本思想[5]。

3.1生态自然观主张把人的角色从自然的征服者改变成自然有机整体的一部分,强调生态系统是一个由相互依赖的各部分共同组成的有机统一体。

生态自然观使人们从思想上摒弃了传统工业文明发展方式的人是自然的主人,人要征服自然的观点。

认识到了只有维护人与自然的协调关系,维护人与自然系统的平衡,才能真正使人类社会得以持续发展。

3.2 马克思主张把自然当作实践去理解,所谓实践,就是人们能动的作用和改造自然的活动,把自然界当作实践去理解就是,就是把自然界当作人能动的作用和改造的对象。

相对于人的实践活动而言,自然界是人生活和活动的一部分。

人们作用和改造自然,并不是为了显示人类的强大,而是为了人自身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人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同时,人本身也是社会发展的结果。

促使人的全面发展是发展的最终目标,可持续发展就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发展方式。

四、可持续发展是生态自然观的实践形式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途径:生态文明。

4.1可持续发展能够克服有限自然资源的困扰。

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一切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前提。

只有把资源开发利用的强度限制在其再生速率的限度内,才能保持资源利用的持续性。

4.2可持续发展能够减轻生态环境所承受的压力。

近年来,快速发展的工业化、城市化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这给本来就十分脆弱的生态环境雪上加霜,严重地影响了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

坚持可持续发展,根治环境污染,恢复大自然的生态平衡,就成了当前我们面临的最重要、最紧迫的任务。

4.3可持续发展注重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经济发展是一切发展的基础,它包括数量的增长与质量的提高,而且数量的增长是有限的,显然经济发展的质量的提高就成了我们的关注对象。

我们只有依靠科技进步来、依靠科学发展观来推动经济、社会、生态的健康的可持续发展。

总之,在生态自然观的指导下,生态文明以实现人与自然地和谐发展为宗旨,强调人类与自然环境共同发展,在维护自然界再生产的基础上进行经济再生产。

五、从哲学的角度谈生态自然观与可持续发展古今东西的哲人都对事物的因果关系有所论述,例如亚里士多德的“四因说”,释迦牟尼的缘起论以及毛泽东的矛盾论,人类发展到今天,从自然的征服者,开始向自然的有机整体转变。

因?果?昨日种的因,今日已经得到惩罚,生态自然观的实现已成必然,难道真的要到迈克尔杰克逊MV里的世界末日到来,然后整个世界变成波若地狱,火海一片,重新再来吗?5.1 生物过程的目的不知道为了什么,它们一切活动的最终目的,都是求生存:或者是延长自己的生命;或者是繁殖,传下自己的生命。

为什么生物要求生存?只能说,这是生物的本性,为什么有这种本性?则哑口,无可回答。

5.2 人的生命过程的目的很难回答的人生哲学问题,人生命过程的目的到底是什么?1)适者生存。

人号称是“万物之灵”,但人类毕竟是一种生物。

“适者生存”这一条适用于生物的规律,同样适用于人类。

经历过“文革”的中国人,实践使他们更易理解这种人性,知道这种求生存的人生过程的目的:岁寒知松柏,其尖平树叶,也是为了适应岁寒;乱世明人性,绝大多数人的言行,都是为了求生存。

2)伦理道德。

人之性善或性恶,历代争论不休。

生态自然观要求将人与人的伦理关系扩展到人与一切生命之间,把自然也作为人类道德的对象,这是实践可持续发展的道德基础。

3)规定目的。

对于人间事,依据具体情况,规定目的。

4)分析物与人、事问题的差异,在于过程的目的因。

5.3 人类的梦想与现实的实践潘多拉星球,有幽萤圣洁的灵魂树,灵魂树是纳美人的根,是纳美远古祖先生生不息繁衍下的种族精神,是凝聚潘多拉星万物万灵和谐共处、平等尊重的图腾。

纳美人单纯善良,心地澄澈,因为他们懂得,万物惺惺相惜,生命的存在不过是从此到彼,循环不已;神是无所不在的,纳美人的所思所想神都能感知感应,并在冥冥中指引着纳美人顺应自然的规则。

灵魂树图腾的象征意义不仅仅是一个虚幻的天神,而是不可侵犯、不可征服甚至无法预知而真实存在的自然力,它凝聚着万物的力量,召引着万物在发展中求得永生。

优美的画面,儿时纯净的梦重新出现,是英雄的史诗,是一曲悲壮的歌咏。

一部《阿凡达》把我们带入梦想之境,我们追寻的,我们渴望的,不就是这样一种安静和谐的生活环境?潘多拉星球,可以说是纯粹的生态自然,人与物星星相关,人可以通过自己的神经告诉动物自己的想法,与动物合为一体,既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又不破坏动物的生存。

但是人类呢?用武器毁坏自然,炸掉他们赖以生存的灵魂树,人类的欲望无止境,大肆破坏生态平衡。

假如说,有什么可以更好的体现生态自然观的,那么《阿凡达》将是首选,在这里,可持续发展与人类肆意占领自然形成鲜明的对比,无需言语,无需解释,用心体会,便心领神会。

“物之自然”“人之自然”,老庄哲学中一个重要的观念,其“自然”观念中包涵着根源性自然,强调物质本性[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