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化学第9章-煤的热解与黏结成焦全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煤的热解与黏结成焦
(多媒体课件教案)
教学目标:了解煤的热解过程及热解化学反应,理解煤的黏结成焦机理及影响焦炭强度的主要因素,掌握煤黏结性与结焦性概念的联系与区别。
教学内容:
基本概念:煤的热解、胶质体、液晶、中间相小球体、
基本原理:
(1)煤的热解过程
(2)煤热解主要化学反应
(3)胶质体的质量(数量与性质)表征
(4)煤的黏结与成焦机理
(5)影响焦炭的主要因素
引言:
煤的热解是指煤在隔绝空气条件下持续加热至较高温度时发生一系列化学变化的总称。同义词:热分解、干馏
黏结与成焦是煤在一定条件下热解的结果。以煤的热解为基础的煤热加工,尤其炼焦是煤炭综合利用中最重要的工艺。因此,研究煤的热解对煤的热加工有直接的指导作用。同时也有助于开发煤的热加工技术,研究煤的结构。
9.1煤的热解过程
黏结性烟煤的热解过程
序号一二三
阶段干燥脱气活泼分解二次脱气
温度范围℃<350~400 350(450)~550 550~1000
物相变化不变软化、胶质体、固化半焦收缩形成裂纹过程本质脱附裂解为主缩聚为主
主产物干煤胶质体半焦—焦碳
热效应吸热吸热放热
9.2煤热解化学反应
煤的热解是一个及其复杂的过程,包括有机质的裂解,裂解产物中轻质部分的挥发,重质部分缩聚。挥发产物在一出过程中的分解与化合。缩聚产物在更高温度下的再裂解与再缩聚。
总的来说,包括裂解与缩聚两大类反应,前期以裂解为主,后期以缩聚为主。其间既有平行反应,也有交叉反应。
从煤的分子结构看,热解反应的影响主要是基本结构单元周围的侧链和官能团,基本结构单元之间的桥键。对热不稳定成分与不断裂解,形成煤气、焦油等低分子化合物,以挥发的形式析出;基本结构单元的核对热稳定,互相缩聚形成固体产品(半焦或焦炭)。
(1)有机化合物的热裂解
有机化合物的热稳定性,决定于其键型与键能。
烃类热稳定性的一般规律是:
缩合芳烃>芳烃>环烷烃>烯烃>炔烃>烷烃
芳环上侧链越长,越不稳定;芳环数越多,侧链也越不稳定。
在缩合芳烃中,缩合环数越多,越稳定。
(2)煤热解主要化学反应
裂解反应
桥键断裂生成自由基
脂肪侧链裂解生成气态烃
含氧官能团生成CO、CO2、H2O
煤中低分子化合物裂解生成气态烃
一次热解产物的二次热解反应
裂解反应生成更小分子气态烃和热解碳
脱氢反应环烷烃芳构化
加氢反应苯环去侧链
缩合反应芳烃稠环化
桥键分解生成气态烃
缩聚反应
胶质体多相缩聚反应生成半焦
半焦缩聚生成焦碳
9.3煤热解动力学研究
形成机理1928年,英国惠勒(R.V.Wheeler)等从煤的分解温度、软化温度和流动现象出发,开始探索胶质体生成机理。至20世纪50年代,已出现众多解释,其中以热沥青质机理和偏塑性体机理较为流行。热沥青质机理认为,软化是煤热解的渐进过程,热解使煤部分地成为流动物,这种流动物状似热沥青,故叫做热沥青质,它是煤经加热后的分解产物,并非煤本身原有的物质。流动物经一次裂解产生初次煤焦油和少量煤气,在一定温度范围和一定时间内,尚未热解的煤就分散于此流动物中,从而形成胶质体。20世纪50年代,荷兰克勒维伦(D.W.Wan Krevelen)等用偏塑性体理论较全面地研究了胶质体的生成和缩聚反应动力学,提出胶质体生成和转化成焦炭的三个按顺序发生的反应粘结性煤(P) 胶质体(M)
胶质体(M) 半焦(R)+一次气体(G1)
半焦(R) 焦炭(S)+二次气体(G2)
k1,k2,k3为反应速度常数。反应(1)为解聚反应;反应(2)为裂解缩聚反应;反应(3)为缩聚脱气反应。粘结性煤P经加热后,发生解聚反应而生成胶质体M(又称偏塑性体,以区别于通常的塑性体);当进一步升高温度后,胶质体则经裂解缩聚反应,转变为半焦R和一次气体G1。导致胶质体生成和转变的上述两个反应均后一级反应。因此,胶质体的性质决定于它的浓度(M/P0),其中P0为起始煤的质量。由反应动力学研究,还得出了反应速度常数和反应活化能。反应活化能为210~250kJ/mol。
还没有一个能全面反映胶质体性质的指标。就胶质体时主要性质而言,有热稳定性、粘结性、流动性、透气性和膨胀性等。热稳定性用煤的软固化温度区间来表示;流动性以煤的流动度或粘度来衡量,透气性用挥发物穿透胶质体析出时,所受到的阻力来表示;气体由胶质体中析出时产生的体积膨胀,可用煤的膨胀度来表征。各类炼焦煤的胶质体数量和
性质差异较大。气煤受热后的流动物热稳定性差,易迅速分解成气体析出,所以其胶质体的流动性并不大。瘦媒受热后产生的流动物数量少,软固化温度区间最小(仅为40℃),胶质体流动性也差,不易将煤粒间的空隙填满,因此界面结合不好,所形成的焦炭熔融得不好,耐磨性鼠肥煤的流动物多,软固化温度区间最大(达140℃),在胶质体状态下的停留时间长,煤粒熔融结合良好。焦煤的液相物较多,其胶质体的热稳定性和流动性均好,又有一定的膨胀性,这些性质均有利于煤粒之间的粘结,从而形成熔融良好、致密的焦炭。
影响因素胶质体的数量和性质主要受煤的性质和加热速度的影响,另外煤经受氧化、氢化和粒度变化等也会改变胶质体的数量和性质。胶质体性质随煤种而异,挥发分超过13~15%的煤,在加热时才明显出现胶质体;在一定范围内,煤中挥发分上升则胶质体增加,当挥发分为25~30%时胶质体达到最大值;此后肢质体则随挥发分的上升而减少,当煤的挥发分超过35~40%时胶质体消失。煤化度和煤的岩相组成是影响胶质体的重要因素,随着煤化度增加,开始软化温度逐渐升高。中等煤化度的煤热解时,煤气和煤焦油产率高,胶质体的数量多、质量好。岩相组成中的铰质组和稳定组是可熔组分,情质组和矿物质是不熔组分,它们均影响热解液体产物的产率和组成。不同煤化度(以干燥无灰基碳含量Cdaf表示)煤的镜质组在干馏时(加热速度为3℃/min)其胶质体的特性温度见图l。图中阴影区为胶质状态区。当煤中镜质组的碳含量小于80%
9.4煤的黏结与成焦机理
9.4.1概述
对于煤黏结成焦机理的研究,始于煤化学的开创阶段,比较有影响的有溶剂抽提理论,物理黏结理论,塑性成焦机理,中间相成焦机理和传氢机理。
溶剂的抽提理论
煤溶剂抽提抽出物黏结组分决定煤的黏结能力
残渣不黏组分决定焦碳基质的强度
物理黏结理论
煤黏结成分
不黏成分表面浸润界面结合
塑性成焦机理——胶质体理论
煤热解液相黏结成分
固相不黏成分胶质体热解半焦缩聚焦碳
气相
中间相成焦机理
煤炭化胶质体(各向同性)液晶(中间相)长大、融并固化焦碳
传氢机理
煤热解自由基+H自由基稳定化塑性发展
9.4.2胶质体理论
单颗煤粒在胶质体阶段的转化。
当煤粒隔绝空气加热至一定温度时,煤粒开始软化,在表面上出现含有气泡的液膜如图9-10(a)所示。温度进一步升高至500~550℃时,液体膜外层开始固化生成半焦,中间仍为胶质体,内部为未变化的煤,如图9-10(b)所示。这种状态只能维持很短时间。因为外层半焦外壳上很快献出现裂纹,胶质体在气体压力下从内部通过裂纹流出,如图9-10(c)所示。这一过程一直持续到煤粒内部完全转变成半焦为止。
粘结性煤加热到一定温度时,每个煤粒都有液相形成,许多煤粒的液体膜汇合在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