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新时期如何做好养老机构档案管理工作
养老服务机构服务档案管理方案
![养老服务机构服务档案管理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777baa86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25.png)
养老服务机构服务档案管理方案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凸显。
养老服务机构作为老年人生活照料、医疗护理、康复保健的重要载体,其服务质量直接关系到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为了提高养老服务机构的服务水平,规范服务档案管理,确保老年人的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障,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养老服务机构服务档案管理方案。
一、服务档案管理的重要性服务档案是养老服务机构在提供养老服务过程中形成的具有保存和核查利用价值的文字、图表、声像、电子数据等不同形式和载体的历史记录。
它包括老年人基本信息、健康状况、服务记录、费用支出等方面内容。
服务档案管理对于保障老年人的合法权益、提高养老服务机构的服务质量和效率、规范养老服务机构的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二、服务档案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目前,我国养老服务机构在服务档案管理方面存在以下问题:1. 档案管理制度不健全。
许多养老服务机构尚未建立健全的服务档案管理制度,导致档案管理混乱,档案资料不全、不规范。
2. 档案管理人员素质不高。
部分养老服务机构档案管理人员缺乏专业知识和技能,无法保证档案管理的规范性和准确性。
3. 档案利用效率低。
由于档案管理混乱,导致档案查询、利用不便,影响了养老服务机构的服务质量和效率。
4. 档案信息化程度不高。
许多养老服务机构尚未实现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导致档案保存、查询、利用不便捷。
三、服务档案管理方案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以下服务档案管理方案:1. 建立健全档案管理制度。
养老服务机构应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建立健全服务档案管理制度,确保档案管理的规范性和准确性。
2. 加强档案管理人员培训。
养老服务机构应定期对档案管理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提高其档案管理能力和素质。
3. 提高档案利用效率。
养老服务机构应加强档案信息化建设,实现档案的电子化管理,提高档案查询、利用的便捷性。
4. 完善档案信息化建设。
养老服务机构应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档案信息管理系统,实现档案的电子化存储、查询、利用,提高档案管理的效率和水平。
养老社区的文书档案管理与归档
![养老社区的文书档案管理与归档](https://img.taocdn.com/s3/m/bbc1ce80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1b.png)
养老社区的文书档案管理与归档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日益凸显,养老社区逐渐成为关注的焦点。
而与养老社区相伴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文书档案管理与归档。
正确而高效的文书档案管理及其规范的归档操作不仅能提高养老社区的运行效率,还能确保信息的可靠性和隐私的保密性。
本文将深入探讨养老社区的文书档案管理与归档的重要性以及应该采取的措施。
一、文书档案管理的重要性文书档案管理在养老社区中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性。
首先,文书档案是记录养老院日常运营活动的重要文件,包括入住合同、医疗记录、员工管理档案等。
这些文书档案记录着养老社区的运行历程,对于保障养老院的各项工作按照规定开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其次,文书档案管理是保障养老社区信息安全和责任追溯的重要手段。
文书档案管理的规范与完善可以保证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防止信息的泄露和篡改。
再次,合理的文书档案管理有助于提高养老社区的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通过合理分类和整理文书档案,有助于提高信息的查找和使用效率,为养老社区的工作提供支持。
二、文书档案管理的措施为了确保养老社区的文书档案管理有序和高效,以下是一些应采取的措施:1. 建立科学合理的文书档案分类体系:根据文件的性质和用途,将文书档案进行合理分类,如管理类文件、财务类文件和人事类文件等。
这样能够便于文件的存储和检索。
2. 统一的档案编号和命名规范:为每个文书档案建立独立的编号和命名规范,确保每个档案都能够独立可辨识,并方便查找和管理。
3. 定期的文书档案整理与归档:定期对养老社区的文书档案进行整理与归档,确保档案的有序性和及时性。
在整理和归档的过程中,应注意文件的防潮、防火和防虫等措施,确保文件的安全。
4. 制定文书档案管理制度:建立科学合理的文书档案管理制度,明确文件的流转和管理责任,规范各个环节的操作流程。
5. 文书档案信息化管理:利用信息化手段对文书档案进行管理和归档,采用电子化记录和管理工具,提高工作效率和信息的安全性。
养老服务档案管理实施方案
![养老服务档案管理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e56b0b20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ae.png)
养老服务档案管理实施方案养老服务档案管理是指对养老服务对象的个人信息、健康状况、服务需求等进行记录、整理、管理和使用的一项重要工作。
有效的养老服务档案管理可以帮助养老机构更好地了解和服务老年人的需求,提高服务质量,保障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权益。
为了更好地推进养老服务档案管理工作,制定本实施方案,以期提高养老服务水平,保障老年人的合法权益。
一、建立健全养老服务档案管理制度1.制定养老服务档案管理相关规定,明确养老服务对象的信息采集、记录、保管和使用的程序和要求,确保养老服务档案的合法、规范和安全管理。
2.建立养老服务档案管理工作责任制,明确各级养老服务机构和相关部门的养老服务档案管理职责,确保责任到人,推动养老服务档案管理工作的落实。
二、加强养老服务档案信息采集和记录1.建立养老服务对象信息采集登记制度,对养老服务对象的基本信息、健康状况、生活习惯、服务需求等进行全面、准确地采集和记录。
2.建立健康档案管理制度,对养老服务对象的健康检查、疾病诊断、用药情况等进行及时、详细地记录和管理,为养老服务提供科学依据。
三、规范养老服务档案保管和使用1.建立养老服务档案保管制度,明确养老服务档案的存储、保密和防丢失等管理要求,确保养老服务档案的安全可控。
2.建立养老服务档案使用管理制度,规范养老服务档案的查阅、调取和使用程序,保障养老服务对象的信息安全和隐私权。
四、加强养老服务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1.推进养老服务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建立养老服务档案电子化系统,实现养老服务档案的信息化采集、存储、管理和应用,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2.加强信息安全保护,建立健全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加强系统安全防护和数据保密措施,确保养老服务档案信息的安全可靠。
五、加强养老服务档案管理监督和评估1.建立养老服务档案管理监督机制,加强对养老服务档案管理工作的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工作中的问题和不足。
2.开展养老服务档案管理工作评估,定期对养老服务档案管理工作进行评估,总结经验,找准问题,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和方法。
养老院档案管理制度
![养老院档案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78c05eb1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21.png)
养老院档案管理制度一、档案管理的重要性档案管理是对养老院的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管理和利用的重要手段。
档案不仅是养老院运营过程中的重要依据,也是保障养老服务质量和提升用户满意度的关键因素。
因此,建立健全的养老院档案管理制度是非常必要的。
二、档案管理的目标1. 提高信息的整合性和准确性:档案管理制度旨在确保养老院所有相关信息能够被准确、完整地记录和保存,以便于信息整合和查询。
2. 加强信息的安全性和保密性:档案管理制度能够确保用户的个人信息得到严格保密,防止信息泄露的风险。
3. 提升档案查询的便捷性和时效性:科学合理地进行档案存储和分类,有助于提高档案查询的效率,减少用户等待的时间。
三、档案管理的具体内容1. 档案收集和登记:养老院应建立档案登记制度,明确各类档案的收集要求和标准。
相关工作人员应负责进行档案的收集和登记。
2. 档案分类和整理:档案应按照一定的分类标准进行整理,确保档案的清晰有序。
分类标准可以根据养老院的具体情况来制定,如按照用户信息、医疗记录、护理记录等进行分类。
3. 档案存储和保存:档案应妥善存储并遵守相关保密规定,采取措施防止档案的丢失或损坏。
4. 档案查询和调阅:提供便捷的档案查询服务,确保相关人员能够快速获取需要的档案信息。
5. 档案更新和存档:及时更新档案信息,并按照一定的存档期限进行存档。
已存档的档案,应进行适当的检查和维护。
6. 档案销毁和报废:对于无需保留的档案,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销毁和报废处理。
涉及敏感信息的档案应进行安全销毁,避免信息泄露。
四、档案管理的责任和流程1. 责任:养老院应指定专门的档案管理责任人,负责档案管理制度的执行和档案管理工作的组织。
2. 流程:(1)档案收集和登记:相关工作人员按照要求,收集养老院各类档案,并进行登记。
(2)档案分类和整理:档案管理责任人按照分类标准,组织相关工作人员对档案进行分类和整理。
(3)档案存储和保存:档案管理责任人负责制定档案存储和保存的具体方案,并监督执行。
新形势下做好社会养老保险业务档案管理工作的对策探讨
![新形势下做好社会养老保险业务档案管理工作的对策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648ba7b6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e19bc05.png)
新形势下做好社会养老保险业务档案管理工作的对策探讨作者:孙静来源:《兰台内外》2022年第17期摘要:为了改善生活,为人们提供养老保障,我国一直非常重视社会养老保险业务。
档案管理是开展社会养老保险业务的关键,影响着经办部门的办公效率。
但是,社会养老保险业务档案管理中存在管理人员思想落后、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缓慢等问题,使档案管理工作的质量大打折扣。
在新形势下,为了提高社会养老保险业务的开展质量,应树立新的档案管理思想、选择合适的档案管理方法、加强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通过档案管理为社会养老保险业务的开展提供坚实基础。
关键词:社会养老保险;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新形势下的社会养老保险政策更符合群众需求,有利于促进社会发展,因此参保人数不断增多,社会养老保险业务中产生的数据信息也越来越多,这就要求相关人员做好档案管理工作,利用新的思想创新档案管理工作,因此本文将对新形势下做好社会养老保险业务档案管理工作的对策进行简要分析。
一、社会养老保险分析社会养老保险指的是由社会统筹基金支付的基础养老金与个人账户养老金共同构成的,是社会保障制度的关键构成部分,也是社会保险中至关重要的险种。
为人们提供社会养老保险的主要目的是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解决劳动人员到达一定年龄或丧失劳动能力后的基本生活问题。
简单来说,养老保险可以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求,为老年人提供稳定的生活来源,是多数国家都大力实行的社会保障制度。
世界各个国家实行的养老保险制度不同,常见的有储金型养老保险、国家型养老保险、传统型养老保险、福利型养老保险以及混合型养老保险等类型。
不同于其他保险,社会养老保险较为特殊,具有国家立法、强制实施、企业与个人必须参加、社会影响力大等特点。
实行社会养老保险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保障劳动力的再生产、增强社会安全性并促进经济发展。
相比于发达国家,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仍然较为落后,无法全部承担社会养老保险,但又希望通过社会养老保险保障人们的生活,促进社会安定和谐发展,因此我国的养老保险主要是由基本养老保险、企业补充以及个人储蓄这三部分共同构成的。
敬老院档案管理制度
![敬老院档案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e15b1d66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90.png)
敬老院档案管理制度1.引言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口老龄化现象的加剧,敬老院成为解决老年人生活困难的重要机构。
作为敬老院的管理者,建立一套完善的档案管理制度对于提高敬老院管理水平、优化服务质量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敬老院档案管理制度的重要性和具体实施方案。
2.敬老院档案管理的重要性2.1 提高管理效率敬老院作为一个庞大的机构,需要管理大量的老年人档案。
建立档案管理制度可以提高管理效率,便于工作人员及时查询和更新老人档案信息。
2.2 保护老人权益老人档案记录了他们的身份信息、健康状况、生活习惯等重要信息。
建立完善的档案管理制度可以确保老人个人信息的安全和保密,避免信息泄露和滥用,保护老人的合法权益。
2.3 优化服务质量通过档案管理制度,可以了解老人的健康状况、生活习惯以及个性化需求,为老人提供更加准确的医疗、康复和日常护理服务,提高敬老院的服务质量。
3.敬老院档案管理制度的实施方案3.1 档案分类与建立根据老年人的个人信息和需求特点,将档案分为基本信息档案、健康档案、服务需求档案和生活照料档案等。
基本信息档案包括老年人的身份证明、联系方式等信息;健康档案包括老人的体检记录、疾病诊断等信息;服务需求档案包括老人对护理和服务的需求信息;生活照料档案包括老人的生活习惯、饮食喜好等信息。
3.2 档案整理与归档对每位老人的档案进行详细的整理,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将档案归入指定的档案柜中,采取编号和标签的方式进行管理,方便查询和更新。
3.3 档案查询与更新建立档案管理系统,让工作人员可以通过电子系统查询和更新老人的档案信息。
同时,设置权限管理,确保只有授权人员能够访问和修改档案信息,确保信息安全。
3.4 档案保密与备份定期对老人档案进行备份,确保数据的安全性。
同时,加强档案保密工作,严禁泄露老人的个人信息,做好信息安全防护工作。
3.5 档案销毁与存档老人离世或者敬老院转移等情况下,对相关档案进行销毁或者存档处理,避免档案的混乱和丢失。
养老机构档案管理规范
![养老机构档案管理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7ab6158c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9fa4a52.png)
养老机构档案管理规范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养老机构的数量不断增加,养老行业也迎来了发展的机遇。
而养老机构档案管理的规范与完善,对于提供高质量的养老服务和保障老年人的权益至关重要。
本文将就养老机构档案管理规范进行详细阐述,旨在提供参考和指导,帮助养老机构建立科学有效的档案管理系统。
一、档案管理的基本原则1. 法律依据原则:养老机构档案管理需依法建立、登记和保存相关资料,确保养老机构的合规运营。
2. 信息化原则:借助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实现档案信息的电子化管理,提高档案管理的效率和便捷性。
3. 安全保密原则:严格遵守档案保密制度,保护老年人的隐私和个人信息安全,杜绝泄露和滥用的情况发生。
4. 规范操作原则:确保养老机构档案管理工作按照统一规范进行,减少人为错误和档案混乱的可能性。
二、档案管理的内容1. 档案建立:养老机构在接收入住老年人时,应建立详细、完整的入住档案,包括老年人的基本信息、健康状况、家庭背景、社会关系等。
2. 档案登记:对于每一份档案,养老机构需进行编号、登记,并严格按照时间顺序进行排列,便于查找和管理。
3. 档案保存:养老机构应建立专门的档案库房,对档案进行分类、整理、封存和保存,确保档案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4. 档案检索:建立健全的档案检索制度,使养老机构工作人员能够快速准确地查找到需要的档案信息,提高工作效率。
5. 档案销毁:按照规定的时限,对于老年人离世或其他需要销毁的档案,养老机构应按照规范程序进行销毁,防止档案泄密和滥用。
三、档案管理的具体操作1. 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养老机构应明确档案管理工作的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制定档案管理的具体规章制度,并在全体员工中进行宣传和培训。
2. 档案整理和归档:养老机构需对入住老年人的档案进行分类整理,确保相关资料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并按照登记流程进行归档。
3. 档案保管环境和设备:养老机构应提供适宜的档案保管环境,如温湿度控制、防火防水等设施的设置,保证档案的安全保存。
养老院档案管理制度
![养老院档案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c8fdd476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d7.png)
养老院档案管理制度一、引言养老院作为提供长期护理和照料的机构,为居住在其中的老年人提供了重要的服务和支持。
为了确保老年人的权益得到保障,养老院需要建立一个有效的档案管理制度。
本文旨在讨论养老院档案管理制度的相关内容,包括档案的建立、管理和保密等方面。
二、档案的建立养老院档案的建立是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
为了确保档案的准确、完整和及时,养老院需要制定以下措施:1. 档案建立责任部门:养老院应指定专门的部门负责档案的建立工作。
该部门应由专业档案管理人员组成,具备相关的技术和知识。
2. 档案建立程序:养老院应建立明确的档案建立程序,包括档案登记、归档和编号等环节。
每位居住在养老院的老年人都应拥有一个独立的档案,包括基本信息、入住时间、健康状况、护理需求等内容。
3. 档案建立要求:档案的建立应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养老院的规章制度。
养老院应确保档案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严禁造假或篡改档案。
三、档案的管理1. 档案的存储和保存:养老院应配置适当的存储设备和条件,确保档案的安全和完整。
档案室应干燥、通风、防潮,并设置适当的温度和湿度。
2. 档案的分类和整理:养老院应对档案进行分类和整理,便于查找和管理。
可以按照老年人的入住时间、健康状况、护理需求等进行分类,便于日后的查询和分析。
3. 档案的检索和利用:养老院应建立档案借阅和查询制度,明确档案的使用权限和流程。
只有经过授权的人员才能够查阅档案,并且应记录档案使用的目的和结果。
四、档案的保密1. 保密责任:养老院的工作人员应具备保密意识,严守档案的保密要求。
他们不得私自泄露或透露档案信息,确保老年人的个人隐私得到最大程度的保护。
2. 档案的保密措施:养老院应采取有效的措施确保档案的安全保密。
包括限制档案的访问权限、加强档案室的安保、使用加密技术等。
3. 法律法规的遵守:养老院应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如《个人信息保护法》等,保护老年人的隐私和权益。
五、档案的销毁1. 档案销毁程序:养老院应建立档案销毁程序,明确档案销毁的条件和流程。
养老院老人档案管理制度
![养老院老人档案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f29371e3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c7.png)
养老院老人档案管理制度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养老院承担起照顾和管理老年人的重要任务。
为了更好地管理养老院的老人档案,确保老人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制定和实施一套科学的老人档案管理制度至关重要。
本文将就养老院老人档案管理制度的制定和执行进行详细阐述。
一、档案管理责任部门为确保老人档案的安全性和管理效果,养老院应设立专门的档案管理责任部门。
该部门通常由档案管理人员负责,他们需要熟悉档案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并具备良好的沟通和组织能力。
档案管理责任部门将全面负责老人档案的收集、整理、存储和保管工作,并及时更新老人档案的信息。
二、老人档案的建立和完善1. 收集必要信息:养老院应收集老人入院前的个人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出生日期、身份证号码、联系方式等。
同时,还需了解老人的身体状况、疾病史、过敏史等重要信息,以便科学制定个别化的服务计划。
2. 医疗档案的建立:针对老人的身体状况和健康需求,养老院应建立完善的医疗档案。
医疗档案包括疾病诊断、用药情况、手术史、过敏史等,并应定期进行维护和更新。
3. 心理档案的建立:老年人心理健康至关重要,养老院需建立心理档案,记录老人的心理变化和需求。
心理档案应包括老人的情绪状况、适应能力、思维能力等信息,以便针对性地提供心理支持和服务。
三、档案电子化管理与保密为提高档案管理效率和信息安全性,养老院可逐渐推行档案电子化管理系统。
该系统通过电子数据库储存老人档案信息,实现信息的快速检索、更新和共享。
同时,为保护老人个人隐私,系统应设有严格的权限管理和数据加密措施,确保老人档案信息不被非授权人员获取和修改。
四、档案信息的更新与维护老人档案管理是一个动态过程,管理部门应及时更新老人档案的信息。
一方面,当老人入住养老院后,应按照一定的频率和病情变化进行档案信息的更新。
另一方面,如果老人搬离养老院或去世,管理部门也应及时进行档案的转交或销毁,以免造成信息混乱和泄露的风险。
五、档案的长期保存老人档案的长期保存对于养老院具有重要意义。
养老院档案管理制度
![养老院档案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97905d69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c2.png)
养老院档案管理制度养老院是为了照顾和服务老年人而设立的机构,为了更好地管理养老院档案,确保老年人的生活和健康得到有效的照顾,养老院需要建立完善的档案管理制度。
一、档案管理的重要性养老院档案是对老年人的生活情况、身体状况和服务需求的重要记录,是对老年人个体和养老院整体管理的有力支持。
建立科学、完善的档案管理制度,能够提供信息支持,保障老年人权益,并为日后的健康管理和服务提供便利。
二、档案管理的原则1.信息安全:在档案管理过程中,要确保老年人个人信息的安全性,保护隐私权,防止泄露和滥用。
2.完整性和准确性:档案管理要求记录完整、准确,确保档案信息真实可信,便于后续工作的开展。
3.便利性:应采用合理的分类与编号方法,使档案查阅、归档等工作更加方便快捷。
三、档案管理的内容1.入院档案:包含老年人健康评估报告、疾病史、药物记录、体检报告等,为提供针对性的医疗服务和护理服务提供依据。
2.日常活动档案:包括老年人的日常活动记录、生活习惯、饮食情况等,为合理安排老年人的生活提供参考。
3.护理记录:记录老年人的护理情况,包括饮食、排泄、浴室、床位和生活开关等的日常护理,以及一些特殊的护理事项。
4.医疗记录:记录老年人的身体状况、病情变化、诊断结果、治疗方案和效果等,保障老年人得到及时、准确、适当的医疗服务。
四、档案管理的工作流程1.档案建立:老年人入院时,对其进行健康评估和资料收集,建立相应的个人档案。
2.档案归档:将入院档案、日常活动档案、护理记录、医疗记录和心理服务记录等按照一定的分类归档方法进行整理和归档,确保档案的有序性和便于查阅。
3.档案查阅和使用:在合理的权限控制下,允许相关人员查阅和使用档案信息,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服务。
4.档案保管:制定相应的档案保管措施,确保档案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5.档案更新:定期对老年人档案进行更新和补充,及时反映老年人的生活和健康状况。
6.档案销毁: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对已失去使用价值的档案进行销毁处理。
敬老院档案管理制度范文(3篇)
![敬老院档案管理制度范文(3篇)](https://img.taocdn.com/s3/m/36fbb07e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e6.png)
敬老院档案管理制度范文一、引言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敬老院作为承担养老服务的重要一环,对于老年人的健康和福祉至关重要。
为了更好地管理和维护敬老院的档案,促进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发展,特制定本档案管理制度,以确保敬老院的顺利运营和老年人的幸福生活。
二、基本原则1. 信息的完整性:所有老年人的个人信息必须准确、全面、详尽,包括个人身份信息、健康状况、家庭背景等,以便敬老院能够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和照顾。
2. 信息的保密性:所有档案信息必须严格保密,禁止向未授权的人员透露或提供任何档案信息,确保老年人的隐私和权益不受侵犯。
3. 信息的及时性:敬老院必须及时更新老年人的档案信息,确保能够及时调整和提供相应的服务和照顾。
4. 信息的可靠性:档案信息必须由专业人员组织、整理和保存,保证信息的准确性和可信性。
三、档案管理流程1. 档案登记a. 当老年人首次入住敬老院时,由管理人员负责在登记表上记录老年人的基本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身份证号等。
b. 同时,还需对老年人的健康状况进行评估,并填写健康档案表,以了解老年人的身体状况和医疗需求。
c. 管理人员还需了解老年人的家庭背景、居住环境等信息,并在家庭档案表上进行详细记录。
2. 档案管理a. 所有老年人的档案必须分门别类进行管理,建立个人档案袋,一人一袋,存放在专用的档案柜中,确保档案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b. 敬老院应配备专职管理员,负责档案的管理和维护,定期对档案进行检查和整理,确保档案的及时更新和完善。
c. 档案必须进行备份和归档,确保防止意外损失或灾害发生时,能够及时找回和恢复档案信息。
3. 档案使用a. 只有经过授权的敬老院工作人员才能查看和使用老年人的档案信息,且必须在保密的前提下进行。
b. 敬老院工作人员在使用档案信息时应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保密规定,严禁私自复制、转发或泄露档案信息。
c. 老年人本人或其法定代理人有权申请查阅和复制个人档案信息,敬老院应积极配合提供相关信息。
浅析如何实现养老服务机构档案管理科学化、规范化
![浅析如何实现养老服务机构档案管理科学化、规范化](https://img.taocdn.com/s3/m/a76d88cc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875a573.png)
浅析如何实现养老服务机构档案管理科学化、规范化【摘要】随着《养老机构等级划分与评定》国家标准实施指南(试行),越来越多养老服务机构对档案管理更加重视,对档案管理从业者的专业性要求越来越高,养老机构档案指的是养老机构在养老服务过程中直接形成的各种形式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原始记录。
包括各种文字、符号、证件、图表及影像资料的总和。
档案主要记载了老年人当前的实际情况,如康复训练、健康状况以及饮食生活等各个方面的信息,而且还能从侧面反映出养老服务机构的日常服务情况以及人文关怀。
因此,加强对养老服务机构档案管理的规范化,科学性,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养老服务;档案管理;规范化一、养老服务机构加强档案管理的现实意义(一)档案管理是养老机构管理工作的组成部分,养老机构应加强对档案工作的领导,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档案管理机制,将其列入养老机构的工作计划和发展规划,切实解决档案建立及保存等实际问题,以保障档案工作与其他各项工作同步发展,更好地为养老机构发展服务。
加强档案管理有利于提升养老服务机构的服务质量。
养老服务机构档案主要是记录老年人在养老机构中的生活细节,同时也记录了养老服务机构工作开展的具体内容与成效,此类档案能有效反映我国养老事业的发展与改革,能不断发现养老服务机构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及时解决。
档案是养老服务机构客观掌握该机构发展规律的主要依据之一,这是对老年人各项生活活动的真实记录,因此,不断提升养老服务机构档案管理的工作水平与服务质量,不仅能提升工作成效,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我国养老事业的发展。
(二)有利于体现养老服务机构的服务水准。
从养老服务机构的角度来分析,积极开展档案管理工作,不仅能体现养老服务机构的服务水准,同时更重要的是体现养老服务机构的综合特色。
真实、客观、完整、内容丰富、特点鲜明的养老服务档案,以及科学、合理、规范、高效的工作理念能有效提升养老服务机构的知名度。
此外,养老服务机构的档案还能为各项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一定程度上推动养老服务机构的改革与发展。
最新养老机构档案管理制度细则
![最新养老机构档案管理制度细则](https://img.taocdn.com/s3/m/8959d97c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2e.png)
最新养老机构档案管理制度细则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我国养老机构的数量和规模不断增加。
为了更好地保障老年人的合法权益,确保养老机构的运行有序和透明,制定一套科学规范的档案管理制度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就最新养老机构档案管理制度细则进行论述。
一、档案管理的重要性养老机构作为提供康复、护理、看护等服务的场所,承载着对老年人生活照料的责任。
而档案作为记录机构信息和个人信息的载体,对于机构的运行和老年人的权益保障起着重要作用。
良好的档案管理可以保证养老机构的工作有据可依,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避免信息丢失和误用,增强老年人的信任感。
二、档案管理的基本原则1.保密原则养老机构档案内的个人信息应严格保密,不得泄露给无关人员。
机构应制定相应的保密制度,明确保密责任人,确保档案的安全和机构的合法运行。
2.完整性原则档案管理应确保档案的完整性,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健康状况、护理记录等内容。
任何人不得删除、篡改或隐匿档案信息,确保信息的真实、准确。
3.便捷性原则档案管理应以便捷为目标,方便养老机构和相关人员查阅和使用档案信息。
可以采用电子档案管理系统,提高档案的存储和检索效率。
三、档案管理的具体措施1.档案的建立和整理养老机构应建立档案工作专门部门或岗位,负责档案的建立和整理工作。
对每个老年人,应建立个人基本信息档案,并包括家庭背景、健康状况等方面的记录。
档案应按照一定的分类和编号原则进行管理,确保档案的整洁有序。
2.档案的存储和保管养老机构应为档案设立专门的存储室或档案库,保证档案的安全保存。
档案室应定期进行防潮、防火等工作,并制定相应的保管措施,防止档案丢失或损坏。
3.档案的归档和销毁养老机构应对档案进行定期归档和整理,将已经不再使用或符合销毁条件的档案进行销毁处理。
销毁过程必须有专人进行,并制定相应的销毁记录,确保档案信息不归私。
4.档案的查询和使用养老机构应建立档案查询和使用制度,明确查询的权限和使用的范围。
同时,对于外部机构和个人的查询需求,应制定相应的审批程序,确保信息的合法使用。
加强社会养老保险档案管理的举措分析
![加强社会养老保险档案管理的举措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5af73eec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1e2d64c.png)
加强社会养老保险档案管理的举措分析加强社会养老保险档案管理的举措分析社会养老保险档案是社会养老保险工作中具体业务活动所形成的有完整规范的原始依据。
做好社会养老保险档案管理工作,对维护参保人的根本利益,体现社会的公平、正义和维护国家的和谐、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因此,加强社会养老保险档案的管理工作十分重要。
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了加强社会养老保险档案管理的举措,相信能为有关方面的需要提供一定的帮助。
1 规范档案管理,健全管理制度社会养老保险档案包括社会养老保险相关业务的所有原始资料,比如参保人个人的信息账户、缴费资料、养老金的发放资料和有关业务的书面资料等。
社会养老保险档案管理的有关部门和工作人员在分类管理档案时,应当做到规范化,做到高标准、严要求,并建立健全相关档案管理制度和标准。
在管理有关档案时,要严格遵循工作原则,将具有实用性和长远利用价值的资料归档、存档,将能够充分体现单位活动的有效材料完整备案,以满足后期使用和考察的需要。
然而,社会养老保险档案的存档并不是将所有资料记录、储存,而是将处在存档范围和要求之内的有关文件和具有实际利用价值的资料分类整理并存档,具有参考性且非最终定稿的文件是不需要存储的。
在明确分类的基础上做好档案归档工作,实现档案管理规范化。
此外,档案管理部门要建立健全社会养老保险档案管理制度和标准,要建立能够将所有工作环节包括在内的`档案管理制度。
以文件的实际来源和自身价值为依据,进一步确定档案管理的方式方法、具体流程、档案资料分类方式等。
这些方案的确定要严格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等现行法律的规定,以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的实际状况为重要依据,不断健全档案管理分类制度、档案保密制度和档案存档制度等。
在此过程中,要做到每一个档案管理部门都能够严格遵守规章制度,以实现档案管理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实现社会养老保险档案的科学分类、集中管理、规范有序等,不断完善我国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养老院老人档案管理制度
![养老院老人档案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bb10d43d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fe.png)
养老院老人档案管理制度一、档案管理的重要性养老院老人档案管理是确保老人健康照料、个性化服务以及科学管理的基础。
一个完善的档案管理制度能够帮助养老院了解老人的身体状况、生活习惯、疾病史等重要信息,为老人提供更加贴心的养护服务,并提高养老院的运营效率。
二、档案管理内容1. 个人基本信息记录在老人入住养老院时,需要全面记录他们的个人基本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身份证号码、家庭联系方式等。
同时,还应该记录老人的照片,以便后续管理和辨认。
2. 健康评估和护理计划养老院应该进行老人的全面健康评估,包括身体检查、病史记录、慢性病情况、用药情况等。
根据评估结果,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确保老人得到专业的医疗和护理服务。
3. 生活习惯和偏好记录为了为老人提供更好的服务,记录老人的生活习惯和偏好尤为重要。
这包括老人的饮食口味、饮食禁忌、作息时间、喜好活动等。
准确了解老人的生活习惯,能够为他们提供更加适宜的生活环境和个性化的服务。
4. 社会交往和精神关怀记录记录老人的社会交往情况和精神关怀需求可以帮助养老院提供更多的社交活动和心理辅导服务。
了解老人的兴趣爱好、朋友圈子以及精神状态等,能够提高老人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5. 紧急联系人和医疗授权人信息在档案中应该明确记录老人的紧急联系人和医疗授权人的信息,以便在紧急情况下及时联系家人并为老人提供有效的医疗救助。
三、档案管理流程1. 档案建立阶段在老人入住养老院时,由专业人员负责收集和整理老人的个人信息,并建立相应的档案。
同时,进行健康评估和护理计划的制定,确保老人获取到适合的医疗护理服务。
2. 档案存储和保管阶段建立好的老人档案应该有完善的存储和保管措施。
需要建立专门的档案室,确保档案被正确分类、编号和标签,以便于查找和管理。
同时,应制定档案保密制度,确保老人个人信息的安全性。
3. 档案更新和变更阶段老人的信息是动态变化的,养老院应及时更新档案内容,并在发生重要变更时,如疾病、药物治疗等,及时调整护理计划和医疗服务,以保证老人的健康和福祉。
养老院档案管理方案
![养老院档案管理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d9daa573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732757c.png)
养老院档案管理方案一、为啥要管好养老院档案呢?咱养老院啊,就像一个大家庭,这里面的每一个老人、每一件事儿、每一个角落都有故事。
这些故事啊,都在档案里记着呢。
好的档案管理,就像一个贴心的小管家,能帮我们把养老院打理得井井有条。
二、档案都有啥内容?1. 老人信息档案。
这是最重要的啦。
每个老人的基本情况,像姓名、年龄、家庭联系方式,还有健康状况,得过啥病,吃啥药,对啥过敏,都得清清楚楚地记着。
这就好比老人在养老院的“身份证”,有啥事儿了,我们一看档案就知道咋处理。
老人的兴趣爱好也不能少。
王大爷爱下棋,李大妈爱唱歌,把这些记下来,我们就能更好地安排活动,让老人们过得开心。
2. 员工档案。
咱养老院的工作人员也有档案。
谁是护士,谁是护工,谁是厨师,他们的工作经验、资格证书啥的都要存好。
这样我们就能知道每个员工擅长啥,也能监督他们有没有按时参加培训啥的。
3. 财务档案。
钱的事儿可不能马虎。
养老院的收入,像老人的缴费、政府的补贴;支出,比如买生活用品、给员工发工资,每一笔都要记清楚。
就像家里记账一样,得明明白白的,这样才能保证养老院的经济健康运行。
4. 设施设备档案。
养老院里的那些床、椅子、电视、健身器材啥的,啥时候买的,啥牌子,保修期多久,维修记录都要留着。
就像给这些东西建立一个“成长日记”,方便我们知道啥时候该换、该修了。
三、档案咋管理呢?1. 分类存放。
我们得给这些档案找个“家”,不同类型的档案放在不同的地方。
就像我们把衣服分类放衣柜一样,老人信息档案放一组柜子,员工档案放另一组,财务档案放在专门的财务室档案柜,设施设备档案再找个合适的地方。
每个柜子或者文件夹都要贴上标签,写清楚是啥档案,这样找起来方便得很。
2. 电子化管理。
现在都啥年代了,咱不能光靠纸质档案。
要把档案都录入电脑,建立电子档案库。
这样一来,我们查找信息就快多了,输入个名字或者关键词,立马就能找到。
而且电子档案还方便备份,不怕丢。
不过呢,电子档案也要注意安全,设个密码啥的,防止信息泄露。
养老院档案管理制度
![养老院档案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d9ee7c3d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1e.png)
养老院档案管理制度养老院档案管理制度为了做好社区老年人的服务工作,需要对他们进行调查摸底,进行登记造册,并每季度核实一次,记录信息,以便进行动态管理。
以下是养老院档案管理制度,希望您阅读。
养老院档案管理制度【1】:1.乡镇(街道)和村(居)委会应按时整理各类材料,并及时归档,确保敬老院档案做到一人一档。
2.应归档的文件材料要齐全、完整、核对准确,按照文件材料的形成规律及其内在联系,进行分类、立卷,使案卷能够正确反映本局工作活动的真实情况,便于保管和利用。
3.归档的文件材料一般一式一份。
对于重要或经常使用的文件,可以适当增加归档份数。
4.所有归档的文件材料,其制作材料必须适于长期保存,同时要保证书面清洁,字迹工整,签署完备。
禁止使用铅笔、圆珠笔和复写纸制作文件。
5.案卷封面各个项目应填写清楚、准确;卷内文件材料按规定次序排列、编号。
6.归档案卷要按照一定的次序系统排列,按照不同门类、载体和不同保管期限分别进行编号,并编制案卷目录,填写案卷目录号。
7.归档手续,各部门在将文件材料和案卷移交到档案室时,应编制“移交清单”一式两份,经交接双方核对签字后,各留一份备查。
8.档案库房必须采取防盗、防火、防高温、防虫、防潮、防光、防尘、防鼠等措施,确保档案的完整、安全。
养老院档案管理制度【2】:1.文件、文书、档案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处理。
2.凡是上级单位和部门来文、来函,一律登记办理。
3.文件须传阅和执行后,按照保管期限分类立卷归档。
4.凡向上级部门报告或请示的文书,须和答复一起分类归档。
5.加强文件、文书、档案的保密工作,确保其局限性、时间性、永久性的保密和安全。
6.院内的各类印章由专人负责保管使用。
养老院档案管理制度【3】:1.文书档案管理工作由院办公室负责。
2.文件、文书、档案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处理。
3.凡是上级和部门来文、来函,一律登记办理。
4.文件传阅和执行后,按照保管期限分类立卷归档。
5.建立院民、管理和工作人员请假、考勤、考绩、违纪、生病、死亡、上级领导来院、院内重大活动、院外人员来院慰问和服务、院内发生事故、案件、上级通知、指示以及其他等重要事项登记制度,并逐一整理成电子文档。
敬老院档案管理制度
![敬老院档案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30a4a258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fdb7777.png)
敬老院档案管理制度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敬老院作为社会福利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照料、教育和关爱老年人的重要任务。
为了更好地管理敬老院的档案信息,建立一个高效的档案管理制度成为当务之急。
本文将探讨敬老院档案管理制度的重要性及具体的实施方法。
一、敬老院档案管理的重要性敬老院档案管理是对老人个人信息的登记、整理和归档,旨在提高管理效率,保护老人的权益,促进敬老院的长期稳定发展。
1. 保护老人权益:敬老院档案管理制度有助于记录老人的基本信息、健康情况、婚姻状况等,提供参考依据,保障老人的合法权益,防止虐待和忽视现象的发生。
2. 提高管理效率:通过建立档案管理制度,可以实现老人信息的规范化、集中化管理,方便敬老院管理人员对老人情况进行全面了解,提高日常管理效率。
3. 支持科学决策:敬老院档案中的统计信息和历史记录有助于管理层制定科学的政策和发展规划,为敬老院提供参考和依据。
二、敬老院档案管理制度的内容1. 档案登记和归档:敬老院应建立完善的老人档案登记制度,包括基本信息、家庭背景、健康状况等,确保登记信息的准确和完整。
同时,建立档案归档制度,对老人档案进行分类、编号和归档,方便管理与查询。
2. 档案查询和保密:建立档案查询制度,明确敬老院内部人员的查询权限及程序,确保档案信息的安全性和隐私保密。
同时,加强技术手段,如密码锁、防火墙等,防止档案信息外泄。
3. 档案更新和保存:建立档案更新制度,定期更新老人档案信息,保持信息的实时性和准确性。
另外,建立档案保存制度,选择适当的保存介质和环境,保证档案的长期保存。
4. 档案借阅和使用:建立档案借阅制度,明确敬老院内部人员的借阅权限和程序,做到有需求时便捷借阅但不损害档案安全。
同时,加强档案使用培训,提升工作人员对档案利用的技术和方法。
三、敬老院档案管理制度的实施方法1. 制定制度规范:敬老院应组织相关工作人员,制定档案管理制度,明确工作职责、操作流程、档案格式等,确保制度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议新时期如何做好养老机构档案管理工作
作者:武娟
来源:《办公室业务(上半月)》 2016年第9期
【摘要】现阶段,我国已经处于老龄化的状态,同时,因为人们本身养老观念的转变,所以,养老机构的数量也逐渐增加,有效地缓解了老年人养老的问题。
由此可见,强化养老机构档案管理工作,推动其稳定发展,这已经成为社会福利化的关键。
文章详细地分析了养老机构的档案管理工作,并且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革措施,希望能够做好养老机构的档案管理工作。
【关键词】新时期;养老机构;档案管理工作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发展的速度也随之提高,所以对人口年龄结构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导致老龄化现象的出现,与此同时,养老问题也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与关注,成为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
而养老机构的产生有效地缓解了这一问题,但是,在其档案管理工作中却始终存在问题。
因此,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保证新时期养老机构的档案管理工作正常开展。
一、养老机构档案管理工作的问题
(一)档案管理意识薄弱。
在建立养老机构各种类型档案材料的时候,会涉及多个部门,所以,也逐渐提高了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工作要求,需要保证根据具体的要求来收集并整理,甚至是处理材料。
但是,在现实工作当中,养老机构对于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严重不足,而且管理意识也十分薄弱,同时,大部分的档案管理人员都是兼职,而专业的管理人才却严重匮乏。
这样一来,就使得合成材料所需的时间过长,很容易使档案材料丢失或者是混乱。
(二)档案管理制度不完善。
当前,在养老机构的管理工作当中,制度种类很多,其中包括业务制度、后勤制度和财务制度等等,然而,大部分养老机构的档案管理制度却存在问题。
所以,这样就会导致档案管理工作不明确,其统一性与规范性的特点并不明显,所以,很难把档案管理和养老机构发展相互关联。
而在此背景下,资料的完整性也会受到影响,进而导致资料内容的缺失与遗漏,最终只会使得养老机构中的重要历史资料得不到相应的保存。
(三)档案管理工作人员自身素质不高。
当前,在养老机构中从事档案管理工作的工作人员,绝大多数都是在其他部门中调取并兼职管理的,所以,其自身的档案管理素质与专业理论水平都十分缺乏。
根据实际的调查结果表明,绝大多数的养老机构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其学历并不高,而且知识结构也不健全,甚至档案管理技术也很落后,所以,在信息时代的档案事业发展中,传统的档案管理方式已经难以满足其需要。
除此之外,档案管理人员自身的业务素质不高主要表现为服务缺乏主动性。
而且,在养老机构档案管理工作的专业工作人员数量有限,且素质不高,所以,严重地影响了整体工作的动力与其素质的提升。
(四)档案管理不科学且设备落后。
在我国社会经济与科技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计算机与网络技术逐渐被应用在各个领域当中。
与此同时,电子文件与无纸化办公的方式也有效地转变了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
然而,却因为客观因素的制约与影响,导致当前养老机构在档案管理工作方面的投入不足,很多养老机构都采用的是手工组卷的模式,所以,在档案的保管以及保护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
二、新时期完善养老机构档案管理工作的具体措施
近年来,老龄化人口的数量逐渐增加,所以,使得养老机构任务也更加繁重。
但是,因为
档案管理工作相对落后,因此,对于养老机构的进一步发展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为了更好地完
善其档案管理工作,就一定要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而确保满足新时期养老机构档案管理工作的
相应需求。
(一)增强养老机构档案管理意识。
在单位发展的过程中,档案的作用十分重要,不仅能
够详细地记录其发展的历史,同时也是推动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信息资源。
所以,不断强化养
老机构工作人员档案管理意识,特别是领导人员的档案管理意识,已经成为推动档案管理工作
开展的重要前提。
与此同时,还应该把档案管理工作和养老机构发展相互联系与结合,确保养
老机构的工作人员能够深入地了解并认识档案形成的重要作用。
(二)建立健全养老机构规章制度。
在档案管理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建立并健全养老机构
的规章制度是重要的工作环节。
所以,养老机构应该充分地利用自身特点,并且与相关的法律
法规相互结合,不断规范并统一不同类型档案的管理工作,使得档案管理制度的各个环节更加
完善,推动其进一步地发展。
(三)提高档案管理工作人员自身素质。
在养老机构中,不断提升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素
质水平十分重要。
而养老机构中的领导人员则应该充分地意识到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素质在机构
未来发展和建设过程中的重要影响。
当前,档案管理工作人员需要重视自身素质水平提高的重
要性,并且利用多种形式和渠道来不断学习档案管理的知识,积极参加专业培训,进而不断增
强其档案管理工作的能力,更好地为养老机构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
除此之外,还应该不断改
善档案管理工作人员自身管理的观念,使其服务意识提升,保证档案管理工作更加规范。
第一,管理工作人员需要提高对档案的利用意识。
在开展档案管理工作的过程中,不只要对资料进行
收集、整理和保管,而最重要的是要对其进行充分开发和利用,所以,最重要的就是要对档案
进行归档整理,并且总结出相应的材料,更方便进行查阅和使用。
第二,应该不断提高管理人
员开放意识,将已经整理完成的材料编辑成册,同时详细地列出目录内容,针对专题目录需要
利用计算机来整理和保存,进而有效地增加查阅的速度。
第三,不断提高管理工作人员服务意识。
在养老机构档案管理工作开展的过程中,管理人员一定要将被动服务转变为主动服务,并
且及时地了解并掌握相关信息内容,主动提供并利用所具备的档案资料,使得服务质量得到提升,并且提高工作的效率,使得档案资料的利用率得以提升。
(四)加大对养老机构档案管理工作物资投入力度。
因为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已经难以同
当前社会的发展需求相适应,所以,在开展档案管理工作的时候,需要积极地利用现代科技,
进而更好地为养老机构提供所需服务,更好地开发并利用档案的资源,进而为机构工作人员提
供相应的信息资料。
另外,还应该适当地加大档案管理工作物资的投入,充分利用现代化的管
理设备,与经济和法律等多种手段进行结合,有效地提高档案管理工作人员自身的素质能力。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养老机构中,档案管理工作是其日常工作内容之一,但同样具有关键的作用,不仅能够推动机构管理工作的发展,同时,也是其改革和发展的重要纽带。
所以,不仅要保证
养老机构的领导更加重视档案管理工作,还需要积极地培养档案管理工作人员自身的知识水平
与专业素质,进而为其提供更优质的管理服务,使得养老机构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马文娟.养老机构加强休养人员档案管理的思考[J].赤子,2014(6):267-267.
[2]毛家敏.浅谈目前养老机构档案管理存在的弊端及其改革的措施[J].办公室业务,2014(11):105-105;109.
[3]王洪宝.新时期社会养老档案管理规范化建设思考[J].企业文化(下旬刊),
2015(9):156-156.
[4]王少英.刍议养老保险并轨的档案管理[J].中国化工贸易,201 5,7(33):84.
[5]周仕芹.新时期如何做好社会养老保险业务档案管理工作探讨[J].黑龙江史志,
2014(1):105-105
[6]李清华.养老保险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措施[J].中国电子商务,2014(9):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