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化学品的职业危害及其预防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职业病的特点,是有明显的接触史,有群发性 和特异性,有潜伏期,但痊愈后可以达到身体良 好。
障,按国家有关工伤社会保险的规定执行;职业病 病人除依法享有工伤社会保险外,依照有关民事法 律,尚有获得赔偿权利的,有权向用人单位提出赔 偿要求;劳动者被诊断患有职业病,但用人单位有 证据证明该职业病是先前用人单位的职业危害成,由 先前的用人单位承担;职业病病人变动工作单位,其 依法享有的待遇不变。用人单位发生分立、合并、 解散、破产情形的,应当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 作业劳动者进行健康检查,并按照国家有关的规定 妥善安置职业病病人。
(5)文化水平和习惯Baidu Nhomakorabea素:有一定文化和科学知识 者,能自觉预防职业性损伤。
(6)生活上的某种嗜好:如饮酒、吸烟、药物会增 加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作用。
劳动人群中,凡具有个体危险因素者,容易患 职业性损伤,称为易感者或者高危人群;而另一 些不具有这种个体危害因素的人,受职业性损伤 的几率较小。
因此,在人群中鉴别易感者,采取适当措施, 是预防职业病危害的一个重要环节。
(2)理化性质对毒性的影响:毒物的理化性质对毒 害作用有影响,如固态毒物被粉碎成分散度较大 的风尘或烟土,易被吸入,较易中毒;熔点低、 沸点低、蒸汽压低的毒物浓度高,易中毒;在体 内易溶于血清的毒物,易中毒等。
4.个体危害因素
某一群人处在同一环境,从事同一种生劳动,
但每个人受到职业性损伤的程度差别较大,主要
职业病危害因素存在于劳动过程、生产过程 和生产环境中,具体来源如下:
1、劳动过程中的职业病危害因素
(1)劳动组织和制度不合理,如劳动时间过长,劳 动作息时间制度不合理等。
(2)劳动强度过大或劳动组织安排不当,如安排的 作业与劳动者生理状态不适应等。
(3)人体个别器官或系统过渡紧张,如视力、听力 紧张等。
危险化学品的职业 危害及其预防
祝爱荣
1、理解危险化学品职业病危害因素 2、掌握排除和防护措施 3、熟练掌握化学品中毒的急救措施
▪ 第一节 职业危害因素和职业病
▪ 一、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来源 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职业活动中存在的各种
有害的化学、物理、生物因素以及在作业过程中 产生的其它职业有害的因素。
主要取决于接触量。接触量和工作环境有毒有 害物质的浓度以及接触时间的长短有关,浓度(强 度)越高(强),接触时间越长,危害就越大。
3.毒物的化学结构和理化性质
(1)化学结构对毒性的影响烃类化合物中的氢原子 被卤族原子取代后,其毒性增大;芳香族烃类化 合物,苯环上氢原子若被氯原子、甲基、乙基所 取代,对全身的毒性减弱,而对粘膜的刺激性增 强;苯环上氢原子若被氨基或硝基取代后,则其 毒害作用发生改变,有明显的形成高铁红蛋白的 作用。
(4)不良的人机因素,如不良的劳动体位,工人和 机器的不协调间距,不符 合生理要求的工具等。
2.生产过程中的职业病危害因素
(1) 化学因素:可分为有毒物质,如铅、汞、苯、 一氧化碳等;生产性粉尘, 如矽尘、石棉尘、煤 尘及其它有机性粉尘等。
(2)物理因素:异常的气候条件和工作和环境,如 高温、高湿、低温、高压 、低压等;电离辐射线, 如X射线等;非电离辐射线,如紫外线、红外线、 高频电磁场、微波、激光、噪声、震动等。
与个体危害因素有关。
(1)遗传因素:如患有某些遗传性疾病,或过敏的 人,则容易受到毒物质的作用。
(2)年龄和性别:青少年、老年和妇女对某些职业 病危害因素较为敏感,其中尤其重视妇女有职业 病危害因素的生产对胎儿、哺乳儿的影响。
(3)营养状况:营养缺乏的人,容易受到毒物质的 影响。
(4)其他疾病:身体由其他疾病或某些精神因素, 也会受到有毒物质的影响。
(3)生物因素:如炭疽杆菌、布氏杆菌、霉菌 等。
3.生产环境的职业病危害因素
(1) 生产场所设计不符合卫生标准,如厂区总面 积布置不合理,建筑容积和结构与生产性质不相 适应等。
(2) 缺乏必要的安全卫生技术设施,如缺乏适当 的机械通风、人工照明不足等。
(3)缺乏安全防护设施,如缺乏防尘、防毒、防暑 降温、防寒保暖等设施或 设施不完善;防护器具、 个人防护用品等不足或有缺陷等。
四、 职业病 根据《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职业病是指企事
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 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它有毒、有害物质等因 素而引起的疾病。职业病的诊断应当由省级以上人 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医疗卫生机构承担。
凡法定职业病病人依法享受国家规定的职业病待 遇。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安排职业病 病人进行治疗、康复和定期检查。对不适宜继续从 事原工作的职业病病人,应当调离原岗位,并妥善 安置。对于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应 当给予适当岗位补贴。职业病病人的诊断、康复费 用,伤残以及丧失劳动能力的职业病病人的社会保
三、 职业性损伤 职业病危害因素达到一定程度,并在一定条件下
使劳动者健康发生的损失,称为职业性损伤。职业 性损伤大体可分为以下三大类。 1.外伤
伤主要是由于生产设备缺乏安全防护措施和个 人防护工艺落后,劳动组织不合理,制度不健全, 个人缺乏生产和防护知识,或酒、药物、心理因素 等作用,产生的损伤。外伤的轻重程度不等,重者 可致死亡或致残。 2.职业病损伤
上述各种职业病危害因素,在生产劳动中有 时单独存在,有时几种危害因素联合存在,从而 构成了不同企业部门、不同生产车间职业病危害 因素的不同特点。
二、 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作用条件 职业病危害因素能否引起职业性损伤,取决于
作用的条件。 1.接触机会
如工作环境恶劣,职业病为危害严重,可是劳 动者不到此环境中去工作,也就没有机会接触,也 不会产生职业性损伤。 2.作用强度
当人体受到职业病危害因素作用的强度和时间 超过一定限度、身体不能代偿所造成特定的功能和
器官性质病理改变而出现相应的临床表现,在一定 程度上影响到劳动能力的,称为职业病损伤。 3.职业性多发病
职业性多发病是指由于生产环境中存在的诸多 因素所致的病损,或虽然 原为非职业性疾病,由于 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而使之加剧或发病率增高。
障,按国家有关工伤社会保险的规定执行;职业病 病人除依法享有工伤社会保险外,依照有关民事法 律,尚有获得赔偿权利的,有权向用人单位提出赔 偿要求;劳动者被诊断患有职业病,但用人单位有 证据证明该职业病是先前用人单位的职业危害成,由 先前的用人单位承担;职业病病人变动工作单位,其 依法享有的待遇不变。用人单位发生分立、合并、 解散、破产情形的,应当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 作业劳动者进行健康检查,并按照国家有关的规定 妥善安置职业病病人。
(5)文化水平和习惯Baidu Nhomakorabea素:有一定文化和科学知识 者,能自觉预防职业性损伤。
(6)生活上的某种嗜好:如饮酒、吸烟、药物会增 加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作用。
劳动人群中,凡具有个体危险因素者,容易患 职业性损伤,称为易感者或者高危人群;而另一 些不具有这种个体危害因素的人,受职业性损伤 的几率较小。
因此,在人群中鉴别易感者,采取适当措施, 是预防职业病危害的一个重要环节。
(2)理化性质对毒性的影响:毒物的理化性质对毒 害作用有影响,如固态毒物被粉碎成分散度较大 的风尘或烟土,易被吸入,较易中毒;熔点低、 沸点低、蒸汽压低的毒物浓度高,易中毒;在体 内易溶于血清的毒物,易中毒等。
4.个体危害因素
某一群人处在同一环境,从事同一种生劳动,
但每个人受到职业性损伤的程度差别较大,主要
职业病危害因素存在于劳动过程、生产过程 和生产环境中,具体来源如下:
1、劳动过程中的职业病危害因素
(1)劳动组织和制度不合理,如劳动时间过长,劳 动作息时间制度不合理等。
(2)劳动强度过大或劳动组织安排不当,如安排的 作业与劳动者生理状态不适应等。
(3)人体个别器官或系统过渡紧张,如视力、听力 紧张等。
危险化学品的职业 危害及其预防
祝爱荣
1、理解危险化学品职业病危害因素 2、掌握排除和防护措施 3、熟练掌握化学品中毒的急救措施
▪ 第一节 职业危害因素和职业病
▪ 一、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来源 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职业活动中存在的各种
有害的化学、物理、生物因素以及在作业过程中 产生的其它职业有害的因素。
主要取决于接触量。接触量和工作环境有毒有 害物质的浓度以及接触时间的长短有关,浓度(强 度)越高(强),接触时间越长,危害就越大。
3.毒物的化学结构和理化性质
(1)化学结构对毒性的影响烃类化合物中的氢原子 被卤族原子取代后,其毒性增大;芳香族烃类化 合物,苯环上氢原子若被氯原子、甲基、乙基所 取代,对全身的毒性减弱,而对粘膜的刺激性增 强;苯环上氢原子若被氨基或硝基取代后,则其 毒害作用发生改变,有明显的形成高铁红蛋白的 作用。
(4)不良的人机因素,如不良的劳动体位,工人和 机器的不协调间距,不符 合生理要求的工具等。
2.生产过程中的职业病危害因素
(1) 化学因素:可分为有毒物质,如铅、汞、苯、 一氧化碳等;生产性粉尘, 如矽尘、石棉尘、煤 尘及其它有机性粉尘等。
(2)物理因素:异常的气候条件和工作和环境,如 高温、高湿、低温、高压 、低压等;电离辐射线, 如X射线等;非电离辐射线,如紫外线、红外线、 高频电磁场、微波、激光、噪声、震动等。
与个体危害因素有关。
(1)遗传因素:如患有某些遗传性疾病,或过敏的 人,则容易受到毒物质的作用。
(2)年龄和性别:青少年、老年和妇女对某些职业 病危害因素较为敏感,其中尤其重视妇女有职业 病危害因素的生产对胎儿、哺乳儿的影响。
(3)营养状况:营养缺乏的人,容易受到毒物质的 影响。
(4)其他疾病:身体由其他疾病或某些精神因素, 也会受到有毒物质的影响。
(3)生物因素:如炭疽杆菌、布氏杆菌、霉菌 等。
3.生产环境的职业病危害因素
(1) 生产场所设计不符合卫生标准,如厂区总面 积布置不合理,建筑容积和结构与生产性质不相 适应等。
(2) 缺乏必要的安全卫生技术设施,如缺乏适当 的机械通风、人工照明不足等。
(3)缺乏安全防护设施,如缺乏防尘、防毒、防暑 降温、防寒保暖等设施或 设施不完善;防护器具、 个人防护用品等不足或有缺陷等。
四、 职业病 根据《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职业病是指企事
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 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它有毒、有害物质等因 素而引起的疾病。职业病的诊断应当由省级以上人 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医疗卫生机构承担。
凡法定职业病病人依法享受国家规定的职业病待 遇。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安排职业病 病人进行治疗、康复和定期检查。对不适宜继续从 事原工作的职业病病人,应当调离原岗位,并妥善 安置。对于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应 当给予适当岗位补贴。职业病病人的诊断、康复费 用,伤残以及丧失劳动能力的职业病病人的社会保
三、 职业性损伤 职业病危害因素达到一定程度,并在一定条件下
使劳动者健康发生的损失,称为职业性损伤。职业 性损伤大体可分为以下三大类。 1.外伤
伤主要是由于生产设备缺乏安全防护措施和个 人防护工艺落后,劳动组织不合理,制度不健全, 个人缺乏生产和防护知识,或酒、药物、心理因素 等作用,产生的损伤。外伤的轻重程度不等,重者 可致死亡或致残。 2.职业病损伤
上述各种职业病危害因素,在生产劳动中有 时单独存在,有时几种危害因素联合存在,从而 构成了不同企业部门、不同生产车间职业病危害 因素的不同特点。
二、 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作用条件 职业病危害因素能否引起职业性损伤,取决于
作用的条件。 1.接触机会
如工作环境恶劣,职业病为危害严重,可是劳 动者不到此环境中去工作,也就没有机会接触,也 不会产生职业性损伤。 2.作用强度
当人体受到职业病危害因素作用的强度和时间 超过一定限度、身体不能代偿所造成特定的功能和
器官性质病理改变而出现相应的临床表现,在一定 程度上影响到劳动能力的,称为职业病损伤。 3.职业性多发病
职业性多发病是指由于生产环境中存在的诸多 因素所致的病损,或虽然 原为非职业性疾病,由于 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而使之加剧或发病率增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