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选修一 第3课 促进民族大融合PPT(48张)优质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鲜卑族经济的转型,推动着上层建筑和意 识形态封建化的加速,统治者接受了汉族先进 文化与制度,对北魏的政治生活乃至整个中国 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人 教 版 选 修 一 第 3 课 促 进 民族大 融合P PT(48张 )优质 课件
人 教 版 选 修 一 第 3 课 促 进 民族大 融合P PT(48张 )优质 课件
北 魏 文 官 俑
人 教 版 选 修 一 第 3 课 促 进 民族大 融合P PT(48张 )优质 课件
孝文帝改革适应了民族大融合的趋势,反过来, 又促进了民族大融合。孝文帝改革的影响,特别是 改革为结束长期分裂局面,重新走向国家统一奠定 了基础。其次鲜卑族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促使风 俗习惯的改变,汉族风俗习惯成为整个社会生活习 惯的主体。同时,鲜卑族原有文化也融入汉族文化 之中。
第3课 促进民族大融合
1.农牧业的发展
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荒地得到更多 地开垦,粮食产量提高,生产工具的改 进,耕作技术的提高,兴修水利,经济 作物的种植和畜牧业的发展。
发展原因一:政府政策的调整即 孝文帝改革推行的均田制、三长制和 租调制;二是民族大融合的影响;三 是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包括生产工具的 改进,耕作技术的进步,水利设施的 兴修等。
人 教 版 选 修 一 第 3 课 促 进 民族大 融合P PT(48张 )优质 课件
人 教 版 选 修 一 第 3 课 促 进 民族大 融合P PT(48张 )优质 课件
人 教 版 选 修 一 第 3 课 促 进 民族大 融合P PT(48张 )优质 课件
人 教 版 选 修 一 第 3 课 促 进 民族大 融合P PT(48张 )优质 课件
人 教 版 选 修 一 第 3 课 促 进 民族大 融合P PT(48张 )优质 课件
敦煌壁画中的北魏商队
人 教 版 选 修 一 第 3 课 促 进 民族大 融合P PT(48张 )优质 课件
人 教 版 选 修 一 第 3 课 促 进 民族大 融合P PT(48张 )优质 课件
人 教 版 选 修 一 第 3 课 促 进 民族大 融合P PT(48张 )优质 课件
鲜卑人乐俑
人 教 版 选 修 一 第 3 课 促 进 民族大 融合P PT(48张 )优质 课件
人 教 版 选 修 一 第 3 课 促 进 民族大 融合P PT(48张 )优质 课件
北魏农业改革
2.手工业的成就
手工业发展的表现在:民间、官府手工 业生产日益活跃,丝织业较大发展,北方青 瓷的出现。分析其原因主要是农业、商业的 发展,孝文帝的扶持政策。
北魏绣品
敦煌 莫高 窟发 现的 满地 施绣 的佛 说法 图残 片
人 教 版 选 修 一 第 3 课 促 进 民族大 融合P PT(48张 )优质 课件
3.采纳汉族封建统治制度。 介绍了孝文帝仿汉官制,制定北魏官制。 修律令,废除一些带有奴隶制成分的落后残酷 的法律,保证了汉化政策与制度的施行。
人 教 版 选 修 一 第 3 课 促 进 民族大 融合P PT(48张 )优质 课件
ຫໍສະໝຸດ Baidu 人 教 版 选 修 一 第 3 课 促 进 民族大 融合P PT(48张 )优质 课件 人 教 版 选 修 一 第 3 课 促 进 民族大 融合P PT(48张 )优质 课件
3.商业活动的活跃 商业的主要表现是洛阳市场繁荣,货源充
足,交易活跃,商人实力雄厚;与朝鲜半岛诸 国、日本以及地中海沿岸国家都有贸易往来。 其原因是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孝文帝铸造铜 钱,重视和支持商业的结果。北魏的贵族的大 都经商,一方面说明了商业的活跃,另一方面 说明鲜卑族接受了汉族的生活方式,民族融合 进一步加强。
4.孝文帝改革的作用 生活方式农耕化:促进了北方
社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社会制度封建化:加速了北
魏政权封建化进程。 生活方式汉族化:缓和民族矛盾,
巩固封建统治,促进民族融合,为统 一奠定基础。
人 教 版 选 修 一 第 3 课 促 进 民族大 融合P PT(48张 )优质 课件
人 教 版 选 修 一 第 3 课 促 进 民族大 融合P PT(48张 )优质 课件
人 教 版 选 修 一 第 3 课 促 进 民族大 融合P PT(48张 )优质 课件
龙门的魏碑书法
人 教 版 选 修 一 第 3 课 促 进 民族大 融合P PT(48张 )优质 课件
人 教 版 选 修 一 第 3 课 促 进 民族大 融合P PT(48张 )优质 课件
2.恢复汉族礼乐制度。
所谓礼乐制度是周代最早对“礼”(祭祀、 朝食等仪式)和“乐”(伴随“礼”进行的乐舞) 作出规定的制度,是对宗法制和等级制的强调 和固定。孔子对礼乐制度加以系统地理论说明, 提出“仁”的理念,高扬仁爱与和谐的思想, 用以提升和深化已有的礼乐文化,使礼乐文化 进一步成为礼仪文化,历代统治者沿用这一制 度来维护统治。
1.尊儒崇经,兴办学校。 儒家文化是汉文化的主体,儒学既重外
在的行为规范又重内在道德的自律,维护了 封建统治和社会秩序的稳定。教材介绍了孝 文帝从小熟读儒家经典,建孔庙并亲自祭拜, 起用儒家人士,兴办太学,教授儒家经典, 培养人才的史实。
人 教 版 选 修 一 第 3 课 促 进 民族大 融合P PT(48张 )优质 课件
人 教 版 选 修 一 第 3 课 促 进 民族大 融合P PT(48张 )优质 课件
人 教 版 选 修 一 第 3 课 促 进 民族大 融合P PT(48张 )优质 课件
1.民族的交流与融合 (1)生活习惯的汉化
鲜卑族经济方式的变化,鲜卑族的劳动 者变成农民,贵族转化为地主。生活习惯也 发生了变化,汉族风俗习惯成为整个封建社 会风俗习惯的主体。
人 教 版 选 修 一 第 3 课 促 进 民族大 融合P PT(48张 )优质 课件
人 教 版 选 修 一 第 3 课 促 进 民族大 融合P PT(48张 )优质 课件
(2)鲜卑族优秀文化的融入 民族融合的过程是各民族间互相学习、
取长补短的过程,而不是鲜卑族文化的完 全丧失。鲜卑族畜牧业生产经验、服饰、 风俗、食物等方面证明了鲜卑族文化精华 融入了汉族文化之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