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表内除法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表内除法(一)》教案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表内除法(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18ecf70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2d.png)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表内除法(一)》教案一. 教材分析《表内除法(一)》是苏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的内容,主要让学生掌握除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能够进行简单的除法计算。
本节课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相连,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于加减乘除等基本运算有了初步的认识。
但学生在进行除法运算时,还存在着一些困难,如对于除法的理解不够深入,计算方法不够熟练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巩固和拓展,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除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能够进行简单的除法计算。
2.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四. 教学重难点1.除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
2.学生对于除法运算的掌握和应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景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除法的意义,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
2.练习题。
3.教学道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教学道具,如分水果、分零食等情景,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这些物品平均分给其他人,引出除法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通过PPT展示除法的算式和运算方法,让学生初步认识除法,并讲解除法的基本原理。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进行除法运算的练习,教师引导学生注意除法运算的顺序和规则,并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4.巩固(10分钟)通过游戏和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进一步巩固除法运算的方法和技巧。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除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购物时如何计算价格等,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6.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除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提醒学生注意事项。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适量的除法运算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二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第四单元《表内除法(一)》教案(共9课时)
![二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第四单元《表内除法(一)》教案(共9课时)](https://img.taocdn.com/s3/m/a27de74e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20.png)
二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第四单元《表内除法(一)》教案(共9课时)一. 教材分析《表内除法(一)》是二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第四单元的内容,主要让学生掌握除法的基础知识,学会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本节课的内容包括除法的基本概念、除法算式的组成、除法与乘法的联系等。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除法的含义,会进行简单的除法运算,并能运用除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乘法的基本知识,对数学运算有一定的认识。
但在学习除法时,可能会对除法的概念和运算方法产生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耐心引导学生,让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除法知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除法的基本概念,会进行简单的除法运算,并能运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培养对数学的兴趣,体验成功的喜悦,培养合作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除法的基本概念,会进行简单的除法运算。
2.教学难点:学生对除法算式的理解和运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小组合作教学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练掌握除法知识,准备相关教学案例和练习题。
2.学生准备:提前复习乘法知识,准备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如分水果、分配物品等,引导学生思考除法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讲解除法的基本概念,如除法算式的组成、除法与乘法的联系等,让学生初步认识除法。
3.操练(10分钟)教师设计一些简单的除法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检验学生对除法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4.巩固(10分钟)教师通过一些有趣的游戏,如除法接力、除法拼图等,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除法知识。
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运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购物时的折扣、分配物品等,提高学生的运用能力。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表内除法》教学设计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表内除法》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348e79a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f0.png)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表内除法》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表内除法》是苏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的内容,主要包含除法的基础知识和运用。
本节课的内容是学生学习除法的起点,对于学生后续学习除法的深入理解和运用具有重要意义。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际例题,引导学生理解除法的基本概念,学会用除法解决问题。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于加减法有了一定的理解。
但是,对于除法这一概念,学生可能是第一次接触,可能会感到陌生和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通过生动的例子和实际操作,帮助学生理解除法的本质。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除法的基本概念,学会用除法解决问题。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培养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增强自信心,培养合作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理解除法的基本概念,学会用除法解决问题。
2.难点:学生能够理解除法和加减法之间的关系,学会灵活运用除法。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生动的情景和实际例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同时,鼓励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合作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PPT,包含生动的图片和实际例题。
2.准备一些实际的物品,如苹果、铅笔等,用于直观演示。
3.学生准备课本、笔、练习本等学习用品。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生动的情景,如分苹果的故事,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把多的苹果分给每个人?从而引出除法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一些实际的例题,如分苹果、分铅笔等,让学生观察并思考:如何用除法解决这个问题?引导学生理解除法的基本概念。
3.操练(10分钟)教师给出一些除法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同时,教师巡视课堂,给予个别学生指导。
4.巩固(5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通过合作解决问题,巩固除法知识。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02表内除法(一)-01除法的初步认识-课件09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02表内除法(一)-01除法的初步认识-课件09](https://img.taocdn.com/s3/m/4ac68e19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68.png)
学习目标
1、复述故事,深入理解文章内 容,初步把握人物形象。
2、学会利用文中关键词句分 析人物形象。 3、体会文章所揭示的深刻道 理。
自学指导(一)
看图复述课文内容
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 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要复述 清楚。
编写意图: (1)让学生说一说糖和橘是子怎
么分的,糖每份几块,橘子每 份是同样多吗,引导学生说出 应该每份分得同样多。 (2)看一看主题图中其他
两种食品是怎样分的。 由上,引出“平均分”。
做一做(P13)
内容: 呈现10个面包实物图, 把它们平均分成5份。
编写意图: 进一步理解“平均分”的 含义。
例5
内容: 通过熊猫每4个一盘地分 20个竹笋,分了5盘。 编写意图: 使学生看到分的结果仍 然是每份同样多,也是 平均分,仍然可以用除 法算式表示,由此介绍
除 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2.本课时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掌握平均分的含义,方法。 在实践中建立平均分的概念。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意识 理解掌握除法算式表示的意义。
编写意图:引导学生用 “平均分”解决实际问题。
做一做 P15
内容:用平均分帮助小熊解 决分筷子的问题。
编写意图: 让学生明确每位分几根。 引导学生采用不同的分法。 加法:1位2根,2位4 根,……6位12根。 减法:1位分2根,还剩10 根;再给1位分2根,剩8 根……。 乘法:1位2根,6位几根。
分”的表象。 3.引导学生感受“平均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解决问题
的能力。 4.让学生在丰富的实践活动中建立起“平均分”的概念。 5.通过操作、交流,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体验解决问题策的多样化。 6.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温故知新,引入除法运算。
二年级下册数学《表内除法》教案
![二年级下册数学《表内除法》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cab23cc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fc.png)
二年级下册数学《表内除法》教案二年级下册数学《表内除法》教案1教学目标1、掌握用7、8、9的乘法口决求商的一般方法,能正确运用7、8、9的乘法口决求商。
2、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重点:能较熟练地掌握用7、8、9的乘法口决求商难点:运用已有知识与经验自主探究用7、8、9的乘法口决求商的一般方法。
教学过程:一、复习1、听算练习24÷3= 8÷4= 10÷2= 27÷3= 18÷6=12÷2= 15÷5= 36÷6= 20÷4= 30÷5=2、把下面的口诀补充完整()七二十八()九五十四()八五十六()八四十()八二十四()九七十二3、计算下面各题,并说一说是怎样求商的?24÷6= 想()六二十四32÷4= 想四()三十二二、新课谈话引入:快乐的`六一儿童节就要到了,阳光小学的同学们开始为庆祝自己的节日做准备啦。
你们看,他们在做什么?三、解决问题,掌握求商方法(1)每行挂几面?观察例1主题图,同学们可以提出什么数学问题?有56面小旗,挂成8行,平均每行挂几面?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56÷8)你是怎样想出商的?(除数是8,想8的口诀七八五十六,所以56除以8等于7.)如果把56面小旗挂成7行,平均每行挂几面?怎样解答?(56÷7=8)比较56÷8=7 56÷7=8,你有什么发现?(商和除数交换了位置,用的是同一句口诀七八五十六求商)(2)每组几颗星星?出示主题图中第二组的同学们给我们提供了什么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同学们做了49颗五角星,平均分给7个小组,每个小组分几颗?这个问题怎样解决?(49÷7=7,除数是7,想7的口诀七七四十九,商是7)(3)能摆几行?出示主题图中第三组的同学们给我们提供了什么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同学们带来了27个心形气球,每9个摆一行,可以摆几行?同学们独立解决这个问题。
二年级数学表内除法
![二年级数学表内除法](https://img.taocdn.com/s3/m/83930dcf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df.png)
二年级数学表内除法
二年级的数学表内除法主要涉及到整数的除法,特别是100以内的数。
以
下是一些基础的除法概念和题目,适合二年级的学生来练习。
1. 基础概念:
- 除法是将一个数分成若干相同的数。
例如,5除以2得到的结果是2,
余数是1,因为5可以被2整除两次,余下1。
- 除法可以用一个公式来表示:被除数÷ 除数 = 商 ... 余数。
2. 基础题目:
- 题目1:12÷4=?
- 题目2:15÷3=?
- 题目3:9÷2=?
- 题目4:20÷5=?
- 题目5:16÷4=?
3. 进阶题目:
- 题目1:有15个苹果,如果每3个放一盘,可以放几盘?
- 题目2:有20个学生,如果每4个组成一个小组,可以组成多少个小组? - 题目3:有18支铅笔,如果每2支铅笔装一个盒子,需要几个盒子?
- 题目4:有24个橘子,如果每6个橘子放在一个篮子里,需要几个篮子? - 题目5:有36本书,如果每9本放在一个书架上,可以放几个书架?
4. 应用题:
- 题目1:有10块巧克力,平均分给5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可以得到几块?
- 题目2:小明有8个苹果,他想平均分给他的4个朋友,每人可以得到
几个?
- 题目3:小红有15块饼干,她想平均分给她的5个同学,每人可以得到几块?
- 题目4:小华有12颗糖,她想平均分给她的6个同学,每人可以得到几颗?
- 题目5:小亮有20支铅笔,他想平均分给他的8个同学,每人可以得到几支?
通过这些练习题和应用题,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除法的概念,并掌握除法的基本运算。
表内除法教案
![表内除法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eae9169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8e.png)
表内除法教案表内除法教案1详细介绍:教学目标1.通过看实物图,使学生进一步了解除法的的第二种分法.2.能够看一幅图列出相应的除法算式(进一步掌握第二种分东西的方法一份一份分的方法).3.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和认真观察、分析数量关系的习惯.教学重点进一步理解第二种分法的的含义.教学难点看一幅图列相应的除法算式.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教师拍手4下,问:老师拍了几下?2.请学生以老师拍的次数为一份,拍出2个4、5个4.3.教师再次拍5个2后,问:谁听出来了,老师一共拍了多少下?一份是几下?拍了相同的几份?二、探究新知1.讲解例6(1)直接出示例6的图(2)问:通过看图,你都知道了些什么?[生:一共有8个苹果;每2个苹果为一份;这道题是要我们求出:一共有8个苹果,每2个苹果为一份,可以分成几份?](3)要求:按照每2个苹果一份,在书上画一画,再把书上的空格填完.(4)指名汇报例6(5)想:(今天学习的知识与上节课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只想不回答.2.讲解例7(1)出示例7实物图,问:通过看图,你都知道了些什么?(2)自己按要求在书上画一画,并把书上的空格填完.(3)指名汇报(4)教师重点讲解:12块饼干,每3块一份,分成了4份.这时,我们就说:12里面有4个3.(5)谁能仿照这个例子说一说,例6的算式表示什么意思?(在例6中,因为有8个苹果,每2个一份,分成了4份.所以还可以说,8里面有4个2.)3.归纳对比我们今天学习这两道题与上节课学习题目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相同点:(1)分东西的方法是相同的,都是在一份一份的分;(2)除法算式表示的意义是相同的,都表示总数里包含着几个一份的数.不同点:(1)这节课学习的题目比上节课要难了;(2)上节课时,一份数、份数和总数题目中都是直接给出的`,这节课要通过看图先知道一份是几,然后再画一画,才能求出总数里包含着几个一份的数.)三、巩固发展1.先圈一圈,再在□里填上数.124=□□个☆,每□个一份,分成了□份.12里面有□个4.2.__________6里面有□个2.3.自己根据自己的水平完成P45、1-4(1)表示有□个,每□个表示有□个,每□个一份,分成了□份.一份,分成了□份.(2)84=□105=□(3)先圈一圈,再在□里填上数.□里面有□个□□里面有□个□(4)6里面有□个312里面有□个□四、归纳质疑1.比较今天所学习的知识与上节课有什么联系和区别?2.上节课与今天学习的知识都是第二种分东西的方法,第二种分东西的方法与第一种分东西的方法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五、布置作业(略)板书设计表内除法---第二种分法(二)表内除法教案2设计说明除法是小学生应该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进一步学习的重要基础。
(新插图)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 4-5 表内除法(二)整理和复习(课件)
![(新插图)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 4-5 表内除法(二)整理和复习(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7f38071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01cf457.png)
我们快来来分算类一整算理。这些算式吧。
比较杂乱。
小红
18÷6
=15÷÷3 1150==÷112
27÷3 =5
=9
小明
18÷2 =9
28÷124 ÷= 72 =165 ÷372=÷5 9 = 8
16 ÷8 =2
54÷9 = 6 10 ÷75÷=72 = 1 49÷7 =7
怎样整理?
小红 9÷1 18÷2 27÷3 36÷4 45÷5 54÷6 63÷7 72÷8 81÷9 商为9
小明
竖着观察,你有什么发现?
1÷1 2÷2 3÷3 4÷4 5÷5 6÷6 7÷7 8÷8 9÷9 商为1 2÷1 4÷2 6÷3 8÷4 10÷5 12÷6 14÷7 16÷8 18÷9 商为2 3÷1 6÷2 9÷3 12÷4 15÷5 18÷6 21÷7 24÷8 27÷9 商为3 4÷1 8÷2 12÷3 16÷4 20÷5 24÷6 28÷7 32÷8 36÷9 商为4
数学书第44页
1÷1 2÷2 3÷3 4÷4 5÷5 6÷6 7÷7 8÷8 9÷9
2÷1 4÷2 6÷3 8÷4 10÷5 12÷6 14÷7 16÷8 18÷9
3÷1 6÷2 9÷3 12÷4 15÷5 18÷6 21÷7 24÷8 27÷9
4÷1 8÷2 12÷3 16÷4 20÷5 24÷6 28÷7 32÷8 36÷9
9÷1 18÷2 27÷3 36÷4 45÷5 54÷6 63÷7 72÷8 81÷9
小小贝红
横着观察,你有什么发现?
被除数和除数都逐渐变 大,但商不变,都商4。
1÷1 2÷2 3÷3 4÷4 5÷5 6÷6 7÷7 8÷8 9÷9
二年级数学下册《表内除法二》教案9篇
![二年级数学下册《表内除法二》教案9篇](https://img.taocdn.com/s3/m/68023f10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f4.png)
二年级数学下册《表内除法二》教案9篇二年级数学下册《表内除法二》教案1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9页例2及相关内容教学目标:1.结合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进一步了解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2.让学生理解用乘法口诀想商的思路,初步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3.体会乘法与除法之间的联系,感受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教学重点:理解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道理,掌握理解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道理。
教学准备:ppt、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教师呈现如下题目,让学生完成,激活经验。
1.口算下面各题,并说出用哪句乘法口诀。
5×()=10 2×()=8()×4=1212÷3= 6÷2= 3×()=92.谈话导入,并板书课题: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二、新授知识1.教学例2师:看来同学们对于前面学过的知识掌握得很好!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有关除法的知识。
你们看,阳光餐点的'张师傅正在出售蒸好的包子。
我们一起去看看!(引导观察,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呢?课件出示教材第19页主题图例2)预测学生可能回答:生:每屉蒸笼装有4个包子,有6屉,一共有多少个包子?师:你知道要用什么方法计算,要怎么列式吗?为什么?生:用乘法列式计算。
求一共有多少个包子,表示6个4相加的和是多少的问题,则用乘法计算,列式为4×6=24(引导学生自己说出)师:计算这道算式时想到的是哪句乘法口诀(四六二十四)教师:谁还能发现和提出其它数学问题呢?怎样列式?生:一共有24个包子,可以装6屉,求每屉可装多少个包子?列式:24÷6=4(个)教师:你是怎样想的,用的又是哪句口诀?生:求6屉一共有多少个包子,就是把24平均分成了6份,求每份多少个?用除法列式为24÷6=4(个),想口诀:(四)六二十四。
生3:一共有24个包子,每屉4个,可以装几屉?教师:如何列式?用哪句口诀?生:24÷4=6(屉),想:四(六)二十四。
表内除法教案6篇
![表内除法教案6篇](https://img.taocdn.com/s3/m/946652f4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fd5705a.png)
表内除法教案6篇教案课件需要老师认真准备,因此不能不慎重对待。
学生的反馈可以帮助老师定位课堂的优点和不足,那么有哪些值得参考的教案课件呢?我们为大家整理了“表内除法教案”,相信它会引起您的兴趣,希望对您有所帮助,记得收藏!表内除法教案篇1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第10页例3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建立包含分的概念,理解掌握包含分的含义和方法。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抽象概括能力。
过程与方法:在具体情境与实践活动中,让学生初步形成包含分的表象,经历包含分的过程,探索包含分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感受包含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建立包含分的概念,理解掌握包含分的含义、方法。
教具准备课件、每人准备12个圆片。
教学问题诊断学习包含分之后,学生容易混淆“等分”与“包含分”,教师应注重加强两种分情况的对比,找到隐藏的相同点与不同点,采用多种手段加强含义的理解。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包含分”师:春天到了,“春姑娘”迈着轻盈的脚步来到我们身边。
瞧,动物王国要开春季运动会了,小动物们在忙着分东西呢。
出示课件:苹果,桃子师:哇!准备了这么多的东西,他们打算分给谁?怎样分呢?我们一起瞧一瞧。
课件出示:猴子妈妈为自己的孩子分桃子【设计意图:结合春天要开运动会的情景,引出本节课探究的新知,有趣的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的欲望。
】二、动手操作,感受“包含分”的含义(一)分果冻1.提出问题师:猴子妈妈想怎样分这些桃子呢?课件出示问题:8个桃子,每2个分给一只小猴,可以分给( )只小猴呢?学生活动:留有片刻学生独立思考2.动手操作师:你能帮助猴妈妈用手中的小棒分一分吗?并把你的想法一边摆小棒一边说给同桌听。
学生活动:学生独立操作——同桌交流3.全班汇报(1)学生活动:小老师板前汇报,其他同学倾听,全班互动。
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课件《表内除法、有余数的除法》
![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课件《表内除法、有余数的除法》](https://img.taocdn.com/s3/m/67c0ac7b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971f95e.png)
A. ★ ★ ★ ★ ★ ★
B. ★ ★ ★ ★ ★ ★
C. ★ ★★ ★★★
(2)29个同学去公园划船,每只船限坐4人,至 少要租( C )只船。
A.6
B.7
C. 8
变式训练
3 用竖式计算。
37÷5=7……2
7 5 37
35 2
49÷8= 6……1
6 8 49
48 1
46÷9=5……1
5 9 46
7.有余数除法的含义
有余数除法的含义是什么?
当平均分一些物品时,会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正好 分完;一种是有剩余。当有剩余且不够再分时,剩余 的数叫余数,带有余数的除法就是有余数的除法。
10÷3 = 3(个)……1(根)
余数
8.余数和除数的关系
余数和除数有什么关系?
除法算式中,余数一定要小于除数。 12÷5=2……2
5.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如何计算除法算式的结果?
用乘法口诀求商时,想除数和几相乘得被除数,商就是几。
20÷4=( 5 ) 想:( )和4相乘得20。
四(五)二十
6.解决有关平均分问题的方法
有关平均分问题中的关系式是什么?
总数÷每份数=份数 总数÷份数=每份数
在解决问题时,应先根据题意判断是否属于平均分, 再找出总数与份数(或每份数)的基础上进行计算。
想一想平均分的方法是什么?
➢ 把一些物品按每几个一份平均分,分时可以想这个 数可以分成几个这样的一份;
➢ 把一些物品按指定的份数平均分,可以一个一个地 分,也可以几个几个地分,直到分完为止。
2.除法的含义
除法的意义是什么?
除法的意义: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或 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都可以用除法计算。 只要是平均分的过程,就可以用除法算式表示。
2024年秋季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表内乘除法》教学设计
![2024年秋季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表内乘除法》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37e5044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c7.png)
(1)展示4个小朋友每人摘3个苹果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
(2)提问:4个小朋友一共摘了多少个苹果?
(3)引导学生用加法计算:3+3+3+3=12。
(4)引导学生发现乘法的概念:4×3=12。
(5)讲解乘法的意义:表示几个相同加数的和。
3.学习除法
(1)展示12个苹果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
2.第二课时:学习除法概念、巩固练习、小组合作
3.第三课时:总结与反思、课后作业讲解
九、具体教学步骤(分课时)
第一课时
1.导入
-展示果园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
2.学习乘法
-通过图片和实物展示,引导学生理解乘法的概念。
-示范计算过程,让学生跟随教师一起计算。
-学生独立完成相关练习。
3.巩固练习
-教师出示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
(3)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
6.总结与反思
(1)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乘除法的概念和运算方法。
(2)提问:你们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觉得乘除法有什么作用?
(3)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Hale Waihona Puke 五、课后作业1.完成课后练习题。
2.家长签字确认。
六、教学反思
教师在课后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2024年秋季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表内乘除法》教学设计
一、导入
1.教学情境:教师展示一幅秋天的果园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图片中的水果和人物。
2.提问:同学们,你们看到了什么?果园里有多少个苹果?小朋友们在干什么?
3.学生回答:看到了苹果、小朋友;果园里有12个苹果;小朋友们在摘苹果、分苹果。
二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第四单元表内除法《解决问题》优秀教学案例
![二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第四单元表内除法《解决问题》优秀教学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7c3b1de2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3a.png)
2.利用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体验除法的意义,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意识。
3.引导学生运用归纳、总结的方法,提炼解题规律,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4.注重个体差异,给予不同程度的学生适当的指导,使学生在课堂上都能得到有效的提升。
(三)情感态Βιβλιοθήκη 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二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第四单元表内除法《解决问题》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二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第四单元表内除法《解决问题》是本节课的重点内容。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用表内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我以生活情境为导入,引导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通过合作交流、探究学习的方式,让学生自主发现除法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在教学设计上,注重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除法的意义,体验成功的喜悦,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同时,我还会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不同程度的学生适当的指导,使他们在课堂上都能得到有效的提升。
(三)学生小组讨论
1.让学生分成小组,共同探讨如何用表内除法解决其他实际问题。
2.教师巡回指导,给予不同程度的学生适当的帮助,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3.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四)总结归纳
1.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包括表内除法的概念、运算方法和应用。
2.引导学生归纳解题规律,如“被除数÷除数=商,余数”,并理解其含义。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表内除法(一)解决问题》说课稿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表内除法(一)解决问题》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af9149fd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86.png)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表内除法(一)解决问题》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表内除法(一)解决问题》是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的教学内容。
这部分内容主要包括利用表内除法解决问题,旨在让学生掌握表内除法的应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通过具体的实例,引导学生理解除法的意义,学会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加、减、乘运算,对数学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他们对除法的理解和应用还比较模糊,需要通过实例和练习来进一步理解和掌握。
此外,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各有差异,需要在教学过程中给予个别化的指导和帮助。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会用表内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理解除法的意义。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会用表内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2.教学难点:学生理解除法的意义,会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实例教学法、合作学习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思考和解决问题。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教学卡片等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发学生对除法的思考,激发学习兴趣。
2.新课导入:介绍除法的意义和基本概念,引导学生理解除法的作用。
3.实例讲解:通过具体的实例,教授学生如何用除法解决问题,巩固知识点。
4.练习与讨论: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5.拓展与应用:学生自主尝试解决实际问题,分享解题过程和心得。
6.总结与反思: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堂所学,反思学习过程,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清晰、简洁,突出重点。
主要包括除法的意义、实例讲解、练习题目等。
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主要包括学生的课堂表现、练习成果和问题解决能力。
二年级数学表内除法一教案(通用15篇)
![二年级数学表内除法一教案(通用15篇)](https://img.taocdn.com/s3/m/5d189e7b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801f069.png)
二年级数学表内除法一教案(通用15篇)教案是教师实施教学活动的指南,我们需要准备一份详细的教案。
大家可以参考下面这些二年级教案,了解一下如何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
二年级数学表内除法单元备课教案(二)以及学习多位数除法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除法运算的含义。
会读、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数学思考:使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提出数学问题,并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获得使用数学的成功经验,逐步形成用数学来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意识。
问题解决:能够比较熟练地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使学生初步认识乘、除法之间的关系。
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除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教学重点: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及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除法的含义,用除法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四、课时安排:1、平均分的认识2课时。
2、除法的含义及读写法1课时。
3、认识除法的各部分名称1课时。
4、除法初步认识练习课1课时。
5、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一)2课时。
6、用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1课时。
7、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1课时。
8、用乘除两步运算解决实际问题1课时。
9、整理和复习。
1课时。
共11课时。
二年级数学表内除法单元备课教案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
第十一课时:连乘、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
教学内容:教材第85页的内容。
教学三维目标:.会读连乘、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的算式,掌握运算顺序,并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2.通过连乘、连除和乘除混合的计算,进一步熟练表内乘、除法计算。
教学重点:掌握运算顺序,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具、学具准备:桃子、若干面小红旗。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南方有一座美丽小岛叫快乐岛,那儿的小动物们正在举行数学游园会,你们想登上这个小岛一起参加吗?让我们起航吧!只要同桌合作完成一组口算题,快乐岛的大门就为你们打开,你们就能上岛参加游园会了。
二年级下册数学表内除法
![二年级下册数学表内除法](https://img.taocdn.com/s3/m/500f1409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07.png)
二年级下册数学表内除法
二年级下册数学中的表内除法是指学生需要掌握的在乘法表中范围内的除法运算。
这通常意味着学生需要能够熟练地进行一位数除以一位数(1-9)以及相应的多位数除以一位数(如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运算。
以下是一些二年级下册数学中可能包含的表内除法题目示例:
1. 简单的一位数除法:
- 6 ÷ 2 = ?
- 9 ÷ 3 = ?
- 8 ÷ 4 = ?
2. 带有余数的一位数除法:
- 7 ÷ 3 = ? ...余数是多少?
- 10 ÷ 5 = ? ...余数是多少?
- 15 ÷ 4 = ? ...余数是多少?
3.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
- 24 ÷ 3 = ?
- 35 ÷ 5 = ?
- 48 ÷ 6 = ?
4. 带有余数的两位数除法:
- 23 ÷ 4 = ? ...余数是多少?
- 47 ÷ 6 = ? ...余数是多少?
- 58 ÷ 8 = ? ...余数是多少?
在进行表内除法时,学生需要掌握以下几个概念:
- 除数:进行除法运算时,用来分割被除数的数。
- 被除数:在除法运算中,要被分割的数。
- 商:除法运算的结果,表示被除数可以被除数整除多少次。
- 余数:在有余数的除法中,表示被除数不能完全被除数整除后剩余的部分。
老师或家长可以通过实际的教学材料和练习册来提供适合二年级学生的表内除法练习题。
这些练习有助于学生巩固基本的数学运算技能,为更高级的数学学习打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