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声器工作原理

合集下载

扬声器构造及工作原理

扬声器构造及工作原理

扬声器构造及工作原理一、扬声器的构造1.磁体:扬声器中的磁体通常采用永磁,能够在不需要外部电源的情况下产生强大的磁场。

常见的磁体类型有永磁铁、钕铁硼和铁氧体磁体等,它们能够提供稳定的磁场来驱动线圈和振膜。

2.振膜:振膜是扬声器的核心部件,它是一个薄而轻的片状材料,常用的振膜材料有薄膜纸、聚酰亚胺膜和金属材料等。

振膜固定在扬声器的前端,当电流通过线圈时,线圈受到磁场力的作用,从而对振膜施加力,使其产生声音。

3.线圈:线圈是由绝缘导线绕成的螺线管,通常被固定在振膜的后端。

线圈通过与磁体产生的磁场相互作用,产生一个感应电流,这个感应电流会改变线圈内的电流方向,从而产生振动力,将振动传给振膜。

二、扬声器的工作原理扬声器的工作原理可以分为两个过程,即电声转换和机械振动。

1.电声转换:当音频信号输入到扬声器时,信号会经过功放进行放大,并通过线圈中产生出一个变化的电流。

由于线圈处在磁场中,根据电磁感应原理,这个变化的电流会产生一个感应电动势。

该感应电动势使得线圈受到一个施加在它上面的磁场力,这个力会将线圈作用于振膜上。

2.机械振动:振膜是一个轻薄的薄膜,当受到线圈施加的力时,它会产生振动。

振膜的振动频率与电流的频率相同,随着电流的变化,振膜也会相应地产生振动,从而产生声音。

整个过程中,磁场力的大小与电流的大小成正比,因此电流的大小可以控制扬声器的音量。

振膜的振动幅度与振膜的弹性和电流的大小有关,振膜的弹性决定了其驱动能力和声音的质量。

总结:扬声器是一种将电信号转换为声音的装置,它的工作原理通过磁感应定律和震动力学实现。

具体来说,电声转换包括音源信号的放大和线圈在磁场中受到的力的作用;而机械振动则是振膜受到线圈力的作用下产生的振动。

扬声器的构造包括磁体、振膜和线圈,这些部件相互配合实现音频的放大和声音的输出。

扬声器的工作原理

扬声器的工作原理

扬声器的工作原理
扬声器是把电能转换成声音的电子器件,它的工作原理是:当通过音频功放的输出电流流过扬声器时,扬声器中的磁铁就会被电流磁场环绕,磁铁前后会产生一相反的磁力,由于磁铁与扬声器线圈之间受到相反的磁力,从而使电磁感应的线圈带动扬声器的外壳进行分子运动。

从而形成空气波动,最终发出声音。

扬声器的工作可以分为三步:
首先,在音频设备输出上,将输出信号传送给扬声器,扬声器收到输出信号后,经由小型低频电路的驱动,将输出信号的信号的形式变化,从而产生低频功率。

最后,扬声器中的空气波动会在环境中传播,最终把音频信号以此声音的形式传送到听众耳中,使听众感受到音乐的愉悦。

总的来说,扬声器的原理就是把电脉冲转换成声波,从而实现将声音输出到环境中,以实现听觉上的调节、表达和传达。

扬声器是无声音信号转换成有声音信号的重要装置,它可用于各种影院和音响设备,以满足各种声音输出和播放的需求。

同时,计算机也使用扬声器实现声音输出,这是实现计算机声频通信的重要手段。

今天,很多专业的音频设备和多媒体设备都使用扬声器来实现声音的播放,当面对家庭娱乐,活动等多种需求时,扬声器均可满足需求,将音频信号放大并清晰地播放出来。

扬声器的工作原理

扬声器的工作原理

扬声器的工作原理扬声器是一种将电能转化为声能的装置,它可以将电信号转换成可听的声音。

在现代社会中,扬声器被广泛应用于音响设备、通信设备、汽车音响系统等各种场合。

了解扬声器的工作原理对于理解其性能和选购合适的扬声器至关重要。

1. 扬声器的基本构成扬声器的基本构成包括振膜、磁场系统和振动系统。

振膜是扬声器的核心部件,它负责将电信号转化为声音。

磁场系统由磁铁和磁场导向器组成,它产生一个稳定的磁场,使振膜在磁场的作用下运动。

振动系统由辅助结构和悬挂系统组成,它支撑和控制振膜的运动。

2. 扬声器的工作原理当电信号通过扬声器的输入端口进入时,它会通过连接线路传输到振膜上。

电信号在振膜上产生变化,使得振膜在磁场的作用下发生运动。

振膜的运动会产生声波,从而产生可听的声音。

具体来说,振膜上的电信号会通过电磁感应的原理与磁场系统发生相互作用。

磁场系统中的磁铁会产生一个稳定的磁场,它与振膜上的电流相互作用,产生一个力的作用。

这个力使得振膜上的电流受到约束,从而使振膜发生运动。

振膜的运动会使空气分子发生振动,从而产生声波。

3. 扬声器的工作参数扬声器的性能由多个参数来描述,包括灵敏度、频率响应、阻抗等。

灵敏度是指扬声器在特定输入信号下产生的声音强度,单位为分贝。

频率响应描述了扬声器在不同频率下的声音输出能力,通常以赫兹为单位。

阻抗是指扬声器对电信号的阻碍程度,它会影响扬声器的功率输出和匹配性能。

4. 扬声器的分类根据振膜的不同类型和结构,扬声器可以分为动圈扬声器、电容扬声器、磁电扬声器等多种类型。

动圈扬声器是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它通过电流在磁场中的作用下产生振动。

电容扬声器利用电场的作用产生振动,磁电扬声器则是通过磁场和电场的相互作用产生声音。

5. 扬声器的应用领域扬声器广泛应用于音响设备、通信设备、汽车音响系统等各个领域。

在音响设备中,扬声器用于播放音乐、电影等声音,提供更好的听觉体验。

在通信设备中,扬声器用于手机、对讲机等设备的音频输出。

扬声器工作原理

扬声器工作原理

扬声器工作原理
扬声器是一种转换器件,用于将电信号转换成声音信号。

其工作原理基于电磁感应和振动原理。

扬声器通常由磁体和振膜组成。

磁体由一个固定的磁铁和一个绕制线圈的电磁线圈组成。

当通过电流源给予线圈电流时,线圈内的电流会产生磁场。

振膜是一个可以自由振动的薄膜,它通过固定在扬声器的边缘上。

当线圈发生磁场时,磁场与线圈产生的电流互相作用,引起线圈磁场的变化。

这个变化的磁场将引起振膜受力,使其产生振动。

振动产生的声音信号取决于电流的频率和振动的幅度。

通过调整电流的频率和振动器的幅度,可以改变扬声器产生的声音的频率和音量。

在扬声器内部,还有一些部件用于调节和增强声音信号,如声音反射板和声音导向罩。

这些部件帮助扬声器产生更加清晰和有方向感的声音。

总的来说,扬声器工作原理是利用电磁感应和振动原理,将电信号转换成声音信号。

通过调节电流频率和振动幅度,可以产生不同频率和音量的声音。

扬声器的工作原理

扬声器的工作原理

扬声器的工作原理扬声器是一种将电信号转化为声音的设备,广泛应用于音响系统、电视、电脑和手机等电子产品中。

它能够将电信号转化为可听见的声音,使我们能够享受到音乐、电影和语音通信等各种声音。

扬声器的工作原理可以简单地概括为电磁感应和振动。

下面将详细介绍扬声器的工作原理。

1. 结构组成扬声器通常由磁体、振动膜、音圈、固定架和外壳等部件组成。

磁体是扬声器的核心部件,它产生磁场。

振动膜则是扬声器的输出部件,它通过振动产生声音。

音圈则是连接磁体和振动膜的部件,它在磁场的作用下产生电流,驱动振动膜振动。

固定架则用于支撑和固定振动膜和音圈。

外壳则用于保护内部部件和改善音质。

2. 电磁感应扬声器的工作基于电磁感应原理。

当音频信号通过音频放大器输入到扬声器的音圈时,音圈中会产生电流。

音圈通常由绝缘导线绕制而成,当电流通过音圈时,会在音圈周围产生磁场。

这个磁场与磁体产生的磁场相互作用,使音圈受到一个力的作用。

3. 振动音圈受到的力会使得音圈和振动膜一起振动。

振动膜是由轻质材料制成的薄膜,当振动膜振动时,它会在周围空气中产生压缩和稀薄的区域,从而产生声波。

这些声波通过扬声器的外壳传播出来,形成我们能够听到的声音。

4. 频率和音量控制扬声器的频率和音量可以通过改变电流的大小和方向来控制。

当音频信号的频率较低时,音圈会以较慢的速度振动,从而产生低音。

而当音频信号的频率较高时,音圈会以较快的速度振动,从而产生高音。

此外,通过调节音频放大器的电流大小,可以控制扬声器的音量。

5. 声音质量扬声器的声音质量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包括振动膜的材料、磁体的强度、振动膜的大小和形状等。

优质的扬声器通常使用高品质的振动膜材料,如聚酰亚胺薄膜,以及强大的磁体,以产生更清晰、更准确的声音。

总结:扬声器的工作原理是基于电磁感应和振动的原理。

当音频信号通过音圈时,音圈会在磁场的作用下产生电流,并受到一个力的作用,使扬声器的振动膜振动。

振动膜的振动产生声波,从而产生我们听到的声音。

扬声器、受话器的工作原理

扬声器、受话器的工作原理

扬声器、受话器的工作原理标题:扬声器、受话器的工作原理引言概述:扬声器和受话器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时常接触到的声音输出和输入设备。

它们在电话、音响、电视等设备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详细阐述扬声器和受话器的工作原理,包括扬声器的工作原理、受话器的工作原理以及它们的应用。

正文内容:1. 扬声器的工作原理:1.1 振膜:扬声器的核心部件是振膜,它是由轻质材料制成的薄膜。

当电流通过扬声器的线圈时,线圈会在磁场中产生磁力,进而推动振膜振动。

1.2 磁场:扬声器中的磁场由永久磁体和电磁线圈产生。

永久磁体提供一个稳定的磁场,而电磁线圈则通过电流改变磁场的强度,从而控制振膜的振动。

2. 受话器的工作原理:2.1 电磁感应:受话器中的电磁感应原理与扬声器相似。

当电话接收到声音信号时,信号会被转换成电流,通过电磁线圈产生磁场,进而推动振膜振动。

2.2 振膜:振膜将电磁感应产生的振动转化为声音。

当振膜振动时,它会产生压缩和稀疏的空气,从而产生声音波动。

3. 扬声器和受话器的应用:3.1 电话:扬声器和受话器在电话中起着关键作用。

扬声器将对方的声音转化为声音波动,受话器则将我们的声音转化为电信号发送给对方。

3.2 音响:扬声器作为音响的输出设备,能够将电信号转化为声音,使我们能够享受到高质量的音乐。

3.3 电视:电视中的扬声器和受话器能够将电视节目中的声音转化为声音波动,使我们能够听到清晰的声音。

总结:通过本文的介绍,我们了解了扬声器和受话器的工作原理。

扬声器利用振膜和磁场的相互作用,将电信号转换为声音波动;受话器则通过电磁感应将声音信号转换为电信号。

这些设备在电话、音响、电视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了解它们的工作原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使用这些设备。

扬声器、受话器的工作原理

扬声器、受话器的工作原理

扬声器、受话器的工作原理引言概述:扬声器和受话器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的电子设备,它们在电话、音响等领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详细介绍扬声器和受话器的工作原理,包括其基本组成部分和工作原理的具体细节。

一、扬声器的工作原理1.1 磁铁系统扬声器的磁铁系统是其工作原理的核心部分。

它由一个永久磁铁和一个可移动的磁体组成。

永久磁铁通常采用稀土磁铁,如钕铁硼磁铁,具有强大的磁场。

可移动磁体则由一个线圈和一个连接到线圈的振膜组成。

当通过线圈通电时,线圈会产生一个磁场,与永久磁铁的磁场相互作用,使得振膜产生振动。

1.2 振膜振膜是扬声器中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它通常由薄而轻的材料制成,如纸、塑料或金属。

当通过线圈通电时,线圈的磁场作用于振膜,使其产生振动。

这种振动通过空气传播,产生声音。

1.3 驱动电路扬声器的驱动电路用于控制线圈的电流,从而控制振膜的振动。

驱动电路通常由音频信号源、功率放大器和线圈组成。

音频信号源提供音频信号,功率放大器将信号放大到足够的电流水平,线圈则根据电流的变化产生振动。

二、受话器的工作原理2.1 麦克风受话器的麦克风是其工作原理的核心部分。

麦克风通常由一个膜片和一个线圈组成。

膜片是一个薄而轻的材料,当声音波通过时,膜片会振动。

线圈则通过膜片的振动产生感应电流。

2.2 感应电流当膜片振动时,线圈中的磁场也会随之变化。

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磁场的变化会导致感应电流的产生。

这个感应电流经过放大器放大后,就成为了我们听到的声音。

2.3 驱动电路受话器的驱动电路用于控制线圈的电流,从而控制膜片的振动。

驱动电路通常由音频信号源、功率放大器和线圈组成。

音频信号源提供音频信号,功率放大器将信号放大到足够的电流水平,线圈则根据电流的变化产生振动。

三、扬声器和受话器的应用3.1 电话扬声器和受话器在电话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当我们打电话时,声音通过麦克风转换成电信号,然后通过扬声器播放出来。

而当我们听取对方的声音时,声音通过扬声器产生振动,然后通过麦克风转换成电信号,最终传输到对方的电话听筒中。

扬声器工作原理

扬声器工作原理

扬声器工作原理扬声器是一种将电信号转换为声音的设备,它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无论是在家庭影院系统中,还是在汽车音响系统中,扬声器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那么,扬声器是如何工作的呢?本文将深入探讨扬声器的工作原理。

扬声器的基本工作原理是利用电磁感应的原理将电信号转换为声音。

扬声器通常由磁体、振膜和线圈组成。

当电流通过扬声器的线圈时,线圈会产生磁场,这个磁场会与扬声器中的磁体相互作用,从而使得振膜产生振动。

这种振动会产生声音,从而使得扬声器发出声音。

具体来说,当音频信号通过扬声器的线圈时,线圈会受到电磁力的作用,从而产生振动。

这种振动会传导到扬声器的振膜上,振膜会随之产生声波,最终将电信号转换为声音。

在扬声器的设计中,振膜的材质、线圈的匝数和磁体的强度等因素都会影响到声音的质量和音量。

除了基本的工作原理外,扬声器还有一些特殊的设计,以提高声音的质量和音量。

例如,一些高端的扬声器会采用双振膜设计,这样可以使得声音更加清晰和立体。

此外,一些扬声器还会采用特殊的材料来减少共振和失真,从而提高声音的还原度。

另外,扬声器的箱体设计也会对声音的表现产生影响。

一般来说,箱体的设计会影响到声音的低音效果和音质。

因此,在选择扬声器时,消费者不仅需要考虑扬声器的内部结构,还需要考虑箱体的设计和材质。

总的来说,扬声器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电磁感应将电信号转换为声音。

在实际的应用中,扬声器的设计和材料选择都会对声音的表现产生影响。

因此,在选择扬声器时,消费者需要根据自己的需求和预算来选择合适的产品。

希望本文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扬声器的工作原理,从而为他们的购物决策提供帮助。

扬声器的工作原理

扬声器的工作原理

扬声器的工作原理扬声器是一种将电信号转换为声音信号的设备,广泛应用于音响系统、通信设备、电视机、电脑等各种电子设备中。

它能够将电信号转化为可听的声音,使人们能够享受到音乐、对话和其他声音的乐趣。

一、扬声器的基本构造扬声器通常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1. 磁系统:磁系统是扬声器的核心部件,由磁铁和磁铁周围的磁场组成。

磁铁一般采用强磁性材料,如铁氧体或钕铁硼等。

磁场的作用是产生一个稳定的磁场,使得扬声器的振动系统能够在其作用下正常工作。

2. 振动系统:振动系统是扬声器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由振动膜、振动线圈和固定在磁铁上的振动膜支架组成。

振动膜通常由轻质材料制成,如纸、塑料或金属等。

振动线圈通过电流激励产生磁场,并与磁场相互作用,使振动膜产生声音。

3. 隔音箱:隔音箱是扬声器的外壳,其作用是隔离扬声器内部的振动系统和外部环境,防止声音的泄漏和干扰。

二、扬声器的工作原理扬声器的工作原理可以简单地描述为:电信号通过音频设备输入扬声器,经过放大和调节后,通过振动系统产生声音。

具体来说,扬声器的工作原理如下:1. 电信号输入:音频设备(如音响、电视机等)通过音频线将电信号输入到扬声器中。

电信号可以是来自音乐播放器、电视节目或其他声源的声音信号。

2. 电信号放大:电信号经过扬声器内部的放大电路,放大电路可以增加电信号的幅度,使其能够驱动振动系统产生更大的声音。

3. 振动系统激励:放大后的电信号通过振动线圈,产生一个与电信号频率相对应的磁场。

这个磁场与磁系统中的磁场相互作用,使得振动膜开始振动。

4. 声音产生:振动膜的振动使得空气分子也开始振动,产生声波。

声波通过隔音箱中的孔洞传播出来,形成我们能够听到的声音。

三、扬声器的特性参数扬声器的性能可以通过一些特性参数来描述,常见的特性参数包括:1. 频率响应:频率响应描述了扬声器在不同频率下的输出能力,通常以赫兹(Hz)为单位表示。

频率响应越宽,扬声器能够输出的频率范围越广。

扬声器工作原理和主要特性参数

扬声器工作原理和主要特性参数

扬声器工作原理和主要特性参数扬声器是一种将电信号转换为声音信号的设备,它通过振动扬声器的振膜,使空气中的颤动声波传播出去,从而实现声音的输出。

扬声器的工作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磁声效应:扬声器的核心部件是磁路系统和振膜,它们之间通过磁场相互作用来实现声音的转换。

磁路系统由永磁体和线圈组成,当电流通过线圈时,会产生磁场,而磁场会对振膜施加力,使其产生振动。

当电流方向改变时,磁场的方向也会改变,从而使振膜产生相应的振动,进而产生声音。

2.振膜的机械振动:振膜是扬声器的重要部件,它一般由轻质、易振动的材料制成,如纸张、聚碳酸酯等。

当电流通过线圈时,磁场的作用下,振膜开始产生机械振动,这种振动则以声波的形式传递出去。

振膜的振动频率受到输入信号的频率控制,不同频率的信号会使振膜产生不同频率的振动,从而实现声音的分频输出。

3.声波的传播:振膜产生的机械振动会使周围空气产生压缩和稀薄,形成声波。

声波以空气的形式传播出去,通过空气分子的碰撞而传递声音能量。

而人耳接收到这些声波时,就能感受到声音。

扬声器的主要特性参数包括:1. 频率响应(Frequency Response):扬声器的频率响应是指其在不同频率下的输出能力。

频率响应通常以± X dB 表示,X 值越小表示扬声器在整个声频范围内的响应更加均匀。

2. 灵敏度(Sensitivity):灵敏度是指扬声器的输入声压级与输出声压级之间的关系。

灵敏度通常以 dB SPL(1 W/1 m)为单位,它表示在输入为 1 W 的情况下,扬声器在 1 米处的输出声压级。

3. 额定功率(Rated Power):额定功率是指扬声器能够连续输出的功率水平。

额定功率由制造商根据扬声器的设计和材料特性进行测试和确认。

4. 负载阻抗(Impedance):负载阻抗是指扬声器接受信号时所提供的电阻。

常见的扬声器负载阻抗有4 Ω 和8 Ω,不同的负载阻抗会对功率放大器的输出产生不同的影响。

扬声器、受话器的工作原理

扬声器、受话器的工作原理

扬声器、受话器的工作原理标题:扬声器、受话器的工作原理引言概述:扬声器和受话器作为电子设备中常见的音频输出和输入装置,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了解其工作原理对于理解音频信号的传输和转换过程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扬声器和受话器的工作原理,并按照引言概述+正文内容的结构来阐述。

一、扬声器的工作原理1.1 电磁式扬声器电磁式扬声器是最常见的扬声器类型之一。

其工作原理基于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当音频信号通过扬声器的线圈时,线圈内产生的电流会在磁场中产生力,使得线圈与连接的振膜一起振动,从而产生声音。

1.2 电动式扬声器电动式扬声器是另一种常见的扬声器类型。

它利用压电陶瓷材料的特性,当施加电压时,陶瓷会发生形变,产生声波。

电动式扬声器通常用于小型电子设备,如手机和平板电脑。

1.3 电磁动圈扬声器电磁动圈扬声器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扬声器,常用于高保真音响系统。

它利用电磁感应原理,通过电流在磁场中产生的力来驱动一个金属线圈,使得线圈与连接的振膜振动,从而产生声音。

二、受话器的工作原理2.1 电磁式受话器电磁式受话器是常见的电话受话器类型之一。

其工作原理与电磁式扬声器类似,通过音频信号产生的电流在磁场中产生力,使得连接的振膜振动,从而产生声音。

2.2 电动式受话器电动式受话器也常用于电话设备中。

它利用压电陶瓷材料的特性,当施加电压时,陶瓷会发生形变,产生声波。

电动式受话器通常用于小型电话设备。

2.3 磁电式受话器磁电式受话器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受话器,常用于高保真音响设备。

它利用磁电效应,通过电压在磁场中产生的力来驱动一个振膜,使其振动并产生声音。

三、扬声器和受话器的相似之处3.1 振膜扬声器和受话器都使用振膜来产生声音。

振膜是连接到线圈或者驱动装置的薄膜,当受到电流或者电压的作用时,振膜会振动并产生声音。

3.2 磁场扬声器和受话器都利用磁场来产生力,从而使振膜振动。

磁场可以通过永久磁铁或者电磁线圈的方式产生,使得振膜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

扬声器的工作原理

扬声器的工作原理

扬声器的工作原理扬声器是一种将电信号转换为声音信号的设备,广泛应用于音频播放、通信系统和娱乐设备中。

它能够将电流信号转换为机械振动,进而产生声音。

下面将详细介绍扬声器的工作原理。

一、基本构造扬声器通常由磁系统、振动系统和辅助系统三部份组成。

1. 磁系统:磁系统由磁铁、磁场和磁线圈组成。

磁铁通常采用永磁材料,如铁硼磁铁。

磁场是由磁铁产生的,它在磁线圈周围形成一个稳定的磁场。

2. 振动系统:振动系统由振膜和振膜支撑结构组成。

振膜是一个薄膜,通常由纸、塑料或者金属制成。

振膜支撑结构用于支撑振膜,并使其能够自由振动。

3. 辅助系统:辅助系统包括导线、连接器和固定装置等。

导线用于连接扬声器的磁线圈与音频设备的电路。

连接器用于连接扬声器与音频设备。

固定装置用于固定扬声器的各个部份。

二、工作原理扬声器的工作原理基于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和霍尔效应。

1.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当电流通过磁线圈时,会在磁场中产生一个力,使振膜开始振动。

这是因为电流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产生了机械振动。

2. 霍尔效应:扬声器中的磁线圈通常由导电材料制成,当电流通过磁线圈时,会产生一个磁场。

通过霍尔效应,当电流通过磁线圈时,会在磁场中产生电势差。

这个电势差会与振膜上的电势差相互作用,从而产生机械振动。

当电流通过磁线圈时,磁场会受到电流的作用而发生变化,进而产生力。

这个力会作用于振膜上,使其开始振动。

振膜的振动会产生声音,并通过扬声器的喇叭传播出去。

三、工作过程扬声器的工作过程可以分为信号输入、电流产生、磁场形成、振膜振动和声音输出五个阶段。

1. 信号输入:音频设备会将声音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并通过导线输入到扬声器的磁线圈中。

2. 电流产生:当电流通过磁线圈时,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会在磁场中产生一个力。

3. 磁场形成:磁铁产生的磁场会使磁线圈周围形成一个稳定的磁场。

4. 振膜振动:根据霍尔效应,电流通过磁线圈时会在磁场中产生电势差。

这个电势差会与振膜上的电势差相互作用,从而产生机械振动。

扬声器培训资料

扬声器培训资料

扬声器培训资料一、扬声器的基本原理扬声器是一种将电信号转换为声音信号的换能器件。

它的工作原理基于电磁感应和振动。

当音频电流通过扬声器的音圈时,会在磁场中产生作用力,使音圈振动。

音圈与扬声器的振膜相连,从而带动振膜振动,推动空气产生声音。

简单来说,扬声器就像是一个“电动振动器”,电信号让它以特定的频率和幅度振动,从而发出我们听到的声音。

二、扬声器的分类1、按工作原理分类(1)电动式扬声器这是最常见的一种扬声器类型,其原理如前文所述,广泛应用于各种音响设备中。

(2)电磁式扬声器通过电磁作用驱动振膜振动发声,但其效率较低,应用相对较少。

(3)静电式扬声器利用静电场对振膜的吸引和排斥作用发声,具有频响宽、失真小等优点,但成本较高。

2、按振膜形状分类(1)锥形扬声器振膜呈圆锥形,具有较好的低频响应,常用于低音单元。

(2)球顶形扬声器振膜为球形或半球形,高频性能出色,常作为高音单元。

(3)平板扬声器振膜为平板状,声音传播较为均匀,在一些高端音响中有所应用。

3、按用途分类(1)家用扬声器适用于家庭音响系统,追求音质的还原和丰富的表现力。

(2)专业扬声器用于舞台演出、录音棚等专业场合,要求大功率、高保真。

(3)汽车扬声器考虑到车内空间和环境的特殊性,具有一定的抗震和防潮性能。

三、扬声器的主要参数1、频率响应指扬声器能够有效重放的声音频率范围。

一般来说,人耳能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在 20Hz 至 20kHz 之间,理想的扬声器应能在这个范围内尽可能均匀地重放声音。

2、灵敏度表示在输入一定功率的音频信号时,扬声器输出声音的强度。

灵敏度越高,扬声器在相同输入功率下声音越大。

3、功率包括额定功率和最大功率。

额定功率是扬声器能够长期稳定工作的功率,最大功率则是扬声器短时间内能承受的最大功率。

4、阻抗扬声器对交流电流的阻碍作用,通常用欧姆(Ω)表示。

常见的阻抗值有4Ω、8Ω 等。

5、失真度指扬声器输出声音与输入信号的差异程度,包括谐波失真、互调失真等。

扬声器的工作原理

扬声器的工作原理

扬声器的工作原理扬声器是一种将电信号转换为声音的设备,广泛应用于音响系统、电视、电话和计算机等各种电子设备中。

它能够将电信号转化为机械振动,进而产生声音。

下面将详细介绍扬声器的工作原理。

1. 振动膜片扬声器的核心部件是振动膜片,也称为振膜。

振动膜片通常由轻质材料制成,如纸、聚酯薄膜或者金属等。

振动膜片的形状可以是圆形、椭圆形或者其他形状。

2. 磁场扬声器内部有一个磁场,通常由一个永久磁铁和一个电磁线圈组成。

永久磁铁通常位于扬声器的外部,而电磁线圈则固定在振动膜片的背面。

3. 电磁感应当通过扬声器的电磁线圈通入电流时,电磁线圈会产生一个磁场。

这个磁场与永久磁铁的磁场相互作用,导致振动膜片受到力的作用。

4. 振动效应由于电磁感应的作用,振动膜片开始受到力的作用,从而产生机械振动。

这种振动通过空气传播,形成声波,最终被人耳所感知。

5. 频率响应扬声器的频率响应是指它能够产生的声音频率范围。

频率响应通常以赫兹(Hz)为单位表示,表示声音的振动次数。

不同类型的扬声器具有不同的频率响应范围。

6. 驱动器和分频器扬声器系统通常由驱动器和分频器组成。

驱动器是指将电信号转换为机械振动的部件,包括振动膜片和磁场。

分频器用于将输入的音频信号分成不同的频率范围,以便由不同的驱动器处理。

7. 功率和效率扬声器的功率是指它能够处理的最大电功率。

功率通常以瓦特(W)为单位表示。

扬声器的效率是指它将电信号转换为声音的效率。

效率通常以分贝(dB)为单位表示。

8. 声音质量扬声器的声音质量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振动膜片的材料、磁场的强度、驱动器的设计和扬声器的尺寸等。

这些因素共同决定了扬声器的音质。

总结:扬声器的工作原理是通过电磁感应将电信号转换为机械振动,进而产生声音。

它由振动膜片、磁场、电磁线圈、驱动器和分频器等组成。

扬声器的频率响应、功率、效率和声音质量是衡量其性能的重要指标。

了解扬声器的工作原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常见的电子设备。

扬声器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扬声器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扬声器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扬声器是一种将电能转换为声能的设备,它由单个或多个电磁线圈、振动系统和外壳组成。

以下是扬声器的工作原理:
1. 电信号输入:扬声器接收来自音频设备(如音频放大器)的电信号作为输入信号。

2. 电磁原理:输入信号通常是交流电,通过电线圈(线圈)中的电流产生的磁场生成声音。

3. 震动系统:电线圈通过与一个或多个永久磁铁(或电磁磁铁)之间的作用产生力,使振动系统(通常是一个薄膜或振动驱动单元)产生振动。

4. 传递声波:振动系统的振动传递到外壳并通过空气传播,形成声波。

5. 声音质量:振动系统的设计和特性以及外壳的形状和材料等因素影响着声音的质量和特性,如频率范围、音量和音质等。

总结起来,扬声器的工作原理基于电磁感应和振动传导,通过将电信号转换为振动并将其传播到空气中来产生声音。

扬声器 工作原理

扬声器 工作原理

扬声器工作原理
扬声器是一种将电信号转化为声音的设备。

它的工作原理是基于霍尔效应和电磁感应的原理。

在一个扬声器中,有一个磁场和薄膜振动器构成的系统。

磁场是由永久磁铁和电流驱动的电磁线圈组成。

当电流通过电磁线圈时,会在线圈周围产生一个磁场。

通过霍尔效应,这个磁场与线圈内的薄膜振动器之间产生相互作用。

薄膜振动器通常由薄膜和一个金属盆组成,其中的薄膜是一个柔软的材料。

当磁场与薄膜振动器相互作用时,会在薄膜上施加一个力,使得薄膜产生振动。

这种薄膜振动引起的空气的震动会产生声音。

当电信号的频率改变时,线圈中的电流和磁场也会相应地改变。

这导致薄膜振动器的振动频率产生变化,从而产生不同频率的声音。

通过控制电信号的电流和频率,可以改变扬声器输出的音频信号的频率和音量。

这样,扬声器就能够将电信号转化为相应的声音。

总结一下,扬声器工作的基本原理是利用电信号驱动电磁线圈产生磁场,进而与薄膜振动器相互作用,使其振动产生声音。

不同频率的电信号会引起不同频率的振动,从而产生不同音高的声音。

6种扬声器工作原理

6种扬声器工作原理

6种扬声器工作原理-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5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六种扬声器的工作原理不同的扬声器,其工作原理是不一样的,现在,就随teanma小编一起去了解一下不同扬声器其工作原理吧。

一、磁式扬声器(舌簧扬声器)磁式扬声器亦称“舌簧扬声器”。

在磁式扬声器结构中,永磁体两极之间有一可动铁心的电磁铁,当电磁铁的线圈中没有电流时,可动铁心受永磁体两磁极相等级吸引力的吸引,在中央保持静止;当线圈中有电流流过时,可动铁心被磁化,而成为一条形磁体。

随着电流方向的变化,条形磁体的极性也相应变化,使可动铁心绕支点作旋转运动,可动铁心的振动由悬臂传到振膜(纸盆)推动空气热振动。

二、离子扬声器在一般的状态下,空气的分子量中性的、不带电。

但经过高压放电后就成为带电的粒子,这种现象称游离化。

把游离化的空气利用音频电压振动,则产生声波,这就是离子扬声器的原理。

为了离子化,就要加20MHz的高频电压,而在其上重叠音频信号压电。

离子扬声器由高频振荡部分、音频信号调制部分、放电腔及号筒组成。

放电腔采用将直径8mm的石英棒在中心开孔,开成石英管,将一个电极插入其中,另一个电极呈圆筒形套在石英管外面,由于采用无声放电形式,只有中心的针头电极有损耗,可以定期更换中心电极。

离子扬声器与其他扬声器不同之处在于没有振膜,所以瞬态特性和高频特性都很好,但结构很复杂。

三、超声波扬声器所谓超声波扬声器,是指前几年刚研发成功、正在进入实用化阶段的超声波还音技术。

这种超声波还音技术的原理:它不使用任何传统形式的扬声器单元,而是利用超声波发生器产生两束经过特殊处理的超声波束,当这两个波束同时作用在人耳的鼓膜上时就可以因相互作用而产生听觉。

我们知道,只有一个波束作用到鼓膜上时,是听不到任何声音。

由于超声波速有很强的、可控制的指向性,两个波束的交叉可以点形成一个范围很小的还音区域,当人耳处于这个区域内时,就可以听到声音,而人耳一旦离开该区域便听不到了。

扬声器工作原理解析

扬声器工作原理解析

扬声器工作原理解析扬声器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音响设备之一,其主要功能是将电信号转换为声音信号,使我们能够听到音乐、电影和语音等声音。

了解扬声器的工作原理对于理解其性能和选择合适的扬声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扬声器的工作原理进行解析。

一、电磁扬声器的工作原理电磁扬声器是最常见的扬声器类型之一。

它由一个电磁线圈、磁铁和振动膜组成。

当电流通过电磁线圈时,产生的磁场与磁铁的磁场相互作用,使得电磁线圈产生力量。

这个力量会传递到振动膜上,使其振动并产生声音。

二、电动扬声器的工作原理电动扬声器是另一种常见的扬声器类型。

它使用的是电磁的工作原理。

电动扬声器由一个电磁线圈、磁铁和一个附着在薄膜上的圆形金属线圈(称为声圈)组成。

当电流通过电磁线圈时,它与磁铁的磁场相互作用,使得电磁线圈产生力量。

这个力量作用于声圈上,使声圈在磁场中振动。

声圈的振动会产生声波,进而产生声音。

三、压电扬声器的工作原理压电扬声器是一种较为特殊的扬声器类型。

它由一个压电陶瓷材料和一个薄膜组成。

当电压通过压电陶瓷材料时,它会引起材料的尺寸变化。

这种尺寸变化会传递到薄膜上,使其振动并产生声音。

压电扬声器通常在移动设备和小型音响系统中使用。

四、扬声器的声音调节扬声器的声音调节通常通过频率响应和音量控制实现。

频率响应指的是扬声器对不同频率声音的反应程度,它决定了扬声器播放声音的音质。

音量控制通过调节扬声器的输入电流或电压来控制声音的大小。

扬声器是一项复杂的技术,不同类型的扬声器在工作原理上存在差异。

了解扬声器的工作原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选择和使用扬声器,提升音质和听觉体验。

希望本文能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扬声器工作原理,并在日常生活中应用这些知识。

扬声器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扬声器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扬声器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扬声器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电子设备,它能够将电信号转化为声音信号,并将声音传播到空气中。

那么,扬声器的工作原理究竟是什么呢?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扬声器的基本结构。

一个典型的扬声器由振膜、磁环和线圈组成。

振膜是一个薄膜,通常由聚合物或纸张制成,它被安装在扬声器的前面板上。

磁环则是一个环形的永磁体,通常由铁氧体或钕铁硼等材料制成,它被安装在振膜的后面。

线圈则是一个绕在振膜周围的线圈,当电流通过线圈时,它会产生一个磁场,这个磁场与磁环的磁场相互作用,从而使振膜产生振动。

当音频信号输入到扬声器中时,它会通过线圈产生电流。

这个电流会使线圈产生磁场,而这个磁场会与磁环的磁场相互作用,从而使振膜产生振动。

这种振动会产生压缩和稀疏空气的效果,从而产生声音。

换句话说,扬声器的工作原理就是利用电磁感应的原理,将电信号转化为机械振动,再将机械振动转化为声音信号。

此外,扬声器的工作原理也与声学原理有关。

振膜的振动会产生空气的压缩和稀疏,这些压缩和稀疏会以波的形式传播出去,从而产生声音。

因此,扬声器的声音质量不仅与电路设计和材料选择有关,还与空气的传播和共振有关。

总的来说,扬声器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电磁感应和声学原理,将电信号转化为声音信号,并将声音传播到空气中。

通过对扬声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的深入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选择和使用扬声器,从而获得更好的音质和音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扬声器原理第一部分一般原理1 .扬声器的定义1993年出版的《电声辞典》指出:扬声器是能将电信号转换成声信号并辐射到空气中去的电声换能器扬声器”一词是由“ Speaker ”、“ Loudspeaker ”而来。

扬声器俗称喇叭。

2 .扬声器的分类按工作原理分类,可分电动式、电磁式、静电式、压电式、离子式等。

'■按辐射方式分类,可分为直接辐射式扬声器、号筒式扬声器、耳机扬声器。

按用途分类分为:高保真(Hi-Fi )扬声器、监听扬声器、扩声类扬声器、收音机、录音机、电视机用扬声器、警报用扬声器、水下及船舶扬声器、汽车扬声器、还有家庭影院要求的扬声器。

3 .动圈式扬声器工作原理在各种类型的扬声器中,运用最多、最广泛的是电动式扬声器,又称动圈式扬声器,它是应用电动原理的电声换能器件。

根据法拉第定律,当载流导体通过磁场时,会受到一个电动力,其方向符合弗来明左手定则,力与电流、磁场方向互相垂直,受力大小与电流、导线长度、磁通密度成正比。

当音圈输入交变音频电流时,音圈受到一个交变推动力产生交变运动,带动纸盆振动,反复推动空气而发音。

目前使用最广泛的纸盆扬声器、号筒扬声器都属于电动式扬声器。

扬声器尺寸标示方法圆形扬声器的标称尺寸通常用扬声器盆架的最大直径表示,如我们平时所说的8 英寸扬声器,它的盆架外径为200MM ;椭圆形扬声器的标称尺则用椭圆的长短轴表示,如我们平时所说的4X6英寸扬声器的盆架尺寸为100MI W 160MM ;习惯上常用英寸表示,两者之间关系是1 英寸约等于25.4MM 。

4.扬声器的结构锥形扬声器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电动式扬声器,也是一种直接辐射式扬声器,它通过一个呈圆锥形的锥盆直接向周围空间辐射声波。

一只完整的锥形扬声器可分成以下三大部分:振动系统由锥盆、折环、定位支片、防尘罩和音圈组成; 磁路系统由磁体、上导磁板、下导磁板、磁极心组成;辅助系统则由盆架、压条、引出线和接线端片等组成5.锥盆锥盆是扬声器的主要发声部件,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扬声器的有效频率范围和失真大小。

根据锥盆截面形状的不同,锥形扬声器的锥盆可以分为直线形、抛物线形和指数形3 种,不同的截面形状曲线,其频响曲线不一致,音质也会有所不同。

指数形适合做中高频或全频带扬声器,抛物线形适合做低频单元。

6.折环6.1 折环是指扬声器锥盆(或振膜)的四周支持部分,它有以下几点作用:1、对扬声器振动系统进行轴向定位。

2、折环和定心支片的顺性,决定扬声器的谐振频率。

3、折环本身的阻尼性,使谐振和反射都减小。

4、折环还应有一定气密性,不然会有反相声波出现,造成声短路。

6.2 根据折环的作用,可归纳出对折环的要求:1、能是振膜在振动轴向的顺性大。

2、使振摸在横向刚性强。

3、在尽可能大的振幅范围内,使驱动力与位移成线性关系。

4、环无谐振和反相振动。

5、质量要尽量轻。

6、制造工艺不太困难。

目前扬声器中使用的折环主要有纸折环、布折环、泡沫折环和橡胶折环4 种。

这几种折环的内阻尼互不相同。

折环的形状对扬声器的性能有很大的影响,常见的有波纹式和圆环式两种。

7.定心支片定心支片是振动系统中影响扬声器品质的又一重要元件。

定心支片和折环的劲度是决定扬声器谐振频率的因数之一,定心支片振动时振幅的线性程度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扬声器的失真大小。

7.1 定心支片的主要作用:1、保持音圈在磁隙中的正确位置;2、保证音圈在受力时,振动系统沿轴向往复运动;3、和振动系统的音圈、振膜共同决定扬声器的谐振频率;4、防止灰尘进入磁隙。

7.2 定心支片的特性和对它的要求1、柔软度(顺性)。

它影响扬声器的谐振频率,取决于定心支片的形状的材料的硬度。

2、最大位移量。

它关系到扬声器的最大振幅,取决于定心支片外径与内径的距离和定心支片的形状。

3、位移的线性。

它体现了定心支片对驱动力的顺从性,限定了振幅的范围,超过此范围,振幅增加减慢,呈饱和状态,它取决于定心支片的材料和形状。

4、位移的复原性。

当定心支片受外力作用产生位移,在外力除去后,位移可能不恢复至零,类似于磁体的磁滞现象,它取决于定心支片的材料和形状。

5、要兼顾可靠性、实用性、质量轻、耐湿性、难燃性、耐久性、耐折性、适当透气性(减少定心支片振动时封闭空间的压力)、密封性,并尽量减少异常谐振。

8.防尘罩防尘罩是一种用纸质或聚酯塑料等材料制成的球顶状防护罩,安装在锥盆根部与音圈结合部,它的作用:1、用来增加结合部的刚性,改善扬声器的高频特性;2、防止金属屑和灰尘进入磁气隙。

目前使用防尘罩有凸形、凹形、平形、网形等。

材质有布、毡、纸、PP 、金属等。

9.音圈音圈是扬声器的驱动元件,通常用铜漆包圆线在圆柱形骨架上绕制而成。

整个音圈分两层或四层绕制,目的是使线圈的引出线两端均朝向锥盆一侧,使引出线能牢固地焊接在锥盆上。

为了防止扬声器音圈在流过较大音频电流时因过热而损坏,目前许多扬声器已采用铝镁合金骨架,KAPTON,TIL 骨架。

10.磁体磁体是一种硬磁性材料烧结而成的圆环,其作用是在扬声器磁气隙中产生具有一定磁感应密度的恒磁场。

前几年生产的扬声器大多使用锶或钡铁氧体磁体。

铝镍钴和钕铁硼是一种新型的磁性材料,比传统的铁氧体磁体具有更高的磁能级,使用这些磁体用明显提高扬声器的性能指标,缩小扬声器体积。

但是价格较贵。

11.上、下夹板、极心上、下夹板是一种用导磁性能良好的低碳钢或纯铁制成的圆环形铁板,极心是用同体材料制成的圆柱形铁心,极心和下夹板通常直接铆合在一起。

它们的作用是给磁体所产生的磁场提供一个磁回路,并在上夹板和极心之间形成一个均匀的磁气隙。

12.盆架盆架的作用是将锥形扬声器的振动系统和磁路系统组合成一个牢固的整体。

锥形扬声器的盆架大多是薄钢板冲制成有斜壁的环状体。

一些大功率Hi —Fi 用扬声器为了进一步减小因盆架振动而引起的失真,其盆架则用铝合金浇铸或冷挤成型。

低频扬声器为了能很好地重放低音,谐振频率一般都设计得较低,扬声器工作时锥盆的振动幅度较大。

因此,低频扬声器盆架的斜壁上通常都开有4 个或6 个花档冲孔,作用是避免锥盆振动时被封闭在锥盆和盆架之间的空气给振动系统增加一个额外负载。

为了增加盆架的机械强度,盆架上一般都设有特殊的皱折和凸筋。

中频和高频扬声器由于谐振频率较高,锥盆的振动幅度较小,锥盆和盆架之间的空间已能满足要求,盆架上不设有上述通孔,密封的后腔更能有效地防止锥盆后侧发出的声波与其他扬声器发出的声波相互干扰。

13 .额定阻抗扬声器的额定阻抗是一个纯电阻的阻值。

在确定信号源的有效电功率时,用它来代替扬声器,此值由产品标准规定;在与放大器等匹配、测量阻尼系数时此值皆有用途。

在额定频率范围内,阻抗模值的最低值不应小于额定阻抗的80% 。

国家标准GB/T9397-1996 《直接辐射式电动扬声器通用规范》中规定,额定阻抗优选值系列为4Q、8Q、16Q、25Q、50 Q、100 Q,或由产品标准规定。

实际上扬声器生产厂都生产系列阻抗的扬声器供用户选择。

扬声器的阻抗完整地说是标称阻抗,是扬声器输入端的阻抗,对于纸盆扬声器来说,是在阻抗曲线上低频共振频率以上的第一个阻抗最小值,通常是阻抗曲线上没有显著峰值的1KHZ 的阻抗。

阻抗与放大器的输出阻抗有密切的关系,这就是我们后面要提到的阻尼系数。

有了阻抗值可以按下式计算扬声器的输入功率为P=U2/Z式中Z ---------- 扬声器的阻抗(Q) ; U ------ 音圈两端的电压(V)阻抗的允许偏差通常为±15%第二部分阻抗曲线阻抗曲线是指扬声器的阻抗模值随频率变化的曲线。

扬声器的阻抗曲线如图3-1 所示,它在最低共振频率附近急剧上升,在高频部分随音圈电感增加而加大。

在图3-1中,纵轴表示阻抗(Q),横轴代表频率(Hz),通常采用对数刻度。

曲线的峰是由纸盆、音圈、定心支片等振动系统共振造成的。

而此曲线中部最小值相当于扬声器的额定阻抗,通常比直流阻抗大10%〜30%。

可以根据扬声器直流阻抗估算扬声器阻抗,扬声器的阻抗实际上由三部分组成,如图3-2 所示a 线表示扬声器音圈的直流阻抗,不随频率变化(严格地讲会随温度变化);b 线表示电感部分,根据电感特性其感抗随频率上升而增加,和音圈的绕法、匝数有关;c 线表示反电动势部分,当音圈振动时会产生一个反电动势,反电动热产生的电流与输入电流方向相反,事实上相当于减少输入电流,换句话说即阻抗增高。

在共振频率时振动最大,等于电阻值增大。

阻抗曲线是了解扬声器性能的一个窗口。

1.共振频率由图3-1 的阻抗曲线可见,在低频段某一频率其阻抗值最大,此时的频率称之为扬声器的共振频率,记为FO ,即在阻抗曲线上扬声器阻抗模值随频率上升的第一个主峰对应的频率。

扬声器是一个振动系统,共振频率与扬声器的质量和顺性有关,即振动系统的质量愈大,纸盆折环、定心动片愈柔软,则顺性愈大,共振频率愈低,反之共振频率愈高。

写成公式为fO=1/2 n SQRT(1/m*c)式中mO ——振动系统的质量;c0 ―- 振动系统的顺性。

我们常常希望降低扬声器的共振频率,但是有一定限度。

增加振动系统质量固然可以降低共振频率,但质量增加会使扬声器输出声压降低;增加振动系统的顺性在一定范围可以降低共振频率,但是顺性增大会使振动系统振幅增加及振动系统强度减弱,两者都导致失真加大,因此共振频率有一个适当值。

一般情况下扬声器口径愈大其共振频率愈低。

共振频率是扬声器重放的起点,也是低频重放的下限。

在共振频率以下,扬声器的输出声压随频率的平方而下降。

扬声器的共振频率会随温度、湿度的变化而变化,这种变化在全纸盆扬声器时代比较明显。

由于空气里湿度过大,振膜吸潮使质量增加,折环柔软,使共振频率下降,下降幅度近10% 温度上升也有使共振频率降低的趋势。

有人觉得在细雨朦胧之中听音乐别有一番情趣,除了心情、环境因素以外,扬声器共振频率的微妙变化也是一种契机。

近年来扬声器振膜材料和工艺的改进,如聚丙烯、碳纤维、金属等振膜的采用,各种复合折环的出现,振膜防潮剂、湿强度剂的改进,都促使扬声器的共振频率趋于稳定。

扬声器的共振频率随输入功率的大小和工作时间的长短也会有些变化。

根据我们的实验,共振频率会在加入功率一段时间略有下降,然后趋向稳定。

有人买来音箱喜欢先加功率工作一段时间(称之为煲机,我们既不反对也不提倡),其作用是使扬声器共振频率稳定。

2.功率扬声器的功率是选择、使用扬声器的重要指标之一。

功率用瓦(W)、伏安(V?A)来表示,扬声器使用的是视在功率,故用V?A 更合适。

本来功率有准确的定义,国际国内都有可依据的标准。

由于利益驱动某些国内外厂家,功率标注相当混乱。

既骗了顾客,又向自己招牌泼污水。

在这里我们根据权威的IEC268-5 (1989 )、GB/T9396-1996 ,对各个功率定义予以说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