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2商品分类体系
医药商品分类与编码
胶囊剂(Capsules )
指药品装于空胶囊中制成的制剂 优点: 整洁、美观、容易吞附 能掩盖药物不良嗅味,降低药物的刺激性 提高药物稳定性 药物的生物利用度较高 可弥补其它固体剂型的不足 可延缓药物的释放和定位释药 缺点: 不太适合儿童和消化道溃疡患者服用 分类: 硬胶囊剂、软胶囊剂、肠溶胶囊剂 速释、缓释、空释胶囊剂
栓剂
药物和基质均匀混合制成的专供人体不同腔道使 用的固体制剂。 局部用栓剂 全身用栓剂
气雾剂和喷雾剂
粉剂类
新型载药系统与新剂型简介
分散片 缓释制剂 控速释药体系 微型胶囊 脂质体 微球剂 磁性微球剂 单克隆抗体
2.4.2 常用的医药商品分类
按医药商业保管习惯分类
丸剂和滴一种以上的药物与赋型剂混合制成的圆 球形或椭圆形的固体制剂——丸剂 固体或液体药物与基质加热溶化成溶液或混悬液 后滴入不相溶的冷凝液中,由于表面张力的作用, 冷凝收缩而成球形、扁球形或圆片形的丸剂—— 滴丸剂
膜剂
指药物溶解或均匀的分散在多聚物中制成的薄膜 状固体制剂 按给药途径分类 含膜 口腔贴膜 口服膜 眼用膜 阴道用膜
商品大类体现商品生产和流通领域的行业分工, 它既要同生产行业对口,又要与流通组织相适应 。 商品品目,也称品类,指若干具有共同性质或特 征的商品总称。 商品品种指按商品的性能、成分等特征来划分。 商品细目是对商品品种的详尽划分。包括商品规 格、质量等级等,更具体地反映商品的特征
表2-1
以加工工艺作为分类标志 (例:茶叶按其加工中发酵程度分类)
不发酵茶 绿苶 0% 龙井、碧 螺春等
1
半发酵茶 青茶(乌龙茶) 15% 清茶 20% 茉莉花茶 30% 冻顶茶 40% 铁观音 70% 白毫乌龙
商品学及商品流通学基础知识
货位选择
商品堆垛
• 单货是否相符
• 包装是否符合要求 • 商品质量是否合格
•按商品种类和性质 分区分类管理,普 通商品:分类商品 同区储存;贵重或 化工危险品:单一 商品专仓专储; •按地区分类管理 •按商品危险性分类 管理
•落实每批入库商品储 存地点
•考虑到商品特性和存 货区的条件是否合适
•整体商品堆垛法 •货架堆垛法 •散装商品堆垛法
检验 6)工厂质量体系评定,以及认证后质量体复查 7)批量试验 8)百分百检验
2020/4/24
第二章 商品学及商品流通学基础知识
质量体系认证
定义p32;
认证依据
ISO9000系列国际标准 我国等同的标准
质量管理系列标准 质量保证系列标准
已有30多个国家和地区依 据该标准开展了第三方评 定与注册;129个国家等同 或等效采用了该标准
EAN/UCC-13、EAN/UCC-8和UCC-12
当前缀码为690、691时
2020/4/24
当前缀码为692、693时
第二章 商品学及商品流通学基础知识
厂商识别代码 是由中国物品编码中心统 一向申请厂商分配。厂商识别代码左起三 位由国际物品编码协会分配给中国物品编 码中心的前缀码。
商品项目代码 由厂商根据有关规定自行 分配。
2020/4/24
第二章 商品学及商品流通学基础知识
2020/4/24
2.1商品分类 2.2 商品标准与标准化 2.3 商品质量与商品检验 2.4 商品包装
2.5 商品仓储与养护
2.6 商品交易组织 2.7 商品中介组织 2.8 商品流通政策
第二章 商品学及商品流通学基础知识
商品入库管理
商品入库验收 分区分类管理
商品管理规范
商品管理规范引言概述:商品管理是商业运营中的重要环节,对于企业的发展和运营效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规范的商品管理可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提升客户满意度,保证商品的品质和安全性。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详细阐述商品管理规范的重要性和实施方法。
一、商品分类管理1.1 清晰明确的分类标准: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商品分类标准,包括品牌、类型、功能等方面的分类,以便于员工和客户快速准确地找到所需商品。
1.2 定期更新分类体系:根据市场需求和产品变化,及时调整和更新商品分类体系,确保商品分类的准确性和实用性。
1.3 做好分类信息记录:记录每一个商品的分类信息,建立完善的商品分类数据库,方便管理和查询。
二、库存管理2.1 设立合理的库存警戒线:根据市场需求和销售情况,设定合理的库存警戒线,及时补充库存,避免因库存不足导致的销售中断。
2.2 实施先进的库存管理技术:采用先进的库存管理技术,如ABC分类法、定期盘点等,提高库存管理的准确性和效率。
2.3 做好库存数据分析:定期分析库存数据,了解商品的销售情况和库存周转率,及时调整采购计划和销售策略,降低库存风险。
三、供应链管理3.1 与供应商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与供应商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加强沟通和协作,确保供应商能够按时提供优质的商品。
3.2 建立供应商评估机制:建立供应商评估机制,对供应商进行定期评估和考核,确保供应商的质量和服务水平符合要求。
3.3 做好供应链风险管理:建立供应链风险管理机制,及时识别和应对供应链中的风险,保证商品供应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四、质量管理4.1 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制定质量管理制度和流程,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确保商品的质量符合国家标准和客户需求。
4.2 定期进行质量检测:定期对商品进行质量检测,确保商品符合质量要求,避免因质量问题导致的投诉和退货。
4.3 加强质量培训和教育:加强对员工的质量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的质量意识和质量管理能力,确保商品质量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网上商城UML图
1.系统需求 (2)2.需求分析 (4)2.1功能设置 (4)2.2模块划分 (5)2.3识别参与者和用例 (6)2.3.1 顾客Customer用例图 (7)2.3.2 系统管理员用例 (13)2.3 静态结构模型 (16)2.3.1 类Customer (17)2.3.2类Goods (18)2.3.3类Order (19)2.3.4管理员 (19)2.3.5标题title类 (20)2.3.6二级标题类 (21)2.3.7公共操作类 (21)2.3.8类图 (22)3.动态行为模式 (22)3.1时序图 (22)3.1.1顾客注册成为会员时序图 (23)3.1.2顾客反馈信息时序图 (24)3.1.3顾客浏览商品时序图 (25)3.1.4顾客查询商品时序图 (26)3.1.5顾客购买商品时序图 (27)3.2.6管理员添加商品时序图 (28)3.2.7管理员删除商品时序图 (28)3.2.8管理员添加二级商品目录时序图 (29)3.2.9管理员删除二级商品目录时序图 (30)3.2.10管理员编辑促销产品时序图 (30)3.2.11管理员编辑条款信息时序图 (31)3.2.12管理员编辑购买流程时序图 (32)3.2.13管理员删除会员时序图 (33)3.2.14用户结算时序图 (34)3.3.活动图 (34)3.3.1用户顾客的活动图 (34)3.3.2管理端管理员的活动图 (35)3.4协作图 (37)3.4.1顾客登录协作图 (37)3.4.2顾客注册协作图 (37)3.4.3顾客浏览商品协作图 (38)3.4.4反馈信息协作图 (38)3.4.5顾客查询商品协作图 (39)3.4.6顾客购买商品协作图 (39)3.4.7管理员删除会员协作图 (40)3.4.8管理员添加商品协作图 (40)3.4.9管理员添加商品标题协作图 (41)3.4.10管理员删除商品协作图 (41)3.4.11管理员删除标题协作图 (42)3.4.12管理员编辑文本协作图 (42)4.系统数据库设计 (43)4.1数据库的需求分析 (43)4.2数据库的逻辑设计 (43)5.参考文献: (46)系统分工:梁志负责总体设计和画用例图、活动图:王向宝负责前台设计包括:注册、浏览、反馈、登录罗全力负责前台设计包括:购买、查询、顾客和管理员类的设计雅东负责后台设计包括:商品管理(添加、删除商品,添加、删除标题)、会员管理、商品类和标题类的设计俊负责后台设计包括:文本编辑管理(编辑购物流程、条款信息、促销信息)和订单管理、订单类的设计电子商务系统1.系统需求随着社会的发展,电子商务成为了一个热门的话题,而网上购物已经成为当今社会一种比较流行的购物方式。
压线器税收分类编码
压线器税收分类编码1. 简介压线器是一种常见的电气设备,用于将电线或电缆固定在墙壁、地板或其他表面上,以确保电线的安全和整洁。
根据国际贸易统一的分类标准,压线器属于机械设备类别。
为了实现统一管理和便于税收征收,各国都会对不同商品进行分类编码,以确定适用的税率和其他相关规定。
本文将详细介绍压线器的税收分类编码,包括国际上常用的编码体系、压线器的具体分类及其对应的编码,以及编码的意义和应用。
2. 国际常用编码体系在国际贸易中,常用的商品编码体系有两种,分别是国际货物编码系统(HS编码)和商品和服务税分类体系(GSTP编码)。
2.1 国际货物编码系统(HS编码)HS编码是由世界关贸组织(WTO)制定和管理的一套标准化商品编码体系。
它以六位数表示,分为章、节、目、组、类和品目六个层级。
HS编码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应用,用于海关统计、关税征收、贸易政策制定等多个领域。
2.2 商品和服务税分类体系(GSTP编码)GSTP编码是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世界银行共同制定和管理的一套用于统计和税收征收的商品和服务编码体系。
GSTP编码包括22个部门和大约500个类别,用于对商品和服务进行分类和统计分析。
3. 压线器的分类和编码根据HS编码和GSTP编码,压线器可以被归类为以下几个类别:3.1 机械设备根据HS编码,压线器属于机械设备类别,具体编码为8479.89。
这个编码用于对各种机械设备进行统计和征税。
3.2 电气设备根据GSTP编码,压线器可以被归类为电气设备类别。
具体编码为85.44。
这个编码用于对各种电气设备进行分类和征税。
3.3 建筑材料根据GSTP编码,压线器还可以被归类为建筑材料类别。
具体编码为68.10。
这个编码用于对各种建筑材料进行分类和征税。
4. 编码的意义和应用商品编码的主要意义在于统计和征税。
通过对商品进行分类编码,可以方便统计不同类别商品的进出口数量、价值和贸易额,为贸易政策制定和国际贸易谈判提供数据支持。
商品分类与编码
表2-1 商品分类的的类目 及其应用实例
商品类目名称
应用实例
商品大类 商品中类 商品小类 商品细类 商品品种
服装及其他缝制品 机制面料服装 普通男服装 男西服 纯毛男西服
饮料 酒类 啤酒 黑啤酒 瓶装黑啤 酒
2.1.2 商品分类的作用
1.商品的科学分类为政府各部门、行业和企 业实施各项管理活动以及实现信息化管理奠定 了科学基础。
它的缺点是不便于手工处理,也不 能充分利用其容量,课组配的类目很多, 但有时实际运用的类目不多。
2. 面分类法
面分类法又称平行分类法,是把分类对象 按选定的若干分类标志划分成彼此没有隶属关 系的若干组独立的类目,每组类目构成一个 “面”。再按一定的顺序将各个“面“平行排 列。其结构如图2-2所示
第一面 第二面 第三面
2. 系统性原则 3. 可延性原则 4. 兼容性原则 5. 综合实用性原则
2.2.2 商品分类的方法
1. 线分类法
线分类法也称层级分类法,是将分类对象 按照选定的若干分类标志,逐次地分成若干层 级,每个层级又分为若干类目,排列成一个有 层次的,足迹展开的分类体系。
线分类法的优点是信息容量大,层次性 好,逻辑性强,符合传统应用的习惯,既对手 工处理有好的适应性,又便于计算机处理。其 缺点主要是结构弹性差,分类结构一经确定, 不易改动。
2.3 商品分类标志
2.3.1 选择分类标志的基本原则
分类标志是编制商品分类目录和 分类体系的重要依据和基准。
1. 目的性原则 2. 稳定性原则 3. 唯一性原则
4. 逻辑性原则 5. 包容性原则
2.3.2 常用的商品分类标志
1.以商品的用途作为分类标志
第二章 商品分类与编码
•厂商识别代码 :同UCC/EAN-13代码。 •参考代码 :由企业自行给物流单元分配的一个连续号。 •校验码 :计算方法见 GB 12904《商品条码》国家标准附录 B。
第二十七页,共62页。
2.4.3 编码的方法——商品标识代码
3、全球位置码(GLN),P33 4、全球可回收资产标识符(GRAI),P34 5、全球服务关系代码(GSRN),P34-35
第十九页,共62页。
2.4.3 编码的方法——商品标识代码
1、全球贸易项目代码(GTIN)
➢ (1)零售贸易项目标识代码的编制
在我国,零售商品的标识代码主要采用EAN/UCC-13代码, 也有用EAN/UCC-8、UCC-12代码的,但较少见。
• EAN/UCC-13代码——13位数字组成,数据结构见下表
矿物性纤维 植物性纤维 动物性纤维
蛋白纤维
石棉 棉、麻
羊毛 山羊绒
骆驼绒
兔毛
牛绒
蚕丝
第十页,共62页。
按商品加工工艺分类
清蒸 调味 腌制
罐头 烟熏
糖水 糖浆 果酱
烤烟
烟草 晒烟
晾烟
茶叶
全发酵(红茶) 半发酵(乌龙茶) 后发酵(黑茶) 不发酵(绿茶)
第十一页,共62页。
按商品主要成分分类
丙纶(聚丙烯纤维)
混合型代码
是由数字和字母混合组成的代码,它兼有数字型代码和字 母型代码的优点,结构严密,具有良好的直观性和表达式 ,同时有适合于使用上的习惯。但是由于组成形式复杂,
给计算机输入带来不便,录入效率低,错码率高。
第十四页,共62页。
• 2.4.2商品编码
编制商品代码的过程。赋予某一商品以相应代码的过程 。
B2C电子商务平台功能需求分析
1.按产品搜索 2.按类别搜索 3.按价格搜索:包含最低价格,最搞价格,比如300以下,100元以下. 4.按食品使用场合搜索:办公室、户外、居家等 5.按食品使用人群搜索:婴儿、幼儿、青少年、青年、中年、老年 等
6.按食品品类检索 7.按最新上架时间检索 8.按好评率检索 9.按销售量进行检索
运营体系:
传统市场相结合 线下推广 区域推广 品牌推广 事件营销 搜索引擎营销 渠道推广
服务 用户运营 产品运营
运营整体核心
传统媒体推广
运营体系的构建:
业务流程建立 服务体系建立 产品选择 产品运营 目标建立 团队组建 效果评估体系建立 推广体系的建立 市场的构建 价格体系制定 物流体系完善
顾客在前台提交了订单之后,可以在其会员口内查询订单的处理进 程,网上商城系统的后台订单处理包括订单审核、财务处理、物流处理 等内容。
1.3.1 订单列表:在此可以对订单进行操作,如查询、撤销、修 改等
1.3.2 待发货订单 1.3.3 订单日志 1.4 系统设置 1.4.1 网店设置:网站系统设置、基本信息设置、评价体系设置; 1.4.2 支付方式:以插件形式支持会员整合,支持支付宝、余额支 付、贝宝、财付通、货到付款、快钱、网银、银行汇款转账等多种支付 方式. 1.4.3 配送方式以插件形式支持会员整合,支持顺丰、申通、中 通、圆通、EMS、E邮宝、上门取货等配送方式 1.4.4 地区列表:中国地区列表,为支付系统提供地区接口; 1.4.5 自定义导航栏:导航栏自动定义功能; 1.5 会员管理 1.5.1 会员列表:可以看到网店内注册的所有会员,并对这些会员 进行操作 1.5.2 添加会员:可以在站内添加会员; 1.5.3 会员等级:为不同会员设置不同的规则; 1.5.4 会员留言:每个会员的留言都显示在这个位置; 1.5.5 充值和提现:提供站内充值和提现的日志; 1.5.6 统计报表: 客户统计、店铺排行、销售明细、销售排行、 会员排行、访问购买率、流量统计、销售统计、订单统计(高级管理员 才拥有查看权限) 1.6 权限管理 查看管理员、添加管理员、操作日志
商品分类与编码
2.2.2.2按商品的原材料分类
原材料的种类和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商品的性能和质量。选择以原材料为标 志的分类方法是商品分类的重要方法之一。例如,纺织品按原料的不同可分为棉织 品、毛织品、麻织品、丝织品、化学纤维品、金属性原料织品等;皮鞋以原料为标 志可分为牛皮鞋、猪皮鞋、羊皮鞋等。 以原材料为分类标志,商品分类清楚,但对于多种原材料构成的商品,不宜采用 这种标志进行分类,如电冰箱、电视机、钟表等。
2.2.2.4按商品的主要成分或特殊成分分类
商品的许多性能、质量、用途往往由商品的成分决定,其中尤为重要的是组成商 品的主要成分或特殊成分。因此,可以以商品的主要成分或特殊成分为分类标志, 说明其主要性能和用途。如化肥可以划分为氮肥、磷肥、钾肥、复合肥;钢材可以 划分为碳素钢和合金钢等;塑料制品可按其主要成分合成树脂的不同,分为聚乙烯 塑料制品、聚氯乙烯塑料制品、聚苯乙烯塑料制品、聚丙烯塑料制品等;又如玻璃 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但根据其中的一些特殊成分的不同可分为钠玻璃、钾玻璃、 铅玻璃、硅硼玻璃等。但对化学成分复杂的商品或化学成分不明显的商品,则不宜 以主要成分或特殊成分作为分类标志。
2.3.3主要的商品分类体系
2.3.3.1基本分类体系
基本分类体系是按商品的基本使用价值即商品的用途作为分类标志,将商品分为 生活资料商品(供衣、食、住、行、用等的商品)和生产资料商品(工业生产资料 商品、农业生产资料商品)两大类。基本分类体系对于进行生产和消费的宏观调控 具有重要作用。
2.2.2.3按商品的生产加工方法分类
很多商品,即使采用相同的原材料制造,由于生产方法和加工工艺不同,所形成 商品的质量水平、性能、特征等都有明显差异。因此,对相同原材料可选用多种加 工方法生产的商品,适宜以生产加工方法作为分类标志。如酒类按酿造方法的不同 可分为蒸馏酒、发酵酒、配制酒;茶叶可分成全发酵茶(红茶)、半发酵茶(乌龙 茶)、后发酵茶(黑茶)和不发酵茶(绿茶);纺织品可分为机织品、针织品和无 纺布等。对于那些虽然生产方法不同,但产品质量、特征不会产生实质性区别的商 品,则不宜使用此种分类方法。
《商品学基础》教案
《商品学基础》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商品的定义、分类和基本属性。
2. 掌握商品的质量、包装、储存、运输等方面的知识。
3. 了解商品的价值和价格形成机制。
4. 熟悉商品的市场运作和营销策略。
二、教学内容1. 商品的定义与分类1.1 商品的定义1.2 商品的分类2. 商品的基本属性2.1 使用价值2.2 价值2.3 商品的二因素关系3. 商品的质量3.1 质量的内涵与分类3.2 质量评价与控制4. 商品的包装4.1 包装的定义与功能4.2 包装材料与设计4.3 包装技术5. 商品的储存与运输5.1 储存的意义与方法5.2 运输的方式与组织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商品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知识点。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商品案例,提高学生对商品学的实际应用能力。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商品质量、包装、储存、运输等方面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 实地考察法:组织学生参观商品生产企业、流通企业等,加深对商品学理论的理解。
四、教学资源1. 教材:《商品学基础》2. 课件:PowerPoint3. 案例资料:商品质量、包装、储存、运输等方面的实际案例4. 实地考察:商品生产企业、流通企业等五、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小组讨论等,占比30%。
2. 期中考试:测试商品学基本概念、原理和知识点,占比40%。
六、教学安排1. 课时:共计32课时,每课时45分钟。
2. 课程安排:第1-4课时:商品的定义与分类第5-8课时:商品的基本属性第9-12课时:商品的质量第13-16课时:商品的包装第17-20课时:商品的储存与运输第21-24课时:商品的价值与价格第25-28课时:商品的市场运作第29-32课时:商品的营销策略七、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商品的定义与分类商品的基本属性商品的质量评价与控制商品的包装设计商品的储存与运输方法商品的价值与价格形成机制商品的市场运作和营销策略2. 教学难点:商品的价值与价格形成机制商品的市场运作和营销策略八、教学进度计划1. 第1-4课时:介绍商品的定义与分类,使学生了解商品的基本概念。
商品管理实施细则
商品管理实施细则一、背景介绍随着电子商务行业的快速发展,商品管理成为了电商企业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为了规范和优化商品管理流程,提高商品管理效率,制定本《商品管理实施细则》。
二、目的和目标本细则的目的是为了确保商品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保证商品信息的准确性和一致性,提高商品上架速度和销售效果,提升客户满意度。
具体目标如下:1. 确保商品信息准确无误,包括商品名称、规格、价格、库存等;2. 提高商品上架速度,缩短商品从采购到上架的时间;3. 优化商品分类和标签,提升商品搜索和推荐效果;4. 加强商品数据分析,为商品优化和销售策略制定提供支持。
三、实施细则1. 商品信息管理1.1 商品基本信息:包括商品名称、规格、价格、库存等,应在商品上架前进行仔细核对,确保准确无误。
1.2 商品描述:商品描述应详细、准确地描述商品的特点、功能、用途等,以吸引客户的注意。
1.3 商品图片:商品图片应清晰、美观,展示商品的特点和优势,吸引客户的购买欲望。
1.4 商品属性:根据商品的特点和分类,设置相应的商品属性,方便客户筛选和搜索。
1.5 商品标签:根据商品的特点和用途,设置适当的商品标签,提升商品搜索和推荐效果。
2. 商品上架管理2.1 商品采购:根据市场需求和销售数据,及时采购商品,确保库存充足。
2.2 商品审核:对新上架的商品进行审核,确保商品信息的准确性和合规性。
2.3 商品上架:将审核通过的商品按照分类和标签进行上架,确保商品能够被客户找到。
2.4 商品下架:对库存不足或过期的商品进行下架,及时更新商品状态,避免客户购买到无法供应的商品。
3. 商品分类管理3.1 商品分类体系:建立完善的商品分类体系,根据商品的属性和用途进行分类,方便客户筛选和搜索。
3.2 分类命名规范:分类名称应简洁明了,符合客户的认知习惯,避免过于专业化的术语。
3.3 分类层级结构:分类应按照层级结构进行设计,确保商品分类的清晰性和可扩展性。
信息经济学中对商品的分类
信息经济学中对商品的分类引言在信息经济学中,商品是指具有一定价值的物品或服务,可以满足人们的需求和欲望。
对商品进行分类是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分析市场行为,从而帮助决策者做出合理的选择。
本文将介绍信息经济学中常见的商品分类方法,并对每种分类方法进行详细解释。
1. 按照物质性质分类根据商品的物质性质可以将其分为两大类:实物商品和虚拟商品。
1.1 实物商品实物商品是指可以通过触摸、感知等方式来体验和使用的物品,如食品、衣服、电子产品等。
实物商品具有明确的属性和特征,可以被直接交换和消费。
1.2 虚拟商品虚拟商品是指无形的、通过数字技术传输或生成并呈现给用户使用和体验的产品或服务,如软件、音乐、电影等。
虚拟商品不需要实际存在于现实世界中,可以通过网络进行交换和消费。
2. 按照可替代性分类根据商品之间是否可以相互替代,可以将其分为两大类:替代品和互补品。
2.1 替代品替代品是指在满足相同或类似需求的情况下,可以相互替换使用的商品。
例如,苹果和橙子都是水果,可以满足人们对水果的需求,因此它们是替代品。
2.2 互补品互补品是指在满足某一需求时需要同时使用的商品。
例如,汽车和汽油是互补品,因为汽车需要汽油才能正常运行。
如果没有其中之一,另一个商品的价值将大大降低。
3. 按照市场竞争程度分类根据商品在市场上的竞争程度可以将其分为三大类:完全竞争商品、垄断竞争商品和垄断商品。
3.1 完全竞争商品完全竞争商品是指市场上存在许多卖方和买方,并且每个卖方和买方都无法影响市场价格的商品。
在完全竞争市场中,各家企业之间没有明显的差异,消费者可以根据价格来选择购买。
例如,大米、小麦等农产品通常属于完全竞争商品。
3.2 垄断竞争商品垄断竞争商品是指市场上存在多个卖方和买方,但每个卖方都有一定程度的市场影响力的商品。
在垄断竞争市场中,企业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可以通过品牌、广告等手段来区分自己。
例如,洗发水、饮料等消费品通常属于垄断竞争商品。
电商平台网站运营手册
电商平台网站运营手册第1章网站概述与定位 (5)1.1 网站简介 (5)1.2 网站定位 (5)1.3 网站目标 (5)第2章网站架构与功能模块 (5)2.1 网站架构 (5)2.2 核心功能模块 (5)2.3 辅助功能模块 (5)第3章商品管理 (5)3.1 商品分类管理 (5)3.2 商品信息管理 (5)3.3 商品库存管理 (6)3.4 商品价格管理 (6)第4章用户体验与界面设计 (6)4.1 用户研究 (6)4.2 界面设计原则 (6)4.3 交互设计 (6)4.4 视觉设计 (6)第5章会员管理 (6)5.1 会员注册与登录 (6)5.2 会员信息管理 (6)5.3 会员等级与权益 (6)5.4 会员营销策略 (6)第6章营销活动策划 (6)6.1 营销活动类型 (6)6.2 营销活动策划要点 (6)6.3 营销活动执行与监控 (6)6.4 营销数据分析与优化 (6)第7章订单管理 (6)7.1 订单创建与处理 (6)7.2 订单状态跟踪 (6)7.3 订单评价与售后服务 (6)7.4 订单数据分析 (6)第8章物流与配送管理 (6)8.1 物流渠道选择 (6)8.2 配送区域划分 (6)8.3 配送时效与费用 (6)8.4 物流数据分析与优化 (6)第9章支付与结算管理 (6)9.1 支付方式选择 (6)9.2 结算流程设计 (7)9.4 结算数据分析 (7)第10章客户服务与售后支持 (7)10.1 客户服务策略 (7)10.2 售后服务流程 (7)10.3 客户投诉处理 (7)10.4 客户满意度调查与改进 (7)第11章网站安全与风险防控 (7)11.1 网站安全策略 (7)11.2 数据备份与恢复 (7)11.3 网络攻击与防护 (7)11.4 风险防控措施 (7)第12章网站运营数据分析 (7)12.1 数据分析指标体系 (7)12.2 数据收集与处理 (7)12.3 数据分析方法与工具 (7)12.4 数据驱动的运营优化 (7)第1章网站概述与定位 (7)1.1 网站简介 (7)1.2 网站定位 (7)1.3 网站目标 (8)第2章网站架构与功能模块 (8)2.1 网站架构 (8)2.2 核心功能模块 (8)2.3 辅助功能模块 (9)第3章商品管理 (9)3.1 商品分类管理 (9)3.1.1 商品分类原则 (9)3.1.2 商品分类方法 (9)3.1.3 商品分类体系 (9)3.2 商品信息管理 (10)3.2.1 商品信息采集 (10)3.2.2 商品信息整理 (10)3.2.3 商品信息存储与更新 (10)3.3 商品库存管理 (10)3.3.1 库存管理原则 (10)3.3.2 库存管理方法 (10)3.3.3 库存管理流程 (10)3.4 商品价格管理 (11)3.4.1 商品定价原则 (11)3.4.2 商品调价策略 (11)3.4.3 商品价格控制 (11)第4章用户体验与界面设计 (11)4.1 用户研究 (11)4.3 交互设计 (12)4.4 视觉设计 (12)第5章会员管理 (13)5.1 会员注册与登录 (13)5.1.1 会员注册 (13)5.1.2 会员登录 (13)5.2 会员信息管理 (13)5.2.1 会员信息展示 (13)5.2.2 会员信息修改 (13)5.3 会员等级与权益 (13)5.3.1 会员等级 (14)5.3.2 会员权益 (14)5.4 会员营销策略 (14)5.4.1 个性化推荐 (14)5.4.2 会员专享优惠 (14)5.4.3 会员互动 (14)第6章营销活动策划 (14)6.1 营销活动类型 (14)6.1.1 促销活动 (14)6.1.2 节日活动 (14)6.1.3 线上线下联动活动 (15)6.1.4 社交媒体活动 (15)6.1.5 事件营销 (15)6.2 营销活动策划要点 (15)6.2.1 明确目标 (15)6.2.2 确定目标人群 (15)6.2.3 创意策划 (15)6.2.4 制定预算 (15)6.2.5 制定时间表 (15)6.3 营销活动执行与监控 (15)6.3.1 活动筹备 (15)6.3.2 活动宣传 (15)6.3.3 活动执行 (16)6.3.4 活动监控 (16)6.4 营销数据分析与优化 (16)6.4.1 数据收集 (16)6.4.2 数据分析 (16)6.4.3 优化策略 (16)6.4.4 持续优化 (16)第7章订单管理 (16)7.1 订单创建与处理 (16)7.1.1 订单创建 (16)7.1.2 订单处理 (16)7.2.1 订单状态更新 (17)7.2.2 订单状态通知 (17)7.3 订单评价与售后服务 (17)7.3.1 订单评价 (17)7.3.2 售后服务 (17)7.4 订单数据分析 (17)7.4.1 销售数据分析 (17)7.4.2 顾客行为分析 (17)7.4.3 物流数据分析 (18)第8章物流与配送管理 (18)8.1 物流渠道选择 (18)8.2 配送区域划分 (18)8.3 配送时效与费用 (18)8.4 物流数据分析与优化 (19)第9章支付与结算管理 (19)9.1 支付方式选择 (19)9.2 结算流程设计 (20)9.3 支付安全与风险控制 (20)9.4 结算数据分析 (20)第10章客户服务与售后支持 (21)10.1 客户服务策略 (21)10.1.1 客户细分:根据客户的需求、消费习惯、价值观念等因素,将客户细分为不同类型,以便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服务。
沃尔玛商品分类
沃尔玛商品分类1食品饮料1.1休闲零食1.1.1薯片1.1.2肉干1.1.3坚果1.1.4小食1.1.5蜜饯1.1.6海味零食1.1.7果冻/布丁1.2冲饮茗茶1.2.1成人奶粉1.2.2麦片1.2.3茶叶茶包1.2.4咖啡1.2.5蜂蜜1.2.6奶茶1.2.7果珍1.3酒品1.3.1洋酒1.3.2白酒1.3.3葡萄酒1.3.4啤酒1.3.5香槟1.4乳制品1.4.1进口乳制品1.4.2国产乳制品1.5饮料/水1.5.1茶饮料1.5.2水1.5.3碳酸饮料1.5.4凉茶1.5.5果汁1.5.6咖啡饮料1.5.7运动/健康饮料1.5.8醋饮料1.6粮油米面1.6.1米1.6.2油1.6.3方便面1.6.4五谷杂粮1.6.5面粉1.6.6橄榄油1.6.7面条/粉丝1.7饼干1.7.1曲奇饼干1.7.2苏打饼干1.7.3甜味/咸味饼干1.7.4威化饼干1.7.5夹心饼干1.7.6糕点1.8调味品/干货1.8.1炼乳1.8.2酱料1.8.3调味汁1.8.4调味粉1.8.5糖1.8.6干海产1.8.7菌菇类1.8.8腌制品1.8.9汤料1.8.10罐装食品1.8.11其它干货1.9糖果/巧克力1.9.1巧克力1.9.2糖果1.9.3口香糖1.10营养保健1.10.1保健品1.10.2滋补品1.11进口食品1.11.1进口乳制品1.11.2进口粮油/米面1.11.3进口酒1.11.4进口糖果/巧克力1.11.5进口饼干1.11.6进口饮料/水1.11.7进口休闲零食1.11.8进口调味品1.11.9进口冲饮茗茶1.12健康食品1.12.1有机食品2个护美妆2.1洗发护发2.1.1洗发水2.1.2护发2.1.3染发2.1.4定型2.2洗浴用品2.2.1沐浴露2.2.2洗手液2.2.3香皂2.2.4沐浴用品2.3脸部护理2.3.1防晒2.3.2洁面乳2.3.3精华/乳液2.3.4柔肤水/爽肤水2.3.5面膜2.3.6眼霜2.3.7面霜2.4男士护理2.4.1男士洁面乳2.4.2男士护肤品2.4.3剃须用品2.4.4成人保健2.5身体护理2.5.1身体乳液2.5.2精油2.5.3手部护理2.5.4脚部护理2.5.5丰胸产品2.5.6其它身体护理2.6女性护理2.6.1卫生巾2.6.2护垫2.7口腔护理2.7.1牙膏2.7.2牙刷2.7.3口腔护理附件2.7.4儿童牙刷2.7.5儿童牙膏2.8美容彩妆2.8.1唇彩2.8.2甲油2.8.3眼影2.8.4粉饼2.8.5眉笔2.8.6眼线笔2.8.7睫毛膏2.8.8粉底液2.8.9腮红2.8.10香水2.8.11美容工具3家用电器3.1家庭影音3.1.1平板电视3.1.2DVD播放机3.1.3家庭影院3.1.4音响3.1.5影音附件3.2大家电3.2.1冰箱3.2.2洗衣机3.2.3热水器3.2.4酒柜3.2.5空调3.3厨房电器3.3.1电饭煲3.3.2电炖锅3.3.3豆浆机3.3.4榨汁机3.3.5咖啡机3.3.6燃气灶3.3.7微波炉3.3.8料理机3.3.9电烤箱3.3.10电磁炉3.3.11电水壶3.3.12电压力锅3.3.13吸油烟机3.3.14消毒柜3.3.15面包机3.4生活电器3.4.1吸尘器3.4.2熨斗/挂烫机3.4.3饮水机3.4.4加湿器3.4.5抽湿机3.4.6电风扇/空调扇3.4.7灯具3.4.8净水设备3.4.9电池/充电器3.4.10其它生活电器3.4.11净化器3.4.12插座3.4.13五金3.5个人护理3.5.1剃须刀/剃毛器3.5.2按摩器3.5.3电吹风3.5.4电子秤3.5.5血压计3.5.6电动牙刷3.5.7其他健康电子产品4手机数码4.1电脑产品4.1.1笔记本电脑4.1.2台式电脑4.1.3键盘/鼠标4.1.4显示器4.1.5多媒体音箱4.1.6电脑配件4.2数码影像4.2.1数码相机4.2.2单反相机4.2.3摄像机4.2.4单反镜头4.2.5望远镜4.3手机通讯4.3.1手机4.3.2电话机4.4时尚数码4.4.1电纸书4.4.2电子辞典4.4.3收音机/收录机4.4.4录音笔4.4.5数码配件4.4.6移动存储4.4.7刻录碟片4.4.8耳机/耳麦4.4.9读卡器5家居用品5.1床上用品5.1.1蚊帐5.1.2凉席/凉枕5.1.3被褥毯子5.1.4枕头5.1.5座垫/抱枕5.1.6床品套件5.1.7床垫5.1.8床品单件5.1.9皮革毛草5.2收纳洗晒5.2.1整理箱柜5.2.2洗晒5.2.3压缩收纳袋5.2.4其它收纳5.2.5购物袋5.2.6烫衣板5.3清洁用纸5.3.1卫生卷纸5.3.2抽纸5.3.3手帕纸5.3.4湿纸巾5.3.5厨房纸巾5.3.6商务用纸5.4清洁用品5.4.1衣物清洁/护理5.4.2家居清洁5.4.3厨房清洁5.4.4浴厕清洁5.4.5清洁用具5.4.6驱蚊/驱虫5.4.7吸湿/防蛀5.4.8消毒液5.5家具箱包5.5.1箱包5.5.2层架5.5.3衣柜5.5.4户外家具5.5.5桌椅5.5.6客厅家具5.6厨房餐饮5.6.1锅具5.6.2保鲜盒5.6.3保鲜膜/袋5.6.4厨房小件5.6.5餐具5.6.6一次性用品5.6.7水具茶具5.6.8烧烤用具5.7卫浴用品5.7.1毛巾5.7.2浴巾5.7.3卫浴用具5.8汽车用品5.8.1机油5.8.2美容/养护5.8.3香水/去味5.8.4汽车配件5.8.5GPS导航5.9宠物用品5.9.1狗粮5.9.2猫粮5.9.3宠物用具6婴幼系列6.1婴儿食物6.1.1婴儿奶粉6.1.2婴儿加热食品6.1.3即食婴儿食品6.2防尿用品6.2.1纸尿裤6.2.2成长裤6.3洗护用品6.3.1婴儿洗护6.3.2婴儿清洁用品6.3.3婴儿湿纸巾6.3.4婴儿护肤6.4孕妇专区6.4.1卫生洗护6.4.2母乳喂养用品6.5喂养用品6.5.1奶瓶/奶嘴6.5.2哺育配件6.6婴儿车座6.6.1婴儿车6.6.2安全座椅/配件7办公用品7.1办公用纸7.1.1复印纸7.1.2打印纸7.1.3传真纸7.2办公电器7.2.1打印机7.2.2一体机7.2.3传真机7.2.4保险柜7.2.5考勤机7.2.6点钞机7.2.7碎纸机7.3办公文具7.3.1书写用品7.3.2文件夹/袋/包/柜7.3.3桌面用品7.3.4学生文具7.3.5财务用品7.3.6薄本信封7.4日常用品7.4.1办公耗材7.4.2礼品笔7.4.3办公家具7.4.4公文包7.4.5娱乐用品7.4.6相册8文体用品8.1体育用品8.1.1球类用品8.1.2户外用品8.1.3健身器材8.1.4运动背包8.1.5自行车及配件8.1.6沙滩用品8.2玩具系列8.2.1汽车玩具8.2.2儿童自行车8.2.3益智玩具8.2.4毛绒玩具8.2.5娃娃玩具8.2.6学步玩具8.2.7游戏机。
《商品学概论》课件-2.2商品分类的标志、方法与分类体系
缺点:不适用于由多种原材料组成的商品(如汽车、电视机、洗衣机、电冰箱
等)。
10
商品分类的标志、方法与分类体系
Summary and report of atmospheric simple creative work ppt template of microsomal Business ReportSummary and
22
商品分类的标志、方法与分类体系
面分类法
Summary and report of atmospheric simple creative work ppt template of microsomal Business ReportSummary and report
面分类法又称平行分类法,是指将所选定的分类对象的若干分类标志视为若干
个面,每个面划分为彼此独立的若干个类目,再按一定顺序将各个面平行排列构成
的分类体系。
应用时,将每个面中的一个类目与另一个面中的一个类目组合在一起,即组成
一个复合类目。例如,服装按面分类法分类如下页图所示。
第一面 面料
第二面 适用性别
第三面 款式
01纯棉 02纯毛 03化纤 04混纺
01男式 02女式
(6)商品其他特征 除上述分类标志外,商品的形状、结构、尺寸、颜色、重量、产地、季节等均
可作为商品分类的标志。 例如,蜂蜜以花粉源为分类标志分为荔枝蜜、刺槐蜜、紫云英蜜等;小麦以季
节为分类标志分为春小麦和冬小麦等。 优点:更容易为消费者接受,概念清楚、形象直观、特征具体、通俗易记、便
于区别。 缺点:具体应用范围较小。
常用的商品分类标志
report
(3)商品的生产加工方法
很多商品即使采用相同的原材料制造,由于生产方法和加工工艺不同,所形成
《商品学基础》教案
《商品学基础》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商品的定义、分类和属性,理解商品的基本概念。
2. 掌握商品的质量、数量、包装、储存、运输等方面的知识。
3. 了解商品的价值、价格、成本、利润等经济指标。
4. 培养学生的商品意识和商品经营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商品的定义与分类1.1 商品的定义1.2 商品的分类2. 商品的属性2.1 使用价值2.2 价值2.3 商品的其他属性3. 商品的质量3.1 质量的内涵3.2 商品质量的衡量标准3.3 商品质量控制与监督4. 商品的数量4.1 数量的内涵4.2 计量单位与换算4.3 商品数量的确定与表示5. 商品的包装5.1 包装的定义与作用5.2 包装材料与容器5.3 包装设计与管理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商品的定义、分类、属性、质量、数量、包装等方面的理论知识。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商品学的知识。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商品质量控制、包装设计等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4. 考察法:组织学生实地考察商品生产基地、流通环节等,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四、教学资源1. 教材:《商品学基础》2. 课件:商品学基础PPT3. 案例素材:相关商品案例图片、视频等4. 考察基地:商品生产基地、流通环节等五、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小组讨论、作业完成情况等,占总评的30%。
2. 考试成绩:包括理论知识考试和实务操作考试,占总评的70%。
六、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通过展示商品图片或实际商品,引导学生思考商品的定义和分类。
2. 讲解商品的定义与分类:详细讲解商品的定义,以及商品的分类体系。
3. 讲解商品的属性:介绍商品的使用价值、价值和其它属性。
4. 讲解商品的质量:解释商品质量的内涵,介绍商品质量的衡量标准和质量控制与监督的方法。
5. 讲解商品的数量:讲解数量的内涵,介绍计量单位和换算方法,以及商品数量的确定与表示。
6. 讲解商品的包装:介绍包装的定义与作用,讲解包装材料与容器,以及包装设计与管理的要求。
电子商务平台运营规范手册
电子商务平台运营规范手册第1章平台定位与战略规划 (4)1.1 电子商务平台的定位 (4)1.1.1 市场定位 (4)1.1.2 业务定位 (5)1.1.3 品牌定位 (5)1.2 战略目标制定 (5)1.2.1 总体目标 (5)1.2.2 分阶段目标 (5)1.3 发展规划与布局 (5)1.3.1 发展规划 (5)1.3.2 布局策略 (6)第2章市场分析与竞争策略 (6)2.1 市场环境分析 (6)2.2 目标客户群体研究 (6)2.3 竞争对手分析 (6)2.4 竞争策略制定 (6)第3章商品管理规范 (7)3.1 商品分类与编码 (7)3.1.1 商品分类原则 (7)3.1.2 商品分类体系 (7)3.1.3 商品编码规则 (7)3.2 商品上架与下架流程 (7)3.2.1 商品上架流程 (7)3.2.2 商品下架流程 (8)3.3 商品信息管理 (8)3.3.1 商品信息维护 (8)3.3.2 商品评价管理 (8)3.4 品牌合作与授权 (8)3.4.1 品牌合作 (8)3.4.2 品牌授权 (8)第4章促销活动策划与执行 (8)4.1 促销活动类型与策略 (8)4.1.1 促销活动类型 (8)4.1.2 促销策略 (9)4.2 活动策划与方案制定 (9)4.2.1 活动主题设定 (9)4.2.2 活动方案制定 (9)4.3 活动执行与监控 (9)4.3.1 活动实施 (9)4.3.2 活动监控 (10)4.4 活动效果评估与优化 (10)4.4.2 优化建议 (10)第5章价格管理策略 (10)5.1 价格体系构建 (10)5.1.1 价格体系构成 (10)5.1.2 价格区间设置 (10)5.1.3 价格梯度设计 (11)5.2 价格调整策略 (11)5.2.1 成本变动引发的价格调整 (11)5.2.2 市场竞争引发的价格调整 (11)5.2.3 需求变化引发的价格调整 (11)5.3 促销价格设置 (11)5.3.1 促销价格策略 (11)5.3.2 促销价格区间设置 (11)5.3.3 促销价格梯度设计 (11)5.4 价格竞争应对 (11)5.4.1 竞争对手价格分析 (11)5.4.2 价格竞争策略制定 (12)5.4.3 价格竞争应对措施 (12)第6章用户体验与界面设计 (12)6.1 用户需求分析 (12)6.1.1 用户画像构建 (12)6.1.2 用户行为研究 (12)6.1.3 用户需求挖掘 (12)6.2 界面设计规范 (12)6.2.1 设计风格 (12)6.2.2 导航与布局 (12)6.2.3 图标与按钮 (12)6.2.4 文字与排版 (13)6.3 交互设计原则 (13)6.3.1 反馈及时 (13)6.3.2 易用性 (13)6.3.3 一致性 (13)6.3.4 容错性 (13)6.4 用户体验优化 (13)6.4.1 页面加载速度优化 (13)6.4.2 移动端适配 (13)6.4.3 功能迭代与优化 (13)6.4.4 用户教育 (13)6.4.5 用户反馈机制 (14)第7章物流与配送管理 (14)7.1 物流体系构建 (14)7.1.1 物流体系概述 (14)7.1.2 物流体系构建原则 (14)7.2 配送时效与范围 (14)7.2.1 配送时效 (14)7.2.2 配送范围 (14)7.3 物流成本控制 (15)7.3.1 物流成本构成 (15)7.3.2 物流成本控制策略 (15)7.4 逆向物流处理 (15)7.4.1 逆向物流概述 (15)7.4.2 逆向物流处理流程 (15)7.4.3 逆向物流成本控制 (15)第8章客户服务与售后支持 (15)8.1 客户服务策略 (15)8.1.1 客户服务目标 (16)8.1.2 客户服务团队建设 (16)8.1.3 客户服务流程优化 (16)8.1.4 客户服务渠道拓展 (16)8.2 客户咨询与投诉处理 (16)8.2.1 客户咨询响应 (16)8.2.2 投诉处理流程 (16)8.2.3 投诉责任判定 (16)8.2.4 投诉处理结果反馈 (16)8.3 售后服务规范 (16)8.3.1 退换货政策 (16)8.3.2 售后维修服务 (16)8.3.3 售后服务时效保障 (16)8.3.4 售后服务满意度评价 (16)8.4 客户满意度评价 (17)8.4.1 评价体系构建 (17)8.4.2 评价数据收集与分析 (17)8.4.3 评价结果应用 (17)8.4.4 评价结果公开 (17)第9章数据分析与营销决策 (17)9.1 数据收集与整理 (17)9.1.1 数据来源 (17)9.1.2 数据采集方法 (17)9.1.3 数据清洗与整合 (17)9.1.4 数据存储与管理 (17)9.2 数据分析方法与应用 (17)9.2.1 描述性分析 (17)9.2.2 关联分析 (18)9.2.3 聚类分析 (18)9.2.4 预测分析 (18)9.2.5 优化分析 (18)9.3.1 用户画像 (18)9.3.2 营销策略制定 (18)9.3.3 营销活动评估 (18)9.3.4 竞争对手分析 (18)9.4 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 (18)9.4.1 数据安全 (18)9.4.2 用户隐私保护 (18)9.4.3 数据合规性 (18)9.4.4 数据脱敏 (18)第10章电商平台风险管理 (19)10.1 法律法规遵守 (19)10.1.1 合法经营 (19)10.1.2 知识产权保护 (19)10.1.3 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 (19)10.2 信息安全防范 (19)10.2.1 网络安全防护 (19)10.2.2 数据备份与恢复 (19)10.2.3 用户信息保护 (19)10.3 信用风险控制 (19)10.3.1 信用评价体系 (19)10.3.2 风险预警机制 (19)10.3.3 交易保障措施 (19)10.4 突发事件应对与危机公关 (20)10.4.1 突发事件应对 (20)10.4.2 危机公关策略 (20)10.4.3 信息发布管理 (20)第1章平台定位与战略规划1.1 电子商务平台的定位1.1.1 市场定位电子商务平台应充分分析市场需求、竞争态势及目标用户群体,明确市场定位。
商品管理规范
商品管理规范引言概述:商品管理规范是指在商业运营中对商品进行规范管理的一系列措施和方法。
良好的商品管理规范能够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降低成本、提升客户满意度,并对企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正文内容:1. 商品分类管理1.1 清晰的分类体系:建立清晰的商品分类体系,根据商品的特性和属性进行分类,便于管理和查找。
1.2 细致的分类标准:制定详细的分类标准,包括商品名称、规格、型号、产地等信息,确保分类准确无误。
1.3 定期的分类审核:定期对商品分类进行审核,及时调整和更新分类标准,以适应市场变化和企业发展需要。
2. 商品采购管理2.1 供应商评估:建立供应商评估体系,评估供应商的信誉度、产品质量、交货能力等因素,确保采购到优质商品。
2.2 采购合同管理:与供应商签订明确的采购合同,明确商品的品质、数量、价格、交货期限等重要信息,保障采购权益。
2.3 采购流程规范:建立规范的采购流程,包括需求确认、询价比较、合同签订、物流配送等环节,确保采购过程的顺利进行。
3. 商品库存管理3.1 定期盘点:定期对商品库存进行盘点,核实实际库存与系统记录的差异,及时调整库存数量,避免库存积压或缺货情况的发生。
3.2 合理配货:根据销售数据和市场需求,合理安排商品的配货量,避免库存过多或过少的情况,提高库存周转率。
3.3 质量管理:对商品进行质量管理,包括防潮、防尘、防虫等措施,确保商品质量不受损。
4. 商品上架与陈列管理4.1 上架标准:制定商品上架标准,包括商品陈列位置、陈列方式、陈列数量等,确保商品能够吸引顾客的注意。
4.2 陈列布局:合理布局商品陈列,根据商品的属性和特点进行分类陈列,提升商品的销售效果。
4.3 陈列更新:定期更新商品陈列,根据市场需求和销售情况,调整商品陈列的组合和位置,提高商品的曝光度和销售量。
5. 商品售后服务管理5.1 售后服务流程:建立规范的售后服务流程,包括客户投诉处理、退换货流程等,提高客户满意度。
商品sabc规则-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商品sabc规则-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商品SABC规则是一种管理库存和采购的方法,通过将产品分为不同的类别,帮助企业更有效地控制库存和提高采购效率。
这些类别通常被标记为A、B、C和S,每个类别代表了不同的重要性和价值。
通过对每个产品进行分类,企业可以更精确地制定采购计划和库存控制策略,从而实现更有效的供应链管理。
在本文中,将深入探讨商品SABC规则的定义、应用场景和优势,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一管理方法的重要性和实际应用。
1.2 文章结构本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 引言、正文以及结论。
在引言部分,对商品sabc规则进行了简要的概述,并介绍了文章的结构和目的。
在正文部分,将详细介绍商品sabc规则的定义、应用场景以及优势。
最后,在结论部分,对商品sabc规则的重要性进行总结,展望其未来发展,并得出结论。
文章结构清晰明了,便于读者理解和消化所提供的信息。
1.3 目的文章的目的是探讨商品sabc规则在供应链管理中的重要性和实际应用。
通过对商品sabc规则的介绍和分析,希望读者能够了解该规则的基本原理、应用场景以及优势所在。
同时,本文也旨在强调商品sabc规则在优化库存管理、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方面的作用,为企业决策者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发。
最终目的是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商品sabc规则,从而提升企业的供应链运作效率和竞争力。
2.正文2.1 什么是商品sabc规则商品sabc规则是一种管理库存和优化供应链的方法,通常在库存管理中使用。
它基于ABC分析法,将库存中的商品划分为不同等级,根据销售频率和重要性对商品进行分类,以便更有效地管理库存和优化供应链。
在商品sabc规则中,SABC代表着不同等级:- S类商品:销售频率高、销售额占比高、库存周转率快的商品- A类商品:销售频率中等、销售额占比适中的商品- B类商品:销售频率较低、销售额占比低的商品- C类商品:销售频率最低、销售额占比最低的商品通过将商品按照销售频率和重要性划分为不同类别,企业可以更有针对性地制定库存管理策略,例如加强S类商品的库存监控和管理,减少C 类商品的库存量,从而提高库存周转率,减少库存积压,降低库存成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按加工程序,可分为粗制品和精制品
国际贸易商品分类体系
国际广泛采用的国际商品分类体系 1
海关合作理事会分类目录
2
国际贸易标准分类
3
商品分类和编码协调制度
国家分类体系
(1)商品贸易分类大类
五金类
家电类
纺织类
百货类
基本分类体系 按照商品用途分类
生活资料商品 生产资料商品
住宅商品 衣着商品 食品商品 交通类商品 日用商品 工业生产资料商品
农业生产资料商品
应用分类体系
这种分类体系是从商 品方便角度出发,没有统 一的分类标志,而是根据 商品的某些共性加以分类, 是一种实用性很强的分类 体系。
按原料来源,可分为植物性商品、动物性商品和矿 物性商品
文化类
副食品类
国家分类体系
(2)商品贸易分类中类
日用化工商品(中类)
日用玻璃制品(中类)
百货类(大类)
皮革制品(中类)
塑料用品(中类)
国家分类体系
(3)商品贸易分类小类
肥皂(小类)
香皂(小类)
洗衣粉 (小类)
日用化工类商品(中类)
牙膏(小类)
洗涤剂(小类)
4.国家分类体系
(4)商品贸易分类细类 香皂(小类)
基本分类体系01
是以实用性为 原则,为满足使用 者的需要进行分类 所形成的分类体系。
为方便各国之间
是指为保证国内
的贸易活动以及各国开 商品流通的正常进行,
展海关管理、关税征收 满足商品在流通过程
等活动而制定的统一的 中所提出的某些要求
国际贸易分类体系。 而进行的分类。
应用分类体系02 国际贸易分类体系03 国家标准分类体系04
山东商务职业学院
商品分类体系
商品分类体系
在商品分类中,可将商品集合总体划 分为包括大类、中类、小类、品种、细目 在内的完整的、具有内在联系的类目系统 。这个类目系统即商品分类体系。
基本分类体系
应用分类体系
国际贸易商品分类体系 国家标准分类体系
商品分类体系
是按照商品的 使用价值即商品的 用途作为分类标志, 将商品分为生活资 料商品和生产资料 商品两大类。
按照香型分 (细类)
檀香型 玫瑰型 茉莉型 水果香型
国际香型 白色
按照颜色分 (细类)
黄色 红色
檀木色
国家分类体系
想要查找全部商品的分类体系,大家可以参照GB7635.1-2002《全国 主要产品分类与代码》
该体系把我国生产的全部主要产品划分为209个大类、446个中类、 1271个小类、9821个细类
山东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