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学生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同步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注学生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同步发展
——对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思考
珠海市金湾区小林实验小学欧阳灯
【提要】: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是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研究非智力因素,把动机、兴趣、情感、意志、习惯的培养纳入教学中是新课程改革发展的必然。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对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进行了探究。实践表明,在教学过程中落实新课程目标,重视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非智力因素设计整体性方法多样化“操作”灵活性。
教育心理学认为,在教学实践中,非智力心理因素的活动是与智力因素的活动一起,统一在传授和学习知识经验的过程中的,知识、智力和非智力因素是不可分割的。在教学活动中,伴随着掌握知识经验的具体过程,学生的兴趣、情感、意志、性格从始至终地发挥着作用,在这一过程中非智力因素本身也在发展变化。
在长期的课堂教学中,我以教育心理学为原则,将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有机地统一于传授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很重视教学设计的整体性、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和实际操作的灵活性,较好地促进了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发展,提高了学生素质。
一、教学设计的整体性。
在教学活动中,学生的主体活动既包括智力因素方面,又包括非智力因素方面。要使智力与非智力因素同步发展,教师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时要重视整体性。从教学技能的制定,教学过程的设计,教学方法的选择及练习题的安排等各方面落实两种因素的培养,使课堂上学生参与学习的两种心理因素均处于积极状态,并发挥相互促进作用,提高教学效力。
解决问题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教学,不仅要发展学生的思维,而且培养良好的学习品质。为此,在设计教学时尽量有意识地提供独立的活动和克服困难的机会,让学生在自学、解题的过程中学会积极地思考,又锤炼解题的意志。例如有一道思考题“一个制衣厂原来做一件儿童服装,每套用布2.2米,现在改进了技术,每套节省布0.2米。原来做600套这种服装,现在可以多做几套?”这道题大部分同学都会用总布量不变,求出总米数,再求改进技术后这些布可以做衣服几套,最后求多做几套。
列式为2.2×600÷(2.2-0.2)-600,这是老师可以提问,还有别的方法解答吗?问题提出后,同学们议论纷纷,一部分同学对解这类题产生了思维定势,跳不出“实际生产的套数-原来生产的套数=多做的套数”这个数量关系的圈子。也有一些同学有畏难情绪,这是我对同学们说:“这道题还有一种解法,它不必求出总的米数,只要大家画个线段图看看,换个方向认真地思考,是一定能找到新的解法的。”这是让同学们各自试探,教师巡视。发现个别学生已列出新的算式,我便要求他们自己检查,作自我评价。部分学生列出0.2×600这一步,我便鼓励说:路子走对了。只要仔细想一想算出来的表示什么,坚持做下去,就能做对。对于列式为0.2×600÷2.2的同学,我在式子旁打“?”,要他们自己检查错误之处。结果大部分同学都做出了新的解法。这样对较少见的数量关系既不由教师和盘托出,又不袖手旁观,而是在学生思维阻塞处疏导,抓住契机予以鼓励,最终通过学生自身的力量解答出来,做到两种心理因素发展的和谐统一。
二、教学方法的多样化。
实践告诉我们,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有其长处和不足,不存在一种最佳和万能的教学方法,所谓教无定法。在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整个教学活动中,采用生动地讲述、启发问答、直观、操作实验、练习、竞赛等各种教学手段,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各种非智力因素,有引发学生的积极思维和全面发展的认识能力,更好地发挥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相互促进作用。如教学“时刻”与“时间”这对概念时,我很注意新课的导入,上课之前在讲台上放一架闹钟,上课钟响后,让学生观察钟面,这时时针分针正指示出八点三十分,我说这是第一节上课的时刻(板书时刻8:30)。上课后五分钟,闹钟突然响了,这是有让学生观察,钟面上指示的是什么时刻(板书时刻8:35),又问从上课到闹钟响是中间经过了多少时间(学生回答完后,教师在两个时刻之间板书:时间:五分钟)。教师小结,钟面上的时针分针指的是每一个位置表示的某一个时刻,两个时可直插就是所经过“时间”。这一段概念的引入,通过鲜明的实物、钟面的观察及响铃的刺激等直观教学手段,对学生具有较大的吸引力,激发了学习新课的兴趣。钟面上时、分针的移动,概念的提出又促使学生思维,培养了观察、注意等智力因素。为了使学生具体地理解“时间”的概念,又安排口算竞赛,三分钟后停止。告诉大家这次限时比赛“时间”是三分钟。在这段实践活动中,学生兴趣浓厚,获取了时间计算的知识,学生的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到了较高水平。最后为了防止“时刻”和“时间”
的混淆,有适时组织了对比。通过有一定难度的比较练习,启迪了学生的积极思维,培养了克服困难精神。综观全课通过运用直观演示、操作实践、竞赛练习等多种活动,使学生的智力和非智力因素在相互作用中同步得到发展,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实际“操作”的灵活性。
新课标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由于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我的做法是:情况不同,各有侧重;对象有别,因材施教。所谓情况不同各有侧重,就是根据不同的教材内容和教学时机,有时应将提高智力因素放在首位,有时则应该着重培养非智力因素。
一般来说,在总结定律性质、法则,寻找解题规律、掌握思维的方法及知识的建构等有关教学内容的教学中应把提高智力因素放在首要位置。但有时,还应側重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例如对刚开始学习解决问题的低年级学生,就应多花些力气培养非智力因素。一是激发学生学习解决问题的兴趣。二是要抓好起始训练,培养良好的解题习惯。实践证明,学生对所学课程的兴趣和师生间的情感往往决定着学习的效果和成绩。为此,我每到新班任课,首先抓好两件事,一是教育、感化学生爱上数学课;二是建立师生的亲密感情。我结合数学课的特点,根据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采取挖掘教材中的快乐因素,增加游戏、实验操作机会,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特别是中差生感受对学习成功的喜悦;通过设计新颖有趣的活动,上好第一节课,给学生良好的第一印象,让学生们把数学可看作是感兴趣的学科。在建立师生之间的情感方面,就要理解尊重学生,关心爱护学生,充分发扬教学民主。对学习差的学生给予更多的“偏爱”,如课堂上优先发言,课后优先面批面改、优先辅导。
所谓对象有别、因材施教就是指对不同学习基础、不同学习能力、不同气质性格的学生应区别对待寻求较好的教育途径,使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的同时发展达到较高水平。例如对敏捷而不踏实的学生,鉴于他们思维不够缜密,虽然做练习速度快但错误较多,对内容理解也不够深刻,我除了对他们加强指导检查外,还着力增强他们的责任心,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