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国航空发动机引进国外技术的壁垒及应对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我国航空发动机引进国外技术的壁垒及应对措施
——中国航空发动机十年磨剑自主创新打破技术壁垒技术贸易壁垒是以国家或地区的技术法规、协议、标准和认证体系等形式出现的诸多技术性指标体系。现今,技术贸易壁垒几乎覆盖了我国的整个出口商品体系,成为阻碍我国技术引进及限制贸易发展的主要障碍。而在我国的航空航天国防领域,这种技术引进障碍也尤为突出,尤其是具有典型技术密集和高附加值的航空发动机。
我国由于技术研发水平尚未达到欧美国家先进标准,所以目前还处于引进状态。而本文就以在航天航空领域最具技术核心的发动机为例,分析我国在技术引进方面的壁垒,以及在此基础上我国在技术引进项目上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航空发动机技术壁垒打破限制自主研发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军事国防事业的发展,以航空航天为代表的高科技产业也逐渐走入人们的眼帘,2003年我国首个载人航天飞船神五的发射成功、06年载人航天飞船神六的5天成功遨游太空、07年嫦娥一号探月卫星的成功发射、以及天宫一号、神九的成功翱翔太空……这些无不表明我国在航空航天领域取得的新突破和新进展。但是我们在取得这些令人瞩目的成绩的时候,也应看到中国航空航天在技术成熟方面背后的诸多艰辛,其中,占有技术含量最高的飞机上最为关键的发动机制造技术,在2003年以前我国长期以来都是处于引进国外的被动地位。而一直以来,全世界仅仅美国、欧洲和俄国的几家公司拥有此项技术。中国的军工遭遇外国封锁,美国和欧洲向中国禁售军事设备。
目前来看,传统的捷径:购买别国专利、模仿并超越的做法在航空发动机领域收效甚微。国外发动机制造商如美国通用电气、法国斯奈克玛(SNECMA)、罗尔斯-罗伊斯(Rolls Royce Plc)和普拉特-惠特尼(Pratt & Whitney)对于自己的技术高度保密,严格限制技术转移、对知识产权盗窃严加防范。而且,国外的发动机制造商迫于政府的干预也不会把技术出售给中国。所以在我国的航空发动机技术引进上,往往是花费大量资本,但却一直不能掌握到发动机制造的最关键核心技术。而如果中国不快速掌握发动机技术,那就意味着我国的空军军事力量将永远的受制于人,不能形成自己的国防竞争力。为此,为了取得航空领域的制高点,增强我军的军事力量,我国从上世纪90年代起开始走上了一条独立自主创新的研发航空发动机道路。
从1999年下半年,涡扇9发动机全面国产化工作启动,涡扇9成为了我国首个自主研发试验的发动机。经过了一系列的技术攻关,2003年7月该发动机通过技术鉴定,从此,中国开始有了全国产的大推力涡扇发动机。而05年“太行”的设计定型,标志着中国航空发动机行业完成了由仿制、测绘仿制向自主研制、自行发展的转变。也标志着,继欧美等发达国家后,我国打破技术引进壁垒成为了世界上第五个掌握航空发动机研发制造的国家。
从我国航空发动机的发展历程,发动机的从无到有,从一直模仿国外先进技术到掌握核心科技、自主研发自主生产的过程,我们可以看出,国外的技术引进壁垒对我国的产业发展限制情况还是十分严峻,而要从根本上打破这一局面,增强行业竞争力,加强产业内部的自主创新及研发能力的提高就显得尤为必要。对此,在我国技术引进遭遇种种困难、进出口贸易摩擦日益加剧的今天,当今,在国外技术对中国设置的多重壁垒下,我国又该如何应对种种限制,提高我国的技术水平呢?
一、加强技术壁垒相关知识的学习,全面认识种种贸易限制措施
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我国之所以面对种种国外限制,贸易摩擦较多,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我国一部分企业对于贸易国的技术性壁垒或其他种限制认识了解还不够深入和全面。我国进出口企业应及时了解主要贸易伙伴国的技术标准、技术法规、技术政策、标准结构等的变化动向,使企业的进出口商品适应和满足国际标准或进口国的要求,避免陷入技术壁垒的陷阱。
二、建立并完善我国的技术标准法规体系,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完善认证制度
积极组织调查我国在进出口方面遭遇的技术性限制壁垒及多种贸易壁垒,在此基础上完善我国的技术法规和标准体系,制定一批符合WTO/TBT协定允许范围的技术标准,最大限度的保护我国进出口产业的健康发展。以国际标准认证体系(如ISO900 ISOO14000等),构建和完善我国的进出口产品认证标准,并积极构筑我国的技术性贸易壁垒法规,严厉打击国外对中国实施的贸易壁垒限制措施。
三、充分利用《技术性贸易壁垒协定》有关条款,突破贸易壁垒
应依据国际贸易公约,如《技术性贸易壁垒协定》等。合理利用其条款,特别是例外条款,最惠国待遇及国民待遇原则防止外国政府对我国实行双重标准,如果发达国家违反非歧视原则,对我国产品实行不同于他国的更高的标准,我国政府可根据双边或多变贸易协定制定的条款对其提出抗辩,突破发达国家歧视性贸易壁垒。
四、加快专门人才培养,实施人才导向战略
国家应投入部分资金用于专门的贸易进出口人才培养上,使部分人精通贸易规则,熟悉各国针对我国的贸易限制性措施,如对中国开展的反补贴、反倾销“双反”调查,并掌握具体应对措施。建立专门的人才库。
五、加大科技及资金投入,健全质量监督体系,确保出口产品质量
国家应加大资金投入力度,除了对相应产品进行出口补贴外,成立贸易扶持资金,加大对出口产品的科技技术投入力度,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并使其达到国际技术标准;健全进出口产品的质量检查,对于外国出口到我国产品不符合我国技术标准的一律不予准入。
六、鼓励各行业进行技术创新,积极进行自主品牌的开发与研制
像上文中所列举的那样,突破技术引进壁垒,最根本的还是要靠中国的自主研发、自主制造能力的提升,这样才能避免长期受制于他国的局面。为此,政府应鼓励企业内部进行自主创新,学习国际先进技术和先进标准,并最终转换为我国自主研发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新产品,打破他国的技术垄断。
小结
在应对外国的种种贸易限制上,中国政府应从制度体系、科技研发等多方面来应对外国对我国设下的层层障碍,在中国综合国力日益提升的今天,我国政府更应以大国的姿态和大国的自信,打破国外技术垄断,最终优化我国的贸易结构,提升我国的科技实力和综合国力。
曹梦楠
2010303134
13031001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