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梅花鹿》教案设计
一只梅花鹿教案设计西师大版上册教案
![一只梅花鹿教案设计西师大版上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13e67bf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6272511.png)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并掌握生字词。
2. 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描绘的画面美和语言美。
3. 培养学生爱护小动物、保护环境的美好情感。
二、教学重点:1. 生字词的学习与掌握。
2. 理解课文内容,发挥想象,描绘画面。
三、教学难点:1. 生字词的理解与运用。
2. 体会课文的语言美,感受作者的情感表达。
四、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生字词卡片。
3. 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a. 引导学生观察课件或黑板上的梅花鹿图片,引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
b. 简介梅花鹿的特点,如:美丽、优雅、善跑等。
2. 学习课文a. 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b. 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生字词,可通过卡片游戏、竞赛等形式进行。
c. 学生齐读课文,感受课文的语言美。
3. 理解课文内容a. 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课文内容,如:梅花鹿为什么会有美丽的花纹?b. 学生讨论,发挥想象,描述梅花鹿在森林中的生活场景。
4. 想象与创造a. 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发挥想象,画出自己心中的梅花鹿。
b. 学生分享自己的画作,大家互相欣赏、学习。
b. 学生谈收获,分享自己的感受。
c. 布置作业:写一篇关于梅花鹿的小作文。
六、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包括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以及情感态度的培养等方面。
教师也应思考如何改进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七、作业设计:1. 家庭作业: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拓展作业:搜集关于梅花鹿的其他资料,了解梅花鹿的生活习性,下节课分享。
八、评价建议:1. 对学生的生字词掌握情况进行评价,可以通过听写、默写等方式进行。
2. 对学生的课文理解程度进行评价,可以通过回答问题、小组讨论等方式进行。
3. 对学生的情感态度进行评价,可以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方式进行。
九、教学建议:1.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发挥想象,生动形象地描绘课文中的画面。
一只梅花鹿教案
![一只梅花鹿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eee7560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97.png)
一只梅花鹿教案一、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认识文中的生字词,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3、通过学习课文,让学生明白美的真正含义,懂得不能只注重外表,更要注重内在品质。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梅花鹿的心情变化。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文中优美的语言。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美的内涵,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朗读法、情境教学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出示梅花鹿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描述梅花鹿的外形。
2、提问:你们觉得梅花鹿美吗?为什么?3、引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梅花鹿的课文——《一只梅花鹿》(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圈出生字词,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教师检查生字词的认读情况,重点指导易错字的读音。
3、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其他学生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4、引导学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一只梅花鹿在河边欣赏自己美丽的角,而抱怨自己难看的腿,在遇到危险时,美丽的角差点让它送命,难看的腿却让它脱离了危险。
(三)精读课文,理解感悟1、学习第一自然段(1)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思考:梅花鹿在干什么?它对自己的外表满意吗?(2)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梅花鹿对自己的外表很满意?(赞不绝口)(3)指导学生用“赞不绝口”造句。
2、学习第二、三自然段(1)默读第二、三自然段,思考:梅花鹿为什么喜欢自己的角?为什么不喜欢自己的腿?(2)同桌交流讨论。
(3)指名回答,教师相机出示相关句子:“嘿,我的角精美别致,好像美丽的珊瑚!”“唉,这四条腿真是难看,又细又长,怎么配得上这两只美丽的角呢!”(4)引导学生理解“精美别致”“珊瑚”等词语的意思,体会梅花鹿对角的喜爱和对腿的不满。
(5)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两个自然段,读出梅花鹿对角的喜爱和对腿的不满。
3、学习第四至六自然段(1)自由朗读第四至六自然段,思考:梅花鹿遇到了什么危险?它是怎么做的?(2)指名回答,教师相机出示相关句子:“眼看就要追上了,梅花鹿用尽全身力气,使劲一扯,才把两只角从树枝中挣脱出来,然后又拼命向前奔去。
小学语文22-教案设计.一只梅花鹿
![小学语文22-教案设计.一只梅花鹿](https://img.taocdn.com/s3/m/aef592c0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8d.png)
小学语文22-教案设计:一只梅花鹿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一只梅花鹿的生活习性,培养学生对动物世界保护的意识。
2.培养学生初步的动物形象识别能力。
3.训练学生观察和描述的能力,培养学生对生活中事物的敏感度和表达能力。
4.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能够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爱护生态环境。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初步的动物形象识别能力,训练学生观察和描述的能力。
2.教学难点:让学生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爱护生态环境。
三、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利用图片展示一只梅花鹿,引出新课。
2.呈现教材内容
学生看图说话,描述一只梅花鹿的外貌特征和生活习性。
3.教学重点难点解析
教师针对性地解析学生在描述一只梅花鹿时的重点难点。
4.配合教师展开小组讨论
小组讨论,学生在讨论的同时,根据教师安排的问题和提示,完成口头表达和
书面表达的任务。
5.学生自主阅读
老师让学生自主阅读有关一只梅花鹿的相关文章和故事,并要求学生在阅读后
作出相应的记录和总结。
6.开展团结合作学习活动
团结合作学习体验,在分组活动中让学生锻炼社交与合作能力。
7.课堂小结
最后,教师要求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总结本节课程的重点,给出自己对一只梅花鹿和生态环境的理解和感受,并进行讨论。
四、教学评估与反思
教学评估:通过观察学生的表现、家庭作业等进行评估。
教学反思:教学应注重学生的实际运用,加强与实际联络,注重师生关系,使课堂气氛轻松愉悦,让学生学得有声有色,学以致用。
《一只梅花鹿》教学设计(西师大版第五册)
![《一只梅花鹿》教学设计(西师大版第五册)](https://img.taocdn.com/s3/m/31f7b5f7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d1ed475.png)
方法3
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帮助 他们深入理解课文中的深层含义,培 养他们的审美情感和人文素养。
通过讲解、示范和课堂互动,帮助学 生理解比喻和拟人修辞手法的运用。
04 教学评价与反馈
学生表现评价
课堂参与度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 与情况,是否能够积极 回答问题,参与讨论。
理解能力
评估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程度,是否能准确把握 文章的主题和意义。
教学方法
教师需要反思本节课所采 用的教学方法是否得当, 是否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 理解知识点。
教学手段
教师需要思考是否可以利 用更多的教学手段,如多 媒体、实物等,来辅助教 学,提高教学效果。
学生能力提升计划
表达能力
教师需要针对学生的表达能力进 行训练和提升,帮助学生更好地
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
思维能力
表达能力
通过学生的回答和讨论 ,评估其口头表达和逻 辑思维能力。
学习态度
观察学生的学习态度, 是否认真听讲,是否能 够按时完成作业。
教师自我评价
教学目标实现
反思教学目标是否达成,是否有效传递了知 识。
课堂氛围
教学方法
评估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学生,是否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反思课堂氛围是否活跃,学生是否能够积极 参与。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朗读、观察插图、联系上 下文等方式,理解课文内容。
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分析,体 会作者对梅花鹿的喜爱之情。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 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01
培养学生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增强保护野生动物的意 识。
02
通过对梅花鹿生活习性的了解,引导学生关注自然,保 护自然。
小学语文22-教案设计.一只梅花鹿
![小学语文22-教案设计.一只梅花鹿](https://img.taocdn.com/s3/m/da14bb27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c9.png)
小学语文22-教案设计一:一只梅花鹿一、基本信息•年级:小学三年级•科目:语文•教学内容:《一只梅花鹿》•授课时间:2课时•授课人:XXX老师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理解《一只梅花鹿》的基本情节和故事内涵。
•能够记忆故事中的关键词汇和句式。
•增强学生对诗文整体性的感知,学习如何感知诗词的韵律和语言美。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语言技能。
•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阅读能力。
•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和动物世界的认识。
情感目标•通过阅读故事情节,激发学生对动物保护和自然环境保护的兴趣和意识。
•培养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好与和谐。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读懂诗文《一只梅花鹿》。
2.理解故事中的生物形态和生态环境。
3.感悟故事中的深意。
教学难点1.如何通过阅读诗文,理解故事并感受自然之美。
2.学习如何提高语言素养和阅读水平。
四、教学过程导入环节(5分钟)•引导学生回忆上一课讲的内容。
对课文《狮子和老鼠》进行复习。
•接着,引领学生进入新课《一只梅花鹿》的内容。
讲授主要内容(30分钟)一、情节通过诗文展开故事情节,引导学生理解借写一只梅花鹿的命运来表达爱护环境的深意。
二、语言讲解故事中的重点词汇及句式,需要学生背诵。
三、韵律通过诗歌之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感知诗文的韵律。
实践操作环节(45分钟)一、朗读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进行语音、语调、停顿等方面的练习。
二、剧情表演选择部分情节,进行集体组织课堂剧表演,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忆。
三、思考题提出相关问题,引导学生在小组中展开讨论,思考故事中所蕴含的深层意义。
总结评价环节(20分钟)•学生课堂表现及作业表现评价。
•提出下节课预习内容和要求。
五、板块设计板块一:情节通过展开故事情节,引导学生理解借写一只梅花鹿的命运来表达爱护环境的深意。
板块二:语言讲解故事中的重点词汇及句式,需要学生背诵。
板块三:韵律通过诗歌之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感知诗文的韵律。
六、补充说明•本教案循序渐进,从故事情节到语言素养和审美能力,引导学生从表面走向深层。
一只梅花鹿教案
![一只梅花鹿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af4ae5f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10.png)
一只梅花鹿教案教案标题:探索一只梅花鹿的奇妙世界教学目标:1. 了解梅花鹿的基本特征和生活习性。
2. 探索梅花鹿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3. 培养学生对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和责任感。
教学资源:1. 图片和视频素材,展示梅花鹿的外貌和生活环境。
2. 课堂讨论材料,包括梅花鹿的食物、栖息地等信息。
3. 网络资源,用于深入了解梅花鹿的相关知识。
教学过程:引入活动:1. 引导学生通过展示一张梅花鹿的图片或视频,激发他们的兴趣。
2. 提问:你们知道梅花鹿是什么动物吗?它们生活在哪里?你们了解它们的习性吗?知识探索:3. 分组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负责研究梅花鹿的一个方面,如外貌、食物、栖息地等。
4. 学生利用图书馆或网络资源,收集相关信息,并在小组内分享和讨论。
5. 每个小组派代表向全班展示他们的研究成果,其他学生可以提问补充。
知识拓展:6. 教师介绍梅花鹿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和重要性,如传播种子、控制植物数量等。
7.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思考梅花鹿消失对生态系统会产生什么影响,以及我们应该如何保护它们。
知识应用:8. 学生个人或小组完成一份关于梅花鹿的小研究报告,包括梅花鹿的特征、生活习性、重要性等。
9. 学生可以选择以海报、PPT或口头报告的形式展示他们的研究成果。
10. 教师和其他学生提供反馈和建议,鼓励学生进一步完善他们的报告。
课堂总结:1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强调保护野生动物的重要性。
12. 学生分享他们对梅花鹿保护的新认识和行动计划。
拓展活动:13. 学生可以自愿参加一次梅花鹿的观察活动,并记录他们的观察结果。
14. 学生可以组织一个小型的保护野生动物的宣传活动,向其他同学宣传梅花鹿的重要性。
评估方式:1. 学生小组研究成果的呈现和展示。
2. 学生个人或小组报告的质量和准确性。
3. 学生对梅花鹿保护意识的表达和行动计划的合理性。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了解其他濒危动物的情况,并提出保护建议。
一只梅花鹿教案设计西师大版上册教案
![一只梅花鹿教案设计西师大版上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5bb253e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f6.png)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并理解梅花鹿的特点,了解梅花鹿的生活习性。
2. 通过观察梅花鹿的图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审美能力。
3. 培养学生爱护动物,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1. 梅花鹿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2.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审美能力。
3.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三、教学难点:1. 梅花鹿的特点和生活习性的理解。
2. 环保意识的培养。
四、教学准备:1. 准备梅花鹿的图片或者视频资料。
2. 准备相关的环保宣传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梅花鹿的图片或者视频,引起学生对梅花鹿的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梅花鹿的特点,如角、身体、四肢等。
3. 深入学习:讲解梅花鹿的生活习性,如生活在森林、草原等环境中,以植物为食等。
4. 观察与讨论:让学生观察梅花鹿的图片,讨论梅花鹿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6. 扩展活动:让学生制作关于梅花鹿的手工或绘画作品,展示对梅花鹿的认识。
7. 课后作业:让学生写一篇关于梅花鹿的短文,加深对梅花鹿的了解。
9. 评价: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
10. 教学改进:根据教学反思和评价,进行教学改进,以提高教学效果。
六、教学策略:1. 采用图片和视频资料,直观展示梅花鹿的形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采用观察和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发现梅花鹿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3. 通过制作手工和绘画作品,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4. 利用环保宣传资料,引导学生树立环保意识。
七、教学评价:1. 通过课后作业和短文,评估学生对梅花鹿特点和生活习性的掌握程度。
2.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3. 通过学生的手工和绘画作品,评价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八、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户外观察,寻找生活中的梅花鹿,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2. 邀请动物保护专家进行讲座,让学生深入了解梅花鹿的保护意义和措施。
3. 开展班级主题活动,如“保护梅花鹿,从我做起”,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一只梅花鹿》教学设计
![《一只梅花鹿》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9b43651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67.png)
《一只梅花鹿》教学设计《一只梅花鹿》教学设计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
那么优秀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一只梅花鹿》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一只梅花鹿》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能复述课文。
懂得认识事物不能只图外表,更要讲求实用的道理。
2、引导学生学会积累,进行遣词造句的训练。
3、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最后一句话的含义。
【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预习检测。
1、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寓言故事——《一只梅花鹿》,板书课题,指导“鹿”的写法。
齐读课题。
2、下边,老师要检查一下上节课同学们的学习情况,拿出你的练习纸,在田字格内工工整整地默写三个词语。
赞不绝口抱怨叹了口气A、老师读,学生默写。
B、(课件出示三个词语)对照大屏幕(田字格出示三个词语。
)同桌两个相互对改一下。
C、展示学生默写并评价。
D、用上这三个词语,谁能说一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梅花鹿对自己的角赞不绝口,但对自己的腿却不停地抱怨,但最终他叹了口气说,好看的角让他差点送了命,难看的腿却让他狮口逃生。
)E、同学们,在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时,关注了这些描写人物神态的词语,你就可以像他一样把文章概括得更清楚。
同桌两个相互试一试。
3、好,让我们再读一读课题。
(学生读)读了这个课题,你有什么疑问想提出来?(1、这是一只怎样的梅花鹿?2、他告诉我们一个怎样的道理?)师在黑板左侧板书:怎样?道理?二、品读课文,美读升华。
1、我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
(课件出示)请大家学习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你从哪些词句中读出了这是一只怎样的梅花鹿?用横线画出来,并在旁边写下简单的批注。
时间:五分钟。
2、谁来谈一谈?预设A:年轻漂亮生:我从“高山密林中住着一只年轻漂亮的梅花鹿。
”读出了它的年轻漂亮。
预设B:爱美。
一只梅花鹿教案设计西师大版上册教案
![一只梅花鹿教案设计西师大版上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eea5f03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c9.png)
一、教案基本信息1. 课题名称:《一只梅花鹿》2. 教材版本:西师大版上册3. 课时安排:2课时4.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梅花的特征,感受梅花的美丽。
(2)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和动手能力。
(3)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动物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1. 梅花鹿的外形特征2. 梅花鹿的生活习性3. 梅花鹿与人类的关系4. 梅花的观察与描绘5. 创作梅花鹿画作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了解梅花鹿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2)学会观察梅花,描绘梅花的美丽。
(3)培养学生关爱动物、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 教学难点:(1)梅花鹿形态特征的描绘。
(2)梅花的表现技法。
四、教学方法1. 直观演示法:展示梅花鹿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描述。
2. 实践操作法:学生动手描绘梅花鹿和梅花,提高观察力和表现力。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展示梅花鹿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梅花鹿的外形特征。
2. 讲解梅花鹿:介绍梅花鹿的生活习性、与人类的关系。
3. 观察梅花:带领学生欣赏梅花,指导学生观察梅花的形态、颜色等特征。
4. 描绘梅花鹿:讲解梅花鹿的描绘方法,引导学生动手描绘梅花鹿。
5. 创作梅花画作:学生自主创作梅花鹿画作,教师巡回指导。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梅花鹿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的了解程度。
2. 学生观察梅花、描绘梅花鹿的能力。
3. 学生关爱动物、热爱大自然的情感表现。
七、课后作业1. 回家后,让学生向家人分享所学内容,加深对梅花鹿的认识。
2. 观察身边的动植物,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八、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度,调整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锻炼和提高。
3. 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使课程教学更加全面。
九、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观动物园,近距离观察梅花鹿,加深对梅花鹿的认识。
2. 开展校园植物观察活动,培养学生关爱生态环境的意识。
《一只梅花鹿》教案设计
![《一只梅花鹿》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330009d336c1eb91b375d26.png)
《一只梅花鹿》教案设计---------------------------------------《一只梅花鹿》教学设计淅川二小殷红红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涵,品析重点词句,能够根据自己的体验与感受,各抒己见,体会梅花鹿认识的变化。
3、懂得认识事物不能只看外表,更要讲求实用的道理。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激情导读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提纲导学:1、激情导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一只爱美的梅花鹿对自己的身体有不同的认识,那么他是怎样认识他的身体的呢?它的认识会有什么变化呢?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一只梅花鹿》这篇寓言故事。
(板题)2、出示导纲:导学提纲:⑴梅花鹿喜欢自己身体的哪些部分?用“——”画出有关语句读一读。
⑴、梅花鹿不喜欢自己身体的哪部分?用“﹏﹏”画出有关语句读一读。
⑴、当遇到危险时,情况又是怎样的?⑴、从这个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3、自学设疑(1)请同学们围绕导纲自主学习,并且把自学过程中遇到的新问题列在你的练习本上。
(2)自学中你又发现了什么问题?二、合作互动1、小组交流针对以上问题,请同学们在小组内交流你的自学成果,并探讨你遇到的新问题。
2、展示评价(1)梅花鹿喜欢自己的外套和身段,更喜欢自己的角.让学生找出相关的语句读一读。
(2)让学生通过梅花鹿的语言和表情体会到它对自己的腿很不满意。
抓住“撅嘴”,“皱眉”“美中不足”等词语来体会。
(3)当凶猛的狮子到来时,情况是怎样的?(大屏幕出示)(4)(出示)“美丽的角差点儿送了我的命,可难看的腿却让我狮口逃生!”体会从中明白的道理。
3、质疑解难课文学到这里,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提出来,大家共同解决。
三、导学归纳1、学生归纳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鼓励学生充分发言)2、教师指导四、拓展训练1、拓展运用这是一篇()主要讲的是()在池水中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他认为自己的角(),而自己的腿(),结果当遇到凶猛的狮子时,他深切地体会到了()2、编题自练五、板书设计一只梅花鹿} { 角精美别致腿美中不足要注重实用价值不能只看外表美感谢阅读,欢迎大家下载使用!。
一只梅花鹿教案设计西师大版上册教案
![一只梅花鹿教案设计西师大版上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c50e230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e2.png)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掌握生字词,并能正确书写。
(2)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梅花鹿的情感变化。
(3)培养学生观察图片、想象和表达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引导学生观察梅花鹿的特点。
(2)分角色朗读课文,感受梅花鹿的情感变化。
(3)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关爱动物、保护环境的意识。
(2)引导学生懂得珍惜自己的优点,正确看待别人的优点和不足。
二、教学重点:1. 生字词的学习与掌握。
2. 课文内容的理解与感悟。
3. 观察图片、想象和表达能力的培养。
三、教学难点:1. 生字词的正确书写。
2. 理解梅花鹿情感变化的内涵。
3. 培养学生观察图片、想象和表达能力。
四、教学准备:1. 图片素材:梅花鹿图片、相关环境图片。
2. 课文音频:课文朗诵。
3. 教学卡片:生字词卡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梅花鹿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梅花鹿的特点。
(2)邀请学生分享对梅花鹿的了解。
(3)板书课题:“一只梅花鹿”。
2. 学习生字词(1)学生自读课文,圈出生字词。
(2)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引导学生认读、书写。
(3)小组内交流生字词的学习心得。
3. 感知课文(1)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梅花鹿的情感变化。
(2)教师引导学生说出梅花鹿在不同情境下的心情。
(3)小组讨论:梅花鹿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感变化?4. 想象与表达(1)教师出示相关环境图片,引导学生发挥想象,描述梅花鹿的生活环境。
(2)学生用词语或句子表达自己对梅花鹿的喜爱之情。
(3)小组内分享表达成果,互相评价、鼓励。
5. 总结与拓展(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文内容,体会梅花鹿的情感变化。
(2)讨论:我们应该如何关爱动物、保护环境?(3)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梅花鹿手工作品,分享对梅花鹿的喜爱之情。
六、教学内容:6. 观察与思考(1)教师出示一幅描绘梅花鹿生活环境的图画,让学生观察并描述画面内容。
一年级音乐梅花鹿教案
![一年级音乐梅花鹿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d3ac301a5e9856a5612602e.png)
一年级音乐梅花鹿教案【篇一:《一只梅花鹿》教学设计】《一只梅花鹿》教学设计溧河铺镇西洼小学:倪智勤教材分析《一只梅花鹿》是西师版语文教材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
故事讲述的是一只年轻漂亮的梅花鹿,一开始只喜欢漂亮的皮毛和美丽的角,而抱怨干巴的腿,等到狮子追来的时候,美丽的鹿角差点要了它的命,而难看的腿却让它里逃生。
课文以梅花鹿的情绪变化为线索展开故事情节。
告诉我们认识事物不能单看外表,更要讲求实用的道理。
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联系重点句体会寓意。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复述课文。
懂得认识事物不能只图外表,更要讲求实用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1、引导学生学会积累,进行遣词造句的训练。
2、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最后一句话的含义。
教学准备教师:课件课时分配2课时。
教学过程第二课时一、谜语导入,板书课题1、同学们喜欢谜语吗?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则谜语,看谁猜得又对又快!(出示谜语,指答)板书课题:《一只梅花鹿》二、初读读课文,了解内容1、自由读课文:用“—”画出下列词语赞叹斑点匀称赞不绝口演员抱怨没精打采挣脱2、认真听读课文,按要求完成任务:要求:1、听完后同桌互相讲讲这个故事2、边听边思考:梅花鹿狮口逃生后发出怎样的感叹?3、复述课文。
①看图提示同桌互相讲故事②指名看图讲故事③指名再讲故事4、指答:梅花鹿狮口逃生后发出怎样的感叹?(1)出示课文最后一段话。
(2)学生齐读这句话,从句中找出一对反义词。
(3)从这句话看出梅花鹿原来最喜欢自己身体的哪部分?最不满意自己身体的哪部分?2、梅花鹿的角到底有多漂亮,让我们去课文中看一看吧。
(找出描写梅花鹿角的段落自由读一读)3、从文中那个词语可以看出梅花鹿对自己的角特别喜欢?(赞不绝口)这个词语是什么意思?你曾经对什么事物“赞不绝口”吗?用上“赞不绝口”说一句话。
4、除了角之外,梅花鹿还有哪些地方漂亮?(1)出示:这身栗红色皮衣油亮油亮的,上面的斑点雪白雪白的,这一定是世界上最好看的外套了!我的身段是那么匀称,我的角精美别致,好像美丽的珊瑚!(2)指读,互评。
小学语文22-教案设计.一只梅花鹿
![小学语文22-教案设计.一只梅花鹿](https://img.taocdn.com/s3/m/596f8044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80.png)
小学语文22-教案设计: 一只梅花鹿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 - 了解梅花鹿的生活习性和生存环境; - 能够运用适当的语言描述梅花鹿的外貌特征和行为习性; - 培养对动物的关爱和保护意识。
教学准备•PPT或投影仪•黑板和白板标记笔•教学课件:梅花鹿的图片、视频等•学生课本和练习册教学过程导入新课(5分钟)1.引导学生回想上节课学习的内容,复习动物特征和鉴赏词的使用。
新课讲解(20分钟)2.准备展示梅花鹿的图片或视频,介绍梅花鹿的外貌特征和生活环境,学生观察并口头描述他们所看到的内容。
3.引导学生运用五官、毛发、体型等词汇来描述梅花鹿的外貌特征,师生互动,共同完成语言表达。
4.引导学生了解梅花鹿的行为习性,如喜欢群居、嬉戏等,通过与学生的互动,培养学生对动物行为的观察能力。
5.利用PPT或教学课件,展示梅花鹿与其他动物的对比图片,让学生发现梅花鹿的特有特征,并进行比较对话。
合作探究(30分钟)6.分组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每组选择一个动物,通过归纳整理该动物的外貌特征和行为习性,然后向全班汇报。
并让其他同学用适当的鉴赏词评价。
7.督促学生通过课本和练习册,进行相关的课堂练习,巩固所学内容。
拓展延伸(15分钟)8.引导学生思考:如果给一只梅花鹿起个网络小名字,你会叫它什么名字?请给出理由。
让学生自由表达,鼓励学生发表个人见解。
9.分享学生的网络小名字和理由,促进课堂氛围的活跃和交流。
10.结合实际情况,讲解梅花鹿的当前生存状况,以及人类保护梅花鹿的相关举措,培养学生对动物的保护意识。
课堂总结(5分钟)11.小结课堂内容,概括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和技能。
课后作业•练习册相关习题完成;•思考为什么要保护野生动物,并写一篇100字左右的小短文。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媒体展示和互动讨论,让学生了解了梅花鹿的外貌特征和行为习性,并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通过归纳整理对其他动物的特征和习性进行了更深入的了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只梅花鹿》教学设计
淅川二小殷红红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涵,品析重点词句,能够根据自己的体验与感受,各抒己见,体会梅花鹿认识的变化。
3、懂得认识事物不能只看外表,更要讲求实用的道理。
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激情导读等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提纲导学:
1、激情导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一只爱美的梅花鹿对自己的身体有不同的认识,那么他是怎样认识他的身体的呢?它的认识会有什么变化呢?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一只梅花鹿》这篇寓言故事。
(板题)
2、出示导纲:
导学提纲:
⑴梅花鹿喜欢自己身体的哪些部分?用“——”画出有
关语句读一读。
⑵、梅花鹿不喜欢自己身体的哪部分?用“﹏﹏”画出有关语句读一读。
⑶、当遇到危险时,情况又是怎样的?
⑷、从这个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
3、自学设疑
(1)请同学们围绕导纲自主学习,并且把自学过程中遇到的新问题列在你的练习本上。
(2)自学中你又发现了什么问题?
二、合作互动
1、小组交流
针对以上问题,请同学们在小组内交流你的自学成果,并探讨你遇到的新问题。
2、展示评价
(1)梅花鹿喜欢自己的外套和身段,更喜欢自己的角.让学生找出相关的语句读一读。
(2)让学生通过梅花鹿的语言和表情体会到它对自己的腿很不满意。
抓住“撅嘴”,“皱眉”“美中不足”等词语来体会。
(3)当凶猛的狮子到来时,情况是怎样的?(大屏幕出示)
(4)(出示)“美丽的角差点儿送了我的命,可难看的腿却让我狮口逃生!”
体会从中明白的道理。
3、质疑解难
课文学到这里,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提出来,大家共同解决。
三、导学归纳
1、学生归纳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鼓励学生充分发言)
2、教师指导
四、拓展训练
1、拓展运用
这是一篇( )主要讲的是( )在池水中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他认为自己的角( ),而自己的腿( ),结果当遇到凶猛的狮子时,他深切地体会到了 ( )
2、编题自练
五、板书设计
一只梅花鹿 } { 角 精美别致 腿 美中不足 要注重实用价值 不能只看外表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