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分子分子体结构变化、分子分解和燃烧
3.2水分子的变化课件---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鲁教版(2024)上册
![3.2水分子的变化课件---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鲁教版(2024)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075b9b6e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a0.png)
第二节 水分子的变化
第二节 水分子的变化
水的三态变化改变的是水分子之间的间隔和排列方式,而 “每个水分子由一个氧原子和两个氢原子构成”这一事实始终 未变,因为水没有变为其他物质。但是,如果在水中插入电极, 通直流电,情况是否会有所不同呢?
一、水的分解
第二节 水分子的变化
水在直流电作用下的变化 1.如图所示,在水电解器的玻璃管中注满水, 接通直流电源。观察两个电极和两支玻璃管内液 面有何变化
第二节 水分子的变化
氢气在空气中燃烧
如图 3-12 所示,在空气中点燃纯净的氢气 (在点燃氢气前,一定要检验其纯度),并在火 焰上方罩一只冷而干燥的烧杯,观察现象,然 后用手轻轻触摸烧杯。
第二节 水分子的变化
纯净的氢气在空气中安静地燃烧,火焰呈淡蓝色,烧杯内 壁凝结有水雾;用手触摸烧杯,烧杯发烫。这是因为氢气和空 气中的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了水,并放出热量。 这一反应可表示为:
水通电生成两种物质——氢气和氧气。这一反应可表示为:
第二节 水分子的变化
像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这样,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 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叫作分解反应。
二、水的合成
第二节 水分子的变化
从电解水的实验中我们看到,氢气可以被点燃。这是氢 气和空气中的氧气发生了化学反应,反应的结果是不是还能 生成水呢?如何用实验来证明你的猜想?
第二节 水分子的变化
像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水这样,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 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叫作化合反应
第二节 水分子的变化
上述两个实验表明: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发生化学变 化时,分子改变了,而原子节 水分子的变化
第二节 水分子的变化
谢谢观看
第二节 水分子的变化 2.用一根点燃的火柴接近液面下降较多 的玻璃管尖嘴处,慢慢打开活塞,观察现象。
水分子的变化
![水分子的变化](https://img.taocdn.com/s3/m/077a92965022aaea988f0f10.png)
第二单元探秘水世界第二节水分子的变化一、水的分解1.实验原理:水在通直流电的情况下,生成氧气和氢气。
化学方程式:2H2O2H2↑+O2↑2.实验装置、3.实验现象:电源的正负极产生气泡;正极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负极产生的气体能燃烧,燃烧时产生蓝色火焰,两种气体的体积之比为1:2。
4.实验结论: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可以再分。
注意:电解水的实验接通的是直流电,而非交流电。
水的导电性很弱,为了增强水的导电性,可以在水中加入少量的NaON或稀硫酸。
水在通直流电的情况下分解成氢气和氧气,不能错误的认为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二、水的合成1.实验原理:氢气在空气中点燃,生成水。
化学方程式:2.实验装置:3.实验现象:纯净的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的火焰,放出大量的热,烧杯壁上凝结有水雾。
4.氢气的用途:氢气由于其制取原料丰富,热值高,无污染,所以氢气是一种理想的高能燃料。
5.氢气如果不纯,混有空气或氧气,遇到明火可能发生爆炸,因此在点燃氢气之前,一定要检验氢气的纯度。
检验氢气纯度的方法:收集一试管氢气,用拇指堵住试管口,试管口向下移近酒精灯火焰,如果听到声音很小,说明氢气比较纯,如果听到尖锐的报警声,氢气不纯。
三、分解反应和化合反应1.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产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
“一变多”2.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
“多变一”四、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1.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出来的性质称为该物质的物理性质,如物质的熔点、沸点、颜色、状态、位置等。
2.化学变化: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称为该物质的化学性质,如可燃性、毒性、酸碱性等。
区别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关键是看物质的性质是否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
3.物质的性质和物质的变化联系和区别联系: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变化;物质的变化反应了物质的性质。
中考化学专题特训-水分子的变化
![中考化学专题特训-水分子的变化](https://img.taocdn.com/s3/m/73b33a0ee518964bcf847c91.png)
物质的性质 (1)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稳定 性等。 (2)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物质的颜 色、气味、状态、密度、熔点、沸点、挥发性、溶解性等。 (3)描述物质的性质往往用“易”“容易”“可以”“会”“能”等字 眼。
【学以致用3】 (2018长春)物质的下列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 )
【名师点拨】 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玻璃管内产生的是氧气;与直流电源的正 极和负极相连玻璃管内产生气体的质量比为8∶1,体积比为1∶2;水通电分 解是化学变化,水通电后生成氢气和氧气;在化学变化中,构成物质的分子分 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答案:D
水的电解实验 (1)水的电解实验通的是直流电,为了增强水的导电性可加入少量稀硫酸 或氢氧化钠。 (2)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玻璃管的气体是氧气,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玻璃管的 气体是氢气,两者的体积比约为1∶2;氧气支持燃烧,氢气能燃烧。 (3)电解水的实验说明:①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②1个水分 子是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
(4)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水 氢气+氧气 。 (1)实验现象简单记为“正氧负氢、氢二氧一”。
(2)在电解水的反应中,水分子先分解成氢原子和氧原子,氢原子和氧原子再 分别重新组合成氢分子和氧分子。
2.分解反应:由 一种物质 生成 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 的反应。 二、水的合成 1.氢气在空气中燃烧 (1)实验现象:纯净的氢气在空气中安静地燃烧,产生 淡蓝 色火焰,在火 焰上方罩一只干燥的凉烧杯,发现烧杯内壁凝结有 水雾 ,用手触摸烧 杯,烧杯发热。 (2)实验结论: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
1.(2018上海)关于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的反应,叙述正确的是( B ) A.产生蓝色火焰 B.产物无污染 C.证明水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D.反应的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为2∶1
九年级化学上册 2.2 水分子的变化课件
![九年级化学上册 2.2 水分子的变化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f8c3e2e76eeaeaad0f3306a.png)
2021/12/10
第十六页,共三十二页。
要点一 水的电解 1.产物:正极为氧气,负极为氢气,且正、负极气体体积比为1∶2,可以简
记为“正氧负氢、氢二氧一”。
2.结论:水通电分解(fēnjiě)生成氢气和氧气,由此可以推断水由氢、 氧元素组成。
2021/12/10
第十七页,共三十二页。
3.易错提醒: (1)电解水过程中正、负极产生的气体的体积比为1∶2,而非质量比。 (2)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纯净(chúnjìng)物,而不是由氢气和氧气组 成的混合物。
第十二页,共三十二页。
4.下面关于水电解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实验说明水可反应生成氢气和氧气 B.实验说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C.水电解的文字(wénzì)表达式:水→氢气+氧气 D.若产生氢气的体积为5 mL,则产生氧气体积为10 mL
2021/12/10
第十三页,共三十二页。
【解析(jiě xī)】选A。该实验证明水可反应生成氢气和氧气;水在通电
1.氢气(qīnɡ qì)在空气中燃烧:
(1)现象。
2021/12/10
发烫
放热
第五页,共三十二页。
水雾
淡蓝
(2)文字表达式:___氢__气__(_q_ī_nɡ__q_ì)_+_氧__气点__燃___。 水
2.化合反应:由_____________________生成_________的
反应。
两种或两种以上(yǐshàng)的物质
2021/12/10
第二十六页,共三十二页。
【解析】根据性质中通常有“能”或“可以(kěyǐ)”或“易”“会” “难于”“有”等词语,可判断出(1)是性质的描述,“受热分解”是化 学变化,因此(1)是化学性质的描述;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密度、 硬度、溶解性、挥发性、延展性等属于物理性质,(2)和(4)所描述的内容都是 由感官直接感知或由仪器测出的,所以属于物理性质;(3)和(7)描述的是有 新物质生成的变化过程,是化学变化;(5)中的木棒折断是物质形状的改变,属 于物理变化;(6)中的白云变成了雨滴或雪花是水的状态发生改变,属于物理
鲁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2.2 水分子的变化 (共26张PPT)
![鲁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2.2 水分子的变化 (共26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31c6979f856a561253d36f52.png)
3、在水分解过程——发生了改变而——和—— 没有改变。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
A.水电解时正极与负极产生气体质量 比是1:2.
B.水分子是由氢元素、氧元素组成的
C.电解水的实验现象是,通电后,正 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
D.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每个水分子 是由两个氢原子、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如:颜色、状态、气味、硬度、熔点、 沸点、密度等。
水的物理性质
通常状况下(即1个大气压下)纯净水:
颜色
无色
气味
状态
密度
无味
液体
4 ℃时密度最
大为1g
cm3
氧气的物理性质
凝固点 (冰点)
0℃
沸点
100℃
颜色
气味
状态
密度
无色 无味 气体 1.429g/L
氢气的物理性质
颜色 气味 状态 密度
无色
无味
气体
3、V正,气体 : V负,气体
=1:2
电解水试验
水的化学式是 H2O
水 通电 氢气 + 氧气
( H2O ) ( H2 )
( O2 )
现象3:与正极相连玻璃 管内产生的气体可以使带 火星的木条复燃。
结论:与电源正极相连的 试管内的气体是氧气。
现象2:与负极相连玻璃 管内产生的气体可以被点 燃,并产生淡蓝色的火焰。 结论:与电源负极相连的 试管内的气体是氢气。
密度最小 的气体
空气: 29
氧气(O2):32 氮气(N2):28
氢气(H22): 二氧化碳(CO2)4: 4
注意:相对分子质量越小,该物质的密度就 越小
1、纯净的水是 ( A C )
A.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 的液体 B.单质 C.化合物 D.混合物
水分子的变化
![水分子的变化](https://img.taocdn.com/s3/m/30f50f2102768e9950e7384f.png)
❖ 水受热蒸发时,水分子没有改变,改变的是分子的 间隔,运动速率和分子间作用力。是物理变化
❖ 水通电分解时,水分子分解生成了氢气和氧气,是 化学变化。
二、 水的合成
1、 氢气在空气中燃烧实验现象:
安静的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在火焰上方罩一 个冷而干燥的烧杯,烧杯内壁有水珠,用手触摸 烧杯,有温热的感觉
同种元素 组成的纯 净物
单质
CO2 Fe3O4 KMnO4 KCl MnO2 SO2
不同种元素 组成 的纯净物
化合物
CO2 Fe3O4 MnO2 SO2
KCl
KMnO4
是氧化 物吗?
两种元素组成,其
中一种是氧元素 是氧化
物吗?
氧化物
纯净物 化合物 氧化物
试试看,你一定行!
根据你所认识的物质分类的简单 知识,对下列几种常见的物质, 试着给它们归类:
述,推断出该金属的物理性质有
。
较软,密度比水小,熔点低,银白色固体
化学性质是
能和水反应
。
.
❖铁(Fe)
二氧化碳(CO2)
❖四氧化三铁(Fe3O4) 氮气(N2)
❖高锰酸钾(KMnO4) 氯化钾(KCl)
❖二氧化锰(MnO2) 氧气(O2)
❖镁(Mg)
红磷(P)
❖硫磺(S)
二氧化硫(SO2)
Fe S N2 O2 Mg P
氢气验纯
化合反应
点燃
氢气+ 氧气
H2
O2
水
H2O
三、化学反应的实质:
化学反应是分子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分子的过程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再分,原子不可再分 (分子改变,原子不改变)
四、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水分子的变化知识点
![水分子的变化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2a427b66de80d4d8d15a4f72.png)
水分子的变化一、水的分解1、现象:电极上产生无色的气体,正负电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为1:22、检验:正极上产生无色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氧气 具有助燃性负极产生的气体能燃烧产生淡蓝色的火焰----氢气 具有可燃性(正氧负氢氢二氧一)3、表达式: 文字表达式: 水 氢气 + 氧气符号表达式: H 2O H 2 + O 2 结论:水通直流电后,产生氢气和氧气,消耗电能,是一个吸收热量的化学反应; 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4、注意:(1)电解水使用的是直流电(2)电解水常加入稀硫酸或氢氧化钠溶液目的是增强水导电性。
(3)氢气与氧气的实际体积比›2:1原因:①氧气比氢气易溶于水;②氧气与电极发生反应③装置漏气5、微观实质:通电后,水分子分裂为氢原子和氧原子,然后每两个氢原子结合为一个氢分子,每两个氧原子结合为一个氧分子。
大量的氢分子聚集为氢气,大量的氧分子聚集为氧气。
小结:1、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再分 。
2、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3、化学变化的实质:分子破裂为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分子4、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5、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叫做分解反应。
特点:一变多 初中阶段第一个基本反应类型二、水的合成1、现象:氢气燃烧,产生淡蓝色色火焰,烧杯壁上有水雾出现,用手触摸烧杯,烧杯发烫2、表达式: 氢气 + 氧气 水 H 2+O 2 H 2O3、化合反应: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叫做化合反应特点:多变一 初中阶段第二个基本反应类型三: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1.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
如物质的可燃性、助燃性、稳定性、活泼性、毒性、酸性、碱性、氧化性、还原性、金属性等2.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
如:颜色、状态、气味、熔点、 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挥发性、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等。
初中化学鲁教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探秘水世界 初三化学第二单元第二节水分子的变化PPT
![初中化学鲁教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探秘水世界 初三化学第二单元第二节水分子的变化PPT](https://img.taocdn.com/s3/m/59170c9d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07.png)
一、水的分解(P31) 实验探究2-2(P31) 要求:每个同学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并将其记录下来。
水在直流电作用下的变化(P31)
<1>通 直流电
结论一:说明水是由 氢、氧元素 两种组成
5、分子与原子联系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原子还 可以构成分子。
如:水分子在通电时分解成
。
在线测试
1、下列 C D E F
是由原子构成的。
A、水 B、氧气 C、氦气 D、金属钙
E、碳 F、水银(汞) G、二氧化碳
2、分子、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 构成水的基本微粒是 水分子 ; 构成氧气的基本微粒是 氧分子 ; 构成铁的基本微粒是 铁原子 ;
3、水通电分解的过程中水分子被破坏成
,
氢原子和氧原子又重新结合成
。由此可见
在化学变化中 可分, 不可分。
氢原子和氧原子 氢分子和氧分子 分子 原子
分子
原子
定义
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 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质量小、体积小;都在运动; 共同点 都有间隙;都可构成物质等等。
本质区别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可以再分.
电解水动画
从微观角度看水的分解(P32)
通 电
水分子 氧原子 氢原子 氧分子 氢分子 结论二: 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
可分。 思考:根据上图你还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读 一
NH4HCO3
NH3+H2O+C加O2热
碳酸氢铵
KClO3
加热
氨气
KCl + O2
2.2水分子的变化 2021---2022学年鲁教版九年级化学复习课件
![2.2水分子的变化 2021---2022学年鲁教版九年级化学复习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9cfa1f5fc4ffe473268ab8b.png)
(2)C试管中收集到的是 氢气 ,D试管中收集到的是 氧气 ,
两者的体积比为 V(H2)∶V(O2。)=2∶1
(3)检验D试管中产生的气体的方法是___从___水__槽__中__取__出___试__管__,______
_____将__带__火__星___的__木__条__伸___入__试__管__中___,__若__木__条__复___燃__,__证__明___是__氧__气。
(4)氢气燃烧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氢气+氧气―点―燃→水
。
(5)由 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一种物质 的反应叫作化合反应,
如 氢气燃烧生成水(。合理答案均可)
(6)化合反应的特点是 多种物质生成一种,物分质解反应的特点是
__ 一种物质生_成_。多种物质
2. 物质的性质
(1)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作 化学性质 ,如 可燃性 、
11. 下列各组物质中,必须运用化学性质才能区别开来的是( C )
A. 食盐和白糖
B. 铜片与铁片
C. 氧气与二氧化碳
D. 白醋和白酒
12. 下列化学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中,与众不同的是( B ) A. 水――→通氢电气+氧气 B. 碳+氧气――→点二燃氧化碳 C. 高锰酸钾――→加锰热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D. 碳酸氢钙――→加碳热酸钙+二氧化碳+水
D. 原子――→构物成质―构―→成分构子成
11. 下列反应中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B ) A. 铁+硫酸铜―→铜+硫酸亚铁 B. 碳酸―→水+二氧化碳 C. 氧化钙+水―→氢氧化钙 D. 氢氧化钠+盐酸―→氯化钠+水
12. 如图是电解水的简易装置。
(1)该实验使用的电应是 直流电,A是电源的 负 极,B是电源的 正 极。
水的分子结构与特性
![水的分子结构与特性](https://img.taocdn.com/s3/m/7fa0330f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a4.png)
水的分子结构与特性水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物质之一, 也是生命存在的基础。
它的独特分子结构和特性使得它在地球上具有广泛的应用和重要的地位。
本文将探讨水的分子结构及其所表现出的特性。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水的分子结构。
水的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组成,分子式为H2O。
氧原子中央的电子云与氢原子所形成的共价键相结合,形成了一个角度为104.5度的V型分子。
由于氧原子比氢原子具有更强的电负性,氧原子的电子云更密集,因此水分子中的氧原子带有部分负电荷,而每个氢原子带有部分正电荷。
这种分子结构导致水分子呈现出许多独特的特性。
首先,水的极性使得它成为一种极好的溶剂。
水分子中的带正电荷的氢原子可以与带负电荷的其他分子或离子相互吸引,形成氢键。
这种氢键可以使得水分子分解并将其他溶质溶解其中,从而形成溶液。
这是生命存在的重要基础,因为许多生物化学反应需要在溶液中进行。
其次,水分子的极性也使得它对热有较高的吸收能力。
在水中,氢键的存在导致了许多分子间的相互作用。
当水受热时,这些相互作用变弱,水分子开始获得能量并迅速振动。
这导致水的热容量较大,也就是说,相比其他物质,水需要较多的热量才能使其温度升高。
这种高热容量使得水具有调节温度的能力,并且在地球上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同时,水的高表面张力也是由于其分子结构的特性。
水分子之间的氢键使水表面形成一层称为表面膜的特殊区域,这使得水具有较高的表面张力。
这种表面张力导致水分子在液体表面上呈现出一种聚拢的状态,形成了水珠,并且使得水能够形成一些有趣的现象,如水滴在叶片上的浸润。
这种特性在生物体内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例如在植物中帮助向上输送水分。
此外,由于水分子结构的特殊性,水还具有很高的溶解能力。
水可以溶解许多其他物质,特别是极性物质,如盐和糖等。
这使得水成为生命中重要的溶剂,并推动了许多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
最后,水的分子结构也使得它在液体,固体和气体之间转化具有特殊的性质。
在0摄氏度以下,水分子会逐渐形成规则排列的晶体结构,变成固态冰。
水分子的变化——水的分解
![水分子的变化——水的分解](https://img.taocdn.com/s3/m/265e8dc3da38376baf1fae48.png)
分解
重新组合
水 → 氢气 +氧气
通电
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 以上其它物质的化学反应,叫做分 解反应。
一变多 AB → A + B
下列化学反应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
A、食盐水——水+食盐 B、蜡烛+氧气——水+二氧化碳 C、氧化汞——汞+氧气 D、氢气+氧气——水
我发现:
判断分解反应的方法 :
1、化学变化 2、一种反应物多种生成物
化学变化中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形成新 分子,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
分子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
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其他物质的化 学反应,叫做分解反应。
1、电解水的过程中,发生变化的粒子是 水分子 ,保持不变的 粒子是 氧原子 和 氢原子 ,生成的新粒子是 氧分子 和 氢分子。 该实验证明,在化学反应中, 分子 可以再分, 原子 不能再 分。 2、能从电解水的实验中得出的结论是( C ) ①水电解是吸收能量的化学反应;②水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 ③水中含有氢气和氧气 ;④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再分,原 子不可再分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拓展练习1、2,及基
础巩固部分1—5小题。
-水的分解
水的三态变化,只是水分子间隔和分子 的排列方式改变。而“每个水分子由两 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这一事实 始终没变。
那么,如果在水中插入电极,通以直流 电,情形是否有所不同呢?
1、水中通直流电,会有什么现象? 2、水通电与水的三态变化是否属于同一种变 化?
1、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不易溶于水的气体,能
新鲁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二单元第二节《水分子的变化》课件
![新鲁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二单元第二节《水分子的变化》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f51db36647d27284b7351fe.png)
原子间有间隔,且原子是运动的
一、水的分解
3.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①原子的特征
原子很小 原子是不断运动的 原子之间有间隔 金属单质 ②原子构成的物质 稀有气体单质 固态非金属单质
一、水的分解
4. 分子与原子的区别与联系
分子 原子
在化学变化中,分 在化学变化中,原子 区别 子可分,分为原子 不可分,是最小粒子 ⑴分子和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 相同 ⑵很小、不断运动、有间隔
4.能从电解水实验中得出的结论是 ①水电解是吸收能量的化学反应 C ②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 ③水中含有氢气和氧气 ④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再分, 原子不可再分 ⑤在化学反应中,原子的数量不变 A.①②③ B.②③④⑤ C.①②④⑤ D.①②③④
5.试从微观角度描述下列实验的变化过程。
一、水的分解
电解水的实验
正极 有气泡产生 1 体积 该气体能使带火星 的木条复燃 正极产生氧气 负极 有气泡产生 2 体积 该气体能燃烧,产生 淡蓝色火焰 负极产生氢气
现 象
结 论
水
由氢元素和氧元素
组成
水 通电 氧气 + 氢气 H2O O2 H2
(分解反应)
H2O
O2
你能否利用分 子模型画出水通 电生成氢气和氧 气的微观过程示 意图。
2.水受热蒸发属于 物理 变化,水通电分解属 于 化学 变化,判断的依据是 是否产生新物质 。 从微观角度分析,水蒸发和水分解的本质不同 水分子不变 水分子改变 。 在于 3.下列反应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B ) A.镁+氧气 → 氧化镁 B.碱式碳酸铜 → 氧化铜+水+二氧化碳 C.碳酸钙+水+二氧化碳 → 碳酸氢钙 D.石蜡+氧气 → 二氧化碳+水
鲁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水分子的变化》探秘水世界PPT
![鲁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水分子的变化》探秘水世界PPT](https://img.taocdn.com/s3/m/844665bb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22.png)
二、水的分解
【实验探究2-2】水在直流电作用下的变化
电极碳棒上有气泡冒出,两侧玻璃管内水面 现象 下降,中间玻璃管中水面上升。正极玻璃管
内空气体积:负极玻璃管内空气体积=1:2
现象 管内气体在管口被点燃,火焰呈淡蓝色。
现象 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一、水的净化常用方法 1.静置沉淀法: 简单除去水中难溶性杂质。 2.吸附沉淀法: 除去水中悬浮物及难溶性杂质。 3.过滤法: 较好除去水中难溶性杂质。 4.蒸馏法: 除去水中可溶性杂质。
低
净 化 程 度
高
二、硬水与软水 1.定义: 硬水—— 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 软水—— 不含或含较少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 2.区别方法: 肥皂水法、蒸发法。 3.硬水软化方法:煮沸、蒸馏等。
第二单元探秘水世界
水分子的变化
一、导入新课
1973年的一天,在印度东南部的马德里斯某一海湾的水域内,发生了一 次大火。当时海上风浪已经接连数日没有停息,这天,一阵强大的飓风过后, 海面突然燃起熊熊大火,颇为壮观,火光照耀四周数十千米。熊熊烈火,剧 烈的火焰竟使海天连成一片,形成半壁红彤、壮观奇妙的景象,目击者无不 目瞪口呆。
四、堂练习
3.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A.水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所以通电后能产生氢气和氧气。 B.水分子是由氢元素、氧元素组成的。 C.电解水的实验现象是,通电后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 D.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每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4.电解水时,正极生成的气体能__使__带__火__星__的__木__条__复__燃_____,是____氧__气__;负
第二节 水分子的变化
![第二节 水分子的变化](https://img.taocdn.com/s3/m/1ab54f1e0912a216147929f4.png)
氢能源的利用
氢能源汽车
物理性质 在以上对氢气的探究中得出,氢气是无色、无味、 密度小,不溶于水的气体。 形如以上氢气的这些特征叫做氢气的物理性质, 因为 它是不需要物质发生化学变化就会表现出来
的性质。它是物质的一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属性。如物质的颜色、
气味、状态、密度、熔点和沸点等。
化学性质
化学变化 我们把物质在
氢气在空气中燃烧,能发出大量的热,并且生 成水,无污染,而且可由水分解而制得,原料来源 丰富,人们将氢气视为一种大有发展前途的新型燃 料,甚至认为21世纪将是氢能源世纪
氢气作为新型燃料的优点 ?目前还不能广泛使用 的原因是什么? 优点:产生大量的热;生成水、无污染;原料丰富。 目前还不能普遍使用的原因是:制取成本较高,难 以保存和运输。
中表现出来性质,叫做
物质的化学性质,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
性、稳定性等。
研究物质,主要是研究物质的 化学性质 。 物理性质 和
(2)(3)(5) 1.下列性质属于物理性质的有__________, 属于化学性质 (1)(4)(6) 。 的有________ (1) 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 (2)汽油易挥发 (3)食盐是白色固体物质 (4)镁能在空气中燃烧
2、注意:
点燃氢气前,一定要检验氢气的纯度。防止氢气不纯, 点燃发生爆炸
收集氢气在试管中,用拇指 堵住试管口,管口向下移近 酒精灯火焰,松开拇指点火。
如果发生尖锐的 爆鸣声 ,表明氢气 不纯 如果发出声音
。 。
很小 ,表明氢气
较纯
1.氢气的密度比空气 小 (填“小”“大”或“相
同”),依据是装氢气的试管 难溶于水 。 向下倾斜 。
和氧分子
。
水分子的变化
![水分子的变化](https://img.taocdn.com/s3/m/833bd4671711cc7931b7164e.png)
第三节 水分子的变化 一 水的分解
1.实验操作:电解器中注满水,接通直流电,观察现象。 (向水中加入少量浓硫酸或氢氧化钠的作用:增强水的导电性) 2.实验现象: 两电极上均产生气泡,液面下降,正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约为 1:2。(实际小于1:2的可能原因:氧气比氢气更易溶于水) 3. 气体检验: 正极气体:用带火星的木条,木条复燃,说明是氧气。 负极气体:用燃着的木条,气体能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说 明 是氢气。 (简记:正氧负氢,氢二氧一) 4. 实验结论: (1)水在通电的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属于化学变化) 通电 表达式: 水 氧气 氢气 (2)证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二 水的合成(氢气在空气中燃烧)
1 因为氢气易燃易爆,所以使用前先检验氢气的纯度(验纯)。方法 收集一小试管氢气,用拇指堵住管口,向下靠近火焰,移开拇指, 若发出尖锐的爆鸣声说明氢气不纯,若发出轻微的“噗”的声音, 说明氢气较纯。 2 氢气燃烧实验操作:点燃纯净的氢气,在火焰上方罩一只干燥的 凉烧杯,用手触摸烧杯。 现象:(1)氢气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2)烧杯内壁有水雾 (3)烧杯发烫。 结论:氢气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水,并放出热量。 表达式: 氢气
5 微观过程:
(看课本画上图)
说明:(1)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2)化学变化的本质是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重新组 合成新分子的过程。
6 分子和原子的根本区别: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联系:分子都是由原子构成的。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微粒。原子是化学 变化中的最小微粒。如保持水化学性质的微粒是(水分子)。 7 比较:水蒸发和水通电有什么本质不同? 水蒸发时,水分子本身不发生变化,只是水分子间隔等变了,属 于物理变化。水通电时,水分子变成了氢分子和氧分子,分子发 生改变,属于化学变化。
水分子过程
![水分子过程](https://img.taocdn.com/s3/m/6596c94e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b4.png)
水分子过程
水分子过程是一个将水分子由氧和氢拆分成原子的过程,即水分解反应。
水分子过程是水
份的一种可利用的形式。
它是所有氧化还原反应的基础。
它还可以用来生成可燃气体,如
甲烷,用来燃烧柴火。
水分子分解过程中,水分子由它的两个离子,氧和氢,拆分成两个原子。
氢原子有一个外
电子,而氧原子有两个外电子。
当氢原子的外电子进行电子转移时,氢原子变为一个负离子,而氧原子变为一个正离子。
因此,水分子过程将水分子拆分为一个氢离子和一个氧离子,两个离子的物理性质不同。
水分子解离也可以用作腐蚀物质。
它将水分子拆分成原子,使化学反应变得更容易,从而
有利于腐蚀物质进行氢化和氧化反应。
在生活中,水分子分解也被广泛用于工业过程。
例如,污水处理中使用水力分解污水,用
水力分解污水中的有机物,使它们减少到最小。
水分子的一些过程也可以应用于制造乙醇,乙烯,乙醛等化学物质。
总之,水分子过程是一个重要的气候变化过程。
它可以为水份提供可使用的形式,可以作
为腐蚀物质,并在工业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因此,更好地了解水分子过程,可以促进人
们更好地利用水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分子分子体结构变化、分子分解和燃烧
池泰光
吉林省和龙市头道镇明星村6小组
H2O也就是两氢一氧的水分子分子结构的分解和燃烧的关系上,水分子通过分子体结构变化得到分解和燃烧的关系是研究水分子分解和燃烧的一种途径。
这种途径的研究特点是通过气态的关系,研究水分子的分解和燃烧。
以热量作为基本因素引起有关因素的作用关系,水分子燃烧点利用外源热量的接燃燃烧的关系,流体的控制与变热等多方面的水分子分解和燃烧关系涉及到实用效果和实用技术。
这项研究能构深入水分子分解和燃烧的直燃燃烧技术、接燃燃烧技术、接燃燃烧用水发动机等各项技术。
已经基本得到认识各项研究关系的这项研究是从认识过程还是需要更深入的研究。
基础性研究
一、水分子分子体结构变化和有关研究
*水分子分子体的提法是到现在贯于用的蒸气体的提法用于冬气和寒气的气态关系,有些不妥,在这项研究过程改用的名称。
1、水分子分子体结构变化
水分子分子体结构变化是水分子在气态关系的物理性能变化。
物理性能变化的水分子用气态的关系从混合分子体,通过不同结构分类的分子体结构变化变到分子分解点,在分子分解点起化学变化的分子分解,分解的氢分子和氧分子带有自燃性和助燃性产生燃烧。
这是水分子分子体结构变化和变化关系的初步认识。
水分子分子体结构变化是本课题的基本研究关系,在今后的研究过程更深入而充分的研究水分子分子体结构变化关系,分清不同结构分类的分子体结构关系。
2、不同燃烧点关系
水分子分子体结构变化过程不同结构分类的分子体结构变化需要不同的燃烧点,不同燃烧点的燃烧关系是利用外源的热量形成接燃燃烧的途径。
所以今后在有关研究过程不仅要做好有关检测和分析,更重要的是要做好接燃燃烧技术的研究。
3、密度和质量关系的变化
水分子分子体结构变化的过程,分子的密度和质量关系是同时起变化。
密度和质量关系的变化是和其它因素的配置有关,所以要做好有关检测和分析的同时作好和其它配置因素的研究。
4、热气和冬气的燃烧效果
冬气的燃烧效果比热气的燃烧效果更好。
这是水分子分子体不同变化关系的反应。
这种反应是水分子属性和特性的反应有很深的研究关系。
在本课题需要做冬气的产生、收集、利用等方面的研究。
5、三种还原关系
三种还原关系是:水分子分子体结构变化过程的还原关系,水分子分解后的还原关系,水分子被燃烧后的还原关系。
二、有关各种物理因素和化学因素的作用
气态关系的水分子分子体结构变化关系是造成了有利于有关各种因素适应和起作用的空间。
所以更多的有关各种因素适应和起作用,能有效的促进水分子分子体结构变化、分子分解和燃烧的过程。
1、热量的作用
以热量作为基本因素引起有关各种物理因素和化学因素的作用是有关各种因素的实际作用关系。
所以热量的作用是不可缺少的关键因素。
但是热量的作用基本都是关系到实用代价,所以要做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1热原的来源、热源的组织、提高有关因素的作用减少热量的作用。
○2像湿气从底温和有关物体起反应产生热能引起水分子分子体结构变化关系。
○3表面热量作用——实际热量的作用——分解和燃烧的有关分析规律研究有关关系,减少热量的作用。
2、物理因素的作用
物理因素的作用是主要通过热量、压力、速度等因素起作用,还有技术结构关系和密度等有些因素。
3、化学因素的作用
有关各种化学因素到现在没有做过实际检测和分析,所以有关名称还不明确。
化学因素是起补助因素的作用。
但是实际作用关系也很重要:○1化学因素主要分为液态和固态。
○2不少化学因素的作用促进水分子的受热性和传热性。
在实际作用关系上,用15公斤的水应该烧开2个小时,实际用火量是用了3/4,减少1/4。
这1/4的数字相当可观,但是从这1/4开始还需要更深入的有关研究。
○3有些化学因素的作用让水分子更活跃起来,有效地促进和提高水分子分子体结构变化关系。
○4检测和分析水分子含有的微量成份和因素。
以上化学因素,在实用代价关系上可以说微不足道。
4、物理因素和化学因素的作用
以热量作为基本因素引起有关各种物理因素和化学因素起作用是水分子从液态变为气态,在气态通过分子体结构变化得到分子分解产生燃烧的过程有关各种因素相互起作用的总体上的作用关系。
有关因素的作用是根据各项技术关系不同要做直燃燃烧型、接燃燃烧型、用水发动机的混合燃烧型和全燃燃烧型的各种不同技术关系的研究。
三、涉的实用效果和实用技术
水分子通过气态的分子体结构变化得到分子分解产生燃烧的关系是根据技术特征,有关各种因素的使用,水分子燃烧点利用外源的接燃燃烧关系,流体的控制于变热等技术过程涉及到水分子分解和燃烧的实用效果和实用技术。
这几项研究关系是研究本课题的实质,通过研究要实现的基本目的。
到现在只能是有关理论和技术上的认识还没有真正得到落实。
所以在今后的研究过程尽一切努力落实这几项技术的实用性问题。
四、处理和需要利用的爆炸关系
曾经不少有关评论部门多次做过评论,承认通过气态的关系研究水分子的分解和燃烧能得到成功,但是不能解决和利用有关爆炸关系,所以否认气态关系的研究途径。
但是这种观点是偏见。
在有关问题上能处理和解决的方法是:第一,调整燃烧量,多种技术途径的这种方法能有效的解决爆炸问题。
第二,在接燃燃烧过程用外源的火力混燃,实际上也能得到解决爆炸关系。
第三,在发动机技术上需要利用水分子的爆炸关系。
以上几种处理和利用的方法是关系到解决爆炸关系的研究。
技术领域的研究
直燃燃烧技术,接燃燃烧技术,接燃燃烧用水发动机是在本课题需要落实的研究项目。
在今后的研究过程用水分子气态关系的技术特征和技术工艺,按照实用效果和实用技术的基本要求,根据基础性研究结果要深入有关各项研究。
第一、直燃燃烧技术
直燃燃烧技术是水分子从液态变为气态,在气态的条件水分子通过分子体结构变化直到分子分解产生燃烧的技术。
主要通过有关喷火器和喷火设备使用。
喷火器和喷火设备的主要结构关系是水分子输入装置,有关压力容器和热量压力容器,控制和调整系统,各种仪表仪器,有关技术结构和喷火口等部分组成。
水分子分解和燃烧的过程是通过热源的组织,用热源和用热量的作用引起有关各种物理因素和化学因素的作用让水分子得到分子体结构变化通过喷射口产生分解和燃烧。
第二,接燃燃烧技术
接燃燃烧技术是水分子从液态变为气态,在气态的条件水分子得到分子体结构变化,就在分子体结构变化过程控制在分子体结构变化关系的燃烧点后,通过喷射口喷射,喷射的水分子和外源的热量产生接燃燃烧关系。
有关设备的结构关系,技术过程和直燃燃烧设备基本相同。
不同的是喷射口定在燃烧点,喷射的水分子用外源的热量产生燃烧。
第三,接燃燃烧用水发动机
接燃燃烧用水发动机是利用水分子分子体结构变化过程的燃烧点的燃烧特点和发动机燃烧系统的燃烧性能相结合,形成水分子接燃燃烧技术的传动设备。
水分子分子体结构变化关系是根据发动机燃烧系统的燃烧点的燃烧要求能提供水分子,这时候发动机燃烧系统是用500-700℃的燃烧点的作用和
1860-2000℃的爆炸点的作用让水分子分解和燃烧。
在这个过程需要处理和解决的关键问题是水分子的受热性和传热性。
水分子的受热性和传热性关系是不但关系到保证水分子的燃烧点的问题也关系到保证发动机燃烧点和爆炸点。
所以这项用水发动机研究过程需要处理和解决的重点问题。
在今后用水发动机的研究过程要分几步走:第一步,因为水分子的受热和传热关系和其它有关问题的关系按30%的水分子燃烧率试做水、油混合燃烧发动机。
第二步,要是第一步能得到成功,在第一步的基础上按提高水分子燃烧率的研究方案实施第二步试做。
第三步,第二步提高水分子燃烧率能得到成功,第三步就要进入解决水分子燃烧点和发动机燃烧点关系的水分子全燃燃烧用水发动机的研究和试做过程。
还有另一种研究途径是用水分子直燃燃烧技术的有关研究途径直接进入水分子全燃燃烧的用水发动机的研究。
水分子分子体结构变化、分子分解和燃烧的研究是从基础性研究到技术领域的一项巨大的研究项目。
就在分子体结构变化的研究上需要收集几百种有关物体,要做化验、检测、分析。
也需要其它有关各种研究和分析。
在有关研究过程有些研究关系是和气温的变化关系有关,甚至有的研究关系是和季节变化也有关系,所以整个研究关系很复杂。
从基础性研究到技术领域整个研究过程由几千件研究关系,所以用一个人的能力很难得到落实。
因此今天公开有关研究情况,希望关心和支持这项研究的有关部门,单位或个人给予支持,共同探讨和落实这项研究。
2011年11月26日
在杭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