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推拿学绪论+经络总论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著作总结
书名
成书年代 作者
穴名数
《黄帝内经》 战国时期 黄帝
约160
《针灸甲乙经》 魏晋时期 皇甫谧
349
《铜人腧穴针 北宋时期 王惟一
354
灸图经》
《针灸大成》 明代 杨继洲
359
《针灸逢源》 清代 李学川
361
备注
为针灸学的发展奠定基础 针灸学的第一次总结 现存最早的针灸学专著 针灸学的第二次总结
• 联系脏腑:腰脊、下肢、头肩。 • 主要病候: 恶寒发热,腰痛。
奇经八脉——跷脉
跷脉:主肢体两侧的阴阳,调节下肢运 动与寤寐。
• 阴跷脉:行于下肢内侧及眼 ,交会足 少阴经穴。
• 主要病候:多眠、癃闭。
• 阳跷脉:行于下肢外侧及肩、头(眼), 交会足太阳等经穴。
奇经八脉——带脉
带脉:束带,如束带行于腰腹,交会足少阳经穴,约束 联系了纵行躯干部的的诸条经脉。
奇经八脉——维脉
维脉:维系一身阴经和阳经。
• 阴维脉行于下肢内侧、腹第三侧线和颈部,交会足少阴等经及任 脉穴,主一身之里。
• 联系脏腑:心包、腹。 • 主要病候:心痛,忧郁。
• 阳维脉行于下肢外侧、肩和头项,交会足少阳等经及督脉穴,主 一身之表 。
理论体系——发展时期 宋金元
• 在北宋政府的支持下,考证354个腧穴,王惟一撰《铜人腧穴针灸图经》, 并设计制作2具铜人模型(这是我国最早的针灸模型),外刻经络腧穴。
• 南宋针灸学家闻人耆年著《备急灸法》,王执中撰《针灸资生经》等。
• 元代滑寿考订经络循行及其与腧穴的联系,著《十四经发挥》,将十二经 脉与任、督二脉合称为十四经脉。
十二经脉走向交接及气血流注
手三阳经从手走头,手三阴经从胸走手; 足三阳经从头走足,足三阴经从足走腹胸。
十二经别定义 十二经别是从十二正经离入出合的别行部分,深入体腔,走向头 面,以加强表里经在头面躯干联系的支脉。又称“别行之正经”。
离:从十二经脉(四肢肘膝附近)分出 入:进入胸腹腔 出:浅出头项部
压痛点
经络
针灸推拿学的
绪论
发展简史及
各医家代表作
(熟悉)
起源 针刺疗法起源于新石器时代
针灸疗法起源记载 • 皇甫谧《帝王世纪》:伏羲氏“尝味百草而制九针。” • 皇甫谧《针灸甲乙经·序》:“黄帝咨访岐伯、伯高、少俞之徒……针道生焉。”
砭石的记载 • 《山海经》:“高氏之山,有石如玉,可以为箴(针)。” • 《素问·异法方宣论篇》:“东方之域,天地之所生也,鱼盐之地,海滨傍水,其
阴阳的作用。
• 对十二经气血有蓄积、渗灌的调节作用:当十二经脉气血旺盛时,奇经八脉能加以蓄积,当人体功能 活动需要时,奇经八脉又能渗灌供应。
奇经八脉——任督二脉
任脉和督脉各有其所属的腧穴,故与十二 经脉相提并论合称“十四经”。
• 督脉:总督,主要行于后正中线,有总督 诸阳经的作用,被称为“阳脉之海”。
针灸推拿学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中医学教研室 王奕力
第一次课 2020/02/27
绪论
针灸推拿学的
定义
(掌握)
针灸推拿学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研究经络、腧穴及针灸、推拿方法,探讨 定义
运用针灸、推拿防治疾病规律的一门学科。
针刺
以中医理论为指导,运用针刺 特定部位防治疾病的方法。
治疗:为内病外治,外病内治奠定基础。临床上的皮肤针、刺络、敷贴等法,就是皮部理论的应用。
奇经八脉定义和作用
定义:奇经八脉是别到奇行的经脉,是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维脉、阳维脉、阴跷脉、阳跷脉 的总称。
作用: • 沟通了十二经脉之间的联系:将部位相近、功能相似的经脉联系起来,达到统摄有关经脉气血、协调
阴阳:三阴三阳经的分与合。 • 《黄帝内经》:“太阳为开,阳明为阖,少阳为枢。” “太阴为开,厥阴为阖,少阴为枢。”
• 三阳经脉的分与合就是:太阳经脉的阳气是向外发散,阳明经脉的阳气则是闭阖蓄藏,而少阳经脉的 阳气在表里之间,阳气可出可入,就像门户可以开关。
• 三阴经脉的分与合就是:太阴经脉的阴气是向外发散的,厥阴经脉的阴气是深藏闭阖的,而少阴经脉 的阴气位于表里之间,就像门轴,是太阴经、厥阴经表里出入的关口。
前
中
后
十二经脉分布
阳经
阳明
少阳
太阳
阴经
太阴
厥阴
少阴
阳经分布:头面、躯干、四肢外侧。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前
中
后
十二经脉分布
阳经
阳明
少阳
太阳
阴经
太阴
厥阴
少阴
阴经分布:胸腹和四肢内侧。
十二经脉表里络属
阴经属脏络腑;阳经属腑络脏
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 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 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 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 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 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
科。 • 鸦片战争失败以后,帝国主义入侵,在各地设立教会医院和西医学院校,排斥和歧视中医学。
• 针灸名医李学川公元1822年撰《针灸逢源》,强调辨证取穴、针药并重,并完整地列出了361个经 穴,其仍为今之针灸学教材所取用。
理论体系——繁荣时期 新中国成立后
• 新中国成立后,中医针灸事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全国各地相继建立了中医院校、中医医 院和研究机构。
十二经筋定义 十二经筋是十二经脉之气结聚散络于筋肉骨节的体系,是附属十 二经脉的筋肉系统。
循行:经筋各起于四肢末端,结聚于关节、骨骼部,走向躯干头面。 • 足三阳经筋起于足趾,循股外上行结于頄(面部); • 足三阴经筋起于足趾,循股内上行结于阴器; • 手三阳经筋起于手指,循臑外上行结于角(头); • 手三阴经筋起于手指,循臑内上行结于贲(胸)。
作用:《素问·痿论》曰:“宗筋主束骨而利机关也。”约束骨骼、屈伸关节、维持人体正常的运动功 能,维持人体正常的体位姿势。
区分:有刚筋、柔筋之分。刚筋分布于项背和四肢外侧,以手足阳经经筋为主;柔筋分布于胸腹和四 肢内侧,以手足阴经经筋为主。
十二皮部定义 十二皮部是指与十二经脉相应的皮肤部分,属十二经脉及其络脉 的散布部位。简称皮部。
• 针灸治疗病种也不断扩大,临床实践表明,针灸对内、外、妇、儿、五官、骨伤等科300多种病证有 一定的治疗效果。
对外传播
• 针灸在南北朝时期就开始东传朝鮮、日本等国,13 世纪以前,通过“丝绸之路”逐渐西行。 • 1984 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官员中岛宏宣佈:“针灸医学已成为世界通行的一门新的医学学科。”
• 经脉——经:有路径的含义,经络系统中的主干。多循行于人体的深部,有固定的 循行部位,多为纵行。
• 络脉——络:有网络之意,经脉别出的分支。较经脉细小,可循行于浅表,纵横交 叉,网络全身,无处不至。
分类
十二经脉命名
十二经脉的名称由手足、阴阳、脏腑三部分组成。
手足:经脉四肢循行的部位。 脏腑:经脉内在的属络关系:六条阴经属于“脏”,六条阳经属于“腑”。
理论体系——建立时期 春秋战国至秦汉
• 《黄帝内经》成书于从战国到秦汉时期,包括《素问》和《灵枢》。《灵枢》被称 为“针经”,为后世针灸学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 《难经》进一步丰富了针灸学理论体系。
• 华佗创立了“华佗夹脊穴”。
• 东汉张仲景创立六经辨证,在《伤寒杂病论》中记载许多针灸处方。
• 第一部按摩专著《皇帝歧伯按摩十卷》。
• 任脉:妊养,主要行于前正中线,被称为 “阴脉之海”。
奇经八脉——冲脉
冲脉:要冲,起于胞中, 行于腹部第一侧线,交会足少阴肾经 穴,有“十二经之海”,“血海”之称 。具有涵蓄十二经气血 的作用。
任、督、冲三脉皆起于胞中,同出会阴而异行,称为“一源三 歧”。
黄帝内经:“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
理论体系——发展时期 宋金元
• 金代何若愚创立的子午流 注针法,提倡按时取穴法:
肺寅大卯胃辰宫, 脾巳心午小未中, 申膀酉肾心包戌, 亥焦子胆丑肝通。
子鼠丑牛寅虎卯兔 辰龙巳蛇午马未羊 申猴酉鸡戌狗亥猪
理论体系——发展时期 明
明代是针灸学发展史上较为活跃的时期,出现了许多学术流派和争鸣,创立了丰富的针刺手法,对于没 有归经的穴位进行归纳而形成“奇穴“。
艾灸
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用艾叶制成 的艾灸材料产生的艾热刺激体表
特定部位防治疾病的方法。
推拿
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用手在人体 特定部位用推、拿、提、捏、揉
等手法进行治疗的方法。
定义 腧穴是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部位,是针灸治疗疾病的刺激点与反 应点。腧与“输”通,有转输、输注的含义;“穴”即孔隙。
起源
推拿疗法是人类最古老的疗法之一
• 从商代殷墟出土的甲骨文卜辞中可以发现,早在公元前14世纪,就有"按摩"的文字 记载。
• 《素问·异法方宜论》:按跷之法出自中国中州地区,这是因为该地区生活安逸, 环境潮湿,民众“病多痿厥寒热,其治宜导引按跷” 。
理论体系——肇始时期
• 马王堆三号汉墓:《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
设计了两具铜人针灸模型
继《内经》、《针灸甲乙经》 后对针灸学的第三次总结 强调辨证取穴、针药并重
针灸推拿学的
绪论
基本内容和学习方法
(了解)
临床应用
技术
理论
上篇 经络腧穴
第一章
经络总论
第一节 经络概述
概念
经络:经脉和络脉的总称。是人体运行气血、联络脏腑、沟通内外、贯串上下的径 路。它把人体内而脏腑,外而五官九窍皮毛筋骨联系成一个有机整体;同时使人体 保持阴阳相对平衡。
十二皮部作用
生理:由于皮部居于人体最外层,故是机体的卫外屏障,起着保卫机体,抗御外邪和反映病证的作用。
病理:是外邪入侵的门户。《素问·皮部论》说:“皮者,脉之部也。邪客于皮则腠理开,开则邪入客于 络脉,络脉满则注于经脉,经脉满则入舍于府藏也”。这样,皮—络—经—腑—脏,成为疾病传变的 层次。
诊断:医者审、切、循、扪、按之所在。脏腑、经络的病变也可反应到皮部。因此通过外部的诊察和 施治可推断和治疗内部的疾病。
合:阴经经别合入于相表里的阳经,阳经经别合入于本经。 • 足太阳、少阴经别为一合; • 足少阳、厥阴经别为二合; • 足阳明、太阴经别为三合; • 手太阳、少阴经别为四合; • 手少阳、厥阴经别为五合; • 手阳明、太阴经别为六合。
十二经别例子
例:足阳明经别上至髀,入于腹里,属胃, 散之脾,上通于心,上循咽,出于口……
• 陈会的《神应经》 • 徐风的《针灸大全》 • 高武的《针灸聚英发挥》 • 杨继洲的《针灸大成》 • 吴昆的《针方六集》 • 汪机的《针灸问对》 • 张介宾的《类经图翼》 • 李时珍的《奇经八脉考》
理论体系——衰退时期 清初至民国
• 重药轻针。 • 清初至民国时期,针灸医学由兴盛逐渐走向衷退。 • 清代后期,道光皇帝为首以“针刺火灸,究非奉君所宜”理由,于公元1822年废除了太医院的针灸
出于口,系目系,合阳明 入:腹里 离:髀
十二经别作用
加强了十二经脉的内外联系及在体深内的脏腑之间表里关系。
补充了十二经脉在体内外循行的不足。
由于十二经别通过表里相合的“六合”作用, 使得十二经脉中的阴经与头部发生了联系, 从而扩大了手足三阴经穴位的主治范围。
由于其加强了十二经脉对头面的联系,故而 也突出了头面部经脉和穴位的的重要性及其 主治作用。
理论体系——发展时期 魏晋隋唐
• 魏晋时代的皇甫谧将《素问》、《灵枢》和《明堂孔穴针灸治要》三部著作的针灸内容汇而为一, 编撰成 《针灸甲乙经》。
• 两晋、南北朝时期针灸经验继续积累 。 • 晋代葛洪《肘后备急方》,收载针灸医方109条,其中99条为灸方,大大地推动了灸法的临床应用。
• 唐代孙思邈撰《备急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 。 • 王焘的《外台秘要》和崔知悌的《骨蒸病灸方》收录了大量的灸治经验。 • 隋、唐时期,针灸医学长足发展,至唐代初期,针灸发展成为一门专科,设针师、灸师 。 • 唐代是国家针灸教育体系成立的开端,太医院掌管医药教育,设有针灸科。 • 唐太医署有“针博士一人,针助教一人,针师十人,针工二十人,针生二十人”。 • 唐代对针灸医学的重视和教学上的严格要求,促进了针灸学全面发展和进步。
民食而嗜咸……其病皆为痈疡,其治宜砭石,故砭石者亦从东方来。”
起源
艾灸疗法起源于原始社会氏族公社制度时期
• 《素问·异法方宜论篇》:“北方者,天地所闭藏之域也,其地高陵居,风寒冰 冽,其民乐野处而乳食,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芮。故灸焫(ruo4)者,亦从 北方来。”
• 艾绒是钻木取火的引火材料,具有易于燃烧、气味芳香、资源丰富、易于加工贮 藏等特點,因而後來成為了最主要的灸疗原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