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的早期历史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俄罗斯的早期历史
名词:
1、索贡巡行:是公元9世纪末基辅罗斯国家
初期大公向人民征收贡物的一种方式。


年冬初,大公就率领新兵在其辖区内向居
民征收毛皮、蜂蜡、粮食等贡物,甚至掠
夺人口。

在公把索取的贡物分给他的亲兵,以维系大公与其臣属的关系。

索贡巡行是
一种原始的剥削形式。

2、弗拉基米尔大公:弗拉基米尔一世(基辅
大公980—1015年在位)。

他在位期间,
不断发动战争,攻打波兰和立陶宛,向西
扩展了国。

987年,弗拉基米尔应拜占庭皇
帝巴西尔二世的要求,帮助镇压了小亚细
亚的暴乱,并与拜占庭帝国联姻。

988年他
接受基督教为国教,带领基辅臣民皈依基
督教。

弗拉基米尔一世是基辅罗斯历史上
很有作为的君主,对罗斯国家的版图、宗
教、文化、立法等方面做出了基础贡献。

3、《伊戈尔公远征记》:俄罗斯古代英雄史
诗,是一部文史兼备的作品。

成书于12
世纪,著者不详。

全诗由序诗、中心部
分和结尾组成,主要即在1185年诺夫哥
罗德—塞维尔斯克王公伊戈尔远征波洛
夫齐人而遭失败的故事。

作者谴责封建
内讧,主张团结对敌。

作品大量使用了
象征、比喻等修辞手法,显示出对于民
歌的继承关系,对后代诗人产生了巨大
影响。

是一篇充满罗斯爱国主义思想的
作品。

4、《往年记事》:基辅罗斯历史和文学著作。

12世纪成书,是有基辅彼彻拉修院院士涅
斯托尔完成。

以整个斯拉夫人的历史为背
景,讲述了古代罗斯国家的产生,如实的
描绘了古代罗斯的历史面貌,是反映罗斯
早期社会生活和历史事件的百科全书。

5、伊凡一世:莫斯科公国首领(1325-1340
年在位),绰号“钱袋”。

1327年得到蒙
古统治者的赏识,率军镇压了特维尔人民
反蒙起义,诺夫哥罗德的贫民起义;1328
年被金帐汗封为“弗拉基米尔及全罗斯大
公”,替蒙古人征收赋税。

将罗斯大主教
移到莫斯科。

从其任期开始,公国逐渐强
盛,领土不断扩张。

莫斯科成为罗斯的政
治、宗教中心,最终完成统一大业。

6、库里科沃战役:1380年底米特里率兵在顿
河流域的库里科沃原野与蒙古鞑靼军队展
开了决战,并打败了金帐汗国的部队。


战打破了蒙古军队不可战胜的神话,底米
特里因而被尊称为「顿斯科伊」(意为「顿
河英雄」),莫斯科大公国取得了暂时的
独立。

这次战役是罗斯人摆脱蒙古统治者
有决定意义的重大胜利。

7、沙皇特辖区制:是伊凡四世实行的打击大
贵族、废除封建割据、建立沙皇专制制度
的措施。

背景:由于伊凡四世与宫廷大贵族的关系紧张,战争中前线总指挥的叛变,使他对大贵族更加不信任。

1564年12月他离开莫斯科宫廷迁往外地居住,当总主教和王公贵族请求沙皇回宫时,他提出了实行沙皇特辖区制的主张。

内容:将全国划分为由“杜马”管理的普通区和由沙皇直接管理的特辖区两部分。

凡土地富饶、商业发达、具有军事意义的地方皆为特辖区,分给支持沙皇并服俊役的中小贵族。

收回特辖区内大贵族的世袭领地,将遥远的普通区土地作为交换。

凡未经批准在特辖区居住的贵族和领主都必须迁到普通区。

为配合特辖区的建设,沙皇成立自己的卫队—特辖军团,它由中小贵族组成。

沙皇利用特辖区军团刑讯和处决大贵族,以及大贵族的家族和村庄。

他由此获得了“恐怖的伊凡”称号。

1572年沙皇宣布废除特辖区制。

后果:促进了旧贵族的消灭,新贵族的形成和农奴制的加强,是沙皇专制统治的集中体现。

简答题
1、简述基辅罗斯国家封建制度的确立。

①罗斯封建关系随着国家的形成而出现,
封建化程度非常缓慢。

至10世纪时,
逐渐形成土地的私有,封建化由此开
始。

封建王公贵族抢占公社地产和农民
份地,形成世袭领地,促进了封建土地
所有制的形成。

10世纪中叶后,罗斯
的封建土地所有制开始形成。

②11-12世纪,罗斯的封建关系迅速发
展。

王公贵族拥有大量世袭领地,自由
农民在11世纪尚占有一小块土地和少
量农具,向国家交纳赋税,并服徭役。

大封建地产逐渐形成,随着封建主世袭
领地的形成,自由民因债务或战争破
产,逐渐变成依附农民。

至12世纪,
基辅罗斯的封建制度基本确立。

2、莫斯科公国的崛起和罗斯中央集权形成。

13世纪末建立的罗斯封建统治国家,14世纪开始,莫斯科公国经济和政治地位不断提高,成为反抗蒙古统治的中心,并成为全国的宗教首都。

伊凡一世获得“弗拉基米尔及全罗斯大公”封号。

库里科沃战役中,底米特里大公几百金帐汗国军队,确立了莫斯科公国的领导地位。

15世纪瓦西里一世时期,通过战争兼并东北罗斯的广大地区,进一步巩固了大公的地位。

伊凡三世灭亡诺夫哥罗德共和国,并于1480年驱逐蒙古的统治,建立起独立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

16世纪初瓦西里三世最终完成统一俄罗斯大业,奠定了帝国的基础。

3、伊凡四世的改革。

1547年,伊凡四世假面,称“沙皇”,开始专制统治。

1550年伊凡四世颁布新法典,加强专制统治,开始改革。

行政:15世纪末管理各部门事务行政机构“政厅”。

16世纪中叶最终确立政厅制度,大贵族担任各部门首脑,小贵族处理日常事务。

地方推行自治制度。

1549年召开第一次缙绅会议,有宫廷大贵族、高级教士积极一部分小贵族代表,后来又有政厅长官和城市代表参加。

伊凡四世在会议上宣布编纂新法典,开始改革。

从此王公大臣参政的缙绅会议成为16世纪决定国家重大政策的机关。

司法:统一全国法律,公布惩治贪污条例。

各地设司法机关,中小地主担任各级官职。

军事:1556年颁布《兵役条例》,规定每150俄亩土地必须出骑兵一名,以组成新军,武器装备自备,削弱了大贵族的军事特权。

影响:削弱大贵族的经济势力,满足小贵族对土地的要求。

推行特辖区制,打击了大贵族的势力,是封建割据势力受到约束,有利于俄罗斯封建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和沙皇专制统治。

4、俄国农奴制加强的特点
(1)加强:伊凡三世于1497年颁布新法典规定,农民只能在每年晚秋犹利节前后
各一周内结清账目后离开原主,这标志
者农民的自由权开始受到剥削和限制,
农奴制在俄罗斯国家开始形成。

16世纪
俄罗斯国家出现私有农奴,宫廷农奴、
国家农奴三个基本农民阶层。

伊凡四世
1581年颁布法令实施“禁年”,规定该
年及以后个年犹利节时农民不许出走。

1592——1593年重新进行土地调查和
户口登记。

1597年国家颁布禁止农奴逃
亡的法令,规定地方官吏协助地主追回
逃亡未满五年的农奴。

还规定自由农民
只要为他人干活达到半年以上就沦为
奴隶。

债农不偿清债务,不得离开土地。

1642年法令将追捕逃亡农奴的期限延
长为10——15年。

1649年法典完全消
失了追捕逃亡农奴的时间期限。

从此,
农民完全失去了人身自由,完全固定在
土地上,世世代代成为依附于主人的农
奴。

该法典标志着俄国农奴制的确立。

(2)特点:1、维持时间长。

从1947——1861年,长达四个世纪;2、粗暴残酷,农
奴地位近似于奴隶可以进行买卖;3、
当西欧其他国家农奴制瓦解时,俄国反
而加强巩固;4、农奴制称为沙皇专制
统治的社会基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